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开课听课小结
时间作为水,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学校开展了语言主题学习活动。在过去两个星期,我们学校组织了公共教学活动。我们在这门课程中采用了异教主义的方法。每个老师都积极参与讲座,讲座,讲座,听老师的不同年级,收获很多。我想分享一下表面看法后的以下讲座。
我听十几个课程都积极反映正常课程的课程,没有更多的修改和虚拟元素,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没有时间显示气氛,自然,体面和谐。
一,引进简单快捷。有些是直接进入新类,而有些形式的对话进入导入,有些则是引入。真正做校内外的组合,介绍和记忆的知识点。
二,在课堂教学中反映高效,教师可以放手自己动手操作,自主研究解决问题,例如:梁素芳老师的语音教学gkh,在课堂上,她专注于阅读指导,阅读,当小老师阅读,其他追随者,各种形式的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充分体现了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 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正在学习组织者,指导和合作者教学哲学。
三,使用多媒体非常好。教室里有一些多媒体教师做过课件,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教室提供真正的多媒体服务,呈现知识的视觉形象。
四,注意黑板设计和写作。黑板的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并可以引导和分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发挥了协调一致的作用。
第五,与语言主题学习概念密切相关,阅读贯穿于课堂。例如:阎金妮老师Chang娥这个课,在扩展阅读的链接,很多进入阅读的文章,真正以语言为主题的学习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讲座,真的做了互相学习。使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改进教学艺术,提高效率,必须继续收费,继续探索!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所以容易教语言,快乐音乐语言。
第二篇:公开课听课小结
公开课听课小结(数学)
——赵福有
本学期我们学校继续进行教学改革,本次公开课仍是探究——主体参与型的展示课,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特别注重的是学生的才能的展示。学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听完课,感触很深。我校教师的讲课水平和改革的力度,都有提高。教师们都能体现主体参与型,很好地做到环环相扣。张永昌老师注重学生的自读,并在自读展示中当出现问题时,及时返读课本,纠正自读误点,注重学生动手实验、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培养。
张淑琴老师的课堂设计紧密有序,有力度,有难度,并贯穿爱国教育。张平生老师的设计有特点,学生交流中对于疑难问题放手让学生自我解决。点拨及时准确。
张俊英老师的设计细腻、知识探掘的深,基础知识强化到位,并知识有所延伸。赵美玲老师能通过学生的题型设计,点拨强化,很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每个老师的课生动活泼。
学生们学得轻松、学得有兴致,特别是展示自学效果的同学更是精心准备,积极性特别高,带动了全班同学。
我也参与了本次公开课教学,但深深认识到与同事们的差距之遥。在环节上连贯性不强、设计不精、点拨不准、训
练不勤,通过教学反思,要在钻研教材上狠下功夫,设计上勤动脑筋,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上狠下功夫。
总之,通过公开课的听课,我要认真捕捉各位教师的长处,认真学习各位教师的好的教学方法,认真分析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产生和谐与共鸣,达到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目的。
第三篇:听课小结
听课小结
最近,我校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完善课程结构,加大教学评价力度,实现教学质量的新突破,开展了“一人一堂习作课”剖析研讨活动,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相互切磋的良机。本次,我听了本组六位语文教师的口语交际课,被他们那巧妙的教学设计和精湛的讲课艺术所折服。语文课堂教学真是色彩斑斓啊!
