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把新教师从“困惑”者变为“解惑”者
如何把新教师从“困惑”者变为“解惑”者
摘 要:在实践中,对比研究,反复思考,认真分析,从很多实际的案例中再次证实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升,于是加大对年轻新教师的校本培训力度。要狠抓教学质量,只有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提升了,备课上课的水平提升了,课堂上制造的学困生才会减少,课堂效率才会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关键词:新教师 困惑 思考 解惑
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水平,从两个方面的能力需求来认真分析,学科素养主要靠教师从师范毕业后坚持继续学习和积累,教学水平则是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工作中学习和实践才能得到提升,而教学实践则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支撑。
按理说,每一个读了师范的大学生都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培训和教育,又经过了各种考核,才获得了公办小学某一个学科教师这一正式的岗位,可当他们走上这个岗位时,我们发现问题出现了:这些要为学生解惑的新教师正面临着很多的困惑,比如不懂备课、不懂上课,不懂批改作业,不懂解读教材,不懂解读课标,读不懂教参,不懂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懂训练班干部,不懂管理班级,不懂训练课堂常规,不懂布置作业,不懂辅导学生,不懂……总之,不懂的太多了。于是我又思考一个问题,他们不是读过师范吗?他们不是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吗?小学生要学的知识,他们都读过大学了,怎么会连小学生都教不了?怎么会连小学生的课本都看不懂……我想,原因是这些年轻的新教师群体虽然接受过师范教育,但只有纯粹的理论基础,甚至师范的理论与小学现用的课本、学校的教学实际工作完全脱节,而实习期又未得到专业的系统培训和指导,大多是为了得到毕业证去完成实习任务,所以他们很缺乏在真实教学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和各项常规教学能力。
本学期我为学校的22位教龄未满五年的新教师制定了详细的校本培训计划,共13次培训,内容涵盖备课、上课、教学反思、听评课、批改作业、撰写片断评析、辅导学困生等多项常规教学技能。今天是第4次培训,主讲人是学校一名有着25年教龄的语文骨干教师,主题是“如何利用教参制定教学计划和备课”。这位老师讲得很好,把自已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整理归纳作了总结和分享,给年轻老师们整理出了对照教参备课的几个重要步骤:一是读懂教材,拿到学生的课本,老师首先自己要看得懂。二是读懂教参,教学参考书里都写了些啥,对应的是课本的哪一部分,补充和解读了课本的哪些知识点,指导了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学,我们都要读懂。三是反复思考,既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了解这节课知识点的前后连贯,还要考虑课型特点等诸多因素。四才是开始备课,前期作了三项功课,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对照教参开始下笔备课。在培训结束时,几位年轻教师不由得说:“现在终于知道怎么备课了,这些才是我们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啊……”
结合这几年来的工作情况,针对当前的培训,我作了如下分析和思考:
一、岗前培训要作到越早越好
新教师之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无所适从,是因为他们从师范毕业后出现了教学理论形成教学技能的成长空白区,这些年轮人缺乏教学的实战经验,因此岗前的培训要越早越好。比如,在新教师到学校上岗之前,新学期开学前一两个月集中进行系统的实际教学技能培训,使年轻教师在面临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问题之前已懂得如何应对,从容工作。
二、校本培训要有科学系统性
学校对新教师的校本培训应制定一个科学的培训方案,充分体现实用性。新教师毕业前在大学期间不乏理论,他们需要的是结合案例的一些工作方式和方法培训,系统和教学常规工作培训,班级管理工作方法培训,个人提升和继续学习的方法及建议等,因此,学校在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前,应先全面摸清新教师的底,了解他们的需求,再结合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基本要求,精准为新教师选择最接近新教师发展区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把日常工作中最常规的、最急需学会的技能按需、按序进行培训,使校本培训真正为教学工作服务。同时,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做到长期坚持,从最常规的工作要求培训到优化工作方式的培训,使新教师尽快成长为一名学校放心、家长放心的合格教师。
三、师傅带教要有序
学校给新教师配的师傅,应有一套系统的“传帮带”指导手册,使所有的师徒带教的内容系统、完整和有序,既要结合当前实际工作,又要有前瞻性。当前,学校的师徒结对活动虽然坚持开展了多年,但因为每一个师傅的教育教学风格不同,水平高低不同,经验积累程度不同,难免会出现带徒弟时顾此失彼的现象,经常是出现问题时,师傅才告诉徒弟这样的情况如何解决,还有的是师傅教了这些,忘了那些,等遇到问题时才想起自己重点教了什么又还有哪些还没来得及教。或者有的师傅只想教自己更擅长的,而自己没有优势的方面,又不愿意教。其实,师傅的作用,更应该是配合学校,把年轻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化整为零的有效途径,学校给新教师到岗后,给带教的师傅们一本培训大致方向的带教纲要,由师傅们具体安排适合师徒两人实际情况的带教内容,既要区别于学校层面的系统培训,成为学校校本培训的有益补充,又要适合师徒二人的交流积累,做到有序带教,有效带教。
四、定期进行校内阶段性考核
对于新教师的考核我们总习惯于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才进行一次多项的考核,而这样的考核很多时候会成为一种应付,为了考核而去考核。教师如此,学校亦如此。而如果将新教师在每一阶段培训后便及时进行分项、分时段的考核,如:每月,或半个学期考核一次,这样的效果类似对学生进行单元测试,可以将教师在某一时期培训中掌握的技能及时进行巩固,在得到学校和师傅的认可后,可提升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每一阶段的所学到固化成自己已有的技能。完成一项是一项,过关一项是一项,新教师也可以在逐步的考核过关中提升自己的信心。对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而言,可以及时总结阶段性培训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改培训方案,使新教师培训有?哟涡浴?
