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大石榴产业发展力度 打造十万亩石榴基地
加大石榴产业发展力度 打造十万亩石榴基地
随着淮北市主城区东进南扩步伐加快,烈山镇新东外环以西35平方公里已划入新城区建设范围。我区石榴产业发展空间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根据《淮北市石榴产业发展规划》和《烈山区“十二五”期间石榴产业发展规划》,现就我区石榴产业发展现状做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烈山区栽植石榴历史悠久,现存明清石榴园近千亩,尤其以软籽系列品种,独具特色,名扬全国。我区自然条件优越,特别适合石榴种植。烈山镇榴园村、蒋疃村、青谷村、南庄村、蔡里村;宋疃镇黄营村、太山村等石榴种植起步早,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成为全区主要的石榴种植示范基地。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区委、区政府明确把石榴产业作为兴林富民工程抓紧抓好,出台优惠政策,不断增加科技、项目、政策和资金的投入。把发展石榴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随着石榴产业的不断发展,基地面积不断壮大。2006年在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有影响力的100个经果林产业示范基地中,安徽有4个,其中烈山石榴金榜题名。我区因而获得全国100个经
我区制定了《烈山区2011-2015年石榴产业发展规划》,至2015年,拓展石榴基地3万亩,总面积从现有的6.5万亩,发展到近10万亩,对现有的2万亩低产石榴进行改造,实现总产量突破10万吨,总产值上升到2亿元;建成一个全国知名的大型石榴集散地;贮藏保鲜库达到100个;引进经果林深加工龙头企业2家;鼓励发展石榴产业经济合作组织5个,培训科技示范户60户,农民经纪人100名;建小型果品集散地2个,大型果品批发市场1个;以烈山镇榴园村为中心,建成一个高品位的石榴文化园,发展特色旅游,使石榴产业成为我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围绕《石榴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我区计划投资千万余元新建石榴种植基地5000亩。并在烈山镇蔡里、华家湖、榴园三个行政村已流转土地2000亩,全力打造石榴精品示范园项目。目前,该示范园已完成9万余株石榴栽植任务,品种以软籽系列、青皮甜为主。为确保石榴精品园建设质量和园区石榴树管理,区、镇、村已成立管护工作组,签订目标责任书,对该石榴精品园开展长期管护工作。为进一步打造石榴品牌效应,提高塔山石榴的知名度,区委宣传部、区农水局邀请南京中艺文化广告公司在合徐高速公路东南侧,榴园村大黄山南坡投资100多万元,施工建造 “中国软籽石榴基地 淮北塔山”十二个山体大字。同时,我
头带动战略。坚持多种经济类型和多种所有制并举,改、扩建相结合的办法,在相对集中的石榴主产区,重点扶持一个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产业规模化水平。
(五)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抓好石榴资源培育,淘汰没有市场的一般品种,适当引进经过试验示范成功的优质品种。强化造林、营林标准化生产管理,坚持推行无公害栽培技术,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建设一流的石榴产业原料基地。
(六)鼓励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加强技术信息服务。在石榴主产区,鼓励农户或商家成立产销协会、商会等组织,相互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组织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解决产销衔接问题。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石榴基地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石榴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如何做大做强,形成较强影响力的石榴产业基地,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生产管理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和条件及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重栽轻管,山场果园防火条件差;新发展石榴面积较大,幼树偏多,面积与产量不成比例;部分石榴品种老化、退化,经济效益不高;品种规模化种植少,品种零星分散,社会化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先进实用技术得不到大面积推广;低产
品牌,推介烈山,宣传淮北,拉动消费,促进农民增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本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效益优先、突出重点、产业化经营的原则,我区编制了“十二五”期间石榴产业发展规划。打造集种植基地、加工、仓储、物流、文化等为一体的石榴产业链。坚持因地制宜、凸显特色、规模连片的原则,在规划的前提下,深入了解村组情况,确定栽植的品种、规模,落实相应的技术措施。
二是突出示范引导。我区石榴产业雏形已基本形成,种植户对优良品种、栽培技术、市场前景及生产效益有一定认识。今年将大力实施区农发办《石榴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新建2000亩示范片和10000亩的老果园改造,以示范促发展,狠抓落实。
三是发挥大户带动。由公司、协会和承包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荒山经营权转让(收购、租赁、土地入股等)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统一经营,建立标准化经果林基地,形成产业核心。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利用自有或集体的荒山荒地、退耕地以及房前屋后自行发展,自我管理,参与经果林基地建设。
四是加大奖补力度。我区出台了石榴产业发展政策。加大石榴基地建设,结合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东部荒山绿化等项
八是完善销售网络。紧盯市场需求动向,以石榴专业合作社、石榴协会为依托,建立完善销售市场(超市、批发市场)+合作社(协会)+石榴基地。加强合作社、协会销售网络平台的软、硬设施建设力度,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基地,打造符合市场营销需要的人才队伍。
