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评述_李坤望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3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评述 李坤望
内容提要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近于完全封闭的状态转而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之中。30 年
来,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举世瞩目,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本文对改
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贸易高速增长的原因作一简要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
国对外贸易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加以分析。
关键词 : 改革开放 对外贸易 经济发展
1978 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次改革涉及中国社会经 济方方面面,改革的步伐从农村到城市势不可当地展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内地、从 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中西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正如邓小平曾说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 “
命”,始于 1978 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抓住了历史的机遇,走上了快速经济发展之路。1978— 度。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是密不可分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显著。除农村体制改革外,外贸体制改革自改革开放以 来就一直走在了经济改革的前列,在 30 年的时间里,中国成功地从近于完全封闭的状态转变 为全面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成为全球市场的积极参与者,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由 1978 年 的第 30 位,上升到 2007 年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口国。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 机”之一。在改革开放 30 年之际,为了更好地回顾与总结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本 文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贸易高速增长的原因作一简要梳理,并在 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加以分析。2007 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 10% 左右,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 3.4%的平均增长速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1978 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出口总额由 1978 年的 206.4亿美元增加到 2007 年的 21738.3 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由 97.5 亿美元增加到 12180.1 亿美元,一直保持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至 2007 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 2622 亿美元。1978—2007 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 17.4%,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 6% 左右的平均 进口额由 108.9 亿美元增加到 9558.2 亿美元;除 1993 年外,自 1990 年代初以来中国对外贸易
作者简介 : 李坤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
限于篇幅,文中图表及参考文献略,有兴趣的读者可向编辑部索取。——编者注
36增长速度,其中,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 18.1%,进口年均增长速度为 16.7%,尤其是加入 WTO 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进入了一个飞速增长阶段,年增长速度保持在 25% 以上。随着对外 贸易的高速增长,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位也急剧提升,由 1978 年的第 32 位上升到目前的第 三位。按目前的增长势头,中国将很有可能在 2010 年代初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主导出口产品经历了三 次转变:从资源性产品转向轻纺产品,再逐步转向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经过近30 年的 发展,无论是出口商品结构还是进口商品结构都经历了一个由初级产品向制成品快速转变的过程。在总出口中,制成品由改革开放初期不到 50% 的比重增加到 2007 年的 94.9%。其中,机 电产品已成为制成品出口的主要成分,从 2003 年起,机电产品在制成品中的比重超过了 接近30%。而进口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与出口基本保持一致。这种进出口产品结构的趋同现 象与中国加工贸易的兴盛有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主要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
主,随着鼓励加工贸易的对外开放战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大量进入,自 1990 年代初起,加工贸 易得到迅速发展,在进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981 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只有 25 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的 5.7%,到了 2007 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了 9860.5 亿美元,其中出口 6176.5 亿美元,进口 3684.0 亿美元。虽然近年来加工贸易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但加工贸易出 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 50% 以上。
从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看,中国的加工贸易则主要集中于机电产品,而其中的高新技术产
品更是以加工贸易为主。根据商务部统计,十五”期间,中国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 9282 亿美 “
易出口增长速度的 1.2 倍。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家电、便携式电脑等机电产品 的生产和出口国。“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 5438 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 41.1%,占高新技术产品总出口的 87%。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和贸易结构的不断升级、优化。为了更好地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协调发展,2006 年 9 月,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等政府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 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对中国的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一个较大的调整。此次调整主要针 对高耗能、高污染类产品,因此对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加工贸易影响不大。
进一步按技术密集度对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进行细分,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中国出口结
构变化所反映出的技术升级或复杂度。随着出口商品中制成品比重的不断上升,中国出口产品 的技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和低技术密集型(或简单劳动密集型)制成品 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中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和高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其中高技 年,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已经取代低技术密集型制成品,成为制成品中的第一大类产品。这一结 果表明,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所取得 的一个巨大成就之一。
