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依恋和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关系投三军大解读(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08:4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亲子依恋和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关系投三军大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亲子依恋和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关系投三军大解读》。

第一篇:亲子依恋和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关系投三军大解读

亲子依恋和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关系: 外显自尊的中介和调节效应分析

周英1,姚荣英2(233030 安徽 蚌埠,蚌埠医学院:护理学系1,预防医学系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2)

[摘要]目的 了解中学生交往焦虑的状况,探讨交往焦虑和亲子依恋、外显自尊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和交往焦虑间的中介和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市四所中学2 79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分为一般情况、交往焦虑量表、亲子依恋量表和外显自尊量表四个部分。结果 不同程度师生关系、不同程度同学关系的中学生交往焦虑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外显自尊在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大小分别为43.35%和49.74%,但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中调节效应不显著。结论 引导中学生改善亲子关系,正确把握自尊弹性,可缓解和降低中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交往焦虑;交往焦虑,也称为社交恐惧症,是影响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害怕他人负面评价、社交回避、新环境适应不良,并与错误的认知、行为、社会情感相联系[1]。交往焦虑成为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压力源,有交往焦虑的青少年会更加消极关注他人行为,敏感的评估他人[2]。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或改善,可能发展为社交焦虑障碍、自闭症、选择性缄默症等,从而造成社交技能缺乏,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3-4]。影响青少年交往焦虑的因素有人格特点、认知障碍、社会技能缺乏、不恰当的自我评价、自尊、家庭亲密度等[5]。亲子依恋是一种家庭结合为基础的持久的亲密情感联接,可以促使儿童获得独立,是个体发挥社会交往功能重要的组成部分[6]。自尊是自我意识的核心成分,作为个体对自我持有的情感评价,在人际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低自尊者社会归属感较弱,更多负面社交体验,拒绝积极的社会调节系统[7]。本文试图进一步探讨中学生亲子依恋、外显自尊和交往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交往焦虑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2496)[作者简介]周英(1982-),女,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姚荣英,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电话:(0552)3175225,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安徽省蚌埠市四所中学,初 一至高三年级每个年级抽取3个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 791份,全部收回,有效问卷2 626份,有效率为94.1%。其中初中生1 392名,高中生1 234名;男生1468名,女生1158名,年龄为(14.68±1.81)岁。1.2 调查工具

1.2.1 交往焦虑量表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 IAS)[8],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量表含有15条自陈条目,采用Likert五点评分,总评分范围在15~75分,分数越高说明交往焦虑程度越高。国内研究[9]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效度。本研究IAS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9。

1.2.2 亲子依恋量表 采用父母和同伴依恋测量(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量表中的父子和母子分量表[1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全面反映青少年阶段情感依恋的质量。每个分量表包含相同的25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依恋安全性越高。本研究父子量表和母子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05和0.843。

1.2.3 外显自尊量表 采用Rosenberg编制的外显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11],用来直接评价个人对自我的正面或负面感受。该量表共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1~4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数范围为10~40,高分代表高外显自尊。本研究SES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0。1.3 调查方法

正式调查前对问卷统一编号,对课题组成员和学校的协助人员进行培训。调查员负责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并告知所有调查内容将严格保密,填写完成后由调查员当场收回问卷并检查,如有遗漏项目现场补全。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统计描述、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 结果

2.1 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单因素分析

由表1可见,不同性别和学段的中学生交往焦虑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程度师生关系、不同程度同学关系的中学生交往焦虑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表1 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单因素分析(x±s)项目 性别

学段

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

分类 男 女 初中 高中 较好 一般 较差 较好 一般 较差

人数 1392 1234 1468 1158 1237 1332 41 1831 743 28

交往焦虑得分 43.82±8.988 43.86±9.795 43.53±9.217 44.19±9.491 42.13±9.062 45.33±9.373 45.39±9.200 43.05±9.224 45.64±9.505 46.00±8.023

