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甘肃省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2010-2020)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我校职业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和《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甘发„2010‟21号),结合我校发展实际,作出 2010-2020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机遇
(一)基本现状
学校占地737亩,其中校园面积237亩,校外实训农场500亩。现有教职工269人,其中专任教师225人,专业课教师135人,“双师型”教师103人,高级职称53人,兼职教师25人;在校学生5917名。
职教办学28年来,学校逐步建成教学楼、实训楼、公寓楼、体育艺术楼、学术报告厅、餐厅等,建成植物组织培养室、种子检验室、养殖实训场、计算机网络实训室、汽车
运用与维修实训室等27个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设备总值1760万元;图书室藏书7.8万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8个。
学校设有白银市第十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开设现代农艺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村电气技术、园林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畜牧兽医、机动车辆维修、焊接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计算机应用技术、美术工艺、学前教育、护理等专业。
(二)主要成绩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方针,各类专业特别是涉农专业为会宁县的产业发展培养培训了一大批技术骨干,众多已成为当地创业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学校秉承会宁崇文重教尚能的优良传统,突出服务“三农”,编写校本教材,开展农技推广,促进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大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等多种培训工作;开展与高校对接,积极培养升学有基础的学生对口升学,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学校因办学成绩突出,获得了“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第四届学生技能大赛团体优秀奖”、“甘肃省中等职业学
校2009年学生技能大赛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块团体三等奖”、“白银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会宁县职业教育先进集体”、“会宁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同时,学校被相关部门认定为“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甘肃省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白银市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白银市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
(三)存在问题
1、社会认可度不高致使生源困难
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等现象仍然存在,对职业教育在促进劳动就业、服务产业升级、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职业教育发展不够热心,“重普轻职”、“重学轻术”的观念仍然存在,致使学校生源不足,特别是缺乏中等以上学生。缺乏与省内外职业技术学校的学术、经验交流,信息封闭,这些都从客观上制约着学校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及家长仍然看好普通高中,只有考不上普通高中的一部分学生才逼迫上职业中学;二是农业的弱质性和周期性决定了学到技术也难在短期内发家致富;三是中职毕业生缺乏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竞争力。
2、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制约学校发展
由于学校经费来源渠道狭窄,造成教学投入不足,校舍
紧张,实验实训设施设备陈旧短缺,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3、教师队伍建设滞后限制学校发展
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专业课教师、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缺乏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整体素质亟待提升。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偏低。有影响的学术团队、教研团队尚待形成,参与企业技术项目革新的成果有待提高,这些不足限制了学校的快速发展。教师培养不够广泛,一方面因教学经费、教学任务等客观原因,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和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少,不能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技术引入教学;另一方面学校青年教师比例较大,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缺少实践锻炼,缺乏以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
4、教研教改不够深入影响学校品牌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够深入,学校与市场、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缺乏广泛合作;特色和品牌专业发展慢,校本教材更新缓慢;专业结构上不能紧跟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实用性、技能性;由于资金困难,造成市场需求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薄弱,从而削弱了培养对象的技能操作;与企业需要和职业岗位技术标准对接的课程体
系还不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发展机遇
国家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等重大任务,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形成规模化、集聚化和特色化产业发展格局,对技能型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十二五”时期也是我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是抢抓跨越式发展和“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全县以打响“三张牌”为目标,认真实施“融入中心、基础先行、项目支撑、优势带动、科学发展”和建设“三区一带两支撑”战略。我校正处于政策和区位的节点上。我校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依托政策支持,加快学校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县职教会议精神。坚持“品牌强校、质量立校、创新活校、依法治校、服务兴校”的办学理念,以“立足会宁、面向全国、服务三农、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开展“升学与就业相结合、长班与短班相结合、联合办学与自主办学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做人有素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发展有潜力”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的高素质劳动者,全面提升办学品位,为我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发展目标
坚持以“条件达标、管理一流、质量上乘、师资过硬、服务满意”的办学目标,牢固树立市场意识、质量意识、自我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围绕“培训育人”这个中心抓好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力求办学体制创新、分配制度创新、德育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创新、生存教育创新、服务理念创新,努力建设学
历教育工程、技能培训工程、就业服务工程、技术推广工程,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
1、条件达标,办学基础条件得到新改善
牢固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在学校品牌形象宣传、办学形式、人才培养目标、实训基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懈努力。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多方筹措,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建设好现代农艺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及其实训基地;建设数字化校园。
2、管理一流,多元办学模式实现新突破
坚持依法办学,逐步完善支撑学校科学管理的执行机制,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建立健全学校教职工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招生管理与就业服务、资产及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建立和完善灵活开放的立体化职业教育网络,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全覆盖。顺应市场需求,改革办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方针,升学与就业相结合、长班与短班相结合、联合办学与自主办学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实施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远程教育、技能鉴定、就业服务为一体的办学。
3、质量上乘,劳动技能培训得到新加强
树立品牌质量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
量,实现以质量立校。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县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进一步提高培训能力和育人质量,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使劳动者的文化素养、职业能力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广泛开展农村科技培训,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师资过硬,职业教育规模得到新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专业素养、实践教学、课程开发和学生管理能力。以创先争优等活动为契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改善师资结构,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派出教师出外学习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到我校讲学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通过“青蓝工程”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教学比武、过关课、推门课、公开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巩固并提高学校招生规模,保持在校生4000人规模,师生比例、“双师型”教师比例、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国家规定比例。
5、服务满意,办学品牌效益实现新提高
实施以人为本的后勤服务理念,强化内部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后勤管理机制。构建和完善毕业生升学、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从而推动学校更好地培养“做人有素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发展有潜力”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的高素质人才。
三、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工作任务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学校布局调整
