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标准(三)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2 08:4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评价标准(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评价标准(三)》。

第一篇:评价标准(三)

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依据《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黑龙江省中小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专业划分

管理、语文、德育、政治、历史、地理、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职教、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人文社会、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思品、自然、劳动、科技、幼儿教育等。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评审标准适用于在全省普通中学、农(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工读学校、盲聋哑学校、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少年之家)、儿少中心等按照中小学管理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机构及成人中等、初等学校(不含成人中专)中从事教育教学(含教研、实验、电教、德育)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 资格名称

中小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分别为中小学三级、二级、一级、高级、正高级教师。

第二章 申报资格 第五条 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三、身心健康。

第六条 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必须是本专业被聘在岗人员,且任现职内综合考核结果达到合格。

第七条 学历、学位与资历要求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初级任职资格:

(一)中学、小学三级教师:

1.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2.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二)中学、小学二级教师:

1.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期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2.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学历,并在小学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以上。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中级任职资格:

(一)中学一级教师

1.具有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

2.具有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任助级职务4年。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任初级职务4年。

4.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在初中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任助级职务4年。

(二)小学一级教师

1.具有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

2.具有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任助级职务4年。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任助级职务4年。

4.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任助级职务4年。

5.具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9年,任助级职务4年。

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中小学高级任职资格:

(一)具有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2年。

(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三)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在初中或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四)具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历,在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四、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中小学正高级任职资格: 1.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2.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10年以上。第八条 执业资格要求

取得规定的《教师资格证书》。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年不允许申报:

一、弄虚作假,或窃取他人学术成果的。

二、经有关部门鉴定,发生责任事故。

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

四、依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其他情形不能申报的。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十条 中小学教师初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中小学三级教师:

1.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2.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

二、中小学二级教师:

1.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育效果较好。

2.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学效果较好。

3.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第十一条 中小学教师中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具有任教学科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与教学、教研等实际工作相结合。

(二)能较好地掌握现代教育信息,了解本学科教学改革的基本状况。

(三)能较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教学工作量应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授课时数。正校级领导应当深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授课或听课时数达到本学科或学校教师平均授课时数的1/3;副校级领导及以下兼职教师应当兼任1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授课时数达到本学科或学校教师平均授课时数的1/3。

(二)教学效果

1.熟悉和掌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执行课程计划,胜任所教学科大循环教学工作,认真备课,无违反任职学校规定的教学 7 常规及纪律行为;能积极钻研教学,坚持进行教学反思,有1篇典型课例或学习体会文章在校内外交流。

2.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知识经验,基于学生基础设计教学,有较强的课程实施能力及教学能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幅度较大。

(三)参与校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积极参加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能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节次和教研活动次数,有听课笔记,撰写关于教学评价和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章。

(四)注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既教书又育人,教育效果好,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班主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负责,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效果好,所带班级或所承担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被评为校级文明班级或优秀中队,或承担2次校(乡)级或1次县(区)级主题班(团、队)会,教育效果好。

2.协助班主任共同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效果好,撰写有关素质教育或德育工作的论文或经验总结,并得到同行认可。

(五)教研人员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独立组织过县(区)级教研活动。在县(区)级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辅导课。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每年深入学校听评课至少30学时,有原始的听评课记录。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教学中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差异,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在一个教学循环期内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合格率、优秀率明显提高,是校级教学新秀或教学骨干。

2.在校内结合学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教书育人实践活动,在校本教研中骨干作用明显,每年进行专题讲座(包括经验介绍)或校级公开课(包括展示课、观摩课、研讨课和优质课)1次,并有讲稿或教案。

3.获得2次乡级或1次县(区)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一项即可)。

(二)学术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有CN或ISSN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或社科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字数1500字以上。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或译著或教材1部,字数1万字以上。

3.有3项教科研成果在校内交流,或有2项教科研成果在县(区)级学术会议上交流,或有1项教研成果或1篇经验总结在市(地)级学术会议上交流。

第十二条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全面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并能自觉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

