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潜能生转化工作总结
体育潜能生转化工作总结
潜能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即是: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挖掘。
大量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潜能生也是学生,是可教育好的对象。如何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工作能力的检验,也是职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
转化潜能生,首先要了解潜能生。潜能生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从外因看,主要有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从内因看,小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经验少,是非能力差,意志薄弱等,都很容易成为潜能生接受消极影响的内部动因。为此,我根据这些问题找出学困成因的原因,通过一个学期对潜能生的转化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现将我的潜能生转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体育潜能生情况及形成原因分析是转化工作的前提。
我认为,要转化潜能生,必须对潜能生进行归因分析,只有充分了解潜能生的形成原因,才能采用正确的方法与途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潜能生情况大致分为纪律型潜能生、不会练习型潜能生、反应迟钝型潜能生。
纪律型潜能生要分一下啊几个步骤:
1、先鼓励
2、与班主任联系,一块儿分析,制定合适的方案
3、搜集资料,找专家咨询。
不会练习型:要有耐心,多监督多鼓励,多和家长沟通。
反应迟钝型:不但要有耐心还要有爱心,多鼓励多和家长沟通,还有适当的时候可以找学生让他们多和这些有问题的学生玩,让他们觉得没有自卑和孤立感。
二、善于发现潜能生的闪光点。
一个班里中总是有各方面都让老师不省心的学生,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还总是和学生发生矛盾。似乎在这样的孩子身上就找不带一点优点似的,不尽然!为了孩子的进步,必须用“显微镜”来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肯定有,这是客观存在的,课堂上找不到,课下找;学校找不到,家里找;今天找不到,明天找;教师一个人找不到,发动全班同学一起找„„一定能够找到!找到一点,就要如获至宝。就让这星星之火燎原。
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捕捉住他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从课间活动中可以发现他的与人为善、谦让精神和组织能力,从家长访谈中可以了解到孩子的热爱劳动、孝顺父母的情况„„发现后要及时表扬。
三、树立“练习兴趣”比“高水平”更重要的观念。
学生对体育练习产生兴趣,这件事就变成了乐事,而不是负担,因此学起来就主动和用心,水平早晚会提高。所以,潜能生的产生,许多都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而导致的,就算他练出了高水平,也是暂时的,因为他的学习是被动的。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怎么来的?是从成功的体验中培养出来的!而孩子的成就感是老师和家长鼓励,是同伴的认可,是孩子看到了自己的成绩而来的,所以老师要看到每个孩子在过程中作出的努力,不断肯定他们的点滴“努力”,及时他发言说的不正确,也不要批评。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班内的潜能生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发现一点他们作业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四、学法与成绩辅导,潜能生转化的重心。
大部分潜能生在学习上思维上有严重的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使潜能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必要。我时刻关注潜能生在课堂上的听课习惯,学习态度,检查并督促潜能生作业情况,课后及时帮助辅导,抓住闪光点及时鼓励,给与肯定。
在进行教学时,我们注意适当降低知识起点,让潜能生感到自己能学,学起来不会吃力,在给学生上新课时,把知识的“度”放缓一些,对知识点少发挥、少加深,让潜能生理解新课的内容并掌握教学的重难点的为主。上课速度适当放慢,让潜能生感到能跟上教学进度,还要顾及后进生的反应,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勉强赶速度,而是做到照顾学生的全体,不能忽略潜能生。
开展“一帮一”活动,利用同桌的优势,促进潜能生的转化。利用同桌的优势,让好学生管好潜能生,让同学们互相帮助,增强集体观念,发扬团队精神,促进潜能生的转化。
五、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每个学生的家庭都是千差万别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重视程度也是不同。要想把潜能生转化过来,家长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潜能生是无法教育的,许多潜能生的形成原因就与家庭的状况密不可分。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
及时将学生的思想情况和上课表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要求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情感,鼓励孩子的进步,并对自己的孩子加强辅导,以消化在校学习的知识。
六、切实可行,制定目标。
考试是检查潜能生学习效果,我经常会在考试之前给每位潜能生定下考试目标。看看每位潜能生是否达到我规定的考试成绩。在进步多少分的分数段设立一个进步奖。如果直以传统的分数为评价标准,分数高低论好坏,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部分潜能生永远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转化潜能生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衡量潜能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
七、潜能生转化成效与反思。
一学期下来,通过对潜能生的归因分析及相应对策的探讨和实践,调动了潜能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并发现潜能生的练习自主性、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后,潜能生体育成绩明显进步。面对着学生们的进步,除了欣喜外,更认识到了教师与家长的重视和对潜能生进行归因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的重要性。
在对潜能生的归因分析和相应对策的实践研究中,我们感到要进一步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现状,不但教师要积极归因,更要指导学生积极归因,正确看待学生进步中的反复现象,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让学生将知识学的更好。
