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近代史必考重点

时间:2019-05-12 00:4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近代史必考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近代史必考重点》。

第一篇:大学近代史必考重点

P1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征

P19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P40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P67辛亥革命呢的历史意义,大学生如何发展这种精神

P95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见过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

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答案:P91—95)

P106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P11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P122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P151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P168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4、为什么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以上问题没有获得标准答案,同学们自行获取答案,下面两道题答案来自某老师。P75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P138 中国红色政权为何能存在下去?

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的广泛存在为红色政权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作为反动政治薄弱环节的广大农村的存在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间接统治和相互间的斗争所造成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局面,使红色政权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缝隙;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使中国革命者有广泛的回旋余地。

PS:以上内容为我们的班长召集经管各班划重点的成果,内容仅供参考,到时考卷如无雷同,相关人员概不负责。

第二篇:大学中国近代史重点

导论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因为1840年到1842年爆发的鸦片战争,由于战败,中国被迫与英、美、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第一,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这是根本原因。

第二,中国的阶级关系改变了,出现了新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第三,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第四,中国的历史任务也相应的改变了。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指的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等遭到了破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但是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与完全由宗主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尚有区别,因而被称为半殖民地。

就我们中国的半封建社会来说,指的是中国已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称为“半封建”。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导致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近代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在各种压迫之下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相互关系:两大基本矛盾互相交织,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1)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名族独立人民解放 相互关系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必然要求和最终归宿以及根本保证。】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一切灾祸的总根源即: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二,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整个社会的日益贫困,广大农民处于破产的边缘,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总之,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使中国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性,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把中国当权者变成其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丧失了经济上的独立性,被转入到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之中,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2.反侵略斗争的意义是什么?

①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它们在中国的殖民统治,粉碎了殖民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②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3.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从内部因素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 一是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

第二章

1.太平天国运动:背景、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经验教训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1)清政府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这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3)自然灾害严重。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意义

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

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过程。

3、对近代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探索。(1)《天朝田亩制度》(2)《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经验教训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中国找到出路,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洋务运动:背景、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经验教训 洋务运动背景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51-1864)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2)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3)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失败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启示:洋务运动的实践表明:只有求得国家独立,才能从容地建设现代化;洋务改革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才能成功。

3.戊戌维新运动:背景、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经验教训 维新运动的背景

(1)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重危机(2)清政府的极端腐败(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主要原因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惧怕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运动给我们的启示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历史证明:

农民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本身的局限性,引导革命胜利;洋务派的官僚仅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不肯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绝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而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维新改良运动在中国也走不通。历史的结论是:

中国的出路只有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在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下,首先通过人民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然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第三章

1、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充分认识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1)民族危机加深(2)社会矛盾激化(3)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2、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方案的基本内容、意义与局限。

3、了解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4、掌握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1)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5、深刻领会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原因和教训。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第一,当时中国外有列强环伺,虎视眈眈,内有中国几千年专制统治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帝制时代旧思想、旧观念的作用。

第二,领导这场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存在许多弱点、错误。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核心。

综上所述,证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弱点根源在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教训和启示

辛亥革命及其后来的斗争最后都归于失败,但它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和启示,要彻底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必须寻找新的革命思想、新的革命政党、新的革命力量、新的革命道路、新的革命前途。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的迅速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成为新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中国革命新的领导核心,从此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第四章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具有特定国际环境的双向作用: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的怀疑、抛弃;二是更直接作用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成果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同时,又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从内部来看,封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已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从外部来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鲸吞蚕食,使救亡图存成为中国振兴、自强的先决条件。

2、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转向的?(十月革命的启示)

第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和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向往社会主义;

第三、十月革命给与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即通过人民群众运动来改造旧社会。

3.怎样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实行社会革命还是实行社会改良和需不需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通过论战,帮助一批倾向社会主义的进步分子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推动他们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纲领,明确中心任务,选举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上演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幕,成为红色旅程的伟大起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破产之后。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这种实践性的品格。

4.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革命展现了哪些新面貌?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

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所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中国共产党人带着先进的思想走进了工棚。

同样,中国共产党人带着先进的思想走进了农舍。掀起了工农革命的高潮。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推动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月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中国工人掀起了第一个罢工斗争的高潮。第五章

1、从国民党政权的内外政策说明它的阶级性质。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和军事独裁统治。

国民党的***军事独裁统治: 建立庞大的军队

建立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厉行文化专制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基本内容→土地革命 主要形式→武装斗争 主要依托→农村根据地

3、土地革命的意义和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内容:

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作用:

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4、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

第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第二,遵义会议彻底改变了中共中央错误领导的行军路线,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第三,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问题的会议,会议开的非常成功,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六章

