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效果显著。现将我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我在设计课程中没有将课想得那么复杂。而是创设一种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这个空间里,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些学习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
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二、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舞台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我设计的这些主题,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一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的成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市综合实践中心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市中心教研组的活动,认真学习领悟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
本学期,中心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六次教研活动。每次我都能按时积极地参加,认真学习省综合实践暑期新教材培训指导思想,认真领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认真听课评课,认真参加综合实践课例交流。特别是在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我就上一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向全市综合实践教师和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做了经验介绍,获得大家的好评。
这学期,三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课,我能和刚接手这门课程的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能和年级组内其他教师加强联系,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增加了与家长的联系,将这门新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尽个人的领悟做好宣传工作。
二、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实践活动,将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理解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动中。
资源包中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实践内容,我根据每周一节课的有限课时,根据学生的需求,确立了“漫话交通工具”和“与书为友”这两个单元为本学期的实践活动内容。我制定了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方案。在组织每一次的活动前,做到有引导;在活动中,做到跟踪指导;在活动后,安排展示交流。实实在在地落实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体验,获得感悟。例如,在“漫话工具王国”这一单元,学生有去修车铺去调查自行车、摩托车的部件、构造的,有去公交车站点看路牌、调查公交车线路的;有去搜集交通安全标识的……当学生个人或是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成果,获得奖励时,真正获得了参与实践的情感体验。
三、建立综合实践网站,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学期,在市中心教研组的要求下,我在组织实施选定的“与书为友——学会读书”这一实践内容时,建立了综合实践网站。带着“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每一个学段都要有一定的阅读量,3-4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落实课程标准,仅仅在课堂阅读是不够的,必须要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使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何在阅读中获得收益,这要有阅读的方法,才能产生量和质的突破,才能获得真正的情感升华。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要使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阅读方法。”这样一个设计意图,我确立了实践活动目标(1、学生在“热爱中华文化,博览群书,使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结合,提高人文素养”主题思想的影响下,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亲历亲为中丰富知识,学会读书的方法,提高读书的质量。2、学生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安排了主题实践活动内容(读书调查、摘抄欣赏、名人读书、读书名言、、课文资料、读书心得、实践体会),认真地落实活动实施的每一步。比如,学生全部注册,经历了近一个学期的过程。
四、取得的成绩、反思。
通过建立的综合实践网站,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使元旦放假在家,有的学生还自发的上网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学习并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通过上网下载、链接,扩大了阅读量,学会了一点对资料的收集处理的知识,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从情感体验上,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本次在市综合实践网站评比中我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总之,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较之以前,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这来自于学生在实践中能力锻炼的进步。在市中心教研组的指导下,我还应继续努力,积极探索,辛勤耕耘,争取更好的成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3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本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
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大涌牛仔服的发展,生长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还有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古树名木,这些学生都比较容易进行,做得非常好,锻炼了能力。
三、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这学期组织了小制作比赛、设计大赛等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学期里,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4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结合“x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工作方案”,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为目标,以科组建设为重点,以“广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阶段检查”和“综合实践科组巾帼文明岗的创建”为契机,加强对科组建设成果的总结和梳理,同时抓好省、区“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继续在规范中不断向前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期,随着学校班级的增多,科组团队老师也有所壮大,在保证整体队伍稳定的情况下加入了5位新成员,不同学科背景的11位教师分别指导12个不同的班级。尽管科组中大多数老师都有多年执教综合实践活动的经历,专业素养较强,但是也有相当部分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或者对本课程理解不深,通过各种形式的校本研训,特别是新加入教师的培训,使他们的教学水平在专家以及科组老师的帮助下迅速提高。
1、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学期围绕“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专题,继续加强指导教师业务学习,努力探讨校本研训的多种形式,除了传统的专家开设讲座外,还有提供书籍让指导教师“阅读”的自我培训,让学科骨干率先“研读”组织交流的培训;指导教师根据研究专题轮流担任科组活动学习的主讲人;组织科组老师围绕学校征订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进行深入的研读和交流,进一步理清课程的课型及实施的策略。围绕主题,推荐科组四位新手老师上校内研讨课,通过课例的展示,课后集体的研讨反思,进一步的改进课例并在市试点学校检查中把改进后的课例进行展示。上课的教师在实践、探究、反思、积累中快速的成长起来。同时,还多次邀请市、区专家到校指导,开设讲座,参加科组的集备,科组的研讨和座谈,通过不同形式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研讨,使指导老师的课程指导和实施水平不断提升。
2、选派老师外出参加各级研训活动
本学期,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教研活动,并把学习、培训及观摩活动内容及时向科组老师传达,共同学习,实现“互动互强”培训目的。科组2位老师参加了9月份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的第九届全国综合实践年会;2位老师参加了10月份在佛山南海举行的“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食品教育研讨会”;2位老师参加了11月份在深圳市水库小学举行的“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全科组的老师参加了在增城市荔江小学的广州市现场会;科组老师还积极参加区组织的每次区教研活动和网络教研。
3、科组内结对帮扶,共同提高
按照新旧配对,同年级互帮,同主题共享的原则,把科组教师组成一个个学习的共同体,充分发挥科组骨干老师的带头、引领作用,让新加入的老师尽快进入角色并逐渐成长、成熟,“熟手”老师的专业素养也在结对帮扶中得到稳步提高。在迎接市试点学校检查课例展示的筹备过程中,各集备小组从课前集体备、试教、课后的反思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规范课程资源开发,推进课程建设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特色教育。
1、规范博客组群等网络建设
