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当我们在谈论国情的时候

时间:2019-05-12 00:5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概论文】当我们在谈论国情的时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概论文】当我们在谈论国情的时候》。

第一篇:【毛概论文】当我们在谈论国情的时候

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专业 李志辉学号1043031357

当我们在谈论国情的时候

我们在谈论什么

虽然“国情”和“政治”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但是我们在谈论国情的时候,其实已经在谈论政治了;一个多月前,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关于“重庆红与黑”、“薄都督疑云”的消息,当时我伪装文青,说自己“一心文艺,不谈政治”;半个多月前,“日本购买钓鱼岛和菲律宾抢夺黄岩岛”的事件激起了一股巨大的偏执的非理性的爱国狂潮,我也是伪装文青,“一心文艺,不谈政治”。

被“疯狂爱国”绑架

网络是一个“造谣”和“辟谣”楚汉相争的地方,真正爆发战争的时候,正义和非正义的界限就很模糊了,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不能说造谣就一定是错的,而辟谣就一定是对的,当造谣成为习惯性造谣、辟谣成为习惯性辟谣的时候,正好印证了那句话:网友从不上路,路人从不上网。同样作为纪录片,《国情备忘录》不如《舌尖上的中国》受人瞩目的原因在于前者是比较全面的国情而后者是相当片面的国情,大家高调地嚷嚷着“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那么爱国就要了解她全面的国情,舌尖上的中国不是中国,备忘录里的中国才是中国,估计看到这里所谓的爱国人士又该喊了:不转不是中国人。

网上总有一些话,让人看后长吁短叹又忍俊不禁,比如出镜率极高的“是中国人的就转”,又或者是它的孪生兄弟“不转不是中国人”。每每看到这句话,我在未点击鼠标左键之后都要掏出身份证来确认一下,看看它背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不会易名改姓。只是每一次它都没有丝毫变化迹象,真心令我遗憾。

“不转不是中国人”的话语困境其实正是说明大部分人已经被“极端的爱国情绪”所绑架。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双胞胎句型都夹杂着当时宏观的国际时事背景,当然,这样的背景必定会与“中国”二字有关,并决心坚定不屈地在事发点上空绕梁盘旋。比如1999年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比如2008年的法国火炬传递路上和中国各家家乐福超市门口,比如今年远在天涯海角处的黄岩岛,还比如像春节联欢晚会一样每年都会蹦跶出来以示存在的钓鱼岛„„爱国主义裹挟民族情绪首先在网上集体爆发,你总是感觉到激昂振奋或者是心有戚戚,因为你只需右手轻轻一点,就轻易享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无比崇高的爱国情怀洗礼,如果你没有轻轻一点忽略过去,你就被莫名其妙地被开除了“网络国籍”,成了不是中国人的中国人。

这样的民族认同手续一点也不复杂,省去了盖公章搞公示的例行阶段,效率颇高。点个头就能成为中国人,这是现实当中的点一下鼠标左键来寻求群体归属和价值认同。至此,你被划入了那些“一转就成中国人”的中国人的对立面,大有与“汉奸”、“卖国贼”并列的意味。

民族情绪的蔓延是所有这一切不正常的源头,并且与虚假的爱国主义捆绑销售,一旦达到临界点,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对群体的论述所言: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被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换句比较时髦的话来说:一旦你成为“一秒钟变中国人”的人,这意味你已经脑残了。鼓动和渲染这些的当然是宣传机器,因为在实行信息封锁的国度里,只有国家——当然

在专制制度下也就是政府或者独裁个人——才够格运用这些资源。话筒终究是被他拿在手里。也许你会指着自己的嘴巴冲我大喊:“看见没,这里没有胶带,是自由的!”但已经丧失思考能力的低智们显然没看见被扼住喉咙里已经变形的声带,那是他需要你表达的声音罢了。

激情昂扬鼓动人心的文字和表达显然更能获得群体呼应,比如一些“广为传颂”的社论,将国家与政府的概念混淆不清尚且不论,做个情绪化的吹鼓手倒是挺符合自身定位和身份。纳粹时期希特勒的演讲,以及那位时常站在“泰坦尼克号”城楼上挥舞小军帽的老年舵手,同样深谙此道。

