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企合作总结材料
校企合作总结材料
校企合作办学方案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需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作为学校办学重要性、必要性的趋势下,我校校企合作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保证校企合作有效运行
学校于2007年4月成立了由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委员会主要分析、研究校企合作的模式、方法,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全面指导协调我校校企合作各项工作。教务科各专业教研组组长负责制定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学、教务工作,并配备一名专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建设
在“校企合作办学”、“提高就业质量”的办学观念实践中,我们逐步认清职业学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互利双赢为原则,以技能成才为目标,以推荐就业为关键环节,通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校企双方合作开展高技能教育,促进学生高技能就业,成为高技能人才。
1、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会由企业领导、行业协会、学校领导、招生就业科、培训科和教学骨干等人员组成。专家委员会主要工作内容:
一是校企双方及时沟通技能人才供求信息;二是协助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确保所教、所学、所用三者不仅对接,而且必须体现高技能;三是学校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在岗员工技能培训等;四是在企业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教师能力提升基地、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五是合作实施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前的上岗实习;六是共同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选择优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强化学生实习教学。
学校将选择管理比较规范,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作为学校校外实习教学的合作伙伴,并成立实习小组,由学校确定组长负责上班和业余时间的学生管理,确保实习正常进行,同时请合作企业领导或专家听课,对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三者是否对接进行评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所教、所学、所用的有效对接。另外学生实习之前,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要签订相关协议,约定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费、安全等事项,实习期间万一发生事故,可依协议执行,免除不必要的纠纷。
三、校内强化前校后厂、校企合一,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我校通过不断努力,经上级部门的支持,通过改造、购买等方式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已基本形成了“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学校将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继续加强校内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的领导、管理和教学机制。
1、明确实习工厂的职能地位。学校负责对实习工厂的领导干部组织管理,担负教学实习和生产经营的责任。
2、成立“产学研一体”的组织领导机构。学校选派得力中层干部为主要领导,对实习工厂的产供销一条龙和产学研一体化共同负责。
3、理顺关系、整章建制。根据“一厂两责”的实际,理顺实习工厂与各专业教研室的关系,建立健全了生产经营、实习实训、技术协作、产品开发、安全生产等新的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保证前校后厂的管理机制顺畅运行。
4、工学结合、现场教学、真学真做的培养方式。学校将整合专业教师和实习工厂的技师、工程师等人员的力量,组成了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利用实习工厂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条件,将工学结合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环境之中,把生产的现场作为教学的课堂,在现场讲解实际操作和解决疑难问题,由企业提供工艺标准、技术人员、工作量具和原材料,把学生以班组的形式进入工厂学习,由学生直接生产操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班组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这样既完成了实习工厂生产经营的任务,增加了企业经济收入,又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长了职业才干,能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校外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
我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必须配置与专业相对应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方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并取得组织安排实习教学的自主权。为此,学校将与龙鼎集团、晨鸣纸业、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和学校高层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教师能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双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1、共同打造师资队伍。为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我校将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利用假期送至企业培训学习,聘请企业专家组成专业课程开发指导委员,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生产车间轮训,以及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等方式,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实施“订单”培养。企业根据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习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上岗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
企业的职工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提升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由学校提供培训的师资、场所,达到培训的要求。
3、企业搭建实习的平台。学校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其生产车间和培训中心成为实践教学的课堂。校企共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特别是由企业安排其工程技术人员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学生由专业技能的培养到就业岗位的过渡,努力缩短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更好地达到定向培养目标。
2007年富士康集团(烟台)录用我校133名学生,目前我们同该集团合作5年,企业对学生评价非常高,晨鸣纸业录用我校305名学生、华微电子录用41名(从96年开始与该企业合作),龙鼎集团录用学校17名学生,校企结合是确保技工教育更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满足受教育者需求、促进学校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办学捷径。我们将在不断完善这一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技能型人才提供更有利更有力的成才通道。
