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5篇)

时间:2019-05-12 08:0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第一篇: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我校是一所乡村小学校,生源素质相对较弱,学困生数量较多。为了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就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学困转化工作,改变现状。要有效的解决这些“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就必须对“学困生”学习困难认知特点及教学对策进行调查、分析、研究。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社会原因

目前,现实生活环境纷繁复杂,信息发展的现代化所带来不良影响,使一些学生产生了许多困惑。其主要表现有:

1、荣辱观念不明。有的学生受武打片影响,崇拜“哥们义气”,在同学中拉帮接派,搞小团体主义,一些能打善斗的同学成了同学心目中的“英雄”。

2、价值观错误。社会上“金钱至上”、“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以此产生上学无用论。

3、沉迷于网络。网络游戏使孩子痴迷,有的学生整天甚至不吃不喝泡在网吧里。

(二)学校原因 1.对学生的态度

虽然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一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他们很少对学困生进行赞扬、鼓励等正确性的评价,有时还将知识强加给学困生,有的甚至对回答错误的学困生进行挖苦讽刺。这些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了消极作用,有的学生不喜欢太严厉、太刻板以及不公正对待学生的老师,因为不喜欢老师,学生对学习也会产生消极情绪。

2.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学困生。如一些学生由于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在开始学习某些知识时就有困难,但由于教师教学没有面向全体或片面地把少数学生懂了的知识以为所有学生都懂了,从而掩盖了这部分学生没有学会知识的真相;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是高起点、快速度、高坡度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现象在课时紧张时尤为明显,因为对他们来说低起点、小步子才有可能把相关的知识弄懂;有的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没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而这等于放弃了学困生。3.教学评价

根据多元理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学习是有差异的,而有差异的学习者其学习结果却要用同一标准去衡量,教师没有给予全面的评价,只是片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使一些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长期这样,学生当然会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之成为学困生。

(三)家庭原因

1、学困生中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没人教育。

从家庭成员的构成来看,我们调查发现,一部分学困生是处在留守儿童家庭,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他们家庭日常生活时组成成员情况的关注.我们在对学困生的家庭情况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份的学困生是留守儿童,也有的学困生的双亲在外地,少数的学困生由于父母离异,这些孩子只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老人们本身文化素质低,家里还一些农活要做,孩子回到家中,只能得自己关心自己,他们信心不足,又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常出现作业不完成,在家不读书,不看报,贪玩好耍,好吃懒做,哪能有好的发展。

2.家长的榜样作用不够, 带给自己孩子不良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影响显然大于他人的影响,是孩子成长的榜样.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许多的学困生父母,都有成天打牌赌钱的习惯,价值观不正确,或生活能力差,这样难以相信如何向好的方向发展,家庭的影响成了负面的,怎能带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长的文化素养低,不能给孩子以一定的家庭辅导。

学困生,要么是学习障碍,要么学业不良,他们很难与同班同学一道正常完成学业任务,学校里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回到家中父母亲又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给予辅导,只是到学期末或看到子女考试成绩时才进行管教,但为时已晚。这样儿童的问题自然就越积越多,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动力,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会越来越差,发展成思想行为均出现偏差,不能接受家长和教师的教育。

4.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欠佳.家长要么过分溺爱,捧他们为掌上明珠,衣、食、住、行等方面要什么给什么,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甚至考好考坏都不管,时间久了学生的成绩只能越来越差。

(四)自身原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等与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学困生往往在这些方面却十分欠缺。

1.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成败,学习也是如此。分析学困生对学习的态度,他们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学习毅力,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不专心,做小动作,有的甚至还影响别的同学学习;也有部分学困生凭个人的爱好学习,对一些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的学习兴趣浓厚,而对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毫无兴趣,更有一些学生对老师有成见,上课有逆反心理,甚至上课故意捣乱,从而变成学困生;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受家长或某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认为学不学都一样,没有文化照样可以赚钱,从而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意志,即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一但成绩不好就丧失了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勇气,没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导致学习困难。

2.学习习惯

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往往不好,他们上课喜欢做小动作,回家做作业时边做作业边看电视或边吃零食,或者有的学生跟本不想写作业,也有的学困生经常为了玩或参与家长的一些活动很晚才睡觉,从而第二天上课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很少举手发言,若遇老师提问,则往往措手不及,答非所问。

