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中国的人命》有感(最终版)
中国的人命
我在太平洋会议的许多废话中听到了一句警语。劳耳说:“中国没有废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
人的生命!你在中国是耗废得太多了。垃圾堆里的破布烂棉花有老太婆们去追求,路边饿得半死的孩子没有人过问。花十来个铜板坐上人力车要人家拚命跑,跑得吐血倒地,望也怕望,便换了一部车儿走了。太太生孩子,得雇一个奶妈。
自己的孩子白而胖,奶妈的孩子瘦且死。童养媳偷了一块糖吃要被婆婆逼得上吊。做徒弟好比是做奴隶,连夜壶也要给师傅倒,倒得不干净,一烟袋打得脑袋开花。煤矿里是五个人当中要残废一个。日本人来了,一杀是几百。大水一冲是几万。一年之中死的人要装满二十多个南京城。(说得正确些,是每年死的人数等于首都人口之二十多倍。)当我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每个字出世是有三个人进棺材。“中国没有废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
您却不可作片面的观察。一个孩子出天花,他的妈妈抱他在怀里七天七夜,毕竟因为卓绝的坚忍与慈爱她是救了他的小命。在这无废物而有废命的社会里,这伟大的母爱是同时存在着。如果有一线的希望,她是愿意为她的小孩的生命而奋斗,甚而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是甘心情愿的。
这伟大的慈爱与冷酷的无情如何可以并立共存?这矛盾的社会有什么解
释?他是我养的,我便爱他如同爱我,或者爱他甚于爱我自己。若不是我养的,虽死他几千万,与我何干?这个态度解释了这奇怪的矛盾。
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
看了陶行知的这篇文章,总是觉得有那么几句话不吐不快,因为写了下面一篇文章
读《中国的人命》有感
看了这样的文章,我心里除了沉重还是沉重。沉思之后更多了对这些现象的思考,思索到底什么才是这些现象存在的根本呢?
陶行知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是我养的,我便爱他如同爱我,或者爱他甚于爱我自己。若不是我养的,虽死他几千万,与我何干?这个态度解释了这奇怪的矛盾。”深思这句话感到心口隐隐作痛,这恐怕是很多愚昧的中国人所抱有的思想。猛然间发现我们的生活中缺乏了一种爱,这种爱不同于人们心中狭隘意义上的爱,而是一种泛爱,一种博爱,一种对生命最基本的敬意,最基本的尊重。思绪游走在中国古来的文明,又急急的否定了这个观点。中国并不缺乏这种大爱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为了民族利益舍身忘死的精神难道不是人之大爱吗?大禹治水,三遇家门而不入,这不是为了百姓利益忘却个人利益吗?精忠报国的岳飞,视死如归的史可法,心系天下的范仲淹,正气凛然的林则徐等等。我想如果要一一列举中国古往今来的名人志士,就是几天也说不完。这种大爱,恐怕中国要比他们西方早的多。想到这样一个比喻,当中国文明已经长成小伙子的时候,外国的文明才开始在娘胎里孕育呢。指责中国文明落后,实在是行不通!