14.732

27.320

0.000

t/F-1.798-0.122

0.000

_

P

0.072 0.903

2.2 中学生亲子依恋、外显自尊与交往焦虑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矩阵显示:中学生交往焦虑与父母总依恋、父依恋和母依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即亲子依恋程度越高,交往焦虑水平越低;交往焦虑和外显自尊呈显著负相关,即外显自尊水平越高,交往焦虑水平越低;父母总依恋、父依恋和母依恋和外显自尊呈显著正相关,即亲子依恋程度越高,外显自尊水平越高(见表2)。

表2 中学生交往焦虑、人际归因方式和外显自尊的相关矩阵

变量 交往焦虑 父母总依恋 父依恋 母依恋 外显自尊 交往焦虑 1-0.179***-0.151***-0.162***-0.299*** 0.876*** 0.851*** 0.404*** 父母总依恋

父依恋 0.493*** 0.342***

母依恋 0.360*** 外显自尊

注:* P<0.05,** P<0.01,*** P<0.001 2.3 中学生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和交往焦虑的中介效应检验

鉴于亲子依恋、外显自尊与交往焦虑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采用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12]。表3所示,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发挥中介效应,即亲子依恋对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外显自尊实现的。外显自尊在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交往焦虑之间中介作用大小分别为43.35%和49.7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分别为68.16%和66.68%。

表3 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与交往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

步骤

父依恋对交往焦虑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母依恋对交往焦虑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检验关系

父依恋影响交往焦虑 父依恋影响外显自尊 父依恋和外显自尊影响 交往焦虑的多元回归

母依恋影响交往焦虑 母依恋影响外显自尊 母依恋和外显自尊影响 交往焦虑的多元回归

标准化回归方程

y=-0.636x w=0.794x y=-0.225x-0.518w

y=-0.746x w=0.911x y=-0.279x-0.512w

回归系数检验

SE=0.082,t=-7.763*** SE=0.043,t=18.560*** SE=0.084,t=-2.674** SE=0.084,t=-14.317***

SE=0.089,t=-8.371*** SE=0.046,t=19.708*** SE=0.092,t=-3.031** SE=0.084,t=-14.088*** 注:* P<0.05,** P<0.01,*** P<0.001 2.4 中学生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和交往焦虑的调节效应检验

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与交往焦虑之间可能存在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12]。先分别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纳入回归方程。再分别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构成的调节项纳入回归方程。如果调节项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则认为调节作用显著。表4所示,调节项的偏回归系数均不显著(t=0.130,P>0.05;t=0.630,P>0.05),则对于不同自尊水平的中学生,亲子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机制并不会改变。

表4 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与交往焦虑之间的调节效应

步骤 父依恋对焦虑

第一步 第二步 母依恋对焦虑

第一步 第二步 回归方程

y=-0.225x-0.518w y=-0.024-0.226x-0.518w+0.002xw

y=-0.279x-0.512w y=-0.065-0.283x-0.512w+0.010xw

自变量回归 系数检验

t=-2.674** t=-2.674**

t=-3.031** t=-3.062**

调节变量回归 自变量*调节变系数检验

t=-14.317*** t=-14.306***

t=-14.088*** t=-14.087***

量回归系数检验

t=0.130

t=0.630 注:* P<0.05,** P<0.01,*** P<0.001 4 讨 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交往焦虑在不同学段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似[13-14],但高中段得分高于初中段,这可能是高中生比初中生学业压力大、自我意识增强和人际交往范围广阔,也就有更多的交往失败经验,因此存在更高水平的社交焦虑和困惑。不同程度师生关系、不同程度同学关系中学生交往焦虑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15],经常受老师批评指责的学生心理上容易缺乏安全感,处于一种自我否认的紧张担忧状态,从而产生较高的焦虑水平,而同学关系不良的学生常被同伴拒绝,使其情感支持和交往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焦虑情绪。