3.学习方法

方法的正确、科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学困生一般都是学习机械、呆板,理解慢,学习总是死记硬背,不了解、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尤其遇到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时,更是束手无策。这在数学学科中尤为明显,他们往往会做一些简单的按部就班的计算题,但对一些需要运用一定知识进行分析的应用题,就不能正确解答。

4.心理特征

学困生最显著的个性特征就是他们自我评价低,自尊心、自信心、自我调控水平低。对学习成绩不好往往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或缺乏努力,也有一些学困生由于过分担心成绩不理想,或由于成绩不理想导致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因而随着考试临近,常出现紧张不安、忧心忡忡、失眠、难以集中进行正常的学习或考试等,考试后又不能及时松弛下来投入下一轮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二、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更注重外因对内因的作用和影响。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学困生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多方面对其进行帮助和教育。

(一)关爱学生

如上所说,学困生成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因此要变学困生为优秀生,首要的问题是要改变教师对学生困生的态度。有人说:“爱一个人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之本”,对学困生的转化更是如此。尽管每一个学困生的成因不同,但是只要我们让其感受到老师仍然是非常爱他(她)的,那么,他(她)一定会成为一个学优生。如何爱学生呢?首先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其次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课堂上当学生不注意听讲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会使他们体会到老师善意的批评,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会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鼓励,让学困生随时感受到老师每时每刻都在爱他(她)。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学困生成因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学困生不想听课,是因为我们农村学校的老教师上课时的方法过于单一。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课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和欲。随着教改的深入和事业的发展,许多农村小学已经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要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一些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帮助他们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感到上课有意思,心情愉悦,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对学习失去信心是学困生成困的根本内因,所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是学困生转化的根本所在,教师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认知兴趣,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当然,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在课堂上,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当他们回答不出时适当地给予提示,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地给予鼓励;同时善于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并可适当加大表彰力度,甚至还可以在学生的试卷、作业本上写几句勉励的话语,当他们进步较大时,还可以向家长写表扬信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除了上述原因外许多学困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成为学困生,所以要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技能培训,要培养他们学会听讲、学会思考、学会作业等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如在课前,先让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上要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课后及时进行复习,遇到做不出的习题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向其他同学请教,或向老师请教;作为教师也要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另外,开些“小灶”,多花些时间在课外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辅导。

(五)家校联系

通过家长会或家长学校传授家长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性,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现状,让家长对孩子表达心中的关爱,不是一味地责备、加压,或迁就、溺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打消孩子心中焦虑、恐惧的情绪,改掉任性、贪玩的不良习惯,培养正常的心理。

(六)同学帮助

学困生往往心理封闭,性格孤僻,不合群,教师可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其结对、交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同时充分发挥班集体在转化学困生中的作用,只有集体真正接纳他们,关心、帮助他们,才能使他们更快地走出封闭的自我,真正融入到班级这个学习体中。

(七)校领导帮扶

除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外,学校领导都分别帮扶两名以上的学困生,利用课余时间给学困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学习上的辅导,给孩子们树立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使他们逐渐成为学优生。

综上所述,为了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们必须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的使学困生赖以生活的大环境、小气候都对他们产生一股作用力,使他们处处充满希望,时时感到温暖和动力,每次摔倒了都有再爬起来的勇气,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断努力,科学地教育感化学困生,把学困生的转化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相信这些迟开的花朵将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二篇:农村中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农村中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校一些农村学困生成因的调查研究,剖析学困生变化过程,找出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提出相应转化策略。

【论文关键词】农村学校;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一个让人纠结的名字。学生心情难受、心灰意冷或自暴自弃,家长心急火燎或叹息无奈,教师困扰,学校担心,社会关注。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健全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学困生是目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只有弄清他们形成的原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1.农村学困生的成因。

1.1家庭生活困难。

我校学生基本都是来自附近农村,父母都是蔗民或是农民工,经济收入普遍较低。他们中的多数比较沉闷,性格大多内向,特别是一些单亲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障碍。因家庭生活困难,怕同学看不起,很少参加同学间的交往。学习上欠主动,不懂的又不敢问,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跟不上了,学习态度也变差了。例如,我班张正朋同学就属于这种类型。是个典型的父母离异单亲家庭,母亲长期在外打工,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都没人看管。张正朋在校表现特差,整天沉闷不出声的,动不动就跟人动手打架。课堂上整天无精打采的,学习成绩和课堂纪律都较差。

