第一篇:中原名师工作室指导意见
中原名师工作室指导意见(试行)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通知》(教师[2013]466号)精神,为充分发挥中原名师及其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为中小学骨干教师的成长构建良好的载体和平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特就中原名师工作室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加强教师岗位培训为重点,着力发挥和强化中原名师对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科研活动中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秀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努力造就一批教育教学专家,带动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二)工作目标
按照我省中原名师培育工程实施目标,从2013年开始,计划每年培育认定10名中原名师。到2020年,依托80名中原名师,组建以中原名师命名、省教育厅授牌的中原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名师工作室”)。按照建设“学习型、辐射型、合作型”名师工作室的要求,努力将名师工作室建设成教师培养的基地、名师展示的舞台、教学示范的窗口、科研兴教的引擎、教育改革的论坛,打造区域性教学合作团队,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中原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努力形成一支在全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团队,进一步推动全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科学发展。
二、建设标准
(三)硬件设施
名师工作室设在中原名师所在学校,依托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工作。学校为名师工作室提供独立的办公室,面积40—60平方米(一个教室),按8—10人规模配置必要办公设备,包括桌椅、书柜、专业书籍资料、计算机、打印机、宽带网络、投影仪、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等。
(四)人员组成。名师工作室常设人员以4—6人为宜,包括主持人和骨干成员。中原名师任主持人,是工作室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和教、研、训等业务工作。骨干成员可以从校内外选聘,由主持人自主双向选择,并实行动态管理,接受主持人工作安排,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名师工作室发展规划,每学年安排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青年教师以学员身份进驻工作室接受培训。
(五)发展规划
根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每三年制定一次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名师工作室总体发展规划,在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专题活动方案,并根据工作计划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工作,创新具有校本特色的操作模式,加强校本研修的评价和总结工作,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
(六)制度建设
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名师工作室工作有效开展。
三、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
(七)主持人岗位职责
1.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树立名师形象。注意营造民主与合作的工作环境,维护名师工作室的内部团结和社会声誉。
2.组织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共同制定本室管理条例(工作章程)、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3.负责对名师工作室的运行状态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过程性监控,并接受职能部门的指导、检查和评估;负责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年度总结。
4.注意发挥教学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根据需要参与全省教师培训工作。通过上观摩课、听课评课、成果展示和学术沙龙等形式,推进本地区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科教师专业成长。在名师网络交流平台上,负责本名师工作室的网页建设,上传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5.组织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主持人应有经常性的课题研究项目,并鼓励和指导其他成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建立子课题或自选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带领本校和区域内其它学校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培养研究团队。
6.对本室骨干成员和学员进行业务指导。负责指导本室成员和学员制订专业发展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成员和学员进行业务提升。对本室成员和学员进行考核,有权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调整。
7.为区域教育发展献计献策。关心我省和本地的教育发展现状,为区域教育规划、学校教育决策和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8.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负责名师工作室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守财务管理规定,并接受上级部门审计。
(八)骨干成员岗位职责
1.制订个人三年发展目标规划和阶段性的工作计划,虚心向名师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2.在完成所在单位既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名师工作室的常规工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献计献策,完成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任务。
3.以学年为单位,完成一定数量的示范课、听课和评课任务,完成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4.发挥专业指导和示范带动作用。为进驻工作室的学员提供专业支持,协助主持人指导学员的教学和科研;在本地区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传承名师的专业精神和教学技艺,引导更多的同行一起进步和成长。
(九)工作任务
1.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工作室为平台,整合各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着眼于区域教育发展和学校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每个名师工作室每学年至少申请立项一个教育教学科研课题,三年内至少完成一项省级以上(含省级)科研课题,并形成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科研论文或学术著作。