德国电影《浪潮》中对专制独裁制度的起源有一段课堂问答的场面,并最终得出想要告诉观影人的答案:社会不公、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那是一部用老师导演学生配合场景再现来反思德国纳粹独裁以及东德专制的影片,但电影终究是电影,最终敌不过现实。在咱们这里,反倒是把荧幕上的剧情拉伸到现实里面,有人甚至入戏太深难以自拔,只因这一拔,他的爱国春梦就尽断于此了。

“生活在黑色幽默里,你不会感觉到幽默。”把王小波的这句话转告那些只因“是中国人就转”而成为中国人的人们,多年以后,你会庆幸,自己当时没有被这句话笑掉大牙而保持着消化正常、“一饭三屎”的俗世生活,简直是太明智了!但这仅仅是他们智力恢复到平均水平的开端。

中国不止存在于“北上广”

当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偶尔头脑发热,点击左键之时,还没有搞明白“中国”到底在哪里。《南方周末》曾做过两次大的专题报道,一个是《涌向北上广》,另一个是《逃离北上广》。大部分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北上广”等发达地区才是中国,然后直接把包括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乡的其他地区一律打入冷宫,于是从高考填志愿起就消减了脑袋拼命挤到北上广去,挤不进去就悲痛欲绝以为自己的人生完蛋了。

我是天津人,比生活在“皇城根底下”的帝都人民貌似差了一个等级,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艳慕这个“直辖市”,其实由于灯管效应,天津与北京相比,确实在大部分方面都差了很多,只是大多数人不懂罢了;高考结束考入远在西南盆地的川大,愈发觉得这种现象暴露无遗,来自北京的同学总是碰上其他人惊讶的目光注视,于是被“异类”的一些人就在“异乡”继续研究搞不懂的国情。但是基本上看不到来自广东或者上海的同学——高考或许能够改变个人的“命运”,却很难改变这个国家的“国运”。

大部分揭竿为旗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们挤到北上广的沙丁鱼罐头里,把当地的土著精英“压迫”成了普通人,把当地土著普通人逼得“逃离北上广”。于是在这种奋力拼搏敢于竞争的“良性循环”下,邓爷爷提出的共同富裕从一个梦变成了另一个梦,中国人跌入到盗梦空间式的“二重梦境”里继续努力醉生梦死。

习仲勋先生的遗产

于是我们只能从惨烈的现实中回过神来,继续去“备忘录”之中的国情去寻求安慰。下面我将从习仲勋先生谈起,以一人之眼看中国国情。5月24日是习仲勋逝世10周年祭日,他的骨灰安葬在家乡陕西富平,但生命的最后12年全部在深圳度过——他以这种方式表达对自己参与开创的改革特区的支持。1978年4月,在“文革”中与世隔绝16年后,习仲勋南下主政广东。痛感于过去失掉的时光,这位65岁的老人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甚相称的抱负和紧迫感。这也是当时身处改革开放青春期的中国的态度——翌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习仲勋是一个改革者,一个为社会主义寻找前途的人。初到广东,治理“大逃港”问题时,他听到有干部说“香港那边比我们好”,一度大为光火。但在意识到当地的沉疴后,他坦率接受了这一事实,并努力让广东摆脱困境,真正富强起来。

他知道清醒和真诚比捂住双眼更有价值。

这名宽厚的官员也证明,人品高洁远比权势显赫更受人尊重。比如说,他不无欣慰地自称一辈子没有整过人;比如说,他从不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封官许愿”——这些人离开他后大都被分配到边远贫苦之地;比如说,直到逝世,这名中共元老一直保持着延安式的简朴生活习惯。

10年过去,从外部环境,到人们的心气,这个国家一切都不一样了。10周年的时间节点也许是一个契机,我们可以借此大量和观望以他为线索的历史事实,回顾以他为部分象征的改革路途,以及检视他身上那些让人念念不忘的人格价值,从而读懂中国这数十年一路走过的风雨道路,把国情牢牢记在备忘录中,偶尔分出来看,或许还有新鲜的体验,正如这部我花六小时看完的长长地纪录片。