第二篇:校校企合作总结
校校企合作总结
近年来,学校为了与企业深层次合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实训室,走出学校,在职业环境中进行现场教学,提升学生就业途径,采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资源共享等形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组织机构:学校于2010年3月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办),在“学校招生就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制定了学校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拟定学校校企合作规划和校企合作计划,对在企业实习实训的学生实行定期考核,及时总结,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拓宽学生就业视野。
二、运行方式:
1.企业提供实训设施设备,参与招生宣传和教学计划制定。2.企业派专业人员到学校任教,学板派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
3.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提供适合学生实习的场所,毕业后双向选择就业。
4.学校每学期至少一次到企业检查、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
三、具体模式:
(一)“订单培养”培养模式。学校在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订单培养。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以“冠名班”的形式进行招生。企业的知名度和学生具有畅通的就业去向并能得到学校+企业的培养教育,增强了招生的引导力。
订单培养操作过程是:1.签订“订单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企业对学生在校就读期间进行生活补助;2.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新生进校后.企业派人来校共同面试考核后,组建“订单培养班”。3.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在课程开发中把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融合到课程设置中;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 企业按照协议录用毕业生。
学校先后与4家企业共同开设定向班,签订了三方自愿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已毕业安置“物业管理”××人,××××××有限公司已毕业安置“客户服务”×××人。
(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即学生第一、二学年安排一次到企业进行6一12个月专业见习,使学生加深专业认识,了解企业文化,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学校先后与“深圳××××××集团”、“广州××××××集团”等企业进行“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半,到以上三家集团安排学生进行6-12个月的实习见习,然后,学生回到学校再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增加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感悟力。
从2010年开始,学校已先后有1000名左右××××××专业的学生通过“工学交替”的形式,到以上三家公司安排的企业进行实习见习。
(三)“顶岗实习”培养模式。学生通过两年在校理论知识的学习,按教育部对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感受就业的压力和动力,探索就业方向,明确职业追求目标。并将企业文化编入课程体系,企业专家来校开设专业技能和企业管理讲座,深化学生对岗位技能和企业管理的理性认识。
学校通过多年实践,与一大批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并为本地经济建设和沿海发达地区输送了大批中职毕业生。其中,与本市企业达成协议并输送了学生的企业有:××××××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心、××××××房地产开发公司、××××××车辆有限公司、××××××商品有限公司、××××××酒店有限责任公司、××××××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输送了学校各专业的顶岗实习学生3500余人。
(四)“校校合作”培养模式。学校与发达地区学校举办了“校校联合”办学,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拓展学生视野。
“同心温暖工程”项目的校校合作。毕节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合作省(市)职教社特别是直接参与项目实施的学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参与的部门与单位突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克服困难,扎实肯干,形成了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的职业教育联合办学新模式,打造了“同心温暖工程”毕节品牌。我校自2010年起,便参与了项目的实施过程,通过近五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改进教学和管理方式,在坚持不懈地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推动了学校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学校先后与“山东××××××学校”、“广州××××××学校”、“上海××××××学校”进行联合办学。五年来,已送达北京、山东、上海就读的学生××××××人,全部是农村及贫困家庭学生。
四、学校校企合作的未来设想
学校未来校企合作发展的主题“产教融合,示范引领”。学校将 依托行业优势,打造品牌专业,坚持示范引领,高端带动,品牌共建,内涵发展。并致力于专业重构,着力建设具有交通特色的产业系,学校会计、计算机应用等类专业已经建设成为省、市级示范专业。学校将实施高端引领的多元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学校在长期以来的办学实践中始终根植于企业,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创新合作形式,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并力争成立由学校、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人员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牵头组建“校协企职教集团”、“政校企培训联盟”、“产学研创新联盟”,通过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和培训中心、共建人才资源库、共建专业和课程、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共同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形式,探索校企双制、品牌共建的办学模式。
第三篇:校企合作总结
校企合作总结
(一)我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把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我校创建国示范中职学校内涵要求,也是中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核心。
2015年,校企合作办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校企合作办按照服务学生,沟通服务企业,搭建平台,合作共赢的定位,采取校政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工作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创新,认真研究实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配合教学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为我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积极开创校企合作工作的新局面,优质高效地完成全年各项任务。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企合作办工作制度的完善
制订了校企合作办公室2014年工作思路,确定了校企合作办公室工作职责,并对办公室正常运转作了相应的筹划。校企合作办作为一个新部门,注重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过几年的努力,校企合作办内部制度的完善有了一个新的提高。
