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秦伯益游记《美兮九州景》自序
秦伯益游记《美兮九州景》自序
秦伯益(1932.11.06-)
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理学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6年赴前苏联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攻读药理学研究生。1959年获苏联医学副博士学位。1960年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8月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喜欢独游。
大概还没有人像我这样在中国游览了那么多的名胜古迹。现代没有,古代更不会有。把话说得这么满,凭什么?不妨先列出一组数字:
中国的世界遗产37个,全部游了。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20个,全部游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10个,全部游了。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全部游了。中国首批国家遗产30个,全部游了。
以上是截至2008年底国际和我国政府权威机构正式公布的名录。既然我全部游了,自然就可以说上面的大话了。此外,中国历代相传的“天下第一”20个,也全部游了。至于省市一级的名胜古迹,那就无法计数了。
这些活动都是在我70岁前后的10年间进行的,90%以上的游程是我一人独游,全部自费。我谢绝一切接送和陪同,不参加各种旅游团,像古代文人那样以普通百姓身份在普通百姓中间行走。10年里,踏遍祖国名山大川,访寻历代人文胜迹。如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似闲云野鹤,逍遥自在。
实事求是地说,这称得上是前无古人的壮游。同样实事求是地说,纵然很“壮”,也只是“游”而已。我从不说自己是什么考察、调查、研究等,我只是游览、游历、游玩。我只想愉悦身心,满足好奇,增加见闻,引发思考。我觉得,这就够了。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独游,不找个伴儿?” 我的回答是:“找不到伴
儿。”因为像我这样游法,至少要同时具备四个条件:兴致、健康、经济和自由。在我所熟悉的人中,找不到一个。大凡对某种爱好到了极致的人,都难有伴,“圣人无徒”嘛!
谈到条件,首先是兴致。没有兴致,一切都谈不上,而且兴致还要相当。如我的兴致在看名胜古迹,别人也许是想购物、逛街、美食、休闲、看戏、娱乐。我既不喜欢勉强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勉强,这就难以找到游伴了。
其次是健康。不是一般健康的人都能适应长期旅游生活的。旅途中变化多端,旅游者要什么饭菜都能吃,什么车船都能坐,什么床铺都能睡,什么天气都能过。而且游伴的体力还要相当,如果一个游兴正浓,一个已筋疲力尽,最后就游不到一块儿去了。
再次是经济。当前中国的正当消费中,最花钱的是旅游,尤其是自费独游,因为一切食宿、交通费用都由自己一人承担。尤其为了赶路,常需包车,一个人包车比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合包一辆车花费要多得多。近10年来,我家中日常开销用的都是我夫人的工资,我的工资基本上都花在旅游上了。
最后是自由。工作要交代得下,家中要没有拖累,自己要解脱掉各种羁绊。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早就辞谢一切社会兼职,辞谢一切无关应酬,辞谢一切徒具形式的学术活动和政治活动,直至2004年退休。同时我也早就放弃每年一个月的疗养,放弃一切公费旅游,甚至为避嫌放弃可以报销的某些公务出差费,我只请求组织上给我一样东西,就是“自由”。我们这代人,太缺乏的就是自由。承蒙组织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破例允许我这样做了,而且持续了10年多。也多亏我夫人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没有这一切,就不会有我这10年壮游。
有同志说,还要有勇气和毅力。诚然,年轻时,没有组织的活动我不会参加。中年时,没有接待的活动我不会参加。到老了,却组织也不靠了,接待和陪同更不喜欢了。对足不出户的人来说,总觉得外面充满着不安全因素,报章
和电视上不是成天都报道着不少恶性事件吗?但出游久了,经验多了,就知道当前社会总体来说还是安全的,自己注意一些,很多伤害因素都可以避免。至于掏掉钱包、划破衣兜、遇上诈骗、摔跤扭伤之类也是有过的,但相对我今天的收获来说,这些损失都是微不足道的。
独游有什么好?无人干扰,无事分心。可以专心致志地与自然对话,与古人对话;可以在峰林峡谷中成天流连,在一片海景前整日凝神;可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看到得意时可以由衷欢笑,忆及动情处可以畅意垂泪。游也可以,写也可以,走也可以,驻也可以,神仙的生活大概也不过如此了。我66岁开始独游,当时还在职,每年累计两个月在旅途中。70岁上自由班,每年累计出游三四个月。72岁请求退休并获批准后五年多来,每月都出游10~15天,一年中将近半年在外面。现在,我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安排生活,按自己的意志做人做事。可以做一些真正应该由我做、我能做、我爱做的工作,使我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很开心。退休后的自由是我一生中最可贵的获得。自由真好!
