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县级党校老师执教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措施

时间:2019-05-12 08:4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提高县级党校老师执教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提高县级党校老师执教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措施》。

第一篇:试论提高县级党校老师执教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措施

摘 要:县级党校是培养党员、公务员和基层领导干部的学校,就当前县级党校教学情况来看,老师执教能力的不足以及教学方式的不当,严重影响着县级党校的教学质量。本文简要探讨在县级党校工作中,如何提升县级党校老师的执教能力和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县级党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国家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县级党校;老师;执教能力;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此作为当前我国的战略布局。在实现“四个全面”战略任务的过程中,领导干部的素质是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县级党校强化老师的执教能力,选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提高县级党校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县级党校的主心骨作用,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养,促进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县级党校老师的执教能力

所谓执教能力,就是指教学能力,是指老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基于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老师结合教学实际,选取科学的教学方式积极展开教学活动。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执教能力不仅包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包括教师的教育技巧和综合教育能力。也就是说,老师的执教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老师的综合素养和岗位技能。县级党校老师的执教能力主要包括阐释政策理论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科研成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县级党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就当前县级党校老师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执教能力以及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不足的理论修养无法指导实践

在实际的县级党校教学过程中,学员反映较为普遍的问题是教师教学的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对参训的党员、公务员、基层干部在现实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热点、难点及焦点问题,不能够进行透彻的分析,教学内容与参训的学员的学习需求脱节,不能够为参训学员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如与参训学员生活、工作联系比较密切的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三农”问题,招商引资等问题,调查研究很少,没有提出有理论支撑的观点,使学员不能够从中得到指导与启发,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的发挥。

2.2 绝大多数教师兼任行政工作,无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由于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都安排在上一级党校培训学习,余下的普通公务员和股级干部才安排到县级党校轮训学习。因此,随着县级党校教学对象的减少,政府编制部门核定县级党校的编制数也越来越少,党校教职工总数较之原来就更少。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得兼任一定的由县委、政府和学校安排的行政工作,这种状况让本来就为数不多的教师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遇到安排的教学内容就只能草率应付。可想而知,这样的现状,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效果,也不利于教师执教能力的提高。

2.3 教师的待遇问题影响着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约着教师执教能力的提高

相比较中小学教师而言,党校教师没有教龄津贴,也没有教护提高10%。另外,党校教师在评定职称时,既要考试英语,又要考试计算机,还要到省委党校参加水平能力测试,条件限制太严。加上县级党校教师人数比较少,编制部门给县级党校核定的岗位职数较少,致使很多的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上无晋升的空间。这种教师待遇状况使得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另外教师的老龄化也比较严重。这种现状很难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的工作激情不高,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研究教学、教研工作,自觉地加强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县级党校教师执教能力的对策

3.1 建立县级党校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制度

在县级党校教育工作中,为进一步强化献祭党校老师的执教能力,完善教学方式,应当积极建立县级党校老师的学习和培训班制度,提高县级党校教师的综合素养,丰富其理论体系,并培养起实践能力。县级党校教育工作是县级党校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为实现科学化管理,县级党校应当积极设立教务处,分管县级党校的教学工作,促进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应当结合县级党校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在教务处下设教研室,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形式,鼓励县级党校老师之间互相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在县级党校教育工作中,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县级党校教师到校外学习参观或参与培训,包括挂职锻炼、外出考察和社会调研等,丰富县级党校教师的知识体系,强化老师的知识储备,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帮助县级党校教师自行构建一套长效的教育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县级党校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全面提高执教水平,为县级党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质干部。

3.2 减轻教师的负担,增加专职教师的比重

为全面提高县级党校教师的执教能力,完善教学方式,县级党校应当积极优化调整专职教师的比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教师兼职的行政工作,减轻县级党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确保县级党校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全面提高执教水平,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县级党校教学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县级党校应当鼓励党校老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部门挂职锻炼,组织教研人员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深化党校老师对当前党和国家基本情况的了解,体察基层情况,从而强化县级党校教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县级党校老师指教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提升。

