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世纪的教师要成为“道德教师”
研究证明,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育观念问题。美国国家教育机构1991年的研究发现,由于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同,其教育行为也不同。新世纪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最直接地表现为对“好学生”之评价标准的改变,其次表现为对“好教师”之评价标准的改变。但从根本上看,则是教育本质观和教育过程观的根本改变,进而导致对教育教学质量之评价标准的改变。这一切改变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由约束走向激励,由知识走向发展,发展学生,发展教师,依靠教师的内涵发展引领学生,师生互动发展,共同发展。这正是新世纪师德修养的基本点。21世纪,教师与学生生活场域的不同和变化,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学习和生活,从节奏到质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少年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的信息和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内容多样、视角多变、形态复杂。学生在比较中不再被教育者所传递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观点、价值取向所左右。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也由以往的知识型、顺应型转变到具有批判性思考特征的体验型、创新型人才。如此,有必要提出“道德教师”的范畴,让全体教师明白,只以工作量的投入衡量教师境界的高低是不够的,道德教师应当在反思与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生命的新能量,形成师生互动之势:具有健康的生命样态,包括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精神;有适当的知识储备和知识观念;具有驾驭教育现场的能力或教育智慧,其中包括整合和灵活运用跨学科及百科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有营造教育场、优化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道德教师之所以要树立这些观念,其深层意味着超越工具论的教师观,而转变为一个发展论的教师观,从而对教师的要求也就产生了质的超越。新教师必须走出单纯传授文化知识的教育范式,而以发展作为新教育理念的内核,并在发展人的整体框架下,认识、理解与操作教育。在设计教育教学方案和实施一系列具体教育改革措施时,教师不能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其职业的核心价值,也不再把对学生的有效约束当成符合师德修养的唯一正确选择。而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发展学生的能力、个性和德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反过来也发展教师自己。教师究竟应有怎样的发展观呢?首先,要着眼于为未来培养人才,一方面单纯为现实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容易过时,毕业生易遭受市场冷遇或“闲置”。另一方面,新教师要面对学生群落里的各种新异现象。因为人的发展是一个生态创生的过程,是不同个体根据自身的方式实现互动,不断创造新知识、新道德的过程。现实生活中所蕴涵的知识和道德及其对学习的实际意义,是从书本规范条文的“背诵”中无法体验到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和体认既有知识与道德的基础上,敢于和善于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境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其次,发展的主体既有学生,也有教师,师生互动发展,共同发展。在20世纪,杜威提出过发展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布鲁纳提出发展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结构的能力,赞柯夫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等,却变相忽略了教师本身的发展。事实上,一个教师在不进修、不发展的状况下,经过一个或几个教育教学周期之后,他的教育教学观念和知识、能力结构等,就不能再引领学生了。因此,必须充分认识人类的“反哺文化”现象,牢固确立双向发展观、互动发展观。
第二篇:新世纪教师素养
《新世纪教师素养》学习提要:师德篇
师 德 篇
综述:教师职业道德是新世纪教师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主导地位,它影响教师的职业生涯。师德观涉及到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生、对待自身利益的态度问题。适应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需要,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和素质教育改革实践的挑战,迫切要求对传统师德观进行更新和提升,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构
建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利益,自觉做到依法执教。
第一章 道德的魅力
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教师职业道德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健康和稳步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而且还影响学生品德的塑造和提高。师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师德修养比教师的知识、能力更重要。教师应从自我做起,积极投身道德活动的实践。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识记:(1)道德;(2)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2.理解:以德兴教、以德育人的重要性,即教师道德修养在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3.应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加强师德建设应从自身做起。
第二章 理想信念是道德之本
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理想信念在人们的道德品质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理想一般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等,其中生活理想是基础,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社会理想是最高层次。理想的实现是要靠个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敬业更要乐业。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识记:(1)理想和信念的概念;(2)理想类型:社会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3)师德修养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
