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刚要》之体会
刚开学,听说要上一门《近现代史纲要》,我的心里充满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学过,内容差不多,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区别嘛,怎么还要学?而学习了之后我意识到,我们是学了,但是没用心。有些时候很用心只是为应付考试。然而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不是记忆史实应付考试,是要我们从“前车之鉴”里去思考现在,并勇于承担我们应背负的责任。于是我想这次以一种全新的心态去学:是作为一个中华儿女去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而不是作为一个为考试准备的学生。
站在现在去回顾历史,有喜有悲,有痛和恨,也有喜与爱。观古代,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古代文明,无一不展示了我们民族的历史悠久。无论从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我们的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也就是这种文明催生的体质曾让我们的作为天朝上国存在着,甚至繁荣昌盛过很长一段时间,导致天朝的人们都坚定地认为除了中国,一切国家都是位卑的夷邦。而后来世界大局千变万化,资本主义的萌芽与繁荣是不能容忍中国的闭关锁国,它需要更多的资本与原材料来壮大资本主义。所以中国被逼上了一条终点极有可能是灭亡的的道路。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挑战着我们古老的中国,使它面临着整个中国的生存的危机。想到这里,心情是沉重的。
但是,西方列强的入侵也让中国的社会阶级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代表着希望的新阶级应时而生。于是这悲中的一点点喜悦来临了。中华民族受到了外来帝国主义残暴的压迫,我们面临着亡国的阴影,但这正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最初契机。无数的爱国志士,为此不屈不挠,英勇顽强与侵略者斗争,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于是,后来才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富裕,综合实力的日益强大使得中华民族能立足于世界。这是无数革命先驱们的热血所浇灌出来的最甜美的果实。这是我们的自豪与最大的喜悦。
然而,我们不能一直沉浸在这种“收获”的喜悦中,否则就会重蹈天朝的“覆辙”。因为历史终究是历史,辉煌和耻辱都将流逝,我们应该更多地着眼于现在。是的,那些历史精神和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须深刻理解并铭记于心,甚至要学会融入到当今社会中造福人,让我们学习的历史在我们的头脑中产生作用。
我们应当明确当今社会的主要任务是现代化建设,它是经济的,政治的,也是文化的。我不敢妄言,我们将来要挑社会的大梁,因为我们不是日理万机的领导人,无法去干涉重大政务。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一份力量,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千千万万个我们这样平凡的年轻人能够引导的。高中学习政治,记得最深刻的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中国大学生就业难”,“政府在努力扩大就业机会”,然而经济不应该只是国家政府的事情,如果我们年轻人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夯实基础,勇于锻炼自己的技能,使自己适应工作需求,是不是工作光顾我们的机会更大呢;总说中国的贪污腐败令人沮丧,可是政府不正在努力吗?我们作为公民也不能只观望,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来关心国家大事,当然我们有在尽责任,网络上曝光出的官员的各种不当甚至违法行为不正是我们这平凡的大众努力的结果吗?我们应该都还记得让人寒心的小悦悦事件,这是证明中国人道德滑坡的最鲜明的例子之一,我们年轻人,接受了十几年教育的年轻人应该为此做点什么,比如在网络上宣传,完就正在丧失的人性的温暖,我看过一个视频,北京的一些青年自发在人多的广场跳舞,其主题是“拒绝毒品”,通过快闪来传播这种正能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事业的希望,所以别让历史蒙上厚厚的灰尘,认真的去对待它吧。把心真正的放进那些史实里,去发掘放在现在仍然有用的东西,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要肩负属于我们自己的责任。祖国的美好未来等着我们去创造呢。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习近平现代史,听老师生动的讲解,我对中国近代的屈辱和艰辛有了更加深 刻的印象,同时也为从屈辱和艰辛中体现出来的民族 精神而感到自豪。一方面,我对中国近现代的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深刻的体会。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自身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富裕,进行过长期的英勇奋斗。正是这些斗争,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灭亡中国的阴谋,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在我们上中学就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但那时的我仅仅是把这些历史事实当做故事来学习来背诵的。我根本没有往历史深处思考这些历史事实,它们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以及带给我们的启发。这些本是我们学习历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却被我们所忽略了。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毛泽东也讲过:历史是值得注意的。只有认真学习了近代史、了解中国的荣辱史,我们才能做到以古为镜、知古鉴今,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历史终究是历史”,辉煌和耻辱都已流逝而去,但历史的精神和宝贵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并铭记于心的。进入大学后,我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让我第一次深刻的懂得了学习习近平现代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学习习近平现代史。纲要不仅让我更加细致的了解到中国在近现代所发生的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这些历史所表达的历史意义,以及通过这些历史事实对今天的我们将有怎样的启示。常言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要想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日将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就必须以史为鉴,从历史的成功与失败中吸取经验与教训。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由独立逐渐变成半殖民地、有封建逐步成为半封建的国家。清朝以前,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处于世界的巅峰。到了清朝,当朝统治者以此为傲,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并由此带来的危机逐一爆发。毛泽东曾说过,落后就要挨打!由于中国的糜烂、腐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狂潮席卷中国,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格局。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味赔款求和,西方大大小小的国家争先入侵中国,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被迫签下了大批的不平等条约。反外侵斗争的几十年里,中国政权和经济都遭到严重冲击,中国人民在深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同时,经济负担更加重、政治压迫更加深。