1、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殖民统治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灾难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对占领区人民实行疯狂迫害。

经济上:从农业、工矿运输业、金融业等方面,大肆榨取中国的资产和掠夺劳动力。

文教上:通过思想、文化、教育等领 域,蒙蔽、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及其意义

第一、国民党政府当局开始走上抗日的道路。

第二、中国军队才能够一致对外,才能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杀敌,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第三、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为坚持抗日战争奠定了最广泛、最深厚的民众基础。

第四、这不仅为保证党对抗战的领导,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而且为最后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国民党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以及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在倡导、促成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起了主导作用,为实现全民族抗战作出最大的努力。

提出并坚持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战略方针,成为指导全国抗战,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指南。

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开辟广大敌后抗日战场,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形成了对侵华日军的战略夹击,并在相持阶段后,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始终高举抗日旗帜,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投降和分裂倒退的逆流。

坚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基本经验 意义:

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抗战胜利后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影响。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第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七章

1、正确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及国民党统治崩溃的原因。崩溃的原因:

(1)国民党政府和官员们贪污腐败、大发胜利财(2)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人民意愿

(3)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拒绝实施社会改革

(4)国民党投靠美帝国主义,具有明显的反民族性质

2、如何认识在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历史的必然?

3、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根本原因:

(1)根本原因在于得到了中国最广大民众的支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最终福利人民,所以,中国革命的胜利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得出的结论。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基本经验: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一战线,并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统一战线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一战线,并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武装斗争的正确途径;建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实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关键。“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4)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第八章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种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它是连接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未来中国的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它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其中社会主义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居于领导地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将不断增长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其中的资本主义因素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但其趋势是不断减弱并逐步走向消灭。

(3)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发展农业生产、使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迫使中国必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得到巩固。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进一步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1956年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

第四、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是党和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开辟的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它以和平方式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这一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九章

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2、如何分析评价“文化大革命”?

(1)“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为了巩固社会主义主要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失败的探索。

(2)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由于全党和广大干部的共同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3)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的损失,但仍然取得了进展,人民解放军仍然英勇地保卫着祖国的安全。对外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4)决不能因为“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否定“文革”十年所取得的成绩。

第三篇:大学近代史考试重点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1(第一章)、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意义: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野心,粉碎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意图。②教育了中国人名,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2(第二章)、洋务运动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意义:①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②给当时的新中国带来了新知识!③有助于社会风气变化!失败原因: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②对外国有依赖性。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3(第二章)、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意义:①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扫荡了地主势力,对封建经济的上层建筑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冲击。②英勇的抗击外国入侵,捍卫民族尊严,是侵略者迅速殖民化中国的企图受挫。③对近代中国的出路做出了可贵探索。失败原因:①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科学的纲领。②不能克服领导集团腐败,无法保持长期团结。③未正确对待儒学保留了封建纲常伦理原则。④不能把西方侵略者和人民群众区分开。

4(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异同:异:①太有组织有纪律,有严密政权、组织领导,义和团过于零散。②背景不同:太:不满足清朝腐朽统治揭竿而起。义:洋教猖獗打击洋教。③目的:太:建立大同理想社会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义:清除外国侵略。⑤清朝态度:太自始至终剿杀。义:先血腥镇压后招抚后又镇压!同①都是农民阶级②都反帝反封建③都有迷信色彩④都失败。

5(第三章)、辛亥革命引起了中国历史性变化原因: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①推翻了封建势力代表—清王朝的统治。②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给人民带来思想上的解放。④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俗发生了积极变化。⑤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6(第三章)辛亥失败原因:客观:发生于帝国主义时期,杜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主观: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力量的核心。教训: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7(第三章)、辛革为什么没有实现民主愿意: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开始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所以说~ 8(第四章)、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是他们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做出的选择:①十月革命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了一样社会主义思想走解放之路。②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俄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③十月革命俄国工人农民士兵赢得胜利推动中国先进分子研究社会主义。

