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历史文化遗产中感悟和增强文化自信
从历史文化遗产中感悟和增强文化自信
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第一天就来到大同云冈石窟,调研历史文化传承与交流。他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去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调研时,首站选择敦煌莫高窟。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保护好我们的国粹”“讲好敦煌故事”,强调“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以往国内考察调研中,多次将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西安察看古城墙保护状况,在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在嘉峪关察看关城并听取长城保护情况介绍……即使在北京和天津考察工作时,他也就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国内考察如此,国外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也总是在国事活动之外,挤出时间探访历史文明遗迹。他坦言“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吸引我的就是韵味不同的文明”。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说道,“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其实,从古城正定到榕城福州,从浙江、上海再到中央……无论是对有关报告的批示,还是到地方考察调研,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这方面工作牵之念之,而且身体力行推动保护和抢救文物工作。
在正定,他提出文化兴县、旅游兴县。他多次向河北省委详细汇报正定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思路,省直有关部门随后拨出古建修缮专用款172万元。利用这笔钱,正定对隆兴寺方丈院、天王殿、戒坛、弥陀殿等进行了修缮和彩绘,正定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
在福建,他亲自当林觉民故居讲解员、推动修复保护林则徐古迹,对“关于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保护有关情况的紧急汇报”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一直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物,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
在浙江,他总结出了城市、旅游业发展与文化遗产、古建筑保护相结合的路子,对于文物保护“可持续”的思路更加系统、成熟、深刻,强调“要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做到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坚决禁止破坏性开发。对文物项目的维修也要坚持保护第一、做到修旧如旧,坚持质量第一、做到进度服从质量”。他对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对立起来的行为进行严肃批评,指出“如果说以前无知情况下的不重视还可以原谅,那么现在有认识情况下的不重视,那就是意识问题、政绩观问题”。
在北京,作为国家元首,习近平总书记从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高度,身体力行地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向世人宣示中华文明的特质与气质、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正如他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所指出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
文化遗产的背后,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脉络,承载着文化自信,彰显着文明的无限魅力。关于历史文化遗产,总书记对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当从百年千年的维度去考量文明的分量、思索民族的复兴、掂量肩上的担子,就能清晰感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和紧迫。
第二篇: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问题
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问题
材料1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家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摘自《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读本》 材料2 现代帝国的争霸,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在全球资本与权力体系中的实力,二是其各自所凭借的文明。一个具有长久竞争力和统治力的帝国,实力与文明,缺一不可。军事和经济的硬实力,如潮水一般有涨有落,然而文明,却是长时段竞争的底蕴所在。与欧洲相比较,美国建国的主流文明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明历经二个多世纪,依然有其充沛的活力,远未走到尽头。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世界各国的精英依然从四面八方涌向那里,源源不断地给美国带来新的创造性元素和竞争能力。诚如布热津斯基所说:“美国的吸引力经久不衰的关键在于,它把理想主义和物质主义这两大激励人类进步的精神动力结合在一起。„„在公民权利与创业精神两个方面,美国所能提供的一切,都是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不具备的。”
摘自求是网 材料3 2013年,中国出口文化产品总额9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010年至2013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额逐年攀升,年均增幅达17.2%,但出口规模仍然偏小,存在较大的文化贸易逆差,文化产品结构相对传统、单一,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高利润和高附加值的原创文化产品,在全球文化市场中中国所占比重仅为4%。
摘自中研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简述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2)根据材料1、2、3谈谈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答案】
(1)第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及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二,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事关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事关我国国家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实现。
(2)第一,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第二,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第三,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文化力量;第四,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五,要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科学对待文化传统。
第三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档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王胜俊
--------------------
