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国作文想象
懒人国作文想象1
从前有个穷人。他多多少少有点家当,不过他最得意的是有个能干的妻子。他们起早摸黑的干活,这才勉强能过活。可是俗话说得好:晦气不离倒霉人。那穷人结婚还不到一年,他忠实的伴侣就去世了。于是他失去了唯一的宝贝。
贤惠的妻子是家里最大的福分,谁要是失掉这样的妻子,以后遇上差一些的女人,就再也不会看上眼。
穷人的小木房变得冷清清的,炉灶也变得冰凉。他无论出门或者做客,都只穿着那身又脏又破的`衣衫。他只好打算再娶个妻子了。等待出嫁的少女到处都是,真象森林里的胡桃。不过个个都是指头也不肯动弹一下的懒人。
后来他打定主意:“我到邻村去吧,碰见第一个等待出嫁的姑娘,就娶她作妻子。”
那时候,乡间磨坊还使用牲口拉磨来碾谷磨面,那个死了老婆的人走到邻村,看见村口上有座磨坊,磨坊旁边坐着一个姑娘。她正等着磨面哩。
“美丽的姑娘,你嫁给我好吗?”他问道。
“我不知道,你去问问我妈妈吧!”姑娘象是吃了蜜糕似的,娇声娇气地回答。
穷人满可以随他的心意挑未婚妻,可是他既然说过要娶第一个碰见的未婚姑娘,就想说到做到。
他去找那姑娘的母亲,她回答他说:
“我们的姑娘正等着出嫁哩,但是我事前把实话讲清楚,牧羊、做饭、洗衣服她都做不惯。瞧,我什么也没对你隐瞒,过后你可别说我把一个百事不干的馋猫装在口袋里扔给了你!”
“好小子,你要知道,”姑娘的父亲插嘴说,“她母亲把她宠坏了!这姑娘只是没在蜂蜜里打滚、牛奶里洗澡罢了。你想把她教育成人,会把你累死的!”
姑娘一开口说话的时候,穷人就已经晓得这一切,他对那老头儿说:
“这没什么了不起!我有一大口袋的家私,只要它还满着,新娘子就可以闲着两手不必干活。”
穷人打筐子里掏出一个花花绿绿的大口袋,里面装满各种各样的东西:
面包、肉、牛油……真是应有尽有,丰富极啦!
“你瞧,这个口袋只要老是满着的,你就不必操心啦。”他对未婚妻说。
这门亲事一家人都称心如意:父亲一下子去掉个累赘,心里很高兴,母亲看着女儿找了个不愁吃喝的靠山,心里也挺乐意。
懒人国作文想象2
今天我做了100多面的作业,可把我累坏了。你们一定猜不到为什么我会做这么多作业吧?唉,这真是一言难尽。
这学期开学初,老师给我们的语文、数学、英语都发了《同步练习》,并要求我们跟着学习的进度按时完成上面的作业。因为数学和英语的《同步练习》比较简单,而且题目量也不多,不用花多少时间就可以完成,所以我有空时就会去做这两科的.作业。而语文《同步练习》题目量很大,阅读题很难,有时还要写作文,再加上老师和妈妈也不怎么检查,所以我就心存侥幸,经常给自己放假。就这样,一拖再拖,一直拖到学期结束我才做了几面。
就在我以为这个学期的作业就这样被我糊弄过去了而洋洋得意时,老师的一条信息把我给吓坏了。
在期末考试完的后一天,老师发来信息,要求我们在休业式的前一天把语数英三科的《同步练习》交给她检查,没完成的将扣除一定量的积分,就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一看到老师信息,我急得不行:要知道我可是还有100多面没有完成呢?怎么办呢?如果扣了积分,我就不能和老师兑换我期盼已久的小奖品了——尽管我并不知道老师将要发什么小奖品。
想到这里,我赶忙赶急地冲到房间,拿起笔便飞快地写了起来。“刷刷刷”,我拼命地写呀写,写到手都酸了也没停。可是我不能停呀,因为我后面顶着三杆枪呢——家里有老爸老妈,学校里还有个老师。不完成,挨老爸老妈的揍无所谓,老师的奖品得不到也无所谓,要是被老师认为我是个不完成作业的坏学生那可就惨了。于是我把手臂甩了甩,接着继续写。
看到我的字越来越潦草,看到我从早上写到天黑都还没写完,看到我写得眼睛都快睁不开,爸妈看了又心疼又生气。这个责怪我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那个唠叨我就是因为平常偷懒打折扣,期末考试才会考不好。听了他们的埋怨,我自己心里也挺后悔的,要不是因为我以前偷懒,哪会落到这个地步!