中学生亲子依恋、外显自尊与交往焦虑的相关分析表明:亲子依恋和交往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即亲子依恋程度越高,交往焦虑水平越低。Bowlby的依恋理论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型”认为,良好的亲子依恋扮演着“安全基地”的角色,在与父母的密切接触中形成对自我、他人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认知,会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到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情绪和行为[6]。中学生外显自尊和交往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即低自尊的中学生其交往焦虑水平更高。社交焦虑的认知模型认为自我意识对自身的注意而引起交往焦虑的各种表现和症状,自尊作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成分,发展和变化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低自尊降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社会归属感低下,经历更多的负面社交体验,而产生社交焦虑和回避行为[16]。

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亲子依恋既直接影响交往焦虑,又通过外显自尊产生间接影响,解释了亲子依恋到交往焦虑的路径。具体来说,个体与父母建立安全稳定的情感依恋能形成更积极的自我概念,维持较高自尊水平,更加乐意与他人交往,最终促进社会交往功能的完善,缓解和降低交往焦虑水平。本研究显示外显自尊在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交往焦虑之间中介作用大小分别为43.35%和49.74%,这和国外研究结果相似[17]。自尊作为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它直接制约着人的情绪体验,间接影响人的活动动机和行为,是人际关系的监控者。但自尊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说明对于不同自尊水平的中学生,亲子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机制并不会改变,即外显自尊不是亲子依恋对交往焦虑作用的条件。可能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同一性混乱,自尊水平还不稳定,导致调节效应不佳,仍需要中学生在群体中确定自我角色和地位,发展自我同一性,促进人格独立。

参考文献:

[1] Brumariu LE, Kerns KA.Mo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Social Anxiety Symptoms in Middle Childhood[J].J Appl Dev Psychol, 2008,29(5): 393–402.[2] Moriya J, Sugiura Y.High Visual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in Trait Social Anxiety[J].PLoS One,2012,7(4):e34244.[3] White SW, Albano AM, Johnson CR,et al.Development of a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Program to Treat Anxiety and Social Deficits in Teens High-Functioning Autism[J].Clin Child Fam Psychol Rev,2010,13(1):77-90.[4] Stein MB, Yang BZ, Chavira DA,et al.A Common Genetic Variant in the Neurexin Superfamily Member CNTNAP2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for Selective Mutism and Social Anxiety-Related Traits[J].Biol Psychiatry,2011,69(9): 825–831.[5] 苏卫涛.研究生社交焦虑与家庭亲密度、自我评价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 Rees CA.Thinking about children's attachments.Arch Dis Child[J].2005,90(10): 1058–1065.[7] Vandellen M , Knowles ML, Krusemark E,et al.Trait Self-esteem Moderates Decreases in Self-control Following Rejection: 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Account[J].Eur J Pers,2012,26(2): 123–132.[8]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0-232.[9] 彭纯子,龚耀先,朱熊兆.交往焦虑量表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39-41.[10] Scragg R, Reeder AI, Wong G, et al.Attachment to parents, parental tobacco smoking and smoking among Year 10 students in the 2005 New Zealand national survey[J].Aust N Z J Public Health,2008,32(4):348-353.[11] Aguirre AA,Alonso Castillo MM,Zanetti AC.Alcohol Consumption and Self Esteem in Adolescents.Rev.Lat Am Enfermagem[J].2010,18:634-640.[12] 温忠麟,刘红云,侯杰泰.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70-103.[13] Thaler N S,Kazemi E,Wood J J,et al.Measuring Anxiety in Youth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MASC)[J].Child Psychiatry Hum Dev,2010,41(5): 501–514.[14] 吴琛.中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归因方式及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5] Peng ZW, Lam LT, Jin J.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ocial Interaction Anxiety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J].East Asian Arch Psychiatry,2011,21(4):135-141.[16] Vandellen M,Knowles ML,Krusemark E et al.Trait Self-esteem Moderates Decreases in Self-control Following Rejection: 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Account[J].Eur J Pers,2012 ,26(2): 123–132.[17] Yun EK, Shin SH.The actor effect and the partner effect of self-esteem and mother-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on depression in mothers and adolescents in Kirogi families according to adolescent' development stage[J].J Korean Acad Nurs,2010,40(5):620-630.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父亲的交往方式对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的影响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020207王晓

一、论文题目:父亲的交往方式对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的影响

二、研究的意义:

在依恋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幼儿不只对母亲有很深厚的依恋情感,对父亲的依恋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很深的影响。由于父亲角色特点与母亲的不同,建立良好的父子或父女关系,会对幼儿依恋的健康发展乃至母子依恋的健康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著名心理学家黑格尔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有很多教育和社会化的功能,他对外部世界的经历和知识身体力行地为孩子提供关键性的保护和支持,能给予孩子一种超越家庭范围的宽广竞争性的社会意识,在帮助孩子解决权威、道德品质发展、自我控制和成就感等方面的问题时,父亲又是一个特殊的重要榜样。但目前的状况是家庭教育以母亲为主,父亲对子女的关心、帮助不够,这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够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根据这种现象,近几年来,许多专家进行了研究,父亲角色对孩子可持续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本文介绍这一领域中,父亲与子女的交往方式对于低幼儿童早期依恋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帮助父亲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努力成为合格的父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健康、智慧的孩子,给予家庭教育以科学的指导。

三、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亲子依恋的定义

●亲子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为约翰·鲍尔比,用以描述母婴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指出儿童与某一特定人物之间形成永久性的情感联结(又称 “情结”)就是依恋。

●依恋的早期研究都是围绕婴儿展开的,因此形成了亲子依恋的狭义理解,就是指婴儿与第一照看人(往往是母亲)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结状态。

●广义的亲子依恋概念已经超出了婴儿的范围,是个体对养育者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

●无论是依恋的狭义解释还是广义解释,都没有把父亲考虑在定义的重要角色范围内。

(二)关于“父亲缺位”

所谓“父亲缺位”,指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很少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或很少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

1、传统的思想观念,使一些父亲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尤其是一些父亲受“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家庭分工格局和传统角色观念的影响。

2、错误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式导致父亲失去了教育权利。有不少父亲以为“严父”就是板着面孔训斥子女,甚至打骂,侮辱孩子的人格,从而导致孩子对

父亲畏惧疏远或对立,父子关系紧张、扭曲甚至破裂,因而致使父亲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权利。

3、还有一种家庭,家庭角色结构倾斜,使父亲教育权失落。父亲们经常不在家,回到家时,孩子已睡了,孩子经常接触的是母亲,从母亲那听到对父亲的评价。因此父亲的形象是取决于母亲的塑造。“由临床证明妈妈在界定她的孩子们如何去看爸爸上面,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4、还有一种见解,认为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男性文化在儿童教育中有整体“淡出”,是人格教育、素质教育在现行教育制度中不受重视的表现。

(三)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研究

1、母子(女)的研究历史和发展过程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50年代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报告,指出了机构养育的危害,尤其是母爱剥夺的危害。

﹡鲍尔比基于他的文化观和动物分离的研究,在《依恋与失落》一书里,阐述了早期社会依恋理论,解释了儿童对母亲依恋的机制,论述了最初几年母婴依恋关系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等人划分了儿童的A、B、C三种依恋类型(焦虑一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一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和8种依恋亚型(Al、AZ、Bl、BZ、B3、B4、Cl、CZ),依恋研究进入了第二个阶段(60年代末一80年代中期)。

﹡梅恩(Main1985)发现幼儿讲述依恋任务的反应可更好地由早期与母亲和谐的依恋来预测,而不是与父亲的依恋。

﹡心理学家们为研究成人依恋的内部运作模式编制了一个新的量表,即AAI(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他们运用AAI研究发现儿童与母亲依恋关系特性的行为指标反映着母亲的认知描绘或内部自我运作模式。﹡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特别强调母亲的抚育对子女发展的影响,尤其在最初几年,孩子的经验对其成长后的人格发展非常重要。

2、母亲对幼儿早期依恋发展的影响

﹡在身体方面,母体和母乳是胎儿和婴儿唯一的和最佳的营养源泉,母亲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着人的最初发育。

﹡在心理方面,母亲情绪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母亲的文化素质、个性状态对幼儿的影响将远远超过父亲。