2.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实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指导青年教师制定专业发展目标,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通过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课题研究和专题讲座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每位组成人员分工负责,结对帮带,在一定周期内培养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进入骨干教师行列。
3.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名师工作室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利用自身优势,采取联片教研、送教下乡、结对帮扶、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将名师工作室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推广辐射到其他学校,去指导其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区域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区域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作贡献。
4.承担教师教育相关任务。根据需要承担全省教师培训任务。与从事教师教育的大学深度合作,参与师范生教育工作,承担师范生见习指导,为师范生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实践、研究基地,为师范生教育和校本培训提供实践类课程资源。
5.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名师工作室应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加强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利用名师网络平台建设网页,及时发布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动态、活动安排和研究成果,上传课例课件、教学反思、教学素材等课程资源,不断更新、充实、丰富教学资源库内容,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实现成果推广和资源共享。
6.建立工作室业务档案。及时收集整理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在学科教学、教育科研、校本培训等方面的各种过程性资料,建立名师工作室日常管理档案。
四、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
名师工作室由所在学校进行日常管理。学校应加强对名师工作室的组织领导,学校校长直接分管名师工作室工作,认真履行领导、协调、监督等责任。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名师工作室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摆上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名师工作室的政策支持、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十一)严格管理考核
中原名师培育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全省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评估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问题,为省教育厅提供决策服务。名师工作室以3年为一个工作周期,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省教育厅将实行年度过程性评价和届满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有计划地组织专家逐校进行评估检查,总结经验,指出不足。对名师工作室建设成绩突出的单位,省教育厅将给予表彰;对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名师工作室,视情况责令限期整改或取消中原名师工作室命名。
(十二)落实保障措施
各地各单位要积极为名师工作室建设提供政策、组织、经费等保障,支持名师工作室开展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设良好条件。省教育厅给予经费支持,名师工作室所在学校应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名师工作室建设给予一定资助,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在年度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名师工作室建设,共同促进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篇:名师工作室建设指导意见
名师工作室建设指导意见
名师工作室是由具有主持人资格的名师和若干相近学科或领域的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教育教学专业团队,是集教学、研究、培训于一体的教研共同体。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等各类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滕州市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滕办发〔2018〕3号)和《滕州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滕教字〔2018〕63号)精神,就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特制订本意见。
一、工作目标
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按照建梯队、育名师、出成果的建设思路,以名师工作室建设为载体,搭建骨干教师成长平台、教学研究攻关平台和教学改革示范平台,推动城乡间、校际间教师协同成长,力争培养一批市内公认、省内外知名的专家型教学名师,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创新能力突出、教学风格独特、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骨干教师梯队,推动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二、基本原则
(一)分级建设,上下联动。名师工作室分市、镇街、学校三级,相互关联,形成整体。市教育局、镇街学区(联区)和学校按照分工负责原则,实施本级名师工作室建设,做到与上下层级名师队伍培养有效对接。
(二)统筹兼顾,促进均衡。名师工作室建设兼顾学校质量和规模,兼顾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兼顾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兼顾不同学段、不同学科,适当倾斜薄弱学科。
(三)注重质量,动态管理。名师工作室建设要严格建设标准,规范主持人和其他成员选拔程序,注重过程培养,突出作用发挥,加强考核评价,确保建设质量。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激励与制约机制,形成公平竞争、能进能出、优胜劣汰、滚动发展的动态调整管理体制。
三、建设标准
(一)硬件设施
名师工作室设在主持人所在学校,依托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工作。学校为名师工作室提供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按3-5人规模配置必要办公设备,包括桌椅、书柜、专业书籍资料、计算机、宽带网络等。
(二)人员组成
名师工作室包括主持人、核心教师和成员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是工作室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和教、研、训等业务工作。主持人原则上是历届滕州教学名师。
