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大纲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00:5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史大纲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史大纲读后感》。

第一篇:国史大纲读后感

国史大纲读后感

《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内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20世纪中叶之中国历史的演变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的状况及其相互影响。全书力求通贯,便于读者明嘹治乱盛衰的原因和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本书成于艰苦的抗战年代,作者的忧患之情跃然纸上,对学生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积极作用。著者钱穆(1895.7.30-1990.8.30)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江苏无锡人,原名恩,字宾四,民元改名穆。先生家世贫苦,幼时丧父,中学毕业即无力求学,以自学名家。原任中小学教师,1930年后执教于高等学府,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华西大学、江南大学等校教授,创办香港新亚书院。其代表著作有:《刘向歆父子年谱》、《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学私言》、《朱子新学案》、《中国学术通义》、《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等。著者毕生著书70余种,约1400万字。著者在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国史大纲》的《引论》甚为重要,表达了著者的文化观、历史观与方法论。他指出,研究历史,撰写中国通史的目的在于:(1)能将我国民族以往文化演进的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中国已往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种种演变的人们提供所必要的知识。(2)应能在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今中国种种复杂难解的问题,为一般有志革新现实的人所必备参考。前者在于积极的求出国家民族永久生命的源泉,为全部历史所由推动之精神所寄;后者在于消极地指出民族最近病痛的征候,为改进当前方案所本。这是钱穆撰写此书的主旨。著者以独特的眼光注意把握时代的变迁,如战国学术思想的变动,秦汉政治制度的变动,三国魏晋社会经济的变动等。近代史学诸流派在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和社会经济三方面研究的结论大体上是:在政治上,秦以来的历史是专制黑暗的历史;在文化上,秦汉以后两千年,文化思想停滞不前,没有进步,或把当前的病态归罪于孔子、老子;在社会经济上,中国秦汉以后的社会经济是落后的。钱穆的通史研究在立论的标准上反对以一知半解的西方史知识为依据,主张深入理解本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个性与特性。他又以整体与动态的方法,把国史看作是一不断变动的历程。他认为,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学术思想是发展变化着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政治制度而言,综观国史,政治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封建(分封)统一到郡县的统一(这在秦汉完成),由宗室外戚等人组成的政府演变为士人政府这自西汉中叶以后到东汉完成),由士族门第再度变为科举竞选(这在隋唐两代完成),考试和选举成为维持中国历代政府纲纪的两大骨干。钱穆十分注意中国行政官吏选拔制度、士在文治政府中的地位、政治权力与四民社会的关系。就学术思想而言,秦以后学术,不仅从宗教势力下脱离,也从政治势力下独立,渊源于晚周先秦,递衍至秦汉隋唐,一脉相承,历久不衰。北宋学术的兴起,实际上是先秦以后第二次平民社会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新气象。就经济而言,秦汉以后的进步表现在经济地域的逐渐扩大,而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政治建设逐渐平等相伴而行,尽管在历史上快慢不同,但大趋势是在和平中向前发展。钱穆也分析了阻碍中国历史发展的“病态”。如中唐以后的社会是一个平铺散漫的社会,政治仍为一

种和平大一统的政治,王室高高在上,社会与政府之间的相隔太远,容易招致王室与政府的骄纵与专擅。又如社会无豪强巨富,虽日趋于平等,然而贫无赈,弱无保,其事不能全部依赖于政府,而民间又苦于不能自振。再如政府与民间沟通在于科举,科举为官后出现腐败等。这都是中唐以后的病态。宋儒讲学主要是针对这种种病态而发。然而宋以后不能自救,中国政治进一步遭到损害。明代废除宰相,尊君权,以及清朝统治,皆背离了传统士人政治、文治政府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中的病态。挽救这些病态则需要一种“更生”。这种更生是国家民族内部自身一种新生命力的发舒与成长。钱穆认为,我民族数百世血液浇灌、精肉培壅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充满了生机,不仅能挽救自身病态,而且能回应西方文化挑战,争取光辉的前途。另外,钱穆先生还针对中国的民主进行了评判。有人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没有民主,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生活在专制之中,但是先生不是这样人为的,因为在封建社会中,民主也是存在的,只是不如现在这样透明和开放而已。毕竟,在同时代的各国之中,中国的封建社会还是很民主的。在中世纪的各个西方国家中,很大的一部分国家是家族世袭制,相对来说,那更加没有民主了。只是在近代,西方的国家踩在其他国家的肩膀上,才积累了财富,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家政策。中国在封建社会之中,科举制度是民主的很大的代名词。科举制度是所有人都可以平等的参加的,我们姑且不论这种科举制度的好坏,但是这种制度确实给了寒门子弟登入仕途的道路,影响深远。

《国史大纲》至少在五个方面作出了开创性建树:其一,标志着钱穆史学体系的形成,使他从20世纪上半期居于主流的以胡适、顾颉刚、傅斯年为代表的“新考据学派”中突围出来,实现了他从疑古到信古、从考据到义理、从历史研究到文化研究、从考史到著史的历史性转变。其二,钱穆第一次明确地把文化、民族与历史三者联系起来考察,认为历史就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展开和演进,研究历史的目的不但要厘清历史事实,更重要的要弄清事实后面所蕴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进而形成自己既有别于新考据学派,又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型历史观,成为二十世纪文化民族主义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三,钱穆从强调文化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基础出发,对新考据学派所持的史学观进行了批评,集中彰显了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这对抗战期间以史为鉴,从民族的记忆中找回自尊和自信,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唤醒沉睡的国魂,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四,作为一部章节体兼顾纲目体的通史著作,突破了传统史学著作只重政治制度的纲目体例,全方位展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社会生活的全貌,鲜活了历史事实,还原了历史真相,这种全新的著史方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治史人。其五,以史学为路标拓展新儒家思想,既突出儒学精髓,又接扬春秋传统,与以哲学思想为路径的梁漱溟、熊十力等现代新儒家交相辉映,建立了一柱擎天的新儒家史学。

总之,先生的思想,发人深思。

第二篇:国史大纲 读后感

早就听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是如何的振聋发聩,充满着真知灼见,只是一直没有心思拜读。直到最近,在等考研成绩的百无聊赖之中,才硬着头皮啃起了这部竖排繁体的历史教科书。不过,钱先生的文笔显然比我们的那些苗正根红的史书要好读的多,再加之条分缕析的分析和多如浩海又恰到好处的史实,任何关心历史的人都会爱不试卷。

说起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样的,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以分阶段的社会进化史为纵线,阶级斗争为轴线,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条目虽然清晰,但文字干枯发涩,千篇一律。我们所做的是将一些冷冰冰的事件从历史长河中抽出来让你死记硬背,不许质疑书本,不许有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学历史,这是把意识形态强行灌输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去。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形成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落后下去的。像义和团运动那部分,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对待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只知帝国主义罪恶,不知我们怎么给了帝国主义罪恶的口实。

钱穆先生想做的就是这一点。在全书的序言中,先生就说的很清楚,他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全盘否定,以为整个中国封建史就是黑暗专制的代名词,没有任何光明可言;一种是全盘美化,以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两种泾渭分明的倾向到现在依然如此,前段时间关于中医关于新儒学的争论就是很好的例子。先生看来(其实我们也是这样看的,只是有时候不是这么做的)两种态度都失之偏颇,前者以西方现代政治理念为标准进行生搬硬套,自然看来事事不顺;后者则是抱残守缺,这种观点本来没什么市场,但现在有些却因着民粹主义而复活,说什么儒家文明是人类未来的出路这样不着边际的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说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在没分清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的情况下,要形成理性的共识无疑是缘木求鱼。

不能理性对待国史不能算是懂得历史的人,不懂历史就不是一个有知识的公民。要对本国的历史有一种敬畏之心,知道本民族繁衍生息之不易,同时又要明白中国落后之根源。作为一本教科书,《国史大纲》达到了目的,它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先生理性、进步的历史观,那它和现在的教科书究竟不同在哪里呢?