3.3 创新师资管理,不断地提高县级党校教师的待遇

在县级党校教育工作中,应当建立高效的用人机制,创新管理方式,优化管理体系,提高县级党校老师的待遇,增强党校教师岗位的吸引力,为县级党校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方法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党校建立健全与干部教育特点相符合的师资考核评价体系和师资准入与退出机制,积极探索增强老师执教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新机制,包括岗位等级以及工作业绩与薪酬福利相挂钩等机制,保障党校教师的待遇,调动县级党校教师工作积极性,为执教能力及教学方法的提高创造优良的条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县级党校老师执教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方法的转变,需要县委县政府以及党校之间的密切配合,在认真贯彻党中央相关工作意见后,结合党校工作实际情况,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县级党校的稳定发展,为县级党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县级党校老师应当加强学习,增强知识储备,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不断强化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县级党校老师的执教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县级党校教学活动的顺利有序展开。

第二篇:如何提高党校教师的执教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县区党校教师的执教能力

教学质量是党校安身立命的根本,党校教师执教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高低。根据平时的执教经历,以及参加第九期全省党校系统县级党校师资培训班的学习体会,以及工作中向身边学识渊博、致学态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的情况,就如何提高基层党校教师的执教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基层县区党校同仁不吝赐教,欢迎批评指正!

一、多学习,提高理论功底

中央党校王东京教授在《我的教书笔记》里谈到:党校教师讲课要把握好三个维度,即理论维度、历史维度、现实维度。不结合历史与现实讲理论,理论没有针对性,那是无的放矢;而离开理论与历史讲现实,又难免就事论事,缺乏深度。从这个角度说,书底子是第一位的,评价一节课讲得如何,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这节课的科研含量,而要提高课堂的科研含量,最重要的渠道,就是要多读书,构筑深厚的学术功底。

选读什么书是构筑学术功底的关键。从中央党校一些教授的文章和省委党校老师在授课时透露的信息中,本人了解到,读经典与历史对于积淀知识、构筑学术功底非常重要。经典是浓缩的智慧,凝聚了他们对社会、对时代的思考,蕴含其中的知识、思想和方法经过了历史的考验,被证明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借鉴、提炼、升华,从而让我们少走弯路,做到举一反三,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其他类似问题中去。在讲台上才能从容淡定,游刃有余。

当然,党校教师上课,面对的是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党员干部,他们的学历层次越来越高,有的本身就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有的即使不是专家,对经济社会发展也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他们既是学员也是考官,在听课的过程中,他们对授课教师的课自有评价,是教师自己的研究还是拼凑别人的观点,是经过深思熟虑还是浮在面上,一听就能分辨出来。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县区党校教师在广泛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社科、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准确掌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概貌以及相关数据,结合国家大的宏观政治经济形势,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没有自己的观点,讲课就成了人云亦云,教学质量当然不高,也就不会被学员所接受。

此外,现代媒体包括期刊、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也是党校教师丰富信息、积累知识的的渠道,把握好这些资讯,并在日常的读、听、看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增强世界眼光与战略思维,才能达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

二、多听课,取人之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听课学习是县区党校教师提高执教能力的重要的途径。无论是参加省、市举办的培训班学习,还是听云南省领导干部时代前沿知识讲座,都能从中获益。一些课知识容量大,不仅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且有对政策的把握和反映学术前沿动态的知识,所选用的实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采用的数据、信息、资料具有时效性;一些课,教学形式新颖,理论的阐释与现实的体验结合紧密;一些课,既体现重大理论研究,又结合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和县情进行深刻的思考。认真听这样的课,不仅能积累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能拓宽认知领域,启发思考。一些 课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说理透彻,论证充分,余犹未尽;有些课以小见大,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润物无声,淋漓尽致;有些课谋篇布局恰当巧妙,旁征博引,图文并茂,给人启迪。如果是同样的专题,同样的对象,同样的场景,我如果此时站在讲台上,将如何应对,作为县区党校一名普通教师,能听到这样的课,不能不说是一大幸事。