事实上,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与加工贸易也有很大的关
系。在中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中,占比最大、上升最快的产品主要是机器设备、轮船、家电等产品;50% ;自 1990 年代中期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在制成品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目前已 元,占整个加工贸易出口的 70.7%,占机电产品出口的 74.0%,其增长速度是同期全国加工贸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上升势头尤其显著,由 1990 年的 5.4%上升至 2006 年的 34.0%,到 2006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37
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电力电子产品。而这些产品又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即从国 外进口零部件中间产品,在国内加工组装后再出口,因此加工贸易对中国国内生产和出口的技
术升级起了很大的作用。在 1992—2005 年间,中国总出口中的技能含量(skill content of Chi-
na's exports)有明显提高,但如果剔除加工贸易出口部分,则出口技能含量的提高并不明显。由 此可见,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上的改善与加工贸易有很大关系。这一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 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技术水平(从国外大量进口中间产品)。
二、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制度因素
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中国自身的内部因素,也有来自世界的外部因
素,但相比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而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说 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提升十分显著。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的要 素禀赋优势和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两个主要变化——贸易自由化和大量外资的涌入。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国内经济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使得中国经济从 1980 年代开始走上了 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奉行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这种战略的特点 是极端的内向化。由于当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对外贸易采取的干预形式为行政手段,所有的对外贸易均由国有的外贸公司控制,即政府垄断。1978 年以后,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和政 策进行了一系列变革。虽然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带有“渐进性”和“试验性”特征,但改 革的方向一直与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趋势保持一致。经济体制改革和贸易自由化为中国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制度上的保证,这些变革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分工、扩大市场规模、加快技术转移和扩散等渠道,将中国对外贸易带上高速发展之路。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过程一样,经历了不同阶段。在众多文
献里,关于贸易自由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在一份由世界银行出版的关于发展中国家贸易、i
他们的定义,贸易自由化不仅指贸易政策中的反出口倾向的削弱,价格机制作用的增强,而且 还意味着对贸易干预程度的降低,也就是说“中性化”和“自由化”是贸易自由化的两个最重要 属性。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在进行贸易自由化前期,大都在进口替代和出口 之间实行了较为中性化的鼓励措施,这种势头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像韩国、巴西和墨西 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用出口鼓励来抵消反出口倾向,而不撤除它们的进口壁垒(世界银行,1987)。这样做的最大理由是可以保证自由化的顺利进行,因为内向性的贸易战略一般都对国 内产业实行高度保护,轻视出口,因此,如果一开始就撤除进口保护,很有可能导致进口迅速增 加,而出口增长缓慢,进而引起国际收支恶化,自由化就难以继续进行下去。相反,如果在一开 始降低进口壁垒的同时,引入对某些出口的鼓励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促进出口的快速增加,带 动经济增长,这样就可以减轻市场开放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并增强赞成自由化的利益集团的势 力,减少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的障碍。可以说,贸易制度或政策的中性化是贸易自由化能否进行 到底的一个重要前提。
从贸易自由化的视角看,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 1978—1991 年。这一时期中国的外贸改革首先是从外贸管理体制入手,减 少国家对外贸的直接控制,放宽外贸经营权,减少外贸领域中的计划经济成分。其次是实行一自由化的研究中,Michaely Papageourgiou 和 Choks(1991)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界定。根据
38系列的鼓励出口措施,包括外贸承包责任制、出口退税、鼓励加工贸易等,刺激出口增长,以带 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改革的特点是国家不断引入一些积极措施,促进出口的发展,这实 际上起到了抵消传统进口替代战略的反出口倾向的作用,因此,对外贸易的激励机制朝着中性 化方向演变。必须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贸易保护形式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即关税和非关税 等商业政策开始逐步取代原来的计划经济手段。在以行政手段为主对对外贸易进行直接控制 的情况下,商业政策的作用就显得无足轻重。随着直接控制程度的减弱,中国的贸易保护开始 更多地依赖关税等手段。
便是进口壁垒的不断下降。1990 年代初,中国贸易政策的特征,有人形容为“保护性的出口促 第二阶段为 1992—2001 年。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发生了转变,主要集中于进口方面,其标志 进制”protected export promotion system),即在引入刺激出口做法的同时,进口壁垒仍维持在(仅次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种状况既妨碍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与国际经济全球化 的大趋势不相吻合。从这年起,中国的外贸改革重点转向进口制度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更加自 由化的政策改革,贸易自由化的速度和力度都是史无前例的。这一时期的贸易自由化措施主 要包括:关税减让,从 1994 年起进行了三次大的关税削减;减少、规范非关税措施;依据
GATT/WTO 的规则,对中国的涉外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其中包括建立了大量的技术法规、反倾 销条例等;继续促进出口鼓励政策的实行等。
第三个阶段是加入 WTO 以来。中国按入世承诺对贸易制度和与贸易有关的国内政策进
行了全方位的改进,顺利融入到多边贸易体制中,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 8.8%,农产品关税降至 15.3%。非关税措施大幅度削减或废止。在服务业开放上,中国所作务业部门。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贸易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在贸易自由
化的进程中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并成为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中国贸易自 由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腾飞,特别是入世以后,对外贸易出现了更为强 劲的增长势头,在世界贸易中的排位不断上升。
此外,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的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
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快速的经济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等 因素和鼓励性的外资政策一道成为跨国公司决定在华投资的重要区位优势。在流入中国的外 资中,有相当多一部分外商直接投资属于“出口导向型投资”,即很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将中国 作为一个重要的出口平台。
从企业层面看,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与国内企业相比,外商投资
