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余敏友教授畅谈中国和平崛起中的国际法问题
余敏友教授畅谈中国和平崛起中的国际法问题
发布时间:2004-04-16 09:59:38
4月15日晚七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副所长、博导、武汉大学WTO学院院长余敏友教授受校研究生会学术部的邀请,在教五楼101室为研究生们做了一场题为“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国际法问题研究”的精彩学术报告。
自从去年10月中共中央党校前副校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演讲,首次系统阐述和平崛起理论,其后温家宝总理访美和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都明确提出中国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后,“和平崛起”已经成为今年我国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但人们主要是围绕政治与国际关系方面谈中国的和平崛起,很少有涉及到法律问题,尤其是国际法问题。
在本场讲座中,余教授首先介绍了一下什么是“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和平崛起”论的由来、“中国和平崛起”的基本特征、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主要难题,最后余教授比较详细了分析了“中国的和平崛起”所提出的国际法课题:
(一)要用全球的眼光来构建我们中国的国际法理论;
(二)要更新国际法观念,从以政府(government)为中心向以治理(governance)为中心转变,改革现行国际法律秩序;
(三)有待加强研究的十大国际法问题:
1、国际法基本原则;
2、条约法;
3、外交领事、国际组织及国家豁免;
4、与国家责任相关的问题;
5、司法协助;
6、人权;
7、海洋法;
8、国际刑事法院;
9、环境法问题;
10、欧盟法律制度研究。
(四)我国国际法学当前应当重点研究的若干问题:
1、21世纪的国家主权原则;
2、人权的国际保护;
3、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与制度;
4、如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对中国法与世贸组织法的互动问题的研究,等等。此外,余教授还提到在WTO领域和中国冲突法领域近期应加强研究的若干法律问题等。(杨志忠整理)
第二篇:中国和平崛起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模版)
中国和平崛起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传、绵延不绝,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中,一直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推己及人”的仁道,“和为贵”“睦仁善邻”的共处共生之道等内容,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同时也是相互依存时代处理国际关系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哲学思想是中国“和平崛起”外交新战略中的核心价值思想,形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外交战略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必将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作出积极的贡献,促进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进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正文: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世界。其后,经过炎黄子孙的长期创造和沉淀,中华文化愈加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影响,其成就,举世罕见。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自周秦以来,除个别分裂割据时期之外,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一政治机构。因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体系之中,既有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作为主体,也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补充,相得益彰,在许多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曾非常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独特的地理造就了独特的中华文化,也就对中国的发展和人文历史产生了不同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仅养育人的肉体,更滋养人的精神和灵魂。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地理因素、人文因素的综合结果。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特别注重道德修养,其中心环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必然结果。修身是立身之道,也是立国之道,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其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是实现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及协调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多个方面,具体有:
1、“仁”的思想。“仁”的思想源自古代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在今天,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仁者爱人”思想有利于维护家庭的稳定,家庭又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爱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是人际交往的理想境界,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要求。“克己复礼为仁”思想要求人们抑制私心杂念,遵守社会秩序,有助于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制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发展。
2、“和”的思想。“和合”思想在现代具有重要影响。“和合”思想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往、吸收、融合,对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在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发扬“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为此,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共生、共存共赢的“和合”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必将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成为引领国际关系的新潮流。
二、“中国威胁”与“中国和平崛起”
中国的迅速崛起使得国际社会一度刮起了“中国威胁论”风暴。美国兰德公司最近发表的长篇论著——《解释中国的大战略:过去、现在和未来》,从两方面论证了中国崛起可能给别国造成威胁:一方面,中国对于自己古昔辉煌伟大的历史记忆和重获先前显赫荣光的复兴渴求;中国雪洗鸦片战争后中国百年民族耻辱的强烈意愿;中国关于自己在历史上的外部安全主要由能够控制周边战略地带的强大国家力量来保证的信念等。另一方面,根据国际政治中的安全疑惧法则和决定强国兴衰、驱动霸权争夺的“权势转移”机理进而认为中国为了保持自己的利益和权利会威胁他国。
显而易见,西方人的这种惯常理论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中的和平思想对中国外交的深远影响。受儒家文化中和平思想传统的影响,并结合现实国情,中国一直强调并切实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崛起只会是“和平崛起”,而不会像个别国家鼓吹的那样对别国构成威胁。
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和平崛起
中国儒家文化有着丰富的和平思想,并自古延续形成了中国和平文化的优良传统,主要有三大方面:
1、“和而不同”——国家间相处的和谐理念;
2、行“仁政”,修“文德”——国家内政外交的和平理想;
3、“诚”、“敬”、“信”——国民个人修身的温和信条。