就这样从早上写呀写呀,一直忙碌到晚上十二点,我总算写完了作业,把自己累得一挨着床板便呼呼地睡着了。
第二天,我按要求把作业交到了老师的手中,感觉心里轻松了许多。经过这次教训,我以后再也不教师敢偷懒了,这种偷懒,真是害死人哪!
“懒人”魏书生
一
前几天听了有关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报告,当然不是魏书生亲自报告,是一些专家学者专门研究魏书生,然后得出的一些结论性的研究成果。成系统,成总结,包含各个方面的,听完之后心理有一些波动,然而回头一想,却依然是片段式的,连不到一起。因此也就起不到一个很有深度的名字,后来想一想,就从魏书生本人说起,就起了个“懒人”魏书生这样的题目。为什么这样说,一来我是为了吸引关注,我习惯于做一个大不敬的人。二来我们都知道,魏书生在教书的时候几乎不做什么,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学生自己做。他除了全国范围内到处作报告,还是作报告。所以我说他是“懒人”。但是,世界上又有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凡懒而又有成就的人,要么有大勇力,要么有大智慧。就像人们常说的“狮王贪睡,猛虎肉醉。”因为他们有绝对的自信和他信。所以才会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度。我觉得魏书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当然,我不曾见,是猜测。但是从大家的汇报中能见一些端倪。魏书生是一个真正能够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把自己解放出来的人,而这恰恰是我们大部分老师所梦寐以求又无所适从的地方。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繁琐的班级管理活动中解放自己。第二,从细致的教学活动中解放自己。第三,从复杂的应酬活动中解放自己。下面我们分条来说一说。
第一,从繁琐的班级管理中解放自己。班级管理这一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个老生长谈的问题,我们各有各的一套管理办法,但是我们可以归结一下我们最基本的经验:那就是严师出高徒。我们的情况基本离不开这样一个大的套路。只是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严师出高徒,严师未必就一定是横眉立目,我们的严如果是一种制度,是一种规章,然后令行禁止,这也是一种严的方式。魏书生的教学观念最基本的就是民主和科学。他的民主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达到自我教育。他的科学是指按规律办事,然后因势利导。具体表现形式是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出主意,看怎么办,然后教师引导。有些事情即便老师想好了处理办法,也要含蓄一点,等学生们商量,然后选择最佳方案。这样学生不会感觉这是老师强加给自己的任务,而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做起来自然是有激情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需要稍加点缀,讲明道理即可。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而具体到执行过程中,他制定了非常严密的班级管理系统:第一,计划系统。第二,监督检查系统。第三,总结反馈系统。
在计划系统中,他制定日,周,学期,学年常规,力争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并且对事不对人,多研究事情,少涉及品行。这样的设计很好的解决了人,事和时间的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不是局外人。每个时间点或者是段都有事情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负责人等等。归结起来,也就是让每个人都忙起来,而且大家都知道这个忙是为自己的忙,而不是为别人忙。学生们也就有了自觉地主观能动性。老师也就要被解放出来了。
在监督检查系统中,他没有设计教师检查这一环节。主要体现为自检和互检。其中自检也就是学生自我检查,一日三省吾身,还有周反省,月反省,和学期反省。而在反省的过程中,也力求让学生明白这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例如:学生犯错了,他让学生写检查,这个检查不是交给老师的检查,而是学生自我反思,自己保留。这样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就发生了变化,前者是老师要打自己的脸,后者是自己要打自己的脸。最后,学生知耻近乎勇,也就慢慢地修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光有自我监督还不够,学生之间还有互相监督,反思。这样就很有效的避免了自己自觉不自觉的饶恕自己的念头。我们都知道“慎独”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成人尚且有难度,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在此过程中,老师是总督察,起到协调引导作用,自然是轻松的。
在总结反馈系统中,坚持批评和表扬并用,但讲究具体的方式。这也主要是让学生先自我批评表扬,多关注自己,少关注别人。因为孩子们在面对问题时,习惯性把责任推给别人,而很少留给自己。所以魏书生让自我批评形成习惯,扭转了只顾自己,祸害别人的思想。另外,需要班主任处理的事情,用商量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少了老师居高临下的感觉,自然愿意接受。