第二篇:潜能生转化工作总结
三年级第一学期潜能生转化工作总结
一、有针对性的教育根据学生情况
一学期的工作有结束了,回顾一学期来对后进生所做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在九到十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画画特别感兴趣。学生学英语不久,有可能说的不好,有的还不敢说,课堂上要以表扬为主,注重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说、积极做、努力唱!经过教学过程中的一段时间的观察,班学生来源复杂相对说学困生也较多。主要表现为:
1、他们自制能力差,上课易走神。
2、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部分学生娇生惯养贪玩好耍。
4、少部分学生的家长不注意配合。
二、具体办法
1、要正确看待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2、对待后进生要充满信心。
3、要以表扬为主激励后进生的转化。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荣誉感,都希望得到教师、同学的信赖、赞扬,后进生也不例外。
4、要关心爱护、信任后进生。
5、要创造机会,让后进生获得成功。
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尤其是后进生,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这种心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学习上通过个别辅导、补课等活动,使他们的成绩提高。
6、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和行为纪律。
许多学生成为“后进生”不是智力不够而是学习习惯不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习也是一样。大多数优等生都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平时我非常注重“后进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总喜欢做小动作。我就悄悄跟他达成协议好,如果他表现好我就会很开心的笑表示对他的赞赏,如果他表现不好我就会看看他然后很大声的讲课以示提醒。
7、注重养成教育,对还没形成良好习惯的后进生进行细心、耐心的教育。
8、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多找学生个别谈话,使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找到其努力方向。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很大程度上是思想不够重视。所以教师要坚持思想上引导,情感上护导,心理上疏导,知识上辅导,方法上指导等方法有机结合,渐渐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再次辅导要有明确的目标。辅导是长期的,而不是三两天的事。教师应为这些“后进生”设立进步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激励他们达成目标。
9、进行家访,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完成作业情况,来校后随时抽查这部分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掌握学习情况。教学工作还在继续,后进生的转化仍在进行。对于教学中这些特殊群体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时时关注,把他们放在重要位置,而不是遗忘在角落,相信这群特别的孩子们也会变得品学兼优。
第三篇:潜能生转化工作总结[推荐]
潜能生转化工作总结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做好潜能生的辅导工作,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因而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每一位老师工作中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对于潜能生这样一“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老师必须正确认识,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潜能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我做了一下几点尝试:
1、充满爱心,改变学生。
“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我们应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潜能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潜能生的是非观念,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决不能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对于学生的调皮和捣蛋,我一直努力坚持,少生气少发火,甚至是不生气不发火!
2、平等教转化,尊重人格。
在我们和学生的相处中,尊重、信任他们,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
记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尝试着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尊重潜能生。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是我坚决不会做的事情。
3、善于发现优点,予以启发。
潜能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我们眼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加以表扬。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4、激发学习兴趣,逐步进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完善我的每一节课,创造一种良好学习氛围。多表扬学生,尤其是具体的细化的表扬。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在意,在一种积极的心理状况下,不断的改变自己,获得进步。
5、树立信心,让学生从内心站起来。
重新树立起自信心是使潜能生进步的关键。在课堂上,我寻找机会,安排他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课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班级的事情。让他们看到希望,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看到大家的认可,激发他们渴望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
总之,转化潜能生是一项困难而艰巨的工作,我们要满腔热情地、冷静地分析原因,反复抓、抓反复,并且还要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四篇:潜能生转化工作总结.
