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名湖北省初中教师 给省长王国生的一封信
一名湖北省初中教师 给省长王国生的一封信
电话:*** 我是一名初中的教师,现年虚岁50,当教师29年了,十年前职称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当时好多同行羡慕我:没到四十岁,就评上高级职称,工资也增加了。
现在看来,我很失落:职称达到高级,就再也不能进步了,是终止;收入不足三千元人民币。我在县城当教师,今年回到乡下的老家,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对我说:“你少年努力,现在还是生活好多了,风不吹,雨不打,每个月四五千元吧?”我当时心里一阵酸楚,没有正面回答老人的问题。后来我捉摸:农村的八十的老人都认为我应该收入四五千元。可我不足三千元,我还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收入还算偏高的。可见,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的收入,的确在所有行业里收入偏低。
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的收入现状,太低!工作10多年,壹千多元;工作二十多年,两千多元。现在个税起增点为3500元,有几个中小学教师有资格缴纳个人所得税?照此,一生可能再没有资格缴纳个人所得税了。每年工资虽然在自然增长,但每过一年一个月只增长二三十元,每年的工资增长率不足百分之一,和GDP、cpi或财政收入相比都低得太多太多。2011年财政收入首超10万亿元,达103740亿元,增长24.8%。教师的这点收入是买房,吃喝,还是养老抚小? 现在的在岗的这些教师,几乎都是大学毕业,科班出身,当时考学时受到别人羡慕,现在却落得如此的清贫和不屑。在其它行业,工作二三十年,不说高管,中层领导,至少也能成为一个熟练的技术人员吧,哪个行业用两千多元可以聘请到熟练技术工人?就是农民工,打工十多年,月薪也有四五千元。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的收入比农民工的收入还低!谁说教师受人尊重?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作现状:太低!这里的太低是指教师们的积极性太低。也许就是这么点工资,好多教师都在混日子,没有全身心的把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特别是乡镇的教师,不到五十岁就不上讲台了,这个现象很普遍的。教和不教一个样,那点工资,只相当于养老保险,混日子,觉得很坦然,并没有感觉亏欠。这样下去,义务教育是搞不好的。我国在不断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义务教育却没有走向市场。可以想象,如果义务教育走向市场,这点工资是请不到好教师的。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组成现状:太低!在岗的教师,虽然是科班出身的,与各大学比较,担任中小学教师的这部分人还是最差的大学毕业生。现在教师的年龄偏大,一般在50岁左右,三十岁以下的教师寥若晨星。按现在收入情况,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是不会选择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的,更不会出现公务员招聘那样的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人竞争一个岗位的繁荣景象。人们常说:从师不高,学生不妙。没有一批出类拔萃的大学生加入到中小学教师这个行业,教育的振兴只会是画中之饼。
最近,湖北省教育厅搞了个“启明星”计划,把城区里重点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下派到最边缘的乡镇学校任教,下派的每位教师每年增加一万伍千元的奖励。可见,部门的领导想把教育搞好,又没有钱,捉襟见肘。“启明星”计划的初衷是好的,但事与愿违,伤害了所有的教师,去的教师不一定心甘情愿,没去的人心里不平衡。受援助地学校的教师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我们在此工作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没有人给我们奖励,现在城区的教师下来工作三年,和我们同样的环境教学,凭什么每年要多一万伍?相当于一年的工资。现在不是那几个“启明星”教师月薪增加一千二的问题,而是每个中小学教师都应该增加一两千元的时候了。
湖北省2012年招1.7万农村教师,年薪3万起。现在的问题是没有3万招不到中小学教师,给3万也招不到优秀的大学毕生生。再说,一直在农村工作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有的工作二十年,三十年多年了,他们现在的年薪不足3万,按说这些工作多年的教师的业务能力比刚招的新手强吧,又在同一所学校工作,为什么还不如新手的工资高呢?这就有悖常理了,是典型的同工不同酬,是对农村在职教师的歧视,是违反《宪法》和《劳动法》的。不是招聘的教师的工资高了,而是整个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低了。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现状:滑坡。这里的滑坡是指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比前严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留守学生增多,没有家庭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教师不能代替家长;二是教师的责任感下滑,明显的,年纪大的教师的责任感更强。现在至少有一半的学生不会学习,不愿学习,想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的学生越来越少,许多学生、家长都很现实,只有少数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还一如既往的认真读书。