法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文化是培育法治理念、引导法治行为的重要载体,是由法律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律设施等构成的观念、态度、评价和信仰。具体到我国,法律文化就是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法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上的反映和折射,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法律实践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智慧和知识,是人们从事各种法律活动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传统和习惯。文化的力量无形而有质,历久而弥新,能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育、熏陶、引导、规范、凝聚、激励人们社会行为的作用。大力加强法律文化的研究、教育、传播,对于熔铸法律人的品格、陶冶法律人的情操、塑造法律人的精神、全面提升法律人的整体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国法律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关键时期,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新的发展与变化。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更多的深层次社会矛盾和问题被触及,许多重要的利益关系被调整;人们的利益诉求多样,表达方式也呈现许多新特点;法律作为社会行为基本规范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依法治国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法律人的责任越来越重大。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司法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法律人需要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更加迫切地需要健康繁荣的法律文化提供情感凝聚和智力支持。新形势与新任务对法律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期待广大法律文化工作者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发挥法律文化养心怡情、践行育人的作用,大力加强法律文化的研究、教育、传播。要在研究前人积累的法律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大力传播,在全社会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社会公平正义观念,营造崇尚法治、尊崇法律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培养规范文明、积极向上的法律人的品格和形象。要将广大法律工作者在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伟大进程中形成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固化为法律工作的基本理念。要在“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思想指引下,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把人民司法工作的理念、情感模式、关爱理解、温暖体恤融入到司法过程中,活化为每一个判决、每一次调解,切实维护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各级人民法院是推进法律文化研究、教育、传播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学习、大讨论,目的就是要通过先进文化的浸润,形成法官的观念、知识、信仰、规范、价值等思想和情感模式,塑造法官的行为构成。最高人民法院还专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干警的主体地位,用科学理论引导人、先进文化熏陶人、高尚精神鼓舞人,促进干警全面发展。总体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正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我们深知,法律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法律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将以更加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广大法律工作者的素质和塑造高尚的人格,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我们将坚持传承与创新,在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伟大进程中进行文化创造,为实现人民司法工作的科学发展而不懈奋斗。
人民法院报作为法律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自2010年1月起,通过创办法律文化周刊等,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揭示法律的真谛,提升法律人的审美境界,为新形势下改善法律状况、提高法律人的素养,做了有益尝试。现在,法律出版社决定将其中的精品文章结集出版,并陆续出版以法律文化为主题的连续出版物,是一项卓有见识的举措。此举必将为推动我国法律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必将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人类精神文明成果提供更加重要的平台。
是为序。
第四篇:浅谈曲艺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浅谈曲艺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福建省曲艺家协会 马文正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一句话非常鲜活、非常吸引我们的眼球,这就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文化自觉和自信,是借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衍生的理论: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简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汉代的兴旺、唐朝的鼎盛、宋代的辉煌,虽然已经远去了,但却深深扎根在民族灵魂深处。这就是我们历史文化的自信。
今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不能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了,不能再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了。过去那些用国企资金高价捧“明星”“大腕”等做法,遭到了拒绝,社会各界对此一片叫好。
今年7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消息,将对歌唱选拔节目实施总量控制、分散播出的调控措施。这项调控被称为“限歌令”。9月30日,广电总局升级“限歌令”,甚至要求平均每天上午8时到晚上9时30分要播放不少于30分钟的国产动画片。
若是反对奢华晚会,我们跟大家一起叫好!我们曲艺从来就不奢华。我们是说唱艺术,不需要那么多抢戏的大屏幕,那么多真实的布景道具,我们需要对是能听得懂我们的语言的、富有想象力的观众。只要有一两个人,一两件伴奏的乐器,或一个人带一块醒木,一把扇子,一副竹板儿,甚至什么也不带,走到哪儿,说唱到哪儿,最勤俭、最节约。
“限歌令”与我无关,加强版也无关。但是没地方演出,我们真的发愁了。好不容易等来一个行业晚会,都是要求主题鲜明的,我们的节目必须直奔主题,宣传、图解、说教,而且还要节奏快,更要短。最好 能像歌舞一样,5分钟一个节目。做不到?对不起,你下,歌舞上。
“星星不是那个星星,月亮不是那个月亮”。我们却发现,变化了的形势似乎让我们曲艺人失去了一些自信。我们专业曲艺团体的舞台是政府给搭建的。赖以生存的舞台没了,自然就没有自信了,也免谈自觉了。
现在不仅仅奢华晚会没了,连一般的晚会也没了。剧团推向市场,文艺演出团队不归文化局管。我们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曲艺寂寞了。哪里去找自觉和自信?一些人开始放弃了,弃暗投明,改换门庭。曲艺被边缘化了。我们何谈自信?
