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2011学年上学期教学科研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教学科研
工 作 总 结
二O一一年一月十日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教学科研
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教学科研工作在中心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根据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和精神,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研究,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的和责任感,将教研、科研、校本培训融为一体,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的主要工作
(一)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内容,确立科研兴教意识
我校结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相关文件,帮助广大教师牢固确立科研兴教意识,使他们明确新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明确新课程的评价标准,明确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师们从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都介入到课程改革实验的前沿。全面地认识到教学科研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牢固地确立了科研兴教意识,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研究活动中去、从而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
(三)认真推行“双主互动”教学模式
1、本学期我们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我们立足于人人参与,全员提高。根据学校安排,由教研组牵头,每位教师进行了人人上一节优质课;在活动中,开课的教师积极准备,虚心听取建议;评课的教师们踊跃发言,不伪饰、不做作,真心地帮助献课者,把评课和转变观念相结合,与“同伴互助”相结合,与主题研究相结合,给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另外结合研究的课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了教师们的双主互动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能力,牢固地树立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在教师们学习、总结经验的时候,教师们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我校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阵地作用,加强教研组的组织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教研活动。教研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好本学期的活动计划,教研活动坚决做到了有计划、有记录、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注重实效。
(四)搞好课题研究工作
本学期课题组成员继续按照双主互动的教学实施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实验研究,并鼓励广大教师撰写论文,参加上级教育部门论文竞赛。我校还将在下学期加大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的力度。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研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撰写、发表更多的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加强教案更深入的研讨,对每节课的成败进行总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引导老师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科研究,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丰富文化底蕴。
3、深入开展小课题研究,并形成专题论文。
本学期,我校教学科研工作开展地扎实有效,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以后我们还将在教学科研,教学实践上做文章,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争取更大成绩。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2011年1月10日
第二篇:2010—2011学年上学期科研工作总结
本期根据科研室计划,主要开展了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课题启动工作;参与学校教学业务工作体系的重构,形成了“菜单式”后续评价前移教学评价机制工作;加强教研组年轻骨干教师的培养,认真参加校际合作的跨校教研活动,提炼联合体教研成果等工作。现将本期工作从研究成果(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三个方面逐一总结。
一、教学督导机制的建立
主动配合教导处成立了机构;实施了课堂教学督导。使课堂到岗情况有好转,初步实现了教学督导目标。从课堂教学督导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章程和制度细化;形式较单一;队伍威性不够部分教师不够理解;待逐渐趋于常态化。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宣传力度加强;评价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公正公平加强。
二、全面实施集体备课
逐步形成流程框架(分散—集中—分散---实施---作业反馈--反思---记录整理—电子教案)老师基本接受集体备课这种形式。从调查和现场观察看存在如下问题:备课准备不充分有待细化落实各环节(准备什么一定要具体);备课资源的共享形式比较模糊;星期五备课,平时正常教研活动时间反而没事做;老师缺乏资源建设的意识,急需带头示范指导。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教学督导组全面检查教师的提前周备课准备环节(检查预案,代替教案检查);教学督导组全过程参与教研活动。在条件好的学科组尝试实施备课资源包(记录学生的问题,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注意教学智慧的积淀和传承);整合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时间。
三、重新启动了校级骨干教师评选考核机制