本学期,我校加强搭建网络学习交流的平台,开通新申报课题的组群博客,完善课题的成果管理,合理利用好科组QQ群进行及时的信息发布和研讨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组网络教研研讨氛围。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通过天河部落博客给科组老师提供研讨交流的平台;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积累的优秀课程资源素材及时进行汇集和上传共享,通过网络平台,为我校教师提供必要的理论材料,促进互动与交流,共享课程资源。使博客和QQ群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重要阵地。
2、全方位把握,多层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尽管老师们课程开发的意识增强了,主题开发的范围也从单纯的xx社区延伸到珠江新城,但是老师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开发出来的活动主题由于涉足的范围扩大,却面临着调查困难,难以深入开展研究的问题,导致有些主题活动研究深度不足,甚至半途而废。本学期,科组加强研究活动领域的规划,从学校现有的资源及学生的实际出发,整体布局,多层次开放校本课程资源。以“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邻居”、“我爱CBD现代建筑”三大活动领域为主导,细化各研究领域的活动范围,加强对各班级研究过程的进展情况及相应的指导,确保主题的顺利开展及主题的深入研究。同时,考虑到起始年级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兴趣与爱好等,可以弹性选择活动主题,除了学校开发的三大领域主题外,还可以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领域选择活动的主题。
三、规范课题建设,推动学校科研上新台阶
教育科研引领学科教研,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坚持以综合实践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教科研工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5
综合实践活动做为一门课程,其教育教学方式是活泼、多样的,这主要取决于活动过程是否有意义、有趣味。所以它决不仅仅是一节课,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迈向社会,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开拓视野,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实现与自然、社会及自我的对话与联系。我谈谈这次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几个关键点。
一、活动主题确定的自主性
活动主题的确定,应该基于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关注、热爱,主题的确定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我提醒学生可以从身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事物中去思索、发现,选择的范围十分广。最后确定大主题时,我们采用提出问题——小组归纳——提出主题——集体决议的形式,再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选择子课题(小主题),研究其中的某一方面,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开展研究。
二、活动计划制定的有序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学生全程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分工合作,逐层深入,有的放矢,张弛有度。先做什么,该怎么做,接着做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特别是某些细节,需要制定更详细的计划,这就需要老师细心的指导,比如学生计划去采访某个人,师应提醒学生采访前要先把准备采访的时间,采访的问题预设好。
三、活动过程开展的灵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是开放的,天地之间的所有空间、万物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是给予孩子更广阔的空间,去社会上调查、研究,把学习的外延逐步扩散到家庭、社会及各个层面上。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去动手、去实践、去探究。走出课堂,脚步迈向社会去调查、记录、访问;团结协作,学会解决问题,比如制作手抄报,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排版,有的查资料,有的画图,有的写材料;动手实践,融入真切情感,比如孩子对种植蔬菜十分感兴趣,便让他们亲自动手,在种植、养育过程中触摸着小生命,记录下它们成长的轨迹,感受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感动着自然与生命的奇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6
我校自建校以来,努力实施新课改,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关注自然,体验生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的思想素质的提升,激励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
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确立的课程目标,为体现校本化的观念,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分别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三个分目标,同时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就我校20xx年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一汇报。
一、贯彻新课改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利用市区有利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
我校积极与郑州市科技馆建立手拉手和谐共建单位,把科学课搬到科技馆来上。充分利用科技馆的丰富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不论春夏秋冬,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冬,我校始终坚持每周五下午由科学老师带领两个班的学生前往科技馆参观学习。看着学生们在各项科学仪器前兴致勃勃地研究、思考,在科技馆的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明白某个科学小知识后兴奋的表情,老师们总忍不住为这些孩子感到高兴:一颗爱科学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们纯真的心中扎根了!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珍重健康,我们特和在学校附近驻扎的解放军某炮兵基地联系,带领学生前往参观学习。洁净整齐的营队大院、整齐划一的队列表演、严格的军事化训练,整洁的内务,不时引发学生的啧啧赞叹。
为使学生了解地质结构,我校组织二、三、四、五年级全体学生来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参观,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科普教育。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里面收藏了许多地质方面的实物,包括亿万年前的生物化石和全国各地的地貌介绍,巨大的恐龙化石、几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各个时期和地方的珍贵展品、地理风貌等。整个博物馆为人们勾勒出了一幅宏伟的地球演变史画卷,是学生了解地球历史、生物进化、倡导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综合性大课堂。此次活动为小学生们探索深奥的地质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促使他们从小养成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二、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走向社会,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使文化课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社会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我校五一班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开设了“对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近三年以来的入住率的综合调查”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商务区的住宅小区进行统计调查,结合数学学科所学的列表统计的知识,并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针对个小区入住率的迅猛增长和小区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近两年东区的迅猛发展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更激发学生对腾飞中的郑东新区的热爱。学生还利用上网的机会获取最新的信息,对郑东新区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探究性的研究,描绘了未来水域靓城的蓝图,颇有新意。
五二班的学生在班主任张老师的带领下,对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的交通设施的安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并与交警六大队取得联系,在交警六大队民警的帮助下,学生们走上交警工作岗,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当了解到由于缺少交通信号灯,每年都有几百甚至上千起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看到交警叔叔拍摄到得事故现场惨状的照片时,同学们不禁发出了惊叹,更坚定了要把 “关于交通设施安装情况的调查统计”这一活动做到底的决心。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详细调查与统计,学生们拍摄了大量图片,做了近万字的活动汇报册,还自发组织给河南省公安局的黄保卫局长写了建议信,建议尽快在东区没有安装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安装上安全标志,以确保过往车辆、行人的出行安全。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深深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下定决心要做优秀交通小卫士!
四年级老师结合年级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我爱东区美丽的桥”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到东区大大小小近百座桥前,实地考察桥的外观、构造,了解桥名的由来及传说,拍下了几百张美丽的图片,并在校内开展了“东区桥韵”大型摄影展,将东区美丽的桥展示在师生面前,再一次掀起学生热爱东区的热潮!
