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体育课外活动建立学生社团模式的初步研究 莲湖教师进修学校 柏超
中学体育课外活动建立学生社团模式的初步研究
莲湖教师进修学校 柏超
摘 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落实中央阳光体育有关规定,保证学生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课外活动的质量是重要方面。”所以在中学体育课外活动建立学生社团活动模式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精神,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使课程拓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学生课外活动锻炼的良好习惯。可有效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全面提升学生运动素质。因此在中学体育课外活动建立学生社团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同时具有可操作性,可收到课外活动的实效。
关 键 词 中学 体育课外活动 质量 社团 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阳光体育运动要求每个中小学生每天必须有一小时体育锻炼。“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训练和体育竞赛。”但在现实中,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却不尽人意,“重智轻体”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安排存在单一性和随意性的倾向,甚至被忽视或被挤掉。这是不少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素质教育对课外活动的要求的提高,传统学校活动模式已经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以提升课外活动的质量。课外活动实施学生社团模式符合学生自觉锻炼的原则, 适合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一种值得探讨研究的新型的学生活动模式。
二、研究对象:从我校06届、07届、08届中学生中随机抽取250人作为研究对象,中学体育课外活动能否采用社团模式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活动实践法,调研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课外活动效果问卷调查和研究。
3.1.1按照学生的意愿开设分项目以社团的形式出现的课外体育活动,适当增开一些受欢迎的活动项目,尽量满足更多学生的需要,提高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使参加者更广泛,活动更持久,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他们的一些想法,制定出合理的课外活动计划,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对本校06-08每届毕业生随机抽25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是: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内 容
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外的各种体育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进行体育课外活动 能合理安排体育课外活动时间 掌握测量课外活动运动负荷的常用方法 掌握一两项(足篮)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 完成一两套武术套路或对练 完成一两套健美操、街舞动作 基本掌握(乒乓球)运动中的技战术 基本掌握三项田径运动技能
06届人数 37人 46人 43人 40人 45人 53人 41人 56人 40人 82人
07届人数 115人 99人 106人 110人 97人 125人 100人 102人 102人 152人
08届人数 204人 213人 201人 205人 192人 215人 209人 205人 214人 226人 3.1.2问卷调查分析
06届毕业生体育课课外活动的安排属于传统的活动安排模式,多数学生主观能动性受抑制,很难顾及个体差异,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时安排不到,难以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和活动的激情。
07届学生随着健康第一的理念建立,在内容及方法上有所改进,因而活动效果有明显改观。
08届毕业生能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获得的知识技术技能的巩固,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身体素质的保持和提高,都离不开课外体育活动,活动质量有明显提升。但是课外活动还存在缺乏组织性,基本上是各班为单位活动,还存在着各班争场地和器材的现象,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权,活动内容单一,难以调动学生活动的激情。而在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建立社团模式刚好可以解决以上的不足。3.2中学体育课外活动建立社团模式具有可行性 3.2.1对传统体育课外活动模式的相关分析
素质练习式体育课外活动的模式是以素质练习为主,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做各种素质练习,虽然学生的身体素质确有提高,但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并无明显增强,甚至因为学生不喜欢而产生了反感情绪,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这与我们所提倡的健康第一,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的目的是有差距的。
3.2.2、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老师提供器材,学生自己活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放羊”练习式体育课外活动。虽然学生成为了主角,有了一定的选择性,但问题会更多。如因为没有教师指导学生容易受伤、很难做到全体学生参与、存在偏项目、体育场地器材紧张和运动水平低等问题。
3.2.3、中学生对参加传统模式体育课外活动的态度和兴趣
表1 中学生对参加传统模式课外体育活动兴趣调查统计一览表(%)
性别
男 女 合计
由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模式课外体育活动是不喜欢的,同时不喜欢传统模式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男生普遍比同年级的女生要高,有很多场地、器材会出现冲突,提供给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条件不足,内容不够丰富,有些学生想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但却无法开展。3.3体育课外活动社团模式可行因素分析
3.3.1在本校成立体育活动社团,学生自由报名参加社团,成为社团会员,定期活动,社团活动时由教师组织、指导。社团可以组织学生观赏高水平比赛,学习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练习体育技战术,组织体育比赛,学习裁判法等。学生是社团的主体,教师起组织和指导作用。
3.3.2中学体育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为主要目的,社团教学模式在培养兴趣和养成习惯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而且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少,完全可以实施。