形成了校级骨干教师考评制度,有梯次的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引起了学校的重视,本期评选出14名校级骨干教师。但骨干教师在学科中的学术作用不明显,个性特色不明显,缺乏领头鹰。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理论学习加强,创建交流平台(网络、交流发言)勤于笔耕,建立骨干教师考核奖励机制。
四、积极配合教导处召开教学工作例会
形成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使教学管理人员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形成了一种常态工作习惯。但缺少主动交流、任务色彩浓。建议改进为工作例会每月一次。
五、修订教研组、备课组计划制定形式
改学期计划为月计划,使计划的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但有拖沓现象,计划总结脱节,总结提升效果不明显。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教科室计划、教导处计划先与教研组、备课组计划来制定;制订表格(计划、总结一张表)通过表格引导组长们实现教研内容、形式、手段的变化。引入教组、备课组考核评价,逐渐调整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实现年轻化,信息化。
六、配合学校各处室启动教师评价研究
学校管理层就集体捆绑制达成了共识,触动了学校的实质性工作。向教师的观念、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挑战。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行政推动团队考核促进同伴合作交流,改革分配制度。
七、配合教导处基本完成了教学业务工作体系重建
整和了教导处和科研室的研究力量,重新梳理了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体系,形成了扁平管理的雏形,学校领导接受了评价机制前移的思路。教学业务工作体系重建,创设了教、科研互相督促监督协作的机制;明确清晰了学期工作思路和重点;督促各部门处室及教师工作,为教师评价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推动过程中,部门协调性待加强,思想不够统一,有一定内耗;两种文化(求稳、求变)的冲击,对学校行政制度执行力提出了挑战。扁平管理的真正实施可以为沟通提供平台,融恰干群关系;重树干部队伍形象和威信,保证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行政干部的专业能力和指导能力是否会被老师接受(有效果才最有说服力,故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理顺部门职责,协调各职能处室,落实职责;引入部门工作考核机制和竞争上岗机制;落实行政全过程参与学科教研活动。
八、提炼联合教研成果
提炼了区域联合教研成果(332运行机制),李勇校长在市第二届教研组建设经验交流大会上发言,受到教育部专家高度赞扬。
九、创新了教研形式
学校建立了博客教学随笔群,让老师们认识了网络教研,有助于让老师静下心来,对培养教师反思习惯和积淀经验很有帮助。大家共同评出了优秀教学随笔一等奖1篇。二等奖七篇。参与的积极性和崇尚学习的氛围还要进一步加强。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干部带头加强学习,打造学习型干部团队。
第三篇:2007-2008上学期教学、科研工作总结
中英文学校
2007-2008上学期教学、科研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学期,我校教学、科研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下,教科处全体同仁精心组织和团结广大教师,认真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狠抓特色,质量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以教师为本,狠抓师德建设和专业发展;以学生为本、积极构建“双语发展、文化育人、服务学生”三大平台,精心打造特色、狠抓质量立校、蓄势争创名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教科处学期工作计划,各项工作为新学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培训工作
——唱响“爱心教育”主旋律,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师训工作之首
一是抓师德评议。本学期,教科处组织全体教师继续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市教育局《教师行为六不准》,认真贯彻落实《中英文学校关于师德师风建设若干规定》。抓学风、抓教风、抓会风、抓严格遵守校纪校规的规律之风。严抓细管,机制健全、政策过硬、师德师风建设大见成效。期末问卷调查成绩可观。
二是抓“爱心教育”。本学期继续高奏“爱心教育”主旋律,深入开展《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从教育实际出发,本着问题即课题的教育新理念,将爱心教育落实到教学环节中,让每一位教师的真诚爱心落脚到最需要关爱的学困生身上。本学期全校受帮学困生已有68名记录在册,期末教科处回收“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记录本68本。广大教师对学困生真诚献爱心、真心施教,管教管导,父母慈心无处不在。学校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的崇
高师德表现,倍加珍惜大家的师德感悟、经验之谈,积极为老师们搭建展示舞台,继《爱的教育》一书问世后,本学期又续一册《爱的奉献》,这次收录论文34篇,均为上乘佳作,正像陈校长在“序”中所赞赏的那样:我们的老师,没有吝啬爱的奉献,也没有去想我们付出了会不会有回报,只是把转化“学困生”当做自己生命的延续,即把激情、热情,把自己人格、知识,把自己的一句关心的话、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副友善的表情传递出来,给自己的学生大脑多一点睿智,精神家园多一块绿洲,使学生原本混沌朦胧的思想变得逐渐清晰,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起来,“瘦弱的身体”强壮起来。
——构建“学习——实践——反思”培训模式,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搭桥。
一是抓“学分制”管理。本学期学校继续实施《中英文学校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规定》,教科处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全体师训活动,并督促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培训,自觉自培自训,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期末通过统计,学习笔记5000字以上教师为百分百,其中严春霞等11位教师学习笔记全期超过6000字,质量为“优”等教师达半数以上。教学反思叙事,全校共记篇。人被评为“优”等。其中电子稿篇并已上传,我校教师电子稿通过网络上传是一大历史突破。本学期全校教师学分合格率为百分百。我校教师培训采用学分制管理是一项成功之举。在2007年学校目标考核时,黄石港区教育局领导对此举大加赞赏:中英文学校教“学分制”堪称港区教师专业成长管理一大特特色。