义务教育落后的危害会逐渐显现。一个人的成人成才,不是上了哪所大学,而是上了哪所小学,哪所中学。过去皇帝总是选拔学问最高、品德最好的人担任皇子的老师,因为关系到帝国的未来。现在许多独生子女,对国家而言,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对家庭而言,关系到家族的兴衰,不可替代,一旦失败,将彻底无望,所以中小学教育不论于国于家,至关重要。许多行为习惯不是在大学里学到的,而是在中小学养成的。中小学教育决定了他今后上怎样的大学,走怎样的路,做怎样的人。在中小学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走上社会违法的概率必然增大。好多黒帮、团伙都是中小学辍学的学生组成的,成人后没有能力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收益,必然会通过违法的手段达到目的。社会要长治久安,义务教育至关重要。今天的义务教育不办好,必然会给未来的社会埋下危害,各级政府要以对祖国未来负责的态度,认真扎实的办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影响的不是一时,而是一代人,或几十年,只有把义务教育办好,才能使我们国家从大国走向强国。义务教育要振兴,除了教学设备硬环境,更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个软环境;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必须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收入,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否则,义务教育还会下滑。要尊重一个人,不是表现在嘴上:“教师是天下最光辉的职业”,而要落实在行动上。请巴菲特共进晚餐,还要付给他几千万的报酬,谁能说不是对巴菲特的尊重?反过来,给微薄的工资,干繁琐的事情,那才是对教师的歧视。中小学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就象童年时期形成的饮食习惯,不论你走到哪里,一生都不会遗忘,一生都会信守。民国期间教师的待遇比官员高得多,就出现了象鲁迅、蔡元培等许许多多的思想家、教育家,正是他们的教育和引导,旧中国才出现了无数志士和先烈,心甘情愿地为民族的解放赴汤蹈火、前赴后继,一生心怀国家兴衰,信守共产主义的信仰,团结奋斗。而现在有多少人心系祖国,为人民服务?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许多,中小学教育的失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没有一批有爱国情怀、有能力的一批优秀人才站在中小学教师这个舞台上,给祖国的花朵浇灌最原始的一生信守的营养,成人后必然难以形成凝聚力。
现在的义务教育又回到七十年代前后--“文革”至恢复高考之间那个时期。那个特别的时期,读书无用论盛行,学校里大量缺少教师,就出现了我国特有的教育现象“民办教师”。结果是教育遭受重创,国家的经济即使是搞“大跃进”也还是没有起色,社会治安危机四伏,就出现了“八三年的严打”。现在因为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太低,招不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必然会出现新的“民办教师”现象,最差的大学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历史即将重演。空谈误国,实干兴教。政府不要空谈教师是光辉的职业,神圣的职业,而要通过提高教师待遇,调动在岗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让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想进来,留得住,扎下根,开出花,结出果。只有这样,教育的春天才会到来,中国的“梦想”才会实现。
第二篇:一名湖北教师给省长的一封信
一名湖北教师给省长的一封信
我是一名初中的教师,现年虚岁50,当教师29年了,十年前职称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当时好多同行羡慕我:没到四十岁,就评上高级职称,工资也增加了。
现在看来,我很失落:职称达到高级,就再也不能进步了,是终止;收入不足三千元人民币。我在县城当教师,今年回到乡下的老家,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对我说:“你少年努力,现在还是生活好多了,风不吹,雨不打,每个月四五千元吧?”我当时心里一阵酸楚,没有正面回答老人的问题。后来我捉摸:农村的八十的老人都认为我应该收入四五千元。可我不足三千元,我还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收入还算偏高的。可见,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的收入,的确在所有行业里收入偏低。
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的收入现状,太低!工作10多年,壹千多元;工作二十多年,两千多元。现在个税起增点为3500元,有几个中小学教师有资格缴纳个人所得税?照此,一生可能再没有资格缴纳个人所得税了。每年工资虽然在自然增长,但每过一年一个月只增长二三十元,每年的工资增长率不足百分之一,和GDP、cpi或财政收入相比都低得太多太多。2011年财政收入首超10万亿元,达103740亿元,增长24.8%。教师的这点收入是买房,吃喝,还是养老抚小?