在今天培训的结尾,我引用了前苏联教育家一句话和新教师共勉:“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的一句话 “教师必须非常谨地教学,必须对他的所作所为负完全的责任。”我想,无论教学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必须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负全责,我们不能让孩子输在课堂上,不能从课堂出来就变成了学困生。学校要让新教师早日实现从困惑者到解惑者的转变,做好师范教育的有益延伸,提升新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全面保障学校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
第二篇:我是“传道、受业、解惑”之“师者”的演讲稿
古人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也是三百六十行中普通的一行,就像每个家庭都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的普通。教师是平凡的,平凡的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然而,教师又是伟大的,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和老师希望孩子胜过自己:父母期待儿女超过自己,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希望学生超过自己,以“做最好的自己”。有句话说得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倘若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神”,那么,我敢肯定师生关系始终是一片片晴朗的天空。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投身教坛,肩挽时代的犁,耕耘着“三尺”讲台。在无数琐碎忙碌的日子里,在学校育人特有的烦恼里,我也曾疲惫,也曾难过,也曾彷徨苦闷。刚开始做班主任时,连续两次的考试失利,好胜的我也曾在人前落泪,也曾觉得自己再也难以支撑下去,可有的时候,顿悟是在不经意间的,就在我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也许真的不能换来工作的成就感只能换回他人的理解宽慰时,偶然间,看到了教学楼边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一丛小黄花在静悄悄地开放。花朵稀稀落落,小得毫不起眼,与它那挺立的花枝和油绿的的叶片是那么的不般配。可那全心全意守护着花儿的叶片却毫不在乎,坦然自若地在风中摇曳。看着这丛小花,我的心慢慢平静下来,我听见我内心深处的一个声音在呼喊:刘娥子不可以被打败,你不能退缩,绝不能退缩!是啊,我不能退缩,就算付出别人十倍的努力我也要品尝到那成功的喜悦和胜利的甘甜,如果能做那株努力开放的黄花固然幸福,但如果不能,就去做那衬托花朵的绿叶吧,那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这种幸福,相信只有真正做过教师的人,才能体会得到。三尺讲台上,被尊敬的目光注视着,被热情的称呼包围着,被几十张天真烂漫的笑脸簇拥着,被一双双热切求知的眼睛注视着,那是最幸福的感觉。十五年转瞬即逝,当我回过头去,仔细体味这十五年来的点点滴滴,我发现,只要我的一颗心紧紧贴在一中这片热土上,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不管是充实还是迷茫,都是我生命里挥之不去的幸福!忘不了曾经我和我的孩子们在那冰天雪地的日子里,挥舞铲子,铲冰除雪,清扫出一条条安全通道来的情形;忘不了如今走在雨中,伴随清脆的一声“娥姐,给你伞”同时头顶多出的花伞;更忘不了曾经的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随着上课铃声响起的还有孩子们齐声喊出的真心的祝福:“娥姐,节日快乐!”;更忘不了现在他们在我生病时以前所未有的默契夺得级部模块考试前茅时的兴高采烈。我甚至还能一字不漏地记着他们写给我的便笺:老大,你就是一道光,将咱班的每个人心照亮,您的风格别致,所以带给了我们别致的快乐,娥姐,我们因你而自豪!在这样真挚纯洁的情感面前,所有的苦,所有的痛,所有的累,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在这样真挚纯洁的情感面前,世间一切珠宝也都会黯然失色!所以,即使我的周遭充满了无形的压力,我也甘心做这传道受业解惑的师者!