一、立足一个“趣”字。
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就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真正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因素,是学习成功的动力源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像蝴蝶恋花一样,学习主动,有创造性。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上时时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精心设计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成功地上好一节课的关键环节。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新课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精心设计一种教学情境,自然导入新课。针对同一课题,教师各自设计了不同的导入语,如在《有趣的游戏》一课中,刘心雁老师用说反义词的方法让学生做动作,看谁反应得快引入话题,而安丽老师则让学生做《贴鼻子的游戏》感受游戏的趣味性,直接引入话题„„虽然导语不同,但都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把他们迅速带进了新课,构建起一种乐学的氛围。
其次,评价要合理。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又是鼓励学生要学、爱学、乐学的手段之一。蒲昕昕老师的课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她运用了多形式、多渠道、生动的评价语,当学生发言后,能够相应做出评价,如“你真会说话!”“你讲得既清楚又完整啊!” “如果你的声音再响亮些会更棒的!”„„虽然是一句简单的话语,却给了学生莫大的鼓励,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自然会更努力,更认真学习。这样,课堂气氛就更加活跃了。
二、倾注了一个“情”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口语交际课中的情境有两种,一种是课堂情境,一种是类似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即把课堂设在生活中,或者把生活引进课堂里,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情境。交际情境的生活化,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入情入境地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
语言文字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透过语言文字领会其意境,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呢?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真正感受到语文的美——语言的美,文字的美,人格的美,精神的美——也就是语文来自情境,来自思想,来自心灵的魅力。
比如,蒲老师能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用自己亲切的话语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蒲老师还善于发现学生交际中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并予以肯定、表扬,使学生感受到交际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解除了学生的束缚,使他们的言语变得绚丽多彩。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达到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
三、把准一个“创”字。
在教学中注意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生命个体。“蹲下来”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做他们学习的伙伴,这是师生互动,师生互补,平
等对话的前提。课堂上,教师能够努力地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会学习,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学生挑战。如在教学《这样做不好》时,于瑞珍老师先要求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画后,说说图画上画的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及时纠正语病。接着又进一步让学生加上动作、语言、表情,鼓励学生到台上指着图画说一说。训练说话层层深入,体现了由说得少到说得多、由说得不大好到说得比较好的训练过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而第二幅图画,于老师就放手让学生按照第一幅图的学习方法自学,小组进行交流,各组选手又在班级交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畅所欲言。这样避免环节上的重复,收放自如,使口语交际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最后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第二幅图画进行了表演,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出现了不曾预约的精彩。这节课快要结束时,于教师以询问的口吻,点拨、诱导: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你能说一说吗?这一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了学生,让他们大胆创新,从教材走向生活,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
“金无足赤”。本次听课,我在欣赏教师们一个个亮点的同时,还看到自己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具准备不充分,拓展深度不够,评价语没用好等等。
虽然本次听课活动已经结束了,但对我来说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此我有两点不同的观点提出来,供大家探讨。
1、口语交际要充分体现“交际”。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口头语言上的接触交流。它与过去的“听话、说话”教学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所以,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听、说、问、评、争论应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同时也要多为胆小的同学提供讲话的机会,促其得到锻炼提高。
有的教师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看图说话”课。教学中仅局限于课本中的插图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单纯地观察插图、说图意,而未体现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交际”。在看图的过程中,往往只教给一些看图方法,然后再把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学生基本上是把老师所给的词连起来,所以学生说出来的话大同小异。课堂上,教师应该围绕所给的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并大胆说出来,要针对学生的口语给予个别指导评价,而不是给一个框,让你去套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真正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成为口语交际的主体。
2、“青”“蓝”不分——“探究性学习”即“分组学习”。
