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文德育织就双飞翼 家校互动架起同心桥
人文德育织就双飞翼 家校互动架起同心桥
——前黄实验学校德育模式和家校联系工作简要总结
一、我们的定位——教育是服务
前黄实验学校是一所寄宿制民办初中。对于民办学校而言,资金由社会供给,绩效由家长评价,命运由市场掌握。家长用钞票投票,用脚板选择。在这里,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服务。学校生存方式只能是以优质的服务建立良好的信誉,以良好的信誉吸引充足的生源,以充足的生源赢得丰富的资源,以丰富的资源支撑更优的发展。因此,学校提出的服务口号是:视质量如生命,视家长为上帝,视学生若亲子。前黄实验学校的教育理念,德育模式,家校互动的相关策略和具体做法,都基于学校这一定位。
二、我们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
前黄实验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这是学校响应世界教育潮流的实践探索,更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就是培养其在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探究精神与能力,培养其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学生各项素质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先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德育工作注重合作体验,指导学生开展生—生、师—生、家长—学生、家—校,社会—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共同参与、实践与体验中提高各自的认识水平与能力水平,促进学校、家长、学生多方面发展。学校希望通过家校合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家庭教育上。使孩子身心整体协调发展,以求得孩子素质的全面持续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实行人文德育,探索创新家校联系途径和做法的理论基础。
三、我们的传统——爱生如子
前黄实验学校是前黄中学这棵老树生长出的新枝,继承了省前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省前中的校风教风,从领导、教师到学生,甚至包括工友在内,都看重学校从贫苦农村默默无闻打拼成全省名校这一荣誉品牌,当学校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尤其是大部分教师住在学校的教师公寓中,一日三餐,以校为家,心安则心静,心静则心怡,工作热情饱满充盈,师生关系亲密和睦。我们培养了一支“肯吃苦,有爱心,讲艺术”的班主任队伍和副班主任队伍,尤其是随着公办教师的逐年退出,学校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挑起大梁,肩起重任,一批年轻教师已经成为学校班主任队伍中的精英。我校刚工作不到五年的年轻教师疏大四,去年被评为“常州市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全校36个副班主任,大部分都是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他们每天跟随班主任,守在班级,走上操场,走进宿舍,走入食堂,找孩子们谈心,为孩子们解难,没有一分钱报酬,有的是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俨然成为孩子在学校里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有父母般的爱,有父母般的殷切希望,有父母般的严格要求。前黄中学良好的师德师风,爱生如子的优良传统,是学校人文德育能够全员参与,与家长亲密互动,为孩子持续发展引路护航的重要前提。
四、我们的特色——人文德育
2009年学校迎接了武进区人民政府的督导评估。评估组认为,学校全员参与、立体互动的人文德育模式,极大地促进学校、学生健康发展,是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学校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已经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文德育模式。人文德育模式以“塑造健全人格、培养综合素质、发展个性特长、夯实人生基础”为目标,多管齐下,对学生的精神素质、道德素养、责任感、价值观、团队精神、科学管理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体做法有:加强队伍建设,拓宽德育渠道,设计主题教育,创设体验平台,强化德育实践,追求育人实效,形成家校联通。学校每年均开设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并组建了二十多个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举行形式多样实效明显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竞争和合作带来的乐趣。学校有设施齐备,成效显著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开发学生发展潜能,解决他们学习、生活、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多年来实践证明,学校的人文德育春风化雨,形式新颖,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不过,教育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还必须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因此,学校把“家校联系”作为人文德育一个重要的环节来实施,力图在德育中时刻融入家庭的配合和家长的参与,使德育更实在,更有效,更入心,更持久。学校在家校联系方面的策略和做法,都是实施人文德育的组成内容。
五、我们的行动——精益求精,充盈智慧
精致管理,是“追求完美,实现卓越”的过程。对校长而言,管理的精致,最终是为了教育的精致。对班主任而言,在家校联系这一环节上精益求精,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不断探索、创新家校联系的形式、做法,扩展联系渠道,形成立体互动的家校联系模式。
1、全校性和分年级、分班级家长会
学校每学期均由校长室、政教处、教务处、年级部联合组织召开1次全校性家长会,2次年级家长会,根据各班情况由班主任组织若干次本班家长会。通过不同类型的家长会,宣传学校的办学思路、介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展示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2、家长开放日