企业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远远超过了国内企业,1996—2001 年间,中国出口增加部分有 64.3% 来自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国内企业的贡献度只有 35.7%,到了 2002—2007 年间,外商 投资企业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而国内企业的贡献度则下降,两者对这一阶段中 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度分别为 78.5%和 21.5%。
外商投资企业之所以对中国贸易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是因为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贸易的较高的水平。以 1992 年为例,中国简单平均名义关税水平为 43.1%,这在国际上也是很高的,入世后,中国的平均关税从 2001 年的 15.6% 降到 2005 年的 9.7%,其中,非农产品平均关税降 出的承诺超过了发展中国家水平,涉及 WTO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12 大部门中的 9 个服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39
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企业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从 1990 年代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对 外贸易中的地位在逐步上升。在出口方面,从 2001 年起,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 以上。进一步分析,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贡献又集中体现在加工贸易方面,外 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相当高,绝大部分加工贸易是由外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比重也达到了 58.6%。由此可见,外商投资企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加工贸 易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一直保持在 50% 以上;在进口方面,2000 年以后,外商投资企业在总进口中的比重均在 50%承担的。2007 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其总出口比重达到了 73.7%,加工贸易进口占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中的不和谐声音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由于中国对外出口主要依
赖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市场,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来自发 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入世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制度越来越趋于开放,贸易增长的速度 也越来越快,与此同时,面对的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程度也与日俱增,这不免对未来中国出口的 持续增长投下了阴影。
随着多边贸易谈判的不断推进,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经降到了很低的水平,关税已经不
再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贸易保护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程度就降低了,一 些处于 WTO 规则灰色领域的贸易政策工具正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新型贸易保护手段,如反 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相比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这些贸易保护措施往往具有更强的针对 性和歧视性。
从 2001—2005 年美国反倾销案件的国别分布情况看,中国已成为美国反倾销调查的头号 目标,在所有国家中被调查次数最多;中国在涉案调查中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可能性也最大(导 致征税的数量最多、比例最大);中国往往是惟一被调查的国家,即调查是专门针对中国进行的;中国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平均税率最高,平均税率高达 150.3%。此外,当中国和其他国家被 多国且包含中国的反倾销案件中,对中国征收税率的平均值为 117%,而对其他国家征收税率 的均值仅为 36%。自 1983 年以来,美国对华征收反倾销平均税率呈上升趋势,而且中国入世 以后,上升势头进一步加强。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来自发达国家 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会越来越强。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是中国未来对外贸易 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除了贸易保护主义之外,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还面临一个更大、更艰巨的问题,那就是对外
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迅速增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 “的份额不断攀升。但与中国巨大出口规模伴随的是“中国制造”的低廉价格,即中国出口增长更 多依赖于价格竞争优势。然而价格竞争优势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低价会扩大出口数量;但另一 方面,随着出口的增加,价格下降,又会对出口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长期出口增长。
为了对中国出口增长模式有更清楚的认识,这里将出口增长分解为不同的来源。出口产品
价值量的变化可以看作由三方面变化引起的:出口产品种类的变化、出口产品数量的变化,以 及出口价格的变化。相应地,可将出口增长分解为上述三种不同的来源,分别称之为出口广度一同征收反倾销税时,中国企业被征税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1990 年至 2003 年间,在涉及
40增长(extensive growth)、出口深度增长(intensive growth)和价格效应。出口商品品种的增加可 视为技术进步的结果,新品种的增加一般来说不影响已有产品的出口价格。而出口数量的增加 与价格呈反向关系,出口数量越多,价格就越低,所以深度增长往往与价格竞争相联系,即一国 若要增加已有产品的出口,必须降低出口价格。价格效应反映了出口产品品质的变化,即当出 口产品品质提高后,出口增加不仅不会导致价格下降,反而会使价格上升。比较这三种不同效 应,不难发现,出口的广度增长和正的价格效应与出口增长是正向关系,出口增长若以这两种 效应为主,则出口增长是可长期保持下去的;而出口增长若以出口深度增长为主,则出口价值 的增加将赶不上出口数量的增加,从长期看,这种增长模式将难以持久。
在 1995—2004 年,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中,广度贡献为 23.38%,深度贡献为 76.6%,这说明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数量扩张,即中国出口更多数量的商品,从这一点看中国的 贸易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模式,依靠低价格来占领国际市场。从时间变化来看,贸易 广度的贡献在不断下降,这说明中国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越来越弱,因此依靠种类增加带动出 口增长的潜力不大;贸易深度的贡献在不断攀升,尤其是加入 WTO 以后,中国贸易增长主要 依靠数量贡献;价格贡献呈现波动性,先增大后减小,但是总体来看,价格的贡献较小。
为了说明中国出口增长模式在国际上是否具有普遍性,这里以美国市场为例作一国际比
较。在 1995—2004 年间,在美国市场上,出口增加最快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爱尔兰、中国和印度。爱尔兰年增长速度为 10.4%,其中价格效应为 59.6%,因此爱尔兰对美出口贸易增长模式以价对美国出口贸易增长模式也以价格增长为主;德国作为发达国家这一特点表现更为明显,德国
对美国出口年增长速度为 0.8%,其中价格贡献高达 150%;这些国家在保持价格大幅度上升的 同时也保证了贸易份额的迅速上升,这说明依靠品质改善提高价格的策略以占领国际市场是 具有可行性的,相比之下,中国的贸易增长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性。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数量扩张,价格对出口增长的贡献极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是中国出口增长的典型模式。这一出口模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一方面 依靠数量支撑的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导致国内资源能源消耗的上升,对国内环境造成了不良影 响,并进一步导致物价上升;另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将就业率下降以及工资差距扩大与中 国的低价出口联系起来,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认为中国的低价出口挤占了其原有的国际市场,因 此针对“中国制造”的贸易争端不断出现,中国威胁论”盛行。