﹡在品德方面,母亲的言行举止、是非判断、道德标准等都会在幼儿尚未成熟的道德意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戈林克夫和艾姆斯(Golinkoff&Ames,1979)对父母的调查得出,母亲每天接触婴儿的时间为8.33小时,父亲为3.16小时。母亲为婴幼儿提供最多的语音刺激,交流表达的机会最多、最丰富,她最有力地指导和促进婴幼儿的语言发展。

3、母子关系相比较父子关系对早期幼儿依恋发展更具影响的原因分析﹡性别角色:“男主外、女主内”’ 的历史定势,教养子女的这一功能,似乎是女性生育以及哺乳功能的延伸。“教育始于母亲膝下”。

﹡个性心理特征:母亲和父亲在言语、情感、性格特征等个性心理方面都存在差异,而传统的社会印象认为,母亲的性格特征更加有利于早期幼儿的发展,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依恋。

﹡女性的职业优势:妇女多从事与人有关的职业,职业优势使她们更易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父子关系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研究

1、父子(女)依恋的研究历史和研究发展情况

﹡20世纪20年代以前,父亲被偶尔提及,通常是被当作养家糊口者、训 导者和道德指导者.而不是孩子的养育者。

﹡20年代,有些文章开始明确提到了父亲,但是在研究中提到的父亲更 多的是被当作是管教者或者性别角色榜样。

﹡60—70年代,人们对父亲方面的关注有所增加。研究者从文化、社会观念层面出发,将父亲概念、父亲养育(父性)作为文化结构的一部分看待。总的来说,父亲被当作是家庭经济的支持者而与幼

儿的教养无太大关系。

﹡70—80年代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理论认为父亲对于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是外围的、间接的,是通过对母亲的经济和情感的支持起作用的。(Biller 1993,Macooby&Martin 1983)。

﹡70年代以后,父子关系中的双向模式,即儿童也对父亲产生

影响的模式,开始替代先前的父子关系的单向模式。

﹡ 80年代到目前对于父亲影响儿童发展的研究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假设 前提上进行了分类汇总,形成了五类关于父亲影响的研究类型和分析。

2、关于父子(女)关系的研究分类

﹡早期亲子关系的研究是基于对母亲行为、母子关系或父母子女关系的研究,所得结论也主要是有关母亲与子女或父母与子女方面的,对于父亲方面的研究较少。在最近的十多年来,研究者们对父亲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作用的兴趣日益浓厚,相应的研究也积极开展起来:

﹡第一类,研究单纯地只考虑父亲的态度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而不考虑母亲的影响。这类研究所讨论的问题有性别角色发展问题和父亲涉人孩子的教养对孩子发展的影响问题。

﹡第二类,研究比较了父亲的影响与母亲的影响作用,认为父亲的接受—拒绝(爱)与母亲的一样重要。在父亲研究的早期,主要是把父亲身份(vaterschaft)和与母亲身份(mutterschaft)做比较,也就是研究它们的异同,人们对父亲的研究几乎完全依据来自母亲的信息。

﹡第三类,研究在比较的基础上认为父爱对某些特殊发展问题要比母爱更有预见性。

﹡第四类,研究排除了母亲因素,认为父亲的接受一拒绝是儿童某些特殊发展问题唯一重要的预测指标。

﹡第五类,研究认为父亲的养育和母亲的养育分别在儿子和女儿身上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3、父亲在幼儿早期依恋的发展上的作用

﹡身体方面

父亲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触觉、肢体运动游戏,给孩子以强烈的大动作身体活动刺激,促进其身体发育。

﹡社会性发展方面,幼儿年龄虽小,但是可以通过观察有意、无意地从父亲身上学习其行为方式与性格特点;父亲还是孩子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

﹡智力方面,父爱是孩子智力发展的特殊催化剂,由于父亲性格、智力的一些特点,父亲与孩子交往方式的开放性,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可以从父亲那里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与多方面兴趣爱好。父亲还是孩子余暇时间的游戏伙伴,心理烦闷的调节者,这也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五)父亲的交往方式如何促进幼儿安全依恋形成和发展的策略