《国史》反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样阶梯式进步的历史观,这是最大的不同,因为文明的延续不能用某种标准斩断,让前后之间截然不同。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明,这样的观点来源于历史不断进步这一乐观主义的信念,以为社会是从低到高慢慢演化的。这种划分历史阶段的思维是经济基础决定论的产物,划分的依据是劳动工具的不同,举个例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开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我们书上的标准说法是公元前476年春秋战国的分野为标志,之前为奴隶社会,之后为封建社会。但是,铁器的使用是一个过程,什么时候占主导地位这不好判断,占了主导之后是否引起了上层的变化这个也不清楚。先生举了《盐铁论》中的一段话,说明到了西汉仍有一部分农民用石器进行耕作,而在南方有些地区,春秋时期就广泛使用了铁器农具。

随后,钱穆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梳理社会的变化。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的论述在宏观层面还可以,但到了微观层面就容易纠缠不清。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权逐渐分开的过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为朝廷领袖是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门下执行中书封驳,读后颇有点君主立宪的错觉;从宋开始君主集权加剧,但丞相仍然是公认的领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废宰相直领六部,王室和政权又合二为一,所以先生才会借助顾炎武说出“我朝政事崩坏皆从太祖废宰相始”的话来。反过来,专制的政府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间经济的生长,否则在明一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出于同一原因,专制政权用八股文钳制人民思想,从此思想界再无出现大师的可能。明朝的历史表明,政治经济文化谁决定谁这个问题远不像结论表明的那样清晰。对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种混合的观点,在某一具体时期,重点论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战国时期以思想流变为核心,两汉以制度变化为核心,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思想和经济变化为核心。在特定时期某一部分会占主要地位,影响其他两部分,形成那个时期的主要风貌。

钱穆先生是主张改良的,认为革命是一种极端,是矫枉过正,而真正的进步是在和平的环境中产生的,他用不同时期经济状况的对比证明这一点。革命是否正确,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社会的持续进步不能单靠革命的带动,则是确定无疑的。托克维尔说,自由是大革命的合法子女,但靠着百年的努力才赶走了专制暴政这一革命的私生子,使得自由民主成为现代政治的首要原则。小布什有句名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将政治家关进了笼子,我现在是站在笼子里给你们说话。成熟政治的产生有赖于社会理性的共识,找到病根再抓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钱穆先生理性积极的态度是多么的可贵。

春秋晃眼,廿四虚长;无学无术,苟喘于世。但求执笔泄言,清心一片。南无阿弥陀佛!

至于“封建”之滥用、误用、错用,向是知其所以然。鉴于郭沫若先生文革期间之人品表现,相信“奴隶社会”的考证终究是子乌虚有的御用之笔罢了。而,今日捧钱穆遗作而阅,不想“专制”却是受了同样的莫须有之罪!诚惶惶然恐矣!他日,向是知中国五千年之历史,由战国以下至秦统是一变数,亡封建,建私有;亦是知往后专制之愈盛、文化之愈柔而内省,窃以为此乃历经前朝兴亡之鉴,后世帝王士相汲取而行之,虽是专制愈盛,终究是在一个专制的框架里行事。不想,我中华历五千年之历史,真正的专制之王朝唯蒙古、满族所主之朝而已!历数秦下之其它王朝,于法理之上,帝及百臣各司其职:虽贵为天子,亦不可胡妄非为,帝职在于主礼、在于敬天(天心即民心),朝政兵家大事,若无群臣首肯,怕也是无可奈何,若无群臣首肯,亦无何权力下诏。黄仁宇笔下的神宗皇帝终其一生,尚不能随心,读之而怜而叹!

于是,何谓历史?《一九八四》的精彩在于告诫吾等:历史,终其所在,怕只是一种虚幻,历史的一切都在于材料,历史的一切的意义都在于头脑里相的错觉,于是材料改了、人心变了,历史怕也是变了,于是历史本来便无常,是可不是,不是可是——这就便是在职者五十年来之所作所为,而更痛者在于其毒尚存!教育乃立人之根本,根本已中毒,遗祸深远哪!

一年前书《美女导论》之心境与今日之心境已是回到了其篇首段之语——人生果然无常,不想又是回去了,回去了„

宽容!宽容过去,宽容历史!

当日,听杜唯明之讲座,突发其想:百年前及至今日,“自由”、“民主”等西方理念之深得人心,而我中国传统理念之不存,怕是人性使然。自由、民主不求个人有所作为,乃是赋予个人权利,虽有义务,但已被法律、制度替了过去,于是,个人在里面全是接受了权利;而中国传统之政治理念却是要求个人有所作为,且是大有所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何其难矣!古往今来,成圣者何曾多?这里相个人无所获得,全是付出,而付出代价却又是如此苛刻——历经千般苦难、诱惑而成一不为利、名、权所动之圣人!倘若两者皆能治世,由人性论,尚且选择前者,更况,近五百年来,西方赢了东方。

王朝之腐败,钱穆问责于人事,而认为法理完善。但,愚以为,倘若法理或制度是真正的完善,人事便无所兴浪。于是,在这里,法理之完善,怕只是纸头、形式上之完善,至于现实如何,怕是另一番景象了,看新中国五十年以来执政之术便可知之矣。于是,人事善而国善,人事恶而国恶。看来,五千来法理之善,终究是落了个“满罪的仁义道德,底子里却是一肚子的男盗女娼”的局面。圣贤之书恐怕亦是对吾等未涉世之人有所教诲罢了,而对于入世之人,终究是无所用用,最多是成了男娼女盗的伪君子的伪善的幌子罢了,五千年之历史,真正依圣贤而行事为官者,好下场的又有几个?社会真正里相的面目却是圣贤不敢教也教不得的„„

、其实还差几百页才读完钱穆的《国史大纲》,但是个人的感触却涌动于胸,不写不快,所以先于读后感写在前面了,可算作读中感。

历史有很多种,而《国史大纲》自然多半是政治制度的历史,再略带些思想、文化的历史。而历史主要学的和研究的,依旧不过是政治的历史。可以说政史是不分家的。而我也相信,每个学科甚至是行业,都有其开创和发展的历史,而那些历史,也可以说是一种传承。就如同文化也是无所不包一样,文化也有文化的历史。

记得读《国史大纲》开篇时,作者就提出了“温情与敬意”之说。这种说法是对人的,也是部分对事的(政治、制度、文教等)。由事及人,主要还是对人的。也就是说,我们学历史,看待问题的角度是要站在当时古人的立场上的。而关心和研究政治史,为天下,为国计民生。那么真正能体会到这些,真可以算得上是以史为鉴了。

后世(也就是今天)研究历史,人们往往先看到了(所关注的)什么?儿时看到的历史是有趣的故事;青少年时学到、看到的历史是知识(为了应付考试用);至于茫茫大众,对历史不求甚解只了解大概的人们,也许是将历史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大约就是当今的学者专家们抓住了茫茫大众的心理吧,所以大家再看历史,都有些偏颇地钻牛角地去看野史(解读野史)、看花边历史,研究历史上的桃色艳情罢了。又或者以今天的比较大众化的口语(或术语)白话历史,比如易中天品三国什么的。

而真实的历史是冷酷而无情的,没有那么多的浪漫和噱头。而历史既然不容歪曲和捏造,当然也不容今人歪曲地解读了,我就曾经从新华网上看到有人提出林则徐也成了国家罪人之类的观点,自己也曾写文章批驳过。有时候觉得有些人的研究出发点或者说方向根本就错误了,那真是万万要不得了。

个人选择读《国史大纲》是因为曾经泡在某历史论坛上有一段时间,总能见有人推荐这部书。自己也下载过PDF电子书,但是因为该电子书全为实体书扫描出来的,所以阅读起来很费劲,故此狠下心买了正版的来读。我觉得如果是历史系或中文系相关专业的,就更应该来读一读。

这本书采用的字体都是繁体,竖排,小字插注,从左向右翻页的阅读方式。这让习惯于简体,横排,页注或篇后注,从右向左翻页的阅读方式的人们有些不适应,不过习惯习惯就会好了。该书的语言半文半白,引用的诗句或古文自在字里行间,而注释也不是针对引用的,而是针对一些地理、名词或观点之类的,我以为这样很好。

总之,该书的编排与内容都接近了古代书籍的样式,符合作为一部学术史书的气质和样貌。以大纲的形式将中国历代的历史概括出来,文笔精练流畅,观点清晰明确,让我深感敬佩。而其作为类似大学教材似的教科书,除了列出帝系年历以外,数据表格、地图也有,更说明了作者认真负责的态度。

没有时间读大部头的史书,而又想学历史的话,就读这部《国史大纲》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既然选择了,就让我们放下个人心怀的对历史是非的一切偏见,带着作者钱穆先生提出的温情与敬意,认真从头读古人,体会他们所处的环境。不仅学到了知识,增添了新的观点,还可指导如今的看待事物。

此致个人(对《国史大纲》的)诚挚的温情敬意!