可那些丑恶的东西确实又是中国现实存在的,又是很多人无能为力呢!面对垃圾堆里捡破烂的老太太,我们个人谁能够帮助他?谁能把他带回家养着他,给他养老送终?试问谁?面对拉人力车的人,我们谁能拯救这样一个行业,让他们
脱离贫苦?他们要吃饭要养家,谁能帮他们?试问谁?当童养媳,给师傅做工,这种尴尬的处境,又有谁能拯救他们?思想的束缚尚未解开,心智都未脱离愚昧,个人的力量谁又能帮助他们!我们能够意识到,能够去指责他们,可我们却什么都不能做。这种现状显然不是个人原因造成的。
可如今为何一再遭到外界的指责,指责中国文明的堕落呢?造成如此的现状,显然不是所谓中国人性中劣根性。我认为那些都是无理的指责,外国人性他就是天生的高尚吗?并不见的!中华文明五千年,其强大的文化不需要别的国家对我们指手画脚。我们发明火药是为了过节更加热闹增加节日的气氛,而并非要去发明如何杀人的武器。而西方所谓的文明,却将火药用到了杀人的极致,这就是他们对生命的尊重。解开那伪装的面纱,依然掩盖不了野兽的本质!当别的国家已经开始轰轰烈烈的科技革命,我们中国依然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当别国挖空心思造一些战舰去掠夺财富的时候,我们的大明帝国却驾驶着世界上最豪华,顶尖的船队和别的国家去互通有无,去交流文化,去炫耀国威,去和他们做朋友!中国自古讲究礼仪,厌恶争斗,我们在讲究文明的时候,外国的那些“朋友们”他们在干什么?在磨刀霍霍的准备抢劫?!这就是他们的文明!机会终于来了,西方列强终于准备好了,而我国经历三千年的封建社会各种弊端也可谓都显露出来了,腐朽的政权也可谓是风雨飘摇。就在中国这个危难的时刻,西方们所谓的文明,用着中国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国人遭受了古来罕见的耻辱,就连一个整日跟在中国屁股后面喊大哥的下贱民族,日本也毫无廉耻,不知天高地厚的杀我国人同胞,掠我中华财富,他们的文明就是这般的野兽吗?
落后就要挨打,自古不变的道理!强大是中国现在最迫切的愿望。在这种前进的道路中肯定会有很多的问题,经济条件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应该说中国现在经济在飞速发展,可是各方面的基础建设,福利待遇,国民意识和素质,都没有跟上这个发展的脚步。你们所看到的西方所谓的文明,那都是掠夺了中国太多的血泪所堆积起来的。试问如果福利待遇发展到一定地步,每个人都老有所养的时候,当城市环保部门和清洁部门都非常完善的时候,怎么会有老人在捡破烂?他们怎么还需要我们这些人无关痛痒的同情!当中国每一个人都有工作能吃饱穿暖,每一份工作都受人尊重和理解的时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和不平衡?像孟子所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样国家怎么会不文明。我们需要对祖国有着少许的理解,虽然我们的祖国不够完美!
祖国的文明之路确实有点长,也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共同努力的。我们教师担负着教育祖国未来的重任,更是责任重大。关于生命的教育,关于素质的培养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话题。有句话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对教育的投入和重视就决定着我们祖国的未来。陶行知说:“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归根结底,陶老的这一些想法都要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什么时候中国的教育强大到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树立起自己的信仰和追求,那中国也就真的翻身了,真的站起来了!
没有想到发飙了这篇文章之后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大力批判:
发表人:图南
读完陶文和纪田甜老师的帖子,深为纪老师地拳拳爱国心所感动,对陶文的理解有几点个人见解与纪田甜老师商榷。
1、陶行知先生在文中没有贬低中国文明的只言片语,更没有对西方文明赞美有加。很难相信陶行知先生作为留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高材生,对东西方文明会没有一个冷静的比较。我认为文章是面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所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呼吁人们行动起来扫除丑恶,还中华文明的本真。
2、众所周知,面对丑恶的现象的存在,陶行知先生在奔走呼吁的同时,更是在身体力行的实践着,而且选择的是需要付出努力最多的中国乡村教育,而不是只会说:这是社会现实我无能为力。
3、伟大的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创造的灿烂文化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的确如纪田甜老师所说当西方在轰轰烈的科技革命的时候,我们还在抱着天朝大国睥睨天下的傲慢,拒绝变化和改革。文明是需要传承的,更需要发展!只有冷静的分析我们今天和西方的差距,才能真正的把中华文明的种子播撒全球。固步自封只有死路一条。过去如此,现在亦如此。