二是抓校本培训。教师培训有花钱走出去观摩学习,有请进来传经送宝,更有利用校本资源自培自训。本学期,我校在看好走出去请进来的同时,更注重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开展自培自训。
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以课堂为切入点,以教研组为基地,在教研活动中抓业务培训。据其末统计,全校五个学科教研组(含中学部),本学期总共开展教研活动83次。活动有特点,一是时间有保证:统一安排、雷打不动;二是主讲人有备而讲:心中有教、手中有稿、内容鲜话;三是与会者有收获:一课一得,集思广益、触类旁通。教科处对听课活动实行量化管理,各类人员听课节数有明确规定。本学期,全校听课节,数量质量均能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我校师训工作因地制宜,朴实无华,务实高效。在不久前区教育局领导来我校召集的教师座谈会上,有老师坦言感慨:我深爱这所学校,在教研活动中我能真正学到怎样备好课,怎样讲好课,怎样管理学生。校本培训证明:培训不能搞花架子,要讲实效。
教学常规管理
——以试行工资改革新《方案》为契机,进一步细化教学全程评价,强化教学绩效,切实提高教学常规管理效益。
一是改革管理机制。本学期,按照新《方案》要求,教科处在教学常规管理机制上全新突破:突出年级组、教研组作用,组长参与全程管理,对教师备、教、辅、改、考、评研各个环节实行量化质化阳光考评。新《方案》试行近四个月以来,全校教学人员“过程绩效”月考评居优良等级比例较大,教学“结果绩效”通过月考、调考、教学质量也呈上升态势。
二是坚持听课制度。本学期听课管理又有新举措,各类人员听课任务完成情况直接与本人工资挂钩,同时,被听课教师课堂教学评分当月计入“结果绩效”列入工资考评。这种听课制度才叫硬政策,只有动真格,才能出成绩。本学期主任级以上干部人
均听课节,陈校长一人听课节,全校教师人均听课节。如此高密度的随堂听课和跟踪听课,着实为课堂教学管理起
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科研工作
——坚持“教研、科研、管理”多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模式,保证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管理务实高效。使我校教育教学特色得到彰显。
一是全员参与开展“打造有效课堂”系列活动。本学期教科处成功举行了“中英文学校第七届青年教师创新课比赛”活动。此次教学竞赛活动、历时49天,活动时间占用近半个学期。这次活动鲜明特点是:全员参与,每一位教学人员听课达20余节,参加专题研讨会3次以上,“求实、创新、打造有效课堂”活动主旨鲜明。共有23位青年教师登台亮课,23节参赛课科目涵盖课程全部,课型多样,年段有高有低,无论是哪一位执教者、教学目标都集中体现“创新”、“求实”、“有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正像专题中所言:“比赛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了青年教师驾驭教材、驾驭学生的能力,年轻教师学会了从容使用新教法。
二是成功举办市级语文课题研讨活动。语文“整合教材,主题教学,拓展阅读”课题实验,在我校已开展多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课堂实践中课题已有雏形。本学期,学校领导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主动争取上级教研部门的支持,在汇报材料、展示资料、公开两节研讨课等项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于2007年月日成功地举办了面向全市开放的课题研讨活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市、区有关领导全程参加,教学专家充分肯定,市教研中心黄立新主任亲自主持召开现场研讨会,活动收获颇丰,我校语文课改的思路更清晰、方向更明确,“语文多读”“读式文化”特色得到彰显。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本学期教科处坚持以活
动为载体,寓课改方向和办学特色于活动之中。精心策划,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学校工作行事历上,教科处月月有安排。英语活动凸显“英语见长”特色:英语报成为学校的一张金质的名片,今年,我校事迹报道荣登国家级刊物《中国少年英文报》成为中英文校史荣誉首页;校园英语角是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占校园显性文化一方天地;英语“说、演、画、唱”多项活动更是出尽风头,为校名“中英文”争光添彩。“语文多读”活动,本学期也是一步一个台阶“步步高”:“校报”、广播展示学生佳作精彩纷呈;读书、演讲、写作比赛新秀出镜不断。
多项“读式”文化活动,更是“书香校园”的丰盛套餐,广大师生都能尽情享受。
本学期,教科处主持活动累计18次,成效显著:其中教师有人受表彰,学生有人获奖。
新学期寄语:
过去的一学期,教科处取得的成绩源自于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归功于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新学期,我们将再接再励把成绩发扬光大,同时将从几下几个方面作出非常的努力: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好新政策(工资新方案),提高教学常规管理水平;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名师强校办学理念,切实关心教师专业化成长;三是坚定课改“三大特色”主攻方向,务实、创新、打造有效课堂。为了学生的明天、为了学校的明天,人人付出真情,天天拿出实干。
二OO八年元月十九日
第四篇:小学上学期教学科研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教学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教学科研工作在中心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根据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和精神,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研究,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的和责任感,将教研、科研、校本培训融为一体,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的主要工作
(一)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内容,确立科研兴教意识
我校结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相关文件,帮助广大教师牢固确立科研兴教意识,使他们明确新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明确新课程的评价标准,明确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师们从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都介入到课程改革实验的前沿。全面地认识到教学科研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牢固地确立了科研兴教意识,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研究活动中去、从而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