第二篇:毛概论文 国情备忘录

创新之于中国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摘要

几经盛衰变化的文明古国----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开始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界舞台上。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中国的再次腾飞需要政策制度、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创新来作为强大的动力。而当今中国所处的时代,正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创新的时代。在中国这片沃土上,只要我们把握住时机,做好准备,创新就能带着大家让古老的中国再度腾飞。

关键字

创新;必要性;机遇;意义

长期被称为“远东国家”的中国,在2008年成功举办了一场史无前例,让人叹为观止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异常绚丽的姿态,重新绽放于世界的舞台中心。2008 年 5 月 8 日,在世界之巅,那是一次受到世人瞩目的点燃,那一刻的画面传向了全世界:在零下 30 摄氏度的低温、每秒18米狂风和极度缺氧的环境下,圣火被点燃。雄峰峻岭、皑皑白雪,燃烧着的红色火苗在世界最高峰昂然跃动。从体育的角度看,这意味着人类能够达到勇气和耐力的新高峰,但是,同样让外界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创新的力量和决心。当奥运圣火在珠峰被点燃,中国向世界宣示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求发展的决心,更是在科技创新地保障下向世界展示崛起的实力。这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国在历经荣耀与伤痛之后,拨开身上的砂砾,坚定不移地迈开走向伟大复兴的步伐。而这走向复兴的每一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痛定思痛之后,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又打开局面开拓未来争取来的。创新,让中国的文化如此璀璨;同样,只有创新,才能让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继续绽放光彩。

一、历史上中国的创新

创新,是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的。这是一连串我国古人创造的记录贾思勰,科学典籍<<齐民要术>>是世界上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书;蔡 伦,东汉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用树皮等植物纤维造纸的方法;沈括,宋代科学家,世界上最早发现了磁偏南现象;郑和,成就了世界上最早进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船队。四大发明的出现,改变了文化的传播的方式,影响了人类的迁移,促进了政治制度的变迁,一次又一次地改写着世界发展的历史。古代中国一个个的智慧的结晶,让世界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了世界科技史中卓越的地位。

放眼近现代的中国,虽然在侵略的战火下变得满目疮痍,历经磨难,但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也不乏创新的火花。抗日战争中,毛泽东思想战略上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民族赢来了独立与自由,毛泽东思想也成为珍贵的文化宝藏,被世界研究;没有1979年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现在就不能过上如此幸福安康的生活。当然,政治的创新需要科技的创新作为保障。中国没有“两弹一星”,国家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没有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杂交水稻,就没有中国人今天的温饱。再看我们建立于空白基础上的航天事业的成就。1970 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从 已成功地发射了 70 余颗国内外卫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确立了我国航天的地位。1999 年 11 月 20 日成功发射“神舟一号”无人飞船,2001 年 1 月 10 日成功发射“神舟二号”。2002 年 3 月 25 日成功发射“神舟三号”。2002 年 12 月 30 日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五号成功地将我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使中国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2005 年 10 月 12 日,“神舟六号”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2008 年 9 月 25 日,“神舟七号”将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实现了宇航员太空行走。

从过往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创新,让古代中国辉煌;同样也是创新,让当今的中国在世界中赢得一份自豪。

二、创新,时代洪流的中流砥柱

倘若我们只怀念过去的辉煌和沾沾自喜于现今的一小部分成就,而对世界舞台中其他汹涌澎湃的创新力量视若不见,那中国很快就将被时代进步的潮流又一次冲垮。

近代和当代,电灯、电话、电视、汽车、飞机、卫星,半导体、电脑网络,这些重大 的发明都是外国人做出来的,在世界级的发明家的队伍里边很少能看见中国人的身影。正式因为创新力量的薄弱,才会让中国的成长在枪声炮火中如此艰难。创新,绝对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标准。世界上重大的科学与技术,发现和发明,基本上都出自于前二十的国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丹麦、芬兰、瑞典、韩国、新加坡等。这些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 GDP 的比重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 30%以下。而中国,显然没有达到这一水准。