4、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我们必须要发奋图强,只是停留在对外夷文明的鄙视,认为挨打似乎都是可以原谅的了那真是不可以原谅了。纪老师文中提到《孟子.梁惠王上》的句子其中心思想和陶行知先生的文章中表达的恰好是异曲同工的。该文前面还有一句是这样说的: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宣王问:“仁德怎样就可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回答道:“爱抚百姓而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阻挡得住他。”可见文明强盛的国家需要仁政和民命大于天的理念,同样需要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否则孟子所说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只能是永远的梦想了。
我的回复:
图南老师看到你认真阅读我的文章,我心中非常高兴,更要感谢你提出的那么多的问题,很乐意跟你进行讨论,所谓:“灯不拨不明,理不辨不明。”
首先我写这篇文章也是有感而发,看了大家的跟帖,以及很多人不断的攻击祖国文明的落后,宣扬外国的文明,我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那一点点的愤懑。我当然知道陶行知先生并没有贬低外国文明的意思,我也承认从表面来看外国的文明也确实要比中国现在的现状要好的多。可是二百年前西方国家的现状恐怕也是比较糟糕的!他们之所以文明那是他们通过资本的掠夺积累了丰富的财富,基于这个基础他们健全了自己的基础设施,完善了法律,更通过教育达到了国家公民的觉醒。而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经济举步维艰,旧的文化和思想刚刚打破,而新的文化并没有完全的建立,中国处在一个转型期,处在新旧思想的纠结中,现在是处在摸索中前进。对于刚刚起步的国家,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国家一些理解和包容,多一些付出和努力。
其次我要表达的并不是针对现状无能为力,我只想说个人力量的渺小。要想改变中国的整个现状就像李岩骅老师所说的“这既需要制度的完善,又需要法律的健全,更需要的是,个人的觉醒。”我们国家需要时间,需要慢慢的前进,这不是急就能急来的。
再次,您说的《孟子.梁惠王上》的思想,我并不赞同。国家的文明或许靠施与,仁政民命大于天的政策来实现。但是国家的强盛依然要依靠发展经济,国力强盛,永远是硬道理。当初清朝时期,中国依然是一个非常文明的国家,虽然
有着封建思想的糟粕,但也不可否认当初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对文明礼仪的讲究。可当初因为军事的落后所造成的国家耻辱我是永远不能忘记的。文明或许对文明的国家还有交流的可能,对于禽兽的国家是讲不通文明的。当初中国签订屈辱不平衡的条约时,似乎没有国家跟我们讲文明。没有国家觉得伸手拿中国的银子是不道德的。他们杀中国同胞的时候,从没想过要尊重生命!
对于西方的文明的鄙视,我也并不否认。我就是痛恨他们当初对中国作出那些禽兽的行为,如果道歉和对不起管用的话,那请他们对那些死去的人去说,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因为他们的道歉而活过来!对生命的尊重先从怀念和缅怀开始 又一个反驳者:发表人:Sabriluna
“文明之间是平等的,需要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够更好地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援引qdcaoanna老师这样一句话,试图以此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平日中,经常听到会有人像Tiantian老师如此愤怒地指斥西方国家,更有甚者还有毫无理据地斥责与谩骂,中国人的愤怒可见一斑。我们爱我们的国,爱这片养育自己的广袤土地,不管她曾经富有还是贫穷,文明还是粗鲁,我们的根都深深植入了这片土地中。必须承认,我们的国曾经伤痕累累过,曾经饱受欺辱过,曾经任人宰割过,想到这里,每个人都会热血沸腾、义愤填膺。这满腔热血的激愤中,我们面红耳赤,也许那份怒气得以发泄,悲愤得以缓解,但是我们不能改变的是事实。
我们总是容易这样愤怒,毫无理由地愤怒,而后搬出我们老祖宗们的辉煌成就炫耀一番,瞧,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是多么牛!当然,我们没有“攻击祖国文明的落后”,更没有盲目地膜拜西方文明,但我们必须要学会理性地看待问题。我们总是拍着胸脯说,我们的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你们西方才多长时间。如果从时间跨度上这的确不能相提并论,但换一角度,美国建国只有230多年,就拥有当今如此实力,这其中必有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学习的地方。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好” 与“坏”去评价文明与文化,放宽眼界,去学习精华与精髓;我们不能用贴标签的形式将其他的国家或是文明分类,因为这本是一种不合理的态度与方式,因此掩盖了我们文化的精髓——兼收并蓄。
对于历史,我们需铭记于心;对于当下,我们不能无目的地斥责以及讨“历史债”,我们需要的是反思。为什么挨打?为什么被别人联合欺辱?18世纪,一名法国传教士杜赫德写过《我所知道的中国人》这一篇文章,文章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他们的(中国人)造船技术非常差,也十分羡慕欧洲来的大船,但是,让他们仿照的时候,他们却很吃惊。他们说,船是按照中国式样造出来的,如果不够完善也没有什么关系,它毕竟与其他的船是一样的。如果船的式样变了,那就罪过了。”这说明了什么,面对西方文明我们的态度是什么?取之精华去其糟粕,面对西方文明的涌入,我们留下了什么,而今,我们如此大骂西方文明的野蛮与残忍,是否有失偏颇,将自己狭隘化了呢?
