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帮扶小组工作总结
帮扶小组工作总结
帮扶对象:交控0902班
王凯 小组成员:交控0902班班、团干部 指导老师:肖冬平辅导员、李平书记
情况简介:王凯同学是交控0902班一同学,由于家庭、自身等一系列原因,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生活等一系列问题表现较差,缺勤和寝室内务尤其严重。所以,开学初,经我班委会讨论,我班成立了学困生帮扶小组。制定了学困生转化计划。为了能按照制定的计划办事,我先跟我班里的王凯进行了谈心。我发现他学习遇到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的学习过程也往往是恶性循环的过程:多次学习失败,导致学习欲望下降,欲望低,方法不当,成绩不理想,以致欲望更低。但是他思想深处都有盼望学习好的因素,希望自已能成为学习好的学生。
问题分析:经分析,我发现他学习困难的原因有:
1、缺少自学习惯;
2、不愿动手动脑,大脑思维不灵活,致使学习效率低;
3、课堂效率低下,由于找不到适合自已的课堂学习方法,有时上课基本是在浪费时间,所以出现逃课现象。
4、缺乏起码的学习习惯。他有学好的愿望,特别是在学期初或受到激励时,就决心好好学,并能努力学几天,但这种激情往往很快就被自我原谅所取代。知道建议:针对以上分析,我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报告了辅导员老师和李平书记。书记对于我们帮扶小组对王凯同学工作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认为除了培养学习目标、学习信心、学习毅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改变他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并且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让专业老师减少对他的作业负担,降低知识的难度,让他有信心学好。上课时对他本人设置简单的题目,并尽量领着他学习知识,达到目标及时鼓励。
2、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他也很羡慕好同学那种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利用他们这种羡慕好同学的心理,帮助他制定一个符合实际的、明确的学习计划。
3、与家长及时联系,取得家庭教育的必要帮助。把他在学校取得的进步和遇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家长,让家长能随时掌握他跟踪阶段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找到适合学生的更好的方法。
4、随时将学困生取得的变化告诉他自己,让他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更利于学生追赶自己制定的目标。
5、要严格要求,做到持之以恒。
现在一学期即将结束,我班王凯同学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现汇报如下:
1、最近的网络配置实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组成员的帮助,顺利的完成了老师交给的任务,明显比以前有进步,老师就及时表扬他,慢慢地在班级里也形成了一股竞争的热潮,同学们都增强了信心。
2、他自己通过自检、互检、教师检查、家长检查等方式,按照制定好的学习计划去学习,晚上通宵的情况有所改善。
3、寝室卫生有了明显的改善,一连2次评优,我班委会在开班会时对他进行了奖励,希望他能够自己坚持下去。
4、上课缺勤情况有了很大提高,不会出现无故旷课、迟到的现象,有事到辅导员哪里请假,得到同意后才会离开。
害怕王凯同学在进步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我班团干部一致认为,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他的反复情况。我是抓反复,反复抓,耐心细致地、坚持不懈地做好王凯同学转化工作。通过努力,王凯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怎样帮扶那些需要帮扶的同学,我想还会在实践中找到更多好方法。有了一点进步,学生就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学习成绩的好转又常常伴随着优良品质的提升。一个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班级同学平时的关心和呵护,更离不开老师的知道和帮助。而对需要帮扶的同学,更应倾注不懈的努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一定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努力做好帮扶工作。