(一)内部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完善了学校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以及一些相关制度。如校企合作项目审批流程、校企合作项目专家评审办法、校企合作工作奖励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的规章和制度等,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文本。(二)与政府部门建立工作沟通机制 借助长株潭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长株潭工商联、长株潭经贸局与各行业建立了工作沟通机制,同时也借助长株潭等厂商会与各行业建立了工作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到当地企业的用工需求、岗位需求。建立学校校企合作办与各政府部门沟通联系的长效机制。(三)参与职教集团建设调研草案 在相关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关于军工职教集团的筹备实施方案》建议稿,已提交领导审核。
二、校企合作工作的正常开展,合作的具体内容及取得的成绩
我校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灵活多样,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一)订单培养合作
我校与天天电工厂、湘潭市恒欣企业、江南工业集团等公司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建立以企业名称冠名的恒欣电子班、天天电工班,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部分企业培训课由企业承担。
(二)参观、教学见习、工学交替等方面的合作 我校教师和学生在天天电工厂、湘潭市恒欣企业、江南工业集团等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认知性职业教育;(三)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合作
我校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如徳善数控、德豪润达、富士康、深圳力劲等近三十家企业,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四)产学研合作及技术交流、师资培训
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思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中小型企业走健康发展之路。(五)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及就业基地合作 我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建立了二十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如江南工业集团、徳善数控、深圳日技城、湘潭华菱有限公司、湘潭恒欣实业、北京紫竹惠机械公司、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力劲机械有限公司等实训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可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而且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六)数控专业部为企业进行产品加工合作 我校数控专业部和江南工业集团合作,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场地和实习学生,进行产品加工。企业可以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利润,学校借助企业技术指导,减少教育成本,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生产过程,更早、更好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变,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七)积极主动协助各专业部开展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校企合作办聘请了行业、企业专家与我校各专业部共同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八)举办企业家、专家报告会百名技师进校园。
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我们聘请了绿叶居食品罗总、优速快递罗总等企业高管和专家来我校讲学
(九)校企合作引企业文化进校园
已申报学校在校园内建立校企合作文化墙,将近年来校企合作企业的牌匾以及企业的相关文化公示在校企合作文化墙,通过校企合作文化墙的展示促进我校学生对企业先进文化氛围的了解,切实认识到当今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真正架构一座沟通企业与校园的桥梁。
三、总结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我校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目前的校企合作仍处于浅层次及中层次合作,离深层合作还有一定的距离。
2、有部分企业合作以后,因生产订单不足,而导致顶岗实习学生中途转实习单位。
3、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及相关的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4、与学校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有待提高。
四、今后校企合作的思路
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实现学生在校、企之间的零过度,今后校企合作主要工作思路是加强深层次的合作:
1、接受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面的合作;
2、实现资源共享,互派专业人员讲学、企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3、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双方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精品课程和教材;
4、导引企业进校园,营造教学工厂,共建办学实体,成立股份公司,共建实验实训室和生产车间;
5、完善企业校区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校企合作总结
(二)一,前言&1 二,校企办外联
(三)赴江浙调研与台湾修平技术学院合作项目
2014年11月校企办组织了市科工贸信局的领导考察了浙江工业大学,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与台湾修平技术学院合作项目的前景,合作方式,合作成果,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深入学习交流,更好的指导学院校企合作的进行.(四)参加省高职教育研究会校企合作专题研讨会(五)顺利开展学院第一次的校企合作评优工作(六)积极创造条件,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2014年10月13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在校企办精心组织,工程信息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参赛团队提交的《关于珠海市节能减排工作现状的
一,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 为了尽快开展
基地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学院迅速建立了基地的管理体系,并联合相关单位成立了节能降耗专责工作小组,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基地工作的开展.(一)构建省市院三级工作管理体系
基地工作管理体系可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市科工贸信局对省经信委负责汇报工作,珠海市科工贸信局节能主管局长直接对省经信委节能主管主任负责,汇报基地重要工作事项及工作动态,指导基地发展方向,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二级为学院对市科工贸信局负责汇报工作,由学院基地主管院长直接对珠海市科工贸信局节能主管局长负责,珠海市科工贸信局部署基地发展规划,下达各项节能降耗培训和宣传任务,检查督促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第三级为校企办对学院负责汇报工作,由校企办主任对学院主管院长负责,与市节能监察中心,节能协会等共同推进相关工作的实施,负责基地节能降耗宣传和培训的落实,师资培养,课程设置等工作.重大事项则由省经信委节能主管主任与珠海市科工贸信局,学院领导直接商定.(二)成立节能降耗专责工作小组
