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体会文章
爱岗敬业修师德
崇学正身塑师表
通过暑期师德教育,我深有体会,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做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呢?我认为应该首先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谈起。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形式,即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又反过来积极地影响社会,表现出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就不会有 高质量的教育。
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三、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 支持和配合,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四、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五、严谨治学。树良好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他人,谦虚好学,团结互助,维护其他教师在 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其次,与其他行业的道德相比,教师的职业道德的特殊之处,就是爱心、表率、与自我发展。
爱心————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的突出特点是职业客体不同。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客体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正因为如此,教师职业需要有极大的爱心。爱学生,用爱心抚育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程序”。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德区与 其他行业道德的主要特点。
表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表率作用非常突出。教师的言行举止、精神面貌、治学态度、道德情操及思想作风等对学生都具有示范性、渗透性和权威性,起到言谈身教、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见,育人得要先正己,打铁先得自身硬。作为教师,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去做,使自己时时处处成为学生的表率。
不断学习和自我发展————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时代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发展。
要做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自己。
1),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正如在汶川地震中那一位位遇难的人民教师,面对灾难他们一心想的是他们的学生,不顾自己的生命,依然选择的是救助他们的学生,最后英勇牺牲。他们的事迹无不让人震惊,无不让人为之而感到骄傲,这就是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所体现出的高尚的思想品质。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向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学习,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2),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也只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3),规范自我的文明素养。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所以教师要从自我做起,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4),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和老师的尊重,尤其是那些有特殊家庭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教师的爱去温暖其灵,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体验中接受教育。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自古以来,这就是我们教师的形象。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完善。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教师,成为一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有德行的人。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只有品质优秀的教师才能有人格魅力,也才能有感染学生的人格魅力,人们常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评价教师。
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就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
总之,做为一名老师,要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脚踏实地,不断地反省总结,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那么相信我们离高尚的师德就已经不远!
2014/8/24
第二篇:师德体会文章
师德体会文章
自从踏上三尺讲台,每天都会面对那一张张纯真而又渴求知识的脸,面对着我的学生们,我的内心时时都感觉自已的教学责任有多么重大,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我就是那个所谓辛勤的园丁,我就是那个总燃烧不尽的蜡烛。我就是那个他们求学途中的指挥官。我的一言一行都会最直接地带来学生们的一系列的强烈反映,我想这就是“教师的威力”。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才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听了许多位一线教师述说着自已那平凡而又深刻的教学生涯,我的眼睛不知怎么总喜欢湿润起来,因为他们用自已的坚实的脚步走出了一个个具有自已独特风格的人师形象。因为我们当教师要想把工作干好,就必须心中要有爱。就必须有更高标准的师德风范。
一、立师德。
我感觉到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
二、树师风。
我在改学生作业时,对每份作业对认真批改,这样虽然辛苦些,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学生见老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师能。
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企业的口号是“向8小时要效益”,而我们的一节课才40分钟,对学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我授课的原则是“向40分钟要效果”,尽力使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当然,这就需要在课前认真备课,特别是对于语文课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学好它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我在上每一节课的时候,课前都要精心安排教学设计,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自已的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功底,力图上好每一节课,正如一位老教师所说“工夫到了,教学效果自然就有了”。
教师就是要传道、解惑,对学生和同事在学术上不能有丝毫地保留。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案、收集的资料等,都应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和同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同时别人的进步也是促进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说“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让我们一起“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的德能更上一层,使我们的学校办得更好。
第三篇:师德体会文章
师德体会文章
师德体会文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兴,民族兴,因此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就无法造就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难以提高全民族素质,难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实际行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
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个独特的体系,有其特有的内涵、规律和作用。我们要造就千千万万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其根本保证在于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徐特立有句名言:“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高尚的师德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这种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所在。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它具有专一性、稳定性、执着性等特点。教育信念一经确定就难以改变,从而造就教师特有的道德人格。一个教师只有当他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和人民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干好它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高尚的师德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具有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形势的快速发展,高科技的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
会位置。教师不但要保持自身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在工作中要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光荣职责。要向优秀教师学习,好范文,全国公
务员共同天地学习他们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引导,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会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依法执教、爱岗敬业,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工作中要为人师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通过不懈努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师德体会文章当今世界
师德体会文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兴,民族兴,因此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就无法造就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文秘114,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难以提高全民族素质,难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实际行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
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个独特的体系,有其特有的内涵、规律和作用。我们要造就千千万万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其根本保证在于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徐特立有句名言:“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高尚的师德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这种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所在。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它具有专一性、稳定性、执着性等特点。教育信念一经确定就难以改变,从而造就教师特有的道德人格。一个教师只有当他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和人民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干好它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高尚的师德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
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具有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形势的快速发展,高科技的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
会位置。教师不但要保持自身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在工作中要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光荣职责。要向优秀教师学习,全国公