孔老先生教给我们,一日三省吾身,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好习惯需保持,陋习则需改之,如此不断地完善自己。懂得道理,但实践起来颇难。在教学中,这种反思精神要有,身为教师的自己要做好,“苛求”学生做到的,也要“苛求”自己做到,学生迟到,教师可以批评一通,自己迟到,我们有过自我批评么?„„无须列举,相比同仁都有所感受。如果我们学会了反思,我们才能以一种理性地态度去看待问题,才能以一种广阔的胸怀包容、接纳新事物、新思想。我们不能总是咀嚼着曾经的荣耀与光辉,我们需要去创造新的文明与荣耀。开阔的眼界,开放的思想,大胆地实践是现代教师必备的要素,教师的眼界与思想,决定了学
生的视野与未来,想来,责任还是沉甸甸的。
我的回复:
Sabriluna老师qdannacc老师的话语真是振聋发聩啊!没想到我一时激愤的言语会引起老师们对中国文化的理智思考,这让我也学到了很多啊!
我那一通感慨应该是有点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抱有我这样的思想却是有碍于中国现在更好的发展,划分派别的话,我还是顽固派呢!但我也有一些想法,不能过分的崇洋媚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强大的,不能丢弃,这是祖国的根和本。外族的入侵史绝不能忘,这是我们中国落后的警钟,我们要时刻记住。当然我更明白一个强大的文化必定是充满包容和接纳的氛围,绝不是闭关自大的夸耀。要想祖国强大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更需要制度的支撑,教育的强大!
第二篇:观看人命如天有感
人命如天责任如山
——观《人命如天》有感
平山中学蔡承铭
2010年11月19日,在市教育工委和学校的组织领导下,我们在晋江大剧院观看了《人命如天》这部影片。
《人命如天》取材于2007年河南陕县支建煤矿“7.29”淹井事件的真实故事,讲述在某矿井的一次透水事故中,人们全力营救受困矿工的故事。它展现了各级党员干部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作风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这种珍爱生命、重视生命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人民教师学习的。
学习之一:珍爱生命,全力抢救
影片中,困于井下的矿工安全脱险,就是得益于领导的重视。事故发生后,监总局以及河南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亲临现场,靠前指挥,与之邻近的义马煤业集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惜牺牲自身的利益,成建制抽调抢险人员,成批次调动救灾物资,救援人员全力抢救,这就是珍爱生命的表现。这种珍爱百姓生命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关爱每个学困生,不抛弃,不放弃。
学习之二:临危不惧,灵活应变
事故发生后,临危不惧,指挥得当,灵活应变。可是想想,为什么能够这么顺利的救上来了?假如,矿下没有电话、假如矿工没有自救意识,事情或许就不是这样的结果。给我们人民师的启示就是,平时要做好安全教育,教育好学生自救的方法,教育好学生自救的意识,让他们在危险发生后能够不慌不乱,能够自救互救,能够尽量创设有利的救援条件。也告诉我们遇到事故不要推诿,要临危不惧,灵活应对。
学习之三:重视平时,防范未然
事故的防范最重要的是防范于未然。所以平时的安全教育要重视,有效,不要搞形式,搞花样。学校每学期期初举行的地震逃生演练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类似这样的活动我们要多做,让学生有自我防范的意识。我们要时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好学生自救的方法,让他们在危险发生后能够能够自救互救,让他们有防范危险地意识。
学习之私:心系百姓,情系百姓
《人命如天》给我的另一个教育就是要心系学生,情系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关注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
第三篇:读《乡土中国》有感
学号:I50914019
姓名:杨庆泽
专业:电子商务
读《乡土中国》有感
一.对《乡土中国》的初了解
作为大三的一名学生,今年是第一次选社会学这门跨专业课,在这之前,我对“社会学”这个名词感觉挺模糊的。通过姚老师一个学期的讲解,我对它已经有了一点初步了了解。我们组的选择的是读《乡土中国》或者《金翼》,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所以我读了《乡土中国》,由于专业知识的贫乏,刚开始看对于这本书,只看了个一知半解,对于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等名词也不能完全理解。但是随着慢慢的深入了解后,开始能够看懂很多内容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让我对中国农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虽然这本书只有5万多字,但它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