近日开始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现在将所读的心得体会记录于此,以求教与各位。

翻开此书,首先进入视野的是这样的一页文字,现摘录如下。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有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有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以上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以上便是钱穆先生所列四条信念。我们仔细的阅读一下,便会感到其中的深意。首先第一条,这条回答了历史的基本作用是什么,历史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也就是说要增强国民的基本素质。或许历史确实不如其他的学科有那样的直接的现实意义。历史不像理工科,能给人们带来科学革命,在物质上极大的满足人们的需要。历史也像哲学,能够给人提供方法论上的知道意义,甚至历史也不想文学艺术一样,能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但是历史既然是一门存在的学科,那它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历史知识对人的印象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若是稍微的具备一点历史知识,我想我们在看电影时,在开小说时,在其他的很多情况下,都会有一种基本的素质在做支撑,或许就不会有投名状里的那灰色的笑柄了。当然这是历史的基本作用,历史的作用可能远不止这些。出色的政治家,著名的科学家等等,他们或许从历史中找到了更多的东西。因此在现在社会上人们对历史普遍漠视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分析其中的原因,其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历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了人们对历史的漠视甚至是厌恶,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历史似乎就是陈年老账,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一些拗口的东西。因此历史教育需要改进,而我们今天的大学历史教科书的水平甚至还不如这本国史大纲,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第二条和第三条,钱穆先生说明了对待历史的态度,由于钱穆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原因,所以他特别的强调,对于本国以往的历史要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这个说法对于他成书的时代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我们今天呢,我们对待历史应该是什么态度呢。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包括所有的公民。我认为我们对待历史要有一种平和的态度,带着一颗平常心来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来认识和揭示历史的复杂的面目。具体说来对于本国的历史,首先不能认为现在我们站在历史最好的时候,对以前的历史充满了不屑和谴责。这就是钱穆先生在第二和第三条上所强调的。其次,对于历史我们也不能过分的带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倾向,不能认为以前就是最美好的而且是难于超越的了。当然或许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折中主义,是不可取的,但是我认为我们更应该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而且尤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具体的历史问题要不先入为主,然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来做判定或者评价。

第四条钱穆先生则将历史的传播,上升到了国家向前发展的层次上了。这就是所谓钱穆先生希望大家通过历史学习,都能受到启蒙,从而成为先知先觉之人。

以上便是我读这一页的体会,还请大家多多批评。

上古尧舜及三代之郅治,历来为学者所津津乐道。可上古之时,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远不逮汉唐,无论今日,何以称郅治哉?学者谓,上古三代国柞之长,后世莫逮。最长周代八百多年,夏商两朝也有六七百年,而后世最长汉代四百多年而已,不可相提并论。三代长治久安之道理何在,究其根本曰道统治统一也。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既为王者又为圣人,内圣外王一也。圣王定礼乐,四海宾服,天下郅治。郅治之极,有东征而西怨,西征而东怨之说。三代后,道统治统渐分,王者不再出圣人,圣人不复为王,内圣外王不再合一。何以三代前治道合一,后世治道分离呢?首先三代为贵族社会,教育不普及,几乎为贵族独享,平民受教育程度低,故有官学无私学。学在王官,故圣人只能出王官,治道合一。东周为我国史上一大变局。一方面王室衰微,导致礼崩乐乱,贵族王官道丧学绝。另一方面,时出身没落贵族之先圣孔子首倡私人讲学大起,有教无类,打破教育之贵族平民界限。如此一来,受教育的平民遂成新兴的士阶层。与庞大的平民士阶层相比,王官贵族远处于少数,故后世圣人即称第一流人物常出至下士平民。故后世治道分离难合。

如此严格的治道合一,即圣王一体,应视为理想状态,后世只能遇而不能求。然而,国运之长治久安,则仍为全体国民之期待。学者唯有着眼现实曰克己复礼,致君尧舜,直追三代之隆。实际,三代以上能称圣王的也只有上述几位而已,其余多为守成令主。故学者力求将经学礼乐等外王之道安于上以配合帝王治统,也可称一统。

治道一统,国运大兴,天下大治。反之,治道背离,则天下乱象不止。春秋时,秉拨乱反正之志,孔子订六经,述先王之道,周游列国期以行其道于诸侯,以匡王室平天下,然不见用。其间,有管仲之尊王禳夷九匡诸侯,孔子赞其行,然又曰其器小。五霸没,战国时,天下更乱,仁义尽丧,完全陷入弱肉强食的混战中,民苦不堪言。亚圣孟子出,倡孔夫子之学,提出王道重义保民等匡世道人心,仍不见用。终东周世,上失其道,国运衰乱。

秦灭六国,尊法家之学为官学,弃先王之道,焚书坑儒,国柞极短,不过15年而亡。汉代学者吸取秦亡教训,重拾经典,复兴礼乐。武帝时,设立五经博士为官学,经学大盛。治道中绝几百年后,重新合一。政治走上正轨,国家强盛,四夷归化,充满生气。其间虽有王莽之乱事,然人心思汉,不久光武中兴,再造强汉盛运。东汉经学更盛,学者始定三纲五常为,不易之道,以安天下。东汉社会重气节清议,汉末党锢之祸,诸士不惧黑暗势力,慷慨赴义。体现经学道统之信仰捍卫社会正义的力量。

曹丕篡位,为我国史上又一大变局。先前莽身败名裂不足道,曹氏父子之成功,实颠覆经学信仰之根基。由于,其得位不正,故忠字不敢提,只能举孝。对人则曰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同时奉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曹氏始做俑,后有司马氏,宋武帝等接二连三借禅让之名行篡夺之实。社会道德再次沦丧,有薄汤武非周孔之说。甚至开始怀疑尧舜之事。经学道统失落之同时有西域之佛教传入中原,本土道教也同时兴起。整个社会宗教气氛弥漫,陷入玄风清谈,不再关心现实政治。山林隐士也比前朝增多,许多人为逃避黑暗洁身自好不出仕。此时国运则处于长期的大分裂和战乱中。西晋虽有短暂的统一,然不久又大乱,北方中原第一次陷入胡人手中,大量衣冠南渡,偏安江左。虽有几次北伐,均功败垂成。故曹操实为千古名教之大罪人。

北朝士人则被迫与胡人合作,尝试在胡人政权中,重建经学道统。至魏孝文帝时,去胡风全面推行汉化,北朝社会终于走上正轨。这是经学道统和中国文化的大幸。与南朝社会的萎靡不振相比,此时的北朝开始充满朝气,至隋时北统南局成。中国终于走出分裂,重新迎来国家统一的盛运。

唐代仍奉经学为道统,太宗诏孔颖达定五经正义为官学,自此科举取士即明经科相沿遵用。盛唐天下大治,声威远加四方之穷极,为中国史上又一盛世,后世并称汉唐。然唐代科举中还有重诗文之进士科。由于明经仅责背诵为士所轻。唐中叶后,科举出身渐以进士为荣。经学道统,再次没落。且科举本以利禄诱人,唯才是举,无育德之力。晚唐进士,尤以轻薄著称,难堪重任。晚唐国运士气再陷入衰败,不可收拾。残唐五代,又为中国史上之大分裂黑暗时代。黄巢,朱温肆无忌惮,又有沙陀,契丹等胡人入侵,朝代更迭频繁。有冯道竟历经八姓。真天地毕,贤人隐。直至宋太祖开国,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天下始定。宋时,社会道统之说再起,先前唐韩愈曰孟子后,先王之道不传,提出以文载道主张,程朱大儒更以天下为几任,曰继往圣之绝学,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始创理学,又始取礼记中大学中庸进孟子配论语,曰四书配五经,总曰十三经,定注疏,号称经学统一。科举始创以经义取士,终宋一代文运之盛空前,人物士气远超唐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无大的内乱。然因宋开国时,惩唐武人方镇割据,防范过甚,导致武功不竞。加之,五代时燕云16州失,北方无险可守。南渡后,又杀岳飞,国势终不可振。1289年,中国全部沦为胡元。元兵所至,多少名城沦为废墟,大量中原农田变成蒙古人的牧场。元代社会,中国人列于三四等公民,地位卑微。读书人则有九儒十丐之说,可谓斯文扫第。许多读书人的才智遂转移到戏曲小说之创作上。直至元仁宗时始复科举,分蒙古汉人两场,然不久便罢,且选务混乱。终元世,无道统可言,忽必烈后武功盛极而衰,王室内乱不已。不到百年,红巾军起,明太祖扫尽胡尘,恢复中华。