九是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烈山区栽植石榴历史悠久,以塔山、宋庄石榴基地为核心,以软籽、青皮系列品种独具特色,总种植面积6.5万亩,其中现存明清石榴园近千亩。通过改善观光道路,建立完善休闲观光农业基础设施,每年举办石榴文化节,石榴文化与周围山水文化相结合等方式,全力打造我区休闲观光农业亮点,为市民提供一个集游玩、采摘、餐饮、山水文化为一体的后花园。
二〇一二年五月七日
第二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长龙乡产业集群
强化招商引资,打造产业集群
(长龙乡人民政府)
产业集群是当前统筹城乡建设的关键点,把产业集群建设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是其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欲把加大招商引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点,使得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
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有其必然性。
首先,发展企业集群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新农村建设最大的困难是资金不足。中小企业集群扩大了农民就业渠道和减少了就业的经济成本和家庭压力。集群内的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降低了农民的就业门槛。比如在温州乡镇地区大量分布着家电、制鞋、五金、服装、家具等中小企业集群,吸纳了大量当地工人。农民获得了稳定收入后,就有能力来改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而政府也获得了丰厚的税金,在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上就了资金的保证。有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新农村建设就不会成为无本之源。
其次,企业集群为新农村建设储备大量的人才资源。
在农村发展中小企业集群不仅留住了最优秀的农民,保证了新农村建设有了可靠的主力军,更为重要的是为农村保留大批优良的产业工人。另外,农民工接受了企业的优秀文化和思想,也能有力改善农村精神风貌。有了大批合格的农民产业后备军,新农村建设就有了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
再次,中小企业集群经济促进乡镇的城镇化,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农村城镇化有利土地集中经营,这也与新农村建设农业适度规模生产的要求是一致的。随着加入企业集群的企业数量不段增加,必将促进当地农村的城镇化的发展。
二、我乡招商企业的现状
基本情况:
1、产业经济总量增长较快。2007年,垫江被列为市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我乡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我乡企业规模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
2、行业类型多元化。一是优势资源产业,以工业陶瓷、润滑油、家具、建筑材料为代表。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以香椿、樱花、桂花为代表。三是新兴产业,以保温材料、毛发加工为代表。近年来 1
发展较快,其产值比重由2008年13%提高到2011年的17%。
3、中小企业为主体。至今为止,长龙乡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4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下的企业23个。从企业数构成来看,产业集群内98%的企业为中小企业。由此看出,中小企业是长龙乡产业集群的核心。
瓶颈和问题:
1、产业的经济总量不大。2010年,长龙乡工业经济增长27%,但由于基础薄弱,基数低,总产值为1.5亿.总量不大,尚未形成规模。
2、中小企业融资难,企业普遍缺资金。融资难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也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银行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二是中小企业信用度低,三是信用担保体系尚不完善,三是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急、金额小、不确定性高的资金使用特点。
3、产业零散,抗压能力较弱。我乡产业集群的起步较晚,产业单一,配套产业不足。因此,起步较晚的我乡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外部的依赖性,不同程度存在产业链缺失的问题。如:新兴的家具产业链中缺少五金件的配套企业。
4、辐射带动力差。根本原因在于缺乏龙头骨干企业,中小企业配套发展不充分,导致产业关联带动难。且乡镇小企业自我为中心,没有以全乡全县大势为中心。没有形成体系,都是各自为战,竞争力薄弱,经济和社会效益难以发挥到最大。
5、土地瓶颈尤为凸显。一方面,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力度加大,土地资源的稀缺更加凸现,使得我乡在招商引资中都面临着严峻的“地荒”考验。造成了有商无地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受传统思想影响,不愿意租出自己的土地,或者在租地时,过分索取。这些都给外来企业的用地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我乡招商引资的优势
当前沿海制造业经济不景气,小型制造、加工企业纷纷倒闭,沿海经济的萎缩对我们是一种机遇,内地乡镇的相对优势日益彰显,有了与他们同分一杯羹的条件。
1.人力成本相对优势。过去的乡镇企业虽有丰富的廉价的劳动力,但却大量流失。如今,随着“农民工返潮流”,在如今农村涌现了大批的农民技工和能人,完全能适宜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集群对
劳动力的需要。由于之前的城市企业文化的熏陶,农民工具有吃苦、勤快、劳动纪律强等优点,切更加珍惜就近工作的机会,所以,这一点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用工环境让扎根于农村的中小企业获得劳动力工资较低的成本优势,必将获得在城市扎根而无法享受的各种待遇。
2、区位相对优势。我乡作为垫江县的“城防司令部”(县城东大门),是联结工业和农业、联结城乡经济的重要节点,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是我乡发展产业集群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使我乡成为“投资热土”的硬环境。
