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观察记录《观察幼儿,才能走近幼儿》
《观察幼儿,才能走近幼儿》是一篇幼儿园观察纪录,适合幼儿园教师使用,根据孩子的需要选择教育内容,满足孩子的不同兴趣,这也是因人施教的重要方面。通过观察,我们还能适时的提示家长,配合教育工作,达到家园共育。
海硕调进我所带的中一班,我的心悬了起来。听别人介绍,海硕好动,个性强,是个比较难带的孩子。
从海硕迈进中一班这个集体,我开始了对他全方位的观察,因为我知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幼儿的细致观察,是闯入幼儿心扉的第一步。
海硕喜欢画画,在绘画课上安静、专心,不会拿筷子的小手,握起水笔姿势正确,用笔流畅,画画的布局、涂色,超出了中班年龄幼儿的水平。我表扬他,并把他的画贴在老师范画的位置上。海硕通过绘画技能的展示,得到了同伴的掌声。在其他活动中,也就能和大家步调一致了。
一天,我发现海硕在拿着一盒水彩笔发呆,我拿过水彩笔劝他去喝点水。喝水后,海硕又重拿起那盒笔,打开后一枝一枝的看,我没去打搅他。事后,我问他:“那是你的笔吗?”“不是”。“是不是喜欢那盒笔?”海硕点点头,并沮丧的说:“我的笔没水了,画的画不好看,”看海硕那麽喜欢漂亮的水笔,我及时与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为海硕添置了多色的水笔。
又一日,小朋友在看动画片,海硕双手堵耳,嘴中尖叫,当我向他摆手时,他大声说:“我不爱看电视——”我让他换个看不见电视的位置,玩些好收的玩具。隔了几天,当小朋友又看电视时,我提前安排海硕玩玩具,可海硕不领我的好意,搬了椅子往前挤,不但安静的看电视,还随电视节目发出咯咯的笑声。我明白了:海硕看电视是有选择的,前几天看的是现代版的有打斗的动画片,而今天看的是有趣的“鼹鼠的故事”,不同的内容,海硕有不同的反映。
通过对海硕的观察和看到海硕一天一天的进步,我想到:教师要通过观察,找到孩子的优势,并把它作为切入点,走近孩子,建立感情,增强孩子的自信,才能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集体观念和规则意识。
同时,根据孩子的需要选择教育内容,满足孩子的不同兴趣,这也是因人施教的重要方面。通过观察,我们还能适时的提示家长,配合教育工作,达到家园共育。
因此,观察幼儿是教师必备的能力。
第二篇:幼儿观察记录
幼儿观察记录
扬中市兴隆中心幼儿园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观察日期】2017年12月11日 【开始时间】09:40 【结束时间】10:10 【 观察者 】朱彩娟 【观察对象】滕滕 【儿童年龄】5岁
【观察地点】中一班美工区 【观察主题】好大的旭旭 【观察背景】
主题《我长大啦》中的美工活动“这就是我”一直在区域里延续。从最开始表现个性的脸,到表现半身像,到现在的全身像,孩子们对“人”的表现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腻。从表现自我发展到表现同伴,见证了孩子们成长的历程。
【观察情境】 镜头1:
滕滕从美工区取来一张大铅画纸,垫在飞行棋毛毯上,让旭旭脱了鞋子平躺在纸上,自己跪在毛毯上,右手握铅笔,沿着旭旭的身体轮廓描画着。
镜头2:
滕滕用橡皮擦擦去铅画纸上多余的轮廓线,然后和旭旭分头用剪刀沿着轮廓线剪起来。
镜头3:
滕滕和旭旭用透明胶将剪坏的“手臂”粘起来,修好后,滕滕拿着剪下的“纸人人”贴在旭旭身上比划着大小。
镜头4:
滕滕用纸粘土、皱纹纸、树枝等材料先从头部开始装饰。他取来粗的吸管比划着老拇指的长短,然后剪下吸管。
镜头5:
又找来细的吸管逐个比划着其他四个指头,然后剪下,分别贴在手臂的末端。镜头6:
滕滕邀请馨怡一起参与到装饰过程中来,他负责衣服和裤子的装饰,左边用绿色的瓦楞纸、橙色的纸粘土,右边也用绿色的瓦楞纸、橙色的纸粘土装饰。馨怡则用粉色和黄色亮片装饰脖子上的项链。【观察分析】
旭旭是滕滕的好朋友,他说,“我今天要做一个大大的旭旭,而且要和他一模一样高!”