《乡土中国》中,费老对中国农村的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家族、男女有别、理智秩序等特色为我们描述与分析了中国农村的现实特色。我看的版本是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绍是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绍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绍乡土中的政治运作,最后三篇大约介绍是乡村变迁在。
二.对《乡土中国》的整体的把握
书的第一篇说的是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依靠土地,同时又被土地所束缚。在本章中费先生用中国与美国的乡下做比较。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费孝通先生本篇的第一句话。费老的《乡土中国》著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费老已指出中国社会已经有了从乡土社会中分离出去而独立存在的一种社会模式了。我想,这种区别于乡土社会的独立模式应该就是“城市社会”吧。
接下来的两篇说的是文字乡下。我们知道,乡下人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交流方式的知识很是缺乏。在费先生笔下的那个年代,乡下人受教育的程度更低,不要说写文章,可能大多数人大字都不识一个,文字的发生和使用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在乡土社会这一基层上,“语言”似乎就可以代替“文字”的所有功能了。无论是在空间还是时间的格局上,熟人社会的面对面亲密接触和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生活,都使得人们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的需要”。最后作者指出:“只有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说到差序格局,对不少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和新奇的词。字面上意味着这是一种有差别的社会格局。我的理解很简单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到水上荡起的一圈圈水纹,最中心的哪一点是自己,其余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对于中国人自私,没有公德心的论调很多,但是费先生在里面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梳理,他发现我们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样,就在于群己,人我划分的基础不一样。西方人是什么样子呢?西方是讲团体,先有一个团体的概念,当然团体不能抹杀个人的,只能是契约平等,而我们却是自我主义,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说到了差序格局,就不得不说道德。道德是在不同的差序格局中产生的,不同的差序格局就会造就不同的道德。
接下来的是家族这一部分。首先,对乡土社会是否存在团体作了相关阐述;再次就是家族概念的解说,家族即是家庭的扩大版。书中列举了西洋家庭与中国家庭的不同,还说到了家族的功能不仅包括繁衍,又不仅限于繁衍。作者认为,乡土中国的家和族是分不开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不但承担着生育功能,更是作为一个事业社群承担了许多生育以外的职能。所以,家庭一般都是以家族的形态呈现的
第七篇是“男女有别”。开篇总结了上篇家族的一些重要结论,又证明了感情在男女关系的重要性。最后,作者总结说:“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在第八篇的礼治秩序中,开篇以西洋和我国的礼治秩序论战开始的,由此说到了“法治”和“人治”。本篇主要讨论“法治”和“人治”。费先生“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在于所用力量而非它们的名称“法治”也依赖与人,也要靠人来执行,由此也就推翻了西洋“法治”的绝对公平性。然而乡土社会并非上述的秩序。我们知道,中国是乡土社会,因此,属于礼教秩序,依靠的是礼。乡土社会是无讼的社会。首先说到了社会秩序的变化,从礼治到法治的变化,这是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标志。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法治也给乡土社会带来了很多副作用。
第九篇说到了无讼,那就不得不说到无为政治。以“权利之争”开篇,以史为证,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在封建社会里,名曰“专制”,实为无为。在乡土社会里,人们崇尚礼教、礼治,这就给人民生活控制以松弛,只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上面说到了无为政治,在“长老统治”中又再次提到。长老统治最显著的表现在于大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束上。第十二篇说到了血缘和地缘,阐述了从血缘到地缘的变迁。在稳定的社会里,“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是不分离的。乡土社会的一大特色就是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的血缘和地缘有些淡化,但依然存在,出门在外,我们总是寻找老乡,家乡人给我们一种亲切感。