2.理解:(1)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要求;(2)教师劳动的三重收获(魏书生语)。
3.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个人在处理职业理想与现实矛盾时的感受和超越。
第三章 教育观念是师德之魂
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教育观念的含义;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对教师教育行为和师德修养有深层次影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通过知识的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新时期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发展观和学生观,尤其是把学生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识记:教育观念的含义及其对教师行为的影响。2.理解:新的教育观、发展观和学习观。
3.应用: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第四章 师生伦理关系是师德主体
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的基础。平等、民主、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实现由传统的师生关系向现代的师生关系的转变:即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权利的人来对待,不得侵犯学生的人身自由和教育的权利。教师要在新课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转变自己的角色。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识记:(1)师爱的特点;(2)新型师生关系的涵义。2.理解: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变化:(1)是新课程的探究者和开发者;(2)是教与学的设计者与创造者;(3)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与促进者。
3.应用: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1)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讲求民主,宽松和谐:(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第五章 坚持依法执教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依法执教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之一,德治与法治不可偏废。依法执教不仅是教师对自身行为的规范,而且是法律赋予教师的基本义务。以往教育实践中侵犯学生的权利常有发生,在民主法制社会中教师要全面履行法律义务,坚持依法执教,不得侵犯学生的权利,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教师要了解自己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识记:(1)学生的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隐私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性不可侵犯权、财产所有权的概念;(2)教师享有的基本权利类型及救济的途径。
2.理解:教师侵犯学生权利行为的表现及其法律责任。
3.应用:运用所学的教育基本法律知识,评析学校或教师侵犯学生权利行为的案例。
第三篇:教师要不断加强道德党员
党员教师要不断加强党性师德修养
黑龙口中学 郭宝余
加强党性、师德修养,增强党性观念,是每个党员、教师终身实践的重大课题,也是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提高党员、教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教师队伍,不仅是各级党组织的首要任务,而且是每个教师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因此,作为共产党员、教师,要切实加强党性师德修养,使自己成为无愧于时代要求的合格党员、教师。
今天,我仅党员、教师如何加强党性师德修养,联系实际谈谈个人的认识,大家觉得是对的,共勉,不对的请批评指正。我讲三点:
1、党性师德修养的本质内涵;
2、党性师德修养必须常抓不懈;
3、党性师德修养要从自身和身边做起。
一、党性修养的本质内涵
如何加强党性修养,首先要理解党性修养的实质内容和要义。党性修养,是指党员、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党性师德修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 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的每个成员应当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政治信念,先进的思想觉悟,坚强的组织观念,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坚,民族的脊梁,阶级的先锋和时代的楷模。要成为党员、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应该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教育,自觉实行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不断强化先锋队意识,积极履行义务,才能充分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
党性修养的内涵。第一、“党性”是马列主义学说的根本范畴。最先提出党性问题的是列宁。党性就是指共产党员的特性,或者说共产党员的性格。第二、“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孟子曾提出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一个修养的问题。曾子也讲“吾一日三省吾身”,也是提倡修养问题。“修”即扶正,按照一个标本和一个目标去做。“养”即养成,循序渐进,逐步教化。第三、“党性修养”是我党自身建设的伟大创造。是党员、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的有效方法。我认为这就是党性修养的概念内涵。
在党性师德修养的问题上当前存在着三种误区。一是“过时论”。有的人觉得现在是靠法律、纪律来约束的时代,不是靠道德修养能够约束到的。但我认为能否最终自觉遵纪守法、能否正确对待物质利益,还要以修养、境界的内因来决定。二是“无用论”。有人讲,党员、教师的成长主要还是靠机遇,靠能力,党性修养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这种认识,其实是否定了人的本质的东西。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什么人能抓住机遇?我认为修养好的人才能抓住机遇。不是有个“三行”的说法吗?首先是自己行,大家才说你行,领导才说你行。有了这“三行”,你才行。大家说你行,领导说你行的前提是你自己行,自己行首先又是修养行。你方方面面行,领导和组织会提拔重用你。三是“吃亏论”。有人讲,当今社会,谁讲修养谁吃亏。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面写了一句话,他说:吃小亏,占大便宜。少奇同志讲的这句话,是有他的道理的。大家想一想,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连小亏都不愿意吃的人,谁愿意与你共事呢?我想大家都有这个体会吧,都不愿和爱占小便宜的人打交道,最多只能和这种人打一两次交道。