交控0902班帮扶小组
2010-12-20
第二篇:学风帮扶小组名单
学风建设小组一
组长:蔡杰
组员:李文文刘洋上官静飞周才军曾盖文
学风建设小组二
组长:陈孝玉
组员:罗娅蒋知知王艺润甘兰星余涛陈安琪邹燕飞
学风建设小组三
组长:李振华
组员:王经纬马建海付明正杨楠郝峰蔡乃宏
学风建设小组四
组长:杜家希
组员:齐风刘勃旸易聪梁艺盈 昕欣 孙静怡 孟璇
学风建设小组五
组长:李金生
组员:杨得志 钱海明 尹峤 张海亮 龚维亮
第三篇:1605班数学一对一帮扶小组名单
1605班数学一对一帮扶小组名单
盘
毅——唐建宏
唐
雨——陈雨婷 冯援民——廖静怡
刘
政——汤
威 杨
艺——邓文夏
陈湘萍——许
好
苏馨羽——王文星
徐
豪——周雷
潘定超——熊
媛
陈
辉——钟佳乐
义明达——伍哲政
杨
文——陈顺兵
唐媛媛——祝欣馨
周旭——李艳琪
黄民扬——曾
毅
周梦洁——朱小航
注:每组前面的同学为组长
潘静云——朱裕如 李
露——陈旺旺 李
正——左
涛 赵嘉裕——李欣娅 蒋
方——刘兴卓 廖书香——彭
聚 伍
扬——游贵强 李
慧——陈
晨 李静怡——杨诗凤 刘胜元——刘
迪 蒋
畅——李
睿 朱春霞——欧阳媌
第四篇:小组工作总结
小组工作总结
每一次的团队合作都能带给我们难得的经验与体会,只有将其总结分析才能使我们更好得进步。
这次为了完成思修的实践调查,我们小组四人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经历了3周的辛苦努力,我们从论题的产生到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得到了收获、进步。
首先回顾我们所开的3次会议:
1第一次会议,我们制定了从问卷的确定到统计分析的周密安排,包括任务分配,问卷制定等问题;
2第二次会议针对发放问卷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3第三次会议对怎样有效统计进行分析。
其次分析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有如下几点:在论题产生初期,我希望有一个能得到一个较为全面地总结新生入学时的生活状况的调查问题,希望能更好地让新生了解并分析自己,我们通过部分学生的访谈与小组的分析制定了关于军训方面的调查问卷主题。
2我们小组四人从来没有自己制作问卷并调查,我们并不了解问卷的格式,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收集互联网上的电子问卷与实际问卷,并参考其格式,我们制定了自己的调查问卷格式。
3在小组成员任务的分配中,我们的意见不统一,出现了意见分歧,但是通过协商,我们民主地分配了任务,发挥各人特长,明确分工。
4在问卷的分发中,我们遇到了一些不配合的同学,对于我们的问卷随意填答,或者不填。遇到这种同学,我们只好用文明的方式回应。
最后分析我们在这次问卷调查中的收获
1在问卷的制定与分发中,我很进行了严密的组织与计划,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们增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增进了队员之间的情感。
2通过分发问卷的实践,我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我们积累了社会交往的经验,包括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如何尊敬他人等社交技巧。
3分析了完成实践论文的过程,我们发现其中有许多值得积累的经验与技巧,例如资料的收集,可以利用快捷的互联网,文献丰富的图书馆,和灵活的社会资源。这些渠道都有帮助我们得到我们所需的资源。
这次的实践活动带给我们许多感想与收获,十分有意义。
第五篇:小组工作总结
生命彩虹小组第一期活动大总结
5月10日下午1:45~4:09生命彩虹小组在西区小鲁巷进行了第一次小组活动。本次小组活动由五个部分组成:“直呼其名”,“认识有缘人”,“大树与松鼠”,“背靠背”,“生老病死”。在活动前期,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主持人认真地写了主持词并进行了演练。
生命彩虹小组第一期对外活动的优点在于:
1、服务周到贴心。考虑到时值正中午,天气很热,准备了矿泉水和自来水杯,还有用于坐的报纸,组员表示很感动。
2、策划设置合理,环节新颖。策划体现动静结合,肢体接触层层递进,设置合理。刻意避开了素质拓展中经常组织的活动,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蕴含深意,不仅使大家觉得耳目一新,还能收获其他的心灵感悟。“寻找有缘人”的活动,拉近大家关系的同时,还是组员领悟到了很多深层次的道理。
3、主持人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最后分享环节,女生比较沉默,主持人表示“这边男生先来吧。”男生反对“不是说忘记性别吗?”主持人用“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化解了尴尬。