我们曾经感激电视台,让我们的曲艺长了翅膀,飞进千家万户。我们也曾经埋怨电视台,在电视屏幕上让曲艺一个个失去了本质魅力,我们又感谢电视台,没有它的传播,谁知道我们的南音、锦歌、评话、伬唱和南词?可是电视台呀,想说爱你不容易!
同样,我们也感谢政府搭建的舞台,让我们这些民间艺人登上大雅之堂,让我们挺胸做人,丰衣足食。但我们也埋怨主题晚会,让我们放弃了特质,变成了什么都能装的筐。还有,各种各样的晚会给了我们机会,但也宠坏了我们,也让我们迷失了自我。让我们忽略了原本的市场,忽略了真正的曲艺观众。政府舞台啊,真不知道该怨你还是爱你!
其实,没有了奢华晚会,少了很多行业晚会,恰恰给了民间文艺的多元发展,也给我们创造了新的机遇。晚会少了,并不是没有,要求变了,并不是坏事,怕就怕不符合艺术规律的要求。其实更怕的是我们自己。一边削足适履地去晚会找到虚荣,一边又喋喋不休地骂晚会强奸了曲艺。一边遗忘了本来,一边看不清将来。
我们的观众对象是谁?衣食父母是谁?是官?是民?是电视观众?是舞台观众?我们的舞台在哪里?在豪华剧院?还是在民间草堂?是在广电集团?还是在坊间乡村、厂矿企业?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五千年的文化没改,衣食父母健在,正是我们反思、反省、自强、自信、自觉的时候了!
我们愁吃愁穿吗?不愁。我们在奢华晚会中赚大钱了吗?没有。我们很满足在行业晚会里扭曲自我说教吗?不是。那么好吧!中央的新政让我们重新回归本土,脚踏实地,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寻找自信。中国曲艺,共有400多种。福建曲艺也是各领风骚的一支劲旅,我们有南音、评话、伬唱、锦歌、南词五大曲种,还有北方曲艺的万紫千红。我们的曲艺人一向对曲艺十分自信:中国曲艺艺术源远流长;曲艺说唱是一切文学和表演艺术的根;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民间说唱艺术的延伸,曲艺艺术不会老,这个伟大的母亲对哺育培养未来的文化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的自信里不仅仅有基层观众,我们还有国际舞台,这不矛盾,“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福建的曲艺,几百年来,甚至上千年来,一直和这里的山水一样养育出一代代好儿郎。海峡西岸山上的果树会唱曲,海边的礁石能吟诵。福建的海上丝绸之路曾经走到天边,福建的茶叶、瓷器、纺织品也带着乡音在国际市场上叫响。闽商在世界闻名,闽商们哪个不是受到福建曲艺养育的人?
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文化也是用来化人的。看看走遍世界和今天站在潮头的福建闽商,我们就应该有文化自信!看看福建的地理环境,看看福建的飞速发展,想想福建的将来,经济只能致富,文化方能致强。我们就应该有文化自觉!
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文化不仅仅是文字,也不仅仅是音乐,不仅仅是京剧昆曲,也不仅仅是唐诗宋词,在文化这个百花园中,有无数绮丽的花,有一朵叫牡丹花的,那就是我们为之自豪的曲艺!