(二)对任教学科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并贯穿于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中。

(三)全面了解教育教学改革和本学科发展状况。

(四)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教学工作量应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授课时数。正校级领导应当深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授课或听课时数达到本学科或学校教师平均授课时数的1/3;副校级领导及以下兼职教师应当兼任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授课时数达到本学科或学校教师平均授课时数的1/3。

(二)教学效果

1.熟练掌握学科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能出色完成1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胜任所教学科大循环教学工作。掌握教育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效果好,在本校或当地有较好的影响,在教学和教研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热爱学生,有很高的课程实施能力及教学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预期的应有的发展。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承担教育教学研究任务,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坚持不断进行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能独立承担校级科研课题,较好地解决问题,并形成教育教学反思或叙事等材料。

2.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在学校组织的本学科教研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提供2篇教学案例或心得体会。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并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四)坚持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积极探索德育工作规律,针对性、实效性强,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胜任班主任工作,育人效果显著。所带班级学生整体素质好,结合学科教学,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富有实效,组织校级主题班(团、队)活动2次或县(区)级1次,受到有 12 关部门的好评或奖励,班风优良,获得了校级文明(优秀)班级称号3次或县(区)级1次。

2.结合学科教学,主动配合班主任,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坚持进行教书育人问题研究,成果明显,至少撰写2篇有关素质教育的论文或经验总结。

3.所领导的学校获得县(区)级文明单位或先进集体等称号。

(五)教研(培训)人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研究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经常组织教学研讨、交流等教研、科研活动,有力推动了校本教研(培训)活动。有专题讲稿,有研究成果、总结材料,有深入学校的听课笔记、评课记录等,每学期深入学校听评课至少50学时。在上级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辅导课、研究课、或培训讲座。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总结推广素质教育经验。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三:

1.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所教学科成绩在本校同年级或在同类学校名列前茅,学生整体学习成绩提高幅度较大(提供由教导主任、业务校长签字的任课班级一个循环期内学生成绩原始材料),学生个性特长获得比较充分的发展,在各种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在社会实践活动或科学实验中获得好评。

2.是县(区)级教学新秀或教学骨干,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示范引领和骨干作用。积极探索教学艺术和追求教学特色。至少承担县(区)级有影响的公开课(包括展示课、观摩课、研讨课和优质课)3次,并有教案和反馈,结合学生发展需要积极组织或参加校本教研活动,进行校级专题讲座(包括经验介绍)3次,讲座体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并有讲稿,积极参加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建设,能够承担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3.在指导青年教师,提高青年教师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成绩显著。在学校传、帮、带新教师作用明显,送教下乡或支教作用突出。

4.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近五年来获得县级政府、人事部门、教育部门授予的优秀(模范)教师、优秀(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1次。

(二)学术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有CN或ISSN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或社科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字数1500字以上。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或译著或教材1部,字数为2万字以上。

3.有2项教科研成果获得市(地)级二等奖,或在市(地)级学术会议上交流。

第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务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并能自觉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

(二)对任教学科具有系统、精深的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较 15 坚实的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并贯穿于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中。

(三)全面、深入了解教育教学改革和本学科发展状况。

(四)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教学工作量应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授课时数。正校级领导应当深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授课或听课时数达到本学科或学校教师平均授课时数的1/3;副校级领导及以下兼职教师应当兼任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授课时数达到本学科或学校教师平均授课时数的1/3。

(二)教学效果

1.熟练掌握学科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能出色完成1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出色完成所教学科大循环教学工作。掌握教育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效果好,在全市有较大的影响,在全市教学和教研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热爱学生,有非常高的课程实施能力及教学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预期的应有的发展。

(三)具有很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积极开展并主持教研活动,主持教育教学研究任务,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持续地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独立承担省级科研课题,较好地解决问题,重视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育理念。有体现教育思想或教学艺术或教学风格的文章或专著。