(三)认真推行“双主互动”教学模式
1、本学期我们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我们立足于人人参与,全员提高。根据学校安排,由教研组牵头,每位教师进行了人人上一节优质课;在活动中,开课的教师积极准备,虚心听取建议;评课的教师们踊跃发言,不伪饰、不做作,真心地帮助献课者,把评课和转变观念相结合,与“同伴互助”相结合,与主题研究相结合,给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另外结合研究的课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了教师们的双主互动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能力,牢固地树立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在教师们学习、总结经验的时候,教师们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我校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阵地作用,加强教研组的组织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教研活动。教研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好本学期的活动计划,教研活动坚决做到了有计划、有记录、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注重实效。
(四)搞好课题研究工作
本学期课题组成员继续按照双主互动的教学实施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实验研究,并鼓励广大教师撰写论文,参加上级教育部门论文竞赛。我校还将在下学期加大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的力度。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研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撰写、发表更多的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加强教案更深入的研讨,对每节课的成败进行总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引导老师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科研究,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丰富文化底蕴。
3、深入开展小课题研究,并形成专题论文。
本学期,我校教学科研工作开展地扎实有效,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以后我们还将在教学科研,教学实践上做文章,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争取更大成绩。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2011年1月10日
第五篇:2011上学期小学教学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理念,注重教育科研,提高工作实效,以教研促教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在促进提高教学质量上要上新台阶,认真抓好新课改,大胆尝试和探究新教法、新模式,总结推广课改经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3、做好我校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注重过程研究,结合当前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研究,力争出成绩,早结题。
4、开展学校优秀论文评比工作,积极组织教师撰写论文,参加市级以上的论文评比,努力争取好成绩。
6、抓好学校教科室的资料建档工作,整理学生成果集和教师成果集。
三、工作措施
(一)、营造科研氛围,提高科研实效。
本学期,我们将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发展内涵”这一宗旨,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努力构建自主合作学习型组织。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调整教师的教育行为。我们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和教师一起学习:组织教师阅读理论书籍,夯实理论基础;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每周二课外活动组织教师登陆“中国教育网”等教育网站学习或是在远程教育教室接受培训;结合教育改革实践,由学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研讨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交流。
(二)、抓好课题研究,加强规范管理
1、抓好课题成果的推广运用。本学期,我们将对学校现有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在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同时,做好《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题成果推广工作。
2、抓好现有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要继续以正在开展的课题为抓手,出成果、出影响。对目前学校承担了二个立项课题和三个待立项课题,组织课题承担者按实施方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并上升为理论,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三)、健全参与机制,促进学科科研全面化
1、要求各学科教师分别承担子课题,形成人人参与有课题的浓厚科研氛围。
2、以教研活动为契机,组织教师开展多样化的科研实践。开展教学调查,讲公开课、观摩课,组织说课活动、专题讲座等,力求使教学研究和学科科研在最大程度上融合。
四、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教科研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
2、课题制定计划,明确研究要求
3、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学习
十月
1、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2、帮助教师运用网络资源
十一月
1、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2、征集教育教学优秀案例、教学论文
十二月
1、论文评比,择优上送
2、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学习
一月
1、课题组工作总结,获奖论文统计。
2、教科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