学校每学期都举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暨教学观摩活动”,让学生家长来学校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开放日活动,不仅是展示孩子生活、展示学校管理水平,展示教师才能的机会,也是更新家长观念的机会。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贴近生活,让家长参与活动,亲身体验愉悦和成功。活动展现新的教育观念,同时把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充分给予学生机会等宝贵的经验和新的教育观念传递给了家长。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向每位家长发放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反馈表,家长们对活动给予评价,同时也提出宝贵的意见。
2012年家长开放日活动,共收回活动反馈表
份,整理出建议和意见
条,校长室会同各部门、各班班主任逐一进行了答复,制定了
条改进方案,家长满意率为。
3、新生入学校长演讲会
新生入学校长演讲会,对于学校来说,可以拉近学校与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理解。热情洋溢的欢迎,深入浅出的介绍,温馨贴心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在第一时间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总体情况、规划愿景等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通过交流互动,学校也可以更好的把握了新生动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了基础。2012年,学校举行了多次新生入学校长演讲报告会,这些交流活动,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办学情况,探讨教育的热点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交流互动,沟通交流的效果。
4、飞信和qq群
每一位班主任都利用免费的飞信软件,建立家校联系群,与家长即时通讯。随着家长信息化水平的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qq群开始建立,家校交流的载体进一步增加,交流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学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对每一条群发的短信字斟句酌,力求态度热情,表达明确,文字顺畅。
5、班级主页
每个班级都借助学校网站或校外博客网站,建立班级主页,既能记录班级一年来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可以让家长即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各班级自设栏目,力求内容丰富,时效性强。例如初三年级新学期建立的班级主页,栏目分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介绍、班级新闻、班级荣誉、教育时空、学生感言等栏目,每周均能上传一批班级活动照片,使家长快捷方便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点点滴滴。
6、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个人博客
学校大部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全体青年教师,均在校长室要求下在新浪、搜狐等知名博客网站建立个人博客,对日常教育教学进行观察、记录与反思。家长可以访问博客,浏览教师新近撰写的教育日志,或了解教育生活的酸甜苦辣,或学习教育艺术。例如我校吴涛老师的教育博客,内容包括“美文推荐”“教育教学”“考场作文”等子栏目,几年来,访问量已经达到7万多人次。
7、电话家访
为了避免寒暑假、节日等假期成为教育的“真空地带”,学校要求每一个班主任和家长交流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引领孩子们安全快乐、有益的度过假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还和学生进行电话交流,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热情的鼓励,一份殷切的期待,给学生带来的是感动和惊喜。由于班容量较大,有的班主任一天要打十几个电话,嗓子哑了,电话欠费了,但无怨无悔,因为老师们明白,每一次看似普通的电话交流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8、专题心理网站
作为常州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合格网站,学校建立了内容丰富、专业性强、针对性强的心理网站。网站对家长开放,网上大量的有关家庭心育知识、故事,可以让家长从中学习,同时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现状,与老师共同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网站最受家长和社会欢迎的栏目有“心理常识”“青春心语”“辅导案例”“家长园地”等。学校还精心建成专题心理健康教育与测评管理系统,帮助家长纠正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逐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在学校、家庭、社会构成的三维立体成长环境中得以良好形成。建成2年多来,家长和学生访问量已经超过
人次。
9、每周家长接待日
学校设每周五下午、周日下午为家长接待日。设立专门的家长接待室,安排专人值班。校长室和其他部门、办公室对于家长的来访咨询进行耐心详尽地回答,并将有关建议及时汇总到相关部门落实解决。
班主任是家校联系的主力军。“精细”和“智慧”是班主任孜孜以求的教育艺术。因为爱生如子,他们不厌其烦,不忽视任何细节;因为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力求充满理性和智慧,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校要求制作的家校联系卡,并没有格式要求,既然是“卡”,顾名思义,内容简单,篇幅短小。但是,几乎所有的班主任把把每周的家校联系卡都设计成了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家校联系报”。例如,徐文娟老师的“家校联系报”,足足有4000字。包括“成功之道”“教师寄语”“爸爸妈妈的精彩心声”“班讯快递”“上周作业完成情况表扬”“本周作业完成情况反馈”“本周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反馈”“需要改进的现象”“假日作业”等9个栏目。而这样的“家校联系报”,徐老师几乎每周都要制作一期!这样的“家校联系报”,几乎所有的班主任每周都会自发去精心制作!这样的家校联系报,学生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因为班主任的精益求精,家长也会在周日评语的撰写上精益求精。班主任再将家长的殷殷寄语一一细读,挑选对学生有激励的语段打印到下一次的联系报上,或是看到家长的殷切期望,找孩子谈心,促进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家校合力,力大无穷。一张小小的“家校联系报”,展现的是全体前黄实验学校班主任对爱生如子的情怀,工作的认真负责和教育的智慧。不光是班主任如此,学校行政也在每一个家校联系的环节上精益求精。上半年,为了准备一场与学生、家长交流的校长演讲会,我(储建国)就曾字斟句酌,七易其稿。