以上这些实际上还有许多细致的方法使得他的班级管理轻松而且有序。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第一,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第二,充分给学生自主的权利。第三,坚持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这一点尤其重要。他是用大禹治水的方式来管理班级,因势利导,所以轻松自如,民主和科学也就得到了体现。所以有人评价魏书生说他是把所有教育细节做到极致的教育家。实际上如果把细节做到了极致,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自然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人做,班主任自然就得到了解放,“懒人”也就做成了,但“懒”的这样有智慧,那就是高级“懒人”。
第二,从细致的教学活动中解放自己。教学活动对于一个教师而言,是最大的主业。可是对我们来说又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多少年来,无数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都在苦心孤诣,潜心研究。我们的教学方法,方式也在不停地发生着改变,可是究竟什么是合理的,合乎规律的,没有哪个人能够说得清楚。有些方法对考试有效,得到了推广。有些方法对学生的活跃思维有用,有人采用。然而,因袭别人的多,自己大胆创造的少。像魏书生这样勇敢地解放自己的更少,所以魏书生成了名家。因为我们不敢不留作业,更不敢不批作业,不敢不考试,不敢不开家长会。这不单纯是因为我们上面有着多重的检查,还因为我们自己有太多的舍不得,我们总觉得这个扔了是损失,那个丢了很可惜,所以我们放下耙子,捡起扫帚,拼着命的工作,现在有些高中的口号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们老师的工作,尤其是小学老师的工作可以这样说“判作业,只要判不死,就往死里判。”多少个不敢决定了我们解放不了自己,多少个不舍得决定了我们解放不了自己。实际上细想来我们的很多工作都是重复性质的,可是我们觉得哪个没了都是缺失,所以我们苦练。也因此,我们也就缺少了特色。魏书生没有作业,所以不用批。他没有考试,所以也不用批,他没有作文,全用日记代替,也不用批,他不开家长会,也不用操这份心。这样下来,他想不轻松都难,也就把自己解放的很彻底。所以我说他很懒,可是却懒得很有效。为什么?因为他把任务都有条理,有制度的分给了学生。他曾经这样诙谐地说:我的学生一天的学程是这样的,早晨上学背着书包,走进学校,书包里装着“学材”,走进“学室”,开始学习,读读文章,查查资料,不会的同学再商量商量,再不会再问前边站着的这个人(这里他把我们常说的“教材”和“教室”改了名字)。从这简短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魏书生的思想:只要学生自己能干的事情,自己绝不插手。因此,他首先培养学生的一系列习惯:包括预习的习惯,定计划的习惯,适应老师的习惯,自己留作业的习惯,收集错题的习惯,自己考试的习惯,筛选信息的习惯,大事做不来赶紧做小事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艰辛而动脑筋的过程。可是一旦这些习惯成型了,剩下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的问题。魏书生说,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一个司机,既要有方向,又要能够掌控。我这里修改一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就像驾校的教练,指导学员怎样开车,而不能替学生开车。而魏书生就深味这一点,所以在学生的习惯培养成型之后,他的班级主要是学生自学。具体方式是: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都带有一个“自”字,也就是说大部分学习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他从来不留作业,实际上作业都是学生自己留或者班干部留。他从来不考试,但是每天考试都存在,他让每个学生出一份题,做好答案,学生以抽签的方式选择试题。然后谁出的题谁来判。最后得出分数。他从来不判作文,但是他让学生坚持写日记,锻炼写作水平。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日记最能写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在作文当中也最具有美学价值。而固定篇目和题目的作文则局限性太大,不利于学生的发挥。他不开家长会,因为学生都有能力,所以不用叫家长。综上所述,我觉得魏书生有智慧的懒惰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际上它所带的班级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可是学生们并没有叫苦连天,因为学生在这样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成就感,因为喜欢,所以就没有辛苦可言。更何况,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都不会有一个轻松舒适的童年。
第三,从复杂的应酬活动中解放自己。成了名师之后,各方面的应酬接踵而至。可是魏书生有自己的办法,他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还是在外出讲学的过程中,都始终坚持带班主任,坚持代课,这样他有了属于自己的推脱方式,有人来检查调研,他在上课。有人来参观模仿,他在上课。有人来做访谈,他在上课。所以在如此为名利而喧嚣的时代,它能够最大限度的让自己清净,作为名人,如此解放自己,实属用心良苦,难能可贵。
二