为把基地做实做强,形成一套具有协调性和规范性的工作机制,在市科工贸信局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广东省(珠海)节能降耗培训基地专责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市科工贸信局,学院(基地),市节能监察中心,市节能协会相关人员.工作小组的职能包括文件的上传下达,接待任务的协调,节能培训班的开办,节能宣传工作的开展等方面,工作小组将严格遵行季度(三)承办珠海市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企业培训班
2014年5月26日,珠海市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园区企业培训班在珠海市高栏港工业园区开班.本次培训班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基地和珠海市节能监察中心承办,珠海经济贸易局和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协办.培训班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室主任周宏春研究员和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中艺教授等专家,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广东省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开展状况,解读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清洁生产法》,并就如何在工业园区推进循环经济和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方式做了详尽到位的讲解.珠海
市各区经信局,各工业园区相关主管领导及高栏港工业园区企业负责人共75人参加了本次培训.通过培训,学员对循环经济尤其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高栏港经济区作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四)协办2014年珠海市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填报培训班 三,节能降耗宣传工作
为提高广大市民节能降耗的意识,结合节能工作形势的发展,基地开展了七次大型的节能降耗宣传活动:(一)参加以节能降耗为主题的中小企业博览会
2014年9月22日,基地在广州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展出以节能降耗为主题的宣传展板,发放了基地宣传画册,与众多
(五)举办隆重的广东省(珠海)节能降耗培训基地揭牌仪式
2014年4月15日,广东省(珠海)节能降耗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揭牌仪式,在我院成教学院隆重举行.广东省经信委副主任毕志坚,珠海市副市长邓群芳为基地揭牌,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华强,市科工贸信局副局长鄢赤军,郑卫东以及学院领导出席了此次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市科工贸信局局长杨川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党益群介绍了我院作为全省第一个省级节能降耗培训基地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学院将把基地建设
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积极配合省,市经信部门,开展各类节能专题培训,加快推进全省节能培训工作.邓群芳副市长代表市政府致贺辞,她希望我院借助挂牌东风,不断完善节能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培养一支业务过硬,高效务实的节能工作队伍,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好地服务全省,充分发挥基地的重要作用.毕志坚副主任强调:虽然我省去年超额完成节能降耗阶段性任务,但节能降耗工作仍不能放松,在严峻的节能形势下,迫切需要培训一大批熟悉节能工作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省级节能降耗培训基地,将更有力推动我省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六)开展09年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
(七)珠海特区报专题报道基地节能降耗工作
12月30日,《珠海特区报》在a3版刊登了题为《充分发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省级培训基地作用,以一流培训促节能降耗》的专题报道,对基地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完善各种宣传培训机制,宣传节能相关政策,推广节能产品及技术进行了深入报道,对基地在提升全民节能意识,推动在全社会范
围内实现节能增效所起的作用予以高度赞赏.四,多途径提高基地节能降耗培训讲师业务水平
为提高讲师团成员的理论水平,基地有针对性地派讲师团成员参加了各种节能降耗培训班.其中有广东省节能技术服务单位培训班,珠海市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考核培训班,珠海市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企业培训班;同时还参加了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举办的能源审计与能源规划,节能评估研讨班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示范建设研讨班.通过培训学习,理论强化,使讲师团成员对用能形势,节能政策,节能技术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认识.为丰富讲师团成员的实践经验,基地有计划地组织讲师团成员参加了珠海市科工贸信局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工作现场考核工作,了解耗能企业在节能审计,能源利用报告填写,节能自查报告填写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此类培训的着力点,提高培训的效果.另外还到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循环经济建设,了解循环经济规划,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另外,我基地讲师李耀熙老师被市科工贸信局聘为节能专家,参加了市科工贸信局节能技改项目的评审工作,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受到了市科工贸信局和节能技改单位的一致好评.五,开展节能降耗相关专业调研及课题研究
为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优势,基地采取多种方式展开节能降耗专业建设的调研工作.首先,在节能降耗宣传和培训工作的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分析重点耗能企业和节能技术服务单位所需节能相关人才的种类和数量;然后,走访耗能企业,节能技术服务单位和节能产品生产单位,分析各单位在用能和节能上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挖掘节能人才的潜在需求量;另外,基地还通过参加各种节能展览会,走访已开设节能相关专业兄弟院校和研究院所,了解节能人才的培养和需求状况.为了科学研究节能降耗的培训工作,赋予实践以理论指导,基地积极向市科技局申报课题,召开珠海市节能宣传培训机制的研究课题研讨会,对提高节能降耗的实效性起到了促进作用.六,加入节能协会,关注节能企业需求 为了及时了解节能工作相关信息,把 握珠海市节能工作形势,更大限度的发挥基地的功能,基地于2014年4月正式加入珠海市节能协会,以促进珠海市节能技术人才培养,拓宽节能技术培训的广度,加大节能产品宣传的力度,实现节能产品与用能企业的良好对接.市节能协会是由各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的企事业单位,用能大户,从事节能服务相关的科研机构单位和科学技术人员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基地密切与节能相关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对节能降耗宣传及培训的需求.七,着力打造循环环保学生公寓示范单位 八,困难与不足
基地成立一年多以来,在节能降耗宣传培训,循环经济方面作出了较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与不足:(一)需进一步完善节能降耗宣传培训的机制
从基地成立一年来组织实施节能宣传培训的实践来看,目前的机制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组织实施一次培训的周期太长,各耗能企业和节能技术服务单位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基地培训证书的影响力不够.(二)需加快基地节能降耗讲师团的培育