六、我们的收获——合作三赢
通过家校互动,学校把教育理念和教育艺术传递给家长,家长明确了认识,提高了水平;许多家长都在孩子毕业后或写来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或口耳相传学校的良好学风和教师的敬业精神。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校互动合作共育新局面就可以形成,可以推动学校德育产出更大成果,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近年来在各方面成果的取得,家校互动立体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家校合作,可以找到和谐、互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摆脱家庭或学校的“孤军奋战”的局面,让家庭也成为学生的“学校”,学校也成为学生的“家庭”,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大部分孩子升入高一级学校后,都会在假期自发返校,与亲爱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重聚,交流新的生活,表达感激之情。
教学和德育是一对双飞翼,托举着孩子一生和谐持续发展;学校假如能和家庭架起一座同心桥,那么孩子二十余年的求学生活将会是风光霁月,精彩绝伦。前黄实验学校定会践行“一切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人文德育的新形式,新做法,新内涵,继续充实家校互动这一重要环节,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
2012年9月12日
第二篇:家校良性互动抓德育模式初探
家校良性互动抓德育模式初探
在德育范畴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各自不可取代的优势。只有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德育的最佳效益。要使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实现良好的一体互动,就必须寻求一种使双方能够相互沟通和互补的现实结合点,寻找到一种有效的现实操作方式。在这方面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实践摸索,总结出了家校良性互动促进德育教育的一些经验。下面介绍给大家,以供商榷:
一、学校教育的规范性特征与家庭教育的发散性特征互补互动 与家庭教育相比较,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规范性特征。一是学校教育发挥着传递人类精神财富和社会文化、普及和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的社会功能,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体现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的历史规定性;二是学校教育要根据社会在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规定性,按照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要求,来体现一定社会发展水平所形成的教育思想,实现一定社会所期望的培养目标;三是从我国学校现行的操作方式和具体的教育过程来看,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依据,基本上是以“常态分析”的理念来规范自身的教育行为,保证能够面向发展水平相近的大多数。
相对学校教育的规范性而言,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反映出一些发散性的要求。如果说,学校教育要体现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繁荣发展历史规定性的话,那么,家庭教育更多的是着眼于自身的家族利益和家庭利益。即使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改变,家族利益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当代家庭也往往把孩子学业上的发展,与家长自身的“面子”和孩子日后的前途等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每个家庭都有自身的功利目标取向。也就形成了家庭教育的发散性特征。
如果说,学校教育在发挥促进社会化过程的社会功能时,要反映出社会在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社会规定性的话,那么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反映出每个家庭和家长自身的愿望和要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长,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构成的独特社会背景。每一种独特的社会背景,都会产出一种独特的期望类型。有的家长期望子女能够学业长进,学识高深;有的家长期望子女能够从政经商,升官发财;有的家长期望子女能够安于平淡,知足常乐;„„各个家庭和家长的不同期望,反映了众多的个体性需求,也就形成了家庭教育的发散性特征。
如果说,学校教育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大多数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为设计依据的话,那么,每个家庭和每个家长,在自身的教育过程中,他们都是独向于自己的孩子,关注的也就是自己的“这一个”。因此,把家庭环境中的教育与学校环境中教育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在家庭环境中的教育,可能会更加忠实和全面地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设计问题上,家庭教育就比学校教育的整体规范性具有更加明显和突出的个性发散性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的特征。所谓家校德育教育互动,正是在尊重各自特征的基础上,促进相互沟通、协调,产生互补、互动。在功利价值取向方面,学校着眼于社会整体利益,与家庭着眼于家庭个体利益,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可以整合互补的。在这个整合互补的过程中,也就体现了当今社会倡导的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兼顾的基本原则。在教育设计方面,学校面向“常态分析”的大多数学生,与家庭关注自己子女的个性化要求,也不是相互矛盾对立的。以家庭的个性化设计补充学校的“常态分析”要求,就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