潜能生转化工作总结
作为老师,转化潜能生是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正所谓“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转化潜能生工作最主要的是研究潜能生心理,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在自己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感觉潜能生中真正智力差的只有个别,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欠缺,行为、学习习惯较差等原因造成的,而导致这些原因的症结所在,往往是因为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总是从自我出发,好表现自己,好支配和指责他人,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二、自卑和忧郁,这些学生在失败后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心,看看别人什么都行而自己却一切都不行。于是,引起情绪不稳定或忧郁,有时以伤害他人的言语和破坏性的行为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快。
三、挫折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或失去信心,一批评就泄气,不能勇往直前,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于是,他们就会采取逃避、退缩的态度,久而久之,惰性逐渐抑制了上进心。
针对以上潜能生的心理问题,我采用了以下的策略:
一、用赏识催化积极表现。
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引导,它会助长诸如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的滋生。对于潜能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他们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加以积极引导,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优点激励法,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会进步”。这样,就可弹拨他们心灵深处的“情弦”,使他们的内心爆发出积极的感情,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如我班的武跃霖和李子吉同学,刚入学时懵懵懂懂,对自己的学习毫无目标,而且他的行为习惯很差,同学都有点疏远他。但后来我发现他的班级荣誉感特别强,于是有意识地让他承包班级家务活,充分肯定他为班级作出的贡献,并鼓励他只要认真刻苦,学习成绩一定也会很优秀,然后在班会上进行表扬。后来他慢慢找回了自信心,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行为习惯也改正了很多。
赏识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维护。适时地表扬,在育人工作中是有独特魅力的,尤其对潜能生而言,更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
二、用尊重启发自我认识。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潜能生也不例外。对潜能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决不能采取冷漠和歧视的态度,更不能蛮横训斥、惩罚。动辄训人、惩罚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只有当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觉悟,才能从心底里痛改前非、积极向上。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尊重后进生的人格,给他们留面子;另一方面宽容后进生的缺点,给他们留后路。
学生其实很要面子,因此作为老师只要以尊重和宽容去呵护和关怀,让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受人尊重的,他就会自尊自重。如黄腾同学,人其实很聪明,因为缺少家庭的温暖和适当的引导教育,内心比较自卑,成绩也很不理想。我了解起家庭情况后,多次找他谈话,激励他,引导他,现在他基本上能完成作业,学习兴趣明显增强,成绩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三、用真诚促进心理认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只有从心底里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了心理认同,才能接受并改正。依据心理学原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遵循“真诚”的信条。因此,老师要用真诚换得与学生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从而自觉迷途知返。
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还小,以及受到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动总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好三天,坏两天,今天做到了,过几天就做不到了。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因此,在教育潜能生时我们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给潜能学生帮助,而且要给时间,而不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朽木不可雕也”这些打击潜能生积极性、刺伤其自尊心的话。
此外,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也注重对潜能生的关注,比如在课堂提问一些适应于潜能生的问题,让他们主动参与回答,从而激起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平时的课堂板演也经常让潜能生也一显身手等。
总之,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耘,加强田间管理,更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雨露。只有教师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润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对潜能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
第五篇:潜能生转化工作总结
潜能生转化工作总结
鸡西市二十五中学
庄继群
潜能生作为素质教的一种特殊称谓,越来越被教育者所接受和理解,这一方面代表着教育思想的进步,也标识着教师对于学生差异的多层次划分。近年来,关于如何转化潜能生的研究已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初四以后,随着教材难度的加深,学生两级分化情况日趋严重,学校若不直面潜能生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转化潜能生,必将造成潜能生队伍的扩大!因此,关注潜能生、转化潜能生成了初四毕业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主动地发展,我校在转化学困生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潜能生的数量,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做了一定的努力,现将我的潜能生转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分析原因——转化潜能生工作的前提
