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中飞 12级车辆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读后感[小编推荐]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书
所属课程:中 国近史 纲 要院系年级: 12级电气系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一班学号: 120360116姓名:刘中飞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李永
2013年11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读后感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仅封建社会就经历了两千多年。到公元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中国进入了近代。从1840年至1949年的109年,是中国社会变化空前剧烈的时期。百年的沧桑历史,让中国这个东方巨人再次屹立在世界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事件。这个伟大事件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意义体系革命探索改革
这篇论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张海鹏教授在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写的。张海鹏教授为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为我们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和世界。由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阐明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进而写了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在失败和屈辱中,中国的先进分子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国家发展的方向。中国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个选择经过了严酷的历史实践的检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新时期。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 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 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中失败了,被迫签下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1860
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清政府又被迫签下了《北京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清政府又再一次被迫签下《辛丑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破坏了中国关税的自主权„„中国的白银就这样流入列强的口袋,而列强的鸦片也就这样自由地流进中国,毒害中国人。中国人受到了欺凌。
20世纪,中国的一部分有志之士终于站出来,保卫自己的国家。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戊戌变法,虽然最后变法失败,但是这也开了一个先例,让后来的有志之士更加勇敢了。五四期间,先进知识分子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开展了一场爱国运动,从此揭开了思想启蒙的序幕。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打败了北洋军阀,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后胜利,结束了中国五分四裂的局面,让中国人民站起来,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中。
新中国的成立,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形成了新的外交局面。1950年,已经有25个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中有17个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正是的外交关系,同时中国一直强调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强调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这些外交理念对构建和谐国际关系有推进作用。
历史首先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上一阶段的延续,而决不会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张海鹏先生正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入手去溯本求源,以求深入了解中国革命进程中的种种内外因素。张海鹏先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专制历史非常悠久,专制意识根深蒂固,专制文化相当发达的封建国家,它既有着长期“天朝上国”雄视四夷的文化优越感,又有一整套错综复杂,而且自行运作的宗法制官僚的惰性体系,这种文化体现为一种内敛式的“内在爆炸”,“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它不愿意改变它的社会价值观,文化和体制”,也正是这样一种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制约了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所以中国革命注定了不会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只能是一个传统文化分崩离析,西方先进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逐渐渗透的渐变过程。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与周边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经历了长久的年代。鸦片战争以前,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东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种
体系下,中国不大关心西方世界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殖民主义扩张,通过鸦片战争与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以大炮为前锋,把贸易和殖民体系迅速推向东方,使以道德和尊严相维系的东方式国际关系体系很快败下阵来。无论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说,还是从国内历史进程的角度说,中国国势的沉沦都到了“谷底”。
在这个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反帝反封建的战略和策略,提出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方针,指明了中国必须先经过新民主主义、然后进入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和思想基础。
新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长远意义。1978年以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了。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
张海鹏先生:“新中国的国家权力构成和政权组成模式,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能反映民意的模式、最民主的模式、最能集中绝大多数人民意志的模式。这个模式,无论在封建社会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是不可能出现的。从此,中国的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进一步说明了新中国的民主与新纪元的伟大创举,60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顽强而坚定的步伐,为建立和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之路而奋斗,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一个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东方。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跨入了总体小康,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各项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中华大地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60年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历史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繁荣中国、富强中国。
胡锦涛:“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我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我为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感到自豪„„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一代接一代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参考文献:
[1] 周亚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概论实践教学用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3,8.