三、重视活动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与风采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做中学”的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用于课堂师生的交流活动,而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路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
一,要注意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特色,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也获得发展。如:在《神奇的叶子》这一课,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探究和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的学习中了解了鱼的情况。
二,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化,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实施全面教育,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社会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在教《怎样进行观察》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实去感触一下昆虫的世界,这毫无疑问比书上的描述更有说服力。最后,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实验学生生活中的教学。
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报复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生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合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最后,小学综合实践课先有系统性的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应回归社会与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8
和着三月的春风,教室里传出了欢快的《别看我只是一只羊》歌曲,仔细听,还有孩子们童声的伴唱,孩子们兴奋地晃动身子、摇着脑袋、手打节拍跟着唱啊、笑啊,循着声音望去,不是音乐课,也不是在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而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始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有可爱的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费羊羊,孩子们可喜欢了,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有真的动物羊,你们喜欢吗?你们了解吗?你们想研究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羊的世界。在快乐的歌曲结束后,我引领孩子们进入了这节课的活动主题《走进羊的世界》。
谁能说说你所见到的羊的样子?能不能把你看到的羊的形象画一画呢?我微笑着问孩子们,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纷纷发言,有的羊是白色的、黑色的、灰色的、软软的毛,有的羊有长长的、硬硬的犄角,有四条腿,有漂亮的耳朵??孩子们都高兴认真地画起来,有一个同学还自告奋勇地到黑板前面来画,只见他挥洒自如,寥寥几笔一只正在吃着鲜嫩小草的山羊就展示在了同学们的面前。画后,同学们积极地传阅着,欣赏着,形态各异的羊栩栩如生,大家互相称赞着,并从中观察到了羊有很多不同的外形特点以及种类。接着我展示了六副关于羊的图片,启发孩子们认真地思考:羊在我国的广大农村,遍地都是,全身是宝,是一种典型的富有经济价值的动物,羊肉可以吃,羊奶可以喝,羊毛可以制作羊绒毛衣??羊的世界里蕴藏着很多值得探秘的知识,你们想知道吗?孩子们好奇地睁大眼睛地喊道:“很想呀!”想知道什么?想知道羊吃什么?怎样睡觉?羊的种类有多少?羊身上各部位的价值有哪些?我相机地引导孩子们确定了自己的研究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把它分成“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利用价值” 三个子课题,然后自愿结组,分组探究。
如何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在小组活动中有哪些活动方式?活动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进行调查访问?如何搜集关于羊知识方面的资料?在调查研究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我出示课件进行分别指导,为了体现延续性,我结合上次活动采用表演的方式,巩固小组活动技巧,我微笑着问,“谁来表演一下?”孩子们更高兴了,能做演员,真好!三个同学走到讲台上,做了情景模拟表演,演得绘声绘色,这使其他孩子同时在欢笑中,也得到启迪和思考。接下来小组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展开讨论,每个小组都讨论激烈,各抒己见,我适时出示了小组活动计划表,让各小组根据分工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的角色填写了计划表。填完后,各小组畅谈了他们的活动计划和他们预期的活动成果,有的小组说要结合网络知识,收集整理资料,做一期手抄报;有的小组要把自己调查采访和拍的图片发到微博、日志、博客上;有的小组在调查回来后,分类整理,订一本小册子,和家长同学分享。就这样,课堂教学在学生的欢笑声中结束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9
一、工作回顾
开学初,我认真研读教材,以努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调查分析,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指导按计划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的组织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完成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生成或改变。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
三、主要经验与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而它体现综合性、整合性。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存在不足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但我们学校条件有限,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五、今后努力方向
综合实践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总之,综合实践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们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条捷径,要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的大众学科,那老师们的教法必须研究的,这一条路该怎么走,确实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转化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新兴学科,使大家明确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和学生同成长”。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10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崭新的课程形态正日益深入人心,并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活力。几年来,我们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切实重视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活动时空。
(一)开发环境教育资源。为使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环境,自觉自主地保护环境,我们重视了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组织观察、进行采访、专题研究、参与管理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环境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类的紧密联系,获取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开发生活教育资源。我们注意挖掘生活教育资源,让学生走进家庭学当家,走上街头管交通,走进商店学营业,走进银行学储蓄,走进车站学服务,走进社区学管理……从而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
(三)开发文化教育资源。我们还以坚持多年的“诵千古美文,做中华赤子”活动为载体,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充实人文内涵,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二、讲究实施方法,确保活动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开始实施阶段,我们曾碰到诸多矛盾。一是时间的安排问题。二是内容衔接的问题。三是谁来兼课的问题。四是教师指导的问题。有些复杂的活动,老师不作具体指导,学生不知干什么,怎样干。
1、时间确定体现灵活性。根据课程计划,每周仍是一节大课、一节小课。但在具体操作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合理安排,可分散使用,也可合并使用。对部分阅读型、调查型、实验型、采访型的任务,提倡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去完成。课表上的时间,主要用于实践活动的启动、学生难点的答疑、活动成果的展示。
2、内容选择重视系列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广阔,内容丰的,为保证效果,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寻找学科教材知识之间、能力之间、情感之间的联系点,沟通学科教材与环境教育、生活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间的联系,挖掘活动主题。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认真思考,把握联系,从而围绕一个主题,尽可能地将诸多内容融合其中,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年段之间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上互相联系,逐步推进,以形成系列;活动上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以强化效果。
3、活动过程体现操作性。为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我们坚持精心设计每一项活动,细化过程,做到目标具体,环节明确,组织严密,前后相连,整体推进。这样,既能解决活动在一起,时间难以保证,空间难以变换的问题,又可促进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的结合;既可充分发挥家庭优势、学校优势、社区优势,又便于活动中的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及时调整,使方案不断完善,活动不断推进。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