9(第四章)、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①对中国封建文化传统的冲击。②大力宣扬民主和科学思想。③对西方哲学社会思潮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介绍,开阔了人们眼界。④为马克思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10(第四章)、大革命失败原因:客观: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联合绞杀中国革命;②国民党右派叛变,国共合作破坏;主观:①中共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②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撺掇领导权的活动妥协退让。经验教训:是共党认识到要胜利,就要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11(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面貌:①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人民只是了斗争目标;②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原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12(第五章)、毛泽东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道路:①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②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③把革命进攻方向指向农村,农村作为党的工作重心。革命新道路意义:①为中国新民主革命的胜利指出了唯一正确出路②体现以毛为代表的中共党热实事求是、勇于创新③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做出贡献。13(第五章)、红军长征的意义:①粉碎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使革命转危为安②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为迎接抗日救亡新高潮准备了条件③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骨干力量。④传播革命火种⑤铸就长征精神。长征精神:①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②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③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团结精神④仅仅依靠群众、与人民同患难的艰苦奋斗精神。14(第五章)、左倾错误原因:①党内存在冲动,指导思想没得到认真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清理。②全党马克思理论准备不足,素养不高经验缺乏。③王明明搬出马克思语句吓人,使干部受蒙骗④共产国际干预以及对王明明的支持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15(第六章)、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意义:①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是台湾回归祖国。②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③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④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做出了历史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经验:①全国人民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6(第六章)、抗战时期两条抗战路线不同:①力量不同:片面抗战是国民政府和军队包办,依靠英美外援不依靠人民;全面抗战: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和团结一切抗战力量。②代表阶级利益不同:片抗代表地主大资产阶级;全抗是由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领导阶级领导;③结果不同:片抗挫伤和打击了人民群众抗日积极性,导致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丧失大片领土。全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领导的抗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威胁日均后方。

17(第七章)、抗战胜利,为什么国民党在全民包围中走向崩溃:①他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是其丧失民心;②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受变成劫收,发胜利财;③违背了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18(第七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原因:①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中共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全国人民的利益;②是用马克思武装的,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结合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③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的站在斗争最前线;④得到了来自国民党营垒的一些人的肯定。中国革命胜利取得的历史经验: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③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

19(第七章)、抗战胜利后为什么第三条道路走不通:指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找出第三条路①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式决定了人们没有走中间路的余地;②国民党不仅极度仇视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蒋介石的独裁政府不允许第三条路的存在。

鼓舞了人民斗志,提高民族觉醒意识。

2、失败原因:①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②经济技术落后是重要原因。3.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中国革命任务。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第四篇:山东建筑大学近代史重点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俄国对我国的侵略主要表现在领土的侵略

1858年,《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1881年,《改定伊犁条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又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规定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劝道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强迫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天津条约》在中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更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5、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

6、民族意识的觉醒: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成《四洲志》一书。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

7、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1)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2)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8、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1)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2)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p43

9、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1)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2)太平天国起义时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4)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时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10、天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向心力和战斗力.(2)以宗教来发动 组织群众,不仅不能正妻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3)太平天国未能正确的对待儒学.(4)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11、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洋务派举办的阳物事业归纳起来三方面:1 兴办近代企业;2建立新式海陆军;3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洋务运动时期,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与此同时,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 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1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教训? 洋务运动的失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失败的主要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14、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15、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16、1898年的“百日维新“,只经历103天,除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被保留下来以外,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

17、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的表现: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再次,惧怕人民群众。18、1894年11月,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19、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代表人物——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20、1905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确立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中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三民主义(同盟会纲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2、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23、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4、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他希望“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主张,没有正面出击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更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25.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26、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说她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失败的原因:1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2 从主观方面说,在于它的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在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拯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7、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8、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1)外国资本的压迫;(2)官僚资本的排挤;(3)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4)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29、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艰难地生长起来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2)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下(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 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3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1)特点: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次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2)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受帝国主义,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3)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工人阶级革命政党。(2)意义: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他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 带来了光明和希望。2)中国共产党运动的兴起,使一切反动势力感到深深的恐慌。

31、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前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政治力量:1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2 民族资产阶级;3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32、三种建国方案:1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2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基本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一边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挥,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3 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他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总之,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34、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新青年》)开始的。《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5、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36、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37、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开始,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38、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4 五四运动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正是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39、广东杨匏安于1919年11月、12月发表《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作了比较确切的阐述。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公开出版。40、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分析,明确指出,加给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这两种市里的民主主义的革命是极具意义的”。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是: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第二,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1924年4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4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资产阶级的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思想地位。(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4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了解)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了解)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4、大革命失败前,国民党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45、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议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弄面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通知的第一枪。9月秋收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12月11日,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十年内战时期。46、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47、土地革命张正的严重挫折。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1)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2)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3)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这几次左倾错误,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错误,使中国革命收到严重挫折。

出现错误的原因:

(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2)共产国际队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3)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缺乏,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48、遵义会议。支持过左倾错误的的中央领导人如张闻天,王稼祥等,也改变态度,转而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遵义会议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

49、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50、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这是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51、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死者30万人以上。