1.2学习目标不明。

学困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没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在学习上相当消极被动,把学习当做一项困难甚至厌恶的任务。他们厌倦学习,逃避学习,不情愿上课,上课时无精打采;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拖则拖,能抄则抄,或干脆让别的同学代做。因此,学习效果老提不上去,教师上课也觉得吃力。例如,现在初二10届的三个班学生,班主任、课任老师为学生违纪律和不完成作业的事忙得不亦乐乎,每天都见有三五个学生被带到办公室来谈话做事。

1.3教学设备不足。

目前,我校教学设备陈旧,师资配备不全,教师观念落后,教学还是 “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法。例如,学校破损的教室,简陋的实验室,几乎没有几样能适合教学实际的近年能更新的教学仪器,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室了。如此简陋的教学设备,使得老师在课堂教学上搞得筋疲力尽,管得来纪律,完不成教学目标。老师没成就感,学生厌学,导致学困生的增多。

1.4教学方法单一。

在学困生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评价方式单一,即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来评价学生,让学困生屡考屡败,他们没有成功感,无奈甘心于落后的现状。二是教学方式单一,一节课下来基本上是“讲解法”,“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毫无兴趣,每一节课都成了“痛苦的劳役”,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或迫于父母的压力才到学校来学习,完全是一种被迫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只知一味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变化。他们不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课本知识讲解清楚;有的老师不注意学习,知识陈旧,只好重复书本内容。有些老师为了提高成绩,拼命布置大量的学生难以完成的课外作业,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样必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少学生甚至有抵触情绪。这是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1.5校园生活单调。

我校目前采用几乎是封闭式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好处就是防止外部干扰,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但是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不少问题,其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十分单调。我校面积不大,学生活动场所有限,每天上课8节,没有课外活动时间,虽然排有体育课和课间操,但很多学生都不认真,不感兴趣,应付了事。而少而少之的比赛活动,又是少数学生的事。大部分学生几乎每天都是在宿舍-食堂-教室三点间移动,而且班主任都要求学生每天都要提前进教室进行晚自修。学生学习压力大,学生十分沉闷,紧张的情绪没处可以发泄,说不定哪天真有学生崩溃。这样的环境没有学困生才怪。

1.6追求高升学率。

现在学校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这是由于评价机制所决定的。虽然现在讲三分一率了,讲到了低分率,但中考那个指挥棒哪个校长都怕,没有了高升学率还有什么政绩?尽管学生早已不堪重负,尽管每位领导老师都意识到,都跟着政府喊着素质教育,但遗憾的是,口头高喊素质教育,双脚坚定地走着应试教育,近年来,连素质教育喊的力气也没有了,因为又忙于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而师生们都在共同的老黄牛般的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路上苦苦跋涉。其中留给学困生的教育精力有限,有时只能应付了事,只有无能为力的苦笑。2.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1基础课程改革。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由培养研究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学生除读大学外,还有多种选择,如技校、高职院校等,使我们的学困生有了盼头,有了方向,他们再也不无目标,不再自暴自弃。这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2完善教学设施。

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

按照柳江县学校发展规划,初中学校设施要达到设施功能完备,满足必要的教育教学需求。目前正在我校修建综合教学大楼,要建设标准的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我校教学设施在不断完善,现在正在为每个班级安装白板,估计在今年5月完成。广大师生信心十足,大家会更加努力,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困生的转化增加信心。

2.3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中学生成绩分化呈两极态势,学困生数量大的现实已成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下面是谈下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

①始终贯穿爱。

爱学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这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人生来就有爱的需求。学困生也是如此,在家里,他们渴望得到家长的爱;在学校,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在受挫折时,教师的爱给他们自信;在困难时,教师的爱给他们勇气;成功时,教师的爱给他们鼓舞,教师的爱就象神奇的魔力,使学生心情愉快、享受幸福。如我班覃军同学,常常课桌杂乱无章,缺这样少那样,上课没精打采,怕动手写作业,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了解到他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孩子今天在姑家明天在姨家,没有固定的生活学习环境,更缺乏关爱。我考虑着孩子的前途,决心在他身上多下功夫,转化他。于是,我平时除关心他的生活外,还注意学习方式方法的科学性:每一道错题都和他一起分析错误原因,涉及到什么知识不会,就及时给他补上。边学边补,孩子学习逐渐有了进步。

②发掘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长外,不管他有多差,学困生也是如此。多利用他们的长处,展示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排斥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要用心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善于利用他们的特长,以扬其之长,避其之短,逐步帮助学困生改掉坏毛病,让他们时刻充满信心,感到自己有希望。如我班的韦勋同学,不太守纪律,学习不用功,作业潦草,但体育好,跑得快跳得高,让他参加了田径运动会,结果他为班上争得了荣誉,我以此为契机表扬他热爱班集体,有拼搏精神,然后指出努力学习、守纪律、讲文明也是热爱班集体的表现。通过教育,该生端正了学习态度,成绩也有所提高。