三、多调研,提高教学能力

党校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而且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没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渊博的知识,固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光有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也同样不能胜任教学工作。随着干部任用制度的改革,党校培训的对象也有了新的变化,学员的年龄降低而知识起点提高,本科毕业的已很普遍,甚至出现了研究生学历的学员,他们都来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知识丰富,视野开阔,这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王东京教授说过,党校教师讲课至少要做到“三戒”,一戒空对空,用文件解释文件;二戒就事论事,现实缺乏理论参照与历史参照;三戒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把自己变成传声筒。要做到这“三戒”,满足广大学员的听课要求,除了积淀丰厚的理论知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调研,所谓“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讲的就是这种科研服务教学的关系。所以,一方面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力,另一方面必须关注和研究社会现实,关心政府实践的成败,关心社会民众的风尚与潮流,运用理论对体制与政策进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理论联系实际既不可牵强附会,也不能讲成两张皮,而且联系实际也不一定要对具体问题开处方,可把重点摆在对体制、政策、社会思潮等的分析之中。教师可以利用与学员相处的机会,通过学员的谈话,参加学员的学习、讨论等各种问题,勤于向学员学习,了解实际情况,增强实际知识。拿着笔记本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到机关、学校、企业、走进农民的田间地头,带着一定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到实际中去,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系统而周密的调查和艰苦细致的研究,加强对社情民意的调研思考,分析论证,掌握第一手材料,得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作出令学员信服的理论回答。

四、多思考,把握讲课技巧

授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好课给人以启迪和感染,听起来是一种享受。讲课也有规律可循,因此,要讲求授课艺术。

1、精心设计。拿到一个专题,首先应找准此课在整个课程系列中的位置,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比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问题之间怎样衔接转折,理论阐发和联系实际的重点是什么;哪里以清楚明白吸引人,哪里以深刻思想启发人,哪里以生动事例感染人;什么地方掰开揉碎讲,什么地方一带而过。所有这些,都应心中有数。教师是自己所授课程的设计者。

2、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是党校的教学方针,有的放矢是每一堂课的灵魂。学员关注现实,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上给以回答,他们的实践经验有待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怎样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一方面,要把问题摸准。问题应是带有普遍性,而非个别人所关注。另一方面,要把问题讲透。这就是说,抓住事物根本的理论,才能说服人。

3、深入浅出。党校学员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经验不同,岗位不同,关注点不同,原有的理论基础也不尽相同。差异性大,“众口难调”,是党校教学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教师无疑要照顾多数。除此之外,在授课方法上,要努力作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深入浅出,既通俗易懂,又把理论讲得准确而透彻,这样的课是有难度的。一般来说,只有深入,方能浅出;吃透理论,才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4、情理交融。理论课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相比而言,以理服人是主要的。讲授这门学问,自然也应是情理交融,使之相得益彰。

5、举例精当。讲授理论课,少不了举例。举例不在多而在精当。所举之例应是贴切的,同所说明的道理是吻合的。所举之例应是典型的,典型之例才有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举之例应是准确无误的,一例失实,听者就有可能怀疑你讲述的其他内容的准确性。所举之例最好是亲身所历(包括读书看报,调查研究)而非道听途说,这样,既保证真实,叙述起来又有情有景,易于打动吸引人。精当的例子是精选出来的,在这 方面所下的功夫与所收效果成正比。讲课关键在“讲”。一堂课下来,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从头到尾平淡无奇,这样的课很容易成为学员的“催眠曲”,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教师除了掌握技巧以外,雕琢好语言,也非常重要。

总之,党校教师的执教能力,是长期修炼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严谨的致学态度是关键,“党校姓党”是方向,“研究无禁区,讲课有纪律”是最基本的要求。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今后的基层党校工作中,个个都能成为行家好手,个个都是满腹经纶的学者,个个都是县委政府的资政专家。诚挚邀请大家到临沧来传经送宝!

谢谢大家!谢谢!

第三篇:提高党校教师个人执教能力的难点与对策

提高基层党校教师个人执教能力的难点与对策

张 萍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能否顺利地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领导干部的素质是关键。作为基层党校教师如何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主渠道、主心骨”作用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提高

基层党校教师

执教能力

难点与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各级领导干部作是实现“四个全面”各项战略任务的组织者、推动者、引领者和实践者。能否顺利地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领导干部的素质是关键。怎样才能教育引导干部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用“四个全面”所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这就对基层党校教师执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作为基层党校教师如何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主渠道、主心骨”作用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一、教师执教能力内涵

教师执教能力又称教学能力。教师的执教能力,指的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师的执教能力涵盖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技巧和教育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执教能力的核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从广义上讲,是指教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专门人才的能力;从狭义上讲,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传播思想的技能和效能。党校教师执教能力主要包括:阐释政策理论能力、分析实际问题能力、运用科研成果能力、驾驭课堂教学能力、按需施教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基层党校教师执教能力的存在的问题