现在的在岗的这些教师,几乎都是大学毕业,科班出身,当时考学时受到别人羡慕,现在却落得如此的清贫和不屑。在其它行业,工
作二三十年,不说高管,中层领导,至少也能成为一个熟练的技术人员吧,哪个行业用两千多元可以聘请到熟练技术工人?就是农民工,打工十多年,月薪也有四五千元。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的收入比农民工的收入还低!谁说教师受人尊重?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作现状:太低!这里的太低是指教师们的积极性太低。也许就是这么点工资,好多教师都在混日子,没有全身心的把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特别是乡镇的教师,不到五十岁就不上讲台了,这个现象很普遍的。教和不教一个样,那点工资,只相当于养老保险,混日子,觉得很坦然,并没有感觉亏欠。这样下去,义务教育是搞不好的。我国在不断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义务教育却没有走向市场。可以想象,如果义务教育走向市场,这点工资是请不到好教师的。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组成现状:太低!在岗的教师,虽然是科班出身的,与各大学比较,担任中小学教师的这部分人还是最差的大学毕业生。现在教师的年龄偏大,一般在50岁左右,三十岁以下的教师寥若晨星。按现在收入情况,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是不会选择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的,更不会出现公务员招聘那样的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人竞争一个岗位的繁荣景象。人们常说:从师不高,学生不妙。没有一批出类拔萃的大学生加入到中小学教师这个行业,教育的振兴只会是画中之饼。
最近,湖北省教育厅搞了个“启明星”计划,把城区里重点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下派到最边缘的乡镇学校任教,下派的每位教师每年增
加一万伍千元的奖励。可见,部门的领导想把教育搞好,又没有钱,捉襟见肘。“启明星”计划的初衷是好的,但事与愿违,伤害了所有的教师,去的教师不一定心甘情愿,没去的人心里不平衡。受援助地学校的教师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我们在此工作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没有人给我们奖励,现在城区的教师下来工作三年,和我们同样的环境教学,凭什么每年要多一万伍?相当于一年的工资。现在不是那几个“启明星”教师月薪增加一千二的问题,而是每个中小学教师都应该增加一两千元的时候了。
湖北省2012年招1.7万农村教师,年薪3万起。现在的问题是没有3万招不到中小学教师,给3万也招不到优秀的大学毕生生。再说,一直在农村工作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有的工作二十年,三十年多年了,他们现在的年薪不足3万,按说这些工作多年的教师的业务能力比刚招的新手强吧,又在同一所学校工作,为什么还不如新手的工资高呢?这就有悖常理了,是典型的同工不同酬,是对农村在职教师的歧视,是违反《宪法》和《劳动法》的。不是招聘的教师的工资高了,而是整个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低了。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现状:滑坡。这里的滑坡是指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比前严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留守学生增多,没有家庭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教师不能代替家长;二是教师的责任感下滑,明显的,年纪大的教师的责任感更强。现在至少有一半的学生不会学习,不愿学习,想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的学生越来越少,许多
学生、家长都很现实,只有少数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还一如既往的认真读书。
义务教育落后的危害会逐渐显现。一个人的成人成才,不是上了哪所大学,而是上了哪所小学,哪所中学。过去皇帝总是选拔学问最高、品德最好的人担任皇子的老师,因为关系到帝国的未来。现在许多独生子女,对国家而言,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对家庭而言,关系到家族的兴衰,不可替代,一旦失败,将彻底无望,所以中小学教育不论于国于家,至关重要。许多行为习惯不是在大学里学到的,而是在中小学养成的。中小学教育决定了他今后上怎样的大学,走怎样的路,做怎样的人。在中小学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走上社会违法的概率必然增大。好多黒帮、团伙都是中小学辍学的学生组成的,成人后没有能力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收益,必然会通过违法的手段达到目的。
社会要长治久安,义务教育至关重要。今天的义务教育不办好,必然会给未来的社会埋下危害,各级政府要以对祖国未来负责的态度,认真扎实的办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影响的不是一时,而是一代人,或几十年,只有把义务教育办好,才能使我们国家从大国走向强国。义务教育要振兴,除了教学设备硬环境,更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个软环境;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必须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收入,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否则,义务教育还会下滑。要尊重一个人,不是表现在嘴上:“教师是天下最光辉的职业”,而要落实在行动上。请巴菲特共进晚餐,还要付给他几千万的报酬,谁能说不是对巴菲特的尊重?反过来,给微薄的工资,干繁琐的事情,那才是对教师的歧视。
中小学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就象童年时期形成的饮食习惯,不论你走到哪里,一生都不会遗忘,一生都会信守。民国期间教师的待遇比官员高得多,就出现了象鲁迅、蔡元培等许许多多的思想家、教育家,正是他们的教育和引导,旧中国才出现了无数志士和先烈,心甘情愿地为民族的解放赴汤蹈火、前赴后继,一生心怀国家兴衰,信守共产主义的信仰,团结奋斗。而现在有多少人心系祖国,为人民服务?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许多,中小学教育的失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没有一批有爱国情怀、有能力的一批优秀人才站在中小学教师这个舞台上,给祖国的花朵浇灌最原始的一生信守的营养,成人后必然难以形成凝聚力。
现在的义务教育又回到七十年代前后--“文革”至恢复高考之间那个时期。那个特别的时期,读书无用论盛行,学校里大量缺少教师,就出现了我国特有的教育现象“民办教师”。结果是教育遭受重创,国家的经济即使是搞“大跃进”也还是没有起色,社会治安危机四伏,就出现了“八三年的严打”。现在因为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太低,招不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必然会出现新的“民办教师”现象,最差的大学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历史即将重演。
空谈误国,实干兴教。政府不要空谈教师是光辉的职业,神圣的职业,而要通过提高教师待遇,调动在岗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让优
秀的大学毕业生想进来,留得住,扎下根,开出花,结出果。只有这样,教育的春天才会到来,中国的“梦想”才会实现。
第三篇:省长王国生政府工作报告
省长王国生政府工作报告摘登:开局之年奋力跨越
开局之年:迎难而上 奋力跨越