按照“做特、做精、做强”的要求,通过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等途径,合理配置职教资源,优化学校规格布局。坚持“政府导向、多元筹资、集中财力”原则,推动学校建设。主要有:重点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拓展提升建设;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硬软件投入,完善制度,争取用两年时间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实践教学、课程开发和学生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制度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机构的选择性和培训结果的有效性;优化校本培训,推进教学研究;积极聘请社会“能工巧匠”和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专职或兼职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遵循“以核心技能培养为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课程改革重点”的思路,大力推进学校教育课程改革,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师生
技能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技能水平。
3、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提升传统专业”的思路,大力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强化主体专业建设,大力扶持与现代农业相关的专业;重点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积极拓展新兴专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专业,调整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力度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专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对现代农艺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进行建设,为会宁县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实施提供人才支持。加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成人职业技能和就业再就业能力。深入实施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教育。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三农”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4、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坚持依法办学,逐步建立并完善支撑学校科学管理的执行机制,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进一步完善教职工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招生管理与就业服务、资产及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在实训基地实施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管理机制,推进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学校管理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教学、管理、决策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逐步建成服务决策、服务系统和服务社会的数字化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以信息化推动来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学生人格培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物质、精神、制度三方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促进中国传统美德和现代工业文化相结合,职业素养与企业管理文化相结合,实现现代工业文明进校园、先进企业文化进课堂,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载体、改进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为核心,深入开展以“诚信、敬业、合作”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发挥专业教学和实训实习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推行德育导师制。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学生德育工作网络。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优化环境,实施体制机制创新 加强对学校各项事业的统筹领导,强化学校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年度考核通报制度。要在财政投入、教师编制、就业准入、发展规划、土地审批、收费融资等方面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增强政府扶持力度。实施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制创新。实施校长负责、重大事项校务会讨论的民主议事、科学决策的管理体制创新。实施职务晋升评选机制创新、绩效优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创新。
2、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实施分配制度创新 要创新学校专业设置、教师聘用及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运行机制,以利于学校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及“订单式”培养。依靠品牌优势专业,推动学校发展。坚持效率优先,奖勤罚懒,打破平均主义,实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实行超课时津贴,提高班主任管理费。
3、完善体系,扩大规模,实施教育教学创新 要强化招生宣传,实行灵活的招生政策,增强学校吸引力,巩固和扩大招生规模。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升学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升学率及就业水平。落实资助贫困生的各项政策,确保愿意到我校学习的贫困学生都能顺利上学。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促进教育教学创新。开展学做人与学技能相结合的德育课教育创新模式,实施“把车间搬进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推进以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相结合的生存教育创新。
4、以人为本,更新理念,实施后勤服务创新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理念,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和现代管理手段,吸纳社会资本,盘活现有资源,积极探索改进服务理念与服务体制,在实训场所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和招生就业等方面积极争取政策扶持,要通过信贷、引资或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方式,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学校投资,切实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5、多措并举,营造氛围,实施宣传方式创新 要认真总结和推广三十年来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要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我校职业教育取得的巨大成绩、在我省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宣传优秀职教工作者和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提高全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营造支持我校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第二篇: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1-2015”发展规划
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1-2015”发展规划
一、学校现状........................1
二、总体目标........................2
三、具体目标........................2
四、发展对策........................3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3
2.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3
3.深化学校体制改革.........................4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4
5.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4
6.突出职教特色的教学工作...............5
7.深入校企合作办学.........................6
8.为学生提供延伸性服务..................6
五、保障措施:....................7
1.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发展的支持。...........7
2.不断强大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7
3.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激发热情,坚定信心。...........7
4.科学管理,深化改革,人文关怀,制度保障。...........7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又快又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确定短期跨跃式发展目标,力争把学校办成国家重点建设的1000所职校之一,为发展浙南地区的经济作贡献。现根据《温州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十一五”期间重点职业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 定我校今后五年建设规划。
一、学校现状
我校创办于1984年,隶属苍南县教育局主管,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占地100亩,建筑面积 25141 ㎡,总投入4000万元。现有教学班52个,教职工196人,专任教师 140 人(其中“双师型”教师 61 人,研究生毕业5人,在读研究生10人,中学高级教师48人,县级以上教学骨干46人)。学校以“人本、和谐、跨跃”为办学宗旨,以“尚德、敬业、负责”为培养目标,坚持“专业适应市场,学生适应社会,教师适应专业”的办学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
二十六年来,根据温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情况,我校注重与国内职教名校
加强联系,向社会推出了一系列热门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就业率普遍较高。其中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印刷技术(电脑制版)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 95%以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各行各业的科技含量的大幅度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校办学与市场需求之间差距拉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办学理念、积极性有待提高;二是专业结构和师资结构还不够合理,偏重 文科,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比例偏低;三是人才培养 缺乏企业的有效参与;四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培训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职业培训的规 模偏小;五是对学生能力和职业意识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的实训设施建设滞后等等。
因此,面对挑战,面对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我们必须谋求发展,与时俱进,调整办学思路与专业设置格局,争取在“十二五”前成为国家重点建设 20100 所中等职业学校之一。
二、总体目标