党性修养具有四大属性。一是时代性。在不同的时代,其要求和内容的重点是不同的。解放以前,大家对共产党人的要求是不怕死,敢于牺牲;建国以后,毛主席在西北坡提出的对共产党人的要求就是防止“糖衣炮弹”;对于现在来说,就是要求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以人为本,如何能够带领大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动态性。在同一时代不同时期要求也是不同的。每个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克服人性弱点的痛苦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克服思想误区、行为陋习的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成长过程。党内一些犯错误的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坏分子,而是放松了思想改造,放松了党性修养,才使自己变 质。(例子:张改萍„„)。三是层次性。反映到自身修养上,就集中地表现为两个不同:每个人修养起点不同,工作岗位要求也不尽相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农村不一样,领导岗位与普通岗位不一样。所以,党性师德修养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而应尊重实际情况,尊重成长规律。四是实践性。党性修养不能停留在口上,停留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最关键的问题是落实在行动上。
党性、师德修养对党员、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总体来说,一是做好人,二是做好事,三是要做好党员,四是要做好教师。
第一、做好人。每个人从懂事起,做人的问题便伴随一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也就成了每个人一生必做的答卷。人品是党性的底色,是党性的基础,人品不过关,党性不可能过硬。做人是一辈子,做官是一阵子。做好人,是做好事的前提,是做教师的条件。如果人都做不好,一切都是假话。底色不行,用麻布袋绣花也只能绣出那个水平来。如:“裸体”,襁褓中(可爱),画室里(艺术),手术台上(科学),大自然中(返祖),洞房中(爱情),大街小巷中(流氓)。
第二、做好事。一个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人,是没有党性可言的。加强党性、师德修养,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更多、更好地为人民做事。所以,检验一个人是否有坚强的党性和师德,既要看他是否做事,更要看他为谁做事、怎样做事和做事的效果如何。第三、做好党员。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归根结底是要做好党员。(如:过去小韩峪村支书周百堂书记就是一个好党员,好干部。洁身自好、不耍、修地、管好森林、虚心、管理学校。)好人不见得是好官,而好官必须是好人。有的人官越做越大,人越做越小。就是开始还不错,随着职务的提升,人品反而越来越差了,他的本色也没有保持住,职务一提升,架子就开始提升,官气也开始提升,做人的本色也丢掉了。
第四、做好教师。做教师和做人、做事、是紧密相联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服从工作安排,认真备课、上课、辅导,爱护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遵纪守法,坚守岗位,教学效果好,就是好老师。
二、党性修养必须常抓不懈
我们是执政党,执政党的党风影响社会风气,影响党的形象,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当前党性、师德修养必须解决七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学习自觉性不高。有的“拒学”,认为“学理论很枯燥,学科技太深奥,学管理没必要”,学习不如关系,知识不如“见识”。有的是“厌学”,平时躺到床上睡不着,拿到书本就睡着,书成了最好的催眠曲,有的是“歪学”,就是瞎学。在学习的问题上,有的不爱“武装”爱“包装”,文凭很高,能力低下。实际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不学习,直接的后果是知识老化,能力退化,跟不上形势的 需要。不学习不可能有新意,不可能有创新,不学习只会讲套话、空话。现在的人心态浮躁,过去老师教我们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可是现在有的人根本坐不住,学不进,说不明,道不清,更谈不上写。如:(学习越多的人越没话了。)三天不学习跟不上刘少奇。学习松懈造成的结果:一是决策不灵。面对新任务、新要求,不是跟着形势走,而是跟着感觉走,谋划工作粗枝大叶的多,深思熟虑的少;二是方法不当。工作找不到重点,不知道轻重缓急,分不清主次巨细,东一榔头西一棒,想到哪里搞到哪里,陷入“土办法不行,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好办法难寻”的尴尬境地,事事无处入手,常常茫然失措;三是问题不断。不敢负责,不敢担担子,在困难面前敲“退堂鼓”,在矛盾面前打“太极拳”。
(二)信念不坚定。在信仰方面,有的不信马列信宗教,不信科学信迷信;(火神庙有一村民信耶稣,父亲得病,不去医院而念经,耽误治疗而死去,不哭、不带孝、不用人。)有的只讲金钱,不讲信仰;只要实惠,不要理想;公然认为“马列主义是空的,共产主义是远的,黄金白银才是实的”,提出要“丢掉远的,不要空的,只要实的”。从80年代开始就有人喊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口号。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整个社会理想信念缺失,大家早就听说过,有所谓的“新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群众就是“密切联系领导”,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表扬与自我表扬”。有人就说现在是“五个主义”盛行:思想上个人主义,工作上好人主义,组织上自由主义,作风上形式主义,生活上享乐主义。
(三)原则性不强。在原则方面,有的对同志不是同心同德,而是同室操戈。有的地方教训是深刻的!(麻街一个村干部„„)。有些单位班子成员之间,开始相敬如宾,接着相敬如“冰”,后面是相敬如“兵”。有的人在是非面前做“猎人”,睁只眼闭只眼,不说好不说坏;在原则面前当“瓦匠”,搞和稀泥,明哲保身;开展批评是“炮手”,对领导打“礼炮”,对同事打“哑炮”,对自己放“空炮”。有的对全局不关心,对大局不热心,对本职不尽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造成该想的事情不去想,该做的工作不去做,该忙的事不去忙。有些地方是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形成了网上流行的描写某些干部现状的一句话,“忙碌的公仆在酒菜里,重要的工作在文件里,该抓的工作在口号里,需办的急事在会议里,妥善的计划在抽屉里,应刹的歪风在通知里,宝贵的人才在悼词里,优质的商品在广告里,动听的词汇在汇报里,辉煌的数字在总结里。”
(四)思想不解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循守旧。抱着老观念、老套路、老经验,外地没有实行的不干,政策没有规定的不做,领导没有交办的不动。实践没有新举措,改革没有新突破,发展没有新办法,为官一任无起色,发展无生机,涛声依旧,面貌依旧,山河依旧。二是求稳怕乱。有的怕出乱子,信奉“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和谐就是妥 协,妥协就是“放血”(用钱买平安),有的怕得罪人,喜欢当“好好人”,认为“批评上级官位难保,批评同级关系难搞,批评自己自寻烦恼,批评下属选票减少”,结果紧要工作都不去抓,突出问题都不去管,复杂矛盾都不去碰。三是固步自封。有的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只看眼前“三尺三”,不见世界“九丈九”,满足于“成绩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大年年走,日子难过年年过,年年过得都不错”,对差距无动于衷,对落后自我安慰,结果机遇擦身而过,发展停滞不前。(如:三个砌墙人,当别人问“你们在干什么?”甲:“没看见吗,砌墙。”乙:笑了笑说“我在盖一栋大楼。”丙:边干边哼“我们正在建设一座城市。”十年后,甲依旧砌墙,乙成了工程师,丙成了前两人的老板。启示:没有想象,思想不解放,不积极去规划自己的未来,就不会有所作为。其实,人一生,你有合理的规划、想法你就成功了一半。)