领先中部 高于全国 好于预期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湖北迎难而上、奋力跨越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旱涝急转等严重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神聚力,砥砺前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先中部、高于全国、好于预期。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超过1.8万亿元,增长13.5%以上,增加额连续两年超过30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0.5亿元,增长45.4%,增速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跨越式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
正确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坚持做大做实做强投资。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左右,民间投资增长40%以上,占全省投资总额近6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427个,同比增加405个,一批产业、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保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实施“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体系,区域协调发展特色凸显
把构建战略支点作为统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一系列工作平台为抓手,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特色进一步显现,一体化步伐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全面提速,湖北长江经济带沿江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力推动“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加快发展,武汉生产总值增加1000亿元以上,突破6500亿元,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襄阳、宜昌的生产总值、投资和工业增速领跑全省,占全省比重进一步提升。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荆州“壮腰工程”全面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纳入国家试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鄂州综合改革示范加速推进,黄石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荆门循环经济试点、咸宁低碳发展试验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全力抗灾夺丰收,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
科学调度,周密部署,战胜历史罕见的三季连旱、旱涝急转和汉江秋汛等重大自然灾害。粮食增产14.54亿斤,实现“八连增”,比预期目标多增加10亿斤,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油菜总产连续17年全国第一,棉花、蔬菜、肉禽、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8%,增加1000元左右,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增收额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空间显著拓展
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国资监管、环保、土地、财税、集体林权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扩面提标。培育重商文化,营造创业氛围,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19.5万户,增长16.7%。新增驰名商标27件。组织到发达省份、中西部地区学习考察,促进思想解放,密切省际交流合作。加快实施开放先导战略,狠抓招商引资,推进外贸发展。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全省地方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70.6%。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文化强省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取得积极成效。就业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明显。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继续提高。省政府年初承诺的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10件实事得到较好落实。
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发展环境有效改善
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效率观念,狠抓工作落实,行政效能明显提升。扎实推进“治庸问责”工作,履职履责机制进一步健全。强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减至373项,减幅23%,成为全国最少的省份之一。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三公一金”治理,促进降低行政成本。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认真执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与省政协讨论协商重大事项,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556件、省政协提案654件。
关键之年:稳中求进 好中求快
2012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总目标,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继续做大做实做强工业、农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坚定不移推进跨越式发展,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今年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紧紧抓住稳增长这个首要任务,强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紧紧抓住“一主两副”这个龙头,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紧紧抓住现代农业发展这个重点,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紧紧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个主线,着力推进转型发展;紧紧抓住体制机制创新这个动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紧紧抓住建设美好精神家园这个方向,奋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湖北建设。
着力办好10件实事