3.政策相对优势。“三农”问题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相关支持“三农”的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出台。在我国大的环境下,政策就是“财富”,而且是源源不断的“宝藏”,只要善加利用,相信不久的将来,必将转化为经济效益。
4.购买力相对优势。与城市经济萎靡相比,农村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是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市场环境。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特别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日益完善,原先束缚农民消费手脚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的试点和实施,农村潜在的消费市场非常庞大,也必将被激活,而这对于扎根于农村的中小企业集群来说,农村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是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市场营销环境。
四、加大招商引资,打造构建企业集群,提升长龙乡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1、开拓思维,大胆创新,着力推进产业集群
(一)努力打造2-3个工业园区。乡镇工业园区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载体,具有良好的辐射、示范和带动效应,是乡镇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后,可以克服过去那种发展企业“散兵游勇、占地为王”的现象;可以促进集中经营,实现道路、供水和供电等基础设施的资源共享,提高土地利用率,极大的降低管理生产成本;还有利于提升乡镇形象,打造乡镇特色,使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壮大。
(二)着力培育农民创业家。创业家是产业集群的催化剂。本地农民创业家有良好的“根基”,是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关键点。所以,要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尤其是造就一大批有创业激情的农民企业家群体。让他们在农村市场摸爬滚打,希望他们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并抓住机会成为企业家,带动本乡经济发展。
(三)打通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发展的筋脉。8个行政村,8只小老虎,个个都要有特色。积极引导村民在土地经营模式上想办法,出新招。譬如,面对当前的投资热,公路沿途的村社,可以自己平整土地,建设厂房,租用给外来企业。改租地为租厂房,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使农民收益最大化。
(四)重视家庭工业,打造亮点。家庭工业的特点是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高。家庭工业在我乡已初见端倪,譬如已经有农户从事打火机、电子元件装配。这些小规模的工业,目前虽只是星星之火,但是却大有可为。早期的温州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据统计,1985年,温州农户兼营工业的收入多达49035万元。这个数字在1986年增加到63814万元,年增加幅度高达30.01%。家庭兼业的收入已经成为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到1986年温州市农户兼业的工业产值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达到29.05%。由此可见,家庭工业适用于我乡企业集群化发展初期阶段,应该大力支持,力争做精,做出特色,着力打造成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
2、立足本乡实际,发展特色产业。
我乡企业集群化是在我县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的大背景之下因应运而生。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必须立足“三农”、立足新政策,走有农村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首先,立足本地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确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其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此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形成特色企业群;第三,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深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层次,使农业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二)、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且素质较低,而资金、技术等要素相对稀缺。这就决定了我乡集群发展重点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解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我们的重点,应在此基础上拓展思路积极发展其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如商贸、餐饮、修理业、物流配送等服务业。通过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将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三)做好户改工作,解决土地瓶颈。我乡农村有大量闲臵土地,有很多村社的土地难以正常流转出去,当下重庆市政府拿出大批资金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同时也等于把那些人手中的土地流转了出来,更大程度上利用好土地资源。当前重庆的户改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的用地问题。为此,做好户改工作,不仅是落实市政府政策,也为我乡招商引资提供坚实的用地保障。
3、加大招商政策保障。