1.能运用已有经验——沿轮廓描线。
借鉴以前描画手掌的经验,成功描画了一个完整的“人体”轮廓。2.能较灵活地使用剪刀,手部精细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大大提高。能沿描画的轮廓线轻松剪下“纸人人”。
3.能运用“比划”估计“纸人人”与真人的大小。4.合作意识越来越强。
工程大的作品耗时耗力,滕滕知道邀请小伙伴一同参与制作。
5.能表现出人体的基本结构,且在装饰过程中能注意细节的刻画,如手指。【措施】
对“纸人”模型的装饰还停留在简单的粘贴技能上,可以考虑从服饰的花纹、样式上来打造属于男孩子的特点。后续还可以跟进引导其做立体的人。
第三篇:幼儿观察记录
幼儿观察记录报告——幼儿园大班个案分析
学前教育本科0901-王晶晶-09950119
一、案例现象:
章文,是大班的一个小女孩,也是我本学期的主要观察对象。她有一双大大的黑眼睛,长得十分乖巧可爱,这也是刚开始吸引我注意的原因。章文是一个比较安静内向的幼儿,平常话语不多,不经常主动举手或者参与同伴们的游戏或交流。
⑴观察一
①今天的晨间活动是练习跳绳,待自由练习时,章文一个人在一旁跳着。当有其他幼儿靠近时,她会说:“你让一下,你让一下。”渐渐的,很多幼儿开始相互比赛,大家你叫我,我叫你,但是没有人来叫章文一起参加,章文也没有想要参加的意思,离其他幼儿远远的。
②在这次社会课中,郑老师要求每一组幼儿合作搭建一座社区。很快,幼儿们开始七手八脚的搭了起来,章文所在的那个小组也不例外。章文只是负责给小组拿一些材料,并没有直接上参与,而其他几名幼儿也是自己搭着,没有注意到章文,当然也没有邀请她一起玩。
③这是一次体育课的游戏,老师要求一组每一组的幼儿要全部到达终点才能算胜利。章文所在的小组除了章文都到了终点,于是大喊着:“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却没有发现,其实章文还没有到。
⑵观察二
①全实践了一学期,我发现章文基本不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偶尔被老师抽到回答问题时,非常的紧张。
②一次章文不小心把牛奶洒在了地上,郑老师看见了,就问:“是谁把牛奶洒在地上的?没有人回答是吧?”章文悄悄的离开了现场到厕所把自己的杯子洗干净之后回到了座位上。
③这是12月08日全实践时发生的一幕:今天晨间活动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章文不小心把皮球从二楼踢了下去。本来章文只是想把皮球踢回去,没想到踢到了楼下。章文一下子惊呆了,脸上全是惊恐的表情,接着她转投四处看了看,发现我也看见了这一情况,立刻向我跑过来。
“老师,怎么办啊?”章文轻声的问,小手紧紧的抓着我。“章文打算怎么办呢?”我没有给她建议 “我们下去捡球吧。”章文说
我同意了,但是得先和郑老师说一下吧。但是,章文一听要把这件事告诉郑老师,怎么都不愿意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怎么了?”我问她。“我不要让郑老师知道。”
“为什么不要让郑老师知道啊?” “会被骂的!”章文不假思索的回答。
“可是,章文,这球是不是你踢下去的呢?” 章文点点头。
“犯了错误就要承认,对吗?” 章文又点点头。
“那我们去告诉郑老师好吗? “不要,我不要!我会被骂的。” “郑老师不会骂你的。”
“会的,会的!”章文还是不愿意。过了一会儿,章文拽着我的手打算去告诉郑老师,半路又退了回来。没办法,郑老师大概发现了,就问是什么事。章文低着头不说话,小手紧紧地抓着我。我只好把情况说了一下。
“章文,球时你踢下去的吗?”郑老师问。“嗯。”章文低着头。
“万一下面有弟弟妹妹怎么办?”