基地成立时就组建了节能降耗讲师团,但在目前完成的培训中,授课讲师多为珠海市外专家,基地节能降耗讲师的业务能力提高速度不快,与省内节能降耗专家的沟通联系较少,外出学习培训次数较少,培训团队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总之,一年多来,在省市经贸领导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基地在节能降耗宣传培训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初步确立了基地的管理体系和工作制度,举办了各类型的节能宣传和培训活动,逐步开展了师资培养和专业建设调研工作,广泛接触了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服务单位和节能产品生产单位,初步建立起节能工作网络,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培训和宣传工作,获得了省市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珠府函[2014]296号决定,授予基地2014珠海市节能先进单位,授予校企合作办主任杨莲清教授为2014珠海市节能先进个人称号.校企合作总结
(三)1.教学参观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了让教师和学生了解市场、了解企业,了解行业,掌握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让学生认识所选择专业的岗位,培养学生职业观念,帮助教师和学生制定好职业生涯,我系组织服装教师和新生参加江苏省第12届服装展览会、海澜集团、盐城众润服装厂,组织电子商务师生参观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寿电销事业部盐城电销中心,开展专业、行业、企业调研和识岗位活动。
2.劳动锻炼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了大致了解的情况下,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制度,我系于昆山皓冠包装材料厂签定了长期的学生劳动锻炼工学交替协议,先后派出二年级学生近260名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劳动锻炼。
3.教学实训校本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过程中,为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我系提出校内实训基地工厂化的思路,即按照工厂化、车间式的模式,把企业生产流水线的方式引进实训室,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生产规程开展生产性实训,承担学生工作服生产任务,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强实训的效果。我系在4月6日举行了众兴服装厂揭牌仪式并开始了学生工作服的生产,已接纳服装08级、09级168名学生的服装设计、服装加工的实习,生产学生工作服500套。
4.自创企业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为解决财计专业难以找到对口企业实习,我系提出财计专业建设由模拟实训与实战实训结合的思
路,于5月自创盐城市事索是财务咨询公司,作为财计专业学生的培训、实践的基地。目前已接纳8名持会计证的学生为我系实体(托馥咖啡店、温馨茶吧、众兴服装厂、顺丰速运、财务咨询公司)进行财务核算。
5.引企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为解决旅游与酒店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专业建设中存在实训资源不足的情况,我系提出引企入校作为校企合作的支点,实现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在3月初,我系邀请盐城托复咖啡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联通公司盐城分公司经理来我校一起研讨校企合作发展事宜,在学校支持下,3月18日恢复托复咖啡店经营。4月10日联通盐城分公司增送并安装8台电脑,创建网络营销创业平台,让学生真正体验网络营销实战经验。4月12日我系又举行了与顺丰速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设立校内顺丰代办点,按物流企业化模式经营,增加2个现代物流实习岗位。
6.教学实习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弥补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的不足,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接受教学实习,我系于11月10日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寿电销事业部盐城电销中心达成电子商务专业《客服》教学实习协议,由企业帮助我系培训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客服》理论和技能,使学生的培养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达到提高技能,积累经验,提高素质的目标,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7.冠名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为探索校企双方共育酒店管理技能型人才的路子,我系立足盐城餐饮业的发展,把握餐饮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培养符合餐饮行业需求适用技能型人才,解决学生就业出路,打通学生就业渠道,努力拓展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与盐城迎宾馆达成联合办学的意向,于9月28日在盐城迎宾馆举行盐城迎宾馆班鉴字仪式,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改革、教学活动、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及招生和就业、考核上岗等一些列教育教学活动,10月4日我系中西餐摆台的8名师生观摩了盐城迎宾馆职工中西餐摆台技能比赛,11月20日我系送7名中西餐摆台选手到盐城迎宾馆接受为期限一个月封闭技能培训,盐城迎宾馆派出今年盐城旅游与酒店管理业中西餐摆台技能比赛冠军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其他的专家还就我系学生的技能训练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所有这些都标志着我系校企合作向全方面发展。8.预就业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毕业生通过双选落实对口实习单位,在企业一线不断磨练和培训中获得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职业技能,在实习中不仅熟悉岗位,展示自己,寻求自己合适的发展岗位。
二、紧密联系产业,广泛合作企业,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我系在推进校企合作中紧紧跟着盐城第三产业发展而走,围绕盐城品牌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转,逐步形成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我系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有盐城迎宾馆和盐城托复咖啡公司,物流专业有顺丰速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电子商务专业有联通公司盐城分公司和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会与市场营销专业与盐城市财政局会计处、盐城市事索是财务咨询公司等企业联手,形成校企优势互补,资源互通,信息共享,技能型人才共育的新格局,有效地促进了我系各专业建设和发展。
1.完善了我系6个专业14个人才培养方案。在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我系不断加强与企业合作、沟通和交流,开展专业调研活动,聘请企业专家指导我系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业务联系的机制,把专业建设与与行业企业的发展和劳动就业紧密联系起来,争取行业企业对我系专业建设的支持与参与,使得我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贴近企业工作岗位、工作过程,课程标准不断向企业需求靠拢,教学内容不断向岗位能力看齐。