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耻辱的历史、也是悲壮的抗争史。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客观面对历史,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科学是发达的、社会是进步的、人是要自强的,我们要认识这一点,“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必须要自强!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了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或是资产阶级革命,但最终都失败了,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了这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探索中壮大,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人民真正的当家做了国家的主人。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旧中国110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结束了,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由此开始了我国的现代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共产党也与时俱进,相继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指导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历史终究是历史”,辉煌和耻辱都已流逝而去,但历史的精神和宝贵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并铭记于心的。虽然中国近现代史在初中、高中阶段我们也曾学习过,但每次学完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悟,毕竟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就我们自身对历史的把握和理解而言是有差别的。通过大学的进一步学习,我也形成了新的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从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慢下了发展的步子,在世界的地位也一蹶不振。虽然当时也是疆域辽阔,人才济济,但清政府的统治模式已被历史的车轮所赶超,思想守旧的清政府统治阶级还以“量中华之物力”而沾沾自喜,“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终于“起视四境,而‘豺狼’又至矣”。中国从成立以来,也遇到过挫折,走了许多弯路,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不断努力地开辟、前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每一代人都肩负着独特的历史使命。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性世纪。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事业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信息革命的飞速前行,经济政治的竞争较量,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使当代青年的视野更加宽阔,信息更加丰富,思想更加解放,面对的问题和矛盾更加复杂,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更加重大。
经过一个学期《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我深刻的了解了中国是从怎样的坎坷中走,未来将怎样走。我也明确了作为大学生肩负了怎样的历史任务,明白要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篇:浅析近现代史纲要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爱国主义教育
论文摘要: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纲要》课教学,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也是“纲要”课教育的永恒主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新开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它为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必须的知识铺垫。在中国近现代丰富的历史资源中,挖掘思想性、政治性强的内容,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并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纲要》教学始终,必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纲要》课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
一、《纲要》课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个国家的国民对本国的历史愈了解,愈能激发爱国心。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纲要》课使大学生对祖国的历史传统有深刻的了解,进而产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崇敬之情、对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2.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科学地解决了近代中国人民爱国运动一直没有正确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即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前途以及战略等问题,并且在中国人民爱国革命斗争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指明了方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近百年爱国斗争中做出的最重要的经验总结。
3.可以使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深刻体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本质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必须爱社会主义,这是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因为,中国革命的历史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才能发展中国”这一真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工作重心,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把中国引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4.可以使学生坚定、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纲要》课可以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历来反对分裂,统一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港、澳、台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被分割出去的,但他们始终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统一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成功地在香港、澳门得以实现,为台湾回归祖国提供了典范。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让学生懂得,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不能得逞。《纲要》课可以帮助学生理性思考,坚决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的统一。
二、通过《纲要》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正确方法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影响到政治、意识形态、社会结构、文化等各个方面,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赖,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造成极大的挑战和冲击。《纲要》课教师必须利用本课程的优势,抓住重点,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1.注重在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胡锦涛同志说过:“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在《纲
要》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能“以史为鉴”,“以古鉴今”,关注生活,关注现实,跟踪时事热点,就可以加深学生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科学地预见未来。将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爱国情怀,使爱国主义教育紧跟社会发展的进步潮流,把握时代主题,与时俱进。