此外,中国出口产品结构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本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出口中的技术含量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商直接投资和海外技术(从外部大量进口中间产品)。改变 中国出口增长模式,根本的方法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经营战略。这需要完善的制度安 排和行之有效的研发激励机制,只有长期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才能真正转变中国的贸易发展 模式,保持长期稳定的贸易增长,从而带动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 王燕燕)格增长为主;同样,印度对美出口年增长速度为 6.9%,其中价格贡献率高达 101.4%,因此印度
第二篇: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初稿)
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自 1978 年末改革开放进程启动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了我国在政治走向国际化的强大助力.如今,对外贸易与国内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得三大引擎.若将目光观至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我们可以看到,在1950-1978年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由11.35亿元上升至206亿美元,实现了从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到制成品为主的跨越,但是对外贸易的收支差额仍然表现出周期性的态势,且贸易对象单一的问题也使得我们不能全方位的发展我国的技术性,原创性产业.那么改革开放后呢,又是怎样的一种发展态势呢? 数据表明,在1978-1990年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由281.4亿美元上升到了1154.4亿美元;在1990-2000年间,由1154.4亿美元上升至4742.9亿美元;2000-2010年间,从4742.9亿美元上升到了29727.62亿美元.如果从1978-2007年计算,中国改革开放30年,对外贸易增长了104倍,即从206亿增长到21737亿美元,到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已位居全球第二位, 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附图一).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了10.4%和9.1%.而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8669.8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204.87.8亿美元,增长7.9%,增速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进口18182.0亿美元,增长4.3%,回落20.6个百分点.单看这样一组数据可能会给人误导—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但是对全球的贸易影响还是不容小觑的,的确如此,但是在全球货物贸易额仅增长0.2%的情况下,2012年中国货物贸易额仍居全球第二位,占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其中,出口占全球比重为11.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居全球首位;进口占全球比重为9.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居全球第二.由此可见,在金融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的情况下,中国仍够能以稳定的态势发展,为全球贸易增长和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而当我们细化的观察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7--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
1979 年到 1987 年为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增加对外贸易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广开贸易管道,改革高度集中的贸易体制;
二、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向结合;
三、建立和完善外贸宏观管理;
四、探索促进工贸结合的途径;
五、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
在此期间,中国在广东和福建沿海开设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并打开了两省的贸易通道,更是由点及面的在全国逐渐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而到1987 年止,中国大陆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促进贸易和投资的新体系(附图二)。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初步建交建立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体系。
1978 年以后,中国政府开始有效地运用关税政策。一方面为避免因过快地实行贸易自由化而导致的进口激增、贸易赤字和通货债务,一方面也为了可以得到较高的关税收入.而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是对交易权利的严重限制。国有外贸公司控制着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连通。贸易公司往往只能在规定区域从事规定产品的贸易,有时还会被政府限制贸易伙伴的类别。中央政府控制的一些比较大的外贸公司拥有某些敏感商品的垄断贸易权.此时的自由贸易,可以说是建立在一道无形的“安全门”中的贸易.2.启动汇率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人民币被高估,1980 年 1 美元兑换 1.5 元人民币,这一汇率明显对出口不利。此后整个 80 年代,随着经 济发展与一轮又一轮的对外开放,人民币不断贬值。到了 1986 年,1 美元兑换 3.5 元人民 币,扣除通货膨胀影响后,人民币贬值约 60%。在 1988 年到 1993 年之间,中国实际上存
在着两个汇率体系,一个是官方的固定汇率体系,一个是市场决定汇率的外汇互换市场,在这个市场上进口商与出口商以及其他有外汇供给或需求的市场参与者按照市场决定的汇率进行交易,这就是“汇率双轨制”。汇率双轨制推动了人民币的进一步贬值。这也为中国在1997-98年间的东亚金融危机时保持人民币不贬值打下基础.此后,人民币曾于1994年一度贬值至8.6元,但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顺差的不断加大,在此后的几年里不断升值,截止2013年9月28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至1:6.12.3.下放外贸经营权和进口定价
1978 年后,“对外开放”政策成为国家主要的大政方针。相应地,国家放宽外贸公司数目。同意各级工业部门设立外贸公司,原国有垄断外贸公司在各省的分公司变为独立公司,截至 1988 年底,全国有约 5000 家国有外贸企业,约 10000 家制造企业有直接出口权利。
政府也逐渐放开进口价格管制。进口商渐渐能够决定进口价格,并通常是以世界平均价格加进口商的佣金进行定价。
总的来说,在改革的第一阶段,中国的外贸体系是由完全的计划贸易体系转变为以高关税、多非关税壁垒的典型的实行“进口替代”的贸易体系。
自 1985 年起,中国开始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向东亚“四小龙”学习,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出口,并建立了完全独立的出口加工贸易制度,使得出口商得以摆脱原来中央对贸易的垄断。到了 1987 年,中国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独立的贸易体系:改革后成长起来的出口加工贸易和传统的贸易体系。而且前者已经超过后者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1988-2001--以建立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自负盈亏为中心的改革
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特征是,在仍然保持国家垄断外贸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将外贸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来改善外贸部门的经营状况,包括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实行企业自负盈亏两个阶段。而中国在1986年正式申请重新加入 GATT,即所谓的“复关”(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议中的缔约国地位),但一直到 15 年后,2001 年 11 月 11 日中国才成为 WTO 的第 143 个成员,中国融入国际贸易的大家庭也从“复关”变成了“入世”。