2.补充了我系电子商务、物流、旅游与酒店管理三专业教学设备的不足。在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我系通过项目研发,联通盐城分公司给我系添置并安装8台价值四万元电脑建成网络营销平台,供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我系通过引企入校、造岗实习,与顺丰速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顺丰速运提资价值近二万元的设备设立顺丰代办点,供物流专业学生上岗就业;我系通过股份合作,与盐城盐城托复咖啡公司创办托复咖啡连锁店,供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和学生学习研究咖啡技术,培养咖啡师。3.推进了我系教师到企业锻炼和名师建设的工作进程。我们深知:职业学校要培养满足企业、行业需求的学生,关键是教师;教师不仅要做教学上的名师行家,更要做操作中的能工巧匠。为此,我系在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注重开展企业调研、组织师生参观企业学习、安排教师带学生工学交替、听企业专家技能讲座等活动,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内部对企业员工的要求,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以及专业前沿技术信息,让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教师双师能力。于此同时,紧贴行业企业,培养优秀教师,使课堂与市场零距离对接,始终把握产业转型的脉搏跳动,我系依托众兴服装厂,以服装教师为团队,建设服装与设计名师工作室;依托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平台,以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为团队,建立网络营销名师工作室;依托盐城市事索是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以财会经管教师为团队,建立财会名师工作室。
4.提升了我系学生整体素质。今年我系共有800人次参加了不同模式的校企合作活动,其中校内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学生300人次,校外校修理工合作的学生500人次。参观学习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劳动锻炼是学生明事理,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劳动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毅力,做到我坚持我成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做到我合作我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工作严谨,做到我认真我成长;让学生体验到愉快劳动,做到我锻炼我快乐;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做到我付出我收获;教学实习是学生掌握技能,培养学生就业意识;顶岗实习是学生熟悉岗位,实现学生角色的转变,预就业是学生,培养学生创业意识。通过校修理工合作,我系学生学风有了明显的改进,学生文明礼仪水来有了明显进步。
三、分析制约因素,建立长效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围绕人才互动培养需要而共同开展的一个
复杂的系统工作,它的维持与发展应构建在学校、企业、学生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上。目前我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感到有以下因素制约着校企合作的发展。1.企业的用人与学生的毕业时间不一致。企业需要新员工补充力
量的时候,学生还没有到实习期,有时候校企合作错失良机。2.学校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目的不一致。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的真
实目的是利用企业人才、设备、技术、管理等资源优势培养适应企业工作岗位、工作过程的技能型人才。而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目的需要吸收新的员工,但更希望在生产旺季、急需增加劳动力的时候,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学生)、企业为了考查、选择合格的学生,也会同意接收实习学生,目的是选择优秀者提前录用;一些企业仅考虑利益,而不愿意付出,使学生与企业合作很难进入较深的层次。
3.工学目标不一致。在冠名班学生培养中,冠名单位按照经营和 服务的需求来安排使用学生,不能满足轮岗实习要求;在顶岗实习中,企业管理人员注重的是生产任务,很难履行教育的责任,企业接纳实习时间往往与原有的教学计划相冲突。4.校企合作愿望不一致。校企深度合作的焦点非常明确,企业要的主要是技术、优质的人力资源,学校能给的主要是培训。企业希望学校能提供一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方面的服务,但学校师资缺乏核心优势,科研技术水平不高,对企业的帮助不大,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是学校主动找上六去的,企业对学校的合作没多少兴趣。
5.校企合作的风险程度不同步。有合作就有风险,对于企业来讲,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加大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难度,由于学生的生产经验少,对于操作规程和企业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境加了安全隐患,易发生工伤事故和纠纷,风险性进一步增大。对于学校来讲,学生进入企业长期实习,境加了流生的控制难度,由于学生的年龄少,平时享受父母庞爱,对于实习艰辛甚至屈辱和工作强度不能适应,爱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上没有教师跟踪教育管理,增加了学生安全、流失的隐患。
针对以上制约因素,我认为要保持校企合作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必须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和培养机制。
1.要建立引导、推动校企合作开展的动力机制。建立校企合作指
导委员会,设立校企合作基金,制定校企合作制度。2.要制定和实施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调动广大教师下
企业的积极性,让教师的教学能力达到企业的要求。3.要密切关注行业企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要积极推行行动导向教
学法。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可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实际灵活的学制制度和教学管理,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内容,灵活调配教学过程。4.要拥有自己的优势资源。要拥有自己的优势资源,才能吸引企
业合作的愿望。学校必须打造自己的核心品牌专业,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以强大的实力来得更多的合作与支持,求得更快的发展。
第四篇:校企合作总结
各专业与合作企业有关情况总结
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已经到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需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学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最佳途径,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可以有效避免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矛盾,避免产生学校培养的人才到企业不适用,而企业又招不到需要的实用人才的尴尬局面。目前校企合作机制在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方面的作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秉承 “立足交通办教育,融入市场求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和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了一大批岗位适应能力强、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现就我校各专业与企业合作总结如下:
一、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实践
多年来,我们坚持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方式和方法,先后与148家企业开展合作,其中可作为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39家。学校充分利用合作办学企业的设备、场所和人才优势,在专业建设、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改革、课题研发、培训实习方案、订单培养等多方面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实现了“工学交融”的目标,使我校的教学进程始终与校外企业发展“同步”。
(一)于148家企业开展合作