诱发情感:截取反映家乡悠久历史、人文环境、名优特产等方面的精彩“镜头”,通过学生介绍、老师点拨、观看图片等方法,激发学生情感,引发探究心理。
划分小组:按“人文历史、风俗习惯、自然风貌、美好风光、典型人物、典型特产、工业发展、农业生产”等划分活动小组,让学生根据爱好和条件,选择参加,每小组选定一名组长和小组长,他们的任务是组织本小组的活动。在此同时,各小组明确摄像人员、录音人员、资料搜集人员。在学生自由选择的前提下,教师根据班级情况,对小组人员作适当调整,以尽可能地使每个小组的人员构成基本平衡。教者根据活动目标,与可能涉及的单位主动联系,请他们给予支持。
查阅资料:通过阅读书报、查阅县志、上网查询、调查家长、教师、知名人士。四是处理资料: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将其分解为“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实物资料”等。在资料整理中,可在本组选择运用的前提下,把有关资料及时向其他小组推荐。在所有资料到手后,可根据本组主题进行梳理,以保证资料的清晰度。对梳理的资料进行适当处理,对手抄资料尽可能进行电脑打印。对某方面的资料还要进行归并、取舍、提炼。
准备汇报:各小组根据本组搜集的资料,本着“全面展示,资源共享”的原则,考虑本组介绍的内容和介绍的基本程序,编写好介绍提纲。介绍内容都要注意把握要点,对重点部分的内容要真正清楚明白、资料翔实。各小组根据本组介绍的内容和内容占有的形式,确定本组介绍的形式,具体形式有“文字介绍、图片展览、图文结合、音像结合、实物展示”等。
成果展览:各小组根据掌握的资料,安排的叙述顺序,确定的叙述重点,在下面练习介绍。此后分小组上台介绍,介绍中要发挥图片、资料、录音等的综合效应,力求做到语言清晰,说有条理,说有趣味。介绍的过程中,可叙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在展示成果中,让学生体验快乐,升华情感。
活动延伸:各小组出手抄报(手抄报的期数根据本组内容而定),以全面展示活动成果。各人写一篇以“请到我们家乡来”的作文。为全校学生设计以“请到我们家乡来”为主题的综合展览,各主题可根据学生自行调查的情况进行分类。解说员和解说词各小组自行拟写。
4、优化实施方法,体现自主性。综合实践,是特殊认识与特殊实践辨证统一的活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动态变化、和谐发展的过程。为此,我们重视了实施方法的优化,注重活动内容的鲜活性和丰富性,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参与的全员性和全程性,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外显性;注重活动过程的综合性和探究性,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创造性;注重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和平等性,以充分体现学生参加活动的能动性。
三、讲究评价方法,优化激励机制。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既有总结评价的功能,又有纠偏矫正的功能;既有定向导向的功能,又有发展延伸的功能,它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为了激发教师探究综合实践课程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改进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优化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评价,我们坚持了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原则,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提高。
重视自我评价,突出主体性。首先是在自我欣赏中评价。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从搜集的资料到形成作品(制作、体验日记、调查报告、打印资料、采访录音、手抄小报等)都及时积累,妥善保管。活动后,安排时间让他们自我欣赏,从中体验自己的成功。其次是在互相交流中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小组、全班、全校性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了解,互相欣赏,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再则是在成果展览中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全班或全校性的成果展览,让学生自我准备展览,自我组织展览,自我介绍展览,在展览中自我评价。
重视体验评价,突出激励性。每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都鼓励和促进学生人人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只要学生参与到了活动中来,经历了活动过程,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结果的,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知识和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就给予积极的评价。每次交流、展览,都坚持重视学生个体、小组集体、班集体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群体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让人人获得成功,体验成功,享受成功。
注重形成性评价,突出发展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在发展中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不断调整活动评价策略,及时对学生从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等给予评价,以促进活动的不断进展,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在交流中评价。每学期我们都坚持举行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交流,各任课教师可以从资源挖掘、主题确定、内容安排、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资料搜集、资料处理等方面选择一两个重点来谈实施体会,让教师在交流中展示,在展示中评价。学校把教师交流情况作为对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实施情况评价的重要依据。
在展示中评价。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每学期我们举行“三个一”的展示活动,即:一次综合实践方案设计的亮相,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亮相,一次综合实践成果的集中亮相。每一次亮相都坚持人人参与,集中展示,大家“浏览”,让全体教师在展示中形成成就感。
四、重视课程管理,优化管理机制。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切实重视了管理机制的构建,从而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做支撑。
1、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我们把“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主要目标,一切为了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一切为了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并引导他们把教育理念转化向教育行为,我们成立了由校分管领导、特级教师、名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对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对全校综合实践活动从资源的挖掘、内容的选择、专题的确定、计划的制定、方案的编写、方案的实施、实录的撰写、学生的评价、资料的搜集、成果的展示等方面进行指导。
2、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为加强管理,我们根据本校实际,建立了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网络,重视上对下管理和指导,保障下对上负责和联系,做到上下贯通,整体连动,构成网络,以寻求管理效应。
几年来,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首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成长。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中,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主动采用自修──反思的模式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其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学生的活动领域从校内走向校外,活动内容由教材拓展到社会与自然,研究的课题由教师指定发展到学生自主选择,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再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本教材的建设。
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干扰,家庭与社会、家长与教师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的诸多矛盾,使得课程改革面临许多困难。为此,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全面、深入、持久的探索,以促进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1
我校自建校以来,努力实施新课改,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关注自然,体验生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的思想素质的提升,激励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
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确立的课程目标,为体现校本化的观念,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分别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三个分目标,同时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就我校20xx年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一汇报。
一、贯彻新课改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利用市区有利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
我校积极与郑州市科技馆建立手拉手和谐共建单位,把科学课搬到科技馆来上。充分利用科技馆的丰富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不论春夏秋冬,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冬,我校始终坚持每周五下午由科学老师带领两个班的学生前往科技馆参观学习。看着学生们在各项科学仪器前兴致勃勃地研究、思考,在科技馆的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明白某个科学小知识后兴奋的表情,老师们总忍不住为这些孩子感到高兴:一颗爱科学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们纯真的心中扎根了!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珍重健康,我们特和在学校附近驻扎的解放军某炮兵基地联系,带领学生前往参观学习。洁净整齐的营队大院、整齐划一的队列表演、严格的军事化训练,整洁的内务,不时引发学生的啧啧赞叹。