核心教师2-4人,从主持人所在学校或校外选聘,实行动态管理,接受主持人工作安排,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核心教师必须具有滕州市教学能手及以上教学荣誉称号。
成员教师10-20人,主要是本校同学科或相近学科骨干教师,旨在驻工作室接受培训(市级驻城名师工作室要吸纳农村学校教师作为成员,不少于5人)。
四、工作任务
(一)健全工作室建设和管理制度。围绕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市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等重点工作,制定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并 报市教育局备案,经市教育局审定后执行。
(二)领航成员教师成长。依托名师所在学校学习型组织和资源,建立合作学习与协同研究共同体,搭建支持服务平台。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成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每月集中开展1次交流研讨活动。其中,主持人每学期主持开展2次以上的交流研讨活动。通过开展理论探究、实践探索等活动,指导核心教师和成员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凝练教育思想,引领核心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学名师,引领成员教师成长为市级名师。
(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定期开展教学诊断、研课磨课、示范指导等活动,指导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其中,主持人每学期开展教学诊断等示范引领活动2次以上。建立网上工作室,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在线研讨、答疑等活动。定期编印工作室成员活动简报。
(四)开展应用课题研究。依据全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要求,结合市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等重点工作,确定建设周期内的研究方向和课题。通过协同攻关,探究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模式,生成富有理论指导意义、实践创新价值的改革试验成果,在相关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上发表。
(五)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名师工作室应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加强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利用名师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动态、活动安排和研究成果,上传课例课件、教学反思、教学素材等课程资源,不断更新、充实、丰富教学资源库内容,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实现成果推广和资源共享。
(六)建立工作室业务档案。及时收集整理工作室主持 人及成员在学科教学、教育科研、校本培训等方面的各种过程性资料,建立名师工作室日常管理档案。
(七)完成教育部门交办的其他研训任务。
五、管理与考核
(一)加强领导
市教育局负责名师工作室建设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教研室。按照“遴选、培养、使用、管理”一体化要求,统筹做好指导、管理和考核等工作。主持人、核心教师、成员教师所在学区、学校应指派一名领导协调相关事务。
(二)强化管理
强化建设过程和质量管理。建立跟踪指导制度,实行跟踪、指导、改进,促使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的实施落地。实行目标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对活动开展不力、责令限期整改仍不到位的,将撤销该工作室,不再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对工作显著、贡献较大的,给予表彰奖励,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三)完善评价
名师工作室以三年为一个工作周期。市教育局制定工作室建设考核实施细则,采取考核、中期考核和验收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现场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审核等多种方式,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工作室建设绩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评估结果作为动态调整和表彰的依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经费投入。按每年校级名师工作室3000元、镇街级5000元、市级1万元提供经费支持,分别由各级财政列支,用于培训、专题调研等,保障工作室业务活动开展。规范资助经费使用与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创设培养环境。市教育局、镇街学区(联区)、学校要创设优化培养环境,支持开展高端培养和常态研修活动。主持人、核心教师和成员教师所在学校应予配合,积极创设合作学习和协同研究条件,支持名师工作室开展常态活动。
七、其他
镇街、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参照本指导意见执行。
第三篇:名师工作室意见
郑州科技学院文件 郑科院教„2015‟5号
郑 州 科 技 学 院
关于建立企业专家名师工作室的
实施意见(试行)
为加快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技术技能名师,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双师型”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根据《郑州地方高校技术技能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意见》,现就在我校建立企业专家名师工作室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升专业内涵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名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形成一批以专家为核心的技术技能名师群体,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多元化教师队伍。
二、企业专家名师选聘条件
—1—
(一)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热身心健康;
(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三)熟悉企业文化、生产规程和技术管理标准,了解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组织协调能力强;
(四)专业技能过硬,具有一定的技术研发和攻关能力,能够对工作室工作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服务和合理化建议。
三、工作室主要工作任务
(一)培育“双师”教师团队
以名师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以“双师型”师资培养为目标,以提升专业教师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名师传帮带作用,增强名师工作室中青年骨干教师实操技能,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有效解决理实一体化问题,促进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形成结构合理、梯次有序、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技能过硬的优秀教师团队。
(二)培养学生工程素养
