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教师高效课堂培训总结
景泰县初中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地理教师培训总结
2013年12月17日我校对来自全县初中历史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得到受培训教师赞誉和满意。参陪教师说,高效课堂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对于如何发展这一课改问题,大家一直认为:
首先,这一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课堂变得活泼热情起来。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信息的处理在社会生活中变得异常重要。因而,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对信息与文本的处理能力及自学能力,已是当务之急,新课改也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列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一门文科课程,历史课更需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分析能力,而此教学模式正与之相吻合。在预习课上,学生能通过对导学案、教材、练习册等文本的阅读、分析中得到相关的历史信息。而悠悠岁月与过往的故事也正为学生的课堂展示提供了许多的丰富的素材。在展示课上,他们将预习课上所学到的历史知识与信息编成情景剧、历史剧的形式,以小组为单元进行表演,许多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点,便在学生绘声绘色的演绎中“活”了起来。
其次,众所周知的是,对史料的分析、对史实的准确记忆都是历史课学习的重中之重。而这种教学模式中将预习、展示、反馈这三种课型与展示课中的内容展示、穿插巩固、达标测评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轻松中达到学习、记忆和练习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但是,此模式在历史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并非尽善尽美,依旧存在着一些“硬伤”。这个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模式,严格限制教师讲解的时间,要求教师的讲解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这种不分课程,不分内容的一刀切,搞绝对化是不符合常理而且有悖于唯物辩证法的精神的。对于历史课中内容清晰条理、学生所掌握的资料较丰富的课,如文化史、经济史等内容,我们鼓励学生的讲解与参予,在基础较好的班上,这样的课可以放心地交给学生处理,教师甚至不需要作任何的讲解,但是,对于一些头绪较乱,史实、史料涉及过多的内容,则离不开教师的讲解。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这种教学模式确实是新课改中所诞生的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其中许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但又不得不注意,我们在推广时,不能搞绝对化,还需要在课堂上讲究效率,以便节约时间,由于加上了展示环节,原本一课时的内容,需要更多的课时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学生的展示内容精美而简练,教师的讲述更要一语中的。因此,该模式对学生和老师其实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学生基础与师资较差的地区推行,需要考虑到它的长期性与可行性。
对于这一模式的课改过程中所产生的新事物,我们既要认真汲取其中的精华,也应正视它存在的问题,在推行和学习的同时,做到循序渐进,多多倾听一线教师与学生的声音。而不能单靠简单的行政命令粗暴地干预课堂教学,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克服简单照抄的风气,让该模式中的优点在实践中得到改进,否则,产生的结果会是可怕的,而这一模式的本身也难以摆脱被“拷贝、粘贴再删除”的命运。
第二篇:历史高效课堂总结
邯郸市第十九中学
2010年历史学科打造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近一年来,我校的历史教师和广大一线教师一样,不断经历着新课程理念的洗礼。走出去学习课堂教学的先进经验使我们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为我们历史学科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借鉴。请进来指导使我们能够从我校实际出发,探索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路子与方法。经过近段的研讨和实践,我们认为,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是大势所趋,学生所需。现在把我校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告知大家,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一、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先进的理念支撑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应该遵循两基本出发点:第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发展?第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式?