或许,在五月绿意葱茏的校园,在樱花绚烂夺目的嫣红里,在玉兰端庄高雅的素白中,美丽的日子将在这分分秒秒的诲人不倦中流逝;但如诗的青春也必将在这年年岁岁的三尺讲台上永葆!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将这教育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
使穿枝拂叶的学生
踏着荆棘,不觉痛苦
有泪欲落,也不悲凉
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们的事业是常青的。在情和爱铺满的教育之路中,还会痛苦、悲凉吗?在这三尺讲台上,阅览春秋,耕耘四季,用我和它一生的约定,来诠释那个美丽的称呼——老师!
最后借此良机,祝在座的各位领导同事教坛桃李之花怒放,个人青春之花盛开,家庭幸福之花不败,谢谢大家!
第三篇:女权者必读 人类婚姻的困惑和女人多样性性需求体验的实现
女权者必读 人类婚姻的困惑和女人多样性性需求体验的实现近些年来,中国女权者在不断呐喊,要求享有与男人相同的权力;虽然说在中国男人出轨是违法的,但是仍有不少女权者呼吁追求与男人相同的婚外性的权力;更有洪晃、李银河等婚姻不顺的知名女士的不断造势,为女人性需求而呐喊。
当今中国是“一夫一妻制”的社会,这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因为“一夫多妻制”或“一女多夫制”对无妻子的男人、无夫的女人是不公平的,因为上帝造就男女的比例是1:1的,“一夫多妻制”或“一女多夫制”必然会使大量的男人没有妻子、女人无夫。这正是基督教的伟大,它确立的“一夫一妻制”这一公平家庭模式的文化基础;况且心理学认为男人的长期的性压抑必然会导致暴力事件的增加,无形中会使社会不稳定,并增加维稳成本,增加老百姓的税负。
如何实现女人婚外性的自由?我们还需从婚姻家庭的责任说起:
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生儿育女,并对孩子实施教育。
2、赡养老人。
3、人类相互依赖的情感需要。
4、性生活的生理需要。
纵观人类婚姻,无非就是实现了人类上述4种需求,其中“1”和“2”是人类发展的两大社会需求,但它必须要在婚姻家庭中来实现的,抛开了婚姻家庭,这两只责任或义务就要受到亵渎。
为此人们不禁要问:“3”或“4”我们完全是可以从婚外获取的。是的。其实对于婚姻中的人来讲,婚姻又是一个牢笼,它限制了人们的这两大自由;近些年来婚外情的发生率的攀升,也在不断验证“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追求多样化的性生活体验”的心理需求。作为人类社会我们是否应该用“一夫一妻制”来抑制这一心理需求的发生,还是适度地放纵它的泛滥,这总是人类社会的一大难题。
自古以来,从“公平、正义”来讲,由于没有任何男人愿意付出一生的心血去抚育其他男人的子女,于是人类社会总是限制女人的出轨。长期的男权社会,决定了女人从生活上对男人的依赖,于是也使得女人必须遵守这一规则,这又无疑使女人在追求性生活的多样性体验中失去自由或更多的选择权。
当今社会如何还予女人对性的多样性追求的权力呢?我们必须站在对女人、1
男人都公平的角度来剖析这一问题。
所谓公平与正义,就是女人不能让自己的老公去为自己的情夫去抚育孩子。要实现这一目标,法律就应该限制女人在生育期之内的出轨,这一点规定来的很简单,然而女人在生育期期间却正是女人性需要旺盛的时期,于是这一规定是不合理的。如果法律规定:“女人一生不得为婚外男人生育子女,否则„„。”看似较为公平,其实又如何保证这一点呢?那么像美国那样婚前可以很随意的自由选择交配对象,婚后严禁出轨,是不是就合理了呢?如果女人在与其他男人怀孕之时隐瞒丈夫与丈夫结婚,这也是对丈夫不公平的体现。有人说我们可以做DNA鉴定,但是对DNA鉴定的选择往往又是对子女身份的怀疑或情感上的伤害。在男权社会中,在家庭生活内部,当今天下男人挣钱一般要多于女性,所以婚外情的发生将会导致婚姻中财产的转移,特别是女人对丈夫所创造财产的转移更是令天下男人不能容忍。
其实呀!女人要想真正实现性体验的多样性,女人可以选择的就是:第一,选择“走婚”,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走婚”还是需要一个条件的,那就是社会中必须有一个“女神”形象,使天下男人不敢不听从女人,更不敢在不尊重女性自愿选择基础上对女人实施的任何冒犯或伤害;第二,在“一夫一妻制”基础上,女人必须与男人在经济上相对独立,彻底抛弃对丈夫的依赖,并能做到全心全意的抚育孩子、赡养老人。
看当今社会,除非特别成功的女士有着过多的性体验之外,多数女人难于实现这一点,这还是因为女人的经济地位还不足以使自己轻松地实现抚育子女、赡养老人等等家庭责任,还存在着对丈夫的依赖。所以女人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坚守“一夫一妻制”将是人类未来要长期坚守的婚姻家庭模式。2
第四篇:者把小学第一、二阶段师德师风工作总结
第一、二阶段师德师风学习总结
龙场营镇者把小学