不要怕别人的辉煌掩盖了我们微弱的芳香,不要怕流光的彩屏找不到我们的形象。我们就是来自泥土,来自自然,我们就是在最适合我们的环境中生存。不怕被淘汰,不怕被遗忘,不怕被冷落,不怕不公平。因为我们听到了党中央的话筒里传出“正能量”,我们看到了“走群众路线”坚实的步伐。我们自觉地按照曲艺的规律做曲艺,我们自信地走进观众心里。我们也相信,我们的自觉和自信将会换来百花齐放。融入百花园,我们更耀眼,走进先进文化的行列,我们更有精气神。曾几何时,那个唯我日耳曼民族独尊的法西斯失败了,而海纳百川的国家却赢得了大半个世界。中华文化是百花齐放的,是海纳百川的。曲艺不会消亡,有我们奋发图强的曲艺人,有春风吹又生的广袤土地,在牡丹花盛开的 时候,还有茉莉花清香扑鼻,三角梅火热绽放,水仙花冰清玉洁,山茶花多姿多彩,杜鹃花灿烂耀眼,刺桐花妩媚燃烧,百合花深情款款,美人蕉亭亭玉立„„
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民是需要曲艺的。政府的专题晚会也还是需要曲艺的,也还是是尊重曲艺规律的。关键要看我们曲艺人自己是否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方面,我可以坚持我曲艺的艺术规律,按照规律进行创作和演出。一方面,我们曲艺人明白,北京的月亮不一定比自己家乡的圆。不应该在对待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上,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这些年曲艺被以各种名义打压、瓦解、损失,真是与缺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关系密切。因为我们存在着虚火上升、缺乏耐心、有点浮躁心态!
我们不要那些虚火,不要那些功利。一个黑头发的民族,有必要都把头发变成黄色吗?一个讲方言的曲种,有必要改成北京话吗?一个根植在民间的曲种有必要把登上中央电视台作为理想吗?
我们应该思考这个最老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今年9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走”到了福州,举办“中国曲艺艺术魅力”讲座,他的讲座十分给力!我记得很清楚的是,他讲到将建立中国曲艺博物馆,让与会者为之一振。这不就是我们曲艺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吗?还有常祥霖先生的课,语重心长地要求我们要加强自信心,增强对曲艺事业的感情,教我们认清源和流的关系,阐述百花齐放的艺术规律,这不就是我们曲艺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吗?此次,第三届的“海峡两岸欢乐汇”,通过精品曲艺节目展演、理论研讨、惠民文化演出等多种形式,凝聚海峡两岸曲艺力量,共建两岸曲艺文化共同体。更是让其它艺术门类的朋友们羡慕!看看这几天的演出和活动,你会发现,有很多人会重新认识了曲艺,也重新看待我们曲艺人,这不就是我们曲艺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吗?
不久前,在响应中国曲协的号召,举办的少数民族曲艺汇演的活动中,我投入了畲族曲艺的创作。畲族原本是这样的“畲歌说唱”,我凭着自觉和自信去做了。节目报送中国曲协,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大赛二 等奖。节目的彩排和在畲族人居住地区的演出时,得到了省民宗厅领导肯定和畲家人的喜爱。我知道,我们正在从事一项挖掘、保护、继承、发扬的伟大事业!我们福建曲艺人就是要有自觉和自信,我们能挺起胸部做人,直起腰来说话!
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们曲艺人要做到文化自觉和自信,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谢谢大家!
2013 年11月7日稿
第五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活动--感悟中华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活动之三——
感悟中国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平潭综合实验区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马明华·
引言:“文化自信”话语体系形成于十八大,发展于十九大。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庄重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彼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是共同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傲立世界的中流砥柱。但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正如总书记所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十九大报告有6处提到“文化自信”,可见其在报告中的分量。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首先我们要从感悟什么是中国文化?继而探究它是如何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它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具有哪些现代意义?沿着这条古老的文化脉络追本溯源,我们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源,把住中国文化的根,从而增强当下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进而凝心聚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重温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
1、回溯古老辉煌的文化长河
中国文明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中国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果实。产生中华文明的重要因素非黄河和长江莫属了。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 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而且与黄土地,黄帝,黄皮肤以及传说中的“几”字形中国龙构成了中华民族形象的表征。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步入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卓越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获益非浅。
2、开启无与伦比的文化瑰宝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灿烂不熄,是人类社会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延续不断的文明,是世界最伟大的文化奇迹、人类文明最璀璨的明珠。五千年文明孕育着丰厚的文化精华和养分。
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
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厚重的积极进取、健康向善的传统美德。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义利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知耻近于勇”的道德品格等。其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精髓。习近平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中华文化积淀着炎黄子孙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绵绵不已的民族精神、民族品格和发展动力。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蕴含着宝贵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智慧。中华民族维系了2000多年大一统的社会形态,这也同样是人类治理史上绝无仅有的治理奇迹。在2000多年的社会治理进程中,中华民族发展和积累了人类最宝贵的治理智慧,任何其他管理学、治理学也无法与之相比。如“以百姓之心为心”的为民意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理经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务实精神等。