基于以上两点,打造高效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概括讲高效课堂有样六个维度:即蓬勃的生命活力、持续的内在动力、适度的思维张力、强大的团队合力、不凡的成功魅力、长远的发展潜力。
二、构建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方法作指导
历史开卷考试考查的是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自学探究思考交流,去体验历史知识形成的过程。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调动学生思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二是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三是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四是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两年来,我们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学、议、导、思”四步教学法。第一步:“学”。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出示自学导纲,自学导纲依据课程标准及其三维目标的要求,以历史问题为线索设计若干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思考题,问题的设置体现历史知识的开放性、深刻性和层次性,以达到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和思维的空间。学生在自学导纲的指导下,有目的、针对性地阅读文本、查找历史资料,进而感受、体验、思考和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第二步:“议”。即小组合作交流。针对导纲中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帮助解决,在此基础上,各小组的中心发言人面向全班进行展示,其它小组可进行补充或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调控、修正。第三步:“导”。教师对本节学习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引导学生对前后知识进行联系,以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系统的历史脉络。第四步:“思”。即
反思、总结、感悟,反馈训练,深化提升。教师设计历史材料分析等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和解答,从而达到拓展提升。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查漏补救。如有空余时间,可让学生再读背加强,力争当堂解决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教给学生多少枯燥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将是高效的。因此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例如,在三年级大复习时,我们引导学生学会中外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以线串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树立“中国融入世界,世界关注中国”的观念,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来观察和认识千百年来中国历史的进程和变化。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强化时空概念,即“时间要分段,空间要分片”。学会活化基础知识,不要死记,但要记死,还要活记,更要记活,等等。
三、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扎实的教研作后盾
扎实的教研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我们历史教研组全体同志精诚团结,教研风气浓,一周两研,研之有物,研之有效。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是我校统一的法定教研时间,每周提前确定中心发言人,该同志提前备好下周新课,首先弄清课程标准的要求,吃透教材,写出教案,人手一份。教研时间由该同志中心发言。他要针对每节新课进行具体的阐述,一说课标,即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准确地在理解把握课标的前提下拓展延伸教材内容及教学操作在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要求;二说教材,即如何处理教材,确定教学重难点;三说学法,即教师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等;四说教法,即采用的最主要教法以及与学生学法之间的联系,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五说教学过程,即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重在说明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过渡衔接及时间安排。该同志发言后,其他同志逐一补充,发表个人见解,并对教案及时修正和补充。教研活动结束后,将教研记录上交教务处。第二教研时间我们主要组织学习外地先进教学经验,研讨课件的制作和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方面之外,还有教师具备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的能力、教师具备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教师具备把枯燥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能力等等,这些也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的学年,新的开端,在大力推行回归教育本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那个熬时间、拼体力、苦教、苦学、苦管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初三毕业班的出路在哪里?这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将和广大同仁一起顺应历史的潮流,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创出一条减负增效的新路来,为我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1、1
第三篇:高效课堂培训总结
高效课堂培训总结
李涛
通过这次高效课堂的培训收获颇多,现总结如下;:
一、要把握好高效课堂的基本原则,1要以学位主体,学思结合,即教学生学,教师少讲,也还要思考上课是老师讲懂的还是学生想会的,2、要注意创设情境,启迪智慧,因为食贵自化,学贵自得,3、思维还要渐进,合理分层为核心,4、注重讲重点,难点、易混点、嫁接点、思路和方法,5、不讲学生已会的,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够解决什么,而且还要读写联动,6、在第一时间内让学生意识到 自己的 失误在 何处,应该怎样改正,要 保证跟踪的真实性,7、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整合信息的能力,真正实现由一般知识到系统知识,再到基本能力,以致最终达到较高能力的 飞跃,二、要注重高效智慧课堂的 一般模型
三、面向全体同学,所有的学生是向日葵,我们是 闪闪发光的太阳,四、培养倾听,因为善于倾听者将是社会的骄傲,五、要反思问题,作业要面批,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叫学习,还有多一份热爱多一份精彩,除以上外,我们每一节课都要表扬学生,如你怎么棒,因为说好话总是没有错的,他一定会喜欢你和你这们课,
第四篇:高效课堂培训总结