(五)精神不振作。一是得过且过。只求“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我们深感人们心中有杆秤,干事的领导永远记在心中。(例如:常德盛:江苏省常熟市任阳镇党委副书记兼蒋巷村党支部书记。他以建设新蒋巷为己任,使30年前血吸虫病流行、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逐步变成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文明村。群众称他是“当代的焦裕禄,活着的孔繁森”。麻街高潮村王重珍支书,家庭、修路、修地、修学校„。)二是怨天尤人。工作不成怨环境,事业不成怨条件,提拔不快怨领导,业绩平平怨下属。三是心不在焉。说起话来没 新意,做起事来不在意,群众看了不满意。
(六)作风不扎实。有的不深入学生,不深入实际,犹如墙上芦苇、井中葫芦,立不起来,沉不下去,工作走马观花,调研蜻蜓点水,找问题浮光掠影,汇报掺杂水份,指导工作居高临下,实际问题似懂非懂。有的工作抓而不实、抓而不力,认为“东混西混,一帆风顺;任劳任怨,永难如愿;尽职尽责,必遭指责”。工作雷声大雨点小,“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人们对公务员这样说:上午说官话,中午说酒话,下午说梦话,晚上说情话,回家说谎话。台上孔繁森,台下王宝森,见了领导是和珅,见了群众是泰森。
(七)律己不严格。对工作要求不高,对职务期望很高,“两年没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变动,到处去活动”。还有的是“双面人”,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群众给这样的干部总结了四句话:台上是清官,台下是贪官;对上是善人,对下是恶人;上班是君子,下班是痞子;进家是丈夫,出门是情夫,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贾平凹在《废都》里说一些干部: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伤了胃,喝得老婆背朝背,老婆告到监委会,书记说,该喝的不喝也不对。原天津市政协主席,原济南市人大主任的教训„„,不是够深刻吗。(如:一个家庭中,父母、爱人、孩子,哪个重要。)
综上所述,加强党性师德修养是每个党员、教师面临的紧迫而长久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
三、党性、师德修养要从自身做起
这个问题是今天讲的重点。我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党性师德修养,每个人要从字身和身边边做起,贵在自觉,贵在实践,贵在持之以恒。最主要的还是要在五个方面加强修养:
(一)要坚定共产党员的政治立场 加强党性师德修养,第一位是政治修养。
政治修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要坚定。就是思想上不摇动,行动上不出错。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原则面前没有任何含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二要忠诚。要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忠诚于教育事业。一个人如果没有忠诚,每天以虚伪的面孔对人,固然能骗得了一时,但骗不了一世;能够骗得了某个人,但骗不了所有的人。三要清醒。就是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掂得出轻重,分得清是非。这主要体现在六个“不”上: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不退;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不倒;在成绩面前戒骄戒躁,不飘;在生活面前勤俭节约,不奢;在荣誉面前泰然处之,不争;在胜败面前一如既往,不停。能做到这六个“不”字,可以说,头脑算比较清醒了。四要敏锐。即政治嗅觉灵敏,政治鉴别力强。有的人是好人有好心,但对一些事缺少清醒的认识,敏锐性不强,最终也会犯错误。
提升政治修养,关键是做到“四讲”:一是讲大局。就是要跳出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大局利益。二是讲理想。既要讲远大理想,又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要符 合实际,一旦脱离现实,就会变成空想、幻想。理想之树,只有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三是讲责任。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无论是当领导,当下属,还是当丈夫,当妻子,当儿女,都要讲责任。一位领导问一个县的县委书记:“你当这么多年书记,怎样做到没有犯经济和作风错误?”,这位县委书记说:“我如果在这方面犯错误,就无颜见父老乡亲,无颜见妻室儿女!”这话很朴实、很直观,我看这就体现了责任心。一个人没有责任心,是被人看不起,无法立足于世的。当领导没有责任心,下属看不起你;当下属没有责任心,领导瞧不上你。做事首先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对得住自己这份职责。四是讲原则。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时用中国的古训诗词讲了他五个方面的心路历程,我觉得讲的非常好,我念给大家听。第一句话他用的是左宗棠故居门口的一副对联“心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第二句话用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就是要始终出于一种忧患意识,第三句是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为总理,居庙堂之高,知道江湖之远,知道老百姓心里想的说的。第四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就是说要立德、立功、立言。第五句话是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小平同志也说过类似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作为一个总理,能够把爱国爱家,以天下为己任,重民生,勤读书,用这五句古诗 词来回答他的心路历程,确实讲得非常好。我建议大家也作为自己的座佑铭。
(二)要努力提高与时俱进的各种能力