当代中国的外交就在切实践行着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和平思想。中国政府领导全国人民以积极姿态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既注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成果,更没有放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而儒家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主要价值源泉。当代中国的和平外交实践不仅深深汲取了儒家的和平思想这一精华和内核,而且真正贯彻到当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宗旨及原则诸方面之中。中国强调,坚持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多样性,才能坚持走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才能充分理解和尊重别国对自己发展道路的选择。
1954年,中国总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上我们遵循的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主张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2002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江主席在布什图书馆发表演讲时引用《论语》“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出“中美之间、国家之间应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以诚为本、以和为贵、以信为先的优良传统。”“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2003年12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美国。在哈佛大学他作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主张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努力寻找中美双方的共同点,增进两国人民之见的相互了解。他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理念:“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同时,还特别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方面阐述了中国选择和平方式崛起的缘由:“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就是和的文化,当然我们还要和而不同,这种不同是相互补充,是相互借鉴,而不是冲突的来源。”这段话所表述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和平崛起”要以“和而不同”为条件和目标;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同时,也重申了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反对霸权主义的一贯外交政策,显然,其实质深受儒家“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等和平思想的影响。
上述诸多事例及两位中国领导人在对外实践中的言行正是他们践行儒家和平思想的具体体现,展示了中国儒家和平思想的魅力和深远影响,是儒家和平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和平外交政策在新形势下的完美结合,表达了中国和平崛起的真实期求和意义。
四、总结
中国儒家和平思想分别从国际、国家、个人三个不同的层面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平性质与内涵,它的包容性、和平性与某些西方大国宣扬的引起“文明的冲突”的普世文明具有截然不同的本质内涵。儒家和平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正适应了全球化的需求,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并维护和平共存的理想局面。中国的“崛起”源自和平,而“和平”又推进了崛起。儒家文化中的和平思想对中国的发展起到内在文化保障功能。因此,中国的崛起不会对它国构成潜在或实在的威胁。相反,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使人类的文明和文化更为丰富多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模式和文化借鉴。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为国际关系的历史带来新的范例和素材,证明人类可以通过理性和和平的方式处理好国家冲突这一千古难题。
第三篇:论国防建设在中国和平崛起中的作用
论文题目:国防建设在中国和平崛起中的作用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所在学院:任课教师:手机号码:本人签名:
论国防建设在中国和平崛起中的作用
摘要:通过对国防建设的剖析和了解,分析国防建设在和平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对国防建设所需要的意识和理念进行探讨。在未来发展中,国防教育在高校的教育中应该被重视起来,并且为大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国防建设 国防意识 国防教育 和平发展
国家繁荣富强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心愿。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让中国栖身于世界的大国之列,作为中国人,我们骄傲和自豪。在通往崛起的道路上虽然有坎坷,但是在和平的氛围和稳定的国防环境下,让崛起的速度变得快了起来。可见,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是重中之重。
一、国防建设的发展历史及意义
国防建设指的是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建设,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建立和发展国防力量的措施和行为,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
国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1]
国防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建设;战场建设,人力物力的多种动员准备;边防、海防,空防和人防建设,战略物资的储备,国防工业建设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对人民群众和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发展国防体育事业,建立,健全国防法规体系;军事理论研究,发展军事科学,制定并完善符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原则;后备力量的建设,以及与国防相关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电、能源、水利、造林、气象、卫生、航天等方面的建设。重点是武装力量建设。[1]
对于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历史来说,国防的建设就是中国成长的一步步的探索。有很多的专家学者也对中国国防建设进行了历史的阶段划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2]一书依据重大军事或政治事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 起步辉煌1949年10月至1959年8月),曲折历程(1959年9月至1978年12月),改革创新(1979年1月至1989年12月),跨越发展(1990年1月至今)。与此划分大致相仿,徐焰将我国国防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一边倒”背景下的国防建设(1949年10月至20世纪50年代末),冲破苏联模式后经历的曲折(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在社会结构的整体现代化中建设国防(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3]张驭涛也主张划分为四个阶段,但时间划分不同:基本完成社会义改造时期(1949年10月至1956年9月,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9月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至今。[4]这些划分主要由于依据不同和视角差而呈 现出各自的特点,至今尚未完全统一认识。通过对国防建设的历史划分,我们能更清晰的了解到国防建设的历程和重要性。
二、国防建设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保驾护航