新课改以来,课堂学习形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小组讨论”是其一。不管“大事小事”,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分小组合作讨论一番,美其名曰是落实“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部分教师心中,“分组讨论”就是进行探究性学习。显然,把“分组交流”与“探究性学习”混为一谈了,新课标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心智水平确定教学方法,使课堂呈现出多样化的学习格局,但要切忌“装模作样”,要适时得法、目标明确。
“课改”并非“另起炉灶”,一切人头开始。我国有悠久的语文教育史,有灿烂的语文学习文化,我们教师有责任将民族语文教育特色的精华,毫不犹豫地继承下去,传播下去。我们要改的是不利于培养语文综合素养,与学生生活实际、能力水平相悖,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东西。坚持走创新之路,使语文课堂永远姓“语文”。
今后,希望各位老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以创新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得到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给新课改再添一道亮丽的光彩。
第四篇:公开课听课反思
10月10日和10月12日,我们组四位教师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公开课,紧接着积极地参与评课,回味细节,深挖细究,整个过程,让人感到兴味盎然,都觉得受益匪浅,公开课听课反思。我个人觉得尤为受益:教一年级、与小孩子的交流真的很需要技巧,不是徒有满腔热情、一颗爱心就可以做到的。现在谈一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这几节课我认为最大的共同亮点就是老师们眼里、心里都有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形容课堂教学:“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入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我们的老师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课前,大家都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认真吃透教材,并撰写了教案。课堂上却并没有为追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精准地卡时间,机械地进行各个教学环节。老师们一个个教态自然,或者严谨有序,或者亲切可亲,时而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时而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热情的反馈;学生不能接受的地方,思考不够到位的地方,老师们都自然的停下来,与学生交流讨论,深入引导。在这些交流中,老师的心灵与学生心灵进行撞击,课堂气氛生动活泼,真实有趣。
另一个共同亮点是课堂真实有趣。
有教育专家提倡说,课堂教学要有“三声”,既赞美声、笑声、惊讶声。在这几节课中,可以说完全符合这些要求。老师们都遵循了孩子的认知规律,在课堂上引入了各种游戏、直观教具,尊重学生,开启智慧,激发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将识字课上得既有趣又有效。老师对孩子的表现关注有加,发出由衷的赞叹;因某一点的灵动有趣,老师和学生时不时的就发出会心的微笑;学生有惊人之语时,老师惊讶有声,老师表现出独特的教学机智时,孩子们也自然地发出惊叹。老师和学生一起,都沉浸在教学中,激情焕发。
具体到每节课中,老师们在遵守教育共性的前提下,还表现出了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格,向学生打开通往知识世界窗户的同时,展示了鲜明的个性,教学反思《公开课听课反思》。
赵霞老师上的是汉语拼音ānɡēnɡīnɡōnɡ.为了让学生较科学,有趣地读准四个后鼻韵母,她首先利用书中插图引出音节,再从音节当中找出新韵母,然后进行字母发音和字形记忆上的指导,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参与学习。新授之后,她又通过采用“找朋友”“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拼音掌握情况,既活跃了课堂气氛、缓冲了学习带来的压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这一堂课足可以看赵老师的功底,以及这一个月所下的功夫。整个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注意力的集中度、思维的敏捷、反应的快速,都让听课的老师叹为观止。这些值得我好好的学习和反思。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因为内容过多,时间上赶得很,老师语速过快,整个四十分钟内孩子们的思维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没有喘息的机会。人的智力活动要有张有弛,所以,建议赵老师以后在上课的时候,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
高秀娟老师讲的是《操场上》,她的教态亲切自然,非常有亲和力,课堂节奏把握得张驰有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紧扣生活的导入语,拉家常的交流方式,都让学生觉得轻松愉悦、乐于接受,乐于思考。课中操、做动作读词语、部首自我介绍,为部首找朋友这些游戏,让学生巩固了新授字词,还了解了词语的音形义,动手又动脑的过程体味到了学习的快乐。稍有不足的是,高老师的课堂评价语相对单一,不够多元化。
郑明娟老师讲的是识字课《一去二三里》。在教学中,郑老师并不只拘限于识字教学,还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完整地表诉自己所见所感的能力;教学数字时,注意将所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自主地寻找生活中的数字;《田字格操》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在拍拍手说一说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田字格的结构,为引导书写做了很好的铺垫。总之,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都相当活跃,识字教学进行得平实有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是,老师过于追求完美,当个别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时候,显得有些急躁,语言略感尖锐。
我讲的是识字课《在家里》。我用三个难度不同的谜语导入新课,预热了思维、培养了兴趣。在识记生字新词时,我创设随老师家访的情境,贴近孩子生活,教学生字词也不忘记人文教育。我这堂课运用了多媒体,直观鲜艳的课件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节省了时间,让课堂更加紧凑,立体。我的课堂评价语比较有新意,老师们给了较高的评价。不足之处是在遇到教育契机时,流于肤浅,没有抓住机会,让教学更加出色。
总之,这次“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活动,让我们几位老师都受益匪浅,希望后来的活动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第五篇:公开课小结
数学教研组公开课活动小结
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教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我校的统一安排,我们数学组校内公开课于3月19日拉开帷幕,至3月22日圆满结束。现将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本次活动共7人参加,活动中各位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团结协作,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另外,全部同科教师以及其他科部分教师都参与了听课,并及时组织讲课教师和听课教师进行评课,对每一堂课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点评,无论讲课人还是听课人从中都有很大收获,现对教师授课情况总结如下。