截至2011年,我校先后与交通厅所属企事业单位、北京现代汽车制造厂、天津津京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沈阳汽车修理厂、公路勘查设计院等百余家用人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供需关系,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二)建立39个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
与丰田、大众、现代、通用、日产等一大批四S店、省内100多家一类维修企业,200多家二类维修企业及数十个职业中学建立了良好的学生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并在其中挑选了综合实力强,接收学生量大的39家企业挂牌建成学生实习就业基地。
(三)创建校办企业
我校拥有多功能驾驶教练场和各型车辆近70余台,进口国产实习车型近20种,有提供学生生产实习的汽车修理厂和校内生产基地。
(四)开展订单式培养
我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根据企业提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组织和实施教学,先后与公路公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交科公路公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威龙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学生学完专业知识,达到相应的技能要求后,直接输出。
(五)与企业密切联系提升师资水平
学校选派干部到行业主管部门挂职,熟悉行业管理知识,洞察行业发展动向,与企业建立普遍联系,建立校企合作的桥梁。
我校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选派教师到全省知名的汽车服务企业、道路桥梁、管理类企业顶岗进修,学习企业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派教师到全省各地进行教学调查,了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
二、校企合作意义深远
(一)对学生而言
一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正确引导,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指向基本确定;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岗位实践,对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更加明确,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操作技能;三是通过参与岗位实践,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工作作风更加严谨,团队意识增强,精神风貌大为改观;四是通过参与岗位实践,积累了一定的职业经验,对工作环境基本适应,对工作要求基本明确,对工作过程基本熟悉,并且在工作中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五是通过参与岗位实践,对职业生涯及今后的成长道路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总之,通过校企合作,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综合素养有了明显地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也得到了连年提高。
(二)对学校而言
通过校企合作,一是学校的教学理念有了根本转变,企业的需求成为学校培养的目标,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所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的需要;二是促进了校内实训基础设施的建设,实训室建设朝车间式迈进,汽车修理实训室的布置如实训车型摆放、维修设备、通风设备、维修工具等的配备与4S店完全一样;三是各专业教学逐步朝品牌化方向迈进;四是各专业教师按专业性质,教学内容逐步品牌化、个性化;五是专业教学从传统理实教学逐步转变为职业活动教学,在教学理念方面、教学情景的创设方面、在教学评价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六是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职业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中屡屡获奖,毕业生技能符合企业要求、工作环境基本适应,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三)对企业而言
通过校企合作,一是企业获得了超常发展所急需的规模人才,职业学校是产业工人培养的基地,是人才的聚集地,我院现有在校生10000多人,对企业来讲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储备库,在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招用急需的人才方面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学生愿意到合作办学企业就业,企业可以招到大批急需的人才;二是企业获得了发展急需的适用人才,企业在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已将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融合到其中,毕业生对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管理和文化已有所熟悉,毕业生到企业马上就能顶岗,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三是企业的社会效益凸现,社会形象得到优化,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联系着千家万户,企业的形象是无形的资产,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了企业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了企业和产品的形象,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三、校企合作几点体会
(一)政府介入是校企合作规范发展的推力
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建立信息、制度和交流的平台。政府是校企合作的倡导者,更是政策的制定者,还应是校企合作的有力推手。目前校企合作工作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各地也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工作。但光靠学校和企业自身一时很难形成共识,很难找到利益的平衡点促成校企紧密合作,校企合作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必须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逐步规范发展。因此,政府在舆论宣传、政策制定与执行和媒介作用等方面不可获缺,是校企合作规范发展的推力。
(二)校企共同投资是校企合作长期牢固的基础
与企业的合作经验表明,企业对学校实训设备、维修工具等实验器材的赠与,为学校节省了设备投入,降低了办学成本;免费为学院培训师资,提高了师资水平;学校为此也愿意在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师资等方面加大投入。资金投入,利益捆绑,双方都抱有长远眼光,不轻言放弃,校企合作才能长期才能牢固。
(三)企业积极参与是校企合作成功运行的关键
目前不少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义缺乏认识,有时校企合作存在学校一头热的现象,用工企业积极性不高,不少企业没有从人才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缺乏成熟合作教育的思想。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考虑,只想用人,而不想参与人才的培养,在出现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时,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企业不必为此过多地分散精力。在这种状况下校企合作很难有大的作为。因此说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是校企合作成功运行的关键。
(四)学校教学质量是校企合作稳定发展的保证
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与学校一起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而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用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明确的专业教学目标,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学校教学软硬件不够,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企业对学校的合作就会缺乏兴趣,校企合作缺乏稳定的基础,长期发展就没有保障。
