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院召开赴天津、宁波高职院校考察学习汇报会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工 作 简 报
(第15期)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办编
2011年10月30日
编者按: 2011年9月19日-23日,林承超院长率系部及处室负责人赴天津职业大学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考察学习。10月19日下午在学术报告厅召开考察学习汇报会,各负责人不仅交流了两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与做法,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不少新思路、新举措,林院长认真地进行了点评。为进一步推介考察成果,推动学院内涵建设,确保高水平高质量全面地通过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终期验收,现特将汇报会有关材料择取精要编成三期专题,以供交流学习。
赴天津、宁波高职院校考察学习汇报专题
(一)[本期导读]
1、学院召开赴天津、宁波高职院校考察学习汇报会,林承超院长做重要讲话
2、明确差距狠抓品牌与特色 加强内涵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院召开赴天津、宁波高职院校考察学习汇报会,林承超院长做重要讲话
党政办 示范办
为了学习贯彻中共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把学院考察团赴天津职业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提升学院省级 1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水平,10月19日下午我院在学术报告厅召开考察学习汇报会,会议由林承超院长主持。院党委书记俞云金、副书记林福荣,副院长刘松林、詹碧卿出席了会议,学院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和示范办、督查办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人文社科系、管理系、商贸系、技术工程系、计算机系、经济系、电大与继续教育中心、高教所、党政办、党群处、人事处、学生处、财务科等13位负责人汇报了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他们结合天津、宁波两所高职的办学经验、做法,围绕学院本学年工作要点及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任务分解书的具体要求,紧密联系本系部、处室工作实际,将发言材料制成精美的PPT,向大家展示了本次考察学习到的新理念、新模式、新经验,并转化为当前学院正在开展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示范办主任、教务处处长欧阳少鸣就两所院校发展定位、示范校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教学管理等六个方面的成功做法及其对学院建设发展的启示,对当前我院示范校建设验收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汇报会上,林承超院长结合当前学院建设示范校的目标任务,和两所院校的先进理念与做法,对各系部、处室负责人的发言进行了逐一的点评、指导,指出各单位工作的亮点与不足以及改进的方向。通过点评,增强各单位工作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化压力为动力,推动各单位更好地把学习考察成果转化为当前改革发展的思路与措施,务求考察活动取得实效。
林承超院长做总结讲话。他指出:天津、宁波的学习考察,引发了系部、部门对学院示范校建设的顶层设计以及对自身改革发展问题的系统思考,从而提升了学院办学理念,处理好“小示范”与“大示范”发展的关系,注重从完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层面上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与建议。这次汇报会形成了学生素质拓展、社会服务、校园文化、教学管理、人事制度、财务管理、校企合作等“大示范”建设项目的改革发展思路。这标志着学院真正意义上的“大示范”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内涵建设得到全面推进。
他盘点了自6月10日示范校推进会以来学院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具体表现在:一是获得4个国家级项目,实现了国家级项目的超预期突破;二是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将于11月底前完成,并成为学院示范性 2
高职院校建设的新亮点;三是拟组建工业和信息行业、商贸业、旅游业、动漫业、福清市、闽侯县园区等6—9个行业、园区政校企合作专门委员会,旅游服务行业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于10月21日成立;四是首批课改专业中3个专业开展了实践专家访谈会,另外3个专业也在积极准备中;五是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即将完成;六是技能竞赛月活动本月26号启动;七是素质教育拓展项目已经启动,设立职业指导教研室,公基部和学生处正在提出进一步实施方案;八是校园网已经改版并不断完善,示范成果展室建设正在启动;九是验收准备工作正在部署实施;十是二期工程建设获得一定进展。
他指出,在强力推进示范校建设中,全院上下正在形成热爱学院、人心思进的共识与氛围,正在形成一股艰苦奋斗和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在示范校建设中得到成长与锻炼,正在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在适应发展、服务社会、开拓市场中有所作为。
他强调,点评过程是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过程,是贯彻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各系、各职能部门部署下一阶段具体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的过程,希望各部门要按照自己的改革思路和点评要点去谋划去落实,力争早出成效。学院中层干部要在学院内涵建设中进一步提升民主管理、合作办学、信息管理、整合资源等能力和水平。
林院长还就全面启动内涵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一是在决战省级示范校终期验收中,示范办、督查办要严格按照示范院校建设计划书要求全力抓好验收准备工作,确保高水平高质量全面地通过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终期验收。二是在全面推进内涵建设中,对全体中层干部、教研室主任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从理论、政策和有关的文件中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兄弟院校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2、要转变观念,及时行动。坚持不等、不靠、努力作为,积极作为;