在08年的经融危机中,我国最大的玩具制造商合俊集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自行清盘的呈请,一个庞大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轰然倒下;相隔不久,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也在金融危机中正式向纽约联邦法庭申请破产保护。然而,最终的结局是,当年的“中国制造”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仅仅过了40 天,掌握着核心技术的通用汽车公司就正式摆脱破产保护,一个新的通用公司诞生了。

种种现象表明,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和飞速前进的时代潮流中,只有创新能机遇我们的政治经济以最可靠的保障。创新永远都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最永恒的财富。

三、把握机遇创新,勇敢迎接挑战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的。既然创新可以让中国有能力与时代洪流搏斗,那我们就应不甘落后,翻越科技上的那道壁垒。

1978 年 3 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人意料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1995 年 5 月,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中国将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3 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人才强国战略;2007 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在了最重 要位置。领导层的高瞻远瞩,为中国人民的改革创新铺平了道路。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为中国的创新注射了强大的动力。

人才是创新之源。而普及高等教育,又是获得创新性人才的必要措施。当年日本的迅速崛起与如今印度的高速发展,都是大量的教育投入的成果。当今中国要想在技术创新上赶超欧美,教育的规划与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创新之于中国,乃复兴之良药。国人不断开拓创新,才能让祖国在世界上获得一席之地。在接受良好的教育,具备充分的创新意识后,中国这一泱泱大国,必定人才辈出,实现在制度和科技等方面上创新的百花齐放,让中国再度在世界舞台上灿烂辉煌。

第三篇:毛概论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曾经,我认为我对自己的国家了解的过全面和深刻了,对于国家和政府的种种行为进行评论,以自己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现在我发现也许以前我错了,我并没有真正认识了解我的国家,也许我大学做得比较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看<国情备忘录>了,也许这不代表我可以完全了解社会,了解国家,但至少我就纠正了很多错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我也获得了一些感悟和看法.在此之前,我有很多看法如今看来都是有些片面和天真.作为一个90后,从小我们都在学历史,中国地大物博,人民勤劳勇敢,古代创造了许多辉煌和奇迹,当今取得了一系列让世界震惊的成就,成为世界强国,这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普遍观念,也许我们这一代是拥有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最高的一代,我们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他的一切.以致于我们对于国家的面对的难题没有深刻的认识,对于人民生活艰难,环境污染严重类似的问题们有深刻认识,仅仅从书本上说和电视上的一撇又怎能深刻认识呢? 大多数人都相信自己的国家是强大的,实际上中国的确是一个强国,但是我们没有认识到我们的不足。由于这些认识所以我们过于苛刻要求我们的政府,像黄岩岛问题,台湾问题等,我们觉得这屋应该强硬一些,严厉打击挑衅我们的国家的人,因为在我们的心里,一个强大伟大的祖国你可以不惧怕这些宵小以及不还好意的国家,但是现实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所以我们认为政府无能,又譬如天天暴露的种种贪污腐败,食品问题等,所以大多数人在心里对于政府的认可度是不够高的,所以网上充斥的的是一些批评的言论,人言可畏,也许有些人就相信了这些所谓片面的真相。但是,这样对吗?很显然,这是错误的。