和平发展的根本是以经济制度为主的国家制度创新,但国家制度的创新必须在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下进行。强大的国防是营造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的基本手段,是国家制度创新的基本保障。和平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深入融入世界,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有效的国防建设支撑,强大的国防是维护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基本要求。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更需要强大的外交能力,但当代及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军事实力仍是国家外交能力的重要标志,强大的国防是培育、发展外交能力的基础。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文化根源,中国的和平发展首先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振兴与凝聚,尚武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强大的国防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母体和基本保障。
在和平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富国”与“强军”的辩证统一,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正确认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积极推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5]富国才能强军,强军才能安邦。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只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发展。国防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只有把国防建设搞上去,经济建设才能有更加坚强的安全保障。历史上,弱国落后挨打的惨痛经历深刻昭示,国不富不可以养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
在现代化大力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秉承着多方面互通融合的理念,打造经济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共同提升。更应该增强国民意识,加强国防教育,从根本上达到富国民强。
三、提升国防意识,稳固国防建设
如果说国防是民族生存之盾,那么国防意识就是民族生存之魂。强烈的国防意识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是制止战争、威慑敌人的重要因素。公民国防意识的强弱关系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为也。”先驱者在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国防巩固与否不应只以“山溪之险,兵革之利”来衡量,还应看其国民的国防意识和精神状态如何。[1]
国防意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那么如何来提升国防意识为我们国防建设打下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把国防意识明确写进我们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国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我国颁布的《国防法》、《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并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这预示着我们今后的国防意识培养将有法可依,让人民明白了国防意识的重要性,能从一定程度上刺激大众增强国防意识的信心。第二,学习历史,缅怀先烈,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全民国防素质。中华民族历史上遭受过西方列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我们的国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痛。对于我们这段沉痛的历史无疑是一笔财富,一笔能时刻激励我们牢记加强国防建设,树立国防意识的财富。第三,把提高全民国防意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强化全民国防意识。爱国主义既是国防意识的核心内容,又是形成和强化国防意识的思想基础。爱国主义精神是国防意识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础。只有大力弘场爱国主义,才能使人们不致因和平环境而丧失应有的警觉,才能引导人们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服从国家的安全需要,积极投身于国防的现代化建设活动。第四,重视学校学生的国防教育,在教育中促使学生培养国防意识。青少年是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应该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强化全体师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责任感、提高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四、高校国防教育为和平发展注入新力量
前文提到了通过教育来提高国民的国防意识,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该积极的接受爱国主义的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国防人才、增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措施,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条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高校在维护国家安全问题上实施国防教育意义重大。[6]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我国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国防意识的强弱,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古往今来,每个国家都把国防建设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在高等院校中搞好国防教育,增强人们的国防意识,不仅仅是建设强大国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需要。
《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7]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我国人口结构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既是祖国的建设者,同时也是祖国的保卫者。可见,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深刻的了解到国防教育对于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意义。国防教育所依托的学科体系是军事科学。现代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可以培养我们军事思维的创造性特点。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动力。不仅有利于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同时,军事科学知识也是每一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8]此外,军事科学本身就是人文社会科学,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国防教育还有利于身体的发展,有利于锻炼体魄,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发展,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 [3]徐焰,《中国国防现代化进程》,《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9年第8期
[4]张驭涛,《新中国军事大事纪要》,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高鹏,在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国防建设.经济研究导刊;2011, 第17期:268-269 [6]刘慧,国家安全视域下的高校国防教育改革.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1, 27:95-99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8]张戈,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养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四篇:中国在当今世界大国博弈中如何实现和平崛起?