最后两篇说的是名实的分离和从欲望到需要,经过血缘到地缘的变迁,长老统治的名实分离,社会结构转变,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从欲望到需要”展示了经过变迁,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人们在行动指南上的区别及背后的原因。在乡土社会,个人只需依着欲望活动。因为,人们经过了社会的教化,欲望就受到了文化的规定,如同感情定向受到文化的规定一样,使得欲望不是生物事实而成为文化事实。作为文化事实,欲望便是传统,是累积的经验了,经过历史的检验和筛选的得以基本上符合生存条件,依着欲望总是利于生存的。然而,在现代社会依着欲望行动却是不行的。因为现代社会变迁很快,原来的文化很快不能带来有效的满足,欲望作为文化事实也不能带来有效的满足,旧的一套生活模式不管用了,人们不得寻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联,按着生存的目的生存的需要去发现新的行为方式。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人们的行动从盲目的被动的遵从变成了理性和自觉的,从没有选择地被教化变成了有选择的探索,行动指南从欲望变成了需要。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的一个里程碑。
三.从《乡土中国》看我身边的现实生活
在我看来农民喜欢依赖土地,种地或许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虽然说乡土性在渐渐离我们远去,但也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看到这本书中某些篇章时会会心一笑,因为《乡土中国》解释了中国社会人们身上一些很深层的东西,虽然他指出他所写的是中国的基层,但现代的中国社会也是有基层发展起来的,或多或少的带着乡土的痕迹。
比如我身边发生的例子。我家的小区对面那块地,划定是用来建学校的,但是不知为何一直没有动工。那块地就是一大片土坡,长满了半人高野草,不知道谁最先开始的,那块土坡被一点点开垦出来,最后变成整整齐齐的田地,纵横交错,种起合时节的瓜果蔬菜,我外婆也是辛勤开荒的一员。我父母老是担心她老人家过于辛劳常常劝她,可是老人家完全听不进去,反而说闲适在家不如下地更精神。这是生长在乡土社会的人民灵魂深处对土地的一种眷恋,像是本能,看到闲置的荒废的土地就迫切的渴望种上庄稼,不然就浑身上下不舒服。“就是劳碌命,停不下来。”老辈都这么说。
还有就是村民间彼此的信任和代际之间的孝与慈。我很惊讶父母把钱投在舅舅的公司里却没有签订任何的合同协议,而他们双方之间却认为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书面凭证是对他们之间信任的怀疑,而几年下来我们两家也的确没有任何利益上的矛盾发生。在我们农村,骗亲戚或是朋友的钱和物都是可耻的,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出于声誉面子,本地人作出坑蒙拐骗的事的几率极低。孝道更甚,农村人重孝,这点从白事的排场上就能看出。当然我认同人死了排场越大越能体现出孝,但是在农村这个落后的观念依旧占有一定分量。老人生前子女不孝顺,人前人后都挨白眼,长辈死后没有一场体面地葬礼,也要被说小气不孝。
书本中说到“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确实,当社会的现代性与乡土性想冲突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矛盾出现,记得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某人要建房子,于是请了另外一个乡的一支明间建筑工队来建房,后来房子在完工的时候发现质量有问题,于是主人家就拒绝把工资付给工队,后来包工头请了一个律师,把这个人告到了市法院,最终因为缺乏证据(双发没有签订任何协议)那个人败诉,赔偿了很多钱。按照大家心理的想法,房子没有建好,还浪费了材料,不给钱了理所当然的,对方也不应该来拿钱。但法律却不知这么认为,在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因为是熟人,所以不会建立现代社会所说的什么合同的东西,这样就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礼治和法制间出现了矛盾。
还有在我们农村男女在很多方面都有别,而且我们农村的生活很安定。以上就是我看了《乡土中国》后,所联想到的发生在我生活中以及我所了解的事情。
总而言之,我觉得《乡土中国》可以说是社会学中国著作中我们所不能跳过的一本书,也是对于了解中国社会中不可不读的一本书。看了这本书后真的对中国社会的乡土之情感触很深。我想中国人与乡土是分不开的。
第四篇:读《乡土中国》有感
2011级公管班
胡伟
读《乡土中国》有感
拜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乡土中国》一书,感触颇深:我也是地地道道的、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乡下人”),好多乡土风俗、气息我都了解,以前从来没有感到过任何的特别,没想那么多的为什么,认为一切都是情理之中的嘛,可是经过费老这么一分析怎么就变了个味儿呢?