充分发挥科技讲坛作用,举办名师讲台;结合创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工程技术培训,对学生创业实践进行指导;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科协成员在课题论证、研究方法选择、难点的克服、团队作用的发挥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对学生专业社团的建设和活动进行指导。
(三)助力专业内涵建设
准确把握产业发展人才供求变化趋势,发挥专业优势,适时提出本专业发展调整思路和建议;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人 —2—
才培养方案;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实习实训场所建设,指导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
(四)指导职业技能竞赛
研究国家、省职业技能大赛指标体系,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强化指导队伍建设,优化技能训练方法,着力培养技术技能过硬的优秀选手和优秀指导教师;深入研究郑州市产业技术发展进步及人才需求状况,探索地方院校技能竞赛办法,积极参与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和特色的地方赛事,搭建相互学习交流平台。
(五)开展“产学研”活动
坚持需求导向,改革实践教学模式,面向生产、教学、服务一线,发挥名师工作室成员协同优势,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以项目研究为抓手,形成贴近生产企业、贴近教学实践、目标明确、效果明显的专项成果,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强化服务意识,参与社区共建,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等便民服务,增强学校与社区紧密度。
四、工作室组织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企业专家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名师工作室建设管理及考核评价工作。
为名师工作室提供专门工作用房,装配电脑、电话、互联网、桌椅、打印机等办公家具和设施,同时提供名师工作室成员集中学习交流、课题研讨的会议室和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的配套适用的实验场所和操作设备。
—3—
各教学单位也要成立相应工作组织,制订工作计划,加强对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支持和指导,为名师工作室建设及作用发挥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便利条件。
(二)强化监督考核
名师工作室要建立健全日常管理规范和激励考评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总目标和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档案。学校企业专家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工作室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考核。
2015年4月1日
郑州科技学院办公室 2015年4月2日印发
—4—
第四篇: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规章制度
1.管理自律制度。每位工作室成员都是工作室的管理主体,承担管理与自我管理的职责,主动参与工作室的各项活动,确保工作室以良好姿态运行。
2.自觉实践制度。工作室成员深入实践,开设研究课、实验课,每学年不少于一次,发现和分析教学问题,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为研究提供线索和素材。
3.自主学习制度。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至少阅读两本教育专著,征订并认真阅读两种以上教育研究杂志,并撰写读书笔记。
4.专题研究制度。工作室成员围绕研究专题每学期撰写三篇以上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或教育随笔)和一篇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研究论文。
5.网上互动制度。建立名师QQ群,工作室成员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行网上学习、教学交流与研讨,使网络成为工作室的动态工作站、资源生成场和成果辐射源。
6.自动退出制度。对连续两次无故缺席工作室活动的成员或对本应履行的研究任务推诿、敷衍的成员启动自动退出机制。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名师工作室”(2011-05-30 20:29:11)
现在,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建有“名师工作室”,意图以“名师”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的,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的教师。笔者认为,若要将名师工作室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还应该注意:“名师工作室”要成为“民”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不是专家的实验室,也不是农民的温室大棚,无论是成员层次的组成、成员地域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运用,它都应该成为从科研成果到实践运用的纽带与桥梁,更好地、更多地为“平民”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供服务与保障。
1.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来源于教育教学一线。无论是领衔人还是工作室成员,都应该直接从事本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要包括一部分普通教师或青年教师(非名师),从而体现工作室组成人员的层次性,为工作室研究主题的深入和有效开展提供最直接的师资保障。同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教师参与,会在这些成员周围(或各自所在学校内)形成一个非团体性质的、松散型的研究组织,随着工作室研究活动的持续展开,其效应必将被不断扩大,从而产生辐射。因此,这种师资组成,除了工作室的核心型成员之外,在其外围还会有松散型和辐射型研究队伍。当然,为了实现理论的引领,各个工作室也可聘请一些专家作为工作室的顾问。
2.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实行条件准入制。也就是说在确定工作室成员条件后,组织人员应该通过答辩、课堂实践、案例评析等方式对志愿加入的申请人员进行考核、认定。
首先,从条件上看,领衔人应该做到理念先进,能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研究能力,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高,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工作室成员至少应该有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愿望。其次,从形式上看,在报名之前要让其认识到参与工作室的目的,以及对所研究主题的了解程度或参与兴趣;要考虑其所处地域对本专业、本主题的需要程度,例如,常州市相当一部分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就来自农村学校。
3.名师工作室要坚持草根化研究、行动研究。正是因为有了一线教师的加盟,有了不同层次教师的参与,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才可能成为草根化研究——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然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及时地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检验、实践、推广研究成果。这样的工作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室,而不仅仅是研究室、观察所、望站。