(一)创新集聚区建设投融资机制。乡镇为建设责任主体,负责集聚区的建设与开发。鼓励和支持工业集聚区拓宽思路,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加快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并支持引进有实力的业主对集聚区进行整体开发。鼓励工业集聚区与县及其他乡镇工业园区进行合作,建设产业协作园。
(二)加强财政扶持。建立财政奖励政策,政府每年对发展速度快、项目建设优、经济环境好的工业企业给予奖励,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入驻企业在筹建过程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按县工业园的相关政策执行。
(三)积极提供用地保障。加快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在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审批上,优先考虑工业园区的用地需求。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用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采取联营、入股等方式合作兴办工业。也可以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出让、转让或出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工业集聚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
4、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
(一)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招商力度,促进招商引资与壮大产业集群有机结合。自加压力,创新机制;建立相关的考核办法,并签订责任状,对招商干部每月从其工资中提取100元的风险金,与个人的绩效挂钩。对招引重大项目落户的单位、个人,按照实际到位资金给予相应奖励。
(二)加强公共服务。引导和推动产业集群建立行业协会、同业商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促进企业家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信息的共享和合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风险抵抗力。
(三)不断优化投资环境。部门要积极为工业集聚区落户项目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推行部门服务承诺制,严肃查处“JQK”行为。大力开展企业周边环境整治,积极保障客商的各项权益,创造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
第三篇:从2017年怀远石榴价格大跳水,一窥怀远石榴产业未来发展
从2017年怀远石榴价格大跳水,一窥怀远石榴产业未来发展
怀远石榴价格大跳水
刚刚过去的十月,对于怀远石榴果农们来说,是心痛的一个月。
因为今年怀远石榴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跳水:
素以“质优价高”名声斐然的怀远石榴。多年来,怀远石榴的价格保持着“一路高歌”的态势。但今年价格大跳水,让果农们着实很心痛。
今年怀远石榴一上市,就面临滑铁卢,价格从均价每斤8-9元直接拉倒4元多甚至3元,即使在价格一路狂跌的情况下,仍难阻怀远石榴滞销的局面,但是市面上却罕见怀远石榴,这番奇怪的现象,发人深思:
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价格跳水的时间因素:
怀远石榴每年上市的时间为十月前后,近些年来,在怀远当地及周边,石榴已经作为中秋佳节和国庆长假期间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所以石榴的销售旺季也就在这段时间。
因为2017年刚好闰月,今年的中秋佳跟国庆节赶在了一起,导致销售旺季短暂,销量不及往年的一半,给果农和石榴经销商弄的措手不及。双节过后大量的石榴卖不出去,价格开始迅速走低。价格跳水的气候因素:
今年天公不作美,在怀远石榴上市前后,持续了近40天的阴雨天,也严重影响了石榴的销售。
石榴在成熟期前需要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今年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石榴上市初期糖度没有积累上来,石榴甜度不够,口感欠佳;同时以采摘为主的客户群体也大量减少。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品质欠佳、甚至还没有干的石榴,大量走向市场,结果是客户反馈不好,把渠道和采购商也吓跑了。价格跳水的行业因素:
现在全国各大产区都在扩种石榴,产量大幅增加,市场竞争越来月激烈。尤其是今年软籽石榴市场火热,对怀远石榴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导致销售量锐减。价格跳水的自身因素: 1)怀远石榴总产量增加:
近年来怀远石榴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有所增加;同时今年怀远石榴相对丰产,较之往年增收20%以上。
2)怀远石榴产业发展落后: 怀远石榴再总产量增加的基础上,但还是以分散的小户,采用传统粗放的种植方式为主,甚至是“靠天收”。导致石榴品相不如蒙自、会理等产区的石榴,没有卖相,品质不稳定,导致拿到市场上,完全没有竞争力。
但是这里有个小现象,怀远当地人买石榴的时候,反而选择皮相不好看的,因为当地人认为,这种石榴又甜又好吃,被称为“野石榴”,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化肥农药修饰的。
3)怀远石榴缺乏分级管理:
怀远石榴目前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级标准,目前来说都是“按客户需求来”,没有掌握主动权,所以农户也不知道按什么标准种植。导致怀远石榴的品质良莠不齐,好果和劣果难以区分,劣果拉低了整个怀远石榴的品质和品牌的认知度。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好果子的销售,造成消费者对这个果品认知不够,好感不佳。
4)怀远石榴供应链是短板:
怀远石榴“仓储难”的问题,一旦石榴从树上摘下来,果农们就开始慌了,目前果农把石榴存放在自家屋中,根本没有统一的石榴仓储及保鲜措施,怀远石榴受到市场的影响会很大。
怀远石榴缺乏统一合理的包装,一方面影响到怀远石榴对外宣传形象,另外石榴在快递物流过程中,经常出现破损的情况,制约着怀远石榴走向市场。价格跳水的其他因素:
长期以来外地石榴大批量涌入,搅乱市场;当地惯于投机和夜郎自大的心理;
往年进入到11月份,怀远周边已经罕见怀远石榴临时摊点,而今年位于怀远荆涂大桥两边临时石榴销售摊点还很多。
目前已经过了石榴的上市期,果农已将摘下来的石榴从树上摘下来,囤了起来,庭院房屋道出都堆积着大量的石榴,询问果农未来的销路,果农们说:“拉到路边卖”,“等有电话需要的去送”,“等着春节吧,春节会好卖点”……
言语中透露着心灰意冷,对于明年怀远石榴的情况,他们并没有很大的信心,一脸愁容。
怀远石榴未来如何?