为使学生了解地质结构,我校组织二、三、四、五年级全体学生来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参观,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科普教育。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里面收藏了许多地质方面的实物,包括亿万年前的生物化石和全国各地的地貌介绍,巨大的恐龙化石、几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各个时期和地方的珍贵展品、地理风貌等。整个博物馆为人们勾勒出了一幅宏伟的地球演变史画卷,是学生了解地球历史、生物进化、倡导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综合性大课堂。此次活动为小学生们探索深奥的地质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促使他们从小养成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二、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走向社会,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使文化课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社会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我校五一班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开设了“对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近三年以来的入住率的综合调查”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商务区的住宅小区进行统计调查,结合数学学科所学的列表统计的知识,并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针对个小区入住率的迅猛增长和小区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近两年东区的迅猛发展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更激发学生对腾飞中的郑东新区的热爱。学生还利用上网的机会获取最新的信息,对郑东新区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探究性的研究,描绘了未来水域靓城的蓝图,颇有新意。
五二班的学生在班主任张老师的带领下,对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的交通设施的安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并与交警六大队取得联系,在交警六大队民警的帮助下,学生们走上交警工作岗,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当了解到由于缺少交通信号灯,每年都有几百甚至上千起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看到交警叔叔拍摄到得事故现场惨状的照片时,同学们不禁发出了惊叹,更坚定了要把“关于交通设施安装情况的调查统计”这一活动做到底的决心。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详细调查与统计,学生们拍摄了大量图片,做了近万字的活动汇报册,还自发组织给河南省公安局的黄保卫局长写了建议信,建议尽快在东区没有安装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安装上安全标志,以确保过往车辆、行人的出行安全。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深深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下定决心要做优秀交通小卫士!
四年级老师结合年级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我爱东区美丽的桥”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到东区大大小小近百座桥前,实地考察桥的外观、构造,了解桥名的由来及传说,拍下了几百张美丽的图片,并在校内开展了“东区桥韵”大型摄影展,将东区美丽的桥展示在师生面前,再一次掀起学生热爱东区的热潮!
三、重视活动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与风采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做中学”的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用于课堂师生的交流活动,而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2
综合实践活动做为一门课程,其教育教学方式是活泼、多样的,这主要取决于活动过程是否有意义、有趣味。所以它决不仅仅是一节课,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迈向社会,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开拓视野,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实现与自然、社会及自我的对话与联系。我谈谈这次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几个关键点。
一、活动主题确定的自主性
活动主题的确定,应该基于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关注、热爱,主题的确定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我提醒学生可以从身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事物中去思索、发现,选择的范围十分广。最后确定大主题时,我们采用提出问题——小组归纳——提出主题——集体决议的形式,再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选择子课题(小主题),研究其中的某一方面,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开展研究。
二、活动计划制定的有序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学生全程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分工合作,逐层深入,有的放矢,张弛有度。先做什么,该怎么做,接着做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特别是某些细节,需要制定更详细的计划,这就需要老师细心的指导,比如学生计划去采访某个人,师应提醒学生采访前要先把准备采访的时间,采访的问题预设好。
三、活动过程开展的灵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是开放的,天地之间的所有空间、万物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是给予孩子更广阔的空间,去社会上调查、研究,把学习的外延逐步扩散到家庭、社会及各个层面上。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去动手、去实践、去探究。走出课堂,脚步迈向社会去调查、记录、访问;团结协作,学会解决问题,比如制作手抄报,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排版,有的查资料,有的画图,有的写材料;动手实践,融入真切情感,比如孩子对种植蔬菜十分感兴趣,便让他们亲自动手,在种植、养育过程中触摸着小生命,记录下它们成长的轨迹,感受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感动着自然与生命的奇迹。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3
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是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能突破时间和空间对孩子们的束缚,让孩子们亲身参与,给他们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兴趣,使孩子们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是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如何在低年级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我做如下总结: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要有体验性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其价值就在活动中,而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这就需要一种良好的探究品质来支持学生完成实践探究任务。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过程,在实践尝试中培养探究的品质。一般来说,每次实践活动,都应该让学生从活动准备阶段到活动实施阶段,再到活动总结阶段开展自主实践,经历活动主题的提出、制订活动方案、收集处理信息、进入实际活动情景、进行总结交流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养成周密思考、按计划进行的探究作风,让学生在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严谨探究态度。也只有让学生亲历探究的全过程,学生才会真正有所知,有所悟,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品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内容富有趣味,能极大地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小学低年级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应以游戏为主,让学生在玩中学,寓学于玩,玩中求知。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如果在内容上就不能吸引他们,何谈活动?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有鼓励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发展功能,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与个体差异,不仅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予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样的评价,真正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方能称得上“有效”。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过程才是最美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正在于实践的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研究,学会做事,也让教师不断为了这一目标去研究、去探索。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4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崭新的课程形态正日益深入人心,并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活力。几年来,我们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切实重视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活动时空。
(一)开发环境教育资源。为使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环境,自觉自主地保护环境,我们重视了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组织观察、进行采访、专题研究、参与管理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环境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类的紧密联系,获取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开发生活教育资源。我们注意挖掘生活教育资源,让学生走进家庭学当家,走上街头管交通,走进商店学营业,走进银行学储蓄,走进车站学服务,走进社区学管理……从而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