“名师工作室”要成为“明”师工作室。
教育要面向未来,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目标自然也要着眼于教育的“明天”。因此,名师工作室从研究主题上、从工作制度上都要着眼于教育、教师未来的发展。
1.确定研究主题——体现前瞻。有人说,名师工作室是点的凝聚,夯实底盘;是线的延伸,内化结构;是面的辐射,共享智慧”。那么,维系工作室的点、线、面又是什么呢?是着眼于未来的研究主题。因为名师工作室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一批新名师,更应立足于长远的教育事业。因此,我们认为,研究的主题要有前瞻性,应该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应该关注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关注新时期学生发展的动向,关注本地区教育教学、本学科亮点或存在问题。这样的一些主题,能极大地促进地方教育资源的整合,有效提高教师研究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2.明确发展职责——和谐共生。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体现了层次性,工作室应该成为培养未来名师的摇篮,普通教师要努力成为骨干教师,今天的成员要成为明天的领衔人。因此,在工作室内应该明确各自的职责,确立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常规,促进整合发展。例如,常州市名师工作室的基本制度有:导师培养制,即为青年教师量身制订成长方案,促使工作室成员成长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名教师;二是项目领衔制,即确立一项研究课题,开展教育科学专题研究;三是成果辐射制,即将工作室成果以各种形式进行介绍、推广。同时,领衔人与教育行政部门、领衔人与成员都要签订协议,加强过程与结果的考核,做到真正的制度保证。以上制度实则体现了工作室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吸收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带动一批、扩大一批、影响一批的思想,实现研究进程、工作开展的延续性。
“名师工作室”要成为“鸣”师工作室。
1.名师工作室对内要倡导民主。也就是在研究过程中,不能搞“一言堂”和“绝对权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发出,允许有不同的见解产生,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争论、争鸣之中才有智慧的火花闪现。因此,工作室要经常开展论文研讨、专著交流、学术沙龙、研究报告会、教师论坛、公开教学、调查报告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实践、总结、反思、批判。只有这样,工作室的研究水平才会整体提升,研究方向才会不断走向科学。
2.名师工作室对外要积极宣传。首先,工作室要积极开展成果展示活动,宣传和推广研究成果,如组织主题观摩、成果论证、研究网页、专题汇报等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员关注或参与,形成工作室内外互动的研究局面,使研究形式更加多元,研究过程不断生成。其次,名师工作室要对外求得行政支撑和业务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要积极提供平台,及时提供培训研修的机会,进行人才交流与输出,从而形成辐射、扩大影响,促使工作室在新的更高的平台上运作。
作者:吴汉平,原载于《中国教育报》。
第五篇:名师工作室
上海庙学校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
为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校根据鄂尔多斯市教育局关于设立名师工作室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提出的“ 办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学校”的要求,成立上海庙学校“名师工作室”,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我校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创新型教育科研实践活动,加快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培养一批有理想、有追求的高素质骨干教师,促进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发展目标
通过搭建平台,激励每位教师从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的方向发展。我校组建学校名师工作室,是我校实施名师工程的重要举措,是为了充分发挥专家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建立优秀教师间合作互动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使其成为我校优秀教师的重要培养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骨干教师的孵化地,帮助培养对象实现专业发展,以进步的观念、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修养、丰富的经验,投入到工作中。培养一支具有开放襟怀、合作意识、进取精神、书香气质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为名师工作室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组织和经费保障。组 长:刘选涛
副组长: 杨启旻、柳树亭 组 员: 许继文 吉噶苏 王彦平
四、名师选拔
工作室成员必须是:思想上积极上进,具有乐于奉献与勇于探究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专业思想稳固;专业基础扎实,在新课程改革中身体力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自己的见解和突出的成绩,获旗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通过各人申报,校领导班子讨论,民主评议产生。
五、名师工作室职责:
1、成立组织。设立名师办公室,为名师研究提供场地,书籍,电脑等备品,建立名师工作档案,制订工作目标、制度、职责,本工作室结合成员的自我发展情况,为成员制定专业发展的规划,签写名师工作责任状,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校本研修能力和科研能力,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
2、自我提升。工作室成员应做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成为学习型人才,要经常通过网络、书籍系统学习本学科的前沿理论与课程改革理论,要求每周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在校园网络平台发表读后感言,交流心得体会,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实现成员的共同成长。此外,工作室成员要对工作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通过每月一次的校本研修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渠道,在名师研讨解决问题,增加自身专业发展所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3、教学引领。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开展专题研究,引领学科发展。工作室每周开展一次教学视频学习活动,每位名师工作室成员,将自己在自我研修活动中积累的课堂实录、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展示给全体教师。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研究公开活动,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作一次全校公开课。并在工作室内部积极开展课堂诊断、问题研究、专题讲座等活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实行“名师”课堂推门听课制,打造名师课堂;实行师徒制,让“名师”通过传、帮、带,在群众中获得能力认同;抓课题研究,让“名师”走在前面;让我校“名师”树名气。