学校德育的规范性,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本质特征;家庭德育的发散性,也反映了社会生活丰富多样性特征。二者都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可以互补互动的。
二、学校教育的理性特征与家庭德育的非理性特征互补互动 学校德育的理性征,与家庭德育的非理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事德育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家长,他们的社会角色特征有着明显差别。学校的教师,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工作者;而家庭中的家长,主要担负着教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把家长所充当的“教、养”这种角色,进一步分解为“教”与“养”两个方面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家长担任“教”的角色,显然就因为缺少学校教师那种专业优势而显得逊色多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方式、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社会分工进一步把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部类单列发展,这在客观上就削弱了家庭的教育功能,也造成了家长教育意识进一步淡化,家长们常常更多、更自觉的是充当着“养”的角色,更关注自身的养育功能。
2.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他们的关系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别。在学校里,维系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分工所赋予的契约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钟社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一旦这种社会活动中断,彼此之间建立起来的这种社会关系也就在客观上中断了。为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社会以具有契约性质的规范要求,对教学双方的行为给予制约,教师与学生都必须以一种理性的态度保证自己的行为受到这种契约关系的约束。学校的师生关系,纯粹是一种只有具有社会属性的关系。而在家庭中,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既具有社会属性、也具有自然属性的血缘关系。相对学校师生关系的契约性来说,这种血缘关系具有一种永恒性,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都不可能在事实上中断它。这些关系特征,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与家长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行为特征和教育效果。
3.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行为特征方面有了明显的差别。如上所说,教师与学生之间依赖于一种社会契约关系来维系,这种具有社会属性的契约关系,要求教师的教育的行为具有一种专业性的理性特征。而家长与子女之间,却是一种不但具有社会属性、也具有自然属性的血缘关系。在动物界里,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高级动物,还是低级动物,出自于种族延续这种自然本性的驱使,它们对后代呵护养育,也常常表现出一些具有人类教育意义的行为和现象。反过来,我们也不难观察到,在家长们的教育行为中,也常常显露出一些反映自然本性和生物本能的行为和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而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特征。要使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实现良性互动,就要将学校教育的专业优势辐射到家庭教育中,提高家长的教育理性,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在家长的教育过程中尽量减少本能冲动的负面影响;而对学校教师来说,也要以家庭教育中的情感性特征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情理交融。情与理,都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学校与家庭,都是实施教育影响的重要区间。教师与家长,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但是,双方都具有自身的教育功能,也都要以情与理充实和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只要教师与家长彼此协调合作,就能在学校与家庭的不同区间中,实现良性互动,对学生和子女产生综合性的影响。
第三篇:携手搭建同心桥 家校和谐促发展 --苍南县职业中专学校创建县示范性家长学校工作回顾
携手搭建同心桥 家校和谐促发展