全国贯彻十七大精神,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转变观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专业适应市场,学生适应社会、教师适应专业”的办学思想,做到“以法治校、以德立校、教科兴校”,强化“尚德敬业、专业成才”意识,调动校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和身心健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务实精神和创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出特色和水平,在“十二五”前创建国家级中职教育改革示范校,更好地发挥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示范和辐射功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初、中级实用人才。
三、具体目标
(1)发展目标:以幼师、制版、印刷、财会为主干专业,形成“群众艺术” 发展目标: 师、音乐表演、美术设计、制版印刷)“财经商贸”、(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 营销、财会、宾馆旅游)和“现代技术”(电脑制版、汽车维护与驾驶、计算机技 术与应用、电子电工)三大专业群年招生 20 个班的办学规模,保持年均招收新生 1000 人左右,年均学历在校生不少于 2800 人,年均无定期培训约 2100 人以上,做 实群艺专业,做强印刷技术(电脑制版)专业,做大汽车维护专业,以就业为主,兼顾升学。扩增土地 50 亩,建筑面积增加 1500平米,总资产增加 3000 万元(其 中教学设备增加 1500 万元)。
2.制度目标:根据学校情况和发展规划,遵循民主与集中的原则,建立比较 完善的规章制度,做到管理科学化、制度化。
3.德育目标:坚持“人本”思想,强化“尚德敬业”意识,开展全员德育工 作,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吸收先进的企 业文化,倡导“守责、守时、守信” 的良好风尚,创设“和谐”校园氛围,构建 独特的职校校园文化。
4.教学目标:一切从学生出发,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探讨职业道德教育、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和身心健康教育的途径、模式和方法,科学设置必、选修课程,实施综合学分制,分层推进,让学生喜学、能学、会做,使学生打好文化理论和专业技能基础,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务实精神和创业能力; 让每个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考取专业技能合格证书,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 的学生就业,凭一技致富。
5.师资目标:强化教师素质提升,合理调整教师专业结构,师资目标:“双师型”教育比例逐年提高,专业教师不少于 50%,中高级教师不少于 80%,形成一支有一定数量 的由研究生学历、高级技师、省市名师等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
6.设施目标:根据发展需要,在正常更新、添置教学设备的基础上,学校根据不同基础进行适宜调整。2011 年征地50亩,配好汽车维护专业设备,建塑胶跑 道;2012-2013 年建设各专业实训大楼;2014-2015 年投资建设汽车驾驶训练基地、幼教实训场地、学生宿舍、食堂等。
7.创建目标:做实群艺专业,做强印刷制版专业,做大汽车维护与驾驶专业,创建目标:以就业为主,兼顾升学,扩征土地50亩,增加建筑面积 58463 ㎡,总资产增加4000万元(其中教学设备增加 1100 万元)“十二五”前争取成为国家级中职教育改革,示范校。具体步骤为:2011 年征地 50 亩,配好汽车维护专业设备,筹建塑胶跑道; 2012-2013 年建设各专业实训大楼;2014-2015 年投资建设汽车驾驶训练基地、幼 教实训场地、学生宿舍、食堂等。
四、发展对策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建立一支以校长为核心,品德良好、结构合理(高尚的品德结构、互补的知识、能力和性别结构、梯型的年龄结构)、职责分明、团结合作、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的干部队伍。
主要措施:
(1)科学设置行政岗位,做到高效运作。
(2)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
(3)继续做好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坚持和完善干部评议、考核制度。
2.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充满活力,且有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职工队伍。
主要措施:
(1)把加强师德建设放在教职工队伍建设的首位,通过学习和思想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职工的服务意识。
(2)启动名师培训工程,形成一支骨干教师队伍。骨干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要通过外聘专家,引进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短 期专业进修等多种途径,不断加大“双师型”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各专业“双师 型”教师达到 100%,骨干教师不少于 3 名,在此基础上培养和造就各学科和专业的 带头人,成为名师。通过努力,力争形成一支在全县乃至全市职业学校中享有较高 声誉的名牌教师队伍。
(3)建立一支方法创新的思想工作队伍。思想工作队伍是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要强化对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宿管员等在学生工作方法上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懂教育、善管理、受欢迎的思想工作者。
(4)设立师资培养专项经费:学校每年用于教师进修,培训的经费应不少于20 万元。
(5)建立教师科研成果奖励考核制度,提高教师科研水平。要从学校研究出发,重点开展校本研究;设立每年不少于 10 万元的专项研究经费,用于资助
教师 的课题研究和科研成果奖励;建立教师科研成果考核制度,从制度上促进教师科研 水平的提高,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国、省内、市有影响的职业教育理 论成果。
(6)建立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建立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聘请专家、企业人员和家长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指导与建议,实行教学质量的动态 管理。
3.深化学校体制改革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现代化管理观念出发,以就业为 导向,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构,充分发挥管理效能,依法办学,增强主动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主要措施:
(1)全面落实校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和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形成职责分明,责、权、利相等的管理机制。
(2)建立“小行政、大教学、高效率”的管理模式。要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效益意识,要树立“学生为先、能力为主”的观念,围绕教学与实训这一学校 中心开展工作,更新教师的工作观念。
(3)不断完善校内人事聘任制度。实行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理管理。完善聘任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加强岗位和聘后管理,实行评 聘分离。
(4)改革校内分配制度。探索校内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制定校内薪酬体系改革方案,不搞平均主义,做到多劳多得、优质高酬,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按照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吸取先进的企业文化,倡导“守责、守时、守信”风尚,打造具有鲜明特色职校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主要措施:
(1)策划学校形象,设计统一标志,在校园内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物和人文、自然景观。
(2)深入开展“尚德、敬业”的宣传,大力倡导“守责、守时、守信”风尚,把立业先立人的思想进入师生心中,形成人本、和谐、跨跃的校风,严谨、负责、创新的教风,勤奋、踏实、合作的学风;把”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具体化,使个 性化教育、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洽。
(3)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师德教育,进一步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寝室和文明办公室、优秀教师等评比活动;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透视网络安全;办好校刊和其他宣传媒体;进一步健全学生社团组织,发挥学生社团 在学生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5.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精神,提高学校教职工的全员德育意识,形成“教书、管 理、服务、活动、环境、身教”六个育人的局面,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完善全员 德育和全程德育工作体系。
主要措施:
(1)全面贯彻实施《全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
为重点,突出职业指导,形成自己德育特色。
(2)学校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探索学生管理的新模式,形 成全体教职员工全程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3)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注重师德培养和业务指导,要全面落实班主任业务 培训计划,进行岗位培训,定期组织外出学习,提高责任感和工作水平。要重视年 青班主任的培养,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使其成为班主任队伍的骨干力量。
(4)建立“德育导师”和班主任合作制。
(5)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的质量,帮助学生树立心理 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 全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生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 和敬业乐群的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 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6)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德育工作:结合专业特点,重视课堂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作用;开展德育科研工作,制定各专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健全和完善学 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体,切实做好成长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落实《成长 困难学生转化实施细则》,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向上;重视美育教育,坚持开展艺术 节、体育节、科技节和读书节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进一步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抓好“中学生业余党校”的建设和学生党 员发展工作。
(8)加强法制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
(9)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杜绝安全事故。
(10)坚决贯彻《中小学体育工作条件》《中小学生卫生工作条件》,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特色体育,保持学校的体育传统,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自我健身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突出职教特色的教学工作
贯彻落实“以知识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体现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主要措施:
(1)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市场调研,对现有专业进行深入的调研与分析,根据 本地本校实际进行科学的调整,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骨干专业进一步建设和 规范管理,达到国家级骨干专业的标准。继续探索现有专业与职业接轨的各种形式 和有效途径,争取在规划中有 2—3 个专业有所突破,形成品牌。