[2] 龚书铎.中国近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3] 张海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C].人民日报2009,9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读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读后感
摘要:张海鹏的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撰写的一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感想的文章。文章从近代史的七点出发,描写了在近现代史中,从新中国的成立的种种原因,表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中国;历史;发展;意义
经过了将近一个学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而我在课余时间着重阅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海鹏先生的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下面,我将结合我所学,谈谈我自己的认识。
文章的开头着重回顾了近代中国的那一段屈辱史。近代中国的社会现状,是列强侵略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作为历史上的历史悠久文明古国,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而到了清代,封建体制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统治者闭关锁国,抑制文化上的交流,通过八股取士,更是对先进的文化进行打压。而这一切的结果,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科学,远远落后于同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但是统治者梦依然醉生梦死于那种只图享受的封建体制,没有一点想要虚心学习的念头。就这样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在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国门大开,从此中国步入了屈辱的近代史时期。在屈辱的近代史中,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最终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切,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挫折。而后,孙中山先生领导并发动了辛亥革命,最终终结了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同时也宣告了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但是,这一切的努力,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从此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列强也加强了对中国的压榨。在这样的情况下,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给中国带来了希望。五四运动从各方面对旧思想进行批判,从而揭开了思想启蒙的序幕,同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宣告了中国将迎来全新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接过领导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任务,与孙中山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在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不屈不挠,毅然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取得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毅然长征,北上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三年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最终宣布了新中国的成立。从此,中华民族终于走出了那一段催人泪下的屈辱历史,走向了屹立于世界强国的伟大历程。而之一切,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近代的这一段屈辱史中,不同阶级的人都曾经试图改变这一种状况,想要让中国拜托那一种被压迫的历史,但无论是哪一个阶级,不管他们如何努力去改变现状,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而最后的实践证明,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才能在民族解放的斗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一丝不苟践行共产主义,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民族解放的,就是中国共产党。
文中接下来谈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必然结果。这一点,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也是文章特别有价值的一部分。
在漫长的近代屈辱史中,各个阶级进行了各自伟大的尝试。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他们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同时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因为他们所代表的的是地主阶级,实质上只是“徒袭西艺之皮毛,未得西艺之要领”,只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自身的利益,使封建制度能够持续地更加长久一些,自然,注定要失败的。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很多成果都化为乌有。同时,他们也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但是由于留学生梦的思想受到了资本主义的影响,这对地主阶级是很不利的,因此,最终留学生派遣也被搁置下来,这样,注定了地主阶级的那些套路,是行不通的。而农民阶级也进行了伟大的尝试,比如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但最终在帝国主义和腐朽的清政府联合打压下,以失败而告终。而资产阶级维新派也进行了伟大的尝试,想要通过改革,使中国实现君主立宪制,从而达到资本主义的目的。他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在中国的现状,由于掌权的是地主阶级顽固派,而资产阶级是不可能获得实权,因而,最终的维新运动注定以失败而告终。而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尽管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纲领,最终并没有使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革命的成果被窃取,从而标志着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以上的种种尝试,都是很伟大的,但是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说明这些尝试,偏离了中国的现实状况。