③多展示自我。

我们要创造让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我在实际教学中,深有感触。我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中得以贯彻,在教学实践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如在“先学”环节,让学生自学找出本节知识点,然后在黑板上写出来;在后“教环”节中,又让学生先找出问题,分组讨论,互相质疑探究;在“当堂训练”环节中,在寻找答案中更能展现自己。在整个教学中,学困生更是得到关照,他们更加信心十足,不甘落后,经常表现出比其他学生更优秀,更有实力。另外,我校正在打造“要素组合”特色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听、看、讲、想、做及动静转换等要素不同的组合、排列,形成一个千变万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他们在课堂上展现自己,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课堂中,几乎看不到学困生了。

2.4创造良好环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学困生的同时,还要为学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密切合作,同时做好学困生周围同学的工作。人人帮助他们,人人关心他们,优等生与他们结对子,让学困生体会到一种集体的温暖。这样就使他们处在一个团结向上,勤奋好学的集体中,使他们在比、学、赶、帮的良好环境中共同进步。

新时代的学校,已经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了,更是陶冶同学情操,教育学生做人的一块宝地。还要创造一个和协多彩的校园环境,在正常教学之余,开展多种愉快的活动,让我们在学习之余得到放松,更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营造一个有欢乐气氛的学校环境,要让学生向往学校,而不是害怕来学校,害怕进教室,在教室中度日如年。

2.5正确对待未来。

我们要重提“一颗红心,几种准备”。读大学不是唯一出路,读高中,上大学,再找工作是条出路,读技校,上高职校也能找工作,求发展,也有出路。现在有职校、高职院校读,为学困生找出定位,指出方向,他们再也不会觉得学习无用,盲目瞎混。有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只要你努力上进,不管从事哪种行业,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三篇: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农村小学的语文学困生有相对独特的成因:首先是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因素;其次是学困生的心理因素,他们往往有更加严重的自卑心理;第三是教师的原因,由于个别教师对他们偏差的看法,从一年级开始就给他们套上学困的帽子,长期下去,就真的变成学困生了。我们的转化应从心开始:

一、尊重、信任、爱护,唤醒积极心理

二、树立自信,调动学习热情

三、精心组织 培养兴趣。【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学困生 独特成因 转化策略

农村小学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学习特征,共性中有一定的个性特征:知识面狭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字词巩固率不高,语文知识的积累很少;交流中有一定的语言障碍,课内外很少听到他们的声音;学习伙伴少,比较孤独,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不少语文学困生的家庭辅导教育几乎为空白。

一、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相对独特的成因

1、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因素。通过走访发现绝大多数学困生的家庭居住环境普遍较差,绝大多数学困生的家长是生活在社会最基层的打工者,他们没有多高的文化素养,没有多大的辅导孩子作业的能力,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教育孩子,没有更加迫切地望子成龙的心愿,没有更多的财力来做孩子的教育投资。可以说,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听之任之。

2、心理因素。不少学困生的心理都有两面性,他们对语文比较有感情,想学好语文,但是又时不时埋怨自己笨,怎么学也学不好;他们想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害怕作业又多又难,缺乏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品质;他们的内心渴望表扬,渴望得到尊重,但又不敢发问,不敢回答,不敢交流。长期的两面心理使他们产生了这样一些心理障碍:自卑心理、惰性心理、畏难心理。通过走访、调查、座谈,发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除了学习因素外,更多的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再加上教师对他们缺少关注,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封闭了自己的心灵,在课堂内外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

3、自身基础因素。不少学困生对自己要求不严,缺乏上进心,破罐破摔,1

性格古怪。与同学缺少交流,缺少帮助,缺少关注,难以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学习的快乐,这样下来他们的心理就产生了障碍,学习自然受到影响。

二、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一般说来,教师爱好学生容易,爱后进生比较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克服偏见,给后进生应有位置,给他们更多的关怀,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