想想看我们的国家,发展带现在的确不容易,种种心酸和危机接踵而来,我们就在这样一个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走过来,并且强大起来来,不可否认这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息息相关。也许现在我认识到为什么老说是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那我就就谈谈关于这次观看国情备忘录的收获。社会不是想我想的那样简单.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人口大国,拥有13亿人民,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但是这些数字又意味着什么?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十三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任何一项资源除以十三亿优惠显得微不足道,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面临如此棘手的状况,前无古人,无以为师;来者,旷古烁今.我们的政府在探索中前行,位置的道路海景经历怎样的坎坷,这谁有知道呢,设身处地,如果使我们当家作主,我们又该如何决定国家的走向呢,我自问我不能解决,所以学会理解,只有我们的支持,未来才会更美好.我们面临这种种困难,就业,发展,竞争等,都等待我们去解决.因为人口众多加之近些年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生不在成为香饽饽,反而沦落为弱势群体,青年是国家之希望,是国家之脊梁,然而我们能过成为国之栋梁吗?那我不禁要问:你会干什么,能怎样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问题,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一直想要解决但却无法解决的难题.大学本是学习知识,探索奥秘的殿堂,但是如今产业化的大学教育出来的人又有几个可以登顶创新的高峰,攫取科学的桂冠.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只是想着找份好工作,安贫乐道,安于小康,庸碌平凡的过完一生.试问人人如此,国家还有和其他国家在未来竞争的资本吗?没有创新的动力,发展必将成为问题,没有核心竞争力,国家如何利于民族之林,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道路坎坷而漫长.树立远大理想,梦想要从今天付诸行动.想想以前,每天都没有目的忙忙碌碌的活着,没有危机意识,乐观认为困难以后再说,船到桥头自然直,不去思考今天该干点什么,明天能得到什么.只是简单可笑的欺骗自己,我今天听课了,好上了会自习,我很充实.但是真的充实吗?我们学到了什么,听课听懂了吗,自习又玩了多长时间手机,又找了多少借口把作业留下来明天起早做,但是第二天没能起早,所以只好抄作业,安慰自己抄一次没什么大不了,如此循环,真正学到的东西又有多少呢?那么多的名人教育家给我们指引的道路,有几个人能去做呢.我们这一代太浮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内心都明白各种道理,但是在行动上却望而却步,以致于梦想胎死腹中.每天思考一点,想想梦想,靠这这种动力,每天多做一小步,在晚上睡之前,反省一下自己一天的活动,是否换荒废了青春,是否伤害了他人,一点点改变自己,多看点书,多想点问题,写下生活的小感悟,勉励自己建立自信.克服懒惰,每天少玩点游戏,多和父母交流沟通,每天起来,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首先改变自己,然后改变国家.有这样一个故事,我有位传教士的墓志铭上写道: 我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伟大的愿望,想改变世界,但是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不能,所以我想改变整个国家;但是等到我的年龄再大的时候,我发现我没有这个能力改变自己的国家,那我就想我的愿望就是改变我的家庭;等到我年老的时候,我发现我也没有能力改变我的家庭,我就想我要改变我自己;等到我行将入土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依然没有改变我自己。这时候我就想,如果我一开始的愿望就是改变我自己,那么我自己改变了,同样就有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就有可能改变我的国家,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又有哪个人一出生就能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呢,蛮长的道路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用青春和汗水留下一串不可抹去的脚印,走出荆棘,走出一条大道,指引后来的人,在这个前行道路中我们不孤单,陪伴我们的是梦想和希望.改掉生活的小毛病,改掉自己的恶习,改掉自己自的傲慢和自满.改掉懒散和颓废,只要想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你改变了自己,可能会改变你身边的一个人,也学会改变你的国家,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这谁又能知道呢?正如谁能想到一个煮水的茶壶引领了蒸汽时代的变革,影响了全世界.也许看一部国庆片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最起码他改变了我的一些看法.也许当我颓废懈怠时,想一想当初这个震撼我给我留下深深印像的影片.想一想我在这我写下的计划和感悟,也许我会重新振作,找到动力继续前行.这何尝不是一种价值呢?未来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我们积累知识资本的时候,我们不能乐观看待我们的国情,不可否认我们的国家正在逐步走向强大,但是不能因此而能松懈,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任何不思进取的人都毕将被别人所赶超.而且当今国际社会敌视中国的国家越来越多,我们所处的地位越来越孤立,美国为首的繁华势力不希望中国走向强大,但是这和我们所有人民的愿望是相悖的,真必将成为我们将来所不可避免的问题,然而如今和美国的差距还是很大,想要和美国有抗衡的实力我们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认清国情,正确客观了解社会,担当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有所为,敢担当,提高自身的实力,从今做起改变自己,也许将来我们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荧荧之光,也可照亮前行的道路.我们不能停下,前行,未来道路随虽然很长,但我们无畏!

第四篇:当我们谈论未来我们在谈论什么?(演讲稿)范文

当我们谈论未来我们在谈论什么

未来,这是一个令人引起无限遐想的词语,也是一个令人感到迷茫的词语;它看起来似乎十分地遥远,又如此地逼近,让人感觉时光过得实在太快.