我对学校“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2月18日—2月20日,我参加了由安定区教体局举办的“高效课堂途径与方法专题”培训会。2月21日—2月25日,学校充分利用远教资源,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高万祥、张四保、李炳亭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做智慧型教师 创建高效课堂》和《高效课堂行动研究》等讲座。这些讲座从案例和高效课堂的概念、特点和基本结构出发,引用并生动地解读大量课例,让全体老师对教学案例和教育教学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培训结束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受益匪浅、感想颇深,现就学校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工作提出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和原有认知基础
了解学生个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
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三、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四、积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步消除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的现象,也就是说,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担当“引桥”和“路标”。我很认同张主任提出的“时间短、效率高、学生愉快的学、教师有幸福感”的教育教学目标,如果学生不能快乐的学习,他就会讨厌学习。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能摧残人才。“教书者先强己,育人者先律己”,教师要终身加强政治思想修养、现代教育理论、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学习,坚持正确的教
育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才观。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
五、有效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专业提高和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学校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做法仍然属于探索状态,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培训思想,离实现课程改革六大模块的要求还相距甚远,阻碍了学校教学改革向更宽、更广发展的道路,因此进一步发展的工作还十分艰巨。
第五篇:高效课堂---教师培训材料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一)课堂实然目标:从低效甚至负效→有效课堂的探索→实现课堂高效。通过改变课堂效益量化,旨在发挥45分钟的时间效能,原则是尽可能不浪费每一分钟。唯此,才有可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二)课堂应然目标:从学会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终身发展能力。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课堂即成长,即成长知识能力,也成长精神创造。
其实,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在于“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因而我们主张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恰是“学习能力”。课堂一旦堕落为“知识本位”时,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便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唯有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所谓主体,既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性应始终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三)高效课堂的特征: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个、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
(四)内涵概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体现的是对“学生”和“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权、自主性,同时要求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义性,琳琅满目、各取所需,谓之知识超市。
狂欢:从“知识”到“生命”,课堂立意的变化带动课堂价值追求的“质变”。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心灵的跑马场。
(五)和新课改的关系:一脉相承,是对素质教育内涵和新课改理念的“实践表述”。新课改主张的“自主、合作、探究”,正是高效课堂的“六字真言”,落实成方法恰是——群学、对学、群学。
二、行动研究计划的七大关键词
(一)定位:致力于“途径和方法”的探索与应用。今天的教育缺失的不是理论、理念,而恰恰是方法、操作。让理念落地,转化成课堂教学行为才能让理念“鱼游大海”,并显现出 1 理论的价值,因此呼吁专家应学习袁隆平,把科研搬到田间地头,理念唯有在实践中生根,才可开花结果。
“皈依行动”、做课改的田野研究,唯有找到实践操作的“入口”,课改才可能从象牙塔里走出去,并“活”在课堂。
(二)聚义:课堂聚义、搂抱发展、相互借道、共同成长 以课为媒,立足课堂,从问题入手,以方法解决。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发展即成果。
以“改”促进“新名校”、“新名师”的成长、成名、成家;用“新课堂”为当代学校注入“新血液”;让教育体现出应有的尊严、散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教师感动教育生活的幸福,让学生尽享成长和发展的快乐。
(三)模式:五步三查模式
1、模式简述:第一步,学案自学,找出学习困惑;教师“一查”自学进度、效果
第二步,围绕困惑对学、群学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展示”学习成果,谓之“小展示”;教师“二查”展示过程在暴露的问题。
第四步,教师根据小展示暴露出来的近共性问题,组织全班“大展示”
第五步,学生归位,整理学案、整理纠错本;教师利用对子“三查”对子测评。
2、五步三查模式是课堂操作的抓手。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规范。
形象地说:是飞机起飞需要的“跑道”,是到达目的地的载客汽车,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升级版,是现代化的收割机取代农耕时代的镰刀。
3、主张模式至上并非唯模式,而是教之“规”,学之“范”。尊重模式便是尊重“三效”,既效益、效果、效能。
4、模式是课堂产品的“生产标准”,模式是课堂评价的“短兵器”。
(四)操作:高效课堂模式的“四评一控”操作技法
四评:
1、自学三要:围绕导学案预习、自主解决50%问题、标注出疑难问题。
2、课堂三看: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
3、小组三评:互动温度、拓展宽度、生成的高度
4、展示三性:展示选择近共性问题、强调展示过程中的互动性、追求生成的价值性 一控:学生主体学习过程,教师主导课堂成果。附:
课堂三看:看自主程度、看合作效度、看探究深度。注:继续沿用《高效课堂22条》所列的标准。
1、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多少?是100%还是大于或者小于100%,要求一节课参与人数不少于120次。
2、学生参与的质量如何?“质量”指标体验在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书写板书、是否有知识性错误。
3、导学案或者预习笔记的检查。这是五步三查中的“第一查”,教师要依据这一“查”,而决策课堂导入、环节安排等。
小组三评:互动的温度、拓展的宽度、生成的高度。
注:小组学习决定着高效课堂的成败。对于已经实施了高效课堂的学校,也必须进一步研究、利用好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如何分组、怎样结对?组与组什么关系?组内对子是什么关系?怎样组织对子测评?对子与对子是什么关系?