——苍南职业中专创建苍南县示范性家长学校工作回顾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句古话说得好,“教先从家开始”,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原则,我校尝试于2009年成立家长学校,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参与的立体化教育网络,并将之作为学校发展尤其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工程。三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苍南职业中专家长学校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成长起来,学员入学率逐步达80%以上。家长学校的成功开办,使学生家长的家教水平、素质有了一定提高,并增进学校与家庭、社区、企业的沟通和交流,较有成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回顾我校家长学校的办学经过,学校从无到有,学员从少到多,教学从单一到多元化,办学从零琐到规范化,我们走过了一条“在摸索中求生存、从实践中求发展”的探索之路。这其中,虽有中职学校自身的局限,但是学校及教师的坚持,上级领导的关心与家长的支持,让我们收获了信心。现将我校创建苍南县示范性家长学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完善组织机构,落实工作任务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未搬至新校址,我校便十分重视家校共建工作。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素质普遍不大好,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为此,学校坚持每年至少开一次全校性的学生家长会,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家访数次,等等,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只是囿于各方面主客观条件,创办家长学校的构想直至2009年才付诸行动。家长学校创办三年来,学校领导始终把办好家长学校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创建示范家长学校活动方案,并把家长学校工作计划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同步纳入学校工作一起考虑。为此,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室、政教处、教务处、以及家长代表组成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负责每年计划的制订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落实;由各班推荐出来的家长代表成立年段家长委员会,实行“一年一调整”制度;每学期召开会议研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问题。
领导小组还协同学校家长委员会结合每年学校工作实际,对办班布点、办学形式、参加学习培训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聘请作了系统规划,保证了每一期家长学校工作有条不紊、有质有量地开展。同时,学校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活动经费,确保家长学校的顺利运作,三年来,家长学校先后组织了以“成才与成人”、“你了解孩子的希求吗”等为主题的教育,举办《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题讲座,受到了家长学员的普遍欢迎。
二、关注学生家庭,寻求教育策略
我校是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弱势家庭群体,在校生学习成绩差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其行为习惯也比较差,又过了最佳矫正时期(13-14岁),这就给高中(中职)阶段教育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也对本校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进行了“家庭情况及家庭教育状况调查统计”,并作成因剖析。
我们发现大多家庭对孩子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状态,职校学生之所以“双差”,并非都是智力问题,更关键的是缺乏自信心、缺少他人的重视和关爱等。因此,我们将家庭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沟通艺术上,并以之作为家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以《有效开展本校家校联谊活动,增进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促进作用》为专题,动员家长一起参与作进一步的研究,先后开设了“重树孩子的自信”、“寻找孩子的闪光点”、“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等主题式教育,并结合职业教育实际,开展“读职业学校究竟是为了什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等问题式探讨,通过这种特殊的面对面的探索性教育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发现问题、查找症结、解决问题,增进教育实效性。
由于教学内容针对中职学校实际,针对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家长们对家长学校的态度由起初的冷漠、观望,逐渐变得热情主动起来,所以,家长听课出席率也高了,平均到课率在80%以上,受教育普及率达到80%以上,办学效果比较明显。
三、规范办学行为,创建活动成效
要办好家长学校,并使之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要有比较规范的办学行为,包括师资配备、教学管理和活动落实等。
1.落实师资力量
我们都很清楚,让每一位家长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教师的示范作用始终排在第一位。为此,我们坚持在本校选拔综合素质强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作为主讲教师的基础上,并适时聘请省市家教专家开展讲座指导,同时也邀请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长代表参与授课。备课采取主讲教师自主备课为主,集体备课为辅的原则,这样既能使每一位教师明确整个培训内容体系,又能使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得到互补,确保了备课的质量。最终实现功在课前,效在课上。
2.制订授课计划
每学年初,我们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每学期均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确定工作方向和活动方案,拟订并印发《苍南职业中专家长学校制度培训登记表》、《家长行为规范》等,并通过班主任和学生把《通知书》发放到每个学生家长手中。与此同时,为保证开班的到课率,我们还要求班主任通过电话联系,盛邀家长来校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设计,等等。3.加强教学管理