2.积极引领教研活动,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有独到的教育教学风格或特色,及时发现并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组织或主持省级以上大型教科研活动(或在省级以上大型教科研活动中专题发言或讲座)5次,其中至少有一次全国教科研活动。

(四)坚持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积极探索德育工作规律,针对性、实效性强,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胜任班主任工作,育人效果显著。所带班级学生整体素质好,班风优良,获得了市(地)级以上文明(优秀)班级称号。17 结合学科教学,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富有实效,组织市(地)级以上主题班(团、队)活动3次,其中至少有一次国家级主题班(团、队)活动,受到好评或奖励。

2.结合学科教学,主动配合班主任,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坚持进行教书育人问题研究,成果明显,至少撰写3篇有关素质教育的论文或经验总结。

3.所领导的学校获得省级或省级以上文明单位或先进集体等称号。

(五)教研(培训)人员应具备很强的组织、管理、研究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经常组织教学研讨、交流等教研、科研活动,强力推进校本教研(培训)活动。有专题讲稿,有研究成果、总结材料,有深入学校的听课笔记、评课记录等, 每学期深入学校听评课至少80学时。每年都在上级组织的教学研究(培训)活动中上辅导课、研究课,或培训讲座。积极参加并主持网络教研活动,总结推广 18 素质教育经验。在本学科课程改革实施中,经常有教学案例评析或交流指导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三:

1.教学质量高,所教学科成绩在本校同年级或在同类学校名列前茅,学生整体学习成绩提高幅度较大,学生个性特长获得比较充分的发展,在各种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在社会实践活动或科学实验中获得好评。所培养的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学科竞赛、科技活动获一等奖1次及以上;本人获省级以上指导教师奖1次及以上;或从事艺术、体育教育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省级专业汇演、作品展或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次及以上;或本人指导的学生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省级专业汇演、作品展或比赛中获一等奖1次及以上;或职业中学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本人指导的学生在教育、劳动等部门主办的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次及以上,本人在教育、19 劳动等部门主办的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次及以上;以上活动中本人获省级及以上指导教师奖1次及以上。

2.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示范引领和骨干作用,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基本形成教学风格。在省级及以上活动中承担公开课(包括展示课、观摩课、优质课和讲座)5次及以上,其中至少承担一次国家级有影响的公开课(包括展示课、观摩课、优质课和讲座)。积极主持或参加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获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作者名次为前三名有效)。

3.在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方面成绩显著,送教下乡或支教作用突出,在本市有一定影响。

4.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获得特级教师或省级及以上政府、人事部门、教育部门授予的优秀(模范)教师、优秀(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二)学术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有CN或ISSN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或社科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其中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译著)1部, 本人承担字数为6万字以上;或主编、参编国家统编教材,本人承担字数为2万字以上;或作为主编、副主编参编省级地方教材,经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开出版,在全省范围内使用,本人承担字数为3万字以上。

3.有2项教科研成果获得市(地)级一等奖,或有1项获得省级一等奖。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评审标准中所规定的申报资格、评审条件等必须同时具备。

第十六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年限均按整年计算。第十七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各级任职资格均指本专业的。

第十八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工作业绩、学术成果均应为本专业的,且为任现职以后取得的。

第十九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以上”均含本级。

第二十条 凡提交的项目、实验等成果必须经同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基础教育机构审批、备案。

第二十一条 教师进修学校、青少年宫等单位教师的资格证书和学历要求,参照高中教师标准掌握。

第二十二条 符合本规定申报条件人员,必须通过水平能力测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第二十三条

民办学校中小学教师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评审标准由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二篇:评价标准

国培研修平台评价标准

一、县(区)指导教师职责与数据统计(未注明即默认为是整个项目期间)

1.硬性数据:统计——所负责研修组的每一位参训教师的作业、文章和发帖阅读量达100%,作业点评要覆盖所负责研修组提交作业的50%以上。

2.硬性数据:限制——每位指导教师只能在自己负责的研修组范围推荐作业。每模块推荐作业不超过6篇,每模块学习园地发帖推荐不超过6条。每个模块的推荐名额在模块学习完毕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直到用完为止,但是未用完名额不能用于其它模块。随笔与感言的推荐数量为“模块数乘以6”,研修全过程不分模块统一使用,用完为止。