(1)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城乡就业创业培训40万人。(2)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33.53万套,竣工18.2万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4万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万户。(3)在103个县(市、区)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省全覆盖。(4)安排连片特困地区300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攻坚。(5)再解决农村16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20万户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农村公路1万公里。(6)为29个贫困县的50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为16万对农村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高农村儿童先心病、白血病,农村居民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病和妇女“两癌”等重大疾病的新农合保障水平。(7)对26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市122万名农村学校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5000套。(8)建设20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基本公益性文化项目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率达到90%以上;继续实施送戏下乡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继续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实现全省全覆盖;为2.8万个农家书屋每家征订10种以上报刊;为贫困地区农村15万农户配发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设备。(9)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00个;新(改、扩)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站500个;兴建村级综合服务社3000家。(10)为5000名农村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扶持建设100个残疾人扶贫基地;为1万名残疾人免费配置辅助器具;为3500名0-6岁贫困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救助;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
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推进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完善和落实重大事项公示、社会听证、专家咨询等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强化责任意识,完善执行落实机制。巩固和扩大“治庸问责”活动成果,健全政府工作责任体系,完善确责、履责、问责机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推进各项战略规划和决策部署的落实。强化责任追究,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严厉查处,绝不姑息。
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政务服务。深入转变政府职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扩大网上办事范围,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重商”文化,坚持“产业第一、发展第一、服务至上”理念,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坚持求真务实,厉行勤俭节约,提倡短文、短会、短话,简办事,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继续在省直机关开展创先争优和“六型”机关创建活动,促进作风转变。
强化廉洁从政意识,推进勤政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四篇:王国生省长全省医改讲话
王 国 生 省 长 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4月2日)
(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未经省领导审阅)
同志们:
全国医改工作会议结束后,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都对医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鸿忠书记作了重要指示。刚才,宪生同志代表省医改领导小组和各市(州)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2011年医改工作的目标责任书》,岱梨同志对医改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讲的很好,应该说将今年医改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及导向讲的十分明确,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了了省委、省政府对推进医改工作的决心和力度。医改工作我们已向中央立了军令状,再难的事情也要坚定不移的向前推动,各地要认真的吃透上级精神,并要及时的调查了解基层情况,下一步要狠抓落实,全力推进。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深化对医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自2009年启动实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精心组织、紧密 配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全省医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效果初步显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可持续的保障机制加快建立。我省医改工作的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决策部署是十分英明、正确的。人民群众也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变化和实惠。在肯定医改工作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医改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改革进展不平衡;政策和资金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信心不足、不同程度存在等待观望现象,等等。
今年是三年医改实施方案的最后一年,是医改的攻坚之年。医改进入深水区,不进则退。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医改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坚定不移地把医改工作推向深入,确保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当前,要着重在四个方面统一思想、深化认识。
(一)深刻认识医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温家宝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报告》特别强调,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生活质量的重大民生工程。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步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更多的期待,尤其是越来越重视医疗健康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省医药卫生事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医药卫生服务公平性低、可及性差、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突出,是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必须把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作为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的紧迫任务来抓,努力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这是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肩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在前两天的一个会议上,我谈到了发展和政绩的问题,经济发展的快是政绩,社会事业发展快也是政绩,数字好看是政绩,老百姓幸福指数提高,切身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更是政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如果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政府将无法向老百姓交待,改革开放的意义和成果也将得不到有效的体现,所以各地要进一步深化对医改的认识。