石榴一直是小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也是小品类水果,近几年由于市场的变化,消费升级,生鲜电商的迅猛发展,石榴开始被大众所关注所喜爱,一度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价格很高;也正是由于这种现象,全国各地开始盲目大面积扩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种植面积最少有200多万亩,这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产能过剩,价格走低。
未来,全国的石榴都会回归到理性的价格。只有品质好的产品会畅销,而且卖得上价格;品质差的产品只能被市场所冷落,低价处理甚至面临滞销的问题。早在两年前,笔者预言到怀远石榴未来面临滞销问题,究其原因在前文也做了分析,主要是自身产业落后、渠道狭窄、大环境等方面,而今年怀远石榴面临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加速了怀远石榴走向滞销的困境。
可以断言,怀远石榴难再回到往年的“辉煌”。
但这并不是坏事。
怀远石榴正处在分水岭
怀远石榴产业已经处在分水岭,整个怀远石榴产业都面临洗牌。
关于种植环节:
怀远石榴一直以来是较为松散的小户种植,传统粗放的种植模式,导致的石榴品质不稳定,品相不好看,品类杂乱等问题,将会被市场所淘汰,靠天收卖高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滞销货贱卖。
唯有改善落后的种植方式,在现有基础上做精细化管理,才可能能有出路。种植人员几乎是50岁以上的人,他们石榴种植、管理技术比较落后,对市场的变化也不敏感,所以怀远石榴叶必须有更多的新鲜血液的注入,需要农二代的加入。
关于经销环节:
现在的石榴经销商大部分只做了“倒买倒卖”的事情,在当地开个石榴专营店销售石榴,有文化的年轻人通过电商经销石榴,但由于资金有限、资源整合难、缺乏供应链能力等原因,导致整体怀远石榴经销商的市场竞争力很低。
未来对经销商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要求具备整合上下游资源的能力。一方面要具有先进的营销方式,还要具备对种产品本身的认知、更要具备石榴供应链能力,只有这样的怀远思路经销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怀远石榴产业的出路在哪里? 不要盲目的看着眼前的市场而盲目扩张,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品种区域优势,重点发展特产经济,如怀远石榴本身作为酸甜口味,特别适合北方和中部人群,籽粒偏硬但酥脆,特别适合愿意吃籽的人。怀远石榴必须做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改善现有传统落后的种植模式,转型为以“企业+果农”或“合作社+果农”等模式,实现集约化种植,实现统一的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从而提升产品品质和完善供应链端,注重打造品牌,才是未来怀远石榴的发展前景。石榴产量的骤升,必然迫使走向深加工之路,石榴的深加工产品,如石榴酒、石榴果汁、及石榴化妆品,类似于雅诗兰黛的石榴化妆品会不断问世。总之,未来的石榴之争不在是单方面的品类之争,将会是供应链之争、是产业化之争、是品牌化之争。
怀远石榴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暴力时代开始远去,在这个分水岭上,每一位怀远石榴人都需要武装起来,否则当潮水退去的时候,谁是裸泳的,一清二楚。
第四篇:我市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
我市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05年至2011年7月份,我市对服务外包企业发放市级财政扶持资金共计1.16亿。其中,仅今年已发放财政扶持资金1650万元,减免服务外包企业所得税万。
(二)注重人才储备。通过校企对接模式,由20家服务外包试点高校与50多家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及10多家培训机构达成了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寻求校企共赢的合作路径。
(三)构建服务外包交流平台。我市相继举办了“2011年中国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企业及100家成长型企业”发布仪式、“第四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等活动,展示南京服务外包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搭建多层次、宽领域交流与合作平台,提升“南京服务外包”品牌知名度。
(四)目前,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已超800家,服务外包执行额在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50家。05至10年,南京市累计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53.7亿美元,其中累计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6.6亿美元。2011年1-7月,全市共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21.4亿美元,同比增长38.16%,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为9.16亿美元,同比增长42.35%,服务外包入库税款亿,同比增长%,服务外包各项指标居全国前列。(刘烨 魏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