3、要适应发展,创新工作。学院将普遍实行项目制,改革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4、要敬业爱岗,积极作为。
5、要坚持善学善做、爱校爱岗、有为有位,真正做到学院有特色、系部有特点,个人有特长。
明确差距 狠抓品牌与特色 加强内涵建设 实现跨越式发展
-----赴天津职业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学习汇报提纲
教务处 欧阳少鸣
一、关于学校建设发展与定位
天津职业大学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目前他们更多思考的是 “示范后”的路子应该怎么走的问题。经过示范的建设与验收,他们的共同感受是:“品牌、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内涵的建设是一个关乎高职院校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
所以天职大提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宁职院提出“一系一品牌”的建设思路,宁职院还提出要借助国家层面(教育部)要推动的方向,着重抓好三个层面的建设:一是国家评选的优势专业,每校评一至两个专业;二是评选和建设品牌专业;三是数字资源库建设。
启示与措施:
特色、品牌、内涵,是一所高职院校追求的永恒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目前我们在优势专业、品牌专业、教学资源库等方面都已经迈出建设步伐,随着学院的发展,我们在各级各类的项目获得上,有了极大的进展,但必须要坚持把它们建设好(示范建设中也都有这些项目)。示范验收后,这些建设工作还得继续,丝毫不能放松。且还需重新拟定建设思路和具体的阶段目标。这些是内涵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学院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本。
二、关于示范建设
两校在示范校的建设过程中,不仅有先进的理念指导,更靠实干出成效。京、津、沪一带的高职专家几乎是学校的常客。天津的课程体系建设,依靠北京、上海的职业教育专家,指导课程体系改革,重点建设专业全面实施了课程体系改革。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也培养了自己本校的一批专家(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如此)。
天津的同行们为了示范三年没有休息,宁波的同行这几年的寒暑假基本没休息。(漳职院亦如此)
对于示范验收高度重视,全校都全力以赴,从领导到部门没有人推诿。从做法上看,一是严格按任务书的项目,逐项保质完成;二是做好支撑材料,不论是
大小材料还是具体的一个数字、一张表格,都严格认真;三是展示和突出亮点,特别是学院的整体建设思路和示范重点建设专业。如天津的思路:“四个合作”,提出示范校建设项目要按照“管理水平提高一步,内涵建设超前一步,发展速度领先一步,硬件建设看远一步”的建设要求,形成“一体到位,两翼配套,三环推进,四方联动”的建设格局,在他们的8个重点建设专业中,有几个处于全国的领先位置。
启示与措施:
示范验收已进入倒计时,应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全力冲刺;
迎检的关键时期,应紧扣示范验收要点和支撑材料的要求,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事情;
做好重要的材料,提练和突出亮点和特色。
三、关于专业建设
两校都极为重视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则重在内涵建设上。
在专业数控制上,天职大今年的招生专业数是53个,十二五期间,控制在55个以内,宁职院现在有43个专业,但在十二五期间,也计划控制在35个左右,他们的设想是专业鼓励多方向。
天津职大在专业设置上遵循几个原则,大原则是考虑招生和就业,以及自身的实力和市场。其中尤其是注重就业市场,天职大订了一个原则,即:市场好,如果自身专业不强,则加强自身;市场不大,自身强,则要做最好的,如眼视光专业,是全国第一;市场不好,自身也不强,则坚决下;自身有实力,而市场不太好,则要维持(一般是长线专业);同时原则上现在不上新专业,而是要整合专业,如果要上一个新专业,就要下一个专业。天津职业大学邀请独立的第三方调研机构(麦肯思公司)对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跟踪(三年),使用获取的数据对专业建设进行指导。而宁职院则是强调通过建立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来进行专业的调整。专业的增减,则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相吻合,同时一定要有详实和充分的论证。
两校都抓住了示范院校建设的契机,通过示范重点建设专业的建设(一个主体专业的建设发展),来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建设,以求整体联动,整体提升,整体发展。
启示与措施:
1、专业的实力,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基础;专业设置合理与否,关系到学校发展的走向;
2、内涵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
3、学院建立专业建设与调整的机制;
4、学院的专业数应根据学院的学生数、内涵建设的需要、区域经济的需求等诸要素进行问题控制和调控;
5、对未来重点建设专业和九个专业群的建设规划要有更清晰的建设思路和具体的建设措施;
5、对专业建设、调整的调研应建立更为规范、合理、科学的制度,必要时可引入第三方的调查机构,如麦可思调查公司等;
6、为推动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鉴于目前学院已经进行了二级管理,可考虑专业的招生数与专业建设的情况、学生就业前景进行挂钩,同时建立相应的机制;
7、切实建设好重点专业,规划好专业群建设的方案,带动相关专业,整体发展。
四、关于课程建设与改革
姜大源说:“课程始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师始终是关键。”天津职业大学极重视课程改革,重点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在实施课程设计与标准制定等工作环节中,最大限度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与实践要素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则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培养方案实施整体变革,学校组织开展了教师教学能力设计达标的验收活动。为配合课程设计活动的深入推进,学校还启动了“汇通杯”教师教学能力设计竞赛评选活动。学校起草制订了《天津职业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设计竞赛实施细则》,组织对教师教学能力设计的培训,在所有专业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设计活动。从2008年到目前为止,学校所有专任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测试, 其中339门课程通过验收, 涉及教师320多名。凡未通过验收的教师一律重新补课重做,申请二次达标。在下力气完成重点专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学校组织教师对240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单元设计进行逐一说课、讲评。尽管付出很大,但课程建设效果明显。