(三)开发文化教育资源。我们还以坚持多年的“诵千古美文,做中华赤子”活动为载体,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充实人文内涵,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二、讲究实施方法,确保活动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开始实施阶段,我们曾碰到诸多矛盾。一是时间的安排问题。二是内容衔接的问题。三是谁来兼课的问题。四是教师指导的问题。有些复杂的活动,老师不作具体指导,学生不知干什么,怎样干。
1、时间确定体现灵活性。根据课程计划,每周仍是一节大课、一节小课。但在具体操作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合理安排,可分散使用,也可合并使用。对部分阅读型、调查型、实验型、采访型的任务,提倡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去完成。课表上的时间,主要用于实践活动的启动、学生难点的答疑、活动成果的展示。
2、内容选择重视系列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广阔,内容丰的,为保证效果,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寻找学科教材知识之间、能力之间、情感之间的联系点,沟通学科教材与环境教育、生活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间的联系,挖掘活动主题。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认真思考,把握联系,从而围绕一个主题,尽可能地将诸多内容融合其中,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年段之间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上互相联系,逐步推进,以形成系列;活动上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以强化效果。
3、活动过程体现操作性。为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我们坚持精心设计每一项活动,细化过程,做到目标具体,环节明确,组织严密,前后相连,整体推进。这样,既能解决活动在一起,时间难以保证,空间难以变换的问题,又可促进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的结合;既可充分发挥家庭优势、学校优势、社区优势,又便于活动中的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及时调整,使方案不断完善,活动不断推进。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
诱发情感:截取反映家乡悠久历史、人文环境、名优特产等方面的精彩“镜头”,通过学生介绍、老师点拨、观看图片等方法,激发学生情感,引发探究心理。
划分小组:按“人文历史、风俗习惯、自然风貌、美好风光、典型人物、典型特产、工业发展、农业生产”等划分活动小组,让学生根据爱好和条件,选择参加,每小组选定一名组长和小组长,他们的任务是组织本小组的活动。在此同时,各小组明确摄像人员、录音人员、资料搜集人员。在学生自由选择的前提下,教师根据班级情况,对小组人员作适当调整,以尽可能地使每个小组的人员构成基本平衡。教者根据活动目标,与可能涉及的单位主动联系,请他们给予支持。
查阅资料:通过阅读书报、查阅县志、上网查询、调查家长、教师、知名人士。四是处理资料: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将其分解为“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实物资料”等。在资料整理中,可在本组选择运用的前提下,把有关资料及时向其他小组推荐。在所有资料到手后,可根据本组主题进行梳理,以保证资料的清晰度。对梳理的资料进行适当处理,对手抄资料尽可能进行电脑打印。对某方面的资料还要进行归并、取舍、提炼。
准备汇报:各小组根据本组搜集的资料,本着“全面展示,资源共享”的原则,考虑本组介绍的内容和介绍的基本程序,编写好介绍提纲。介绍内容都要注意把握要点,对重点部分的内容要真正清楚明白、资料翔实。各小组根据本组介绍的内容和内容占有的形式,确定本组介绍的形式,具体形式有“文字介绍、图片展览、图文结合、音像结合、实物展示”等。
成果展览:各小组根据掌握的资料,安排的叙述顺序,确定的叙述重点,在下面练习介绍。此后分小组上台介绍,介绍中要发挥图片、资料、录音等的综合效应,力求做到语言清晰,说有条理,说有趣味。介绍的过程中,可叙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在展示成果中,让学生体验快乐,升华情感。
活动延伸:各小组出手抄报(手抄报的期数根据本组内容而定),以全面展示活动成果。各人写一篇以“请到我们家乡来”的作文。为全校学生设计以“请到我们家乡来”为主题的综合展览,各主题可根据学生自行调查的情况进行分类。解说员和解说词各小组自行拟写。
4、优化实施方法,体现自主性。综合实践,是特殊认识与特殊实践辨证统一的活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动态变化、和谐发展的过程。为此,我们重视了实施方法的优化,注重活动内容的鲜活性和丰富性,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参与的全员性和全程性,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外显性;注重活动过程的综合性和探究性,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创造性;注重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和平等性,以充分体现学生参加活动的能动性。
三、讲究评价方法,优化激励机制。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既有总结评价的功能,又有纠偏矫正的功能;既有定向导向的功能,又有发展延伸的功能,它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为了激发教师探究综合实践课程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改进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优化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评价,我们坚持了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原则,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提高。
重视自我评价,突出主体性。首先是在自我欣赏中评价。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从搜集的资料到形成作品(制作、体验日记、调查报告、打印资料、采访录音、手抄小报等)都及时积累,妥善保管。活动后,安排时间让他们自我欣赏,从中体验自己的成功。其次是在互相交流中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小组、全班、全校性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了解,互相欣赏,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再则是在成果展览中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全班或全校性的成果展览,让学生自我准备展览,自我组织展览,自我介绍展览,在展览中自我评价。
重视体验评价,突出激励性。每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都鼓励和促进学生人人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只要学生参与到了活动中来,经历了活动过程,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结果的,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知识和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就给予积极的评价。每次交流、展览,都坚持重视学生个体、小组集体、班集体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群体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让人人获得成功,体验成功,享受成功。
注重形成性评价,突出发展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在发展中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不断调整活动评价策略,及时对学生从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等给予评价,以促进活动的不断进展,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在交流中评价。每学期我们都坚持举行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交流,各任课教师可以从资源挖掘、主题确定、内容安排、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资料搜集、资料处理等方面选择一两个重点来谈实施体会,让教师在交流中展示,在展示中评价。学校把教师交流情况作为对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实施情况评价的重要依据。
在展示中评价。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每学期我们举行“三个一”的展示活动,即:一次综合实践方案设计的亮相,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亮相,一次综合实践成果的集中亮相。每一次亮相都坚持人人参与,集中展示,大家“浏览”,让全体教师在展示中形成成就感。
四、重视课程管理,优化管理机制。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切实重视了管理机制的构建,从而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做支撑。
1、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我们把“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主要目标,一切为了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一切为了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并引导他们把教育理念转化向教育行为,我们成立了由校分管领导、特级教师、名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对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对全校综合实践活动从资源的挖掘、内容的选择、专题的确定、计划的制定、方案的编写、方案的实施、实录的撰写、学生的评价、资料的搜集、成果的展示等方面进行指导。
2、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为加强管理,我们根据本校实际,建立了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网络,重视上对下管理和指导,保障下对上负责和联系,做到上下贯通,整体连动,构成网络,以寻求管理效应。
几年来,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首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成长。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中,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主动采用自修──反思的模式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其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学生的活动领域从校内走向校外,活动内容由教材拓展到社会与自然,研究的课题由教师指定发展到学生自主选择,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再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本教材的建设。