务员共同天地学习他们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引导,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会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依法执教、爱岗敬业,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工作中要为人师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通过不懈努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体会文章
强自身素质 树干部形象 重基层服务 促经济发展
----“学转抓作”活动体会 北杨村乡党委书记白建军
“学业务、转作风、抓落实、作表率”活动,是县委立足县情、立足干部实际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能、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干部形象的重要举措。活动开展半年以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业务,既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和思想道德境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各种矛盾,作为一名乡镇干部,要在认真做好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博学善思,开阔视野,追求进步,增长见识,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着力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才能促进政府的各项工作。
在学业务中,切实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勤于学习业务。学习是工作之基、能力之本、水平之源。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学习业务尤为重要。把学习业 务当成为一种自觉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既从书本中、从媒介上学习以土地、信访、党建等密切相关的农村法律法规,又从基层向人民群众学习协调、沟通和化解疑难纠纷的知识,通过学习业务,研究工作、探讨问题,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推动发展。二是坚持善于思考。要切实提高敏锐性和洞察力,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工作中要认真调研,全面分析,归纳比较,仔细过滤,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虚心听取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学会从不同角度、从不同的层面去观察和思考问题,以求洞悉事物,通晓事理,集思广益,科学分析,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三是坚持学以致用。学习业务是途径,应用才是目的。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善于用实践去检验学习的效果,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坚持学以致用,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提高。我们要站在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质,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学,就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内涵,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质和根本要求,作为一名乡镇干部,一定克制浮躁心理,既要坐得下来,更要静下心来、学得进去,戒骄戒躁,以谦虚的态度当好学生;真懂,就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使科学发展观理论不仅能够入眼入耳,更能入心入脑,成为指导实践的一种能力;真信,就要坚持 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武装头脑,通过学习,增强科学发展的坚定性,积极主动地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真用,就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
二、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
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乡镇党委政府是一个为基层群众服务的,它的服务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我认为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应增强公仆意识,只有认认真真地增强公仆意识,才能全心全意地服务好人民。通过活动的开展,明白了增强公仆意识的必要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分组会上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既是重申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传统,也是在新时期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和体会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学以致用,把增强公仆意识贯穿到党性锻炼中去,贯 3 穿到作风养成中去,贯穿到构建和谐麻城的征程中去,贯穿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去,使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通过活动的开展,明白了权力来自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在别人的心目中权力是很大的,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地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明白权力来自于人民。要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在思想上真正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要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懂得一个真理,即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人民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我们的领导干部没有任何权力。
三、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乡镇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乡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广大乡镇干部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在活动开展中,侧重三个方面抓落实,一是创新举措抓落实。在推动全乡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作为党委书记,必须先要 解放思想,敢于冲破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在落实工作中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探求更加有效的新方法、新举措。比如像如何加强村干部管理,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方面,我们除了正常的管理办法外,还从管理机制和待遇上做文章,效果明显。具体做法是:先确定各村村干部编臵,对其工资实行三块工资管理机制,即基础工资、出工工资和绩效工资。基础工资就是村干部只要在编在册每月基本工资就是100元;出动工资即干部根据工作量和出工情况由村书记记录出工,根据出工情况每天发放出工补贴20元;绩效工资每面800元,根据当年工作绩效情况进行核发;这样一下扭转了以村干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极大的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强化责任抓落实。作为乡镇,随时都面临着落实县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在推动任务落实中,责任明确措施有力,工作任务迎刃而解,责任模糊加上措施不到位的话,最终党委书记是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上级通报批评,下属怨声载道。因此,我认为必须坚持量化和细分的原则,如某一项工作来了,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标准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对那些全局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必须打破分工界限,由有关领导牵头,组成专门班子来抓。比如像计划生育工作,不仅是要分管领导精通,而且所有的班子成员都必须熟悉,靠分管领导 一个人是无法完成此项工作的,它与县委政府领导分工是有明显区别的;安全生产工作也是如此,必须由班子成员分区域、领域进行负责。这样责任明确之后,工作效果就好得多,同时也避免了推诿扯皮现象。三是提高能力抓落实。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工作落实效果和效率的好坏。时间再往前推五年,社会谣传的是:只要会催粮催款,抓人刮宫引产就是一个合格的乡镇干部,但是新时期的干部要求就越来越高,因此现在的一些乡镇干部工作难以推进,主要是新方法不会用、老方法不管用、硬方法不敢用,工作相当被动,总的来说就是干部素质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那么,要落实好上级下达的任务,没有能力就可以不完成了吗?不是的,那是推卸不得的。因此,要把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作为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学习等各种途径,提高镇村干部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干部参加培训,刻意提供其它有利于提高能力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抓落实、促发展的能力。四是健全奖惩抓落实。一个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往往会激发我们干部的工作热情,反之,则会降低干部士气,影响工作全局。我们不仅要用奖惩机制来为我们工作抓得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任务完成不好给予惩罚,同时还要注重考核机制的合理性。特别是党委书记,要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考核评价干部,既要看工作业绩,又要看基础和起点;既要看干部做 出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实绩,又要看干部抓基础性、长期性甚至还债性工作的力度和成效;既看干部平时的工作能力,又看干部在重要时期、重要工作、重大事件中的应对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干部才能形成合力攻克难关,才有利于工作的整体推进。
四、通过活动开展,提升了干部形象
作为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在活动开展中,作为党委书记,以身作则,转作风,做表率,带领杨村乡全体干部坚持树立“三个形象”:一是树立为民形象,多做加快发展的事。只有加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才是党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同时,树立为民形象还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亲民、爱民,弄清楚群众到底想什么、盼什么、争什么,真正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众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一件一件去落实。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搞浮夸虚报的假政绩,不搞徒有虚名的达标升级活动,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把有限的资金集中用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领域和项目上来,用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来。二是树立务实形象。广大党员要按照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勇于治“虚”治“假”,敢于治“漂”治“副”,切实做到讲实话、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工作的落实上去。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发挥表率作用,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先做到,形成党员干给群众看,领导干给职工看,一级带着一级抓的良好局面。三是树立清廉形象。这不仅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普通党员的基本要求。普通党员,要坚持“两个务必”,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还必须正确行使权力。每一名党员都必须明白,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决不能把权力当作向组织伸手的资本,更不能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只能把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通过“学转抓作”活动的开展,我深刻领会到,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有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塑造乡镇干部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工作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