明代起立朱子理学为道统,中国社会又迎来光明的盛世。成祖时,内修永乐大典,营建北京,筑长城,外平安南,亲征蒙古,恢复汉唐疆域。派郑和下西样,建万国朝贡体系。即使万历年,中国武功不堕,支援朝鲜荡平倭寇。明代社会书院遍布城乡,讲学之风浓厚,学子士气不减宋时,商品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物鼎盛。惜太祖废相,政府失去中枢,导致太监专权,一手遮天,败坏朝政。崇祯帝时,内外患并至,不可收拾。

清代,中国再次沦为夷狄。汉人被迫剃发易服,华夏衣冠礼仪中绝。满洲统治者又造文字狱压抑自由学术,宋明理学中绝。士人埋头于故纸中,以考据为务。考据愈深,则疑点俞多,伪经伪学之论层出不穷,经学的信仰基础再次动摇。清代康乾百余年,虽号称盛世,实社会仅粗安,经济文化不得与汉唐宋明,相提并论。乾隆好大喜功,社会危机蕴埋。嘉道中衰,西方坚船利炮入侵,中国大败。洋务派起曰中体西用,师夷人之道以制夷。然甲午又战败,时又有立宪派起曰变法图强。然统治者曰利中国不利满洲,又不成。最终酿成民族革命。终清之世,因道统不明加以夷狄控治统,面对西风东渐,束手无策。时日本则提出尊王禳夷等成功转型。

民国时,中国采西制,废除帝制,中国道统治统均大变,社会愈加陷入不稳定状态。新文化运动救亡太切,竟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之价值,曰打倒孔家店等,将中国千年史定位为封建专制,至此中国道统完全沦亡,至今积重难返。失道统又易治统的民国国运可想而知。今汉服运动,重见我国传统衣冠礼仪,应视为恢复礼乐道统的初步,读经运动,则应视为恢复经学道统的基础。道统终复,国运必兴。

第三篇:《国史大纲》读后感

国史大纲读后感

寒假之中,读了钱穆先生所作的《国史大纲》。语言虽对于现在来说,阅读上有些困难,毕竟,现在更多的是通俗语言,钱先生却是以接近于文言文的语句写的《国史大纲》,幸亏高中时候没有把语文扔下,凑活着看完了这本书。当然不是正版,也不是盗版,是下载的电子书。

说起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样的,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以分阶段的社会进化史为纵线,阶级斗争为轴线,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条目虽然清晰,但文字干枯发涩,千篇一律。我们所做的是将一些冷冰冰的事件从历史长河中抽出来让你死记硬背,不许质疑书本,不许有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学历史,这是把意识形态强行灌输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去。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形成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落后下去的。像义和团运动那部分,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对待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只知帝国主义罪恶,不知我们怎么给了帝国主义罪恶的口实。而且历史教育总是为政治服务的,就像日本美化侵华战争一样,我们也不得不怀疑中的历史教科书是否也被篡改过?

钱穆先生想做的就是这一点。在全书的序言中,先生就说的很清楚,他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全盘否定,以为整个中国封建史就是黑暗专制的代名词,没有任何光明可言;一种是全盘美化,以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两种泾渭分明的倾向到现在依然如此。先生看来(其实我们也是这样看的,只是有时候不是这么做的)两种态度都失之偏颇,前者以西方现代政治理念为标准进行生搬硬套,自然看来事事不顺;后者则是抱残守缺,这种观点本来没什么市场,但现在有些却因着民粹主义而复活,说什么儒家文明是人类未来的出路这样不着边际的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说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在没分清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的情况下,要形成理性的共识无疑是缘木求鱼。

钱穆先生在前一段中说道保守派和革命派之间的事情,看来钱穆先生对于革命改革革新之类的东西很是赞成的,但是反对没有彻底信念的改革革新,甚至在某一方面是抵触的。这一点还是很积极的,毕竟进行的不彻底的改革是没有用的。就像是百日维新一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而且是彻底的失败。戊戌变法实际上就是与虎谋皮,仅仅依赖一个没有实际权力的皇帝,而且进行的是不彻底的改革,失败基本上就是注定的了。钱穆先生在反对保守的同时,连不彻底的改革也持反对意见,这个还是很明智的。毕竟,不彻底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造成冲击,但是却不能带来理想的效果。

不能理性对待国史不能算是懂得历史的人,不懂历史就不是一个有知识的公民。要对本国的历史有一种敬畏之心,知道本民族繁衍生息之不易,同时又要明白中国落后之根源。作为一本教科书,《国史大纲》达到了目的,它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先生理性、进步的历史观,那它和现在的教科书究竟不同在哪里呢?

《国史》反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样阶梯式进步的历史观,这是最大的不同,因为文明的延续不能用某种标准斩断,让前后之间截然不同。从初中开始接触历史,当然小学的也有些,但是很浅薄。历史课本就一直说社会就是这样发展的,但是现在,钱先生却完全颠覆了这么一个说法。钱先生的四民社会之说,的确有其不能否认的意义。中国社会的发展不能以外国的划分标准来衡量,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我们自己国家的历史,我们可以掌握,这才是对待本国历史的态度。

中国的社会发展中,最长的一个时期是西方所说的封建社会,也就是钱先生笔下的四民社会,其实,现在中国人的思维思想,风俗习惯,社会民风,同这个长时间的四民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无论是中国的额官本位主义,还是中国现在的民俗礼仪,大多是那个时代日积月累形成的。不可否认,那个时代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有了太多的影响。清朝末年,我们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多少年的时间,才完全摧垮了腐败的清政府,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前清遗老遗少,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想再返回去做皇帝,这就显示了长时间的封建时代对中国的影响之深。毫无疑问,当时在秦朝设立的时候,这个制度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也是有其深刻的意义的。而且之后的很多年,都一直在为中国的发展做着贡献,但是到了后来,也就是明朝的时候,这种制度已经不太适合当时中国的发展状态了,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处于这种制度之下,人们的思维已经成为定式,所以一直到洋人打破了我们的国门,我们都不愿意放弃这种制度。这是中国独有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恐怕都没有中国的这种制度存在的时间长吧。

随后,钱穆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梳理社会的变化。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的论述在宏观层面还可以,但到了微观层面就容易纠缠不清。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权逐渐分开的过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为朝廷领袖是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门下执行中书封驳,读后颇有点君主立宪的错觉;从宋开始君主集权加剧,但丞相仍然是公认的领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废宰相直领六部,王室和政权又合二为一,所以

先生才会借助顾炎武说出“我朝政事崩坏皆从太祖废宰相始”的话来。反过来,专制的政府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间经济的生长,否则在明一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出于同一原因,专制政权用八股文钳制人民思想,从此思想界再无出现大师的可能。明朝的历史表明,政治经济文化谁决定谁这个问题远不像结论表明的那样清晰。对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种混合的观点,在某一具体时期,重点论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战国时期以思想流变为核心,两汉以制度变化为核心,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思想和经济变化为核心。在特定时期某一部分会占主要地位,影响其他两部分,形成那个时期的主要风貌。

钱穆先生对于清朝时候也进行了分析,当然,可以很显而易见的看出来,钱先生关于改良、革命的看法的一章节主要就是写的清朝时候。钱穆先生是主张改良的,认为革命是一种极端,是矫枉过正,而真正的进步是在和平的环境中产生的,他用不同时期经济状况的对比证明这一点。革命是否正确,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社会的持续进步不能单靠革命的带动,则是确定无疑的。托克维尔说,自由是大革命的合法子女,但靠着百年的努力才赶走了专制暴政这一革命的私生子,使得自由民主成为现代政治的首要原则。小布什有句名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将政治家关进了笼子,我现在是站在笼子里给你们说话。成熟政治的产生有赖于社会理性的共识,找到病根再抓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钱穆先生理性积极的态度是多么的可贵。

中国国民对于西方的科技之类的都很羡慕,大家先生对于这种崇洋媚外的行为进行了批判。诚然,西方的科技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领先于中国,但是这也是最近百年的时间。之前一直都是中国的各个方面都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只是中国的四民时会,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封建社会,对于中国的影响极为深刻,所以中国的科技发展才缓慢了一步。另外,钱穆先生还针对中国的民主进行了评判。有人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没有民主,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生活在专制之中,但是先生不是这样人为的,因为在封建社会中,民主也是存在的,只是不如现在这样透明和开放而已。毕竟,在同时代的各国之中,中国的封建社会还是很民主的。在中世纪的各个西方国家中,很大的一部分国家是家族世袭制,相对来说,那更加没有民主了。只是在近代,西方的国家踩在其他国家的肩膀上,才积累了财富,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家政策。中国在封建社会之中,科举制度是民主的很大的代名词。科举制度是所有人都可以平等的参加的,我们姑且不论这种科举制度的好坏,但是这种制度确实给了寒门子弟登入仕途的道路,影响深远。