中国探索“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已有半个多世纪,我们寻求这条道路几经曲折,我们坚持这条道路义无反顾。“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内政外交大政方针的总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学术理论意义。
(1)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内经济战略
工作重心:应当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改革模式:从“增量改革为主”转变为“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并举,同时加快存量改革”。我们的改革模式应当从“一边保护国有部门、一边发展民营经济”,转变为“改革国有部门与发展民营经济并举,同时加快国有部门改革”,从增量改革转变为“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并举,同时加快存量改革”。
市场战略:从重视引进外资转变为更加重视动员国内金融资源,从注重出口创汇转变为更加重视扩大国内需求。一方面,国内居民手中拥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仅银行储蓄存款就达11万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我们经济增长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很高,甚至高于发达国家。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更加积极地拓展国内市场。社会政策:应当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移到“公平与效率兼顾,更加注重通过实现公平来提高整体效率”的轨道上来。首先,在控制和缩小城乡差距方面,除了加快城市化步伐以外,还应当开展“新三农运动”。其次,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差距方面,当前迫切需要高超的宏观调控艺术和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再次,在控制和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应当尽快开辟新税种。最后,在控制和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应当加大扶贫力度。此外,还应当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拓宽就业渠道,以控制和缩小在职人员与失业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2)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
提出、推广新安全观并将之付诸实践,使中国的安全战略思想得到实质性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安全的范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政治、经济安全,日益涉及社会、环境、文化等非传统安全领域。
中国外交由内向性转向外向性,强调有所作为,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拓展战略利益。在对参与国际事务的理论总结过程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韬光养晦”是一种哲学原则,体现的是思想高度。而“有所作为”是一种实践原则,体现的是进取精神。当然,“有所作为”也有其哲学含义,即根据自己的战略判断,“有所为,有所不为”。
立足临近区域,构建区域全面合作的制度框架,加强地缘政治经济的塑造能力。中国在处理周边国家关系上有着一贯的良好记录。这为中国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历史基础。近年来,中国改变了过去对区域合作的消极、被动姿态,在经济、安全、军事等方面与邻近国家展开了积极合作。在经济上,中国提议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促动建立区域经济、贸易、投资、安全的合作框架;在安全上,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创建上海合作组织,为中国参与亚洲地区主义提供了一种积极的范式;军事上,中国积极拓宽与主要大国的合作,在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联合军事演习等方面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中国在区域合作中的积极进取,既促进了区域内国家对中国发展经验和成果的分享,也提高了中国的议程创设能力。
承担大国责任,塑造大国形象。第一,中国正在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性大国走向世界大国,这就要求中国应该进一步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提供更多的全球性和地区性公共物品。第二,中国将周边地区视为区域合作的重心,继续追求并适当扩大全球责任。中国应首先承担起亚太地区的国际义务,积极参与乃至主导建立亚太地区相关区域经济、安全机制,以此维护和扩展中国的国际利益,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在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应该着眼于长远利益和战略谋划,积极提供区域共同安全、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地区性公共物品,为经济战略带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黄剑敏李莉,影视资源在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影视资源在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黄剑敏 李莉
摘 要:影视资源的丰富多彩,向传统的中国音乐史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中国音乐史课程的个性特点决定了它在多媒体教学中需要一些直观而形象的资料,这就给影视资源与中国音乐史教学提供了一个结合的契机。本文分析了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影视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原则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有效地利用影视资源来丰富中国音乐史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影视资源;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
新课标非常注重利用课程资源,以开发学生的潜力,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比如影视资源就是非常好的音乐教学课程资源,影视作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越来越普及,可以渗透到音乐教学的每个方面。在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中国音乐史内容密切相关的全面的、积极的、正确的影视信息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手段进行合理剪辑和运用,以促进学生对中国音乐史知识的更加感性的认识和全面准确的把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之,如果只是毫无选择地把一些片面的、消极的、错误的影视信息运用于课堂教学,则对学生的学习有误导作用。大学生们以其旺盛的青春活力和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几乎是天然地与影视有缘,他们几乎就是在影视的伴同下成长起来的。影视作品,除了具有艺术性外,还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别林斯基把她誉为“社会的家庭老师”。正因为如此,大量的影视资源被运用到了学科教育之中。如何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自然也就成了中国音乐史教学的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
一、在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应遵循的原则
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影视信息,能够使学生立体地感知与中国音乐史教学内容相关的中国音乐史背景和具象化的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中国音乐史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影视信息,切不可只为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忽略客观效果。所运用的影视信息应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寓教于乐,合理运用影视信息,更好的优化教学过程,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可行性原则