52、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

53、西安事变。1936年12月,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54、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进去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八路军由朱德任总指挥,左权任副参谋长。55、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6、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1938年3月,李宗仁等部实施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歼灭日军1万余人。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以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57、1939年1月,国名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58、1938年5月至6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毛泽东还科学的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呢是中国抗日战争逇最后胜利的最关键阶段。

59、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60、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扩大和巩固,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发展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

争取中间势力: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三部分人。

孤立顽固势力:孤立国民党内亲英亲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势力,与其坚决斗争,但另一方面要实行团结。

6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1)在抗日民主政府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2)减租减息,发展生产(3)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62、“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片开展。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为中心内容。63、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有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6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2)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4)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65、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1)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2)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3)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66、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67、1945年8月,毛泽东于8月28日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

68、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底,国名党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69、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P176(了解)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p177(了解)

70、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领导者:辽沈战役——林彪,罗恒荣;淮海战役——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平津战役——林彪,罗恒荣,聂荣臻。71、1948年9月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泽东论述国家政权的阶级性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为:民主集中制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2、1949年3月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73、人民民主专政费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74、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

75、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二十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致命奴役的厄运。

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2)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3)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苦困难、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第五篇:大学中国近代史考试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上学期考试题型与重点

二、考试重点: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P16;11;13-14)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说第一个任务为第二个任务创造了前提?(P17-18)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P21;22;27)

4、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P35)

5、《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P43)

6、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P47)

7、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P48)

8、戊戌变法时期颁布的政令主要有哪些内容?(P52-53)

9、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P53-54)

10、清末新政的主要措施有哪些?(P58)

11、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P60-61)

12、简述二十世纪初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P62-64)

1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P66)

1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67)

15、在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P98)

16、简述十月革命是如何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P101-102)

17、试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P114-115)18、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P134)

19、西安事变。(P146)

20、列举历史事实说明,国民党与抗日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P149-151)

2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P166-167)22、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的意义如何?(P171-172)

23、简述《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P189)

24、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191-193)

25、简述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P215)

26、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什么?(P221)

27、简述中共八大路线的主要内容。(P232)

28、简述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P237)

29、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P276-277)30、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P289)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①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②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③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①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②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③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①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②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③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④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①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②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①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②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③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④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⑤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原因A、从主观上看: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②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③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④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B、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原因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

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③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④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③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①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③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引起了巨变?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②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③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④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⑤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失败说明了什么?

失败原因A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B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①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②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③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①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②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③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 的思想。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⑤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决死战争,是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夺中国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到了惨重破坏,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①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②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③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④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20 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 50 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②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和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特别是敌后军民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国民党的爱国官兵也为反对日本的侵略作出了贡献。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①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②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③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

道的。④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①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②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③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①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②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③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⑤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这就为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

伟大的历史性胜利。(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

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总的来说是无功的,无理的。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帝国主义侵华是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他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帝国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从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了中国,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了中国神圣的主权,在中国割占领土,攫取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司法主权和外交权等许多特权;在经济上,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等经济特权,牢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吸引留学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另外,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侵略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和精神伤害。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总结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经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

(回答该题应分别叙述帝国主义侵略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等方面加以说明,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同时揭露侵略者鼓吹“侵华有功”的颠倒黑白的丑恶嘴脸。)从中国人民自新求强的历史艰辛及最后胜利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鸦片战争以来到1949年成立新中国,我们国家先后经历了反帝国主义侵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系列的困难及挫折,但是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倒,而是凭着一种力量走到了今天,这种力量就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我们要透过历史看到这种精神并继续发挥

它的作用。爱国主义精神 团结合作精神 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我们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生动体现。当然,这种传统精深要与时代精深融会,才能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比拼,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是物质基础,但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从那段悲壮史中汲取力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发奋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奋斗。(注:答题思路,回顾历史,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并加以论述,联系实际展望未来)

5、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正确性:(1)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2)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党内的指导理论。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党派、团体所解决不了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党派、团体所没有采取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下载大学近代史必考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近代史必考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代史(重点)

    1.如何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近代史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考试要点 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近代史》重点

    《近代史》重点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1.由于腐朽的......

    近代史重点

    近代史重点 1、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们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首要和主要的形式是:军事侵略 3、 列强对中国的政......

    近代史重点

    中国近代史重点 1、国共两次合作的异同点? 答:不同点:(1)两次国共合作方式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形式。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具体形式:形式上为国民政府领导,实际上是中国共......

    近代史重点(范文模版)

    1、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3年10月,签订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

    近代史重点

    中国近代史重点 1、国共两次合作的异同点? 答:不同点:(1)两次国共合作方式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形式。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具体形式:形式上为国民政府领导,实际上是中国共......

    近代史重点

    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1?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P16、社会性质及基本特征P11~14?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P17~18? 第一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