一个人不管你思想多好,人多厚道,多老实,但最终要体现在能力上,能不能干成事。有道是:事业没有止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能力没有止境,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对我们而言,能力上的要求有很多,就当前而言,我觉得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科学发展的能力。第一,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了,才有科学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第二,不发展没有道理。我们现在所有的问题、所有的困难,都是发展不够、发展不好、发展不到一定程度的问题。不发展,就会落后,就要挨打。有些人把近现代中国概括为三句话:60年前是挨打;30年前是挨饿;现在是挨骂。挨骂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从国际上看,是害怕中国崛起了,不希望有一个强大的中国,他就骂你人权问题、西藏问题、新疆独立问题等,挑你的刺;从国内来说,老百姓中也有少数人在骂,虽然吃饭温饱问题解决了,但是痛恨腐败问题,痛恨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别人那么高水平的问题。现在挨骂是发展不够的问题。第三,硬发展不合道理。硬发展就是不按客观规律的发展,不符合自然规律、不符合人的本性的发展,不爱惜民利、民力的发展。硬发展不是长远之计,资源是有限的,环境也是有限的,青山绿水,经不起几次破坏。资源用尽了,环境污染 了,我们拿什么来发展?第四,可持续发展是大道理。可持续发展说得简单点就是不吃子孙饭,不断子孙粮,不欠自然账。也就是说我们不寅吃卯粮,不要把一辈子的饭,把子子孙孙的饭,一顿把它吃掉。所以说,科学发展的能力非常重要。
2、知人善任的能力。知人善任,最重要的是“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什么样的人是老实人,什么样的人是素质高的人,什么样的是干事的人,是不是可以从8个方面考察:①他不和你套近乎但积极配合你工作。平时不习惯于察言观色,也不见风使舵,但是听从组织的安排,努力做事。②他不和你多走动但能体谅你良苦用心。他尽管不天天跟你黏在一起,但是知道你心里所想的。③他不关注你的生活私事但能帮你排忧解难。一旦有困难、问题,他就帮你抵得上,帮你排忧解难。④他不当面恭维你但能帮你树立威信。表里如一,维护领导的权威,组织的权威,维护班子的权威。⑤他不向你表态但能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做事情扎扎实实,坚持低调做人,认真做事。⑥他不爱表功但能创造性工作。⑦他不爱提个人要求但表现积极。⑧他不看你脸色行事但能秉公办事。
3、团结共事的能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效率。互相补台,一起上台,互相拆台,统统垮台。在团结的问题上,我的理解在工作和交往中要按照六个字来把握,就是“原则、方法、感情”。(“人”„„)。
4、维护稳定的能力。稳定是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所有的 问题都是白搭,都是空话。
要提高维护稳定能力,关键是要加强学习。古代有一副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意思是说,一等人是对国家忠,对父母孝;两件事,读书和耕田。这当然是在农耕时代,是自然经济的时候。如何学习?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古代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要求他的学生每天把手摆三百下,结果一年后,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这个学生后来成为苏格拉底第二;希腊的又一位大哲学家一一柏拉图。学习如同打井一样„„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打出井水。希望大家还是要多学习,以学提能。同时,学习还要掌握方式方法,王国维论述过治学的三种境界,其实也是三种学习方法: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指的是求学:第二种境界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指的是苦学;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指的是悟学。通过求学、苦学,能够感悟一些东西。当然,是可以借鉴别人好的东西。我为准备这个讲稿,看了很多资料,准备的过程也是学习。大家要通过学习,从中了解一些东西,掌握一些东西,以丰富自己的头脑。
(三)要高度注重个人道德修行
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资本。新时期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强调要加强修养的问题。怎样才能做个有修养的人呢?我感觉,至少应达到三个标准,即:一要行善,就是人要善良;二要脱俗,就是不落俗套;三要无私,就是大公无私。这 里,不妨引用三句名言加以佐证。第一句是刘备给儿子刘禅的遗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佛教有句禅语:“万事皆空善不空。”善事也好,恶事也罢,都是从小事开端,以小事体现的。好事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从小事开头,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只有行“小善”才能至大爱,远“小恶”才能成大德。小节不注意,大节就难保。第二句是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警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借莲花以自喻,赞美的是洁身自爱的高尚品格,暗讽的是追名逐利的世俗之辈。第三句是陶铸在遭受“四人帮”迫害时写给妻子的一句诗:“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怎样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呢?我的感悟是应该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自己。古人讲,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难,知事难,知理难,知己最难。每一个人,通常都有“三个自己”:理想中的自己,金戈铁马,气吞万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别人眼中的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现实中的自己,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每个人都会老,都会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人生都是这样。每个小孩生下来时,总是使劲地哭,紧握双手,小脸涨得通红。有人解释这种现象是:你看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紧握双手,什么都想要;而人到去世时,总是两手一摊,最后什么都没有。还有一种说法,小孩生下来时,总是使劲的哭,这说明人来到世上要吃苦,要与困难相伴,与困难作斗争,而不是来享受。所以,大家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岗位,正确认 识自己的优劣,正确认识自己的局限,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
第二阶段,把握自己。把握自己的例子很多,一失足成千古恨,人生最关键的就那么几步,走错一步,也就没有后悔药吃。(区监察局局长廉政报告说)我们把握自己关键有三条。一是把握心态。有的人总结,人生有两大悲剧,第一大悲剧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什么钱财、名利、荣誉等想得到却得不到;第二大悲剧是得到了不想要的东西,如病痛、苦难、磨难等。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的状态,决定了他的斗志。其实每个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殊途同归。作为我们,现在是按你的钱财的多少、职称的高低来划分;退休以后,是按你的血压、血糖、血脂,按身体好坏来划分的。小朋友的快乐,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烦恼,而是他们根本不在乎烦恼,人类的全部烦恼来自于互相攀比,我们的烦恼,都是比出来的。所以李瑞环在学哲学说了一句话:“吃出来的毛病,比出来的烦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需要人内心和谐。不要为了一张纸,影响快乐一辈子:出生一张纸,开始一辈子;毕业一张纸,奋斗一辈子;婚姻一张纸,折磨一辈子;做官一张纸,斗争一辈子;金钱一张纸,辛苦一辈子;荣誉一张纸,虚名一辈子;看病一张纸,痛苦一辈子;悼词一张纸,了结一辈子。淡化这张纸,快乐一辈子。