3.3.3本校体育课外活动建立社团模式的操作分析具有可推广性。3.3.4社团设立主管机构: 喜欢 33.4
11.6 22.5
一般 19.1
48.8 34
不喜欢 71.5
63.6 67.6
3.3.5设立社团种类:
3.3.6社团的管理制度:
3.4体育课外活动建立社团模式的实效性
3.4.1建立体育课外活动社团模式,学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而他们有动力,有勇气,有自觉性,有具体的锻炼目标,通过目标的激励促使学生自觉训练来达到一定的成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努力,因而能够较好的掌握所选的项目的技术。
3.4.2学生可以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因此能够比较系统全面的学习某项运动技术,有利于运动技术的深化,巩固,提高,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3.4.3开展社团活动,体育教师的在某一个方面的教学专长就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精力相对来说要较为集中,能够更好的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满足学生深层次的需要,指导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某一项运动技术。3.4.4中学生希望的课外体育活动
表2 中生希望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统计一览表(%)
性 别 男 女 合 计
由表2可以看出: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都喜欢社团形式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占了66.3%,这是我们课外体育活动实施社团模式改革的努力方向。
3.4.5我校实施社团模式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
表3 中学生对我校开展的社团模式课外体育活动满意程度统计一览表(%)
性别
男 女 合计
由表3可知:学生对我校实施开展的社团模式课外体育活动满意的只占了62.9%,其他的为不满意或一般。在与学生直接面谈中得知,他们认为我校开展的新的社团式课外体育活动大多数项目都非常喜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兴趣和的,有意识地参加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
3.4.6本校虽是一所普通中学,但学校体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我校2005年成立体育课外活动社团模式以来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师资的优势,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把社团的工作落在实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经过几年来满意 49.6
76.1 62.9
一般 17.3
40.1 28.7
28.3
24.3 26.3
不满意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活动
38.1 36.4 37.3
社团模式的形式活动
63.8
68.8 66.3
男女生分开活动 15.1
11.9 13.5 的运作,我校社团模式取得可喜的成绩。田径社团的运动员在校春季运动会中大部分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足球社团2009年—2010年参加西安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成绩优异。2010年8月代表西安市赴河北省秦皇岛参加了全国足球重点城市足球联赛。同时被西安市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优秀组织奖。健美操社团2010年8月参加了陕西省首届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荣获团体优胜奖。篮球、乒乓球社团组织学校各年级、及教职工的活动联赛。武术社团的队员2008年由3位校领导和15名学生组成的交流团出访美国明尼苏达州中小学演出交流。2009年8月我校武术、田径社团学员代表莲湖区参加的西安市第十四届运会取得了3金4银3铜的优异的成绩,我校还被区文体局授予为青少年武术训练基地。每年向上省市体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体育工作全面结硕果,多次受上级表彰。因此在中学建立体育课外活动社团模式具有必要性和操作过程的可行性值得在各中学推广。
四、结论与建议
4.1体育课外活动以社团模式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生理及心理实际需要,便于合理组织和活动的实际操作,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教师专项指导能有效提升活动质量,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学生课外活动模式。
4.2保证社团活动效益和质量,关键在于精心组织到位性。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发挥体育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要取得班主任及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同事要不断总结与改进。
4.3体育课外活动社团的开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学校的教学管理理念,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但是随着观念的更新和学校条件的不断改善,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关键是要合理安排,措施到位。
4.4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社团是一种相互并存的关系,体育课外活动社团是体育课更好的拓展和延伸,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技术技能,掌握体育基本知识的重要形式。通过两者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领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5建议相关部门召开阳光体育课外活动模式研讨会,进一步推进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达到有效提升青少年体质目标。参考文献:
1、周革.论学校建立体育俱乐部的必要性[J]。湖南出版社,2005
2、孙卫华.深圳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理论和实践[J]。北京,2004
3、李雅丽.对体育俱乐部田径训练工作的认识与建议[J]。成都,2003
专家对西安市第一中学田科军老师观摩课的点评意见:
拓展训练的百变绳圈项目对促进初中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有特殊的锻炼价值,本课根据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大胆地选用了技术难度稍大的百变绳圈为教材,并合理的自制了教具,科学的布置了场地,提供了安全保障,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动作;教师对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把握准确,教学设计比较合理,选用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实效性较强,教学层次分明;教师既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又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氛围活跃,教学目标完成的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