总之,先生的思想,发人深思。

第四篇:《国史大纲》读后感

《国史大纲(上下)》是199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钱穆。本书主旨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国史大纲》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国史大纲》读后感1

平常我喜欢看书,上大学时去的最多的地方除了篮球场、自习室和实验室就是图书馆。几乎每个星期我都会去一趟图书馆。如果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很忙,长时间不看书,心里就会不踏实,总觉得缺点什么。

我喜欢广泛地看书:从《春秋左氏传》的动辄火拼到《铁凝散文集》的细腻描写宛如细水长流,从《金属材料学》的宽泛讲述到《固体物理》的严谨推导,从《老人与海》的硬汉形象到《飞鸟集》的恬淡老人,从《诛仙》中张小凡的执着到《梦里花落知多少》中三毛的哭泣,书籍一直陪我走过了大学四年,从来不离不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国史大纲》,作者钱穆。钱穆老先生是我最尊敬的人之一。钱老写过很多关于历史的书,我都喜欢看。其中尤其喜欢看钱老的《国史大纲》。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从书中感受到钱老对祖国的强烈的热爱。大师对祖国的热爱跃然纸上!

《国史大纲》是让人尊敬的,因为她有一个让人尊敬的作者。钱老在《国史大纲》的序言里说,编写该书的背景为抗战时期北大、清华等大学都迁入昆明成立西南联大,钱老任教于西南联大,苦于没有合适的给学生讲历史的教材,于是在战火中编写了该书,历时数载。如此认真写书的作者现今社会不多。而钱老只上过小学,但博学笃志,终成大家。只钱穆的名字就足以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国史大纲》是让人温暖的。整本书大师对祖国的热爱一直温暖着看书的人。打开书序言就可以看到“当信任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我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对历史的要有“温情”是我第一次听说。我们接受的高等教育要求我们要像旁观者一样看待历史,看历史不应该带有感情。《国史大纲》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历史,这对于喜欢尝试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相当具有诱惑的。

《国史大纲》是让人兴奋的。继续往书后翻看,钱老没有让人失望。钱老写到中国的思想家孔子比西方的思想家苏格拉底等人早几百年。常常听到中国比西方国家落后,对于自信越来越少的中华民族人民而言,看到这页几行字无疑是让人兴奋的!骄傲的!

《国史大纲》是发人深省的。接着看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唐详细的税制,农民需要缴纳包括徭、赋、役等多种税,最高时可以达到三分之一,低的时候也有十六分之一。对比现今政府取消农民的举措,令人称赞!我们还可以看到历史不一定就严格按照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划分。我们一直的印象是中国有长达两千年多年的封建社会,其实不然。因为到了汉朝权力机关已经由之前的皇帝代表的贵族统治转为丞相代表的士人阶级组成的政府和皇帝代表的贵族一起统治。丞相对皇帝负责,皇帝如果不称职也会受到弹劾。王莽走向政治舞台中心就是很好例子。到了隋朝的科举制度使选拔人才也有了公开客观的标准。这表明中国已不再是君主专制,而封建社会的标准是皇帝代表的贵族统治形式的君主专制。因此不能认为中国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形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这点可以推广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

《国史大纲》是简练的。我看过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那也是一本好书。也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在视角方面可能《国史大纲》逊于《万历十五年》,但是在用词方面后者远逊于前者。中国汉字的美在《国史大纲》中体现得淋漓精致。

《国史大纲》是完整的。就像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一样,《国史大纲》也有瑕疵。该书在关于民族方面有些偏激,在阅读时需要特别注意。但是这些掩盖不了大师的魅力,恰恰显示出大师不是神一样不可靠近,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具有感情的人。

《国史大纲》远不止是一本完整的、简练的、发人深省的、让人兴奋的、让人温暖的、让人尊敬的书。有些收获只能意会,无法言传。这里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分享我读这本书的快乐!

《国史大纲》读后感2

最近读钱穆先生著作《国史大纲》,时时击掌而起,拍案叫绝。先生此书成于抗战烽火狼烟四起之时,真可谓生于忧患之际。当此之时,国家百孔,无一完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渐渐凋零,西方自由民主之思想横流中外,旧有的文化被视为洪水猛兽,一时之间人人喊打,口号激烈如鲁迅之“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者随处可见,此时的中国文化可以说是进入五代之后又一黑暗时期,而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整如黑暗之中的指路明灯,清晨的钟,傍晚的鼓一般,让人振聋发聩,如梦初醒。

《国史大纲》开篇四句如下:

1、当知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上以上的国民,应对本国以往之历史略有所知。

2、所谓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必随附一种对本国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3、所谓对本国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本国历史抱有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正处于以往历史的最高点,而将我们自身的种种罪恶与问题一切推诿与古人。

4、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先生这些话可谓之针砭时弊,有感而发。当人对自身处于深深的自我怀疑时,人就开始怨怼自我,视养我育我的这片土壤为尘世间最肮脏之所,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文化视为最丑陋的文化,而全然不顾这土壤上的民族和文化以往的辉煌。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钱穆先生何以要在这著作上加上这四句话?因为在他的时代中,人们早已经不相信自己的文化了,“打倒孔家店”成了嘴边的用语,“线装书扔厕所”成了身体的行为。爱之深,方责之切,当睿智如胡适先生高唱着“全盘西化”的口号,当斗士如鲁迅喊着“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我们还能期待那群未曾读书识字的农民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吗?是以这看似简单易懂,可有可无的话,其中却蕴含着先生深深的无奈无力之感。

先生此书,脉络清晰的分析了中国的历史,从夏商周三代的部族演变发展到春秋的华夷之辨,从战国的贵族没落到两汉的士人阶层兴起。先生旁征博引,用简单的语言和严谨的考据将整个中国历史发展栩栩如生地描绘在读者眼前。

不同于马克思唯物史观所提倡的客观,先生认为史学是人的史学,不能做号称客观的“无人”历史研究。史学一定要联系现实,但又不能急于联系现实,以免沦落为政治的口号。是以先生此书,看似在慢慢时间长河之中毫无主角,但通读之后我们又能感受到隐藏在这些文字之下的“士人阶层”便是这段历史的主角。有人批判先生此书是走精英主义路线,忽视了历史长河之中的农民,但我觉得中国的历史自古便是一种精英参与的历史,无论是察举制度,九品中正制亦或科举制,无一不是从天下元元中挑选出一批精英共建天下。在时间长河最前端的我们,为何要以现在的目光去衡量古时呢?

先生是一个学者,学者本身就应该以公正的角度来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难道非要看着每次农民起义造成的累累伤痕说着正是如此伤痕让中华民族进步吗?

从前的教科书告诉我,农民起义都是正义的。但我从没有思考过,正义的事就一定是对的吗?正义的事一定对社会是有利的吗?不,虽然我们都想给自己一个肯定的回答,但事实上我们都明白,每一次的农民起义对于神州大地都是一次伤害。秦末,三国,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太平天国哪一次的农名起义农民收获了果实?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真相也许残酷,但只有真相才能避免下一次的伤害。

历史记载的是人的事,是以历史记载的往往都是人和事。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性和动力,每件事的背后都有其原因,愿钱穆先生的这本著作,让我们可以透过历史的滚滚烟尘,得到我们心中的答案。

《国史大纲》读后感3

一腔热忱的挑读一本繁体版的国史,还不是白话文,有那么一瞬间自己都觉得自己好神气儿。其实好多字不认识,没关系度娘来帮忙,好多句子超级干涩不懂,百度度娘劈里啪啦,开始就继续,知道多少算多少吧!