(五)职业课程体系是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核心
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产业升级、技术革新需要适用人才,学校必须紧紧围绕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职业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设施设备等,提高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和服务能力。课程体系变革的主体在学校,需求在企业,课程体系是联系校企合作双方的纽带,是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核心。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贯彻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实施校企合作是学校、企业及受训学员的多赢之举,校企合作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实践,诸如制度建设方面、合作的深度广度方面和资金保障方面等,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实践,继续加强校企合作,为培养企业急需的实用人才而努力。
第五篇:校企合作总结材料
校企合作总结材料
校企合作办学方案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需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作为学校办学重要性、必要性的趋势下,我校校企合作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保证校企合作有效运行
学校于2009年12月成立了由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委员会主要分析、研究校企合作的模式、方法,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全面指导协调我校校企合作各项工作。教务科各专业教研组组长负责制定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学、教务工作,并配备一名专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建设
在“校企合作办学”、“提高就业质量”的办学观念实践中,我们逐步认清职业学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互利双赢为原则,以技能成才为目标,以推荐就业为关键环节,通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校企双方合作开展高技能教育,促进学生高技能就业,成为高技能人才。
1、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会由企业领导、行业协会、学校领导、招生就业科、培训科和教学骨干等人员组成。专家委员会主要工作内容:
一是校企双方及时沟通技能人才供求信息;二是协助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确保所教、所学、所用三者不仅对接,而且必须体现高技能;三是学校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在岗员工技能培训等;四是在企业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教师能力提升基地、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五是合作实施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前的上岗实习;六是共同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选择优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强化学生实习教学。
学校将选择管理比较规范,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作为学校校外实习教学的合作伙伴,并成立实习小组,由学校确定组长负责上班和业余时间的学生管理,确保实习正常进行,同时请合作企业领导或专家听课,对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三者是否对接进行评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所教、所学、所用的有效对接。另外学生实习之前,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要签订相关协议,约定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费、安全等事项,实习期间万一发生事故,可依协议执行,免除不必要的纠纷。
三、校内强化前校后厂、校企合一,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我校通过不断努力,经上级部门的支持,通过改造、购买等方式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同时通过多方联系与多个本地对口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四、校外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
我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必须配置与专业相对应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方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并取得组织安排实习教学的自主权。为此,学校与北京新世纪金悦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韶山德胜宾馆、韶山宾馆、韶山华龙山庄、韶山教育旅行社、阳光国际旅行社、韶山高翔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和学校高层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教师能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双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1、共同打造师资队伍。为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我校将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利用假期送至企业培训学习,聘请企业专家组成专业课程开发指导委员,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轮训,以及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等方式,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实施“订单”培养。企业根据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习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上岗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
企业的职工进行新技术、技能的提升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由学校提供培训的师资、场所,达到培训的要求。
3、企业搭建实习的平台。学校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其经营场所和培训中心成为实践教学的课堂。
校企共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特别是由企业安排其技术管理人员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学生由专业技能的培养到就业岗位的过渡,努力缩短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更好地达到定向培养目标。
韶山教育旅行社录用我校12名学生、韶山宾馆录用17名(从2008年开始与该企业合作),德胜宾馆录用学校35名学生,北京新世纪金悦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与我校30名学生签订订单协议,校企结合是确保职业技术教育更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满足受教育者需求、促进学校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办学捷径。我们将在不断完善这一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技能型人才提供更有利更有力的成才通道。
韶山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