3.硬性数据:统计与限制——创建学习园地。每个县(市、区)每个学习模块必须且只能创建一期学习园地,每期学习园地至少设置一个话题。

4.硬性数据:限制——在网络研修期间,推荐磨课计划数量不超过6个。在校本研修期间推荐磨课计划不超过12个。

5.硬性数据:统计——在整个项目期间,在学习园地区发主题帖或者回帖共计不少于40条,其中网络研修期间20条,校本研修期间20条;

6.硬性数据:统计——在问答区回应学员的提问共计不少于20次(不限区域),其中,网络研修期间10条,校本研修期间10条;

7.弹性数据:统计——学习园地要在模块学习开始后两天内创建,并且设置讨论话题。课例学习模块的学习园地,要设置“磨课计划”讨论话题。

二、研修组长职责与数据统计 1.硬性数据:统计——提交磨课计划;

2.硬性数据:统计——本组教师模块作业阅读点评量达到100%; 3.硬性数据:统计——整个研修期间发帖数共计不少于80条,其中,网络研修期间40条,校本研修期间40条;

三、参训教师职责与数据统计

1.硬性数据:统计——总发帖量共计不少于100次(发帖统计范围:学友作业、问答区、在线研讨区、学习园地、课程资源评论、课程简报评论等)。其中,网络研修期间40条,校本研修期间60条;

2.硬性数据:统计——按流程学完所有模块。网络研修期间:模块一、二、三按要求提交作业每模块1篇,模块四、五参加学习园地协同话题研讨,每期在学习园地发帖至少1条。校本研修期间每期在学习园地发帖至少1条。

3.硬性数据:统计——撰写、发表反思性文章或随笔感言至少2篇,撰写、发表研修总结文章至少1篇。

4.硬性数据:统计——学员要全程参与两个学期的研修组磨课,完成研修组分配的磨课任务。

5.弹性数据:统计——浏览每一期课程简报并发帖评论。

6.弹性数据:统计——在问答区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至少2条。7.弹性数据:统计——参与每次集中在线研讨,每次发帖至少1条。

国培(2013)——示范性远程培训: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 2

第三篇:评价标准

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中国教育先锋网2008-02-25张宝歌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是高等学校学生质量。在影响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诸多因素中,学生质量则是根本因素,因此,探索学生质量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学生质量;高等教育;评价

高等教育必然需要质与量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广泛而深入,特别是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则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但这种重视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本身的研究与评价,是不是能够代替教育服务对象质量的研究与评价?是不是教育服务质量高就一定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教育是培养人的特殊活动,教育本身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教育服务对象的成长也同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样“双动态”的情况下,因与果将变得不必然化,也就是说,单纯从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本身去研究和评价,是不全面的且缺乏针对性,而应当从高等教育服务的对象入手,即从评价学生的质量出发,去研究影响学生质量的重要因素——教育质量,这样通过对学生质量的评价,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评价教育质量,即影响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因此,构建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应当是高等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高等学校学生质量内涵

在当前的教育质量研究中,大多数都对教育质量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但对学生质量的分析却极少,对大学生质量的研究就更加缺乏,大部分研究将学生质量纳入到教育质量中去理解。根据1994年国际标准ISO8402中质量定义理解,教育质量应当是“教育满足受教育者发展需要并实现特定社会目的的能力和属性”。《教育评价辞典》认为教育质量是“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和学生所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态度为其离开学校以后适应社会的程度”。Edward Sallis认为,“教育质量包含四个必要条件,道德、专业、竞争和可靠”。Astin.A.W认为“学校的质量至少包括四种不同的含义,即学校的声望等级、可得到的资源、学生成果、学生天赋的发展或增值”。事实上,这种将教育质量内涵扩大化的理解是不科学的,教育质量与学生质量是两个关系密切但又完全不同的要素,学生质量是个人的主体需求在学校教育及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下而形成的能力素质的程度或表现方式。因此,对于大学生质量的特点,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理解:

第一,以大学生的主体需求为依据,以大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大学生质量是

基于学生的需要,是以大学生的需要为前提,如果大学生不需要,也就没有教育活动的实质发生,更谈不上学生质量。另外,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必须得到相应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

第二,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为指导。大学生质量是按照教育目的结合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实现的,从根本上来说,国家、学校在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主体需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而获得与教育目的和教育初衷相符合的大学生质量,因此,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大学生质量的指导因素。

第三,以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评价为标准。教育所培养的人归根结底要服务于社会,社会对大学生质量有着较高的需求,对大学生质量提出具体要求,这些要求也是对大学生质量的评价标准。

第四,以大学生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为基础。大学生质量是基于学生的遗传素质和家庭环境的基础上探讨的,离开这个因素去探讨大学生质量的高低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教育不是万能的。

第五,以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及教育资源为主要媒介。高等学校始终是学生成长的媒介,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在高等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总是有限的,绝大部分时间要在社会进行磨砺,从而成为人才。

二、高等学校学生质量结构

大学生质量结构应当包括哪些方面?大学生是通过分科来培养的,大学生也是高等学校为社会发展直接培养的应用人才,因此,大学生质量结构必然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内容是有差别的,但对于大学生而言,应当具有的最基础能力是一致的。因此,大学生质量结构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学业成就方面

第一,学习成绩的维度: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大学生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大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效果的表现形式,也是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综合表现,更是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指标。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生知识学习而忽视能力培养,但在大学教学中,学习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质量的重要内容,原因是,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表现,不能将二者分开讨论,更不能认为重视知识学习就一定忽视能力培养,事实是,在大学教育期间学习知识是为了在工作后更好地培养能力,而不是说不重视能力培养。

第二,学习能力的维度:大学生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因素,也是大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全面把握能力,包括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

效果等。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水平直接决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情况。

第三,学习创新的维度:学习创新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及突出的创新研究能力则是大学生毕业后工作所必需,包括大学生的发明创造、撰写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及获得的各种奖励等。

(二)社会适应方面

第一,环境适应的维度:大学生离家在校生活,其对校园环境的适应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都是其质量的表现,只有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才能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独立地完成各种工作任务。

第二,人际关系的维度: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独立的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及与社会各种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学习和生活,也影响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第三,生活准备的维度:大学生应当训练其生活准备能力,对毕业后的如何生活应当做好规划,设立生活目标,并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而努力做好各种准备。

(三)自我完善方面

第一,自我监控的维度:大学生的各种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也要耐住寂寞、承受孤独,这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又是大学生良好行为的最强有力的保证。

第二,社会评价的维度:大学生应当具备对社会的各种问题和各种现象的正确评价能力,也应当具有对不同事物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力,这样大学生在接触社会及与人交往时,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以良好的方式交往人和处理事。

三、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

第一,质量跟踪评价法。建立“大学生学习发展档案”,档案包括大学生自然情况,记录大学生出生、家庭情况、高考情况、身体状况及联系方式等;大学生学科学习质量,记录每学期大学生的考试成绩;大学生综合知识质量,记录每学期大学生阅读的书目、撰写的各种学术论文和发表的文章;大学生社会活动质量,记录大学生每学期参加的学校及社会的各种活动及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奖励;通过建立档案的方式可以清楚地记载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历程及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情况,在大学四年毕业时,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的质量评价,这是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质量评价。