我们说魏书生把任务全都分给了学生,那么他在做什么?实际上没有闲着,他除了全国各地演讲报告之外,他把目光放的尤其高远。从几位专家的报告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第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更关注人性。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最难改正的不是制度,不是规章,而是人性。或者说人性几乎不可更改。然而,人性却可以最大限度进行塑造。所以他更为关注的是更高角度对学生最根本的人性的塑造,为了让学生懂得坚强,坚韧,他坚持让学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天每天跑步五公里,夏天坚持三公里。而且每天的下午学生都要做100个仰卧起坐,100个俯卧撑。这样的坚持让学生有了强健的体魄,有了坚持的毅力。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有了攻坚克难的勇气。第二,他关注教育的长远发展,关注教育的长远目的,他追求的不是一时一地一事的教育业绩,而是教育最终要培养怎样的人,所以他为学生选开的课程多种多样,有专门的美术课,科学课,美学课,甚至是左手写字课,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最主要的是他能够坚持着真真正正的执行。可以说在他的管辖范围内里,素质教育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而不是高调宣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有人从他的演讲文集里整理出了这样的几句话来证明的他的教育实践,他说:从事教育,我想的是20年后,祖国的一代人,所以我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学习一些可以受益终生的东西,而如果抓住育人这个根本,书就好教了。我们不难看出,他的话是解决的我们长时间思考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有了这样的立意和看问题的高度,自然也就有了教育的方向,所以魏书生有了那样巨大的成就。听完报告之后,我开始想:魏书生的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巨大,而在他所生活的盘锦,更是根深蒂固,他是盘锦的旗帜。但是我觉得他更是给了盘锦教育一个灵魂,一个伟大教育改革者或者领导者,着眼的目标自然不会是某一个方面的小修小补,而是全方位,触及灵魂的变化和举措,所以他是伟大的,我们该向他致敬。还有我们该欣赏他那种勇于改变落后的思想和勇气,他原来任教的盘山县三中,也就是现在的盘锦市实验中学曾经的不堪,在他的带领下一跃成为省级名校。我们可以说是学校成就了他,但更应该说是他成就了学校。因为纵观全国有影响力的名校,无不置于死地而后生,我们熟知的杜郎口,衡水中学,上海的建平中学。都深深的打有这样的印记,因为改革根深蒂固的东西很难,而如果破茧重生更需要勇气。
总结起来,魏书生关注的这些实际上联系我们的实际,说的更直接一点是他更为深刻的关注了德育,深深地践行着“教之道,德为先”这样的古代真言。只是他没有做表面文章,而是把真正的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美好的德行促进了学习的有效进行,良好的学习效果又促成了美德的进一步夯实。试想,如果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夯实,无论哪一个方面。我们都不会碌碌无为,我们该相信自己并且为自己制定计划,树立目标。
三
魏书生的思想谈了一大篇,我是有崇敬之心的,就像魏书生教育思想的专门研究者一样。然而我也不无疑问,或许这也是大家所想:那就是他的思想在初中或者高中如果认真执行并且坚持会有效的,当然这里抛开需要高素质的老师这一话题不说。可是在小学阶段合适吗?我们的孩子那么小,扶还扶不住,一放开不就倒了吗?还有我们听说这个优秀班主任,那个优秀的班级管理名师等等,好像小学的不多,有几个出名的,也大多数都是讲课上别有特色的老师,而且他们在作公开课的时候还都选择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所以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困惑。后来转念一想,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照搬,既然是学习,我们是否可以做到有效嫁接,根据我们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可用的,有用的做一下改装,或许我们会轻松一些,因为我们的做老师的目的是培养人,如果能加上修饰改成是轻轻松松的培养人是不应该更好。所以,我们要想到解放自己,也给学生一些自由。
我觉得我们的小学阶段的分段是比较有用的,这个低段,中段,高段的划分不只是学习内容和要求的的划分,它也可以给班级管理模式带来启示。一二年级是孩子的初始阶段,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习惯,都是以扶为主,顺势培养。三四年级孩子有变化,可以把魏书生的一些方法慢慢渗透,不断培养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到五六年级可以放开一些,教师点拨,学生大部分自主。只是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费很多脑筋去思考具体的做法,和怎样渗透到日常的学习和管理中,因为我们的大环境和因袭下来的思维决定了不太容易做出这样的改变,它也不如我们有些方式更能立竿见影的有效果,需要一个时间段的积累和历练。所以我不敢妄言。也或者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想法而已。总之,这是我的一些思考,不够成熟,而且在实际的工作中,我还做不到。请大家不要见笑便是。
尽管如此,在最后我还是想用我高中时候看过的一幅漫画内容来做结,画面上是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共同撕扯一头小牛,老人说:“不会耕田,怎能下地。”年轻人说:“不让下地,怎会耕田。”我们的孩子都是一头头初生的小牛,我们希望他们既能下地,又会耕田,怎么办?练练吧!
喀喇沁旗蒙古族实验小学
金鹏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