(一)尊重 信任 爱护

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后进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因为他们常常受到冷淡甚至歧视,所以更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要想教育好后进生,教师必须端正态度,摘下“有色眼镜”,将后进生与其他学生一样看待,不冷淡,不讽刺挖苦,不误解,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后进生有了缺点,犯了错误,要耐心帮助、诱导,信任和鼓励他们进步,而不能用尖刻的语言去讽刺挖苦他们。因为他们往往在倔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脆弱、敏感的心。你一旦了解了这颗心,蹲下身子与其真正进行沟通,那么,他们会非常愿意亲近你,乐于接受你的教育,乐意完成你交给的一切任务。我班王伟同学,平时非常贪玩,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完不成作业,回家还向爸妈撒谎说作业已在学校完成,我没有对他当头一棒,而是经常找他谈话,与他拉家常,谈理想,讲学习的重要性;哪些是好的,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对的,不该做的。充分让他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后对照自己现在的行为加以比较,让他评判是非。最后,他流泪了,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并表示以后好好学习。从此之后,他作业完成得及时了,上课听讲认真了,而且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成绩直线上升。他对老师也特别亲热,下课后,会主动到我身边想和我聊天,见了老师,老远就说“老师好”。他已从心理上接纳了老师,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尊重和信任后进生,用语言去温暖他们的心,让后进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到自己与别人是平等的,就会使他们与老师、同学融洽无间,与集体和谐一致,就会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树立自信心

当这些后进生愿意亲近老师时,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只有具备这一良好品质才能树立积极的学习动机,才有望获得好的 2

学习效果。大多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上主动性差,课堂纪律自制力差。而这些学生本身的智力水平并不低。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够好,是由于他们缺乏毅力坚持学习。加上教师一贯以来对他们的轻易否定和责怪,使他们一天比一天自暴自弃。对他们来说,治本的方法是调动积极性,增强自信心。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注重鼓励,坚持正面教育。

1、热切地期待

教师要具有一颗热爱学生之心,对学生有很好的期待,经常在言语中表现出对他们的热爱,那么,学生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

学校组织的“庆五一”会演中,我们班排练了一个舞蹈,周颖也参加了,她是一个活泼的孩子,但成绩较差,在舞蹈训练时,我不放过任何一个闪光点,戴着“放大镜”寻找她的优点,不时的说“你跳的非常好,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功”。一段时间下来不仅舞跳得不错,成绩也有了显著进步。事实证明,教师关切的话语,期待的眼神,往往会使学困生获得最初的自信,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

2、表扬性鼓励

学困生在得到肯定的评价,体验成功的喜悦后,会树立自信心。我想,如果能随时捕捉和发现他们的成功之处,并及时通过评价,使他们的点滴进步得到肯定,使他们的成功成为有形之物,那么他们就不会丧失希望。所以我除了经常要求学生互相之间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优点外,自己也戴上“放大镜”去寻找学困生的点滴进步。一旦发现谁有了进步,马上在班级大力表扬,并将他们较好的作业在班级展示。我还在语文成绩评定中设立“进步分”;对发言积极的学生设立“进步奖”;四人小组讨论时设立“金点子奖”。一周学习情况小结时,评选“进步生”,而且还把封面上印有大红“奖”字的练习本当众奖励给他们,带领大家送给他们最热烈的掌声等等。

3、谅解性鼓励

大量事实证明,学困生的进步是个复杂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具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因此,我对那些学困生进步过程中的失败给予最大程度的宽容和谅解,允许他们在前进中出现反复,并给予再进步的机会。

比如王伟,有时发言积极了,但课堂作业却又不能按时完成了;或是作业虽然完成了,但字却写得东倒西歪七高八低的,看着挺别扭的;要么,完成家庭作业方面刚刚坚持了几天又坚持不住了„„往往是改正了一个缺点,接着又出现了一个毛病。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对他大发雷霆,而是对他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和鼓励,还为他创造条件,提供表现机会。让其体验成功,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帮助困难生的工作,不能毕其功于一般,应该有信心和耐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才行。

(三)精心组织 培养兴趣

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能引起他们巨大的内驱力。一个人只要体验几次成功的快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意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利用多种渠道,尽可能多地创设“成功”机遇,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1、优化课堂教学,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力量,是学习的动力。它常常决定着大脑机器工作时的转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语文成绩也就越好。

(1)诱导学习,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为了让学困生自信、快乐地成长,在教学形式上,我注重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在乐中学,在乐中进步。在教学方法上,力求让每一位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机会。

根据学生理解教材程度不同,学习新课时,我尽量设计出不同的自学提纲,让全体学生都能带着(不同)问题自学课文,人人动脑、动口。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出示了不同星级的自学提纲让学生自行选择一条或几条学习:

* 把课文读正确,并划出写“山水”特点的重点词,读读想想它们的意思,理解句子;

** 利用划出的重点词,把自己学懂的知识讲给学习小组中的同学听,然后有感情地读读该自然段;

*** 比较课文第2、3自然段写法上的相同之处,交流背诵这篇课文的方法。

问题由浅入深,在阅读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困难生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容易,使他们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2、创设情境 激发语文学习动机

创设情境,可以把学生的阅读动机、兴趣和情感激发起来。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导演”和“教练”,创设情境,诱导学生“入境”,促其产生“入境始于亲”的感受,启迪思维,增强教学效果。

(1)创设美的情境

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借助图像、实物、语言、来再现美的情境,引导学生揭示语言文字的内涵,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和广泛的联想,培养学困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如我在教《七月的天山》一课时,增加了配乐朗读,采用了由一个学生读,其他人闭目想象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一种美的情境之中,领略七月骑马上天山独特的美,并让每一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2)创设问题情境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要对文章真正理解,必须创设一种思考的情境,改变学困生在课堂上通常那种松弛的心理,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活泼的状态,“迫使”他们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且把思维的触角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不仅如此,还要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特别是不同于优秀生、教师和教材上的见解,改变学困生总是跟着别人或教材转,不敢约雷池一步的局面,使他们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

如我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提出如下问题:1)这个中国孩子是谁?2)他发出什么呼声?3)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4)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环环相扣,使学困生不仅比较容易地整体感知这封信的内容,理清叙述顺序,还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3)创设竞赛情境

无数经验证明,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就是“竞争”。

为了使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首先引导他们科学地对待成绩,使学生从个人的实际出发,和自己的过去比,看看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学会自我竞赛。同时,还采用了降低知识台阶高度的做法,使其看得见、摸得着、攀得上,让高、5

中、低三个档次的学生进行公平竞争,使中等生和学困生同样分享胜利的喜悦。

记忆力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大家背诵同一课文内容后立即挑选几句或几段进行默写,然后互相检查、批改、评分。不比谁多谁少,主要看有没有背对或写对。由于目标明确,时间具体,连最差的同学都满怀激情地投入到竞赛中去,不甘落后。

速读比赛。就是看谁在限定的时间内读的内容多。如限定两分钟时间翻开指定的课文速读,时间一到合上课本,在本子上写出所读文章的大意。对学习困难生的要求是,写出来的句子意思基本正确,错别字少,标点基本会用就算优秀。他们参加这样的竞赛,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书写竞赛。就是在限定的三、五分钟内,看谁书写的字正确,并且要求字迹工整。有时是限定任务量,看谁用的时间少。

智力竞赛。有时在课堂上也用比较长的时间搞智力抢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增强了思维能力。

总之,我们要善于找出“学困生”的成因,积极探索“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用爱打开他们的心扉,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帮助其尽快摘掉“学困生”的帽子,让他们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实现健康发展。创作出人生自励自强的奋进之歌!

第四篇:小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小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2011年9月——2012年6月)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法》要求,适龄少年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办学思想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培养尖子生,必须让所有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全面落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加强,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总结出学困生转化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研究的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对小学学困生学习的新的认识,揭示其成因及教育对策。坚持以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扎实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探讨学困生的类型与成因,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转化策略,形成比较系统的学困生工作经验与理论,并切实促进学困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研究的具体目标。(1)学困生成因研究。(2)学困生学习策略研究。(3)学困生案例分析。

三、研究内容:

1.学困生学习特点、类型、成因研究。2.学困生学习策略专题研究。

(1)学困生教学观念的转变。(2)学困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策略。(3)学困生目标分层教学。(4)学困生学习成功教育的探索。(5)学困生主动学习的策略。(6)学困生学法指导初探。(7)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8)学困生学习补救策略研究。(13)学困生心理健康的策略。(14)学困生学习的家庭教育策略。

3.学困生个案分析。

4.学困生教学典型课例研究。

四、具体活动安排: 2011年9月: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组长、组员制订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2.对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方法的培训。

3.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同时确定自学内容。4.进行错题收集。2011年10月:

1.相关理论学习:《树立学困生的信心》 2.组员交流学困生转化心得。3.课题组进行“同课异构”活动。4.整理错题集。2011年11月:

1.结合期中检测,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

2.对实验学生进行过关检测,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3.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札记。4.课题组进行“同课异构”活动。2011年12月:

1.围绕专题研究,组织课题研究沙龙活动。2.学困生进步作业展。2012年1月:

1.学困生作文展评活动。

2.进行学困生期末过关检测,做好数据收集整理工作 3.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4.课题组成员完成一篇学困生转化方面的论文。2012年3月:

1.召开新学期课题研究会议,明确各自任务。2.了解学生的假期生活,评选“进步奖”。3.进行课堂教学研讨。2012年4月:

1、课题相关理论学习

2、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

3、组织作文研究课,并进行课题研讨。4.收集整理错题集。2012年5月:

1、组织一次“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学术沙龙。

2、进行专题讲座。

3.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札记。4.收集整理课题组材料。5.申请课题结题。2012年6月:

1.学困生过关检测。设立进步奖,做好数据收集整理。2.课题组成员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撰写论文。3.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4.整理课题资料,撰写结题报告。5.课题结题验收。

第五篇:浅析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浅析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吉杰

(心里咨询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摘要: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难题,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学困生的厌学心理并不是个体自身单独形成的,是包括自身因素、家庭教育方式、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四个方面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转化学困生的策略也必须从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着眼,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形成;转化策略Study on the cause and transforming strategie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Abstract】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have been in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oblems, It has some constraints to enhance the school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and is implement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we need to study the problem.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their own factors,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nvironment, the social environment four aspects of adverse factors.According to the poor students form factor,we can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from the school, family, society three respects.【Key words】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formation;transformation strategy

所谓学困生就是我们常说的“差生”、“后进生”,也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俞国良在《对差生概念的检讨》一文中认为“差生是智力发展正常的青少年,由于环境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个体不良‘配置’,从而导致学习、品德、行为等诸方面长期落后,且这些落后面又融合在一起交互作用,需要特殊教育的一类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落后,学困生往往会形成特有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叛逆、恐惧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制约了其心理健康水平,而且对其后继的学习活动、健康人格的形成及师生关系等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一、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自身因素的影响

自身因素的影响关键在于个人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对于绝大多数学困生而言,往往不是智力或能力上存在问题,而是由于身心不成熟、不稳定,使他们好冲动、自控能力容易受情绪控制、意志薄弱、缺乏强烈求知欲、依赖性较大、自控

能力较低,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行为习惯或产生思想偏差。

(二)家庭教育方式的负面影响,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首先,在我们国家的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下,学习确实是一件比较苦的事情。很多学生因为吃不了苦,而过早的放弃了努力。有些家长在学生的幼儿阶段喜欢用哄骗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因而学生形成要有好处或者得到某种满足才肯按照要求办事的心理。这类学生特别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奖励。一旦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心存不满,对老师有意见,继而发展为不愿意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我们知道,每次好的表现都能被老师发现并得到表扬当然很好,但是这并不太现实,教师不能一一顾及每一个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多了,就渐渐地对该科目产生消极抵触心理。由此看来,学困生的形成,与儿童时期家庭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其次,家长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潜移默化。家长对待工作的态度,也能影响到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家长,他的孩子在一定氛围下会认真对待学习;但如果是一位对工作没有追求,自由散漫的人,他的孩子很可能很久也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如果家长信奉的是享乐主义,孩子就会很难适应艰苦的学习生活。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中学生出口成“脏”,追其根源,可以用“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其母,必有其女”来解释。所以家长自己要做好孩子的表率,让孩子看到自己认真向上,勤奋乐观的积极一面,同时尽量避免在儿童面前有不良行为习惯。

第三,爱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危害,是导致学生害怕困难,难以独立完成某件事情的罪魁祸首。在儿童时期,每一个人都有好奇心,他或她会自发地想要去 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一切代劳或者因害怕儿童受累受伤而限制他的行为,渐渐地儿童会享受这种一切由人代劳的安逸,因而形成了怕苦怕累懒动手,好逸恶劳的习惯。在学习上他们就变得不爱动脑筋,喜欢抄作业。现代社会的少年儿童,连许多常见的工具都不认得不会用的现象,媒体时有报道和批判。由至可见,我们的家长对孩子探索世界的天性的扼杀,是导致学生变得懒惰的主要原因。而学习上的懒惰,是学困生的共性。

(三)学校环境的影响

在学校环境中,学困生由于长期学习成绩不佳,经常受到老师家长及同学的歧视,在班集体中失去应有的地位。其最基本的爱和尊重得到需要的不到满足。长此以往,他们就不得不另寻出路,比如通过参加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来满足自己在社交、情感方面的需要。其次,学校采用的单一的评价标准导致学困生不管在其他方面多么优秀都有一种“一无是处”的心态,在学校氛围中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成就感。同时,由于同辈群体的压力,许多从内