2001年 12月 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毫无疑问,中国入世谈判是多边贸易史和世界谈判史上艰难的一次较量。在漫长的谈判中,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过程之所以如此漫长,主要是受到政治经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1989 年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动荡大大加大了中国加入世贸的难度。在谈判进入第三阶段即复关/入世议定书内容的实质性谈判时,中国大大深化在外贸领域方面的改革。主要包括:一是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的可兑换;二是改革外汇管理体制;三是取消进出口指令性计划,中国还取消了近千种出口商品的配额和许可证;四是改进和完善出口退税制度;五是加强外贸政策的法制建设;六,更为重要的是,为了给入世扫清障碍,1992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品竞争能力的日益提高,中国连续 9 次降低关税。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出口稳步增长,中国事实上已成为世界的一个贸易大国。同时,它所面临的反倾销也越来越多。自 1979 年 8 月,中国首次被欧共体控告倾销后,中国受到越 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中国成为受贸易保护主义伤害大的国家之一。从 1979年 8 月至 2001 年底,共有 30 多个国家对中国提起了反倾销诉讼,累计案件达 480 余起。针对中国的反倾 销案件占世界反倾销案件的比例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为 3.6%,在 2006 年下半年新发起的 103 件反倾销调查中,有 36 件是针对中国的,占全部案件数量的三分之一强,远远超出中国在 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2007 年上半年新提出的 57 项反倾销制裁中,有 22 项针对中国产品,中国是遭遇反倾销调查多的国家。反倾销案例的增加无疑也使得中国的入世之路更是举步维艰。
总之,15年的谈判过程,既是中国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向国际通行规则靠拢的 历程;也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第三阶段:2001-2008
--以 WTO 规则为基础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全面改革
2001年 12月 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中国外贸体制也进入了 一个以 WTO规则为基础进行全面改革的新阶段。WTO的基本规则是建立在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入世之后,中国至少在三个方面加快了改革。首先,中国在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下,调整、修改了不符合 WTO规定的政策法规;其次,加快外贸主体多元化步伐,尤其是允许私营外贸企业的迅速发展;第三,转变外经贸主管部门的职能,从以行政领导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研究世界贸易发展趋势并向全社会提供相关信息,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来分配外贸资源。
为了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对其成员国的要求,中国在入世谈判中作出了一系列的承诺,主要包括降低贸易壁垒和开放服务业市场两个方面。这些承诺具体体现在中国入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等法律档中。降低贸易壁垒是指:中国承诺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包括关税的大幅下降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渐取消,为外国商品和投资进入中国提供更多的机会。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作出的承诺,到 2008年中国的关税总水平将由 2000年的 15.6%降至 10 %。其中,工业品的平均税率由 14.7%降低到 11.3%,农产品的平均税率相应地由 21.3%降 低到 15.1%。与 90年代初的 40%左右的关税率相比,中国关税的下降幅度很大,但是仍高 于世贸组织成员国 6%的平均关税。在降低关税的同时,中国已经并且还将取消许多非关税壁垒,主要包括进口配额、投标资格、贸易经营权、国产化要求、技术转让要求、政府采购等。入世后,民航、医疗器械和 IT产品的所有进口配额立即被取消,汽车等产品的进口配 额也将以每年 15%的速度递增直到全部被取消。自 2002年 1月 1日起,中国已取消了粮食、羊毛、棉花、晴纶、涤纶、聚酯切片、化肥、部分轮胎等产品的配额许可证管理。开放服务市场是指:入世后,中国的服务业将成为开放幅度大的领域。电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采取渐进式的开放,由管制较严的“试点”或部分禁入,到可预见的逐步准入,到完全开放。(附图三) 第四阶段:2008-现在
--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争夺战
2008年9月美国华尔街爆发的这场由美国房屋价格大跌,贷款和其他与房屋相关资产价值的损失引起的金融风暴,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全球主要股市因此大跌.逐渐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偏于外向,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在美国国民借钱消费模式终结的情况下,“中国制造”随之受到影响.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蔓延至实体经济领域,我国出口11月开始负增长。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比2008年下降13.9%,其中出口下降16.0%;进口下降11.2%;尽管从2008年11月开始,中国出口开始出现同比下降,但月度贸易顺差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到2009年2月,由于出口的持续下滑,月度贸易顺差开始减少,2009年全年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994亿美元。
2009年第四季度以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迹象开始呈现,我国出口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附图四,五,六)在这样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面前,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许多贸易保护政策,而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中国,则是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WTO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其中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2009年1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0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3起,特别保障措施7起,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2009年9月,伦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2008年11月G20 峰会以后,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99项措施中包括损害中国商业利益的内容。已实施的保护主义措施针对的重点目标名单中,中国位居榜首;134项尚未实施的措施中,77项影响中国利益,影响美国和德国的仅分别为19项和30项。对华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最多的国家为俄罗斯(13项)、印度尼西亚(9项)、印度(8项)、德国(8项)和西班牙(7项)、美国(6项)、法国(6项)。
但是在多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下,中国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进行对外贸易的增长.2010年,中国国际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对外贸易总体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目前欧盟、美国、日本仍为中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2010年与中国贸易额分别增长31.8%、29.2%和30.2%。同期,与东盟、印度、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双边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额分别增长37.5%、42.4%、46.5%、47.5%和43.1%。去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8669.8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20487.8亿美元,增长7.9%,增速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进口18182.0亿美元,增长4.3%,回落20.6个百分点。(附图七)2012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了外贸全球份额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较快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定增长,扩进口政策力度加大,顺差处于合理区间,加工贸易增速回落,民营企业表现活跃,国际市场布局优化,中西部地区外贸活力增强的特点.随着市场多元化战略深入推进,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其中对东盟、俄罗斯、南非进出口分别增长为10.2%、11.2%和31.8%。对美国进出口增长8.5%,其中出口增长8.4%,美国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对欧盟、日本进出口额分别下降3.7%和3.9%。(附图八,九)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一些积极迹象,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加上稳定外贸增长政策措施成效继续显现,中国对外贸易延续了去年底以来的企稳回升态势。突出特点是:
(一)进出口增速有所回升。一季度,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9746.7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升6.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088.7亿美元,增长18.4%;进口4658亿美元,增长8.4%。
(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两旺。在出口企业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国内产业优化升级等因素带动下,一季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33.3亿美元,增长28.4%,高出总体出口增速10个百分点;进口1364.8亿美元,增长27.0%,高出总体进口增速18.6个百分点。
(三)民营企业进出口活力进一步迸发。广大民营进出口企业抓住国际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积极拓展营销渠道,深度开拓国际市场,一季度进出口3613.9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占总体进出口比重为37.1%,比上年同期提高9.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51%,占总体出口的比重达41.5%。国有企业进出口1752.5亿美元,下降4.9%。外资企业进出口4380.3亿美元,增长0.7%。
(五)中西部地区出口强劲增长。中西部地区承接外向型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42.8%,高出总体出口增速24.4个百分点.(四)对新兴市场出口明显快于传统市场。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状况普遍好于传统市场,中国对多个新兴市场出口均呈快速增长之势,其中对东盟、俄罗斯、南非出口分别增长28%、19.6%和35.5%,合计拉动整体出口增长3.3个百分点。在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趋稳、零售上升的情况下,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6.8%。随着欧元区金融稳定性增强、经济衰退程度放缓,中国对欧盟出口恢复性增长1.1%。受日本内需疲弱、日元贬值等因素影响,中国对日本出口下降3.6%。对美欧日出口合计占整体出口比重为37.4%,比去年同期下降5.8个百分点。受过境中转增多、跨国公司向香港转移全球物流配送和分拨中心等因素影响,中国内地对香港出口增长74.2%。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2013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仍然会在大环境不变的条件下保持一个平稳的态势发展.综观改革开放35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长足性的进步,在国际上也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这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下,我们在发展的同时遇到的困难也是不可小觑的,入世是一个坎儿,如今的金融危机是机遇也是一个坎儿,只有在风险中稳定的求发展才能获得更大的机遇.
第三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职业观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职业观的变化
——行政管理1002班余蔼琪
纵观改革开放30年,中国青年就业观念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服从分配、走向开放、自主择业。
服从分配——计划体制遗留阶段:1978-1980年代中期
从1978年到1980年代中期,在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下,农村青年与广大农民一样还不能自由流动;城市青年中,由于高等教育仍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由国家包下来分配工作,负责到底。国家负责给所有的大学生一份工作,青年选择高考志愿需要考虑的主要是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该阶段中国青年的择业观念比较被动、单一。
就当时而言,青年就业最看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是属于“重政工而轻农商”的择业意向,今天仍然流行的知青“诉苦”文本依旧在展示“上山下乡”是难以抹去的“伤痕”;高考恢复之后的数年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知青“回城”成为中国人口迁移的一大景观。在城镇中,经商仍然是“末节”,大学生普遍对理工科感兴趣,追求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普通待业青年也以“上班”为第一考虑,实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才会走向“个体户”或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但是,中国已酝酿了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将改变众多青年人的就业观念和方式。
走向开放——“民工潮”和城镇青年的双向选择: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中期
农村青年就业的观念逐渐走向开放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释放,同时城镇对劳动力尤其是企业和建筑行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国家的户籍制度、粮油供给制度以及就业管理制度都有所松动。之后,政府又进一步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允许和鼓励农村劳动力的地区交流、城乡交流和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于是带来大规模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民工潮”,农村青年就业的观念逐渐走向开放。城镇就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知识青年身上从1985年开始,我国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分步骤、分层次地逐步进行改革;1989年提出的改革目标: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这一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高校,使毕业生就业逐渐走向市场化。由此,青年就业的最大变化是“经济地位”成为择业时最优先考虑的因素,超过了执牛耳多年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成为首选标准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希望到特区和沿海地区的中外合资或“三资”企业工作。二是不求高学位,只求高收入。1980年代后期考研人数急剧下降,1987年到1989年,全国共有700多名研究生中途退学。这个时期,对理工科感兴趣的大学生比例降到五成以下,这一现象被称为“知识大逃亡”。“穷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这句顺口溜,道出了一种奇怪而真实的社会现象。三是第二职业和职业流动性增长。四是经济收入成为择业的第一标准。当时青年在择业过程中考虑的第一因素是收入和福利待遇;青年最喜欢的行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工业企业、国家机关、服务业、科研机构等。
自主择业——追求发展的多元化时代:1990年代中后期-至今
农村青年就业199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青年可以不再将自己拴在农村的土地上,可以自由进入城镇,由此,大量农村青年开始在城市工作、生活甚至定居。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青年在就业选择上走出了“糊口策略”,外出务工也不再以“赚钱”为第一原则,而是以“经济理性人”形象把寻求发展放在第一位;不再甘愿充当城市的“过客”,而是力争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想成为城市的一员。
城镇青年就业这一阶段的城镇青年的就业也走向了“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甚至自己创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加人了WTO之后,中国的社会形势发生了改变: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且又值政府机构精简,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就业矛盾突出,形势十分严峻。
综上所述,青年的就业与发展的变迁以当时社会政策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但总体上这种变迁说明了青年就业的三个趋势:自主化——主体性越来越强;务实化——政治色彩淡化;多元化——选择面越来越宽。
第四篇:浅析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态势
浅析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态势
政治与法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611班06103033柴韶华