2014年春季学期以来,我校按七星关区教育局及龙场营镇教管中心师德师风学习活动方案,拟写了我校师德师风学习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学习活动,已经完成了第一、二阶段的学习任务。现将我校第一、二阶段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遵纪守法、从2014年春季学期以来,我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区《十项规定》、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增强了我校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懂得永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当教师的人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时刻不忘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关心每一位学生,用一颗对事业执著的心,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二、爱岗敬业
第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是“人类幸福和自我完善”结合的职业。一方面,要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合格人才;另一方面,在平凡的岗位,撒播爱心,享受充满活力的人生幸福。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事业,这对社会文明进步发展起一个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职业关系着千千万万的自我价值和人生幸福,关系着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
第二,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它关注着教师的教育事业心,正确的教书育人,以及确立工作严谨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全身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教师的职业注定安于平凡,淡泊名利,讲究职业良心,它的平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如果把平凡而神圣的教师岗位看作个人谋生的手段,那它永远也得不到成功。在教师岗位上,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工作严谨是教师的需要,是道德责任感的体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在一行,爱一行,千万不能坐在这儿,这山望着那山高。
对每一个教师而言,做到依法执教,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和宣传国家的教育政策,在政治上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严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个人与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 前提。在此,我坚持做到热爱教育教学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严谨治学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严于律己,对自己提出高要求。首先自己应多学习新教法,刻苦钻研课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情,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做到精益求精。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一是从实践中学,向广大的教育同行学习,学习他们先进方法和思想,二是勤于从书上学,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业精于勤,信服于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训学,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丰富人生。
四、关爱学生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意识,在提高自己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有句古话说,“人有德于尔,尔不可忘。尔有德于人,尔不可不忘也”。学生尊你为父,你自己千万不要把这当成对学生有恩,在学生毕业之后,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德”与“恩”。真正有师德的教师即使有恩于学生,也不会牢记不忘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也才算具有师德。如果教师和蔼可亲,师生关系则比较融洽。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要求我校每一个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耐心教导,尊重人格,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内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问 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龙场营镇者把小学
