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学反思1
一、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体验文本的语言特色。课堂上学生直面文本,与语言亲密接触,充分感受小女孩在窃读过程中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并结合文中语句,联系自身感受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然后再次研读课文,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为散发点,从具体语句中咀嚼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的滋味,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二、关注学生言语现象,让学生学“语”习“文”。语文教学的主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欣赏、品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交流中充分体现了高段语文的表达特点,不是片言只语,零敲碎打,而是活用课文的语言进行大段语言铺陈叙述,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在这过程中,训练了语感,培养语文素养。
三、教师语言清新隽永,优雅自然,与林海音的文本语言和谐融合。罗老师自始至终定位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引领着学生思维和话题的走向,使课堂问题讨论焦点化,始终围绕“窃读的感受“展开。同时,罗教师家常谈话式的“伙伴语言”,颇富有吸引力,引领着学生在不知不觉走进了文本情境,涵泳了语言,提高了认识。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学反思2
【学情分析】
这个班的学生大多单纯、热情,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上课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氛围。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教材分析】
课文在教材“读书有味”单元。这个单元以读书为关注对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读书,了解读书的好处,掌握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养的好习惯。《窃读记》讲述了一个酷爱读书的女孩的故事。“我”“窃读”的经历一波三折,“窃读”时的心理、动作描写更是入木三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在艰难环境中对读书的酷爱,对人间真情的感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掌握“积累”中的7个词语和自己阅读中遇到的'其他生字词。
(课前预习中完成。)
⑵ 指导学生准确地圈划有关“我”窃读时的心理、动作、神情描写的语句,抓住关键字词,体味“我”窃读时的百般滋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引导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课文注释来疏通生字词的习惯。
⑵ 通过指导学生圈划词句、抓住关键字词作点评的过程,使学生在边读边品中体味文中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阅读指导、质疑答疑,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感悟他人的关爱。
【教学重点】
品读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揣摩人物复杂的心理。
【教学难点】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领悟文本思想内涵。
【教学课时】
1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猜测课题
看到“窃读记”这个课题,你会产生哪些联想?
交流,倾听。
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文本
让学生带着问题速读文本。然后回答所提的问题。
教师适当进行阅读指导。
阅读、思考、讨论。
初步感知全文,获得总体印象。
三、品读文本
提问:作者在“窃读”过程中尝到了哪些滋味?你是怎么知道的?
(阅读、思考、讨论、朗读。)
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揣摩描写人物心理、动作、神情的语句。
四、收束文本
少年的“我”在遍尝“窃读”的种种滋味中慢慢长大,在文章的最后,她写道:“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最后才说?阅读、思考、讨论。
挖掘文章主旨。
五、小结
1、提问:
还有什么问题吗?
2、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个句子?
3、用PPT展示学生习作片段,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质疑、讨论:
⑴ 深度阅读。
⑵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体验离开课堂。
六、布置作业
1、关于作者的介绍,请学生到班级博客上浏览。
2、请学生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发到班级博客上去,让大家分享。
3、请学生以《嗜读记》、《读书的故事》等题目写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借助网络,拓展学习时空。
4、阅读与写作结合。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学反思3
许多课文都有着作者独特的视角,需要我们去敏锐地洞察。文中所蕴含着的写作特色更是可以让人收获连连。尤其是一些微妙的心理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文字的魅力。
课文《窃读记》便是如此,它记叙了作家林海音小时候窃读的心理和乐趣。一个热爱读书的女孩儿,因为家庭与社会的原因,只好偷偷地去书店看书。她的快乐,她的惧怕,都在字里行间,都在她的言语行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身临其境。
通过教学,学生也被深深感染了。于是,我适时地抓住机会,问同学们在学习压力巨大的如今,在整天被家长老师催着啃语文数学的现在,是否也有窃读课外书的经历呢?学生们跃跃欲试,都畅言了自己运用种种办法来偷看课外书的经历。如藏在课桌里看,裹在语文书里看,躲在被窝里看……于是,我让学生也来写写自己窃读的'经历与滋味吧!“我拿起了那本书,心里好像有两个小人儿在打架:‘看!’‘不准看!’‘看!’‘不准看!’……我的心飞快地跳动着,但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了。”“我灵机一动,拿起手电筒,向床上一跃,把被子一掀,我一钻,再一盖,打开手电筒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有时我还会再玩一些小把戏,嘴里无声地乱读一些东西,有时我也会望望天花板,仿佛我在背课文。”……是啊,学生有了感受,一篇篇具有自己独特体悟的文章也就运应而生了。
文字给学生带来了惊喜,带来了感受,带来了情感,让他们在文字的王国里尽情地遨游。如此,学生的情感得以喷发,那他笔尖的文字能不流泻下那一幕幕的感人情景吗?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学反思4
在《窃读记》的教学中,我从课题入手,以记字为线,串起课文,扣住窃读,体味作者对读书的喜爱和窃读的滋味。
1、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体验文本的语言特色。课堂上让学生直面文本,品读重点词句,充分感受小女孩在窃读过程中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并结合文中语句,联系自身感受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然后再次研读课文,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为散发点,从具体语句中咀嚼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的滋味,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2、关注学生言语现象,让学生学“语”习“文”。语文教学的主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欣赏、品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交流中充分体现了高段语文的表达特点,不是片言只语,零敲碎打,而是活用课文的语言进行大段语言铺陈叙述,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在这过程中,训练了语感,培养语文素养。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学反思5