章文看上去吓了一跳,显然她没有想到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在游戏,说:“郑老师,我去捡好了。”
“要去你去好了。”郑老师说。
章文听了,立刻转身就打算下楼去捡球,但是郑老师让我把她带了回来。
二、案例分析:
⑴现象一
①同伴是指与儿童相处的,且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一般的,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调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儿童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接纳性是指儿童在同伴群体中被喜欢和接受的程度,包含受欢迎程度和社交地位两种属性。
②章文性格内向、慢性、好静、不爱说话,瘦瘦小小的她在应该是属于被忽视型儿童一类,在集体活动中,如体育游戏中的接力等,她并不主动参与,其他幼儿也不会来叫她一起玩。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善交往,孤独感比较重。
⑵现象二
①师幼关系指的是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其他早期教养机构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具有游戏性、稳定性和亲密性、内因的长久性和外显的单向性。师幼关系的类型主要有严厉型、灌输型、开放学习型、明主型。儿童自身特征、教师自身特征、儿童特征与教师特征的组合等都会影响师幼和谐关系的建立。
②观察之后,不难看出,章文很“怕”郑老师,怕老师的批评,怕老师的责骂。性格内向的章文,不会像男孩子一样来是淘气惹祸,也就是这样,老师对她的关注也相对减少了吗,和老师的结束也就相对减少了,这也是导致章文怕老师的一个原因。加之,郑老师平常就比较严肃,并不常表扬章文,只是在她做错事的时候会批评。
三、措施建议:
①对忽视行儿童采用行为训练法,也可采用认知和情感训练方法。庞丽娟(1992,1993)采用教导、角色扮演和及时强化等方法,使被忽视的幼儿的交往行为特征和社交地位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陈会昌(1997)采用有结构的故事讲解加系列提问的方法,对6岁幼儿进行2周的训练,结果有效的促进了他们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互相帮助和冲突解决的行为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②多多鼓励章文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幼儿们团队合作的精神,互帮互助;通过故事等形式教导幼儿们友谊的认识,关心每一个伙伴。
③给予章文信任,帮其战胜胆怯心理,树立信心,通过正确的引导培养团体与集体意识。
④加强教师的素质,给与幼儿更多情感支持、学习帮助与交流,耐心的倾听幼儿,和幼儿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⑤家园配合,共施良策,促其转变。主动与家长联络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科学的、适应章文的特点的教育方案,关注和支持对章文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并为之提供方便,培养她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章文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
第四篇:幼儿观察记录
幼儿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
一、案例对象:
王沐琳,是小班的一个小女孩,也是我本学期的主要观察对象。她在我实习的第一天就主动和我来询问我是谁,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我选择她作为我的观察对象。王沐琳是个太过活泼的小女孩,她有着旺盛的好奇心,事事都争第一。但她同时又是一个游离于群体之外,不受纪律约束,喜欢搞破坏,喜欢乱跑,让老师很头疼的孩子。
二、观察现象:
1、观察一
A、小班晨间活动有很多种类,有单人的也有群体的。有一次老师组织幼儿一起围着圈开火车,所有的幼儿都蜂拥而上,大家你叫我,我叫你,排起了队伍,但是没有人来叫王沐琳一起参加,王沐琳也没有想要参加的意思,离其他幼儿远远的,在一旁傻傻的看。B、在区角活动中,有一项搭积木的活动,幼儿通常会合作搭建一座城堡。幼儿们在老师的鼓励下,会积极的进行合作搭建,每当搭建完成后就会让老师来看自己的作品。但在这个时候王沐琳都会搞破坏将幼儿好不容易搭建的城堡推到,久而久之,玩积木的幼儿都会特别注意王沐琳,防止她再来搞破坏。她玩游戏总是选择单人游戏,从不与她人合作。C、为了庆祝六一节,老师特别编了啦啦操,其中有个动作需要相邻两排的幼儿互相配合,一方蹲下,一方站起来围着蹲下的那方绕圈。王沐琳所在的小组除了王沐琳都做到了,别的幼儿都已经转完了圈,只有她还傻愣愣的站着。还有一个动作,是要求王沐琳那组的幼儿以及另一组幼儿钻圈,王沐琳是钻的最慢的一个,当别的幼儿都钻完时都大喊着:“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却没有发现,其实王沐琳还没有到。
2、观察二
A、实践了六个星期,我发现王沐琳基本不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不过她会很积极的直接下位告诉老师(她坐第一位),且总会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自言自语。
B、通过实习,我发现王沐琳很会表达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她往往不会选择表达方式。比如说每次吃饭的时候,当饭被摆在桌上时,她总是第一个凑上来,虽然老师还没有叫道她。C、还有一个事件让我记忆犹新:有一次区角活动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王沐琳又把小朋友们的城堡给一下子推到了,有一个小男孩一下子就发火了,狠狠上来就要打她,王沐琳一下子惊呆了,我赶紧上去阻止,但是王沐琳的小辫子还是被扯了下来,王沐琳一下就哭了,边哭边不依不饶的要我帮她梳小辫,但当时正巧有个孩子留鼻血,我忙着帮他拿纸止血,就说等一下,但王沐琳还是紧紧的跟着我,边哭边嚷。“老师,怎么办啊?小辫掉了,你帮我扎。”小手紧紧的抓着我。