自从中国迈进文明社会的门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了上下五千年,传播数万里。一个个王朝的毁灭,一次次残酷的战争,多少次外族的入侵,乃至 无数次山崩地震、水旱、瘟疫等,都未能阻止它前进的步伐,这与它所具备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有着直接关系。
二、探究中国文化的丰富底蕴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主要以华夏汉民族祖先所创造的、各个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形成以孔孟之道儒家文化为核心,包含道家、佛教等其他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除了伦理、哲学、宗教方面内容,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如享誉世界的中华烹饪饮食文化、茶道文化、中医、中草药、中华戏剧、音乐、武术、兵法谋略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东亚一个半封闭的北温带块状大陆上得以滋生发展的,其物质生产方式的主体是农业自然经济,社会组织以宗法—家族制度和专制政体为基本形态,而周边则为后进民族所环绕。这样一种特定的生态环境,加之中国黄种人的生理基因,使中国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独特性。
其一,人文传统。有别于重自然或超自然的文化类型,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人颇受尊崇,所谓“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参”,将人与天地等量齐观,这使中国避免陷入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宗教迷狂,而发展出一种平实的经验理性。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要义不在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进群体,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构成一种宗法集体主义的人学;与西方文艺复兴开启勃兴的强调以个性解放为旗帜的自由、平等、民主的人文主义,分属不同范畴。
其二,伦理中心。由氏族社会遗留下来,又在文明时代得到发展的宗法传统,是中国一向高度重视伦理规范和道德教化,从而形成以“求善重德”为旨趣的“伦理型文化”,同希腊以“求真重智”为目标的“科学型文化”各成一格。伦理型的中国文化,不讲或少讲脱离人文伦常的智慧,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借以“修身为本”,伦理成为出发点和归结点。以至中 国文学突出强调“教化”功能,史学以“寓褒贬,别善恶”为宗旨,教育以德育统驭智育,人生追求则以“贱利贵义”为价值取向,构成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系统。
其三,尊君重民。长期耕作于中国的农业自然经济,是一种少有商品交换、彼此孤立的自给自足经济。这种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分散的社会人群,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专制集权政治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和自然灾害,而人格化的统合力量来自专制君主。另一方面,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转,又要仰赖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的安居乐业。因此,“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组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
其四,中庸和谐。崇尚中庸,是安居一处、以稳定平和为旨趣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培育的人群心态。“极高明而道中庸”,“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显示出中国式智慧的特征。施之于文化,则是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异中求同,万流共包;施之于风俗,便是不偏颇,不怨尤,内外兼顾。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则是执两用中,温良谦和的君子之风。尚调和、主平衡的中庸之道是一种顺从自然节律的精神,它肯定变易,又认同“圜道”,这显然是农耕民族从农业生产由播种、生长到收获这一周而复始现象中得到的启示。五行相生相克学说描述的封闭式循环序列,便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概括。
其五,延绵坚韧。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农业宗法社会的土壤生长出来的伦理型文化。农业宗法社会提供一种坚韧的传统力量,伦理型范式造成顽强的习惯定势,而先秦已经形成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精神,使中国文化的认同力和适应力都很强。“认同”使中国文化具有内聚力,保持自身传统;“适应”使中国文化顺应时势变迁,不断调节发展轨迹,并吸纳异域文化的精华,如此,中国文化方具备无与伦比的延续性与包容性。世界其他文明古国,虽然盛极一时,其后又戛然中绝,出现过大幅度“断层”,有的乃至完全覆亡。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历尽沧桑,饱受磨难,于起伏跌宕中传承不辍,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绵延不断,且各代均有斐然成就。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市场商业经济扩及东亚,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专制政体趋于瓦解,社会进入近代转型阶段,文化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变革的任务渐次提出。然而,当代中国尽管呈现“日新月异”,但悠悠岁月铸就的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动力定型和深层底蕴,仍然或显或隐地施展影响,中国现代文化正在内与外的交织、古与今的变革中演化。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古文明的文明体系,即中国、印度、巴比伦、古埃及文明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外历史上,不少优秀的文化因为异族入侵而中断。如希腊、罗马文明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印度古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古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曾经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这都是由于它的根基不深,站脚不稳。中国传统文化却大不相同,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的相继南下,乃至蒙古、满清入主中原,都未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却是征服者最后被征服、被同化、被融合;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又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反而增加了新的生命活力。它之所以有这种顽强的延续性,这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同化力与融合力,外族武力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被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的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