(二)深刻认识医改是践行执政为民宗旨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无论是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克强副总理在今年的全国医改工作会议上强调,2011年是医改攻坚克难的关键年,目前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持续推进,才能巩固和发展前一阶段的改革成果并取得更大进展。深入推进医改,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满足人民健康需求,既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 署,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对各级政府、各部门落实执政为民宗旨的重大检验,是对我们攻坚克难能力的巨大考验。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做好医改工作的自觉性,不折不扣地完成中央和省里关于医改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深刻认识医改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推进这项改革,不仅仅是我国社会领域的一项深刻变革,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医改方案的出台和全力推进,意味着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能再走零敲碎打的老路,必须立足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效机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既是十分必要的社会投资、经济投资、政治投资和安全投资,也是走上健康、持续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不可或缺的维系机制与促进机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重要任务。
(四)深刻认识医改是湖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跨越式发展写在湖北“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跨越式发展不仅是量的跨越,也是质的提升,是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全省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把民生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江苏无锡的经济很发达,老百姓也很富足,前几年太湖的“蓝藻”水污染事件充分反映出我们需要走一个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道路,要把握好科学发展的方向。医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构建群众看病就医的安全网,这不仅可以增进群众健康,而且能够通过缓解群众后顾之忧,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增加即期消费,从而有利于扩内需、转方式、促发展。通过医改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还可减少群众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的现象,促进社会和谐,缓解社会矛盾,为全省跨越式发展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通过医改,真正实现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使人民群众能得到更多的实惠,有利于得民心、聚民力,调动全省人民发展的积极性,更好地推动跨越式发展。
二、要健全责任体系,确保医改工作顺利推进
关于今年医改工作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和主要政策,岱梨同志已进行了具体部署。概况地讲,就是要全面完成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安排》所提出的17项主要任务、67项具体工作指标,重点围绕推进全民医保、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三大工作重点攻坚克难,深入推进医改工作。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务必按照国务院和省里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责任体系,全力打好今年的医改攻坚战,务求必胜。
(一)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前一段医改实践充分表明,医改工作能不能抓出成效,关键在于组织领导,在于领导的决 心和信心。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医改工作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作为一场硬仗来打。明确医改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本地区医改工作完成情况负总责,要及时听取汇报,加强工作督察,重视解决经费和人员保障等问题;分管医改工作的负责同志要具体负责、具体抓,分管卫生工作的负责同志要将更多精力用于推进医改。尤其是各县(市、区),是医改工作的责任主体,肩负的责任重大,关乎改革成败,政府的主要领导更要切实履行好领导责任,精心组织、精心实施,不得有丝毫懈怠。
(二)要严格落实部门责任。医改是一项综合性改革,政策性强。各有关部门务必从大局出发,坚持医改工作“一盘棋”,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各方参与的工作落实机制。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对医改牵头任务的完成情况负总责,及时督办各项任务进展,确保任务如期保质保量完成。省直“分片包干”部门,要每季度定期对“分片包干”地区进行督查指导,及时发现协调解决问题。卫生部门作为医改的主力军,要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财政部门要确保改革资金按时足额落实到位,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人社部门要积极支持各地探索创新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各级医改办要切实承担好统筹推进改革的任务,当好参谋助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督办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其他相关部门也要根据自身职责,主动搞好配合,形成共同推动改革的合力。