三是把握幸福。幸福在哪里?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效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清代有个养生学家,他写了一首 知福歌:人生尽受福,何苦不知足;思量愚昧苦,聪明就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负累苦,逍遥就是福;思量离别苦,团圆就是福;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思量牢狱苦,自在就是福;思量无后苦,有子就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思量死去苦,活着就是福;苦境一思量,就有许多福;可惜世间人,几个会享福;有福要能知,能知才享福;我劝世间人,不要不知福。当前人们对幸福的新理念是一切以五块为中心:吃、拉、睡、说、走。
四是把握事业。作为我们教师,教育事业就是人生的主体。当我们加入教师队伍的时候,我们就实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选择。所以,我们只有在这个事业里努力耕耘才能收获人生的果实,否则只能吞下人生的苦果。
人生三大陷阱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来。”第一个小偷悄悄地走近山羊,把铃铛解了下来,拴到了驴尾巴上,然后把羊牵走了。农夫在拐弯处四处环顾了一下,发现山羊不见了,就开始寻找。这时第二个小偷走到农夫面前,问他在找什么,农夫说他丢了一只山羊。小偷说:“我见到你的山羊了,刚才有一个人牵着一只山羊向这片树林里走去了,现在还能抓住他。”农夫恳求小偷帮他牵 着驴,自己去追山羊。第二个小偷趁机把驴牵走了。农夫从树林里回来一看,驴子也不见了,就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哭。走着走着,他看见池塘边坐着一个人,也在哭。农夫问他发生了什么事。那人说:“人家让我把一口袋金子送到城里去,实在是太累了,我在池塘边坐着休息,睡着了,睡梦中把那口袋推到水里去了。”农夫问他为什么不下去把口袋捞上来。那人说:“我怕水,因为我不会游泳,谁要把这一口袋金子捞上来。我就送他二十锭金子。”农夫大喜,心想:“正因为别人偷走了我的山羊和驴子,上帝才赐给我。”于是,他脱下衣服,潜到水里,可是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一口袋金子。当他从水里爬上来时,发现衣服不见了。原来是第三个小偷把他的衣服偷走了。这就是三大陷阱:大意、轻信、贪婪。
第三阶段,超越自己。当一个人达到忘我的时候,也就登上了人生的顶峰。有人对人生总结了“四个差不多”:50岁时,长得丑长得俊都差不多;60岁时,官大官小都差不多;70岁时,钱多钱少都差不多;80岁时,男人女人都差不多。今年春节,我的朋友给我发一个短信,叫做“人生九个不要等”:不要等到想要爱的时候,才想到去付出;不要等到孤单的时候,才想起你的朋友;不要等到有了职务的时候,才想到去努力工作;不要等到失败的时候,才想到别人的忠告;不要等到生病的时候,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不要等到分离的时候,才后悔没有珍惜这份感情;不要等到有人赞赏你的时候,才相信自己;不要等到腰缠万贯的时候,才想到去帮助穷人;不要等到临死的时候,才去热爱生活。我觉 得这九个“不要等”把人生的感悟,讲清了、讲透了,也是我们超越自己的人生宝鼎。
当人生不顺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要多从自身找原因,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真谛。作为我们,如有想不开时,可以去看看“三座山”:井冈山、普陀山、八宝山。到了井冈山,你就知道,共产党的天下、我们的政权、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到了普陀山,你就知道,人要大度、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到了八宝山,你就知道,争权、争名、争利,斤斤计较都用不着。同时,有时间也可以常去三个地方看看:医院、监狱、火葬场。常去医院看看,人经过病痛灾害,什么事才会看得开;常去监狱看看,才会感受到自由的宝贵,就会万分珍惜现有的一切;常去火葬场看看,才会懂得生命的可贵,无论什么级别、荣耀、富贵,在这里都是一堆灰尘。千万不能把个人名利看得太重,要经常做到三个想一想:想一想为建立新中国,牺牲的烈士,想一想过去艰苦条件下工作的老同志,想一想家乡的父老兄弟。这样一想就会想通,就会珍惜自己的岗位,珍惜有限的工作时间,在其位谋其政,不虚度年华。
(四)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作风是力量,是形象。加强作风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永恒主题。
1、要除掉官气、霸气、骄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官气”来评价领导干部。有人就调侃,什么是总裁?经常裁人的人 叫总裁;什么叫经理?经常不理人的人叫经理;什么叫老板?老是板着脸的人叫老板。这其实是对“官气”的讽刺。我们每一人都要少些“官气”,多些“正气”,把位置摆正,真正以官德服世人,以政绩显威信。霸气太足,也就是匪气了。有的“一把手”成了“一霸手”,所以有“一把手说一不二,二把手说二不一,三把手说三道四,四把手说是是是,五六七把手,只记不开口。”的说法。
如何搭班子共事,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我有四句体会:对领导尊重但不捧,对同事直爽但不捅,对学生热情但不哄,对老婆正直但不凶。
2、要少讲套话,力戒大话、空话,不讲假话。套话完全不讲不可能,但可以尽量做到少讲,假话是一定不能讲。大话、空话无益工作,失信于民。假话误国误民还误己。1958年浮夸风和“狼来了”的故事,给人的教训太深刻。所以国学大师季羡林讲:“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是告诫我们的真话。
3、要察实情、做实事、求实效。要深入实际,做实事,不能作风漂浮。我们现在讲的困难和问题,都是没有扎扎实实、静下心来干。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要察实情。这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教学方法。二要做实事。做实事就是不做假事,不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有多种原因,有人讲,形式主义是“带”出来的;形式主义是“看”出来的;形式主义是“评”出来的;形式主义是“逼”出 来的;形式主义是“护”出来的。三要求实效。干工作不仅要“身入”,更重要的是要“心入”。要走出“狠抓就是开会,措施就是发文,管理就是收费,重视就是标语,落实就是动嘴”的误区,敢于负责,敢于较真,工作不管大小,都要一心一意,都要认真、较真,一抓到底,常抓不懈,不出成果不罢休。
(五)要时时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廉与德、能、勤、绩的关系就好比“1”和“0”的关系,要明白一个道理:在廉政建设上,过去的功是不能抵罪之过。一旦廉洁出了问题,一切都会否定。在廉政上,我送大家几句古训,第一,“物必自腐,而后生虫”。就是所有的问题,不必强调客观理由,关键是自己的问题。自己腐烂了,才会虫生;第二,“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贪欲”。所有的祸害,所有的欲望,都来自于贪多、不知足,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三,“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亦与之化矣。”就是要大家要慎交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四,“小节不保,终累大德”,小事不小,小节不小。第五,“当官应有所畏”。只有畏惧大自然,像汶川大地震,才能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矩。只有畏惧法制,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第六,“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看天边云卷云舒。人要坦荡,有平常心。第七,“广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斗粮。”有再大的地盘,晚上睡觉时不过八尺宽的床,有万贯家财,每天也吃不完一斗粮。最后是文天祥的“要留清白在人间”。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了,才能留得清白在人间。