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干扰,家庭与社会、家长与教师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的诸多矛盾,使得课程改革面临许多困难。为此,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全面、深入、持久的探索,以促进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5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本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
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大涌牛仔服的发展,生长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还有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古树名木,这些学生都比较容易进行,做得非常好,锻炼了能力。
三、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这学期组织了小制作比赛、设计大赛等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学期里,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6
一、工作回顾
本学期以来,我担任六(2)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开学初,我认真研读教材,以努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调查分析,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并按计划,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地组织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取得成绩
在教学工作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结合我乡的人文地理条件,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而它体现综合性、整合性。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存在不足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但我们学校条件有限,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四、今后努力方向
综合实践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会的现状与发展。总之,综合实践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们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条捷径,要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的大众学科,那老师们的教法必须研究的,这一条路该怎么走,确实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转化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新兴学科,使大家明确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和学生同成长”。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7
和着三月的春风,教室里传出了欢快的《别看我只是一只羊》歌曲,仔细听,还有孩子们童声的伴唱,孩子们兴奋地晃动身子、摇着脑袋、手打节拍跟着唱啊、笑啊,循着声音望去,不是音乐课,也不是在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而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始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有可爱的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费羊羊,孩子们可喜欢了,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有真的动物羊,你们喜欢吗?你们了解吗?你们想研究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羊的世界。在快乐的歌曲结束后,我引领孩子们进入了这节课的活动主题《走进羊的世界》。
谁能说说你所见到的羊的样子?能不能把你看到的羊的形象画一画呢?我微笑着问孩子们,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纷纷发言,有的羊是白色的、黑色的、灰色的、软软的毛,有的羊有长长的、硬硬的犄角,有四条腿,有漂亮的耳朵??孩子们都高兴认真地画起来,有一个同学还自告奋勇地到黑板前面来画,只见他挥洒自如,寥寥几笔一只正在吃着鲜嫩小草的山羊就展示在了同学们的面前。画后,同学们积极地传阅着,欣赏着,形态各异的羊栩栩如生,大家互相称赞着,并从中观察到了羊有很多不同的外形特点以及种类。接着我展示了六副关于羊的图片,启发孩子们认真地思考:羊在我国的广大农村,遍地都是,全身是宝,是一种典型的富有经济价值的动物,羊肉可以吃,羊奶可以喝,羊毛可以制作羊绒毛衣??羊的世界里蕴藏着很多值得探秘的知识,你们想知道吗?孩子们好奇地睁大眼睛地喊道:“很想呀!”想知道什么?想知道羊吃什么?怎样睡觉?羊的种类有多少?羊身上各部位的价值有哪些?我相机地引导孩子们确定了自己的研究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把它分成“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利用价值” 三个子课题,然后自愿结组,分组探究。
如何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在小组活动中有哪些活动方式?活动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进行调查访问?如何搜集关于羊知识方面的资料?在调查研究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我出示课件进行分别指导,为了体现延续性,我结合上次活动采用表演的方式,巩固小组活动技巧,我微笑着问,“谁来表演一下?”孩子们更高兴了,能做演员,真好!三个同学走到讲台上,做了情景模拟表演,演得绘声绘色,这使其他孩子同时在欢笑中,也得到启迪和思考。接下来小组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展开讨论,每个小组都讨论激烈,各抒己见,我适时出示了小组活动计划表,让各小组根据分工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的角色填写了计划表。填完后,各小组畅谈了他们的活动计划和他们预期的活动成果,有的小组说要结合网络知识,收集整理资料,做一期手抄报;有的小组要把自己调查采访和拍的图片发到微博、日志、博客上;有的小组在调查回来后,分类整理,订一本小册子,和家长同学分享。就这样,课堂教学在学生的欢笑声中结束了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8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结合“x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工作方案”,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为目标,以科组建设为重点,以“广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阶段检查”和“综合实践科组巾帼文明岗的创建”为契机,加强对科组建设成果的总结和梳理,同时抓好省、区“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继续在规范中不断向前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期,随着学校班级的增多,科组团队老师也有所壮大,在保证整体队伍稳定的情况下加入了5位新成员,不同学科背景的11位教师分别指导12个不同的班级。尽管科组中大多数老师都有多年执教综合实践活动的经历,专业素养较强,但是也有相当部分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或者对本课程理解不深,通过各种形式的校本研训,特别是新加入教师的培训,使他们的教学水平在专家以及科组老师的帮助下迅速提高。
1、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学期围绕“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专题,继续加强指导教师业务学习,努力探讨校本研训的多种形式,除了传统的专家开设讲座外,还有提供书籍让指导教师“阅读”的自我培训,让学科骨干率先“研读”组织交流的培训;指导教师根据研究专题轮流担任科组活动学习的主讲人;组织科组老师围绕学校征订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进行深入的研读和交流,进一步理清课程的课型及实施的策略。围绕主题,推荐科组四位新手老师上校内研讨课,通过课例的展示,课后集体的研讨反思,进一步的改进课例并在市试点学校检查中把改进后的课例进行展示。上课的教师在实践、探究、反思、积累中快速的成长起来。同时,还多次邀请市、区专家到校指导,开设讲座,参加科组的集备,科组的研讨和座谈,通过不同形式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研讨,使指导老师的课程指导和实施水平不断提升。
2、选派老师外出参加各级研训活动
本学期,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教研活动,并把学习、培训及观摩活动内容及时向科组老师传达,共同学习,实现“互动互强”培训目的。科组2位老师参加了9月份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的第九届全国综合实践年会;2位老师参加了10月份在佛山南海举行的“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食品教育研讨会”;2位老师参加了11月份在深圳市水库小学举行的“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全科组的老师参加了在增城市荔江小学的广州市现场会;科组老师还积极参加区组织的每次区教研活动和网络教研。
3、科组内结对帮扶,共同提高
按照新旧配对,同年级互帮,同主题共享的原则,把科组教师组成一个个学习的共同体,充分发挥科组骨干老师的带头、引领作用,让新加入的老师尽快进入角色并逐渐成长、成熟,“熟手”老师的专业素养也在结对帮扶中得到稳步提高。在迎接市试点学校检查课例展示的筹备过程中,各集备小组从课前集体备、试教、课后的反思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规范课程资源开发,推进课程建设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特色教育。
1、规范博客组群等网络建设
本学期,我校加强搭建网络学习交流的平台,开通新申报课题的组群博客,完善课题的成果管理,合理利用好科组QQ群进行及时的信息发布和研讨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组网络教研研讨氛围。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通过天河部落博客给科组老师提供研讨交流的平台;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积累的优秀课程资源素材及时进行汇集和上传共享,通过网络平台,为我校教师提供必要的理论材料,促进互动与交流,共享课程资源。使博客和QQ群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重要阵地。