2.注重以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激发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前途的牵挂和担忧,这种牵挂与担忧凝聚着人们炽热的爱国情感,流露出人们真挚的爱国热情。近代中国的历史可以警示学生,一旦国家丧失了独立和主权,无力捍卫整个民族的尊严,国民也就不再拥有个体的尊严和自由。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刻揭露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列强肆意杀戮、践踏中国土地、勒索赔款、抢掠领土,把中国一步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行。通过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回顾,可以激发起学生奋发图强的斗志和立志改变祖国落后面貌的爱国激情,引导学生认识到必须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3.注重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旧有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打折扣,严重束缚了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思考。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采用以探究为主、合作为主、体验为主等学习形式进行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可以充分利用图片、幻灯、音响等手段,再现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人物、壮阔历史场面,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4.注重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和巩固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巩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高校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尤为关键。高校应把假期实践活动作为一项教学活动来抓,配备业务精、素质好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本着“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开展各种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要通过假期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党的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针对部分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状,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乡情和民情。
5.注重抢占网络阵地,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
信息时代,大学生“网民”日趋增多。网络的开放性使其成为“地球村的高音喇叭”,成为各种企图颠覆社会主义中国的敌对势力的“公开论坛”。对于通过网络削弱部分大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的企图不可等闲视之,要加强大众传媒特别是因特网的舆论导向,善于应用高科技手段,让大学生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接受教育,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主动开辟、利用、净化和占领网络这个新阵地。
综上所述,爱国主义是《纲要》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宣传爱国主义、弘扬民族浩然正气则是《纲要》课的重要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到《纲要》课程的本身优势,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使这门课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纲要》课奏响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Z].2004-10-15.[2]教育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杨凤霞.创新教学模式 突出育人功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5).
第四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拿破仑曾说:“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每次看到这句话,我都心里既高兴却又满是心酸。高兴的是如今的中国在世界上确实有了一席之地,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国际影响力也日渐增强,敢于对一些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事说不,敢于维护
民族尊严,敢于抗争。
但是,哪怕我们国家如今发展了,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历史不能忘,更何况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更不能忘。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玲玲的教训啊!古人有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唐太宗也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有今人真正理解了近代为什么落后,国家和民族为什么会遭遇如此浩劫,才会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中国近现代史连接过去和现在,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从1949年中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史。
对于近代中国所蒙受的屈辱,我曾一直将其归咎于满清的腐朽,闭关锁国,清帝昏庸无能,慈禧愚昧无知,致使中国积弱,民族蒙尘,无数民族瑰宝流失海外,灿烂的中国文化差点毁于一旦,以及那场让中国元气大伤的日军侵华战 争,每次回想,总是气愤填膺,一股热血涌动在心里,恨不能穿越回近代中国,如诗中之所写:炎黄地,多豪杰,以一敌百人不怯。人不怯,仇必雪,看我华夏男儿血。男儿血,自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手提黄金刀,身配白玉珏,饥啖美酋头,渴饮罗刹血。儿女情,切抛却,瀚海志,只今决。男儿仗剑行千里,千里一路斩胡羯。爱琴海畔飞战歌,歌歌为我华夏贺。东京城内舞钢刀,刀刀尽染倭奴血。立班超志,守苏武节,歌武穆词,做易水别。落叶萧萧,壮士血热,寒风如刀,悲歌声切。且纵快马过天山,又挽长弓扫库页。铁舰直下悉尼湾,一枪惊破北海夜。西夷运已绝,大汉如中天。拼将十万英雄胆,誓画环球同为华夏色,到其时,共酌洛阳酒,醉明月。可惜的是,要真有月光宝盒该多好啊!不过这也只能想想罢了。
之后,在这学期学了这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后,我的思想发生了些改变,虽然看到书上写着洋人残害中国人,在中国为非作歹,甚至一些汉奸甘愿充当走狗,心里仍是很愤恨,但老师说得对,分析历史不能带着个人情感,要客观公正,横向纵向地剖析它,才能有所得,才能看清本质,找到其中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影响因素。才能为今人所用。
中国近代史就其主流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程。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各 个阶级轮番上阵,抵御外虏,救亡图存,从地主阶级改良派,农民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曾为抗击外国侵略做出贡献,促进民族思想的觉醒,震醒了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美梦中的国人。最终,国人选择了共产党,党也没有让人民失望。党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而我们学习历史,不就是为了深刻理解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从中吸取精华,使自己明智吗?不就是为了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发生吗?我们当代大学生幸运地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没有生活在封建压迫,官僚剥削的封建王朝,没有生活在战乱频发,满目疮痍,人命贱如狗的军阀统治时期,我们没有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也许我们有听爷爷,有听父母讲过,但没有亲身经历又如何能想象的到那种苦难。这使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的生活。但是,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不能沉迷于灯红酒绿中,而要时时刻刻有危机感,要知道我们国家周围还有多少充满敌视的目光注视着我们,它们怕,对,它们怕中国崛起,怕中国威胁到它们的生存,所以它们要抑制中国的发展,处处给中国下绊子。这是 我们每个国人都必须认识到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是大学生?