一个人的素质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学生的素质水平和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差异去选择不同的影视信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认识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同时还要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掌握影视信息的程度,量力而行。3.适度性原则
不能矫枉过正,不分时间、内容,过多引用影视信息,喧宾夺主,反而弄巧成拙。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尽量选择最形象、最快捷、最能体现动态、最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媒体,来运用影视信息,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发挥影视信息的积极影响,获得最佳效果。
4.师生共同参与原则
要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和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参与讨论和研究,有针对性地运用影视信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的、和谐的全面发展。
5.整体性原则
运用影视信息进行中国音乐史教学时,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富有感染力,当然单一的课堂教学并不可能最佳的教学效果,还要通过多种途径,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可以把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优势和资源,引导学生从影视信息中获取知识和效益,形成全面性和整体性的教育,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
二、在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的实践 1.运用影视信息导入新课
影视作品以其题材的丰富性客观上扮演着“音乐教育者”的角色,作为解读中国音乐史知识的绝佳的切入点,有利于学生深入鉴赏音乐作品的形象和主题。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别开生面的新课导入设计常常能令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既能起到抛砖引玉、温故求新、承上启下、导入新课的作用,恰到好处地为新课创设情境,又能够有效的为新课组织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力量推动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究,迅速步入创新的境界。
例如:在讲“学堂乐歌”一节时,可以引用电影《城南旧事》:“同学们,大家看过《城南旧事》吗?你们喜欢里面的主题歌吗?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作者吗?他和学堂乐歌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样导入新课,很自然地就把“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李叔同及其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品《送别》一并引入了新课教学,与此同时,学堂乐歌时期的文化场景以电影特有的具化形象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再比如,在讲《音乐的起源》一节时,可以引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音乐的起源之巫术说”的视频资料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同学们,大家看完‘音乐的起源之巫术说’后再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谈谈你认为哪一种‘关于音乐的起源’学说是比较科学的?为什么?这方面的相关学术论文有哪些?”这样导入新课,能够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研究性学习的动力,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运用影视信息讲解新课
影视作品具有明显的易加工转化和直观可视的特点,凸现了大众文化资源的时代性、流动性、现场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音乐史复杂的背景知识。在讲授新课时,适当运用影视信息,可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加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调节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讲授“唐代乐舞”时,可利用电视连续剧《唐明皇》的片段,向学生再现唐代时期歌舞升平的恢宏场面,连续剧中出现了许多乐舞场面,在四十集中有十几集的情节中安排了十几个精心创编的乐舞。这些乐舞场面不仅烘托了盛唐时期的气势,还以风姿各异的乐舞给人们带来新鲜悦目的艺术享受。让观众从这些辉煌的艺术上对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朝代的文化产生些感性的认识。
对于“唐代乐舞”这部分的内容讲解历来是中国音乐史教学中很不好上的一部分内容之一,然而,我们通过对电视剧《唐明皇》的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应用后,对于各种各样具体的唐代乐舞知识的教学效果就好得多了。
通过分析我们注意到了在电视剧中有很多“唐代乐舞”的精彩场面,如:第三集的“光圣乐舞”、“踏歌舞”;第六集的“绿腰舞”、“胡旋舞”;第九集的“南绍蛮舞”、“天可汗赐宴”;第十三集的“剑器舞”;第十四集的“阿拉伯舞”;第十八集的“小胡旋舞”;第十九集的“驱邪舞”;第二十集的“如意娘舞”、“凌波舞”;第二十三集的“庆善舞”;第二十四、二十五集的“霓裳羽衣舞”;第三十三集的“女子破阵舞”等等。这些视频资源的有效应用对于我们中国音乐史课程多媒体教学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3.以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基础进行研究性学习
以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基础进行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的,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影视资源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辨中成长,在体验中提高与成熟。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也是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对所有学科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与学习的基本要素,它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能否建设和实施好研究性学习,是我国音乐教育能否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社会挑战、真正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关键。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精神,发展个性特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一切也是我们中国音乐史学科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
三、小结语
大学生们以其旺盛的青春活力和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几乎是天然地与影视有缘,他们几乎就是在影视的伴同下成长起来的。影视作品,除了具有艺术性、娱乐性外,还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别林斯基把她誉为“社会的家庭老师”。正因为如此,大量的影视资源被运用到了学科教育之中。发掘影视资源,开发中国音乐史教学需要的影视信息模块,改革教育环境,服务广大师生,是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工程。通过对中国音乐史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必将为中国音乐史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开拓无限广阔的天地。
基金项目: 该论文为2008江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的影视资源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JXJG-08-14-8)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延红.运用影视资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J].电影文学, 2006,(13)[2] 屈华莹.浅谈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 2003,(12)[3] 田梦萍.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利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13)[4] 钟康云.影视艺术类高校音视频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