内容摘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使我们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在外向型经济中,我们实施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本文将从中国政府的对外贸易战略,企业的对外发展和外商来华投资的态势,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举措。
关键字出口导向走出去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年均增长了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进出口总数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到2007年的21738.3亿美元。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中经济总是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数居世界第三,外江储备居世界第一。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冰紧张把握住了全球化浪潮带给我们的机遇,站在时代的哦潮头,一个开放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永恒动力。
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引起了举世瞩目,而在经济不断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外贸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在出口贸易领域陆续形成了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三大战略。
作为企业,截至2006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906.3亿美元,遍及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涵盖采矿业,商业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众多领域。①
目前我国“走出去”战略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全方位,宽领域的“走出去”格局形成。就对外投资而言,基本形成了“亚洲和拉美为主,发展非抽,拓展欧美”的多元化市场格局,中国对外贸易比重占全球的8%左右。
二、对外贸易方式日趋多样,水平逐步提高。据统计,从1979年到2007年,我国世纪利用外交9698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7754亿美元。
三、经营主题队伍壮大名企业跨国精英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国际竞争力增强,2006年中国境外企业实现小手收入2746亿美元,境外纳税总额28.3亿美元,2006年末,境外企业就业人数达63万人,其中雇佣外方人员26.8万人,境内肉孜主题通过境外企业实现的出口额达92.5亿美元。②
而在外商在华直接投资(FDI)方面,虽然我国征服在中西部设置了不少优惠政策,但是东部地区忧郁在1992~1998年中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和配套生产能力,使得在东部与中西部吸引外贸差距不断扩大,FDI呈现出高度集中于东部
地区的特点,截至2006年底,东部地区吸引了84%的FDI,二我国的基尼系数为增至0.46高于国际警戒线0.06。③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30年的改革开放成绩斐然,但我们还应当看到我国目前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出口导向”贸易发展面临挑战。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抵消进口替代的偏向性,达到进出口平衡,国家采用了大力鼓励出口的措施,这使得“新生商主义”哲学成为中国继续实施“出口导向”难以为继,这一方面来自于中国产品的竞争压力和对能源的消耗对他国经济安全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中国市场份额快速提高打破了他国的全球贸易关系“平衡”,从国内层面来看,“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扭曲了生产要素配置,支持其发展的比较优势几处还在逐步弱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人民币的升值,能源、矿产资源等价格的上升等一系列的原优势基础逐步成为外向型企业发展的“门槛”。
政府的发展滞后。政府主观认识不足,孤立、静止地看待“引进来”和“走出去”,忽视“走出去”对“引进来”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意义,制度建设滞后,法律法规政策尚未完善,项目核准程序繁杂不顺畅,产权保护机制缺乏,信息服务不宽善,政府定位尚未明确,政企不分的玩家仍旧存在,计划经济尚未完全退出中国经济的舞台。
企业发展仍旧难以与国际同步,作为企业,尚缺乏全球化战略意识和现代化经营手段对外投资战略不明确,投资规模较小,投资地区分布不合理,缺乏对外投资资金和高等质的跨国经营人才。2004年出现的“刘易斯拐点”使劳动力密集型的外向型企业更是面临巨大挑战。④
面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做出深深地反思,基尼系数显示了我国贫富差距偏大,从“民工潮”到“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从按劳分配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们从“双边”贸易转为“多边”贸易发展后,就需要不断的调整思路,紧跟世界经济发展脚步,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发展长盛不衰,才能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在任何风浪面前稳步推进。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实施“中性的”贸易政策。
1、从战略目标来看,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并追求多变目标,出口不再被视为追求的目标,而更多的应被视为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系。
2、通过国际规范的政策措施和工具来推动对外贸易发展,要在WTO的规范下完善现有的贸易促进政策体系,加强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3、实施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政策,管理下的自由和自由上的管理。
4、充分挖掘大国的国内市场优势。
二、完善才政府职能,继续解放思想,扩大开放。
统一制定对外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遵守WTO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进行充分合理的运用,正确处理“引进来”和“走出去”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融通互补,加强社会资本的投入力度,加大资金支持幅度,促进对外经贸的发展。
三、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在对外经济中要占有主动权,环境诶国内能源资源约束,鼓励加强海外资源合作和利用,加快培育跨国公司,加强市场开拓能力。
我们应当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开放也是改革,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向国际展示一个制度更加完善,社会充满活力,持续稳定发展,对
外更加开放的中国。
注释:
①《2006中日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商务部
② 同上
③《收入分配与和谐社会》李实中国人口科学2007第五期
④ 经济转机,社会分成和社会流动——一个部门检验王美艳
中国劳动经济学王德文张建武都阳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4
参考书目:
①《经济学摘要》保罗·R·格兰高利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0
②《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T·W·舒尔茨《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01)
③北京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北京市外来流动人口发展趋势及对策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 ④《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回顾与展望》李计广张汉林桑百川《世界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世界经济研究所2008年第六期
⑤《开放三十年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结构演变及动因分析》于蕾
《世界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世界经济研究所2008(06)
⑥《改革开放依赖中国周边外交变化与社会资本创建》韦红
《社会主义研究》(双月刊)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2008(05)
⑦《我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三十年:理论回顾与述评》赵峥
《经济体制改革》(双月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05)
⑧《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态势及其目标》贺晓勤
《世界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世界经济研究所2008(10)
第五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宝贵经验有哪些
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宝贵经验有哪些?