其六,强大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为新中国的成立,海外千百万华侨倾囊相助,奔走呼号(以陈嘉庚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满目苍痍,百废待兴,海外游子心系祖国,排除万难,毅然回国(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华人都来关心中国的伟大复兴(今年刚去世的一位顶级科学家—黄大年,2009年他的回国让美国航母舰队后退100海里),正是这种文化凝聚力在起作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海外广大同胞的爱国心,争取他们从道义上、物质上支持国内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早日统一,正是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
2、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传统文化宣扬的道德文明正是给予科技、商业、法制,以至生活各个方面的原则性指导。学习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就是要恢复道德文明以对治虚妄无根的现代心灵。儒、道、释三教的义理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不但对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作用,而且是我们民族的共同信念与气节,中国人的精神气质都是由这里产生的。由儒道释三教所形成的中华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色是奋发进取、重礼知义、敬天法祖、崇德报功。这样的民族,在内部必然重真才实学,敬老尊贤,长幼有序;而对外则能仁民爱物,和平理性,与人同乐。礼仪道德,是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可以说是其他一切文化基础。而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道德,又是构成中华文化的主要基因,几千年来,人们一切生命活动,皆以其为基础。传统留给我们的物质东西,是少之又少,而从物质中所透出文化精神则源远流长。(1)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国文化传统,是构成中国文化的特质,没有这种文化的继承,则无法保持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延续性,则将失去民族的独立性。一个国家失去了其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便会失去其根本,也就失去在世界上存在的独立性,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现代文化精神的建立,为中国赢得世界,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以及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称道。这不仅对于树立中国的自信心,也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如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准则。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和”、“和为贵”的精神内涵。(通过谈判/对话解决国际争端)对缓和国际矛盾,解决国际争端都有重要意义。中国现时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对于我们当今社会仍然是有十分重大现代意义的。我们只有吸收一切古代 文明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摈弃一切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的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而不败。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安顿中国人的个体生命。
因为人类生命的安顿归宿,古今中外都是通过特定的文化来实现的(中国人自古以来注重安身立命、见贤思齐——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文化中所体现的超越物质的神圣的信仰与价值来提供生活的意义与安顿生命的无常,离开了特定的文化不可能存在抽象挂空的神圣信仰与价值。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重建中国人的社会道德。当今中国的社会道德已经面临危机,中国处在“一切向钱看”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所谓全民经商、全民炒股、全民言利、全民发财,全民造假就是这一社会的写照。孟子说“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现在的中国道德危机、人心败坏的状态是无法维持下去的。
第三,重拾传统文化可以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传统文化的断裂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华民族丧失自己的民族精神,改革开放虽然学到了西方的现代管理、科学技术、法律制度,却不能转化为自己的民族精神,结果中国人的灵魂四处飘荡,无所归依,中华民族成了一个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一个不知道自己民族文化自性特质的民族。在这种情形下,中华民族就成了一个不知道“我是谁”的民族,一个“精神分裂、无所适从”的民族,一个精神上处于“游魂”状态的民族,一个民族内聚力日益弱化的民族。
第四,传统文化可以重建中国乃至世界的共同信仰与希望。从儒学的历史来看,儒学在本质上是希望之学,儒学追求的正是社会和谐、世界大同与宇宙太和的信仰与希望,儒学把人类的希望寄托在人类的良知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儒学为中国人提供了信仰与希望,使中国人的生命存在与历史现实具有了意义,获得了动力。它也必将在二十一世纪为人类寻求后工业时代的出路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方向。
三、把握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1、基于文化实践的视角把握文化自信
文化自始以来离不开实践,文化产生于实践、依存于实践并又表现为实践形态。文化实践是文化观念产生的基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的“发动机”。文化实践的发动机作用呈现着当今国际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文化生产力要素。文化实践建立在经济实践和政治实践的基础之上,并受其制约;同时,文化实践与经济实践、政治实践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象征着当代中国所走的经济与政治道路,是当代中国经济实践与政治实践的现实表现,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水乳交融,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