(三)要强化落实投入保障责任。能不能保障投入,是医改成功的关键。鸿忠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强调指出,各地要科学测算、核定医改各项任务所需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将新增财力优先用于医改等重大民生工程,发扬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的精神,全力以赴落实好本级投入责任,克服“等靠要”思想,将医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医改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对于各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补偿资金,中央将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进行补助,省里将采取先预拨后考评的方式下达补助资金;对贫困县(市、区)省里将加大补助力度,研究专项补助办法,支持贫困县(市、区)医改的顺利进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并及时拨付应由本级财政负担的补助资金,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和医务人员合理待遇水平。要切实加强对医改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审计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三、要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一)要加快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任务。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工作安排和责任书的要求,抓紧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尽快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各县(市、区)要实行包干负责制,按照“一人一院(中心)”要求,确定干部包干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并落实到位。总的要求是,4月中旬要完成今年医改工作计划的制定;4月底前要召开医改 7 工作会议,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参加会议并部署要求;各项工作任务要力争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要严格督查和考评。各级政府要把医改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建立按月通报、按季考核、全年评估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省医改办要每季度组织一次全省范围的督导检查,建立健全“以奖代补”考核分配机制,将医改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与补助资金安排挂钩。今年底,省政府将组织专班,对各地各单位医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评,并将考核结果向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通报。
(三)要加强工作专班建设。落实专班负责医改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医改工作的要求。各市(州)、县要进一步加强医改工作专班的建设,组建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医改专职队伍,给予必要的人员、经费保障,完善省、市、县三级医改组织实施机构,构建分工明确、上下畅通、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组织实施机制,使各项医改任务和政策能够及时有效地落实到基层,确保医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和完成。
(四)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医务人员是推进医改的主力军,医改工作要靠医务人员去实践、去落实,改革的成果需要医务人员去传递、去体现。要广泛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和完善绩效工资制度,体现劳动价值和工作绩效,合理拉开绩效分配差距,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要多方采取措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五)要营造推动医改的良好氛围。要高度重视医改宣传工作。医改办要会同宣传部门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制定宣传工作计划,建立工作体系。各地要在地方主流媒体上建立医改工作舆论阵地,加强宣传报导。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绩,及时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科学引导社会预期,消除群众疑虑,增强群众信心,为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
今年,我省要办的事情比较多,我来到湖北工作后,宪生同志向我介绍了我省财政收支的有关情况,财政压力比较大,但我没有失去信心,下一步要创造条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的挖掘潜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不能撒胡椒面,要加大医改的投入力度。现在虽然有一些困难,但湖北人是不服输的,是有志气的,要发扬战斗精神,全力打好医改的攻坚战。
同志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落实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定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力打好医改攻坚之战,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向党中央、向全省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第五篇:给辽宁省长陈政高的一封信
给辽宁省长陈政高的一封信
给辽宁省长陈政高的一封信
省长您好!
我们是辽宁省阜新市阜矿集团多种经营总公司,工伤退休职工,我们先后在80年代或90年代因公受伤,造成终生残疾,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每天还要靠家人精心护理才能生存,这么多年来病情不断恶化,各种疾病缠身,还有截瘫神经痛,把我们折磨的生不如死,为了活命,我又截去一条腿,身体受到严重摧残.........身体受伤的同时精神也遭到了致命的打击,2002年经国家工伤部门鉴定,给我们评为1,2级伤残,并办理了退休,没想到退休了只开280元的退休金,我们1,2级的工伤根本没有待遇,[护理费,医药费,生活补助费],这些都没有,我们的生活和就医得不到保障,给我们精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使我们这些原本破碎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我们的家庭极度贫困,外债高柱,勉强维持着三口之家,因此我们多次到总公司,市政府,反映情况,要求享受工伤应有的待遇,企业说;没能力,单位倒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阜新矿业集团总公司根本就没给集体职工缴纳《工伤保险》,我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直到现在,我们也只有1200的退休金,除去看病吃药的根本没有生活费用,我们的困难程度,无法用语言表达...........2011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关于重视保障,改善民生中指出,解决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起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保险制度改革,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看到温家宝总理的报告,我们高兴极了,等着国家把我们这些“老工伤”纳入《工伤保险》,没想到,至今也没给我们解决《工伤保险》,我们又多次去总公司,市政府,省政府,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各级领导都说:“我们是有理上访,早就应该解决”........在这里我们强烈要求省政府领导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要求,切实为我们工残职工办点实事,解决我们的工伤保险及待遇,使我们真正体会到,党对我们这些伤残职工的温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更重视民生,让我们每个中国人做一个美丽的梦,我们的梦就是等有关领导解决我们的工伤保险问题,让我们早日得到工伤应有的待遇,拜托了。
阜新市阜矿集团多种经营总公司集体伤残退休职工:李淑文,李景田给辽宁省长陈政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