4、充分准备。这个策划的设计经过了数次的组内讨论,凝聚了整个组的心血。另外,事先各种有趣的惩罚措施、拼图的图样选择、拼图设计、各种道具的准备都花费了组员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在活动的前一天,组内进行了事先的演练,每个环节的主持人都事先准备了自己的主持词,在活动的前一个小时,我们就开始布置场地,并进行了最后一次的演练和确认。
5、事先的契约制订、讲明。能使后面的活动有了一种凝聚力,这个凝聚力是共同的契约带给大家的,使大家更加投入到这个活动中去。
6、小组的非批判和鼓励态度为组员的暴露提供了好的基调,在最后的分享环节,一些组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如“你们不要太强调自己是社工专业的,我们是一个小组,一个集体,来自什么专业已经不重要了。”
第一期对外的小组活动,更多的是发现不足,总结教训:
1、分工不太明确,这里主要是主持人和助理之间的配合。由于没有分工明确,效率不高,活动时间超出了半个小时。一个游戏结束之后助手没有及时去拿道具,组员等着主持人将道具拿过来,浪费了时间,如果主持人和助手能配合得好一些就会使活动更紧凑,更流畅。
主持人和助理在活动之前没有商量主持的时候谁发道具,“寻找有缘人”需要给每位组员分发3样道具,由主持人挨个分发道具显得很混乱。
2、没有按照原计划的游戏规则进行,中途调整游戏规则。在破冰环节,原计划是每个抱着球的组员只用说出自己的名字,但有一位组员提议加大难度,要求不仅说出自己的名字,还得说出之前每一位组员的名字,这让主持人很为难,最后主持人决定按照该组员的要求修改游戏规则。不按原计划进行活动的伤害还是很大的,这个游戏应该是由简到难,如果以开始就要求记住每位组员的名字,那后面的游戏—投球给自己记住名字的人就显得很简单,破坏了策划的层次感;第二个伤害就是拖延时间。
3、没有以组员为中心:首先,社工没有穿插着坐在组员中间,社工坐在一起,在自我介绍阶段,招募的组员看到那么多的社工感觉到自己处于少数一方;第二,社工没有主动与组员交流,组员到场之后,社工没有立即开始和他们交流,而是把他们晾在一边,我们应该主动和已经准时到达的组员交流,尽量不要使某些人落单。一些社工只顾着围在一起讲话,没有及时和组员们沟通。
4、主持人双焦观点没有很好的体现,我们的气氛整体不错,但是还是有一些沉默的组员(张君和惠慧比较沉默)没有受到很多的关注。
5、中途有人离开,没有及时处理情绪。活动正在进行中有人离开,我作为组员,当时也是有失落,为什么他走了?他以后会来吗?他对这个小组不满所以才离开的吧?当时那位组员离开之后我听到有组员嘀咕了一句“自己走了还要人送啊?”如果主持人在组员离开之后安抚一下组员的情绪,组员就会停止猜测。
6、准备工作不够。首先体现在游戏规则不够明确,大树与松鼠环节,主持人喊“松鼠!”组员之中充当松鼠的应该换一棵大树,但还是有组员只是离开了原来的大树,又马上回到原来的大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说明社工没有考虑周到,游戏规则有纰漏;准备工作不够还体现在活动之前没有了解足够地了解组员,组员到场之后主动介绍自己的名字,社工很整齐地回应“喔!(潜台词是:原来是你呀!),体现了热情,但是一句“喔”之后就没有下文了,很尴尬,并且每一个组员”过来之后都是这样的反应,让组员感觉我们的热情是装出来的,其实如果我们之前了解一下每个组员的爱好,特殊经历,就可以在“喔”之后有话可说。
7、在加强小组凝聚力方面社工显得很青涩。首先体现在社工太强调社工身份。在自我介绍的时候社工都强调了“我是社工班大二的学生。” 最后在分享的环节,社工的学生还是提到了“活动是我策划的,我们的目标已经达到了。”这样的话说多了,组员就会觉得社工有意将这个小组分成两部分,对小组凝聚力的提高有害处;社工的青涩还体现在社工独白过程中说“我们小组……”,既然进行了团队建设,有小组组名,就可以直接说“reborn小组……”重复提到小组组名也可以提高小组的凝聚力。
8、场地的挑选和时间挑选考虑还不是特别合适。挑选小鲁巷是考虑到不管天气如何都能开展,但是没有考虑到所有招募的组员都是东区的,小鲁巷相比东大门距离远很多,不方便,另外时间,虽然受到了大多人空余时间的限制,但是以后要考虑到天气越来越热,尽量还是不挑选中午的时间。
另外,有几个特殊问题想讨论一下:
1、在团队建设选组歌的时候,主持人问其中一个组员有什么想法,该组员说“这个先放着吧!”这句话立刻让其他组员产生同感“这个在(QQ)群里讨论吧,现在没一点思路!”时间过去了也没有想出成果,主持人决定先进行其他环节,群里再讨论。我们这样处理是否合理?
2、社工在小组中起什么作用?社工是应该隐藏起自己的锋芒,将表现的机会让给组员,还是应该积极主动地暴露自己,进而带动组员暴露?
第一期对外小组活动已经结束,在活动场地选择、突发情况处理、游戏规则设计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实践经验。最难能可贵的是,我们与组员交流活动的不足,对共同办好接下来的工作有指导作用,同时在与组员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能更好地站在组员的角度看待问题。
总结人:扶斯慧
2012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