那么,当我们谈论未来时,我们又谈论一些什么呢? 对于大多数仍在享受青春的我们来说,未来似乎是一个太过遥远的词汇,相对于那个遥远的东西,大家貌似要更在乎当下,亦或是明天、下周,再远也不过是明年,只有偶尔的时候,才会大概地去构建自己的未来。但是,在生活中,已经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再去给我们慢慢品味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高中岁月已经过去了一半。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但对于我而言,未来已经横亘在我的面前了。我依然记得,在去年的十九大中,一些代表陷入了一个有意思的计算题当中:再过20年,我在哪里?我又在干着什么?再过35年呢?同样的,当2018悄然来临时,我也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计算题当中,在还剩几个月的学考中,我应该做什么?之后那一年中,为了应对人生第一个大分水岭——高考,为了考上心目中那个理想的大学,我应该做什么?考上了大学之后,那四年时光,我会在什么系?又做着什么必要或不必要的事?……等等诸如此类的计算题,赫然发现,我已经没有太多时间了。

十字路口,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当你停在十字路口上时,你会感觉到,任何一条路,都决定着一个不同的目的地,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走错路,还可以及时更正自己的方向,最多就是多花一点时间而已。但是在人生这条路上,我们又有多少机会可以把握住自己的方向呢?诚然,也许会有更正人生方向的机会,但我们为了这个机会,到时候我们又需要花费多少代价呢?那个时候,当我们已无力再改变自己的人生的时候,我们就会像我们的前辈们一样,感叹着:“要是当年,我怎么怎么样”了。

我曾经看过一个短篇小说,设定很有意思,说一个具有奇特能力家族的某位成员的故事,这个能力就是可以与过去的自己通话。当主角在人生当中陷入了低谷时,他想到了自己的这个能力,于是他便开始同过去的自己进行通话,他希望当年的自己最好是选择第二志愿,因为正是第一志愿使自己最终落到了低谷。但是,我们知道,这会存在一个时间悖论,如果过去的主角选择了第二志愿,那么就不会存在未来的自己同过去的自己进行通话的这个事实。后来也确实是如此的,过去的自己对这次通话表示怀疑,于是仍然选择了第一志愿,于是主角的未来仍旧向着预定的未来走去。作者在这一段结束的时候,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过去的自己坑起未来的自己毫不手软!”

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什么事物、事情,它都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之上。举个例子: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所看到一切,都来自于历史的奠基。可能这么说还有人不是很懂,再举个更通俗的例子:没有我爸我妈,今天我就不会站在这里了,在场所有人的人生当中也就不会有我这个人的存在。

当然,刚才所陈述的这个事实并不仅仅适用于历史,还适用于未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当下所做的一切会决定一定程度的未来!举个例子:我寒假决定不怎么写寒假作业,结果导致我假期结束的最后那几天手速爆发,疯狂补作业!你们不要笑,这还只是轻的,但是当我们面对高考呢?同学们啊,你三年的积累决定了你在考场上的发挥,而你发挥的成绩将决定你会考个什么样的大学,甚至对于一部分人而言,这将决定考不考得上大学!高考是什么,它是决定你一生的大分水岭,它的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将会贯穿你整个人生!

同学们啊,别让今天的自己坑了未来的自己,自己坑自己代价太大了,打到人生只有一次。就拿我爸来说,他的人生的当中也留下了诸多遗憾,其中一个就是放弃了当年考大学的机会。我跟他聊天,深知那个历史事实的我问他:“老爸,你当年怎么傲娇了不上大学了呢?”他说:“以前没上大学,我也没后悔过,直到你出生之后,才觉得是个遗憾,希望你能够替你爸实现这个愿望。”为什么直到我出生了我爸才觉得是个遗憾呢?我们两个都知道,要是当年他考上了大学,我的起点会更高。

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匆匆地一闪而去,从不给我们停下来的机会。当我明白高考这件事的重要性有多么大时,甚至决定了我子孙后代时,我才赫然发现,一个人越长大,越懂得自身的责任所在,我不做那等忽视责任的自欺欺人之辈,所以,在面对明天时,我绝不会掉以轻心!尊重未来,就是尊重自己!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你未来的所希望的一切,取决于你今天所付出的汗水!谢谢大家!