我们认为,要转化潜能生,必须对潜能生进行归因分析,只有充分了解潜能生的形成原因,才能采用正确的方法与途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了解潜能生、转化潜能生,我根据学生成绩列出潜能生建议名单,并发至各位任课教师。我根据潜能生资料建立了初四学生电子档案包,详细记录了每位潜能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状况及综合评价,同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分类分析,根据成因归类,大致划分成态度类、行为类、习惯类、基础类等几类。对不同类型的潜能生施以相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帮助他们进步。开展了每周一次座谈会,了解潜能生一周来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与存在困难,及时表扬和挖掘“潜能生”的先进事迹、介绍良好的学习方法,相互交流探讨,做好学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二、兴趣保护——转化学困生工作的基石
在潜能生的教育转化中,我们特别重视他们好的方面并且不断放大他们“闪光点”,注重对他们学习兴趣的保护。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但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学困生身上的那些微小的闪光点常被大量的消极因素所掩盖,因此,要善于发现、挖掘、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大力开展成功教育,举行分层次的学科竞赛,增加学生成功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坚持履行减负承诺,严格执行课后作业总量不超过2.5小时的规定,为了探索潜能生学习兴趣激发的途径,三、典型引路——转化学困生工作的途径
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对于潜能生来说也是如此,获得成功的愉悦是他们转化的动力。一次班会课上,我们以崔宪成的案例为典型,树立了学困生成功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抓住了她的事例,重点突破,起到了“解剖麻雀”、“以点带面”的作用。武婷婷同学在第一次英语测验中,只考了43分,经过一年的努力,武婷婷同学的英语学习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期末考试中考了92分的好成绩。班会课上她生动地讲述了自己的不懈努力与追求,使同学们懂得人人都可以转化,懂得转化不仅要靠老师、同学的帮助,更需要自身的努力与毅力。在此后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定期宣传学困生转化的成功案例,激发潜能生学习的热情,当学习困难的学生看到原来与自己相仿的同学受到表扬时,心灵就会产生震动,激起自尊、自重、自强的欲望,从而走上不断争取成功的奋斗之路。一学期来,我坚持将塑造人格、培养能力、启迪智慧作为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重要使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四、学法指导——转化学困生工作的重心
大部分潜能生在学习上思维上有严重的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使潜能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必要。我时刻关注潜能生在课堂上的听课习惯,学习态度,检查并督促潜能生作业情况,课后及时帮助辅导,抓住闪光点及时鼓励,给与肯定。同时,为了提供潜能生较为科学的、适合潜能生的学习方法,我还加强了对潜能生的学法调研,进行电子档案的跟踪记载,组织了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编撰了初四学法指导快报,多途径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同时向学生发放阶段目标责任书,让学生能结合学习实际,确立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以目标促任务,促使学习的进步。
五、分层活动——转化潜能生工作的抓手
分层活动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理念。如果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一个理念化的终极目标,那么试图让每一类学生都得到发展无疑是我们首先应该迈出的第一步。分层活动的实践,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而分层活动是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我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开展了分层次的语文学科竞赛,它鼓励了各层次学生的公平竞争,它的参加对象不再局限于优等生,中差生都可以参与竞赛,而且是同层次之间的竞争,人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达到
人人都有发展的目的。在作业方面,我也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了基础作业和分层作业,以作业分层布置、分层达成为突破口,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潜能生,增加了基础题的比例,强化基础训练,提高及格率,保证学习兴趣与热情。
六、过程评价——转化潜能生工作的保障
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的高低或等第论好坏。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部分潜能生永远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转化潜能生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衡量潜能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允许学生出现反复,充分相信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在评价潜能生的学习成绩时,注意将其现在的成绩与自己原来的成绩比,如果他上次测试得了53分,这次得了58分,就应该加以鼓励,让他知道这5分是努力的结果,通过努力就能提高,就会成功。实践证明,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尽快转化,取得新的进步恰如其分地进行学生学习评价,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程评价彻底改变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学习的习惯,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程度及时地肯定和鼓励,中肯地批评和希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放大他们每一微小的进步,使他们产生向上的动力。
一学期以来,在保护并激发潜能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我们还做了一些其它的探索,如定期举办读书节、艺术节、英语节、科普节等节庆活动,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在学期末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倾听学生的感受;开展以教师如何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为重要内容的问卷调查;落实了一个优生帮助一个潜能生的制度;对潜能生进行跟踪的分析与管理;每次重大考试后对各学科低分段的分布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我们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与进步但我校的初中教学还面临严峻的挑战,让我们走进学生,走进他们的家庭,走进他们的心灵;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品德,关注他们的学习;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差异;激励学生,激励他们的改变,激励他们的成功。我相信,我们的努力定能让学生更快发展,让学校快速发展!