1、所谓互动温度,是指学习氛围和学习状态,要高度重视“温度”,人声鼎沸、吵翻天才是“狂欢”。
2、拓展,既要宽度也要深度,要敢于让学生向未知领域义无反顾地行走下去,较真和钻牛角尖。所谓宽度,是指知识点与点的黏连,条与条的钩挂,块与块的整合,类似滚雪球。
3、生成什么样的高度?要坚决摒弃单纯的知识性学习,从三维的角度去考评价值性。要从“专题”、“专项”、“专利”的高度来审视高度。
展示三性:选择“近共性”问题、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性、追求生成的价值性。
注:展示即“发表”。发表即为了实现心灵的“获取”:评价、批评、接受或获取某种情感期望。
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一把“金钥匙”,千万不可看轻展示。另外,展示还是学习成果的最直观暴露,是教师进行学情调查的直接途径,是教师课堂决策的依据,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发源地,是学生获得学习情感支持的化学分子,是课堂抵达“知识超市、生命狂欢”的保证。高效课堂也可以说是一种“展示文化”。缺少了展示,就等于“离魂寡居”,课堂就会变得“灰冷阴暗”,没有展示的课堂是畸形的课堂,是“死课堂”,是远离了人性的课堂,是没有温暖、力量、活力的课堂。
1、展示要依据学情调查,找到带有普遍意义和近似性的“问题”,都会的不展示、都不会的更不展示,最容易出现歧义的或者核心的知识问题才拿出来做展示,但生成空间较小的,比如定理定义一般不做展示。
2、千万要注意展示者与参与者的互动关系。要努力杜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展示要形成“众人”集体参与效应,展示不是看表演,而是一窝蜂上阵。展示既“互”更“动”。
3、展示不是漫无目的、信马由缰,是“坡上放羊”,虽无绳却有线,要杜绝“无主题”展示,本来是说“西瓜”,结果由“西瓜”到“瓜子”,在后变成了“爪子”,这样的展示表面看起来很热闹,但价值不大!和开party差不多,但课堂绝对不是开party。
(五)路径:临帖——入帖——破帖
我们主张学习即“拿来主义”,学习高效课堂要先找到“帖子”,“帖子”即五步三查模式,比照帖子,先临帖、再入帖,然后破帖。
学习是为了破帖,形成自己的自主课堂特色,走向“新名校”群落。
(六)成效:通过打造高效课堂,实现“零作业”,“放生”学生、解放教师;通过帮助核心校“破帖”形成自主课堂模式,催生课改“新名校”问世
(七)意义: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用课改从“根本上”促进教育的公平、进步和“均衡发展”
三、中国名校共同体2010行动研究——改造我们的课堂 主题词:零作业 破帖 区域合作 样本
(一)向课内45分钟要效益,改革传统教学时间+汗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旧模式,力争所有参与实验的学校能借助高效课堂普适性模式,实现“零作业”目标
(二)对中国名校共同体分布在22个省市的40家核心校,“催生助产”其尽快“破帖”,生成各自具有教学特色的新模式
(三)探索和推进区域课改合作,为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四)尽快出台小、初、高三个学段的课改“行业标准”,做好新课改的“实践推手”
(五)为参与实验的学校提供教室文化、校园文化设计标准化的“CI模板”
四、关于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灵魂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十六个字代表着一切的方法和出路。相信学生才是“师德”。传统课堂也有文化,叫“不相信学生”文化。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今天的教育学应该叫“教育解放学”。
利用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要利用好学生的前提是“研究”学生,研究学情和学法。
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发展什么?课堂的目标六个字:兴趣、能力、知识。
(二)、高效课堂建构重新建构两个关系
“两惟”观:围绕“十六字”灵魂,从“惟学”建构教学关系;从“惟生”建构师生关系
1、改变学习状态就是课改: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2、“两惟”实现教的方式转变、学的方式的转变、评价发展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
3、在“两惟”观念下解读主体与主导关系:教师的“角色即人格”,“高效教师”的三种素养——人格、性格、专业化
4、教皈依于学:限制“讲”是为了保障“学”,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才能保障权益,“放手”才能学会“走路”。
5、模式是生产力:解脱学对教的依附,解脱教师的“责任”和压力
6、专业化和教学艺术顺从于模式:让“学”和“模式”发挥效能。