在对于本书的阅读过程当中,我一度是相当困惑的,以至于在第一遍的阅读过程中,我一口气囫囵吞枣般地看完以后,搞的是云里雾里的,对其中的内容竟是一点儿感觉和想法也没有。为了完成张老师布置的作业,无法,我去找了些别人写的有关乡土中国的分析和书评,看完了以后,再去阅读原书,这才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的要数第一章《乡土本色》的开篇句“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确,“乡土性”一词,说得很鞭辟入里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而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土地的,所以人口就以土地为中心而聚集。然而土地是不可能移动的,由此,就决定了乡土社会里,人口的流动必然是不频繁的。进一步说,依靠农业生存的人们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因此乡土社会就具有稳定性。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不像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而是实行的机械化管理,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样就决定了传统的乡土社会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的,每家每户都能够自给自足,商品的交换与买卖就显得多余了。另外,由于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都是熟悉的,而熟人间往往就是讲“人情”的,则人们无法从商品交换中获得较高利润,所以,商业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就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是的,乡土社会的稳定性与独立性的显著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熟人熟事儿”,无论哪个家里有个什么婚丧嫁娶呀之类的,左邻右舍都是知道的,都是要去做送人情的。与此同时,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是熟悉的,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对乡土社会的冲击,原先生活在乡土社会里的人有些会离开自己所熟知的乡土社会而进入到城市里去。因为他们对于城市环境的不熟悉,也许会做出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于是,进城的人们很多就会被讥笑为“土气”,是“乡巴佬”,并且城里面的人还拿“愚”来说明乡下人不识字。但费老却从乡土社会的层面来强有力地批驳了推行“文字下乡”的人们所持的这种观点,进而还推导得到:在乡土社会里,很多时候文字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
二、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
很多人都认为,费先生在书中一个新的概念——“差序格局”的提出,是一大创举,是对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一种精妙的概括。是的,我觉得他写的很贴切、很形象。在《差序格局》一章中,将中西方社会进行了对比。他将西洋社会的类型称为“团体格局”,若干人组成一个个团体,就像一捆捆扎起来的木柴;将中国乡土社会的类型称为“差序格局”,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像一个水波纹一样,按亲疏远近向外扩开一圈圈的社会圈子。这种差序格局中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那样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作者把社会关系的这种一轮轮波纹之间的差序称为人伦。中国人讲究人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讲的是一种差等关系,这种种差等关系各自有它们应该遵守的规则。在这种差序格局里,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伦”为基础的。当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会圈子时,这个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们往往根据其实际需要而相应扩大或缩小其圈子的范围。也正因如此,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时候父母子女是一个家,大的时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个家族。但是无论这圈子如何伸展收缩都只局限于父系一方的范围内,这是中国传统父系社会的特点。
将焦点从人际关系转向社会群体上,我们会发现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族是一个很显耀的社群,在乡土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族从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庭也可以等于家族。它不但承担生育的功能,而且也担负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其它社会功能。
三.乡土社会的秩序维持。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这里的礼,并非所谓的“文明”,“慈善”,“善良”等等,而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对的。而在乡土社会里,这些礼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可以认为是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遗留下来的,人们已经惯于遵守的并被认为是对的一些传统。礼的推行并不依靠暴力和权力而是依靠教化。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因此,在一个变迁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而作者一开始就已经说了,乡土社会相对来说是静止的,变迁很慢,这也就为礼治提供了存在的温床,并且生生不息。
乡土社会自有自身的一套礼治秩序。长期的教化把外在的规则转化为了人们内在的习惯,人们遇到问题,习惯于从传统道德中寻求解决的途径,而非是法律。而在传统乡土社会里,人们是本能地抗拒打官司,以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的。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不可理喻的,甚至会认为乡土社会里的人简直是野蛮,抗拒现代文明。但是,作者在这里给我们阐释了这样一种“无讼”的观念存在的合理性。在乡土社会里,必有一些人和事不容于传统道德,但是随着新的司法制度的推行下乡,这些本来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和事却从此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于乡间的调节而诉诸于法律。这个时候,法律制度就成了包庇这些败类的保护伞了,这与乡土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最后,费老的结论是:要推行司法下乡,务必要使民众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接受与准备。
费老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我感觉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乡土中国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
是的,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费老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他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他口中的“土”不是贬义词,而是说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然而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因为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的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里,“土”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常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对于乡下的人们,“土”是他们的命根。不仅是他们的命根而且还是城里人生存的根本保障。城里人其实在藐视乡村人的同时也藐视了自己的生存价值。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农民的思土情节和浓重。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这是实实在在反映了我们中国人的情况。主要说明,中国人在不知不觉的生活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思土重迁的思想。不仅是乡村的人,就连城市里的人也有这样的思想。只要是搬迁对他们来说很舍不得,因为这里毕竟有很多都值得自己怀念的事情,如过走了,那么多的记忆该怎么办?