(2)根据新形势职业岗位对学生素质的要求,针对专业特点,对课程设置、教 材、教学和学法进行改革,体现专业化和实用性;加大校本教材开发力度。
(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层教学,尝试专业模块教学,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制定激励制度,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以教 科研工作促进学校的发展。
(5)实行双证书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和培养目标,加
大实 验、实训、实习和技能训练的力度,并制定明确的实践技能专项达标标准。学校要 建立保障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教学制度。把考取能力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取证的指 导,鼓励学生考取各种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
(6)积极进行考试制度改革,从考核内容到考核方法都要从有利于学生,全面 素质的提高出发,有所创新。积极推进弹性学制,全面实施学分制,建立好学生学 分档案制度,对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岗位合格书和在国家、省、市技能比赛、文体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学分。
(7)积极开展社会信息调研,加强就业联系,收集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 供良好服务,与用人单位和人才中介密切合作,建立学校就业网络,实行“订单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办学,保证就业率在 98%以上。
(8)加强图书馆与阅览室的建设,每年投资 20 万元,用于购置图书资料。加 快图书资料更新力度,建一个电子阅读室,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
7.深入校企合作办学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学校特色形成、办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是职业 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要在校企合作的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形成 具有苍南职校特色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主要措施:
(1)成立专业委员会,通过与企业共建紧缺专业,开办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实施订单式培养,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教学等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要加强学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通过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为企业培训员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等方式,建立校企双方双赢合作机制。
(3)引进企业资金联合办学。办学采用股份制或专业命名等形式,要重视引进现代化的设备、培训课程,先进的培训手段或权威的职业资格认证,通过联合办学 争取在培养目标、教学质量及评价标准与企业接轨。
8.为学生提供延伸性服务
学生除正常教育外,学生在社会上可以接受培训教育,我们利用这些延伸性的服务,利用国家政策允许的收费型专业技能鉴定所进行各种考证,对中小学学生进 行技能培训。
主要措施:
(1)学校尝试筹建一间有审批程度,严格执行物价局规定的收费标准的校园网吧,让学生在校园里更加规范上网。
(2)不断提高专业教学的科技含量,抢占本地区高新技术应用的制高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忧,人优我新,借挂其他的牌子(如北大青鸟班等),通过申办 的形式,来进一步扩大我们的生源。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要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以落实专业教学要求为原则进行建设,购置的实训设置要用于教学、培训,又用于生产,实行教学生产相结合,发挥实训实施的综合效益。筹建实训大楼,积极创建校内基础;校外实训 基地要选择规模较大,生产设施先进的企业,每个专业能建立一家稳定的校外实训 基地。
(4)推进产学研结合,利用学校较好的专业师资优势和设备优势,发展与专业教学密切相关的校办企业,将学生实训、教师科研产品开发、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起 来,对企业产品进行加工,进行项目合作开发。
(5)开拓毕业生境外就业市场。组织毕业生参加境外劳务输出是职校学生就业工作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这个渠道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锻炼机会,为学生家庭增 加更多的经济收入,而且有效增强了学校招生的吸引力。
五、保障措施:
1.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发展的支持。
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发展的支持。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国务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我校作为县职教中心,又是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目前已成为温州市重点建设的三十所中等职校之一,随着办学理念的更新和专业的发展,我们将会得到各级财政很多的扶持。
2.不断强大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
不断强大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学校领导班子更新办学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明确学校发展思路,团结创新、敬业务实;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进取精神、创新意识 又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3.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激发热情,坚定信心。
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激发热情,坚定信心。根据本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思想,认真学习规划的主要内容,转变观念,树立大局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教师的实际困难和各种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积极性,激发为实现规划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热情,坚定信心。
4.科学管理,深化改革,人文关怀,制度保障。
(1)进一步加强科学改革,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上下协调,步调一致。
(2)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高度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建立社会主义的和谐校园。
(3)深化人事分配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强化管理体制的实施 力度,改革教学、科研、管理的组织方式,促进我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全面提高办学效率和整体水平。
5.加大学校投入,争取企业联办,满足发展需要加大学校投入,争取企业联办,学校要开源节流,逐年加大专业投入,积极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努力全面实现专业建设目标。
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Ο一Ο年十一月
第三篇:宁县政平初中中长期发展规划
宁县政平初级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前言:
根据《宁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等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重新审视本校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学校自主发展、创新发展、特色文化建设发展,创设广阔的发展空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订2011—2016年五年发展规划。
二、学校发展背景
宁县政平初中是一所农村独立初中,地处两省相望,三河交汇,四县为邻的庆阳市最南端,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人文底蕴十分丰厚。在这全市海拔最低的地方,有唐塔书房古庙相守,公路铁道水运相通,煤矿油井砂场相聚。学校始建于1965年7月,现有教学班8个,学生428人,教职工38人,占地15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367平方米。校园里,标语醒目,花团锦簇,树木郁郁葱葱,一派欣欣向荣、生机盎然景象。
近年来,学校秉承“快乐学习、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人子吾子、我校我家”为校训,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坚持“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几年的办学实践中,经过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奏响“创新、实践”的主旋律,开放办学,凸显特色,实施新课改,落实六个学会(学会做人、做事、学习、合作、发展、创造),努力实现学生特色发展的目标。
三、学校办学主要成绩与经验
(一)不断端正办学思想,着力打造办学特色
鲜明、科学的办学理念是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指南。随着实施素质教育、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学校进一步明确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方向,不断端正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全面提高的质量观,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实现学生发展,彰显办学特色,努力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快乐地工作和学习。我校着眼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开展了以“管乐训练、体育锻炼、书法绘画、经典诵读”为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有个性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合格+特长”学生。全体员工积极实践“人子吾子,我校我家”的校训,以德育人,服务育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校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明晰德育创新工作思路,在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文化校园、规范校园、活力校园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二)、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学校管理
我们在办学实践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强两支队伍的建设,在学校管理中,大胆创新,构建特色管理机制,形成在管理中强化责任意识、在用人制度中强化竞争意识,在工作考核中强化质量意识,在部门协作中强化团队意识,在教研、科研工作中强化合作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强化育人意识的观念。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践行办学理念的“引领者”
学校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在工作中注重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廉政建设,加强青年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创实绩、树正气,是一个理念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集体。
(1)加强理论学习
本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坚持每月一次集体学习,有计划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文件精神,学习科学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专著。同时,班子成员分别到河南永威、市、县参加了培训,并通过外出参观考察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办学思想,提高管理水平。除了加强理论修养外,班子成员以追求精湛的业务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立身处世。