课堂上初步体现了三环五步教学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结合起来了。不少教师上出了自身的特色,使听课的师生受益匪浅,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1、导学案编写已趋于规范、科学。
讲课前,学校教导处通过讨论专门为我们提供了统一的导学案编写模式,严格遵循三环五步教学流程特点,增设臵了学法指导、导语设计、导学提纲、助学资料、评价反思等,形成了较完整的教学环节,为教师上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先独立编写,在集体备课后进行二次备课,取长补短,为我们的教学做到了有据可依,有的放矢。为高效课堂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初见成效。
新课改提倡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大多数课堂中可以体现:(1)对小组的分工与合作,教师在课堂中注重方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知道该如何与人合作;如一年级张燕妮老师,年纪轻轻,大胆尝试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提出了合作要求,并耐心指导孩子们如何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可以看到,孩子们都动起来了,而且兴趣盎然,初见成效。(2)对内容要进行选择,应该有一定的思维层次,有一定的挑战性,突出方法和能力的问题作为合作的内容;如六年级的苟彩艳老师执教的《正比例关系》一课,以探究成比例关系的特点为重点,应到学生展开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使每个人在合作中都能从别人那儿学到东西;能提出问题,使每个组合作的目的比较明确。
3、课堂常规的训练确保教学顺利开展。
郭芳芳老师就从抓课堂常规入手,因为课堂常规是正常教学的保证,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她教育孩子们学习用品放臵的位臵要一致,要整齐;坐、站的姿势要正确;课前发言要举手,不随便插嘴;听到预备铃声立即不再讲话,以最快的速度跑进教室,入座后静候老师到来等。还分步骤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这样的常规训练,课堂上一片井然,充分保证了教学的有序和有效实施,给我们作出了学习的榜样。
当然,也有个别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把握不够准,课堂组织不到位,因此上课效果不好。
1、有的老师教材的理解不透,不能很好很的把握编者的目的意图。有的教师对数学课本中所呈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的主题图,采取简单处理的方式,没能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情景中,再在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数学的乐趣。而是直奔中心,直面数学问题,不管情景怎样精彩,一上来就只管“有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这样的数学问题。
2、教师的教学观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虽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部分教师仍是停留在认识层面上,没有真正地把新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因此,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是老套套,以讲解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重结论,轻过程。课堂上教师启发不够,媒体运用不够,学生参与不够,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光顾自己讲,对学生反馈注意不够,影响教学效益。上课时如能按教案设臵的教学程序进行尚可,如在某个环节学生打乱了老师的预设程序,教师就显得相当茫然;有的老师不愿花时间引导学生探究,不敢花时间等待,认为这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而是直接把知识硬塞给学生;有的只见老师讲课,不见学生动脑,教师不断地在说,看不见学生在动口、动手。课堂上静悄悄的,看上去课堂纪律很好,有序,可是学生并没有积极在思维,是被动在学习。
3、大部分老师上课时缺乏必要的表扬、评价、激励,使课堂显得平淡,没有激情,学生参与率低,大部分学生出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学习主动性。重教师评价,轻他人评价。经常发现一些教师为了“表扬”而“表扬”,表扬的“妙语”不断,而在公开课上能明确指出学生缺点的教师几乎没有。
4、课堂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备课中,我们必须明确哪些是课标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必须形成的能力,哪些是学生不易掌握或容易出错的地方;在课堂上要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新课标以便把握学生学习规律和方向。
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中,个别老师重点不是很突出,难点突破也存在问题,不是迎着重点难点上,而是有绕着重点难点走之嫌。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微,课堂效率极低。
5、备课注意细节,提高应变能力。在课堂上,有时会出现我们预料不到的问题,比如课件出了问题,或者学生提出了一个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再或者我们讲错了一个问题,那么如何应对?我们认为,一方面备课要充分,对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并做好应对准备。有时候,我们顺着学生的错误思维推理下去,得出错误的结论,证明这样思考是错误的,这可能比正面给出结论的效果更好;另一方面,要提高应变能力,而应变能力只能来自丰富的知识、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而这一切都只能来自我们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遇到突发问题之后,个别老师明显慌张,不知所措,甚至干脆对所出现的问题臵之不理,一带而过,缺乏恰当处理的智慧和巧妙应变的能力。希望今后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
6、教学语言、板书设计要合理、规范。毫无疑问,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简洁、准确的,老师的板书应该是规范的,老师的这些教学行为无疑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而我们学生在考试中书写规范与否对他们的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议老师们特别是数学老师要有规范的学科语言、认真“板演”解题过程。如果老师板书乱成一团麻,字迹不清,怎么要求学生作业清楚、试卷卷面整洁呢?希望老师们不要小看板书,努力使我们的板书规范化。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身教重于言教”。
这次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教师的队伍,又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既反映出了教师较高的基本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也暴露出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重难点的准确把握、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设计问题、如何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问题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