地主阶级洋务派,由于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原因,以及其目的动机,对西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学技术的表面,因此,其中西方的最重要的内涵并没有学习到,他们没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仅仅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的这一切,不可能的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因此,最后的失败是注定的。农民阶级,由于其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加上指导思想与施政纲领等等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他们的失败也是注定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改革的层面,较地主阶级洋务派学技术的层面,上升到了学技术的层面,自身有了一种进步,西方的那些民主的思想也变得深入,这是其好的方面。都是,由于其依托的对象依然是地主阶级,而自己所肯定的施政纲领是与地主阶级的思想格格不入,从根本上是得不到支持的,并且下层的民众也是对这种方法并不了解,那么也必然得不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而他们想要通过发动政变从而控制政局,那也是很不可能实现的办法,最后在联合打压下,失败。而资产阶级革命派,由于没有体会到依靠最高的人民群众的这一正确的想法,加上滋生的妥协性,最终的失败也是注定的。
而之后的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西方的先进思想可以更加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得到了非常充分地传播,从而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思想上的启蒙运动,而国人的思想觉醒。思想层面上的觉醒,比单纯的学习西方的技术、学习西方的制度,更加使救亡图存的事业得到了厚实正确的思想理论。正确的思想理论基础指导下的救亡图存的实践,其效果肯定是少走弯路,最终可以确定成功的。而将这种先进正确的思想理论付诸实践的,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壮丽以来,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路明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人民战争的最终胜利,其最广大的群众基础,是其成功的关键。相比于之前的历次尝试,与偶遇领导者忽视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没有做到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其失败可以说是必然的。
文章接下来讲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中国革命的作用目标,就是要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属性。而在之前的种种尝试中,这种社会属性不仅没有得到改变,相反,正在一步一步地加深。地主阶级在与西方列强每一次对抗下,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最终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伟大尝试,最终在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最终以失败告终。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其本身具有很大的妥协性,试图在西方列强的帮助下,使改革变法得以实现,而这种妥协性,西方列强并不会接受,并且其自身的下午触动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统治代言人,那么最终的失败可想而知。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其自身也有很呆的妥协性,试图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掌握政权,因此西方列强与清政府所签订的种种不平等条约,不仅没有被废除,而是以继续持续的方式,使西方列强在华利益,得到了维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旧没有改变,最终,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也有很多人堕落,自内而外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彻底失败了。
旧民主主义革命只是一种伟大的尝试,无法担当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最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自由革命可以担当的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使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属性,中华民族的最终崛起,必然是以在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所完成的。
文章底下谈到了新中国成立,所奠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列强发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但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之下,却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不过,这种早起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却并不是处于重要的地位。鸦片战争之后,国门大开,资本主义萌芽稍微得到了一点发展,但却始终被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所打压。民族资本的发展一直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官僚统治的严重制约,得不到顺利发展。帝国主义还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垄断了中国的金融。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僚资本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勾结封建势力,依靠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排挤民族资本,操纵国家经济命脉,构成独裁统治的经济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民族资本的发展步履维艰,中国的经济水平被彻底破坏。而新中国的成立,打破了这一现状。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种种手段振兴经济,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契机。
文章最后,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进入了新时期,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华民族伟大崛起,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2].周亚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概论实践教学用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3.8 [3].张海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N].北京:人民日报.1998.12
第三篇:刘中飞 120360116 12级车辆工程 金工实习报告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安徽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金工实习报告
所 在 系: 电气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 12车辆工程1班 学 号: 120360116 姓 名: 刘中飞 指导老师:赵恒文 倪天伟 张冬冬 钱小磊