我认为要明晰“三条底线”。一是要划清公与私的“警戒线”。有人归纳了六种人:即大公无私为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好人,有公有私为常人,先私后公为小人,损公肥私为罪人。二是要远离纪律与法律的“高压线”。我们每个人切不可以身试法,而要以身作责,遵纪守法。三是要慎待招惹麻烦的“是非线”。要牢记“三个千万”千万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千万不能轻信别人甜言蜜语的承诺,要知道最毒的药往往是最甜的;千万不能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最后,送给大家四句修养的话:第一句话:立志干大事的人,尤其要提防在小事上栽跟头。第二句话:要学会唱国际歌,从来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第三句话:在廉政的问题上,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如果廉政上出了问题,就会人财两空。第四句话:和谐出成果,和谐出人才,和谐健康长寿。
第四篇:校长要成为教师的老师
校长要成为老师的老师
韩陵中学
李虎堂
以前总以为凡做教师者,都是人中英杰,世中仙者,自有其出人之处,自有一把刷子。所以身为校长,我也不愿意在各路神仙面前卖弄自己。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我所放心的不少“神仙”所教的成绩却一路滑坡。我去听课,他竟然连重点都指导不到;我看他们处理班级事务,简单粗暴。我懵了,我的老师们并非都是我想象中的“神仙”,自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一把刷子。他们需要成长,他们需要培养,他们需要指导。
那么,作为校长,应该是指导、培养教师最廉价、最便捷、最权威、最有效的指导者。
一、校长要成为教师的精神领袖。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理论经常见诸于报端,耳闻于会议,践行于学校。纵观古今中外之教育,此话一点不假。春秋时期,作为中国第一个民办学校校长的孔子,以其万圣师表的素养开创了中国教育贵族化向平民化转变之先河;近现代的蔡元培造就了卓著的北京大学,张伯苓成名了南开中学;陶行知示范了全民教育;魏书生、李希贵所带领的中国教育的改革,朱永新李镇西开展的新教育运动;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创办了世界著名的帕夫雷什中学等。这些事例无不彰显着一个好校长的魅力与作用。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校长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陶继新说过: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江河日下的学校经营得蒸蒸日上,一个没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蒸蒸日上的学校经营得江河日下。可见校长的作用之重要,其影响之巨大。
一个好校长要想带领导好一所学校,校长的思想是关键,校长的精神是核心。校长的所作所为,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校长的思想,体现着校长的精神。说到底,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教师的行动指南。校长爱好喝酒,教师就爱喝酒;校长爱好打牌,教师就爱打牌;校长爱好读书,教师就爱读书;校长爱好钻研,教师就爱钻研。不管是出于亦步亦趋的追捧,还是出于见贤思齐的学习,校长的每个行为,都会影响教师的行为。所以,校长无形中成了教师的精神领袖。基于此,作为校长,必须严管自己的嘴,严守自己的行,严密自己的脑,摒弃不良习性和消极思想,用良好的精神和言行做好这个精神领袖。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不爱喝酒,不会搓麻将,以读书写作和钻研教育为乐趣,他笔耕不辍,坚持每天更新博客。在他的鼓励和感召下,学校绝大多数老师都能每天坚持做好“五个一”,他们坚持边读边做、边做边写、每日反思,三年来每个老师平均读书50本以上,共写下教育随笔10000余篇,《把心灵献给孩子》一书就是从老师们的大量随笔中遴选出来的,是老师们在“新教育实验”大旗下实现专业发展美丽蝶变的真实写照。
我调任韩陵中学做校长时,感到学校最需要的是一种精气神,是一种实干精神,于是我率先垂范,亲自上毕业班语文课,并带领大家学习了《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长篇评论,提出了“实干兴校,空谈误教”的口号。校长的精神感召了大家,老师们说,校长都干了,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校长,应该用自己积极的思想引导教师走向积极,用自己实干的精神引领教师实干,用自己奉献的精神鼓励教师学会奉献。
二、校长要成为教师的业务导师。
校长不是行政领导,而应该是业务领导。校长学习的机会要比教师多,接触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前沿信息的机会多,所以我们作为校长,一定要认真学习,引领自己的教师团队走向专业化发展之路。崔其升走在了业务的前沿,他坚持研究和实践“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使杜郎口刮起了中国课改的旋风;蔡林森走在了业务的前沿,他践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使洋思中学成为课改一面旗帜;李希贵坚持课堂语文教学研究,他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使北京十一中学唱响中国。而他的老师们,也因为有这样的校长做导师,走向了课改之路,走向了职业幸福之路,成就了自我价值。我目睹过蔡林森校长给教师评课的现场,他的评课是不客气的,而正因为如此,他的老师们才成长的更快,他们的学校才在全国知名。纵观全国知名学校,哪一所学校不是因为校长的业务精湛而闻名,哪一所学校不是因为校长注重内涵发展而引人关注。
学生留长发染发问题一直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个难点。一次,我看到一位教师在批评一个学生留长发,但是该生根本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知道,用学校制度、班级要求这样的纪律来求他,不会改变他的认识,学生不会诚服,即使理了发,也认识不到问题所在。我想了想说:“这位同学,你想留长发,时尚一点,爱美本没有错,但是,我想给你举个例子。你看,我做一名男校长,明天留着长长的头发,甚至烫发染发,你会怎么看我?肯定说,我们的校长咋流里流气的?我们的警察、解放军,人人留着披肩发,或爆炸头,你会怎么看,你肯定会怀疑,这样的警察和军队能保护我们吗?为什么我和他们就不能留长发呢?因为这不符合我们的身份。”接着我告诉他,凡事都有一个规矩,破坏了他,就显得不和谐了,不美了。接着,我劝他回家理一下发,我说:“剪成像我这样的短发,不是很精神吗?”一番话,使学生的对立情绪马上消失。事后,这位老师感慨道:“还是校长善于做学生的工作,我们得向您学习。”
在今天的课改大潮中,我们做校长的肯定在大会上做了不少宣传和要求,但时常有些老师就是抱着传统的方法不放。如果我们批评某一教师的教法,甚至会听到有的教师在下面小声的说:“你说的倒好,你做一课试试?”面对这样的情境,你该该如何呢?