4、课题研究:以名师的教育教学特色和研究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智慧为依托,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课题式研究。工作室将在工作周期内完成“创设课堂教学框架”的课题研究和探索,并以论文、研究会、报告会、名师博客、公开教学、专题讲座、媒体报道、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外辐射、示范,促进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形成研究过程资料汇编。
5、教师培养:采用导师制度,工作室人员成为其它成员的导师,与其它青年教师结队子,培养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的名师责任人要同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中青年教师培养责任书,深入研究培养目标、途径,规定双方职责及评价办法,努力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骨干教师。
五、制度保障
1、会议制度
(1)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制定计划工作会议,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
(2)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全面工作总结会议,安排本学期需展示的成果内容及形式,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
(3)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两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课题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由于工作需要还要安排临时性工作会议。(4)所有会议相关人员必须参加。
2、学习制度
(1)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通过网组书籍等渠道自学,每周将学习成果以校本研修为平台,以观看录像或讲坐的形式展示给全体教师,另就某一研究方向的主题每月定期集中学习一次,同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2)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每期的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目前及今后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在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有选择性的学习。
3、工作制度
(1)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与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2)工作室负责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
(3)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4)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定期建立“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负责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定期集体研究一次。将研讨成果发在工作室网站上。(5)工作室通过网站发布工作室工作动态、工作室成员论文、专题研究课例设计、典型案例及评析、教育故事、活动图片等。
4、考核制度(1)工作室负责人由“名师工作室”工作领导小组考核。
(2)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其领衔人和领导小组负责,主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名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5、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并由相应人员兼管。
(2)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案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6、经费使用制度
工作室所有经费由学校提供并监督管理。学校在名家工作的经费方面,将大力支持。
六、本学期重要措施
1、发布方案:9月1日向全校公布组建“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
2、设立名师办公室,名师工作室设在多媒体教室,学校图书室向名师自由开放,给名师工作室配一台电脑及录音机等设备。
2、个人自荐:9月10日个人报名对象经学校同意后向负责人报名申请。填写报名申请表。通过民主测评,考察其品德、专业和教育素养,从中选聘6人与负责人组成工作室。
3、名师签写规划书:9月15日召开首次名师工作会议,制定本学期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每名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协议书》,并上交名师工作个人规划。
4、近期活动按排:(1)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经常进行自我研修学习,每周写一次学习记录,在我校的校本研修会上将学习收获向大家作10分的发言。(2)组织全体教师参与读书活动。由名师向徒弟推荐读一本书或上网学一节好课,徒弟认真研读,作好摘抄,并写好读书心得体会,在每周校本研修会上向全体教师作简短的发言交流。(3)每个月由名师选课题,师徒观看教学实录的光盘,团队磨课等环节的准备,由学员上一节示范课,然后名师再点评,来打造精品课堂。(4)在12月中旬召开一次全校名师工作会议,布置名师优质课展示活动。(5)着手建立名师档案。
上海庙学校 14年9月1日
上海庙学校汇报材料
上海庙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其中小学16个班、初中6个班、高中4个班。在校学生1140人,教职工90人,一年来,在鄂前旗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上海庙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靠科学,遵循规律,坚持教书育人责任制,常年赛课,评课,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上学期小学统考我校总平均分全旗第二,初三中考总平均分、普高上线率和高一统考总平均分全旗第一,特别是高一统考成绩在鄂尔多斯市15所学校中位居第六,进入鄂尔多斯市先进行列,学校基本实现了学年目标。现将学校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坚持教书育人责任制和成才之路激励法
学校修订教书育人责任制,做到项项、层层承包,形成与责任相配套的考核人员、考核办法,做到考核内容明确,考核正常,通过自查、互查、抽查、核实,及时评价阶段工作,列入当月考核,奖优罚劣,努力实现学校项项指标前旗一流。激励学生成才,坚持每周之星评选,每月表扬进步快学生、学习标兵、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十好班集体,促进学生比、学、赶、帮、超,每学期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提出奋斗目标,时刻激励自己,不断追求,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二、强化课改,提高质量。