第五篇:毛概论文

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变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突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左” 的束缚,彻底摆脱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 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所有制结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身为一个在苏州长大的苏州人,我想谈一下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新发展,新变化。苏州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东方威尼斯”“丝绸、刺绣之乡”等的美誉,在人们的映像中苏州就是这样一个有山有水,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人文古城。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在“保护古城、发展新区”的城市规划下,依然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成为中国保护得最好的古城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苏州重视创新发展,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现代化。

据数据显示:2011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GDP)预计达1.0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2%。这意味着苏州与天津、深圳一起首次加入“万亿俱乐部”。

苏州变强了。谁能想到,过去被称为“上海后花园”的苏州,今天已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苏州目前已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苏南地区的工业中心。它拥有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苏州港,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与全国各大城市相连,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苏州的直接利用外资居全国大中城市的首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列第2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列第3位,外贸出口额列第4位,GDP列第5位,财政收入列第6位。按2010年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则达到了10.24万元,已经成为全国人均产出最高的城市之一。

那么苏州近年来是怎样发展的呢?又有哪些政策措施呢?

一、“开发区经济”引领经济国际化迈向新高地

回望16年前的金鸡湖,围绕在渔歌水声中旧时光影依历历在目。娄葑镇的茭白、芡实清香满面,唯亭的阳澄湖大闸蟹唇齿余香,胜浦的水乡服饰也是韵味无穷„„传统产业与悠久文化却掩饰不了在蓬勃市场经济大潮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水平的落差;传统农村、农业与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让昔日园区所在地的很多农民依然徘徊在传统与现代的边缘地带。

1994年,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一声号角,将园区的农村和农民彻底“唤醒”,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烈序曲也是自此拉开„„16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乡镇工业企业向工业区集中,优化工业布局,加强招商引资,全面提升工业集中区的新型工业化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农村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保持30%左右的增幅。园区不断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内资外资双向互动,在提升农村经济实力的同时,为更多失地农民等提供上岗就业、发展创业的机会。

开发区在十多年建设发展中总结出的“昆山之路”、“亲商理念”等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成为了苏州城市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倡导实践“绿色GDP”

“只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苏州提出和实施的是这样的发展口号。苏州是一座美丽的水城。今天来苏州旅游的人发现,苏州的水越来越清了,臭水沟几乎见不到了。这得益于苏州下大力气的治水工程。近几年,苏州耗资3.5亿元专门修筑起一条18公里长的全封闭清水通道——西塘河,每天有200万立方米的长江水引入古城,还投入10亿元为该市2万多条、总长约2万公里的河道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肠清胃”。

绿化,苏州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在古城区,他们采取见缝插针、拆房补绿的方法,植草种树。2003年,苏州出台了一则地方法规,推出了“城市绿线”,规定“绿线”内每一块土地都不得随意改作他用,不得随意开发建设,只能用于绿化。目前100多个小公园星罗棋布于古城区的各个角落。在高新区和工业园区,浩荡的绿色环抱着园区,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环境是资源,也是资本,改善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增强竞争力——这一观念在苏州已经深入人心。这一观念的背后,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理解。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苏州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有高速增长的经济指标,也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联合国评定的“国际花园城市”的称号。透过这些称号,苏州老百姓感受到的是环境的优美,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注重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1、工资性收入仍占了大头收入不平衡呈缓解趋势。

2、娱乐,精神消费支出上涨

3、健康也更加为农民所关注。

让普通百姓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苏州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这一信念,坚持可持续发展,为改善人民的生活,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而努力前进着。

在苏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中,苏州市的2012年实事项目已经确定。我市2012年计划安排10个方面、38项实事项目,其中新增项目超过50%,总投入超过150亿元,是历年来金额最高的一年。