答:第一,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只有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二,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方面的目标基本上达到了,但是教育改革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面对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制约,面对西方国家长期占据经济科技优势的挑战,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水平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亟待增加。三个“亟待”,特别讲明了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性。
第三,必须坚持教育科学发展。正确处理教育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以促进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关键是要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按教育规律办事。只有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人才为本,统筹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才能实现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必须坚持依靠教师办学。抓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核心问题,中国积极探索,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全心全意建设教师队伍,始终不渝地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教育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执着的努力、更加开放的姿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的经验,扫除一切妨碍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育开放水平,才能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第六,必须坚持发展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名,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只有坚持教育公益性,不断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一个孩子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赢得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机遇:
(一)发展低碳经济符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顺应国际社会低碳发展的潮流。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探索低碳发展之路符合世界能源、经济“低碳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在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研究、经济社会及政治外交领域,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另一方面,减排温室气体和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共同努力,其中发达国家因其历史责任和当前能力应当率先承担更多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有助于承担必须的国际责任,又能够顺应世界大势、融入国际潮流,充分展现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因为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有利于顺应世界技术变革的潮流,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并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当然也有利于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当前世界各国正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以低碳能源发展为代表的低碳产业,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的振兴提供支撑,且其自身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找到发展机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影响世界发展格局和竞争格局。(三)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将刚性增长。一方面,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能源消费将会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能源结构的转变又异常艰难。发展低碳经济根本上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为抓手,大力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这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四)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低碳技术资源,助力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和关键是低碳技术。先进的低碳技术大多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公约》和《约定书》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进行技术支持进行了专门规定,并在某种程度上将之视为发达国家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国际约定对发达国家的要求、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愿望和适度的利益机制,都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际低碳技术资源,突破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封锁和限制,展开充分的技术合作,使得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不断涌现并广泛采用。并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渐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最终达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挑战:
(一)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发展低碳经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的能源利用率低,并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水平低,尤其是中国的能源结构呈现“富煤、少气、缺油”的特征。现有的能源结构以污染型为主,并且介于中国现在的情况,开发和利用清洁型能源成本高。
(二)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限制。首先,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有摆脱贫困,要先用有限资金改善生活。其次,中国还要继续完成发达国家已完成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最后,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出口,而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为能源含量高,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产品,加上我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总体较为落后,这都会产生大量能耗徐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三)中国关于低碳经济方面的立法只是一个空白。并且不同法律之间相互抵触,各成体系又缺乏必要的配套制度,严重削弱了法律制度的综合效率。
鉴于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正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国际气候体制框架下,秉持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原则,立足于国内发展为基础,把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把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驱动作用结合起来;把能源高效利用和改善能源供给体系结合起来;要加快构建低碳产业;积极推动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
3.为什么说随着国际影响力的上升,中国成为牵动国际形势发展和国际体系变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答:第一,中国力量明显上升。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出现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采取了果断有效的措施,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保八”成功。中国进出口和外汇储备继续上升,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并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二,中国声音明显响亮。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公开发文要求改革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超主权货币储备。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毫不客气地批评发达国家在大气减排上的虚伪和不道德行为,并且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动提出到2020年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4 0%~45%的行动目标,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发挥了负责任的作用。胡锦涛主席在去年9月份出席联合国核裁军峰会、联合国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20国集团金融峰会等四大峰会时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上述四个领域的改革主张和立场。
第三,中国话语权显著提高。西方发达国家被迫同意提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I M F和世界银行的投票份额, 同意以G20取代G8,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与发达国家合作共治的平台。中国在世行投票权比例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第四,中国模式吸引力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结合。在强有力的国有经济支持下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使得中国具有较强的规避危机与应对危机的能力。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美欧发展模式“麻烦缠身”的背景下,中国模式显现强大生命力,全球瞩目。西方国家对之心态复杂,以往是怀疑、诋毁,现在开始重视,但忧心忡忡,有些人甚至开始“捧杀”中国。许多发展中国家则纷纷到中国来“取经”,希望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国模式”的影响在全球范围日益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