先理一理年代表“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其实这些早都记不住了,一点点的看,刚好理一理朝代的顺序。书上每个时期每个朝代都有个帝系表,差不多每一年都有详细的事迹记载,尚书为最早的史书,有缺失,春秋为最早的编年史,然后有春秋,再有左传,以记载列国会盟与战争为主,再接着有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再有汉书,逐渐形成了我国的正史。自己看的最乱的是春秋与战国,一会这个兴起一会那个灭亡一会又是吞并,愣是没理出来个头绪。愚昧的以为春秋有五霸,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诸侯国。

看到了国家的形成。赶着最后的两个小时去成博看了“秦蜀青铜展”。进入馆里第一眼看到的墙上四个象形文字“宅兹中国",它出自何尊铭文,铭文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而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这个词的最早的来源,是这片华夏大地的名字。“中”字旌旗招展,“国”字长戈护疆,那一刻感叹不已,感叹汉字的如此神奇,也在刹那会想看书时中国是如何凝聚而成的。由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其实今天是为了回答问题才正经八本去查了何为“封建”,是分封管理的一种社会制度,我以前理解的就是压迫、残暴的代名词,还有指的旧思想,愚钝“封建老脑筋”“封建迷信”。现在这词在我这里是老词新解,虽然它其实一直在那里。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成语特别多,“围魏救赵、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璧归赵、卧薪尝胆、朝秦暮楚、睚眦必报、烽火戏诸侯。”好多好多,有的是战略部署,有的是隐忍为再次崛起、有的是人物性格、有的也是时局所迫。历史的遗留以各种姿态存在,不止于物,哈哈,呜呼再叹:“中国文化,精深博大,中国成语,乾坤雾里!”没有点历史文化你是听不懂滴,乖乖的好好学习国史吧。

学术在上古时期,仅仅是贵族阶级所特有的,即祭礼。巡狩、封禅都为古帝王的大礼,宗庙的“宰”和掌礼的“相”都是主持这些名分的人。颂词、祈祷文、誓书的保存便形成了历史。宗庙祝史兼掌占星气侯,使民间依时耕稼。随着周天子的衰败,史官流散到诸列国,得以学术的扩散,祭礼带有宗教意味与政治作用,宗、政、学三者可以说为混为一体。坠落的过程中知礼的、有学问的在下位,而不知礼的,无学问的却高居上层(晕,当时这个想把这个不明白的点当作问题问了,结果搞忘了),问什么问这样呢?只能尴尬的理解字面意思,总之,王官之学流散民间,造就了百家学说的开端。最开端无疑是儒学,渐渐百家争鸣。以前惭愧,啥也不懂,感觉这次看书,只看了小小的小三分之一,在我心中法家地位凸显,不得不说秦统一,商鞅功劳大,“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使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完成了统治阶层的第一次集权,有了中国第一次版图。真的可以看出中国不愧是文明古国,不陈腐、求突破,当时有先进思想的贤士碰到了伯乐,都得到了重用,公子小白和管仲,秦王和范雎等,战国四公子养门客,有才能的如若毛遂自荐,都可有一番作为的,自古以来乱世出英雄的。

以前读历史,百般不愿意,现在重新学起,兴趣渐浓,看两页,听一天。开车、上班,只要有空闲就喜马拉雅,听春秋、听战国,还怂恿女儿听听山海经。不服老不行,记不住人、记不住时间,但是事情经过还可一,就是谁家谁谁打了另一家谁谁,然后怎么破的僵局,肯定是白话好理解一些。收获颇丰,比如以前只知乐羊子妻剪布劝学,不知乐羊也是魏国一战将,痛饮亲儿子的肉羹汤,含恨攻占中山国。当时战局的残暴,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再想,鉴于自己还认不全字的白痴水平,是不是该改一下学习方法,嗯~好好想想,迎接新一轮的开始!

《国史大纲》读后感4

读《国史大纲》的的第二阶段已经告一段落,已经减少了第一阶段看书的那种生涩感,当时看着繁体字相当头大,现在联系着上下文的理解好多了,有可能也是第二阶段所看的内容在朝代上跨度不大,所以没有在借助喜马拉雅了,度娘嘛还是没少用了。看书的速度还是不快,时间调整的不好,这一点还需要好好计划,挤出充足的时间细细读书,但是每年到腊月公司的情况,挤出的时间就想睡觉啊。

这一阶段看的是西汉、东汉、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刚刚一统的中国,又开始四分五裂了。西汉自汉高祖到平帝共经历了二百二十一年,王莽从摄政到建朝灭亡共经历了十八年。汉高祖得天下,“封同姓王,封功臣为侯”,所以政府的组成人员分为四种,第一类人是宗室,第二类人是以军功受封的侯。第三类是富人,这些人选为郎、吏。第四是杂途即文学、儒士。王莽以后,汉宗室光武复兴,成为东汉,一共十三帝,共一百九十六年。这个时期的政府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的,一是王室二是政府,王室又分为王室自身、外戚、宦官。东汉诸帝大部分童年即位、或者夭折,以及绝嗣,所以多母后临朝,母后后面是一个大的外戚集团,宦官也在王室与政府之判分下也得到了地位。没有向心力,只顾自己的集团利益,这样岂能长久。于是三国魏、蜀、吴鼎立。魏,除曹操后追封为魏武帝外,共五帝四十六年。蜀,四十三年共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位皇帝。吴,孙权,共四位大帝五十九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篡位成功,继位十六年后,灭吴完成了一次大统,共五帝五十二年,贵族家庭的腐化,贾南风、八王之乱,西晋气数渐散。晋室迁都南京,史称东晋,共十一帝一百零四年。东迁时,衣冠也跟着南渡,北方的中国便陷入了纷乱中,割据成了五胡十六国,先后共一百三十六年。东晋的日渐萧条,门第的日渐成长,晋室分崩离析,宋、齐、梁、陈合起来称为南朝。此时北方经历了五胡的长期纷扰之后,也找到了复兴的新机运,北魏、西魏、北齐、北周合起来是为北朝。一路数下来,心情还是跟着跌宕起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是无限感慨。

这一大期间,中国的士人入仕的途径经历两个阶段,慢慢的正要走向科举制度。首先是察举制,东汉的两大入仕之径一个是地方察举,另一个公府徵辟。地方察举由贤良方正、能言善辩之士到孝廉。文帝时“孝剃、力田、廉吏”是最深得朕心的,徵辟制,皇帝亲自招是“徵”,待遇极高,朝廷设坛席,带若神明,相当重视,官府叫“辟”。九品中正制,就是魏尚书陈群提出了九品官人法。朝廷用人委托尚书,尚书根据中正所铨定的等级,委以重任。州设大中正,中央官兼职,郡设小中正,小中正根据所知给出评价,大中正在根据评价,定品级升迁或者罢免。中正与察举相比较:察举之权在地方官,中正制度下奔集中央;察举制度只为士人入仕的初步,以后官位的升降在于中正之品状,品者履行,状者才能,品可以定,状于入仕之后另有考法,九品中正制上承察制,下衔科举制存在了有四百年之久。其后紧紧衔科举制。每一种纳贤制度在当时都觉得符合当时的社会选材标准,但最终都沦为了党派的工具,结党营私,拉拢自己的关系,挂着纳贤的牌子,赶着利己的勾当。

“大风起兮云飞扬”汉高祖的一腔豪情壮志,也凸显了这个朝代对文化的重视。西汉中央政府之文治思想,最早由贾谊提出了裁抑诸王国、捍御匈奴、教育太子、尊礼大臣、阐杨文教、转移风俗几大项。汉武帝即位,锐意改革,领军人物董仲舒,重要举措为设立五经博士,专门研治历史和政治,虽不直接参加实际政治,但是还是有自己的见解,也逐渐的在发挥出了作用;为博士设立弟子员,额定五十人,可以入仕;郡国长官察举属吏的制度;禁止官吏兼营商业;打破封侯拜相的惯例。民间的儒业普遍发展,博士弟子额日益增添,以此循环,形成门第,后置成“二重君主”的观念。大门第大家族们随晋室东迁以后,随意圈占土地世袭,贵族公子无近忧无远虑,随意肆情放志。北方留下来小门小户为了生存不得不与五胡建立关系,靠自己的才能维持生存,保持着清醒与斗志,两者相较,谁输谁赢一目了然。

看了忘,是现在的状态,多亏还有每天的去打卡可以回顾一下,要不然,一轮过后还真就记住了一个书名。加油!加油!

第五篇:《国史大纲》优秀读后感(通用)

《国史大纲》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史大纲》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史大纲》读后感1

平常我喜欢看书,上大学时去的最多的地方除了篮球场、自习室和实验室就是图书馆。几乎每个星期我都会去一趟图书馆。如果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很忙,长时间不看书,心里就会不踏实,总觉得缺点什么。

我喜欢广泛地看书:从《春秋左氏传》的动辄火拼到《铁凝散文集》的细腻描写宛如细水长流,从《金属材料学》的宽泛讲述到《固体物理》的严谨推导,从《老人与海》的硬汉形象到《飞鸟集》的恬淡老人,从《诛仙》中张小凡的执着到《梦里花落知多少》中三毛的哭泣,书籍一直陪我走过了大学四年,从来不离不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国史大纲》,作者钱穆。钱穆老先生是我最尊敬的人之一。钱老写过很多关于历史的书,我都喜欢看。其中尤其喜欢看钱老的《国史大纲》。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从书中感受到钱老对祖国的强烈的热爱。大师对祖国的热爱跃然纸上!