我说:“”等一下哦,王沐琳,我帮他止一下鼻血,马上帮你扎小辫。”
但她还是不依不饶的抓着我的衣服要我马上帮她扎,到后来甚至一屁股坐在地上哭。
另一旁的班主任看见了,马上把她拎到一边,和刚刚跟她打架的小男孩一起教育,但是王沐琳还是哭的很凶,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最后我帮她梳好了小辫,她才停下哭泣,但没过多久她就立马把刚刚的教训忘得一干二净,又去捣乱。
三、案例分析:
1、现象一
A、王沐琳性格有点任性,孤僻,不爱说话,并不瘦小的她在班级群体中却是属于被忽视型儿童一类,在集体活动中,如体育游戏中的钻圈等,她并不主动参与,其他幼儿也不会来叫她一起玩。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善交往,孤独感比较重。
B、同伴是指与儿童相处的,且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一般的,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调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儿童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接纳性是指儿童在同伴群体中被喜欢和接受的程度,包含受欢迎程度和社交地位两种属性。而王沐琳就是属于那类被群体排斥的一类,她没有好朋友,每次游戏都是单独进行。
⑵现象二
①师幼关系指的是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其他早期教养机构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具有游戏性、稳定性和亲密性、内因的长久性和外显的单向性。师幼关系的类型主要有严厉型、灌输型、开放学习型、明主型。儿童自身特征、教师自身特征、儿童特征与教师特征的组合等都会影响师幼和谐关系的建立。
②观察之后,不难看出,王沐琳并不“怕”老师,她缺乏一定的纪律意识,每次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往往方法失当,她不怕老师的批评,不怕老师的责骂。拥有超常好奇心的王沐琳,会像男孩子一样淘气惹祸,也就是这样,老师对她的关注会增多不少,和老师的接触也会增加,但大多是老师的批评,次数多了也就导致王沐琳不怕老师,她就更无所顾忌。加之,她常常游离于群体之外,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也就更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相处,也就不会受别的小朋友影响产生纪律意识,使得她的纪律意识薄弱,更加让老师头疼。
四、措施建议:
A、对忽视行儿童采用行为训练法,也可采用认知和情感训练方法。庞丽娟(1992,1993)采用教导、角色扮演和及时强化等方法,使被忽视的幼儿的交往行为特征和社交地位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陈会昌(1997)采用有结构的故事讲解加系列提问的方法,对6岁幼儿进行2周的训练,结果有效的促进了他们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互相帮助和冲突解决的行为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B、多多鼓励王沐琳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幼儿们团队合作的精神,互帮互助;通过故事等形式教导幼儿们友谊的认识,关心每一个伙伴。
C、加强教师的素质,给与幼儿更多情感支持、学习帮助与交流,耐心的倾听幼儿,和幼儿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D、家园配合,共施良策,促其转变。主动与家长联络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科学的、适应王沐琳的特点的教育方案,关注和支持对王沐琳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并为之提供方便,培养她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王沐琳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
第五篇: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表
时间 2012、11、2
3班级中3班观察对象王欣怡记录人姚燕波
题目王欣怡吃饭、吃点心为什么总是最后一个
观察与记录
欣欣,一个乖巧、能干的小姑娘,做事有条不紊,特别是画图画很有耐心。只是在吃饭和点心时表现出不耐烦,一会找点东西玩,一会用勺子挑着米玩。今天点心时又是如此,特意记录下她的一些细小活动。
点心都已经盛好,孩子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来,开始吃点心。欣欣也端着自己的小碗,拿着勺子,只是点心似乎对她很没吸引力。她用勺子在碗里不停的压着,逼出一点米汤,翘起小嘴喝两口,接着再小勺子继续她的“游戏”,而这时,其它孩子的点心已经一半吃掉了。
为了让欣欣快点吃,我提醒她:“快点吃哦!你看其它小朋友都吃了很多了,比赛谁先吃完哦!”刚提醒过后,她能用小勺吃两口,当老师转身后,她又开始了她新一轮的“游戏”——拿下她头上的发荚开始玩。这个时候吃的快的孩子已经一碗吃完了。
再次提醒她后,她仍然是老师注视时,吃两口,老师转身后,又开始不耐烦的一点一点的舀在勺子里,高兴吃一口,不高兴还倒在碗里。然后再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讲话,就是不见碗里的点心少下去
每当老师不注意欣欣,她就不吃,而当老师看着时,她是能够一口一口好好吃的,所以我停在她的面前,看着她。她注意到我在看她,认真的吃起点心,很快也能把碗里的点心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