一次,县教研室领导到我校听课,当第一节听了已有准备的教师的课后,我感到十分失望,他的教法就是实实在在的传统模式,师生毫无激情,课堂毫无生机。下课后,我临时决定,让教研室领导和学校老师听我一节课。我的激情煽动着学生的激情,我的问题引导着学生的深思和讨论,我留出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展示着学生的才华,我的深度和简洁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素质,留给了学生无穷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课后,教研室的领导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从李校长的课上,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教师伸缩自由驾驭课堂的能力,这绝非花拳绣腿,而是素质和艺术。有这样的校长做榜样,做示范,我们的老师应该有信心搞好课改,榜样就在身边,成功并不遥远。”
三、校长要成为教师的生活向导。
教师也有自己的生活,当生活不顺心时,难免会使工作受到影响。作为校长学会帮助教师调节好心理,做好教师生活的向导,开导好教师,会使教师很快地摆脱烦恼,尽快的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A老师几天来一直很不高兴,见什么都发脾气,有老师向我反映。我问和A老师共同办公的老师,是工作的事让她闹心的吗?老师们反映,没有啊。我于是找来了和她关系较好的老师询问她原因。原来是她要买房子,公婆不给她资助。我让学校资历最深的副校长去做他的工作,开导她。老校长结合她的家境,告诉他,公婆现在不给你资助,自由他们的道理,因为他们的二儿子还未结婚。老校长还告诉她,我们年轻人要靠自己生活,不要一心想着老人的钱。经过一番开导,这位老师的心情慢慢好转了起来,工作也做的很好。半年后,A老师告诉我,因为她和公婆的关系好了,所以公婆资助了他们5万元购房款。
B老师教学多年,工作一般,面临晋级,压力很大,他很抑郁,昼夜难眠。我得知这个消息后,把他请到办公室,和他聊了很多生活事例,也列举了自己很多不顺心的事,很窝憋的事,最后告诉他:“世界不完全是你的,命运有时候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谁都不会场场胜利。我们去努力争取,获得了,感谢命运;没有获得,下次再来。如果想得到什么就非要得到,那岂不是是自寻苦恼、无法生存了吗?”经过一番谈话,他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校长作为一校之首,要多学习,善学习,成为老师思想、工作和生活的指导者,成为学校的领路人,成为教师的老师,学校的发展将会一日千里。
2013.10.14于韩陵中学
第五篇: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得具备崇高的、正确的思想道德和师德修养,因此,**老师积极参加学校的每一次的政治学习,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将“十六大”精神贯穿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勤奋工作,与时俱进。她热爱她的学生,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孩子,用一颗平常心去教他们,不仅教会他们书本上的知识,还教会他们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尊重师长。同时她还学会如何去理解孩子的需要、如何去理解家长的需求,用自己严谨的工作态度去感染他们。
一、敬业爱生,无私奉献
二、践言力行,争做表率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老师热爱自己所任教的这门学科,数学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性,所以在教学上她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力争教给学生最简单易懂的方法。结合课改,她积极认真参加每次活动,作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笔记,积极参加课后的评课研讨活(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动,将学到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动态及时的带回学校,带进课堂。在教学工作中她始终牢记“学无止尽”这句话,不懂就及时请教有经验的老师,直到弄懂为止。每一节课,都精心备课,为了充分作好课前准备,花去大量的课余时间和休息日,翻阅资料,制作课件,在反复推敲下落实最佳的教学方案。查看更多与本文《优秀模范女教师先进事迹汇报材料》相关的文章。一年担任镇音乐教研组长,一年担任学校教导主任,在这些年中她结合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优势,在教研组中、在学校里,和老师们共同钻研,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以及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设计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大家,与其他老师一起分享教学心得。并时常与老师们沟通、交流,与老师们一同探讨实践,直至完成优秀的教学方案,使教研组、学校形成了良好的互助共进的学术氛围,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