(2)加强制度建设
我们建立了学校各方面管理制度,如考勤制度、会议制度、奖惩条例等,并健全了行政工作职责及考评细则、教职工工作综合评估细则、语、数、外教学工作管理细则。在特色教育工作中,结合具体实际,充分挖掘我校的历史积淀,弘扬我校的优秀传统,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星级学校创建活动。每班确定一个特色,围绕这一特色,班级进行了教室布置,开辟了学习专栏,购置了班级图书专用柜,聘请了经典诵读专兼职辅导员,在学校为班级购买图书的前提下,班级发动学生捐献图书,以进一步充实班级图书,便于学生大量的阅读。同时,每个班级采用不同的形式,利用早自习、早读、课前5分钟,采用齐诵、独诵、唱诵、分角色诵默读、浏览、精读,等不同形式,选取经典篇目,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极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为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加强作风建设
我们要通过开展民主评议、设立校长信箱等形式,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我们提倡“群言堂”,充分激发班子成员的参与热情和工作创造性,对于出现的问题坚持民主集中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不搞好人主义,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做到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制度上分,关系上合。学校坚持每周召开行政例会,会议内容除研讨学校工作以外,还有目的、有重点的以会代训、以会代培,要求全体干部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为学校教育教学、师生生活、师生发展服好务,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去感召人、带动人;强调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达成学校管理的任何漏洞都与干部的失责不无关系,责任感强的干部才会“有所作为”的共识。于是,每年工会都组织教师以“有所作为”的评价标准对干部进行全面考核,干部的奖金也要与工作实绩挂钩。(4)加强廉政建设
学校党支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规定,班子成员要始终坚持“三不准三不图”,带领全体教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发生一起利用工作职权为己谋利的事件。
(5)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学校注重培养、选拔青年干部,在青年教师的任用上,遵循公平竞争,优中选优,重视师带徒活动的有利开展,并在工作中压担子、搭平台,促进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多年来,学校以强化师德教育为核心,以实行教师聘任制为机制,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崇高师德;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努力培养了一支敬业乐道、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我们努力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以“学习”作为最大、最长久的福利,采取“引进、走出”的培训方式,促进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转变。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崇高师德 ①宏扬敬业精神,塑造良好师表形象。②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2)、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升专业素养 ①校本培训打基础
②建立“专业成长档案”促发展
(3).实施教师聘任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通过系统的培训活动,我校拥有了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十余人次获市、县各级先进个人称号。有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有关文集中发表;
3、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机制
学校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实施“以人为本,以德养威,规范情感,保障发展”的管理模式,通过管理服务师生,保障学生、教师和谐成长与发展。
学校坚持以“以人为本”为管理的主轴,以“依法办学,以德立校”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两翼”,健全管理体制。实行目标管理,加强民主管理,突现人文关怀,营造“规范加情感”的管理文化,使教职工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三)、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校园育人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优良的教学设施,对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将打造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建设良好育人环境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努力向校内挖掘潜力,构建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和底蕴丰厚的人文环境。
近年来,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维修了学校大门、新建了围墙、生活用房、新装了多媒体教室、校园监控系统,扩充了图书室、阅览室,建立了校园网络,微机加以升级,添置了复印机、一体机等设备、照相机等,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发展空间。
(四)、全面贯彻方针,促进和谐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和谐的、民主的。几年来,学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的发展,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奠定基础。
1、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丰富德育内容,努力形成德育内容系列,促进学生劳动、创造、环境意识和科学、进取精神及民主法制观念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动手、自我保护能力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和谐发展;拓宽德育渠道,形成工作网络;创新德育工作新途径,以认知为基础,落实德育内容,以规范训练为手段,强化知行内化,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升华教育效果。
2、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学科课程管理
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先后开设了多种校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养;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新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坚持科研兴校,为师生发展搭建平台。
新学年,学校准备开发多个研究课题,要取得一系列的阶段性的科研成果,获得有关专家的认可。我们要及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到了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之中,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向特色化、优质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3.加强体卫艺学科管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条例》,保证“两操”、“两课”的时间与质量,每年除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及球类运动会外,还要还定期组织“三跳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及两操比赛,坚持开展田径训练、好对训练,每天坚持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班级个性的“阳光一小时”活动。
学校将卫生教育和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积极开展有关工作。学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体质检查与测试,坚持开展 “季节性防病治病”等教育活动,举办卫生知识讲座,办好卫生宣传橱窗,坚持做好卫生评比工作,多次被评为“卫生先进单位”。
学校开齐、开足了音乐、美术课,注重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
四、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
1、办学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进一步实践完善。
2、学校经费还不能满足学校日益大发展需要,给各方面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3、学校生源规模逐年下降。由于人口自然减少,学校生源逐年下降。
4、学校经过几年的对教师的培训和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教师总体素质得到提升。但在教师队伍中,弱势群体依然存在,尤其是2000年以后分配的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水平亟需更新和提高。教师虽然对学校的发展有良好的愿景,但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认识还比较粗浅自我发展的意识还需要提升。
5、学生及家长的素质有待提高。家长的职业参差不齐,大多数职业不太稳定、收入不高、文化水平低下、学历层次不高,缺乏比较科学的育子方法。家长中潜在资源对学生的发展不能很好的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学生的来源也不够理想、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
6、学校的管理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特别是评价机制还需科学化、有效化。
7、学校撤并对我校的影响很大,一些老师坐观等待的现象比较突出,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五、发展思路:
1、加强学习,提升办学理念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我们对学校确立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 ①.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重大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国家、社会、时代赋予我们学校的神圣使命,我们应该责无旁贷的完成好这一重任。
②.素质教育是人文性、科学性和民主性的统一,是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双重构建,教育既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立足于社会之生存,又要使其在人格修养、艺术修养、科学素质和民主精神得以和谐发展、不断升华。
③、在学校工作中, 坚持“以人为本”要强调两个层面: “以生为本”---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以师为本”----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调动和发挥老师积极性,坚持确立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师与生共同发展。
④.我们将把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与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坚持以书法艺术教育、中华经典美文诵读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他们领悟生命的意义,积淀深厚的人文素养,塑造健康、文明、智慧、尚美的心灵,培养具有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现代人。
学校将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先进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走进孩子的心灵,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走进教师的精神世界,为他们的专业成长和价值观的实现,努力营造理昭昭、情切切、乐融融、活生生、笑盈盈的和谐校园,逐步走上民主、和谐、开放、人文之路,使综合办学水平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学校发展目标:学校办成具有精神感召力和文化品位的场所,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乐园。