1、学员理论和实践水平较高,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当前,党校培训教育中存在学员文化素质提高较快与教师知识更新相对缓慢的矛盾。学员的年龄降低而知识起点提高,本科毕业的已很普遍,甚至出现了研究生学历的学员,他们都来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对经济社会发展也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这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果没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渊博的知识,固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2、理论功底薄弱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一个辩证统一体,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更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这就要求基层党校教师应当有广博的知识面,要掌握教学内容所涉专业的基本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最新知识。同时,还要把握好三个维度,即理论维度、历史维度、现实维度。不结合历史与现实讲理论,理论没有针对性,那是无的放矢;而离开理论与历史讲现实,又难免就事论事,缺乏深度。造成教学内容陈旧、空洞、乏味。

3、下基层调研较少,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

我们党有一个好的工作传统,就是开展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四个全面”来自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基层党校教师普遍存在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理解不深刻。党校教育不只是学党史和党的建设理论,党员干部必须掌握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只有掌握好了,才可能更好地运用于社会实践。党校教育就必须研究问题,教师就必须“接地气”,必须深入实践作调研,走出象牙塔做研究是党校教员的基本功。党校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而且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光有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是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基层党校都普遍存在着教研经费不足的情况,对教学教研工作的影响非常大。

4、教学方法单一,生动性不够

教学方法单一,生动性不够是当前基层党校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很多教师的备课和授课都是沿用 “我讲你听” 的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对内容的诠释上不能作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又把理论讲得准确而透彻,这样的课很容易成为学员的“催眠曲”,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受到指导和启发,使得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教学质量是我们干部教育培训的生命线,而授课效果则是生命线中的重点和关键。

1、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党性教育是党校的必修课,要贯穿于党校教学全过程。要促进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党校教师首先要讲党性,始终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服务服从于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始终坚持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要努力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组织纪律和理论道德修养,做到在学习中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在培训中广泛传播共产主义理想、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党性。

2、多学习,提高理论功底

多读书,构筑深厚的学术功底。读经典与历史对于积淀知识、构筑学术功底非常重要。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系列原著、参加党校师资班培训、鼓励教师发表理论文章等方式要求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自觉坚定做党的理论思想的学习者、宣传者、实践者。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精神实质,才有能力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武装党的各级干部。在广泛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社科、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准确掌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概貌以及相关数据,结合国家大的宏观政治经济形势,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没有自己的观点,讲课就成了人云亦云,教学质量当然不高,也就不会被学员所接受。

3、多调研,提高教学能力

党校作为党委的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党委政府决策思想库作用。有为才能有位,咨政水平决定党校的地位。要继承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调查来龙去脉、围绕经济发展的亮点总结成功经验,围绕社会管理的难点研究方法对策,围绕政府工作的重点提出建议意见。同时运用好科研成果,搞好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积极推进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通过党校教师轮岗锻炼、挂职锻炼等形式,丰富教师的社会经验,增强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努力适应多学科教学,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员解决现实问题。教师还可以利用与学员相处的机会,通过学员的谈话,参加学员的学习、讨论等各种问题,勤于向学员学习,了解实际情况,增强实际知识。

4、加强交流观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党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工作进行,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党校教师作为完成党校教学任务的主体,应在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形式、运用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大幅度的提升。开展校内外教学观摩活动,使广大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开展老带青结对帮扶活动,青年教师与本部门或本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结对,通过传授教学经验,使青年教师尽快了解党校教育特点,胜任教学工作;开展集体备课试讲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5、更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

拿到一个专题,首先应找准此课在整个课程系列中的位置,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其次举例不在多而在精当,所举之例应是贴切的,同所说明的道理是吻合的。所举之例应是典型的,典型之例才有举一反三的效果。最后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实施远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在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研究式、模拟式、体验式教学,大力提倡案例教学,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6、创新体制机制,不断促进教师成长

党校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党校的核心竞争力,要求党校教师要具备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注重调查研究、治学严谨品德高尚。在教师学习进修、实践锻炼、激励竞争、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完善培养机制,同时要创新党校体制,激发党校教师工作热情。主要是创新管理机制,畅通用人渠道能进能出;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多做贡献能讲能写;创新奖惩机制,实现职能岗位能上能下。会同组织部门对现有中青年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到乡镇基层、到同级机关部门、到相关业务部门挂职锻炼,会同兄弟党校和上级党校对学员普遍受欢迎的教学能手极力选派推荐,既做到优质资源共享又能实现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从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党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郭子华.创新工作机制 提高教学水平——基层党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2, 第2期(2)