《国史大纲》是让人尊敬的,因为她有一个让人尊敬的作者。钱老在《国史大纲》的序言里说,编写该书的背景为抗战时期北大、清华等大学都迁入昆明成立西南联大,钱老任教于西南联大,苦于没有合适的给学生讲历史的教材,于是在战火中编写了该书,历时数载。如此认真写书的作者现今社会不多。而钱老只上过小学,但博学笃志,终成大家。只钱穆的名字就足以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国史大纲》是让人温暖的。整本书大师对祖国的热爱一直温暖着看书的人。打开书序言就可以看到“当信任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我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对历史的要有“温情”是我第一次听说。我们接受的高等教育要求我们要像旁观者一样看待历史,看历史不应该带有感情。《国史大纲》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历史,这对于喜欢尝试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相当具有诱惑的。

《国史大纲》是让人兴奋的。继续往书后翻看,钱老没有让人失望。钱老写到中国的思想家孔子比西方的思想家苏格拉底等人早几百年。常常听到中国比西方国家落后,对于自信越来越少的中华民族人民而言,看到这页几行字无疑是让人兴奋的!骄傲的!

《国史大纲》是发人深省的。接着看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唐详细的税制,农民需要缴纳包括徭、赋、役等多种税,最高时可以达到三分之一,低的时候也有十六分之一。对比现今政府取消农民的举措,令人称赞!我们还可以看到历史不一定就严格按照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划分。我们一直的印象是中国有长达两千年多年的封建社会,其实不然。因为到了汉朝权力机关已经由之前的皇帝代表的贵族统治转为丞相代表的士人阶级组成的政府和皇帝代表的贵族一起统治。丞相对皇帝负责,皇帝如果不称职也会受到弹劾。王莽走向政治舞台中心就是很好例子。到了隋朝的科举制度使选拔人才也有了公开客观的标准。这表明中国已不再是君主专制,而封建社会的标准是皇帝代表的贵族统治形式的君主专制。因此不能认为中国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形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这点可以推广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

《国史大纲》是简练的。我看过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那也是一本好书。也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在视角方面可能《国史大纲》逊于《万历十五年》,但是在用词方面后者远逊于前者。中国汉字的美在《国史大纲》中体现得淋漓精致。

《国史大纲》是完整的。就像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一样,《国史大纲》也有瑕疵。该书在关于民族方面有些偏激,在阅读时需要特别注意。但是这些掩盖不了大师的魅力,恰恰显示出大师不是神一样不可靠近,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具有感情的人。

《国史大纲》远不止是一本完整的、简练的、发人深省的、让人兴奋的、让人温暖的、让人尊敬的书。有些收获只能意会,无法言传。这里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分享我读这本书的快乐!

《国史大纲》读后感2

我一直以来对中国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很感兴趣,通过国史纲要这门课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满足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我读了《国史纲要》这本书,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影响,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这点让我敬佩不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国史大纲》前言里指出了研究历史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什么要学历史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鉴。问题是鉴个什么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后记里说,已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该发生的一千年前会发生,一千年后还会发生,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皇帝。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陪得上“历史“二字,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于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于自己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后我就开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觉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经过过多的处理过的,我们都希望知道真实的历史,我们认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所享有的了解我们民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权利。钱老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以其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撰写的这本书,应该有很高的真实度。

对比一下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体例,区别还是很大的。一是用词概念。钱穆沿袭的都是传统史家的词汇——党争、王霸、民变、流寇……这些在今日教材的话语体系里或已不用,或者变为农民起义,泾渭分明。二是基本立场。钱穆分析北宋军事积弱,包括幽云屏障之失、内政不振、武备朽钝、兵制欠当、地方无权等等,而今日教材几乎只论朝廷腐败一点。相比而言,钱穆至少部分地接受当时的进步观念,认为革命整体是合理的,虽然仍旧视大多数民变为灾难。(但事实上中国的全部农民起义的确都不曾给社会带来本质的进步,倒是破坏极大,因为主导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无赖,除非像刘邦、朱元璋广得读书精英辅助,方能成事。)而现行教材几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进步,朝廷必腐败反动”的思维定势雷池不敢稍动。而很显然地,要成为“有知识之国民”,绝不应该满足于信守那些不许讲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见。除这两点外,在民族观念、政治局面传承流变等方面,钱穆的观点也与现行教材不同,因为教材是以政治观点为纲组织史实,而钱穆以历史观点为纲,虽然都是“信念决定论点”,然而政治观点显然要比个人化的历史观点僵硬,所以现行教材与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那么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本国历史呢?先生说要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会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历史总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鉴古而知今,历史总能带给我们温情。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对历史毫无敬意可言)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前人不知后事,只是各行其是,焉能以己之过而责之于前人之身?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带着温情与敬意,带着能够鉴古而知今的心态去学习本国历史,才能学以致用,才能报效祖国

简单的举个例子,官方历史教科书中,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的,讲他们如何爱国,而没有提到他们的愚昧和残忍,而本书有较为详实的阐述。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知道历史是一方面,如何看待又是一方面,我们知道了义和团的残忍就可以了,毕竟在列强野蛮入侵我们的时候,给我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对他们的任何残忍都是应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我们要以此时时勉励自己,努力让祖国富强,让中华民族迄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这本书以后我收获很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得到了深刻知识,满足了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由于时间关系虽然我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我了解还是比较深刻,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更加提高了,具有魅力的中国古代历史浮现了在我眼前,虽然是过去但值得研究...

《国史大纲》读后感3

《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于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完成的一部通史性著作,此书以传统社会价值作为其立场,符合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全书共有八编,四十六章,从虞夏时期一直写到民国时期。因其写作之初,是将其作为一部教材来编写,所以力求简要。虽然具体细节虽展开不够充分,并且其中有些地方也值得商榷,但其论点皆切中时代之要害,可谓入木三分,很见其深厚的史学功底。所以凡读史者莫不应通读此文章,借以培养自身的历史思维以及历史情怀。

凡读一本书,亦是在读一个人,读此书之作者为人为学之道。史书也不例外,这就和“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同理,《春秋》与孔子其人有脱不开的关系。故欲对《国史大纲》的意义有更为深的理解,必然要对钱穆其人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此下凡列与其有关钱穆之故事以增进读者的理解。

在民国文化革新时期,当胡适学派反对“崇古”与“迷信”,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上古史作存疑与否定态度时,钱穆等人立表异议,说“余任上古史课,若亦疑古,将无可言”。他在《国史大纲》一书中也说道:“今求创建新的古史观,则对近人极端之怀疑论,也应稍加修正。”钱先生后来坦率地表明自己不同于古史辨派的一味疑古而是在求真的基础上提出新说:“······而余则疑《尧典》,疑《禹贡》,疑《易传》,疑老子出庄周后,所疑皆超于颉刚。然窃愿以考古名,不愿以疑古名。疑与信皆须考,余与颉刚,精神意气,仍同一线,实无大异。”

而对于《国史大纲》的创作背景我们也需要明白。当抗战爆发之时,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此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而中国于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钱穆的最坏打算没有发生。

所以说钱穆先生著《国史大纲》更多的是在考量历史对于国人的价值。

近年来,牟经济发展之思维甚嚣尘上,历史这样一个极具魅力的学科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以至于误解。有鉴于现实与历史之间碰撞,通过阅读史书,这是在其中寻找自己的答案。

凡读史者,先排除其中被迫读历史者,即使有志于历史学科的人也对于历史抱有不正确之思想。我们必须明确,所有欲在国史上有大出路的人,不单单需要丰厚的历史学识以及敏锐的历史视角,更多的则是需要一种研究历史的人文情怀。这在钱穆先生列于书前的诸信仰中一条有关,即“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本国已往历史之温存与敬意。”这种历史情怀只有在国人上才可发掘到,而西人治国史能难有这样一种情怀。这不免使我想到,治史的眼界取决于一种个人的情怀。就如同面对于黑白两种颜色,有人喜爱白色,竭尽其能去说白色的好。有人喜爱黑色,竭尽其能说黑色的好。而大情怀者则是融黑白于一,但却又不完全囿于黑白之色。

读完此书,我也对于国史之价值进行考量,若谈及狭义的历史,则便是各类历史书籍上分宗列举之实例,而要谈广义上历史,则便是历史背后所蔓延而出一种精神力量,也就是一种文化的价值。狭义上的历史可以使人明智,而广义上的历史则已经超出具体之实物,变成了一个特殊的价值符号,我更愿把其当国人的一种普遍的信仰。