《窃读记》是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作者一方面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起阅读的兴趣,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首先在课前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与享受。接着,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在学生交流时,我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一句,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最后,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受到启发,能够在黄金年龄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幸福。
此外,我在教学时一方面重视朗读,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文章虽没有什么情节冲突,大起大落,但作者的内心却因窃读而波澜起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作者与书相逢的惊喜,匆忙窃读的快乐与惧怕,雨天读书的开心,与书相别的留恋与满足……另一方面,重视语言的积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课文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仔细品味这样写的好处感悟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学反思6
《窃读记》一文,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因为课文多处运用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有通过读才能感受得到。所以,一开课,我就让孩子们大声地、自由地读课文,去感受,读后谈体会。之后,我又逐段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这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我就满足他们的.要求,孩子们读得很好。接着,我又播放比较舒缓的音乐让孩子们自己读,从读中听出他们已经把感受融入文本中了。接下来,我把大量时间还给孩子们,让他们尽情地读。一节课,书声琅琅,学生们读得非常投入,有的学生还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
课后,我静下心来思考,成功的一点是:整堂课读得有层次,学生读的兴致也很高。遗憾的是:虽然我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窃读的滋味和对知识的渴望了,但他们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学反思7
《窃读记》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第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我”放学后急忙跑到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之中偷偷看书时的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表达我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因为是开学第一篇课文,而且我今年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课,准备得比较充分,主要想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重温课堂的滋味。
教学主要围绕“我”读书的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展开。抓住窃读前,窃读时,窃读后的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朗读体会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如饥似渴的样子。还从文中的`重点句子“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入手,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体会。学生从句子中读出了物质(粮食)的重要性,但是精神(读书)的食粮也很重要。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学反思8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首先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时,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可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其中“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予以重点体会,然后,我着重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最后,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受到启发。
另外,本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所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出作者与书相逢的惊喜、匆忙窃读的快乐与惧怕,两天读书的开心,与书相别的留恋与满足,是本文教学的另一重点。这篇课文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对读书的酷爱,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朗读好了,也就体会到了。
五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学反思
《窃读记》教学反思
《窃读记》通过“我”放学后急忙跑到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之中偷偷看书的事情,表达了我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其中作者对自己在偷偷看书时的心理和动作描写得十分细致。
在教学时,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基本上学生都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但仅仅局限于回答为什么快乐或者为什么惧怕。为此,我引导学生除了书本上谈到的感受,再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作者窃读的滋味。比如,生怕别人发现,随时保持警觉地读书会怎样;长时间的站着读书会觉得怎样;饿着肚子读书会怎样„„这样一点拨,学生就能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体会来谈窃读的滋味,对于窃读的滋味学生也就体会得更加深刻了。比如一位学生说:“一本书要换几个书店才能看完,看书时还要察颜观色,并且还只能长时间站立着看书,这样读书会觉得很累,不仅是身体累,而且心也累。”充分说明了窃读的滋味。所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侧重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这才能避免出现空泛的口号式的语言,阅读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是我在09年第一学期上的第一堂语文课,学生的表现比较出色。尤其是朗读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不管是从语气上还是表情上都让我比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