2、落实办学理念,实践“和谐发展”教育
学校将认真总结办学经验,依托先进的教育理念,构建具有农村初中特色的“和谐发展”教育模式。
① “和谐发展”教育模式构建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规范情感的人文管理为手段,以传承民族文化精髓为着眼点,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的。
②“和谐发展”教育模式的内涵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包括师生关系的和谐、干群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教师与家长关系的和谐、人与环境关系的和谐、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和谐、干部自身素质发展的和谐、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师德建设的和谐、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
③“和谐发展”教育模式的目标
办学目标:创建办学思想先进,办学行为规范,教师队伍优秀,教育质量优良,校园文化优雅,办学特色鲜明的和谐校园。
教师培养目标:打造德艺兼备,终身学习,提升素养,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群体。
学生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六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学会创造),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美德的现代人。
④“和谐发展”教育模式的框架
“和谐发展”教育模式的德育工作模式:自主体验,知行内化,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教育模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参与,合作提升,探究发展。“和谐发展”教育模式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以德养威,规范情感,保障发展。
“和谐发展”教育模式的评价模式:尊重个性,多元客观,过程激励,促进发展。
六、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
1、总体目标:2016年成为高质量、特色显的名校
2、目标分解:
目标实现进程:一年显优势,二年扬特色,三年成名校。第一阶段(2011、3、——2012、7、)
完成校园整体建设,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制订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名师队伍建设等方案,初步形成一支团结、敬业、善研、创新的教师队伍。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建立教科研新机制,探索新课程改革,确立课题研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办学效益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
第二阶段(2012、8、——2013、7、)
充实学校软硬件资源,规划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教师发展性评价、名师队伍建设实施工作,加强校本培训,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初步建成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科研素质的教师队伍。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发展特色教育。办学效益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第三阶段(2013、8、——2014、9、)
校园文化建设具独特风貌,建成一支具创新能力的、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形成一批较有影响的名师。课题研究成果显现。教育教学质量在东南片居于领先地位,特色教育在全县起示范作用,学生全面发展,办学效益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赞誉。
3、发展策略
(1)名师带动发展,对于学校的发展,建设一支以校长为灵魂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关键,建设一支名师队伍是根本,学校将实行名师建设发展战略,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并根据实际采取措施鼓励教师们成长为有思想、有文化、善科研、有成果的名师,并要形成群体,形成气候。
(2)科研兴校,教育科研是学校大发展的生命力,是提高质量,形成特色,落实办学理念,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将实施课题带动战略,尝试“书法联动教育”研究,努力探索出以特色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3)特色强校。历年来,我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声誉越来越好,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项目的创建,重视经典诵读学校的创建,提升学校知名度,努力实现办学目标。
(4)
创新管理
在学校以前注重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并重的管理基础上,优化各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加强自觉教育,融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种传统精华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学校文化,从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事业观、教学观,使师生们产生一种归属感和依附感,升华师生们的灵魂,升华学校的管理。
(5)营造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
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善于博采众长,完善自我;积极的参与意识,主动工作的精神,向上的工作热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胸怀,亲善的沟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
(6)校园建设
一要进一步规划学校,进一步完善学校功能。二要进一步营造人文环境,使学校环境与办学理念、学校文化互相融合,发挥更大育人效果,积极营造书香校园、和谐校园。
七、实施方案
(一)德育创新:生活育德,彰显有效性。
学校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现实生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公民素养的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为目标,培养热爱生活,性格开朗,健康向上的学生。
德育工作重点是“养成教育”,基点是班主任队伍,关键是学生的学风,突破点是抓学生课堂上的“倾听”。措施是抓反复,反复抓。学校要进一步实践“从小入手突出明理性,从近入手突出情感性,从学科入手突出渗透性,从活动入手突出趣味性,从问题入手突出针对性”的德育策略,继续按照“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三个实施序列,实施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系列活动。逐步使德育走出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使每个教职员工树立“大德育”的观念。
具体措施:
1、加强社团建设,突显学生的自我教育。
社团是学生体验生活、参与德育实践的有效阵地,今后五年中,我校的德育教育以社团活动为主阵地,寓德育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2、实施生命教育,突显德育的科学性。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关注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是否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提高生命质量。我们要紧紧围绕生命教育,体现渗透性、整合性、开放性,争创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1)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2)举办安全法治教育讲座,从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几方面进行教育。邀请法治副校长进行法治教育专题讲座。开展安全、法治为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3)有步骤地实施心理教育。学校一方面要求每位教职工教育学生从心理学角度,以情感教育和成功教育的策略去激励和感化他们;另一方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家校联系网络平台,与家长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在校园网上开设校长信箱,挂设心语倾诉信箱,增加学生倾诉的渠道,为学生排忧解难。
3、拓展多种德育的渠道,突显德育的渗透性。
(1)抓“教书育人”。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德育工作,做到课外有心育人,课内有机渗透。努力挖掘本学期内在的德育因素,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
(2)抓“常规育人”。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高标准,严要求来教育学生,从管理中提高教育质量。
(3)抓“环境育人”。一是要办好学校板报、班级板报、橱窗、广播,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创造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和家庭教育的优势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好家长会,坚持家访制度。
(4)抓“活动育人”。主要通过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阳光男孩阳光女孩评比等活动,活跃学生身心,陶冶学生情操,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
(二)课程与教学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积极探究适合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活动,构建以“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学”为核心的学校教学工作体系,为学生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1、提高国家课程的实施水平。开全、开好各科课程。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围绕有效教学。狠抓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教学质量检测分析,修正调整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抓紧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实践,逐步完善以“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堂评价”为基本内容的三维评价体系。
学生评价:要继续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继续实施发展行评估,以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教师评价:制订、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注重个体与集体相结合,形成学校、社会、家长交互式评价体系。
课堂评价: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课堂的核心,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提高教师研究水平。(1)认真分析教研组现状,制定发展规划
全面分析总结过去几年教研组的建设情况,从课程开发、课堂教学、青年教师培养、梯队建设、教师个性化发展、科研成果等方面反思教研组建设的特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规划。
(2)建立研究制度,推动教师的学习和实践
建立学习制度、研究制度,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获取知识,在组内协作、交流、分享,以增强组织自身的实力,带来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具有现代意识的优质学校,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专业发展的能力,因此,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目标: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
2、促进专业成长。