启示与措施:
明确课程建设与改革在整个教学改革中的核心地位。
首先高质量地做好当前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工作,适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在接下来的课程改革项目中,应该也像天津职大一样,最大限度地融入产业、行业、企业和实践的要素;
借鉴天职大的经验,在教师中开展教学能力设计的评比、竞赛活动;同时开展教学能力设计的培训,出台教学能力测评的规则与制度,以推动这项工作;
说课活动还要在不同层面、以更重实效的方式进行下去。
五、教学规范管理
这一方面天津职大做得尤其好。他们创建了“六项目”教学管理工作流程。就是把教学管理归纳成六大类,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管理,即: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课程改革工作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工作项目、教学专项建设工作项目、实习实训工作项目、学籍学历注册与专项考试工作项目、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项目等六项,每个工作项目都设计了工作流程(漳州职院也学习了这个办法)。这个做法,使得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有序,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扯皮等现象。
此外两校的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都较高。各种资料的填报都采用了数据平台,同时通过平台进行教学管理,教务处用了很多的管理软件,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己开发。如天职大除了使用正方的教学管理软件外,还自行开发了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系统等一系列实用的管理软件。
启示与措施:
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对于改进、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挥好现有的教学管理软件的作用,同时联手计算机系的专业老师,逐步开发适合我校实际和需求的教学管理软件;
利用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逐步实现所有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化;
学习天津与漳州的经验,在教学管理的制度上,一要完善,二要创新,在规范和效率上狠下功夫;
理顺专业教师的管理体系;
建设好教务处的网站,使之成为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一个窗口;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做到服务到位、指导到位、监控到位。
第二篇:关于天津市内高职院校考察学习的体会
关于天津市内高职院校考察学习的体会
机械工程学院 韩翠红
为了学习借鉴同类院校先进的办学经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水平,2013年5月8日至10日,在孟校长的带领下,人事处、科产处几个学院相关领导以及新入职教师对天津市内的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为期2天半的考察学习,通过听取情况介绍、面对面交流和实地参观,了解了这几所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思路、办学举措和办学特色。现将本次考察学习的主要内容及体会归纳如下:
一、考察印象和感受
这几所院校办学历史并不长,但发展确实很快。这点和我们学校比较相似。首先,他们的校园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校园都建设得很漂亮,建筑布局合理,文化氛围浓郁;其次,办学规模明显扩大,招生形势好,人气很旺。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努力发挥后发优势,注重内涵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亮点。其中以天津职业大学最为突出,天津职业大学的眼视光专业,这是门新的学科,国内高职院校里比较少见,由此形成自己的亮点和特色,很值得我们学习。高校的发展在自己已有的专业基础上衍生出新的专业,这样才能形成多学科的繁荣局面。我强烈感受到他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与他们在以下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和开拓性地工作密不可分。
1、保持和发扬先辈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回顾我校的办校历史,经历了艰苦创业,困难中求生存,直至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据天津职业大学校长和天津机电学校副校长的介绍,这两所学校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面对宏大的基建任务和重新创业,他们倡导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思想,在广大教职工中牢固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激发大家的创业斗志,凝聚人心齐心协力,形成自己的团队为学校发展作贡献。同时,大力争取政策支持,抢抓机遇,一步一个脚印加快发展。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
在这些高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上,他们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切实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主导、以知识够用为原则对教育教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调整。例如,中德学院坚持自己的六项任务,即学院、专业、课程、师资、基地建设和技能大赛。在课程设置上运用双元模式,五个结合(动手动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形成自己生产型的实训基地特色,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特色。同时,通过举办技能大赛提高学校的声誉又激励更多的学生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例如天津职业大学对在校的老师,每年都进行过课,对教师所讲授课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提高等方面进行考核,这对老师来说既是种鼓励,也是种鞭策。