乡土中国,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稳定而不易变迁。从这也可以看出我们民族有一个特点:喜欢聚居生活。这个习俗其实也表明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也表明了一个民族的智慧。俗话说:“一个臭皮匠弄不出什么新化样,两个臭皮匠弄出了点花样,三个臭裨将,塞过一个诸葛亮。”群居也说明我们很早就认识到了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做事!费老不愧是一代宗师,把咱们中华民族的特性分析得是透透彻彻的。
有人说,《乡土中国》是一本社会学的入门和精华读物。的确,一个个看似简单的社会生活现象被费老解释得那么生动鲜活、那么精辟。不读《乡土中国》,就不能说你懂社会学;不读《乡土中国》,就不能说你了解中国的乡土社会。是啊,薄薄的一本小书却蕴含了无穷的大道理,日后一定要多多拜读学习!
第五篇: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这本书,讲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部屈辱史。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这是一部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挽救中华民族的命运。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涌现出了一系列英雄人物,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组织的民族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后来兴起的“戊戌变法”运动,最终也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这本书读来整体觉得此书通俗易懂,清新感人。
这本书一个总论和五章内容,薄薄一小册,却贯穿了中国19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到20世纪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的历史。总体思路是外患、内忧以及四个救国方案。这本书的特色,在于新异的人物评价,蒋对近代历史上“粉墨登场”的种种人物进行了评价,对诸如顽固派、义和团、太平天国虽然不乏正面的描述:认为“他们(顽固派)也是爱国份子”,但重点揭示了他们的愚昧和无知。诸如以民心抵抗洋枪洋炮;义和团兴起的原因居然还有:“说教士来中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丹药;又一说教士窃取婴孩脑髓,室女红九”。还“拿着他们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及其他法宝,与洋人作战”。
对林则徐、琦善、丁汝昌和刘步蟾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对了林则徐和琦善,我们心目中的他们形象正如当时士大夫和咸丰:一个百战百胜、忠君爱国,一个是奸臣,收受洋人贿赂。而蒋认为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而琦善:“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丁汝昌和刘步蟾,我们一直将他们作为这次海战中的英勇烈士来看待。蒋用大量的篇幅对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刘下令把'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这样一来阵线乱了,小船的人员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机先攻我们的弱点了”。当时的“定远船上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看来很多的以前所谓的史实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大师之作,言简意赅,薄薄的小册子将中国近代史讲述的清晰明了。看到蒋先生的大作,从眼睛到心灵都清澈无比。他不仅是从客观的角度的讲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尊重的角度讲历史。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人民的尊重。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可以作为高中生、初中生的教材,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作为教材似的史书,它将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很轻松地进行了梳理,这样根本就不可能再混淆再硬背这个那个条约,赔多少款,割多少地是怎么回事了。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更应该了解这段真实原历史,太平天国的真相、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北洋海军的失败等等,近代化过程中这些耻辱是怎么产生的?实际上,很多伤痛或许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带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