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实践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明显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文化实践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思想观念的转化、道德素质的提升,对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实践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文化软实力是一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已将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总书记明确指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反映一国的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及其制度等,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能够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指导作用、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展现出中国坚定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正确性,而这些所有巨大成就的前提都源于文化自信。
2、基于文化价值的视角把握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在对其文化抱有强烈信任和发展的理想信念之下,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激发发展创新的活力。简而言之,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深刻把握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对中华优秀文化价值予以充分肯定,以及对中华优秀文化生命力抱有坚定信念。”中华优秀文化的内容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凝聚人心的理想信念,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可谓文化自信源于“古”成于“今”。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厚重的历史根基,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追求。正如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革命文化是近代中 国无数仁人志士理想追求的精神成果,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映射出红色中国精神感召的新时代光芒。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价值追求的历史延续与创新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的价值基点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都是偏外在的,而文化自信是倾向于内心和价值观,这种自信能够让人真正地心悦诚服。
3、基于文化话语的视角把握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话语是反映中华文化领域的言语行为和语境现象,拥有卷帙浩繁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能够体现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观念,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历史文化关系。当今中华文化话语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这势必影响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开拓、创新、运行以及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话语分量的降格。文化总是与意识形态、政治观念相互交织与渗透,“文化成了一种舞台,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势力彼此交锋。文化决非什么心平气和、彬彬有礼、息事宁人的所在;毋宁把文化看作战场,里面有各种力量崭露头角,针锋相对。”因而文化自信的实现需要搭建中国文化话语平台、展现中华文化话语的魅力、加强与国际其他话语的交流,进而增强中国文化话语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地位及其话语分量,在文化话语中展现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把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 去”“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努力争取国际话语权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这深深说明讲好中国文化话语必须立足本土文化、必须具有中华文化的特色、必须具备全球的视野。文化自信需要讲好中国故事,道路不能走偏,文化不能丢掉。“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从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底色和底气。”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从而展现出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机一体,缺一不可,文化话语讲不好,文化自信树立不起来,就难以“奏响交响乐、唱响大合唱。” 总之,之所以要坚定文化自信不动摇,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能够使中国理论更具理性、中国道路更具规律性、中国制度更具保障性。
四、学做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1、准确理解与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集中体现,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是中国人民在实现伟大复兴之路上共同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其中,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2、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3、担当新使命做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年轻一代,看着好莱坞大片、过圣诞节、情人节、吃着麦当劳肯德基长大,对传统文化更显生疏。当下迫切需要让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水乳交融,让年轻一代潜移默化培育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文化无处不在,我们只是缺少发现的眼光,无论是生活美学、建筑风格、装饰家具、传统美食、中医药、笔墨纸砚、琴棋书画、诗书礼仪、传统佳节、民风民俗等等,还是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无不闪耀着中国文化的光辉。当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生活中自然而然的部分,当每个人都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使者,传统文化必将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获得更持久的生命力。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被民族文化滋养出来的。嫌弃自己的文化就是嫌弃自己,这样的人是不会真正自信的。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上升到文化担当的高度。建立文化自信,对内要从珍视传统文化,坚守文化之本开始;对外要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文化使者,展现中国正能量,让我们真正做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总之,我们要深刻领会和把握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身体力行,勇于担当,学做新时代文明人、文化人,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