第二,综合会考评价法。大学生的学习是开放式的学习,专业课学习采用的是单科结业的方式,如果不采取跟踪评价的方法很容易将已学习的科目遗忘。这种情况下,采用跟踪质量评价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方法是,每学期结束的科目在四年毕业前进行一次会考,考试内容是几年来学习过的所有科目的综合知识,根据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掌握重新排列学生的综合排名。基础课学习采用每年一次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大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数与量进行全面的考查,在提高专业学习效果的同时,加强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第三,质量增值评价方法。教育增值是指一定时期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或一定时期内学校教育活动对学生增加的价值。其基本假设是,学生入学时的水平与毕业时的水平的差异,或学生在校期间的变化情况,可以归因于学校、学生变化的幅度,即教育增值的大小,可以看作是学校、培养计划、课程和教师的教育成就。一是把教育增值作为学生质量的评价指标。把教育增值作为评价指标,可以使学生质量的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如何评价学生的质量提高还是下降?如何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生在知识质量、学习能力、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增值”,则是一个有效的指标。一所把入校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毕业生,未必算得上高水平、高效能的学校,而一所能把入校时成绩平平或较低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毕业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高水平、高效能学校。消除了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的不公平感,使他们在教育中的付出得到公平的认识和评价,增加工作的动力。同时给一些“名校”、“重点学校”带来适度压力,促使他们不只是在录取学生质量上做文章,更重要的是提高学校管理和教学效率。二是把教育增值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当前,在学校教育中,存在很多盲区,如课堂教学的效果到底如何?学生的每一年学习在知识、能力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到底有没有提高?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与刚入大学之初有何变化?变化的幅度如何?学校了解得既不全面也不深入,只是通过每年的考试来评定学生大学四年的情况,但社会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是多方面的,而我们的学校却对社会要求学生的情况一无所知。教育增值要求学校制定详细的、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或人才培养目标。其目的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最有效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获得最大的“增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质量。

第四,工作准备评价方法。每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是为了毕业后的工作准备,在大学期间准备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毕业后的工作效果,因此,在大学期间应当加强大学生的工作准备。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工作训练机会,如师范类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其从师技能,通过平时的教师基本功训练、讲课训练、实习班主任训练等方式提高其教师能力,医学类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其从医技能,通过实地到医院实习和个人找实习基地等方式训练其医生能力。根据学生在大学生期间对工作准备的态度及效果对大学生进行质量评价,或可以通过每年一次工作技能竞赛的方式提高大学生工作准备质量。

第五,自我陈述评价方法。大学生从一入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自我陈述或自我汇报,学期初在学习、读书、活动、研究等方面设立自己的目标,并在学期

末进行一次详细的评价,评价目标达成情况及一学期所取得的所有成绩,将四年的陈述评价报告进行汇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时刻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同时也能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时时的自我监控,进行经常性的自我质量评价,找到自己的差距和需要发展的方向。

四、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的建议

第一,加强大学生质量评价的研究。当前关于大学生质量评价的研究严重不足,教育质量评价的深入研究已经多年,关于教育质量方面的论文10年来达4000多篇论文和专著,而关于学生质量评价研究却寥寥无几,学生质量是教育的落脚点,也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但目前的研究却没有真正体现这一点。如果学生质量无法进行一个客观而又真实的评价,其他的教育质量评价岂不是失去意义?一所高质量的学校是评价它的教学过程质量还是评价其教学结果的质量?一流的大学如果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这样的大学是否能真的可以称为一流?如果不深入地研究学生质量如何评价,评价的具体指标有哪些,我们将如何评价人才素质是高还是低?我们又将如何判定教育质量是否真的提高?如果不知道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到底如何,就无法正确、有效地使用人才,更不能做到人尽其才。如果我们不知道大学生质量,也就无法得知现在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是否正确。所以加强大学生质量结构及评价体系的研究,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性研究,是评价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性因素。在大学生质量评价研究时,应当加强对大学生质量评价因素、质量评价权重、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尝试,建立一个能够比较全面、客观评价大学生质量的体系则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第二,加强大学生质量评价的实践。当前关于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践已经引起了各高等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广泛关注。教育部进行的每五年一次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各省教育厅进行的每两年一次的“高等学校基本状态的教学水平评估”及学校自己组织的各种教学评价,这些评价实践对各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极大限度地推动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但从这些评估的体系、内容和方案看,对学生质量评价的内容还尚显不足,没有对学生的综合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试想办学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专业建设、教学设施、教学管理、教学效果都是学生发展的外在因素和客观因素,如果离开了学生这个主观因素,这些评价很难达到效果,因此,应当加强学生质量评价的实践,以学生质量评价带动其他因素的评价,则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会真正发现学生当前的质量情况,形成目前质量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反之,在教学中如何建设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质量,就会更明确。所以,教学质量评价必须以学生质量评价为核心展开,对能力直接提高学生质量的教学因素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对影响学生质量发展的因素进行修订,从而使整个教学质量在有效的目标支配下提升,使人才培养质量更有竞争力。