2013年11月30日—2013年12月22日 2013年12月
一、实习目的
基础课,是工科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培养工程素质的重要必修课。金工实习以实践教学为主,学生必须进行独立操作机械制造基础工程训练(也称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技术,在保证贯彻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学尽可能结合生产进行。
1.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熟习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机构、工夹量具以及安全操作技能。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完成工程基本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机械设计工作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同时对零件初步具有进行工艺分析和选择加工方法的能力。在主要工种上应具备有能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制造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创新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初步建立市场、信息、质量、成本、效益、安全、环保等工程意识。
二、实习内容
我们12级车辆工程金工实习共10天,我们一班为WT1(文天1组),分别进行了5个单元:热工、车削、钳工、数控车床、特种加工。
1、热工:
① 锻造成形:首先,我们由电阻炉加热锻件毛坯,由老师通过空气锤使锻件变形,再交给我们手工自由锻,我们通过反复的镦粗、拔长。最后加工成方坯形状。
② 铸造成形:老师教我们的是砂型铸造,手工造型分为;整模、分模、挖砂、刮板、活块。
2、车削:
C6132 型普通车床——这是我们学习的车床。
① 车外圆 ② 车端面 ③ 切断和切外沟槽 ④ 钻孔和镗孔
3、钳工:
钳工是工人用手持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制造,装配和修理,它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钳工的劳动强度较大,生产率低,但在机械制造和修理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切削加工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工作性质把钳工又细分为:普通钳工,装配钳工,修理钳工,样板钳工,工具钳工,划线钳工及电气钳工。
① 钳工的基本程序是:锉削,划线,锯割,钻孔,扩孔,攻丝、套丝,减速器装配。锉削是用锉刀从工件表面上,锉去多余金属的操作。划线是根据图样上的尺寸要求,使用划线工具划出零件的加工界限的操作。锯割是用手锯锯断材料或锯出沟槽的操作。钻孔应运于螺栓孔,油孔,螺纹底孔及孔的粗加工工序。扩孔就是把工件上已有的孔,用扩孔钻进行扩大并提高精度的操作。装配是把合格的零件,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组合成组件,部分,总装,而成为一台合格机器的操作,称为装配。
② 很早就听同学们说钳工是最累的,到实习钳工时我深有体会,开始时我
很有干劲,但是一会儿之后我就觉得手有点酸了,一天之后累的腰酸背痛而且手也磨了好几个泡,后来渐渐的掌握了正确的姿势,实习也变的轻松了许多。虽然钳工的劳动强度大,但是它应用的工具简单,加工多样灵活,适应性强,能完成某些加工所不便或难以进行的工作,因此钳工仍是不可或缺的工种。通过三天的实习,我知道了钳工是需要技术的,只有方法得当才能节省体力,加工起工件来也轻松了许多,渐渐地,我感觉到钳工也不是很累的工种了。这都要感谢我的钳工实习老师,他在我们实习过程中一直告诫我们注意安全以及一些正确的操作方式!
4、数控车床:
数控车床的操作,就是通过编程来控制车床进行加工。数控机床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是技术密集度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典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它与普通机床相比,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零件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且自动化程度极高,可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只要输入正确的程序,车床就会执行相应的操作,通过数控车床的操作及编程,深深地感受到了数字化控制的方便、准确、快捷。
老师教我们的是数控车床仿真软件。
老师首先让我们了解主要功能键的作用。操作面板分为几个区,大概包括如下几个:状态指示区、编辑键盘区、机床面板区、显示菜单区及LCD这五个区。机床面板区有几个常用键如“编辑”键,在编辑状态下才能往机床内输入程序。“自动”键,在程序输入完成后,点自动键运行程序。“单段”为了看清语句的执行过程,在自动状态前点单段。“手动”键,在该状态下可以进行机械回零。“手轮”在该状态下可以进行手动操作,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还有几个重要的键子如 “程序(PROG)”在该状态下,按“编辑”键才可以输入程序。“位置(POS)”在该状态下可以观察刀具的位置。还有编辑键盘区的几个键如“取消”、“复位”、“换行”、“删除”等键的功能可以从字面上了解到了。
5、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是指那些不属于传统加工工艺范畴的加工方法,它不同于使用刀具、磨具等直接利用机械能切除多余材料的传统加工方法。特种加工是近几十年
发展起来的新工艺,是对传统加工工艺方法的重 要补充与发展,目前仍在继续研究开发和改进。直接利用电能、热能、声能、光能、化学能和电化学能,有时也结合机械能对工件进行的加工。特种加工中以采用电能为主的电火花加工和电解加工应用较广,泛称电加工。
三、实习心得体会
我们在学校实习基地进行了10天的金工实习终于圆满结束。期间,我们接触了车、钳、焊、铸、数控加工等工件。几乎每天我们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完成的几件工件,虽说质量不尽人意,但是它其中凝结的汗水值得我们欣慰,而且很有成就感。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活动是一次有趣而且必将影响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实践经验。
1.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金工实习培养和锻炼了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使我们不但对金工实习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好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了我们的所学的知识。
3.我们同时也学到老师的敬业、严谨精神。有的老师会一次又一次地给同学演示如何操作,直到同学真正清楚。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男同学帮助女同学、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同学,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既学会了如何合作又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
4.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取得的劳动成果。这些曾经让人难以致信的小铁器,竟然是自己亲手磨制而成,这种自豪感、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金工实习让久在课堂的我切身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工人的苦与乐,同时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金工实习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