1、对于社会和政府政策,研究人员认为应统筹如下几点:

1)、对年轻父亲、处于不利经济境况的父亲给予经济支持,使他们能参与儿童教育

2)、改善家庭活动与工作活动的协调性;

3)、在工作单位和社区给男人和父亲提供咨询;

4)、给准备做父亲的男人提供预备性课程—在更普遍的水平上把教育政策与家庭政策联系起来/相互协调;

5)、改善和加强家长的能力和婚姻关系;

6)、起草一份论述父亲政策各个不同方面的“父亲政策备忘录”;

7)、重新定义和评价父亲身份及其文化意义。

2、对于父亲群体,1)、父亲应多亲吻、拥抱、抚摸孩子。母亲的抚摸和父亲的肌肤相亲对于幼儿来讲效果是不同的。

2)、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其母之爱。如夸奖、赞扬或微笑。能让幼儿在爱的氛围和滋润下长大。

3)、坚持每天或短期内与孩子共度一段时光。孩子不仅从父亲那享受到爱,而且能从中接受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影响,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育补充,养分。

4)、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兴趣,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勤于沟通两代人之间的感情。

5)、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积极强化。

3、在具体策略中,目前的研究由于没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和形成系统的结果,因此也没有在社会领域形成比较有实践意义的指导策略。

四、论文进展计划:

2005年6月前完成大致的论文文献综述

2005年9月—10月底:继续查找资料、分析资料

2005年11月—12月:制作《父亲的交往方式现状问卷调查》,2006年1月—2006年3月,完成问卷调查,了解父子或父女交往

方式和亲子关系现状并作出分析。

2006年3月—2006年4月,完成论文。

五、论文结构

●引言:

●父亲采取的交往方式现状分析

●父亲对幼儿依恋发展的影响

1、父亲群体的角色分类

2、父亲在幼儿早期依恋发展中的作用

3、与母亲相比,父亲角色的独特性以及这些独特性对幼儿依恋发展的作用

4、父亲的参与交往对幼儿母子或母女依恋发展的作用

●良好父子、父女关系,促进幼儿安全依恋形成和发展的策略。

1、依恋的种类(安全依恋的表现)

2、建立良好父子或父女关系,促进幼儿安全依恋的形成和发展的策略。

①对于社会和研究人员群体而言

②对于父亲群体而言

③对于母亲群体而言

六、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访谈)、理论研究法

七、参考文献

1、(理查·阿特金《发现爸爸:母亲的角色》)

2、(苟得法(Goldfarb 1945实验研究结果)

3、(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周纯英 《论家庭教育中母亲的教育职能》)

4、Ronald P.Rohner,Robert A.venziano:“the importance of father love,HistoryandContemporaryEvidence,”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December2001 Vol.5,No.4,382—4055、Ross Parke著,李维译《父亲的作用》

6、《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第3期

陶沙、林磊《3一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7、刘金花《上海父亲育儿态度和观念的代际比较》华东师范大学

8、李维《从母子依恋到父子的互动》

9、《上饶师专学报》1995年2月第15卷第1期

袁庆丰《父亲形象的缺失及其替代—郁达夫个性心理研究之一》

10、《育儿教子》

刘稚颖《父亲是孩子的另一半》

11、《教育科学》1998年第4期

孟育群、宋学文《父亲淡出家庭教育和父爱的作用》

12、杨霞《父爱对于孩子心理成长很重要》

13、何东《父爱—现代家教的盲区》

14、《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周纯英《论家庭教育中母亲的教育职能》

15、《红河学院学报》

赵淑芳《浅谈新一代父亲角色的成长》

16、《教子有方—爸爸的角色》

17、《现代家教呼吁父爱》

18、周波、张智《美国儿童发展中父亲影响作用研究综述》

1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6月

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重新界定父亲的角色及其对教育和家庭政策的含义》

20、教育科学1998年第4期《父亲淡出家庭教育和父亲的作用》

下载亲子依恋和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关系投三军大解读(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亲子依恋和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关系投三军大解读(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