第三,加强学生质量评价的行动研究。学生质量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法,无论从哪些方面对大学生质量进行评价,都

应当深入研究和实践,并不能期望马上就建立一个大家公认的学生质量评价体系,也不可能立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只要是能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建立一套对学生质量评价确实能起到作用的评价体系就应当是重要突破,也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最有意义的借鉴。所以,当前在没有成形的质量评价体系的时候,加强学生质量评价的行动研究则是非常重要而具有时代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公绪。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5.[2]陶西平。教育评价辞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8.[3]Edward sallis著,何瑞薇译。全面质量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4]CF·Richard,R·C.& Skiner,E·F,Achineving Qualty and

Diversity,1991,(2):117.[5]南纪稳。教育增值与学校评估模式的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03,(7):60.

第四篇:评价标准

教案评价标准

规范性:

1、按课时备课(数量)

2、字迹工整

3、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5、板书设计

6、课后反思小结

科学性(质量):

1、教学目标设计明确、完整

2、教学重点、难点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3、教学环节齐全,能体现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4、板书设计合理

5、课后小结要思得、思失、思改

作业评价标准

规范性:

1、作业量合理

2、.批改规范,有明确的对错符号

3、.全批全改

4、批改认真细致,准确无误,做到不错批、不漏批

5、对于解答不完整、推理不严密,或不规范的作业应批示出

6、批改后,学生对错题能够改错

7、改正题教师要复批

科学性:

1、批改有评语,对学生有指导性

2、教师的批语书写要工整、规范、准确,对学生有示范性。

3、进行作业批改记录和分析,要有作业批改记录本。

第五篇:骨干教师评价标准

信阳市三职高2010-2011学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基本保证。为落实《信阳市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骨干教师培训力度,以骨干教师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而实现我校教育新的发展。为此,我校本学年在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结构,确立培养规划与目标

1.学校成立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考核管理等。组

长:李道鹏 副组长:林晓军 邹金钟 2.培养规划与目标 培养规划:

用十年左右时间培养1—2名省特级教师、5名左右省级骨干教师、5名左右市级学科带头人、15名左右市级骨干教师、30名左右区级骨干教师、60名左右校级骨干教师,使我校有一批教师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响的教育专家。其中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是:“十一五”期间培养校级骨干教师30名左右,“十二五”期间再培养30名左右。同时,积极选送我校教师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养,选送对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确定。

培养目标:

1、提高政治素质、师德修养和人文素养,自觉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促进职业成熟度,提高理论文化素养;增强学术能力和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术水平。

3、了解本学科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动态,更新知识结构,拓宽专业知识,提高学科的专业素养,为专业上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深入研究学科课程标准,提高对新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及评价等的认识,进一步形成新课程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5、把握基础教育科研动态,具备从事教育科研的知识和能力,善于发现、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善于把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善于发现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本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认真落实《信阳市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骨干教师培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学年,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的通知》的有关精神和《信阳市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了《信阳市三职高骨干教师队伍

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骨干教师的培养规划与目标、培养内容与方式,以及各级骨干教师的选拔条件与程序、义务与待遇、管理与考核办法等诸多方面,从而为我校骨干教师的培养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使我校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建立了骨干教师成长袋与定期考核制度