2、王增杰.把握领导干部学习心理特点,不断增强党校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4(2)

3、吴凤瑛.关于当前党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才智, 2014, 12期(12)

4、傅欣.新时期县级党校教学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金陵瞭望:教育, 2011

5、范民英.基层党校经济学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经济视角:下, 2013, 12期(6)

第四篇:黄群芳三拳打死“真学习”——观摩湖北武汉第三初级中学黄群芳老师执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感

黄群芳三拳打死“真学习”——观摩湖北武汉第三初级中学黄群芳老师执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感

发布人:WJH 文章来源:官塘浪人摘自“特级教师家园” 阅读:1070 发布时间:2008-06-26 10:02:15

【收藏此文章】 【编辑】 【删除】

袁皓

看完了黄群芳老师执教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丝毫没有鲁达拳打郑屠之爽快,却有骨鲠在喉之感,不吐不快。小说中鲁达分别于鼻子、眉际、太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这节课上我觉得黄群芳老师也效仿鲁达用三拳打死了“真学习”(真正的语文学习),这三拳是:表演、讨论、空谈。第一拳:表演

“表演”是黄群芳老师祭起的第一拳,这一拳虽然不及鲁达之拳刚劲威猛,但花哨好看,温柔漂亮之中杀语文学习于无形。表面来看,此拳手法精妙,形式新颖,譬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自身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仔细想来,除去表面形式的好看之外,到底还有什么?假如你是学生,你经过这样一段表演,学到了什么?形式很好,创意也不错,但没有立足于语文学习,赋予这个好形式以充实的内容,是这一拳内力空虚的症结所在。看一看整个表演的流程,不难发现几个现象:一是课堂很活跃。但活跃不是学生阅读文本带来的思维活跃,不是学生品读文本带来的情绪活跃,而是学生脱离文本,生造语言,消解文本意义带来的滑稽可笑,是学生为表演者浅陋的、歪曲的表演报以笑料。在这个过程中可悲的是,学生没有反复品读小说语言,认真体味小说语言,而是摸棱两可,改造或生硬篡改小说语言,这样就达不到品味作品语言从而领悟作品意义的目的,反而消解了文本的本真意义。在这里模拟可以,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充分体味作品中人物语言的基础上,用作品中人物的原话对答,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文本语言有更深刻的揣摩、体悟,从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试想,在学生生造语言的戏谑化情景氛围中,鲁达的仗义、正直、勇敢,郑屠的横行霸道、胡作非为,金氏父女的弱小孤苦学生能感受的到吗?语文学习是为了追求热闹的形式还是另有更为重要的目的?我以为,所有的形式都是手段,都是为了语文学习服务的,一切课堂的活动手段都应该指向语文学习,否则这样的活动就是多余的。再一个,准备这样的表演需要耗费多长时间啊,这是原生态的课吗?如果不是,那么在实际操作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它的推广价值吗?《课程标准》提供了语文学习的许多新思路,但新思路的落实应植根于很好地继承语文学习优秀传统经验的基础之上,植根于对语文学习规律的尊重,而不是贴课程标准理念的标签,解读课程标准要内化,要“神”似,而不仅仅是“形”似。二是学生兴趣浓厚。学生时而发笑,时而嘁嘁喳喳,时而发表见解,很有兴趣的样子。但是,表面繁荣的景象之下,到底有多少思维和情感的含金量,是学生阅读作品为文本中精妙的语言拍案叫绝吗?是学生品读作品为鲁达的行侠仗义而心生赞叹吗?是学生诵读作品,对郑屠的横行无赖义愤填膺吗?是学生阅读作品对金氏父女一洒同情之泪吗?都不是!那么没有走进字里行间,为作品的的语言和用语言塑造的形象而感动,没有对作品的语言及用语言塑造的形象感兴趣,这就说明语文教学是失败的,学生的兴趣在哪里?教师到底要把学生的兴趣引向何方?这值得我们思考。三是学生体验到位。学生能穷形尽相地表演是说明学生体验到位了,但到位的途径呢?回答应该是读书。反复阅读作品,揣摩语言,方能吃透人物的思想、情感,表演者做到了这一点毋庸置疑了,一看课上学生发言代表对于小说的稔熟就很清楚了,但除了这几个“急先锋”之外的那些“主力部队”呢?看看他们的作为吧,都在傻楞楞地看着别人傻笑或随着哄堂大笑一番,他们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呢?如果不是特别的安排,那几个“急先锋”学生能有如此从容的表述?教师能一板一眼地端坐在“公堂”之上?那么那些没有受到安排的学生的学习呢,他们谁来管!语文教学是演戏吗?是教师和少数学生的表演吗?学生的参与度也是我们衡量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少数学生的体验来遮蔽大多数学生的没体验,以少数学生的折腾,让大多数学生跟着胡闹,这恐怕是走了偏!