更要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其下一站就是社会,要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这样我们才能以清醒的态度、严谨的唯物史观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国民,“落后就要挨打”,敬告青年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一部人民坚决的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更是一部艰辛勇敢的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虽然中国近现代史在初中、高中阶段我们也曾学习过,但每次学完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悟,毕竟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就我们自身对历史的把握和理解而言是有差别的。通过大学的进一步学习,我也形成了新的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从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慢下了发展的步子,在世界的地位也一蹶不振。虽然当时也是疆域辽阔,人才济济,但清政府 的统治模式已被历史的车轮所赶超,思想守旧的清政府统治阶级还以“量中华之物力”而沾沾自喜,“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终于“起视四境,而‘豺狼’又至矣”。中国从成立以来,也遇到过挫折,走了许多弯路,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不断努力地开辟、前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正如诗人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要高瞻远瞩、未雨绸缪,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诚然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才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可以说没有中华民族广泛的统一战线,没有人民的力量,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人民并依靠人民的力量战胜了依靠美国、军队却抛弃人民的国民党,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中,做 什么事情都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因为人民群众是时间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坚持“读史,学史,明史,用史”的原则。毛主席说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他还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所以作为大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历史,还必须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今后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每一代人都肩负着独特的历史使命。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性世纪。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事业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信息革命的飞速前行,经济政治的竞争较量,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使当代青年的视野更加宽阔,信息更加丰富,思想更加解放,面对的问题和矛盾更加复杂,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更加重大。
因此当代大学生“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学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高效地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本领,认清世情国情,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以后,深入群众,投身实践,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各自所承担的工作中和岗位上刻苦锤炼、顽强拼搏,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短短几个月的学习与积累,我收获颇多,也深有感触。收获的是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近代的这段历史,感触的是知道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使我倍感珍惜。我觉得在我的大学期间学习这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本学期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特权,深深地操纵着中国,中国的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中国的天是黑暗的,地也是黑暗的,老百姓门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此时,光荣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就在八年的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谋求人民生活幸福、安稳,提出了与国民党和平建国的方针,但是,由于蒋介石的不甘,挑起了全面内战,人民又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俗话都有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明知道在失去民心的情况下毅然发动内战,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国民党不是军事力量不及共产党,而是忽略了广大的中国人民,也忽略了早已经厌倦战争的国民党士兵,其失败的结果是必然的。在经过艰苦的斗争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大的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凝结了中国几亿人的梦想,有多少战士和多少无辜的民众何曾不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但是他们却再也盼不到了,但是他们是不该被遗忘的人群,他们为了新中国做出了牺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段期间,中国共产党艰难的探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在一次次成功与喜悦、一次次失败与泪眼中,艰难前进,只为了能让中国更加强大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水平更加好,虽然经过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们深刻的领悟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应该是关于国家富强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关的,收获了十年的惨痛教训,让中国共产党深刻的认识了自身的不足与缺点,但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或者说,祸悉福之所倚,一次次的打击与挫折打败不了中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改革开放至今犹存,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使得我们国家日益强大起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好转,并不断提高,试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吗?会有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世界中提高的情形吗?答案是否定的。
通过更深刻的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听老师生动地讲解和观看老师播放的影像资料,我对中国近代的屈辱和艰辛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对现代的生活倍感珍惜,也为从屈辱和艰辛中提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而干到自豪。对于我来说,现在能做的就是永不遗忘中国耻辱的历史,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并好好学习,将来毕业了,有机会为国家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日后建设更加强大更加富强更加现代化的祖国打好基础。作为一个大学生,肩负的不仅仅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期望,更肩负着国家的期望,试想,一个大学生总有一种反正我不做总有人做的态度,那么成千上万的大学生都是这样的心态,那我们国家的未来该往哪个方向发展。一个学期过得很快,复杂繁多的历史仅仅浓缩在几个月的学习中,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日后我必将加强自我学习,到图书馆等地方加深学习,将来我一定要用马克思的思想来鞭策自己,并把它作为我行动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