2010/ 12/ 24
《热爱生命》教学反思
鸡西市二十五中学 庄继群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这是一篇著名的文学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课文本身内容比较散乱.作品以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来讲述故事,整篇小说44个自然节,在叙事中以心理描写为主,带有浓重的意识流色彩,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说从描写的角度比较成功的话,那就是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这些对学生吸收为自己的东西还是大有益处的。至于心理描写,学生只能简单的感受一下而已。
第二.人物形象刻画的有些脱离现实,主人公“他”被刻画成了一个超人的形象,有些不能让读者接受其真实性。虽然《鲁滨逊漂流记》中也塑造了一个与“他”相类似的形象,但《鲁滨逊漂流记》的描写还是很可信的,我们在学习《热爱生命》时,感受到很多情节的不可信:在几天雨雪天气里还能保持有取火的工具?生命
如此虚弱还能一直保存铁桶?在潮湿的沼泽地里艰难行走,还随时能找到生火的草木?开始都抓不到鱼,后来还能抓到鱼儿充饥等等,这些情节的设计,在我们研读的过程中,明显的能发现很多破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有些不合情理的情节,和作者想设计一个“超人”的形象的出发点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我们在阅读我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作品的时候,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作品。
第三.由于我们对作品情节的怀疑,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采取了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学生在寻找疑点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学生们围绕“他”是“爬”,还是“走”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大家都在找自己的证据,各抒己见,达到了探究课文的目的。
2010/ 09/ 21
《诫子书》教学反思
鸡西市二十五中学
庄继群
《诫子书》是一篇篇幅较短寓意很深的文言文,为了让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生读——生悟——生思”的模式来执教这节课,整个课堂中都以“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和收获是本节课的主要立足点。
“诵读”和“积累知识”两个部分进行较为顺利,学生课堂活动较为踊跃,而且基本每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导学案设置比较合理,逐层深入,从“基础”到“延伸”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但这节课的授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赏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但由于“导”的不到位,部分同学不能动起来,不能“赏”出亮点,“赏”出水平,导致气氛不够活跃,对文章中富有哲理又有警醒作用的句子领悟不够到位。在这个环节,如能适当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解疑,相信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会大大增强。
2、课堂上小组运用不够成功。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讨论,有时都没有给学生自己考虑的时间就讨论,这样浪费了很多有价值的时间;另外,有些问题确实不值得小组讨论,而我不合时机的运用小组讨论,出现了课堂“懒散”的局面,如:让学生讨论课文译文,这就属于“画蛇添足”,多余之举。
在今后的授课中,我一定会不断摸索,让小组讨论真正发挥它的实效性。
2010/ 10/ 22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鸡西市二十五中学
庄继群
《醉翁亭记》是一篇文质皆美、脍炙人口的文章。今天尝试性的讲了一节学生展示课,因为很多的原因,感觉本节课效果实在是不好,感觉对不起这篇文章。课后我做了如下思考: 首先谈谈我对学案的认识。我认为课前我们可以运用作业导学,这样既能节省课时,增大课堂的容量,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合作互助精神。让学生既能体验自已学习成功的快乐,又能品尝帮助别人的喜悦。而且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进行,可使师生关系变得十分融洽,让师生在课堂中融为一体,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其次谈谈课堂授课效率,我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生是否参与及参与的程度如何则是关键的因素。因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他们而展开的。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努力使学生产生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即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而学生的参与不仅只是课内的参与,也应包括课前的参与,课前作业就是让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于本节课,因为我课前准备不充分,学生自然预习也做的不够充分,缩减了课堂效率。