第二拳:讨论

讨论是《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并不是课标倡导了,我们就不分场合,不顾效益的乱用。在我看来,这节课中的有些讨论是“伪讨论”,也就是讨论的不是“问题”或者说不是“真问题”。综观整个课堂,黄老师大致让学生讨论了三次:分为三个组汇报表演前一次,读16-18自然段后,谈对鲁达拳打镇关西的感受时一次,最后关于“英雄观“的认识也算一次。说句实在话,这三次讨论如果说讨论的价值的话,我以为只有第三次才有点价值,其他两次是无效讨论。问题是矛盾是疑难,黄老师让学生讨论的前两个问题不是矛盾、也不是疑难。无疑而问,无难可疑,所谓讨论是肯定无效的,因为它讨论的结果不是发展学生的智慧,而是让学生弱智。

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什么问题才需要讨论呢?

一、须涉及思想方法,通过讨论明确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须关涉事物的性质,通过讨论集思广益,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三、须比较其他教学方式,讨论是最好的、最经济的办法。讨论就是交换意见,而之所以要交换意见就是为了互相启发,互相说服,提高认识,加深理解。有些问题并不是一个认识问题、理解问题,不是一个信服不信服的问题而是一个知道不知道的问题。不知道的问题要么查资料、要么观察、阅读、传授、体验、揣摩、接触等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唯独不需要讨论。不需要讨论而讨论就是无效讨论。据李海林先生说,现在课堂的讨论概括起来“七不”“两假”“一无”。“七不”是:不给时间(不给时间思考)、不给材料(空想)、不给背景(没有任何依据)、不给方法(瞎猜)、不交锋(各说自己的话)、不辩驳(只要说出来的都对)、不分析(只有表态,不问为什么);“两个假”:假答案(问的是A答的是B)、假统一(不管是什么答案都会评为好);“一个无”:无结果(没有解决任何矛盾和疑难)。这样的讨论是徒具形式的讨论,是应景之作,对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不大,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理论内涵。但我们有些老师把它做了极其简单的理解:以为只要是讨论就是自主学习,就是合作学习,就是探究学习,这是一种绝对的误解!

讨论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它本身没有好坏,关键我们是否需要它,不需要,讨论了,就是无效的。

黄群芳老师,如果把这些无效的讨论拿掉,让学生去读书,是不是这课就更有“语文味”了?

第三拳:空谈

我所说的“空谈“是指不植根于文本或者是脱离文本、游离文本做另外的拓展。黄群芳老师在最末一个环节有“空谈”迹象,对于鲁达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应该是文本的应有之义,但我总觉得不足以拿出一个专题,一段较长的时间来讨论、论述,他是特定时代的人物形象和现在有差距,学生了解到这些已经足够了,再去碰撞、挖掘就远了,这段时间还不如让学生回扣文本,深化对文本语言的理解。

拓展可以,但并非所有的拓展都有意义,语文有自己独特的领域和内容,过程与方法。语文课的拓展本身没有错,语文教学应该拓展。但是,这种拓展应该是有一个中心的,这个中心不是别的,正是语文本身。我们应该围绕语文来拓展、迁延、引申,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真切的体验,而这就需要拓展:向语文的更深更精彩处拓展。

“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的活动都要聚焦课文。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张,如增强思维强度,扩大思维广度等,是扎扎实实的拓展。如此,深读一句话可能比上网6小时更有拓展性”(陈军)

看课说课,不为别的,为了和广大同仁一起认识语文教学,也和执教老师共同提高认识、成长。不当之处,希望执教老师和广大语文界同行批评指正。

下载试论提高县级党校老师执教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提高县级党校老师执教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