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1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新课标要求:《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标准由6个主题构成,即: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本册教材划分为五个单元:《我学习,我快乐》、《家庭因我更美丽》、《共享友爱阳光》、《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体现了“同心圆扩大”的教材设计框架。为了更好的上好本册教材,我积极学习研究教材特点,钻研新课标的要求,尽量做到一课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让学生学有所获。现就本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明确课程性质,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使孩子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较好培养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例如我在讲授《我学习,我快乐》这一单元时,我积极开展“把各种有趣的一分钟记录下来,说说自己的感想”的活动。要求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并总结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班上60个学生都建立了自己的小档案,这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身边的人或事影响孩子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讲授《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这一单元时,我要求他们做一回小记者,采访身边或者亲人中的打工者,写下自己的采访记录。寻找身边的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自己制作一张“状元榜”。孩子们都做得很认真,不仅了解了身边的劳动者,还树立了勤劳致富的观念,形成了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双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依存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分享观(有福同享福更增,有难同当难减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共享友爱阳光》这一单元,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师生之情、同学之情,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四、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潜能生的转化
学期初,我制定了潜能生的转化计划。对于本班刘思佳和樊青嵩两名学生,我采取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的性情慢慢改变,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并且跟他们的家长经过几次交流,让家长也感觉到孩子在自己的悉心引导下,一天天在成长,一天天在进步,对孩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刘思佳和樊青嵩两个孩子明显进步。
五、俭以养德,创设情境,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我随时随地引导孩子们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好公民。
本学期由于改革了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
本人承担了三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本学期三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 .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社区里的公用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原.
文.
地.
址.http://www.xiexiebang.com/showtopic.aspx?topicid=94746&page=end..........................................................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
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总结(人教版)
...................
本学期,根据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重点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
一、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二、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还引导学生认识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我们要热爱和敬重他们。...........
三、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四、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五、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对学生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一方面加强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从小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秩序,为以后做社会上的............................良好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学生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第一学期
本人承担了三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本学期三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1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社区里的公用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1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新课标要求:《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标准由6个主题构成,即: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本册教材划分为五个单元:《我学习,我快乐》、《家庭因我更美丽》、《共享友爱阳光》、《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体现了“同心圆扩大”的教材设计框架。为了更好的上好本册教材,我积极学习研究教材特点,钻研新课标的要求,尽量做到一课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让学生学有所获。现就本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明确课程性质,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使孩子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较好培养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例如我在讲授《我学习,我快乐》这一单元时,我积极开展“把各种有趣的一分钟记录下来,说说自己的感想”的活动。要求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并总结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班上54个学生都建立了自己的小档案,这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身边的人或事影响孩子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讲授《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这一单元时,我要求他们做一回小记者,采访身边或者亲人中的打工者,写下自己的采访记录。寻找身边的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自己制作一张“状元榜”。孩子们都做得很认真,不仅了解了身边的劳动者,还树立了勤劳致富的观念,形成了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双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依存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分享观(有福同享福更增,有难同当难减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共享友爱阳光》这一单元,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师生之情、同学之情,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四、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潜能生的转化
学期初,我制定了潜能生的转化计划。对于本班刘思佳和樊青嵩两名学生,我采取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的性情慢慢改变,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并且跟他们的家长经过几次交流,让家长也感觉到孩子在自己的悉心引导下,一天天在成长,一天天在进步,对孩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刘思佳和樊青嵩两个孩子明显进步。五、俭以养德,创设情境,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我随时随地引导孩子们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好公民。本学期由于改革了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承担了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本学期即将结束,现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所担任的这个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9人。总体来说,学生热爱集体,互帮互助,勤奋努力,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进取心。但是有个别学生还需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绩
(一)努力钻研教材,正确把握课程标准,领会教学意图和教学目标,探索教法,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重视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孩子们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并能掌握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使孩子们了解现实生活中处处有品德,品德与社会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三)选取有趣的内容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中成长进步。
(四)坚持每天阅读,不断提高自己学科水平,在拓展自己知识面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发展。
(五)不断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努力钻研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能够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六)在平时的学习中,允许每个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品德与社会。
(七)认真作好教学反思,对每堂课的成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的过程,将在课上所遇到的问题和失误,及时记录下来,寻找原因,努力解决,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
(八)认真备课,上课,加强与优秀教师的交流沟通,向优秀老师学习、请教。
三、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如何搜集、整理、设计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现更大、更丰富的世界。
(二)如何增强个别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四、今后的打算
(一)针对学校情况、家庭情况、班级情况、学生情况有的方矢的地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阅读一些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力争与实践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促进学生发展。
(二)认真耐心地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促进学困生的转变与进步,成长与发展。
(三)面对不同的学生,面对不同的内容,要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着眼于更开放的、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力争在短短的40分钟内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增长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对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更感兴趣、更加热爱、更想探究,更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做自己的小主人,做社会的小主人。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3年下学期,我担任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了做好教学工作,提高学科质量,在教学中,我积极学习研究教材特点,钻研新课标的要求,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设计教学方案,扎扎实实抓教学。我在工作中,我不断反思,总结,尽量做到一课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让学生学有所获。现就本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研读教材,改革课堂,让品德课有趣、有效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应求“全”,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生活动和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评价。其次是评价渠道多样化,采用教师评、学生小组互评、自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并且评价讲究及时、适度,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学习引导,充分地发挥评价的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老师及时的表扬、激励,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通过《品德与社会》课与班级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大部分保持良好的品德与生活学习兴趣,并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加强专业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即是教师之本,我将是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加强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并通过听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撰写反思、教学论文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更有趣、有效,更富创新思想,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