坚持“课改”,提高课堂效率。学校要求教师人人都能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达到高效。各学部坚持按照计划常年赛课、评课,在学生紧张学好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形象美好,态度认真,情感丰富,一言一行给学生良好影响,确保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认真总结课改经验,组织教师交流教师课改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坚持“四清”,教好每个学生。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记、多背。努力从起始年级、起始学科开始,做到“堂堂清”,即当堂理解、熟记知识点,完成作业。做到“日日清”,清不了的利用零星时间清,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做到“周周清”,每周对学生一周的学习情况进行清;做到“月月清”,每月对所学课本上的知识点清,力争人人熟记知识点,成绩优秀。
开展读书竞赛,建设书香校园。学校营造读书的氛围,鼓励学生不仅精读课本,熟记知识点,而且坚持每天阅读报刊、名著,学校举行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故事会等,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拓宽知识面,全面提高素质。规范办学行为,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认真贯彻执行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文件精神,按照国家课程安排,开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特别是音体美课程做到开足课时,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保障。
三、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制定《上海庙学校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德育工作方案》,建立“三构建一加强两支撑”的德育工作模式和框架。三构建是指构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系统、综合实践体验教育系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系统。一加强是指加强学校德育文化建设,两支撑是指学部德育平台和德育首席。按照学校教育、教学、后勤三大系统,整合校内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养成教育落实规范性德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发展性德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法指导推进深层次德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境界性德育。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艰苦奋斗教育。
坚持开好德育例会、研讨会。每周一下午小学第一节中学第三节召开班主任会,安排本周的工作,晚上例会对前一周的德育进行总结,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组建学生会,抓好学生的自主管理,正常的开展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
有计划地开展好全校性的思想教育活动。每周各学段都要有德育教育主题,主题教育教案先由班主任工作室讨论,然后再由班主任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人备课,上好班会课,班会的形式以学生演讲、辩论、自己教育自己为主,教师总结为辅,开展主题班会课比赛。每周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有针对性。
处处渗透德育。思品课联系学生实际,注重应用,引导学生自觉地去“做”,在“做”中受到教育,养成习惯;在文化课、体、音、美等课上,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全程渗透德育,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品质、一丝不苟的态度等;生活也是课程,也是德育的渠道。把抓行为习惯的养成做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提高学生的素质,从最基础、最细小的工作抓起,让学生文明用餐(不拥挤、不乱倒饭菜、不乱扔废物、不打闹),文明睡觉(熄灯后不讲话、用品摆放有序等),课间休息、走路(去餐厅均排队)、说话均要守规范,讲文明。
环境育人,处处熏陶。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发挥各种宣传栏的教育作用。
建立心理咨询室,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学法指导工作,每个任课教师承包2名后进生,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后进生的行为习惯、文化科成绩与承包教师的考核量化成绩挂钩。
开展好课外活动,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我校从小学到高中将活动课分成经典诵读类、学科类、科技类、艺术类、体能训练类五大类。根据师资情况,提供十几门活动课程,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全校学生都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活动,活动课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特长,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坚持对学生的纪律、卫生严格检查、评比,及时表扬批评。学校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严格检查评比,学校检查组每天检查,公布各班纪律(尤其注重课内纪律),卫生情况;公寓餐厅,教学区、环境区等均有专人检查、记载。每周小计、公布;每月累计,发纪律、卫生循环红旗,对照条件,评选每周一星、十好班集体、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每学期开好一两次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请家长对学校教育献计献策。树立好各种典型。有计划的评选“十好班集体”。“十佳学生”、“十佳礼仪标兵”、“文明标兵班”。期末评选“四好学生”,实施德育一票否决;纪律、卫生等工作考核结果与班主任津贴挂钩,与课任老师的师德考核挂钩(如果上课纪律不好,则扣上课教师的师德考核分)。
坚决反对不良行为,对违纪学生倾注爱心,要耐心的千方百计的做好思想转化工作,该批评的则批评,该处分的则处分,但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和希望,使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已是个好孩子能够改正缺点变好。
四、建一流教师队伍。
信任、尊重、依靠并培养、提高在学校勤奋工作、质量一流的教师,奖励先进,树立典型,建立“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
加强师德教育。对教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不爱学生,体罚学生的教师,对不爱学校、言行损坏学校利益的教师,对行为不正,给学生不良影响的教师要坚决进行批评教育。
开展基本功大比武,对不能把话讲好、不能把字写好,不能抓好课堂纪律、不能上好课的教师或者教学质量差的教师督促限期改正,对确实不合格的教师调离教师岗位。
组织教师到全国名校河南永威学校参观学习,到兄弟学校同课异构,交流教学经验,聘请东北师大教授现场指导课堂教学,做专家报告。每学期每个教师要出示四轮公开课,以赛促教,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五、改善办学设备,提高服务质量。
用好资金,该用则用,不该用的则坚决不用。财供人员主动超前到各年级、处室了解需求情况,编出计划,按时购物,满足教学需要。如失职,供不应求或购物质量差,追究责任。
提高餐厅、公寓、后勤等各部门人员的自身素质,履行好职责,提供优质服务,多办实事,让师生满意。加强对后勤人员的岗位培训,抓好后勤工作人员的育人工作。
六、存在问题。教师短缺,有代课教师20多人,师资队伍不稳。教学设施不全,影响教育教学的开展。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些执行不到位,工作拖拉。校园文化建设薄弱,校本课程有待开发,德育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