中国人与美国人不一样,凡今日中国之文艺作品(文学、影视、绘画等)皆重于对待历史元素的回归,而美国人则重于对不可考事物之想象。抛却文艺作品与商业利益的挂钩,我很容易发现所有这些背后的价值倾向。而要将民众团结在同一面旗帜(不自觉的思维模式、不自觉的行为动机)之下,对于中国人而言,需要源自历史而又更加抽象的一种历史精神,而这也正是《国史大纲》这样一部书真正所要追寻的价值。

《国史大纲》读后感4

早就听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是如何的振聋发聩,充满着真知灼见,只是一直没有心思拜读。直到最近,在等考研成绩的百无聊赖之中,才硬着头皮啃起了这部竖排繁体的历史教科书。不过,钱先生的文笔显然比我们的那些苗正根红的史书要好读的多,再加之条分缕析的分析和多如浩海又恰到好处的史实,任何关心历史的人都会爱不试卷。

说起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样的,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以分阶段的社会进化史为纵线,阶级斗争为轴线,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条目虽然清晰,但文字干枯发涩,千篇一律。我们所做的是将一些冷冰冰的事件从历史长河中抽出来让你死记硬背,不许质疑书本,不许有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学历史,这是把意识形态强行灌输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去。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形成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落后下去的。像义和团运动那部分,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对待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只知帝国主义罪恶,不知我们怎么给了帝国主义罪恶的口实。

钱穆先生想做的就是这一点。在全书的序言中,先生就说的很清楚,他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全盘否定,以为整个中国封建史就是黑暗专制的代名词,没有任何光明可言;一种是全盘美化,以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两种泾渭分明的倾向到现在依然如此,前段时间关于中医关于新儒学的争论就是很好的例子。先生看来(其实我们也是这样看的,只是有时候不是这么做的)两种态度都失之偏颇,前者以西方现代政治理念为标准进行生搬硬套,自然看来事事不顺;后者则是抱残守缺,这种观点本来没什么市场,但现在有些却因着民粹主义而复活,说什么儒家文明是人类未来的出路这样不着边际的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说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在没分清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的情况下,要形成理性的共识无疑是缘木求鱼。

不能理性对待国史不能算是懂得历史的人,不懂历史就不是一个有知识的公民。要对本国的历史有一种敬畏之心,知道本民族繁衍生息之不易,同时又要明白中国落后之根源。作为一本教科书,《国史大纲》达到了目的,它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先生理性、进步的历史观,那它和现在的教科书究竟不同在哪里呢?

《国史》反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样阶梯式进步的历史观,这是最大的不同,因为文明的延续不能用某种标准斩断,让前后之间截然不同。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明,这样的观点来源于历史不断进步这一乐观主义的信念,以为社会是从低到高慢慢演化的。这种划分历史阶段的思维是经济基础决定论的产物,划分的依据是劳动工具的不同,举个例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开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我们书上的标准说法是公元前476年春秋战国的分野为标志,之前为奴隶社会,之后为封建社会。但是,铁器的使用是一个过程,什么时候占主导地位这不好判断,占了主导之后是否引起了上层的变化这个也不清楚。先生举了《盐铁论》中的一段话,说明到了西汉仍有一部分农民用石器进行耕作,而在南方有些地区,春秋时期就广泛使用了铁器农具。

随后,钱穆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梳理社会的变化。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的论述在宏观层面还可以,但到了微观层面就容易纠缠不清。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权逐渐分开的过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为朝廷领袖是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门下执行中书封驳,读后颇有点君主立宪的错觉;从宋开始君主集权加剧,但丞相仍然是公认的领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废宰相直领六部,王室和政权又合二为一,所以先生才会借助顾炎武说出“我朝政事崩坏皆从太祖废宰相始”的话来。反过来,专制的政府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间经济的生长,否则在明一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出于同一原因,用八股文钳制人民思想,从此思想界再无出现大师的可能。明朝的历史表明,政治经济文化谁决定谁这个问题远不像结论表明的那样清晰。对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种混合的观点,在某一具体时期,重点论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战国时期以思想流变为核心,两汉以制度变化为核心,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思想和经济变化为核心。在特定时期某一部分会占主要地位,影响其他两部分,形成那个时期的主要风貌。

钱穆先生是主张改良的,认为革命是一种极端,是矫枉过正,而真正的进步是在和平的环境中产生的,他用不同时期经济状况的对比证明这一点。革命是否正确,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社会的持续进步不能单靠革命的带动,则是确定无疑的。托克维尔说,自由是大革命的合法子女,但靠着百年的努力才赶走了专制暴政这一革命的私生子,使得自由民主成为现代政治的首要原则。小布什有句名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将政治家关进了笼子,我现在是站在笼子里给你们说话。成熟政治的产生有赖于社会理性的共识,找到病根再抓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钱穆先生理性积极的态度是多么的可贵。

《国史大纲》读后感5

《国史大纲》是一本简要的中国通史,跟我们之前读过的《中国史纲要》有一点相似,但二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在一个地方,从目录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中国史纲要》着重讲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包括这一时期的衣食住行;而《国史大纲》则更为严肃,围绕一朝政治,兴起灭亡。

另外,作者的文风也截然不同,《中国史纲要》的作者翦伯赞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每个时期有代表的地方都会自然地提及,并配以实例和自己的讲述,像一本历史故事一样;而《国史大纲》完成于抗战年代,所以书中字字透露出了作者钱穆的忧患情绪,他像一个历史的诉说者,把最主干的部分立在那里,用迫切的话语唤醒人们去改变,更加醒目,更加清晰。

例如书中有一段钱穆痛切警示国人的话语:国人懒于探寻国史真谛,而勇于依据他人之说,因而肆意破坏,轻言改革,则自食其恶果。他反复强调中西文化演进不同,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历史来套用中国历史,必须肯定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以及文化价值的相对性。读到这里仿佛感觉到,这不是一本历史书,而是一本政治书了。读它的收获不在于了解这一段历史的概况和特点,对问题的分析、对精神的培养、对当今的警示恐怕是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更大收获。

有人说近现代史有许多大家,但要真想读,就读钱穆。这句话我很赞同,虽说之前也看过《中国史纲要》,虽然同是中国通史,但带给我的感受却截然不同。同样是关于历史的介绍,从钱穆的介绍中,我们除去历史,还能得到更多关于哲学、政治、价值之类的东西,他是一个真正关注学术的人,真正学养深厚,融会贯通,他把对中华民族的热忱记录于纸背,用历史作为嘴巴,讲出心底的感情,讲明未来的政治。

价值决定人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一个人拥有怎样的人生。钱穆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学术深厚,态度也端正,只有学品人品都值得夸赞的人才可以称作大家,在我心中,钱穆是这样的一位大家,我读他的思想,渴望从中获取一丝的领悟,渴望受到他一丝的影响。

下载国史大纲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史大纲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师情怀——《国史大纲》读后感

    大师情怀——《国史大纲》读后感 2008-4-12 9:37:00 早就听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是如何的振聋发聩,充满着真知灼见,只是一直没有心思拜读。直到最近,在等考研成绩的百无聊......

    国史大纲读后感(五篇范例)

    国史大纲读后感(一)孙述鹏《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内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20世纪中叶之中国历史的演变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治制度、学......

    读后感

    《红楼梦》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清代著名文学家。内务府正白旗出身。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常以阮籍自比。贡生。爱好研究广泛:金石、......

    五百字读后感

    五百字读后感篇一: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我一口气读完了《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这本书真是太精彩了,主要说的是:主人公安迪没有外婆也没有奶奶,这使他很伤心,可是有一天外婆神......

    读后感

    读后感范文1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不是从前那天真到可耻的誓言,而是我们心里曾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唱过的歌谣。唯美中......

    读后感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但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梦想只不过是梦想,它虚幻得可想而不可及,于是将它深深地埋在心底,连破土的机会都不给它,这样,梦想怎么会开出绚丽芬芳的花......

    读后感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读后感 “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 ”这是著名企业家杨石头在《职来职往》中说过的一句话,给我的启发很多。有很多时候,你只是看起来很努......

    读后感

    《蛇岛的秘密》读后感 《蛇岛的秘密》是一本科普类的小说,它前半分以记叙的形式描写了一个考察队对蛇岛进行考察的过程。后半部分则是对发现的总结和一些和蛇有关的知识。 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