2014年9月7日
第五篇:教养者在引领儿童进行绘本阅读中常见的困惑与疑问
教养者在引领儿童进行绘本阅读中常见的困惑与疑问
一、疑问一:「我的小朋友似乎天生就不喜欢阅读?」
*阅读是一种习惯,当习惯养成之后,自然就会喜欢,自然就会每天习惯阅读。*习惯是:每天陪小朋友花点时间读一段童书;每天花点时间和小朋友讨论一会儿;每天花点时间对小朋友的阅读与讨论做一点正面的激励与响应。
二、疑问二:「我不晓得该找那些书来和我的小朋友一起阅读才合适?」
*只要内容不要太离谱,基本上,任何书都适合我们和小朋友阅读。
*不要一直想要找到最合适你和你的小朋友阅读的书;要找的是你和你的小朋友都喜爱读或者能被它感动的书。当我们喜爱上一本书或者被一本书感动的时候,那本书便是适合我们的好书。
*所谓的「好书」,就只是在于这本书能不能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与喜爱。
三、疑问三:「故事和绘本是不是只适合给低年级或小朋友阅读?」
*好的故事与绘本总是能提供一些大家一些共同的经验,或是揭露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供我们印证与省思。
*故事是一个(艺术)完整体,但是因着观看角度的不同,问题与意义常能有多元且多样的不同面貌呈现。因此,大部份的故事与绘本常会因为不同年龄、不同生命经验、不同情绪感受者的不同角度切入,而引发出不同的故事趣味与可探究的问题。所以,故事和绘本的阅读不纯粹只是小朋友的专利,不同年龄层的人都可以在其中得到属于自己的阅读乐趣与思考感触。
四、疑问四:「为什么我的小朋友读了那么多书也不见有明显的阅读效果?」
*Don't Worry,不必急。
*阅读不是一种立见成效、但却是必须持续添加的过程,就像放麦子成「堆」的过程一样,唯有不停、不断的放,方能有成堆的可能。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终会了解:知识得到之后,就再也不会离开我们了,虽然知识的效果,似乎并不是那么明显的、每次都会在阅读后立即出现。
五、疑问五:「跟小朋友说故事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手持绘本?」
*说故事时手持绘本做为辅助,常常可以有效地吸引小朋友在听故事时投入更大的关注;但是面对一群小朋友,手持绘本说故事也常会因为小朋友想更清楚的看到绘本而造成挤压与混乱。
*因此,面对你可以掌控秩序的小朋友数时,手持绘本肯定是可以为说故事的效果加分;但是面对大班级时,也许丢掉绘本,让小朋友直接面对你的声音、语调与肢体动作,这样说故事的效果也许会更棒。
*说故事没有「一定需要怎么样」的最棒方式。事实上,你和你的小朋友都能觉得自在与愉快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第 1 页(共 2 页)
教养者在引领儿童进行绘本阅读中常见的困惑与疑问
六、疑问六:「为什么我的小朋友总是动来动去,不能静静的专心听我说故事?」
*小朋友和大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有各式各样的可能性,包括听你说故事的方式。成人的世界总是教导我们学会一种「单一的标准方式」,像是专心听人说话就是要面对说话的人,两眼注视着他,才叫做专心听讲,才叫做尊重。但是小朋友和大人不同,他们有各式各样的接收方式,包括:他可以背对着你,听你说故事;他也可以一边玩,一边听你说故事;各种奇形怪状的听故事方式都有。但是,你若是因此就以为他们这样就是不想听你说故事,那就错了。因为,当你一停下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也会跟着停下动作,好奇的问你:「怎么不继续呢?」
*因此,了解小朋友的接收方式后,就不要太在意他听故事的姿态(势)与动作,你只要尽力说好你的故事,给小朋友有机会听好的故事就好了,其它的,小朋友自有他处理的方式。
七、疑问七:「大人(教养者)为什么还要读小朋友的故事书与绘本呢?」
*小朋友的故事书与绘本的精采度,对于大人来说常常可以做为另类的文学与艺术作品来欣赏。
*故事与绘本中常常传达出许多价值观、处事原则与一些对「人」的基本期待,而我们的小朋友便在这样的阅读、教化中长大;也因此,多阅读故事与绘本会让我们更加地了解我们小朋友的想法与作为。
*同时,故事与绘本的也常会传达出一些值得大人参考、学习的教养观。像是「公主的月亮」(和英)、「阿虎开窍了」(上谊)、「小毛,不可以!」等书,都是很好的例证。
八、疑问八:「我和我的小朋友的故事对话与讨论,为什么似乎都只是在闲聊,而不容易出现有意义的对话与讨论?」
*在故事与绘本的阅读中,教养者若能敏锐的多注意小朋友的反应(困惑、讶异、惊喜等情绪及语言表述),从中提问,常能引发一些有意思的对话与讨论。
*在对话与讨论中,教养者可以适度的放空自己,不要一直想扮演一个无所不知的权威者与知识库,只做指导与批评。这样的对话与讨论才能吸引小朋友的兴致,不断的持续下去。*更重要的是,在跟小朋友的对话、讨论中,不要过份企求(或过于美化的想象)每一次的对话都会有深刻的思辨与意义;更要了解,跟小朋友的对话本身(即使是闲聊)基本上就是一个很深刻、难得的经验,因为在对话、闲聊中我们和小朋友已经逐渐建立起情感的联系网络,同时也会让小朋友了解到我们是乐于和他们对话、并且愿意听他们说话的。而更加有意思的是,如果你不气馁的一直和你的小朋友日复一日的聊下去、讨论下去,你将发现:一些企求的「意义」常会在不间断的无意义闲聊后逐渐浮现出来。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