最后谈谈教学设计不够合理,设计的环节太多。总想着如何扩大课堂容量,却忽视了同学们的掌握程度和认识程度。过于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同学们对文本的阅读情况。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文以外的问题研究上,不能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课本。如在文学常识展示环节,可以拿出一节课让更多的同学展示,从更多的方面了解一下作者。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要往纵深推进,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不再只为活动而活动,改变舍本逐末现象。
2010/ 11/ 2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鸡西市二十五中学 庄继群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我对这节课作了精心设计,改变以往对诗歌治理破苏的肢解性讲授,变教师讲为学生学,本节课我安排了五读:
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句读。再读课文,要求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大意,有疑难处可与同桌或小组成员交流,然后自己对照课文,用现代汉语说说诗歌内容,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情节;三读课文,要求学生将文中感到费解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交流。四读课文,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写作背景的基础上配乐朗读。五读课文,是学生的揣摩诵读。
上课时,我按这些预设,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课上书声朗朗,语文味很浓,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当然,从这节课中也暴露出我平时教学中的诸多不足,现反思如下: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一在于我采用了诵读法进行教学。以往教学,总是担心学生不主动的去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阅读古诗文,教学中老是不敢放开,非要让学生字字落实不可,因而较多的采用串讲法,眉毛胡子一把抓,一讲到底。这种忽略学生主体的作法,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老师累,学生烦,课堂枯燥,教学没有实效。诵读法作为一种传统但又有效教学方法,对古诗文的教学尤其有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白知。”“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章接连,血脉贯通,自然心与理会。”诵读的过程就是由口入心的过程,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以诵读法教授古诗文,自然、亲切,它兼及了文章的内容了解、感情体会、特色把握,甚至兼及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感悟、欣赏。在这节课上,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多种形式的读贯穿全课,要求学生在读准、读顺、读懂的基础上读出诗的味道,读出作者的形象,读出自己的感悟。整节课书书声朗朗,效果极好。
二、这节课的成功之二在于我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摆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除了上面所说的用诵读而不用串讲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在三读质疑这个环节上,我让学生读出疑问,读出思考,通过学生的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较好的理解了诗意。学生的质疑,有不少出彩的地方,比如有个学生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来:“从诗的最后一节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那种推
已及人,宁愿自己挨冻受饿也希望天下寒士尽欢颜的那种崇高的精神,但诗人为什么在第二节时竟忍心骂那些小孩为盗贼?”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我一般不轻易表态,更多的是让学生来解决,只有在学生回答不出来时我才适时用多媒体展示出本课的有关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的困窘,从而解决学生的疑惑。整节课我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引导者这样一个地位,教学问题的落实始终由学生来完成,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学习兴趣高,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一门也是缺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上,我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品尝了失败,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例如在开头初读把握较长句子的停时,对学生朗读节奏划分的指导不够,以致在这一环节耗时过多,影响了下面的教学环节;又如在三读质疑中给学生时间不足,不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够到位;再如最后学生五读揣摩诵读时,只时简单提出来要求,没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因而学生还读得不够好等等。这些都有待日后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2010/ 12/ 25