经过多次的实践与磨合,我们最终敲定采取以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学校在每一期家长学校的工作中,基本上做到了“五落实”。即:落实办班时间,落实教学地点,落实授课内容,落实培训对象,落实授课教师。我们一般把高一新生的家长作为培训重点,主要针对适应中职教育教学方式及行规养成等方面;高二高三年级的家长则采取分班办学和家长座谈会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学校领导小组聘请专家和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各班班主任为家长学校培训班的班主任兼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各班学生家长的学习指导、考勤记录、组织讨论、检测、总结等工作。
4.及时检查反馈
对于问题学生建立了帮教制度,与家长及时进行互动交流。学校通过有效途径检查和反馈,促使“家校共管,家校合力”共同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此外,我们还每学年进行家长学校调查问卷活动,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四、开展家校互动,巩固特色成果
“亲其师,信其道”说的是教师要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同样,在家庭教育中也是这样,只有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家长才能和孩子之间建立最起码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才有效度。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校内和校外交流活动,促进家校互动沟通,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效果。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交流活动
1.家教咨询活动:职校学生因为自身学习、与人交往、及家庭环境等因素,常常出现焦虑、烦躁、冲动等心理状况,我们除了在学校设臵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疏导外,更注重在家长及家庭教育上作文章,帮助家长做好与子女的沟通工作,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我校是温州市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有梅余奇、蔡星星两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另有倪孔勤、林鹤、周英姿等多名持证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在每一次班级家长会或家长学校授课之后,我们均专门安排地点供家长们咨询有关家庭教育问题。
2.家长接待日活动:每周安排在周六一天,我们专门安排一位领导值班,家长们带着问题向值班领导进行咨询或探讨交流,值班领导要耐心为家长和学生沟通提供平台。
3.分类专题培训:基本上是一个半月一次,由各班主任负责,如每次期中、期末家长大会,对学生在校表现情况进行阶段性通报,并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同时请家长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等进行问卷调查;并且,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分类对家长进行某方面家庭教育的培训;同时聘请家教专家给家长开设家教讲座,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更新家庭教育的理念,组织部分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经验,提高家长的综合素养及其教育子女的水平。
4.公开教学活动周活动:在我校公开教学活动周期间,由教科室主任落实给有关班主任组织部分家长前来观摩公开教学活动,并让家长及时留下观摩后的意见和建议,方便教师改进教学。
5.邀请家长参与学校集体活动:年末学校对家长进行考核评估,对表现突出的家长和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并邀请其中代表观看元旦文艺汇演、艺术节文艺汇演和参加高三学生18岁成人仪式、学生结业典礼等活动。
总之,我们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使家长及时掌握学校最新的动态,零距离地接触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则充分利用“开放日”这一契机,积极收集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并结合建议和意见调整、改进学校的 5 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这一做法取得了很好收效,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2、以家访促家教,用爱心换诚心
在邀请家长走进来的同时,我们也倡导教师走出去。因此我校要求教师除电话家访外,每学期必须实地家访一次,家访成为密切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为了做好家访工作,我校每个班都充分用好家校联系手册。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在家访时要求教师做到“两不”和“三要”。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要有针对性;要主动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联系;要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家访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这样的家访没有了抵触与推委,避免了以往家长、学生一听老师要来家访就认为是来“告状”的心态。这样日复一日,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家访成了相互交流、互通信息的最好一种形式。教师们用自己的爱心,换来了家长对学校的诚心。
通过家长学校的开办,多数家长实现了“四个转变”:变督促孩子学习为自己带头学习;变逼孩子成长为与孩子共同成长;变只重视学习结果为重视学习的过程;变关注孩子的分数为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健康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在锻炼中提高。有的家长在家长学校学习的心得中写道:“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我更新了家教观念,认真学习家教知识,掌握了科学教子方法……家长学校是我们这些家长成长的好课堂,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