7.要明确不能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去带动学生发展,而应通过学生发展带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因为一味发展教师专业化会更助于教师的课堂表演,而教学最终应落脚在“学生”身上,是研究如何“学”才能更好。唯有这样,才可以很好规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而制约教学质量的问题,我们的主张是让学生直接和学习对话,即所谓“一传”,坚决摒弃让教师充当知识的“二传手”和贩卖者,中国农村教育的振兴和根本解决之道就在这里。
(三)、高效课堂强调“三段一体”
完整的课堂是指将“课中45分钟”向前后延伸,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构成一个整体概念。
课前教师“三备”:编制导学案——备学习目标、备学情、备学法指导
课中教师“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抓前端预习、一头抓后端反馈,促进中间的“开放搞活”
课后学生“自查、修复”——整理纠错本、整理学案,发挥课代表、小组长、对子三种作用。
(四)、高效课堂“课中”注重教师“四主”
学案主导:导学案导学,重在“导”,围绕“学”,导是手段,学是目的。注:导学案具体要求:
导学案的灵魂是三背,背学生、背学情、背学法;
导学案的目标是实现三维:立足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学习主动:把学习还给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尊重思路、包容错误、鼓励创新,注重“三开”:开放、开窍、开心。开放才能解放、解放才能“开窍”、开窍才能“开心”
问题主线:围绕课堂暴露出来的问题,抓住问题“拓、挖、思、悟”,不厌其烦、“无限”放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活动主轴:“三动”——身动、心动、神动,一切围绕“学”动,组与组、对子与对子、生与生、生与师互动交流
(五)、高效课堂的五个教学原则
1、分层原则: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2、选择性原则:“超市”体现出的学习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
3、整体教学原则:整合教材、知识迁移,上挂下联、左顾右盼、举一反三
4、展示教学原则:展示解决了学习内驱力,展示是发表
5、反馈调节原则:注重问题暴露,强调“当堂决策”
(六)、高效课堂的六个基本观点
1、现象诊断:教育的“课堂并发症”
2、轻负高效:学校的“产品”是课堂
3、评价系统:以学评教、学生主体
4、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学习能力
5、基础教育的基础是“能力和发展”
6、开放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
(七)、高效课堂具体操作的七个“技法”
1、团队合作:异质同组、同质结对,分组合作、生生互动兵教兵:
2、学习“三式”:独学、对学、群学
3、课堂“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4、教学“三环”:预习、展示、反馈
5、导学案是路线图、学情调查是教学起点、达标测评是立足“实然”
6、教师主导:精讲、点拨,及时评价、师生互动师亦生
7、模式之“神”:注重模式、不惟流程:大展示与小展示(八)、高效课堂的八大妙处
1、解决了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冲突
2、解决了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冲突
3、解决了学生个别发展与全体学生发展的冲突
4、解决了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冲突
5、解决了师资不足、受制于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等学校发展的现实困局
6、变厌学为乐学,厌教为乐教,改善了师生关系,让学校充满了魅力。
7、解决了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难题,把时间和能力还给了学生
8、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九)高效课堂推进“九步”程序
“明确课堂主体(学生)”→“围绕导学案自学(独学)”→“自我发现问题(试用双色笔标出自己的学习困惑)”→“自主解决问题(对学、群学)”→“展示解决方案(组内展示与全班展示结合)”→“学生归纳提升(师生生成)”→“教师评价反馈(对子互评检测)”→学生整理学案(对残缺知识修补)→课后分层训练(画知识树或者完成计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