该成长袋对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进行科学评价,促进骨干教师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充分发挥骨干示范和专业引领作用,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通过建立骨干教师成长记录袋评价制度,骨干教师能看到自己的敬业成绩,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一步步明确自己前进的目标,实现骨干教师评价由鉴定性向激励性,由终结性向过程性的转变。每学年由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据此对校级骨干教师定期考核制度,并根据上级授权对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对校级骨干教师实行考核制,考核合格的骨干教师享受骨干教师的称号和待遇,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称号和待遇。

2.坚持“研培结合,以研促培“为主的培养模式,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各种有效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和指导作用 第一、通过集体学习研讨和自主学习研修的形式,对骨干教师的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新课程理论与实践、教育科研等进行了培训。本学年每位骨干教师都写出近两万字的理论学习笔记和两篇理论学习心得。

第二、组织了龙泉驿区骨干教师的推选和培训。高层次的骨干教师培训是提高骨干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载体。本学年根据龙泉驿区第二届

骨干教师的推选条件与程序,推选出了四位区级骨干教师,并组织他们参加了区级骨干教师培训,促进了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第三、骨干教师通过各种培训与活动,在学科教学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本学年,骨干教师基本上都是学科备课组长,在组内开展了教育教学专题讲座或研讨,指导引领教师们实施素质教育和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及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每位骨干教师都上了至少一堂优质示范课,还有李阳军、郭栋金、宁建忠、李英等四位骨干教师在全校进行了示范展示课,对全校教师进行专业引领和指导。彭明清老师在全校开展了“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技巧”的专题讲座,深得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第四、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或指导其他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本学年,在龙泉驿区第五届教育叙事说课大赛郭栋金老师获一等奖,彭明清、何启蓉老师获三等奖,陈伟、付祥磊老师在校课堂大赛中分别获二、三等奖。

第五、骨干教师都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每位骨干教师本学年都进行了一个或两个微型课题的研究,并且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所有骨干教师都参与到了区级或国家级的课题研究,并多数承担了课题的主持或主研任务。

第六、骨干教师都非常注重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并且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年每位骨干教师都上交至少两篇优秀教育教学论文,有的老师多达四篇,还有张扬、郭栋金、李英、胡芳、彭明清、何启蓉、陈伟等多位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10余篇分别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国家级市级优秀论文评比一、二等奖。

三、骨干教师培养的思考骨干教师的培养还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我们在以后将尽量拓展培养模式,提高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造就一批高素质、高水平,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真正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尽快把骨干教师培养成一代名师或教育专家,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的全面提升,实现我校教育的飞跃发展。

下载评价标准(三)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评价标准(三)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优质课评价标准

    音乐优质课评价标准 授课老师——年级、科目----时间----(项目评价标准权重评分)一、课件制作 (10分) 1.表现手法新颖、富有趣味性,背景和配乐得体。2 2.构思精巧,构图清新,画面灵......

    演讲比赛评价标准(本站推荐)

    演讲的特点一、社会性 演讲活动发生在社会成员之间,它是一个社会成员对其他社会成员进行宣传鼓动活动的口语表达形式。因此,演讲不只是个体行为,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二、现实......

    小学生评价标准

    小学生评价标准 总标准: 1、在学校是一名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尊师爱生、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心理健康、勤俭节约、全面发展、学有......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大连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操作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2、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已......

    教学内容评价标准[范文]

    教学内容评价: 知识:1、对教材和课标(大纲)理解准确、透彻、全面、系统 2、能围绕教学目标精选内容,数量适中、选材得当 3、重点、难点、关键点把握准确 4、学科知识严谨科学,体现......

    服装评价标准

    附件一:叙永县服务业统计监测实施方案(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服务业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川办发〔2008〕23号)、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服......

    评职称评价标准

    附件三 贵州省中小学教师职务评价标准条件 (试 行) 第一条 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于人民的......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不仅有甄别、监控、鉴定等功能,更有诊断、导向、激励等作用;故而,教学评价成为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效、促进师生发展、助推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