心深处想认真学习的学困生也只好“随大流”。无法安心学习。

(四)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改革的大潮中,受市场经济利益诱因的影响,一些市场主体为追求经济利益采用不法经营手段对未成年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学生沉迷网吧,迷恋电子游戏而无心向学。

其次,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使得一部分学生和家长看不到出路,因而对孩子的学习不抱希望,故而对其放任自流。

最后,为了给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得为挣钱而忙碌着,没有充足的时间关心、观察和教育孩子,不能陪孩子经历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挫折。而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了心事也极少能在第一时间与年龄和心理 都比较相近的兄弟姐妹交流,从而得到帮助和开导。

二、转化学困生的基本策略

(一)学校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

一方面,学校要完善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评价考核中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的倾向,构建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

另一方面,教师要责无旁贷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念。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形成了“只要成绩差就是差生”的思维模式,以分数划线,以成绩取人,使学困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希望,,造成自卑、自暴、自弃,有的甚至自暴自弃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学困生问题上,教师应该确立这样的观念:(1)学困生不是天生就差,有的是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如家庭关系、交友关系、师生关系;有的属于学校教育因素,就是由于老师教育方法不当,引导不得法造成的。(2)学困生不是一切都差,在他们的身上往往专长突出,特长明显,有的思想品德比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好。(3)今天差明天不一定差,现在差将来不一定差。因此,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克服偏见,消除成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二是引导学困生积极归因,使其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美国心理学家韦纳认为,积极归因对维持活动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引导学困生将学习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而不是缺乏能力,给学困生布置一些符合他们水平的学习任务,耐心辅导其完成,引导其通过努力体会成功的快乐,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三是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学习。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其次,要利用学困生已有的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有关研究表明,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兴趣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学生爱好游戏或其它方面的兴趣,使已有的兴趣和学习发生联系,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另外,教师要指导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学科知识教授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困生的学习。

四是帮助学困生矫正其不良行为习惯。首先要培养学困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应注意保护和利用学困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再次,教师要有意识、有控制地进行信任性考验,以锻炼学困生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在改变不良行为的同时需要帮助他们建立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是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父母是孩子的监护者,也是最直接、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及时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与策略跟家长沟通。同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工作,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家庭要积极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督促

1.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知识与能力并重。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家长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白孩子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去欣赏、发现孩子的独特性,多进行赏识教育,使他们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2.单亲家庭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在单亲家庭中,家长要创设亲情氛围,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家长教育孩子要注意正确引导,辅之以耐心、爱心来教化孩子。

(三)社会要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1.加强网络建设,净化网络环境。国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改善网络文化环境,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加强社区环境管理建设,净化社区文化风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教育活动,引导社区学生积极向上,为学生提供一个管理有序、有着良好文化氛围的社区环境。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学困生需要持之以恒。学困生的厌学心理并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同样,对他们的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工作者要满怀热情,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细致的教育。学困生的转化与防治工作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配合努力,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宇琼.浅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吕梁教学学院学报.2011(6)

【2】 孟祥志.如何调整学困生的厌学心理【J】.教育基础.2011(11)

【3】 胡萍.学困生学业情绪的调节与培养【J】.社会心理科学 2010(11-12)

作者介绍:

吉杰,女,1988年5月出生,心理咨询专业公费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公开发表论文8篇。现为郑州市第57中学教师、心理咨询师。

通信地址:郑州市嵩山南路73号长城小区2单元9楼C户吉杰

邮编:450052

电话:***

下载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从未来来看,它更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

    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一)自卑心理强;(二)戒备心理强;(三)逆反心理强 二、学困生的类型 (一)逆反心理型;(二)自卑感心理型;(三)自由散漫型; (四)孤僻冷漠型;(五)意志薄弱型 三、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存档编号 赣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教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届 别 2015届 专 业 小学教育(语文与社会) 学 号 111207012......

    浅谈农村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

    浅谈农村学校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 ——《农村学校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的研究》结题报告 泖港学校 吕萍 数学新课标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江山市上余镇上余中心小学 徐艳秋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

    论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山东省梁山县徐集第一中心小学 仇念章 吴金凤 “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应成为当下教育追求的境界。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工作报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工作报告 一、 主要研究过程与活动。 我校于2011年审报了任城区教育科研课题《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经区教科所批准并立项。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