3、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技能的培养提供有力的平台。在实训基地建设上,一是向上争取力度大。几所学校均有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二是建设投入力度大。现在,这些院校的实训设备不但上了规模,也有较高的层次。三是管理上注重效率和效益。他们在重点专业和重点实训基地建设上均采取了学校直接管理调控的模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训技能培养上的课时基本上达到了1:1。
4、努力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合作模式。在产学研结合上,各校都积极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如中德学院依托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专业发展建设服务、实训基地,如博世、西门子、长安福特等企业。但其中颇具特色的还数天津职业大学的包装专业和天津机电学校的模具专业,在产学研上探索出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将学院原来的实验室和实训场所与民营资本、技术相结合,组建了产学研结合的实体化公司(企业),形成了“学校工厂合一、教学生产并重”及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他们这样做,就是要按照“建设一个专业、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的思路,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学生技能的培训培养,走产学结合、工学结合之路,达到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克服校外实训工学矛盾突出弊端的目的。实践证明,这一套产学研合作模式在该校运作得比较成功,不但使学生的实训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创造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支持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二、考察的启示和建议
虽然这次考察时间短暂,过程也只是浮光掠影,但收获确实很大,特别是他们的办学规模的规模和水平,给了我强烈的震撼,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因此,根据他们的经验,结合实际,就我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1、继续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充分发挥我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比较优势的同时,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坚决压缩基础课和理论教学,加大实训教学的力度,并尽量使理论、实训教学靠近生产、服务一线。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中,要改变以学科门类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在尊重自身传统的同时,突出职业性,发挥创造性。一方面,选择有优势的专业和课程建设好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设置专业和课程,宽窄并举,因地制宜。同时,在新校区规划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整合资源、提高效益的原则,实行模块设计、全盘规划、资源共享、集中管理,改变各系小而全的局面,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进一步努力改善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梯队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加快技术应用领域带头人培养的同时,切实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加大在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45岁以下)的培训提高力度,采用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到行业、企业和实训基地参加专业实践活动,取得“双师”资格,使大多数教师既能教学,又能做事;还可以聘请校外专家和知名教授到校兼职和讲学,不但增强办学针对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且扩大学校的影响,提高学校的声誉。
3、提高产学研结合程度,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学校应该在产学研的发展上形成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趋势。有一个项目就扎扎实实做好,做细,切实提高我校的科研水平。而是为了科研项目而做科研项目,想法多,实干少,有了项目又做不好,不仅砸自己招牌更有损学校的声誉。因此建议学校可以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上尝试一些改革,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第三篇: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干部教师前往四川两所高职院校考察学习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干部教师前往四川两所高职院校考察学习为学习市外高职院校办学经验,强化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5月15日,校长戴伟教授和冯刚副校长带领人事处、教学质量管理中心、教务处、评建办及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一行10余人,先后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考察学习。
位于遂宁的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和位于成都的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在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内涵发展等方面的作法和成功经验使大家开阔了视野,纷纷表示要结合科创实际,求真务实,创新思维,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