(1)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每个教师都有进一步发展的愿望,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学校要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让每个教师根据已有的起点和条件,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进行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使教师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有效的发展措施,享受到工作的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
(2)建立教师学习制度。围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建立集体学习与个人研读结合的学习方式。定期提供学习菜单,完善教师读书会,采用校内交流与教育博客、论坛交流等方式,拓宽交流的平台,激发教师自发读书的愿望,使读书、修身、养性成为教师的集体特征。
(3)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校本培训,根据学校发展目标,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进行校本培训,拓宽培训途径,专家引领与校本研究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结合,主题演讲与沙龙研讨结合,外出学习与聘请专家、名师培训相结合,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4)打造骨干教师队伍。实行骨干教师培养制。聘请校内骨干教师与校外名师、专家与骨干教师结对,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计划,定期听课、研讨,促进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
(四)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三者的共同发展。制度的建立是学校管理的依据,但仅有制度是不够的。管理的核心因是思想的引导、行为的引领、是培育认同感,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进而通过文化育人。学校将继续以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为学校管理目标,建立“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内部管理体制。
(1)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修改后汇编成册,实现规范化管理。
(2)引入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建立校本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现有制度的执行力,关注管理的细节力,实施“精致管理”。(3)实施全员过程管理,创造条件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组织行政人员参加专业管理系列培训,提升管理水平与能力。进一步改革学校的组织机构,增强教研组、备课组等传统组织的工作能力,重视学校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改革评价制度,加大考评力度,奖勤奖优,提高行政效率与公正性,做到人性化管理
八、保障机制
(一)观念保障
规划的制定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使全体教职员工关注规划、参与规划,凝心聚力,促进学校发展。通过教师大会共同研讨明确学校的共同愿景及阶段目标。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并在日常工作中得以落实和体现。
(二)组织保障
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及监督制度。激发全体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使规划顺利实施。
(三)物质保障
制定学校投入五年发展规划,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为规划的实施提供物质保证。
第四篇: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 生 实习流 程
一、提出实习意愿,填写实习意愿登记表;
二、认真阅读《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实习手册》;
三、办理实习手续:
(一)由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生:
1、参加实习动员会;
2、根据学校发布的企业用工信息,学生自愿报名;
3、学生参加企业面试;
4、录取后,填妥实习生登记表(见附件1);
5、签订有关协议(见附件3),并填好离校手续单(见附件4);
6、统一赴实习单位实习。
(二)自己落实实习岗位的实习生:
1、学生或家长自己联系落实实习单位;
2、提出实习申请,填写实习申请表(见附件2);
3、办理有关实习手续(如附件3),并填好离校手续单(见附件4);
4、经学校允许后离校。
四、返校报到:
1、新学期报到时,随带学费、实习生报到反馈表(见附件5)、学期考核成绩(见附件6)、个人小结及有关材料(如照片等)。
2、参加毕业典礼。注意,在毕业典礼前半个月请所在单位将实习鉴定表(见附件7)、实习成绩评估表(见附件8)寄回学校就业处或由管理教师带回。
就业办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办法(节选)
第一节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条 实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专业思想、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市场需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发展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第三节 实习组织形式
第三条 在落实实习单位时,考虑到部分学生的家庭或社会优势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去向,采取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己(或家长)联系等多种渠道落实学生实习单位。
第四条 要求自己安排实习单位的学生必须先由学生(或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家长签字,经学校审核同意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离校实习。
第五节 管理与职责
第十条
严格把关实习单位。要维护学生切身利益,保障实习工作顺利进行,就业办要对实习单位进行资格审核(包括学生的基本待遇、住宿、交通、保险、试用期限、企业的安全管理情况等),实习生人数较多的企业,要事先进行实地考察。
第六节
安全措施与职责
第十三条
实习前要加强对实习生的安全教育及相应的安全培训。要求实习单位为实习生提供必要的劳动安全保障条件。
第十四条
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要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对学生实习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就业办报告并向实习单位提出整改意见。
第十五条
要求实习生参加有关保险(高危工种实习生必须办理人生意外伤害保险)。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其子女共同做好遵纪守法、安全教育等工作。
第十六条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全力做好救援工作,并及时做好事故处理协调工作。
第十七条
层层签订学生实习安全工作管理目标责任书。
第七节
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
第十八条
实习结束后,实习学生必须写好不少于800字的实习总结报告,填写好实习鉴定表,并经实习单位(或部门)鉴定盖章后交给实习指导教师或班主任。
第十九条
专业部或班主任依据《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实习鉴定表》和《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实习成绩评估表》,对每一位实习生进行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实习考核评定结果存入学生个人档案。
第二十条
实习生不得擅自变动实习单位,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变动实习单位的,须由学生书面申请,家长签名,班主任审核,报就业办批准,并重新办理有关实习手续。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因违纪而被实习单位中途退回或未经同意擅自变动实习单位的,视作实习成绩不合格。
第二十一条
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作结业处理或缓发毕业证书。
第八节
奖励与处分
第二十二条
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表现、工作情况及单位实习鉴定、个人实习总结等方面的总和,每年评出15-20%的优秀实习生(优秀实习生必须是实习成绩优秀者),学校给予表彰奖励,并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
第二十三条
实习生如严重违反《实习生实习制度》和有关规章制度,将按学校学籍管理规定进行相应处分。
毕业前处分未撤销者按结业处理。
第九节
就业推荐
第二十四条
学校安排学生实习时,要尽可能地安排到有招聘意向单位进行实习,做好实习安排的同时,做好学生就业推介工作。
第二十五条
学校在推荐毕业生就业时,必须遵循学生与企业的意愿,同时做好学生与企业双向双择的宣传组织联络服务工作。
第二十六条
做好就业信息采集与发布工作,就业培训处通过企业来电来访、企业走访、市内外举办的各级人才(劳动力)招聘会、媒体招聘信息等途径做好就业信息收集工作,并将收集到的信息筛选、分析、洽谈,在校内宣传窗向学生进行宣传。
第二十七条
做好学生应聘报名工作,并组织学生进行应聘面试。
第二十八条
指导学生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包括安全协议)。第二十九条
鼓励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实习生实习制度
第一条
上班制度:
1、实习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作息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实习单位工作安排。
2、严格遵守实习生守则,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不做与学生身份不相符的事,违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3、不准擅自离开实习岗位,有事离岗需经班组长或师傅批准,返回岗位应向班组长或师傅报告,同意后方可上岗。
4、必须听从师傅指导,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爱护各类仪器、设备,如发现故障或异常现象,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和师傅,未经允许,不得任意拆卸或启动,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5、爱护工具、量具,节约原材料,认真做好所在岗位的设备保养,做好实习场地和工位的清洁卫生工作。
6、在工作场所内,不准嬉闹、奔跑和大声叫喊,上班不准离岗,不准打嗑睡、干私活、看小说或参加非单位组织的其它活动。
7、尊重实习单位领导和师傅,服从安排,服从分配,安心本职工作,虚心求教,刻苦钻研业务,提高操作技能,争取尽快达到顶岗作业的要求。
8、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对实习单位有意见应及时与实习指导教师联系,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就业办,由学校与实习单位负责协商,实习生不得直接与实习单位发生冲突,无理取闹。
9、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保密制度,不得将技术或商业机密泄露,维护实习单位利益。
10、严禁与社会人员的不正当往来,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不进入各种营业性娱乐场所,不吸烟,不喝酒。
第二条 考勤制度:
1、按学校规定的实习时间期限和实习单位的作息制度对实习生进行考勤。
2、事假在三天内或病假在一周之内由实习单位批准;事假超过三天或病假超过一周由本人或家长请示学校批准。事假要有家长证明,病假要有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含病假条,药费单,诊断证明书),凡未请假或请假未准及超过假期时间规定的,均以旷课(旷工)论处,旷工一周及以上或累计十天及以上,取消实习资格,并作退学处理。
第三条
寝室制度:
1、实习学生不得在外任意租房住宿。因特殊情况要求租房的,必须由家长出面办理租房手续,经班主任同意后报学生处备案。由此产生的后果,学生家长自负。
2、严肃就寝纪律,注意作息时间,就寝时间不得吵闹,大声说话,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3、无故不得晚归或不归宿,不得随意留宿外来人员。
4、爱护宿舍内的一切设施,不准乱拆、乱搬、乱拿公物,损坏公物要赔偿。
5、保持室内外整洁。宿舍内所有用品摆放整齐,被子按要求折叠,不准乱扔垃圾,乱泼污水。
6、节约用电、用水,严禁私自接线和使用电炉、电热棒等不安全电器,严禁烧火取暖。
7、各寝室设寝室长一人,负责本室的管理工作,安排值日生,督促本室人员,讲文明,守纪律。
8、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寝室门要及时上锁,贵重物品妥善保管,手机、现金必须安全存放。
9、严禁吸烟、喝酒、赌博、打架斗殴;不看不健康的书刊、音像。
10、休息日回家要向寝室长办好请假手续,填写好请假条。第四条