2、全方位把握,多层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尽管老师们课程开发的意识增强了,主题开发的范围也从单纯的xx社区延伸到珠江新城,但是老师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开发出来的活动主题由于涉足的范围扩大,却面临着调查困难,难以深入开展研究的问题,导致有些主题活动研究深度不足,甚至半途而废。本学期,科组加强研究活动领域的规划,从学校现有的资源及学生的实际出发,整体布局,多层次开放校本课程资源。以“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邻居”、“我爱CBD现代建筑”三大活动领域为主导,细化各研究领域的活动范围,加强对各班级研究过程的进展情况及相应的指导,确保主题的顺利开展及主题的深入研究。同时,考虑到起始年级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兴趣与爱好等,可以弹性选择活动主题,除了学校开发的三大领域主题外,还可以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领域选择活动的主题。
三、规范课题建设,推动学校科研上新台阶
教育科研引领学科教研,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坚持以综合实践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教科研工作。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路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
一,要注意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特色,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也获得发展。如:在《神奇的叶子》这一课,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探究和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的学习中了解了鱼的情况。
二,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化,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实施全面教育,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社会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在教《怎样进行观察》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实去感触一下昆虫的世界,这毫无疑问比书上的描述更有说服力。最后,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实验学生生活中的教学。
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报复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生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合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最后,小学综合实践课先有系统性的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应回归社会与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10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效果显著。现将我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我在设计课程中没有将课想得那么复杂。而是创设一种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这个空间里,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些学习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
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二、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舞台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我设计的这些主题,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一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的成功。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11
一、工作回顾
开学初,我认真研读教材,以努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调查分析,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指导按计划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的组织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完成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生成或改变。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
三、主要经验与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而它体现综合性、整合性。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存在不足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但我们学校条件有限,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五、今后努力方向
综合实践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总之,综合实践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们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条捷径,要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的大众学科,那老师们的教法必须研究的,这一条路该怎么走,确实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转化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新兴学科,使大家明确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和学生同成长”。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12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市综合实践中心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市中心教研组的活动,认真学习领悟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
本学期,中心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六次教研活动。每次我都能按时积极地参加,认真学习省综合实践暑期新教材培训指导思想,认真领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认真听课评课,认真参加综合实践课例交流。特别是在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我就上一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向全市综合实践教师和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做了经验介绍,获得大家的好评。
这学期,三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课,我能和刚接手这门课程的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能和年级组内其他教师加强联系,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增加了与家长的联系,将这门新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尽个人的领悟做好宣传工作。
二、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实践活动,将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理解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动中。
资源包中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实践内容,我根据每周一节课的有限课时,根据学生的需求,确立了“漫话交通工具”和“与书为友”这两个单元为本学期的实践活动内容。我制定了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方案。在组织每一次的活动前,做到有引导;在活动中,做到跟踪指导;在活动后,安排展示交流。实实在在地落实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体验,获得感悟。例如,在“漫话工具王国”这一单元,学生有去修车铺去调查自行车、摩托车的部件、构造的,有去公交车站点看路牌、调查公交车线路的;有去搜集交通安全标识的……当学生个人或是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成果,获得奖励时,真正获得了参与实践的情感体验。
三、建立综合实践网站,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学期,在市中心教研组的要求下,我在组织实施选定的“与书为友——学会读书”这一实践内容时,建立了综合实践网站。带着“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每一个学段都要有一定的阅读量,3-4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落实课程标准,仅仅在课堂阅读是不够的,必须要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使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何在阅读中获得收益,这要有阅读的方法,才能产生量和质的突破,才能获得真正的情感升华。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要使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阅读方法。”这样一个设计意图,我确立了实践活动目标(1、学生在“热爱中华文化,博览群书,使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结合,提高人文素养”主题思想的影响下,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亲历亲为中丰富知识,学会读书的方法,提高读书的质量。2、学生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安排了主题实践活动内容(读书调查、摘抄欣赏、名人读书、读书名言、、课文资料、读书心得、实践体会),认真地落实活动实施的每一步。比如,学生全部注册,经历了近一个学期的过程。
四、取得的成绩、反思。
通过建立的综合实践网站,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使元旦放假在家,有的学生还自发的上网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学习并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通过上网下载、链接,扩大了阅读量,学会了一点对资料的收集处理的知识,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从情感体验上,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本次在市综合实践网站评比中我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总之,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较之以前,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这来自于学生在实践中能力锻炼的进步。在市中心教研组的指导下,我还应继续努力,积极探索,辛勤耕耘,争取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