2012年,我市计划安排的实事项目,涉及重大民生工程、居住条件改善、就业社保、社会关爱、公共交通、教育、文化、民生服务、环境整治、治安管理等方方面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其中,既有2011年实事项目的延伸,也有新增加项目。据悉,今年新增的项目超过半数,还包括启动市区贫困残疾人家庭普及基本家用电器计划、新建苏州中国昆曲剧院等诸多项目。

但是在改革开放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去进行反思和研究,更加小心谨慎的规划回来的发展计划,将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一.经济发展给环境和资源状况带来的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性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过快地消耗了大量资源和宝贵的环境容量,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资源保障能力不足,资源环境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硬约束。二.经济增长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

1)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

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幅低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由于农民基本上不 享受社会保障,而城镇单位职工和离退休人员享受社会保障、各种福利和补贴,因此,城乡收入实际差距应为6倍左右。

2)行业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由于缺乏有效调控机制,垄断行业及一些高收入行业的收入水平增速过快,导致行业差距不断扩大。2007年,证券业的年人均工资最高,达14.30万元,比上年增长65%,其次是其他金融活动和软件业,达6.96万元和6.22万元;最低的是畜牧业、农业职工,分别仅为9521元和9861元。最高与最低的行业收入差距为15倍,比上年的7.8倍扩大了7.2倍。

3)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虽然近几年对开发西部加大了力度,但东西部的差距仍呈扩大趋势。2007年全国人均GDP已达18934元,东部人均GDP为32283元,西部为13212元,东部人均GDP是西部的2.4倍,比1991年的1.9倍扩大了0.5倍。在全国各省、市、区中,上海人均GDP最高,达到66367元;不考虑直辖市,则在省区中浙江省人均GDP最高,为37411元,贵州最低,为6915元,两省人均GDP之比,由1991年的2.7倍扩大为5.4倍。三.特权与垄断问题

据《远东经济评论》2007年第4期报道,中国亿万富翁3220人,其中2932人即超过90%是高干子弟;在5个最重要的工业领域——金融、外贸、地产、大型工程、安全业,85%-90%的核心职位掌握在高干子女的手中。由于政府长期垄断权力和资源, 在中国从上而下形成了诸多垄断行业, 如铁路、民航、邮政、电信、石油等行业。这些企业在政府的豢养下, 高成本、低服务, 排斥竞争, 独霸天下, 多以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出现, 难以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经营主体, 成为计划经济的顽固堡垒, 也是百姓意见最大的行业。

在今年召来的十八大中也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时期、新的历史背景下,改革开放如何往前推进,恐怕要更多地注重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也就是说我们要解决事关改革开放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大目标、大任务。我们的改革必须着眼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着眼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着眼于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的开放同样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仅要有一个改革开放的大目标,而且我们还要让改革开放各项制度更加协调、更加系统、更加成熟。

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我们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党和国家工作中还存在缺点和不足,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改革发展任重道远。

真心希望在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中,苏州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祖国能够更加强大!

下载【毛概论文】当我们在谈论国情的时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概论文】当我们在谈论国情的时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论文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姓名:张军 学号:0904240132 毛泽东可能治国无方,但战争时期的著作绝对是值得拜读的。前几日,读了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颇有感触,这一见解不仅适合那......

    毛概论文

    KTV、迪厅也是非主流人群的聚集地 核心提示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郑州一位中学教师拿印象派诗歌开山篇来形容自己的学生。她说的......

    毛概论文

    毛概期末论文 题目:我看中国贫富差距 学 院:理 学 院 班 级:数 学111 学 生:李XX 学 号: 201112010103 2013 年 5 月 26 日 我看中国贫富差距论文关键词] 贫富差距 现象 影......

    毛概论文111

    吴妍青 2010101624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和运用了......

    毛概论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世纪末,国际局势最重大的变化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世界格局由两极转向多极。在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中,世界一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其中起主......

    毛概论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大学生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三大主要背景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

    毛概论文

    红色电影之《飞天》观后感 “载人航天的精神是什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是电影《飞天》种令人最为感动的一句话。《飞天》电影中,张天聪作为中国......

    毛概论文

    潍坊学院《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赵方宁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网络工程10级1班学号:10021240146 任课教师:张宝香2012年5月 正文: 一.社会实践选题与方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