返校制度:
1、每个学期,实习生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返校日及时返校,办理该学期报到注册交费手续,因特殊情况,学生本人不能及时来校报到,请家长按时代为报到,否则,视作自动退学处理。如有上一学期补考科目的,必须学生本人来校报到。补考缺考按学校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2、实习结束后,所有实习生返校,进行实习总结、评比,召开毕业典礼,颁发毕业证书。
3、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如有考证任务的,必须返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应知应会考试,无故不参加考试者作缺考处理,不予补考。
第五条
实习行为规范:
1、认真参加实习、勤奋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努力完成实习任务,真正把生产实习作为培养锻炼自己的良好机会。
2、文明守纪,礼貌待人,听从师傅指教,虚心向老职工学习,努力做到“三勤一热爱”,即勤脑、勤手、勤脚,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
3、同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团结。
4、注意仪容仪表,不穿奇装异服,衣帽整洁。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烫发、染发。除工作需要外,严禁佩戴饰物,不浓装艳抹。
5、多向师傅学习,提高技术、技能,不计较实习报酬。
6、刻苦钻研业务,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坚持写周记(一周的学习、生活、体会、小结)。
7、严格履行实习单位的财务管理手续,做到日清月结,如有损坏丢失,要照价赔偿。
就业办
第五篇:中长期发展规划
龙都幼儿园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11年9月
龙都幼儿园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1年---2016年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十七大会议精神,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为工作准绳,以《纲要》精神为指南,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保教质量,实现办学设施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造就一支具有共同价值观和具有时代先进性教育观念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特点鲜明、开放的、具有活力的办园特色,争取在2014年挤身于省级示范幼儿园行列。
第一阶段:
2011年7月——2012年6月
幼儿园刚刚成立半年,各方面基础较差,而且办园规模扩大,从原来的不完全型幼儿园到小、中、大班齐全的幼儿园,同时园领导及教职员工也都是重新组合,因此,第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规范幼儿园各项工作,艰苦创业,站稳脚跟,为创建潍坊市一类幼儿园和成为常规管理先进单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1、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建立建全一整套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建立分层管理网络,在幼儿园内建构起一套常规管理体系,并基本形成“敬业、勤奋、务实、创新”的园风。
2、正常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着重对照“一日活动常规细则”,建立起一整套适合我园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卫生习惯,严格规范教师:“六认真”,强化教师职责,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不断改善园所环境,优化设施,各班已添置彩电、空调等物,添置一大批自制玩教具,以满足保教工作的需求,加强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环境。建设各类活动角,使幼儿园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环境更加安全、美观。
4、积极开展创建工作,不断提高保教质量,争取年底通过市教委一类幼儿园的验收以及成为潍坊卫生合格单位。第二阶段:2012年7月——2013年6月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能够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改善办园条件,加强科研力度,提高保教质量和办园档次,努力创建潍坊市基本现代化幼儿园。
1.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园领导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化意识、竞争意识、育人意识。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使幼儿园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2.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进一步拓宽绿地面积,加强园内内环境的建设。增建30米塑胶跑道,完善多功能室和游戏室的设施,添置相应的教学设备和教玩具,提高幼儿园现代化程度。
3.加大力度培训师资。首先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文化水平的提高,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增强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其次,计划在有限的资金中划出一块金费,专门用于师资培训。带教师出去参观、学习、开眼界,请专家、行家来园作现场指导、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第三,在园内分层次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鼓励教师勤于总结、思考,写出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好文章,旨在出人出文章出书。
4.以教科研为龙头,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抓好日常教研的同时,抓好课题研究工作,重点抓好幼儿语言功能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二个课题研究。通过课题实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促进幼儿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并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争取在两年内取得实验成果。
5、创办幼儿园自己的园刊,并编写论文集,注重宣传,扩大幼儿园的知名度。
6、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创建做好准备工作,争取在年底通过市教委专家组的验收,成为潍坊市基本现代化幼儿园。第三阶段:2013年7月——2014年6月
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奋发努力,开拓创新,办出幼儿园的特色,使其真正成为潍坊市示范幼儿园。
1.培养更多的品德优、习惯好、能合作、会交往、爱探索、会生活、会学习、健康自信、聪明活泼、诚实勇敢的好孩子。为孩子从小能受到高质量、全面的启蒙教育创造一切条件。
2.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逐步形成办园特色,营造良好的社会声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发挥市级示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A.通过探索实践,逐步建立具有本园优势和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以园为本的课程结构。B.与名园、名师结对,借助他们的力量提高办园质量。C.依托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力量,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D.和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力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3.建立一支观念新、文化层次高、动手能力强、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A.全园教师的学历均达大专,本科率达30%。B.培养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一名区级教坛新秀,2名园级骨干教师。C.所有教师均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考试并拿到合格证。D.所有教师均通过普通话的等级考试。D.有论文在杂志上发表。E.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培训。
4.建立以激励机制为核心的层级管理框架,逐步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A.树立良好园风,创既和谐又竞争的团体氛围。B.建立(激励加约束)以激励为主的层级管理框架,采用目标管理指标考核的方法,保证各项目标具体落实到人。同时也给每个职工施展个人才能的舞台,使他们获得事业的成就感。C.适应新情况,逐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并重点抓好落实,强化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各环节。D.发挥民主管理的功效,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加大奖励力度。
5.努力改善办园条件:添置幼儿用床和体育教学设施,丰富图书阅览室。同时进一步调整幼儿园的整体布局,充分利用空间,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游戏环境。争取利用暑期建造好风雨操场,并封闭走廊。
6.实现扩班目标,使幼儿园规模不断扩大,达到双轨制。第四阶段:2014年7月——2015年6月
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运用发展的眼光,挖掘自身潜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园特色,强化内涵建设,在课程改革、创特色教育、树自身品牌上下工夫。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帮助教师确立专业发展目标,与每位教师签定目标任务书,年底将对照任务书进行考核,真正做到奖罚有依据,奖惩分明。分层培养青年教师A/推荐教学业务日趋成熟的区学科带头人参加市青年教师会课比赛和市教坛新秀的评比,并在区内借班上课,提高知名度,为早日成为市学科带头人奠定基础。B/对骨干教师要求其积极参与园内课题研究,完成有质量的论文一篇,在园内的教学活动中起示范带头作用。C/新教师要求其继续拜师学艺,多学习反思,不断更新观念。
2、加大教科研的研究力度,提高参与课题教师的理论水平,继续对市级课题开展深入的研究,注重资料积累,进行课题中期汇报。同时根据幼儿园发展需要,努力构建符合本园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研究,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达到体能健康、心理健康和智能健康的金三角结构。
3、适应现代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开发优质资源并合理利用,如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外校资源等,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全面的视野和空间。我园将与敬老院、博物馆、消防支队、中心小学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签定和约,使他们成为幼儿实践活动的基地。
第五阶段:2015年7月----2016年6月
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创品牌,树特色,将幼儿园建设成为一流的优质园,努力实现省级示范园的办园目标。
1、加强学习,利用多种途径帮助教师树立新型的现代教育观念,实现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生命的关怀者、平等的交往者、宽容的教育者,并引领教师逐步从传统的教授型向科研型、学者型发展。
2、切实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及文化素养(中师合格率达100%,大专合格率达90%,本科率约40%)。加强园本课程培训,继续搞好幼儿园健康特色教育,使教师不仅具有运用课程的能力,更具备选择课程和生成课程的能力,使园本课程更系统化。
3、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技术,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会课件制作并在园内开展评比活动。
4、完成《幼儿语言功能的发展》课题结题工作,有关老师完成结题报告,并将论文、活动设计汇编成册,做好资料整理工作。
5、完善网站建设,丰富网站内容,提高网站访问率,扩大幼儿园的影响和声誉。建立校园局域网,初步形成数字化的管理网络,实现网上资源共享,使信息传递更快、更新。
6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做好幼儿园的扩建工作,完成楼层接建,创设多功能室,并添置相应设备。
7.做好幼儿个人档案,并设计成光盘,录下幼儿三年成长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