潜能生转化案例
鸡西市二十五中学 庄继群
在刚接手初三(4)班的时候,碰到一些着实令我头疼的学生。尤其是初三这个特殊的时期,学生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变化的阶段,具有很明显的不稳定性。下面我仅就其中一位谈谈在转化过程中的认识和体会。
案例背景:
崔宪成,男,15岁,初三学生,学习成绩属于下游,课堂上几乎看不到他举手,经常脑袋走神,不回答老师的问题,小组活动游离在讨论之外,作业经常少做或不做,自习课经常故意大声喧哗以引起学生注意,经常撒谎,班级集体活动不积极参与,并且经常打架。属于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的类型。诊断分析:
一、对学生的表象分析:
1、家庭因素。崔宪成自小由奶奶带大,对其百般宠惯和溺爱。父亲工作忙无时间和孩子交流,更谈不上教育。母亲在家教育时有奶奶护短,而且还经常偷偷给孙子零花钱。过多的零用钱使他有了大手大脚、爱请客、爱摆阔的习惯。整个家族把全部的希望都倾注在他的身上,他承受的压力很大,形成了较为强烈的逆反心理。
2、个性因素。胆子大、任性,在上小学时就是人间人怕的“霸王”别人不敢做的他敢背着父母做,做事不考虑后果。有时听不进规劝,喜欢我行我素。
3、青少年心理因素。精力充沛,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酷爱标新立异、耍酷、好面子、逞强。
二、对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1、意志薄弱。于信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行为自觉性差,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经常提醒才能认真上课。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对其他任何班级事务同样漠不关心,认为班级、同学与他无关。
2、心理疲劳。表现为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萎靡不振,做事懒散无力,没有一个15岁学生应该具有的那种飞扬的神采。
3、精神消沉。由于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关心自己的学业,整天昏昏噩噩,消极混世,颓废。没有信念、抱负,不考虑自己的理想、前途,得过且过。
4、思想狂热。对新鲜事物特别喜欢,酷爱标新立异、耍酷,凡属能出风头的事,都要去做,不考虑后果,多次违反校纪校规。
三、转化过程:
1、重情感交流,消除心理隔阂
第一次交流是因为他课间与同学疯打闹,与他在走廊谈了他这样做对自身及对班级的影响,谈话的结果是,沉默许久的他满口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因此谈话算是圆满结束。
第二次交流是科代表说他没完成作业。当时与他达成协议:语文英文必须完成,数学可以选择自己会做的题,每天可以少做。可是没几天,违纪、不写作业的老毛病重犯。于是走廊上、校园内经常会有我和他的影子,我对他常关注,常谈话,但稍不关注他又滑到起点。
2、借家长之力,改掉不良习惯
对崔宪成的教育一直没有很大的起色,我想到借助家长的力量对其进行教育、监管。请家长到校一起探讨对于信的有效家教方式。我建议父母应该利用周末时间带他出去游玩,一起玩乐,一起交流玩乐时的感受,让他逐渐变成一个能与家长沟通的孩子,首先解决家长无法与孩子沟通的难题。在谈到如何纠正于信的不良学习习惯及爱花零用钱时父母有些无奈,尤其是零用钱,母亲因碍于婆婆的阻挠而无力进行正常的家庭教育(婆婆已接近80岁),一个劲的拜托我在学校多管教。不管如何家长的作用还是有些效果的,此后于信的头型由原来的“橄榄头”变成了小平头,作业完成的质量也大有好转。
3、利用罗森塔尔效应,激发学习热情
我将崔宪成的情况为每位任课老师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让老师们常关注他,对他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表扬。在我的课上,我经常会设计梯度较小的题给他做,让他慢慢找到尝试成功的快乐,收获愉悦,找回自信。渐渐地,课堂上看到他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把手举得越来越高了。
4、用小组互助,培养集体荣誉感
班级中的8个小组是互相竞争的,各个学科的学习情况都会在小组考核中体现。崔宪成几次给小组扣分,无形中就有压力,(与他交流时他说很在乎小组的考核,也想给小组加分)我安排他与组长同桌,并告诉组长要经常帮助他,督促他。对小组的考核,我有个小组和谐加分。小组讨论时,若有同学不参与发言,是不给加分的。前几次因他不发言小组一直没有加分,后来他开始发言了,看到因为他的参与给小组加分,他很骄傲。通过这种
方式逐步找回了他缺失已久的集体荣誉感。
5、开主题班会,点燃希望之光
为了巩固、增强于信的自信,我设计了“找优点”的主题班会,发动同学们寻找他的优点。这是一个师生彼此了解的好机会。我在这次班会中还真有不少意外收获!没想到学生是如此的坦诚,对于信的表扬是如此的慷慨。有说他爱劳动的,有说他工作负责的,有说他变得爱问问题了,有说他性格开朗的。。大家在叙说的时候我不时看看于信的表情,由原来的不好意思,开始变得脸上有些笑意,身子也慢慢坐直了。在班会结束时我突发奇想说:“一个月后同学们要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崔宪成的变化》,大家说好不好?”,同学们齐声说“好”。我看到崔先成的表情有些不自然,或许他有了些压力了!
这个主题班会,不仅使更多的同学看到了他的优点,点燃了崔宪成学习的希望,无形之中全体同学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这些过程中,我所看到的是,崔宪成变得比以前懂事了,开始想方设法给小组找加分的机会了,经常会主动站起来问问题了,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得更好了。我期待着他慢慢成长。。
2010/ 12/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