原担心长期漫游身体能否承受,10年下来,我很好。目前我“清楚、通畅、不高、不大”。即头脑及眼耳等感官清楚,呼吸道和两便通畅,血压、血脂、血糖不高,前列腺、心脏和肝脾不大,各项化验正常。这辈子还没有住过一天医院。
游之初。“游”而已。当时主要想满足好奇,“踏遍祖国名山大川,访寻历代人文胜迹”,就是我最初的愿望。
游而后。凭借现代交通、信息和社会服务条件,自忖可以一试旷古之举,在游程上作一番前无古人之旅,“游遍全部在中国的由国际和我国政府权威机构正式公布的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遗产,同时尽量多地观赏各地名胜古迹”,这就构成了我的长期旅游计划。
游至今。我既很快乐,也有遗憾。快乐自不待言,遗憾何在?以中国之大,胜迹之多,万难游遍,实乃游而后知不足。何况纵已游过,也难尽览;纵已览过,也难尽兴;纵已获兴,也难尽述。旅游就是这样一种永远快乐,也永远遗憾的活动。因快乐而想再游,因遗憾也想再游,游人永远感到游得开心,也永远感到游得不够,这大概就是旅游带给人们的永恒的驱动力。今,吾老兮!往后不可能再发少年狂,但愿快乐常驻心间,遗憾永成眷恋。相信后人必将超越前人,年轻一代定会比我游得更多更好更有水平。中华大地上的无限风光,中华历史中的人文积淀定会得到更多的发掘,更多的宣扬。
游既毕。江山胜景,不敢自专,推己及人,愿与众享。孟子曰:“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我愿以我之乐与众共乐。我将以此书全景展示当前我国旅游景点的概貌,为国家留存一份世纪之交我国主要名胜古迹的图录,愿普通旅游爱好者和专业文化研究者都可以从中获益。以个人之力,完成这样一本图书,恐怕是前无古人的。
古之学者向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毕生追求的一种境界,其实这仅是一个过程,一种积累,目的是追求更高的境界——“写万卷书”。古之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徐霞客,今之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季羡林余秋雨等莫不如此。不才如我,不敢妄攀前贤。只是书既读有万卷,路且行逾万里,锦绣江山,璀璨文化,眼中胜景,心底波澜,岂能止于自娱?无奈一旦想写,困难立至。作为匆匆独游者,天公不由人,照相总受制于当时当地的气象瞬间,难求完美,遑论艺术!作为殷殷撰稿人,提笔千钧重,文字只反映着此时此刻的心灵感悟,难求练达,遑论文采!无奈雪泥鸿爪,片瓦碎玉,淘金拾贝,敝帚自珍,但愿能留下一些真相实录,记就若干杂忆随笔,奉乐者于当今,求知己于后世。
作为10年漫游后的第一本书,自应以一般介绍为先,故从20000多张照片中选出有各种代表意义的2570多张,尽量使读者览图而自明。每篇的简述和图
注只是说明图意,算不了记叙文字。由于个人独游时种种条件的局限,所得照片主要是起资料档案作用,难以艺术求全,但从中足资感受祖国山川形胜之壮丽,自然景色之谐美,传统文化之丰厚,先民创造之机巧。千山万水千姿万态,千岩万壑千变万化,千村万落千红万紫,我纵有千思万绪、千言万语,最后都凝聚在了我用以名吾书的五个字之中——《美兮九州景》。
秦伯益
2009年4月
后记
写完了,掩卷自思,这到底算一部什么书?分明是要写游览全国之所得,但游记不像传统的游记,影集不像时尚的影集,既不是调查研究报告,也不是科普常识介绍,更不是导游、指南、手册等实用工具书籍。从游,到写,到出版,历时不止10年,耗资已近百万,到底所为何来? 有的作者写完书后感如大病初愈。这种感觉,我没有。有的作者感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种感觉,我有。怀胎很辛苦,但更多的是期盼;分娩有痛楚,但更多的是收获。大病最好的结果只是康复,而且往往每况愈下;分娩却是生命的增殖,种族的延续。有材料、有想法、不写出来,收获止于自身;写出来,可能惠及后人。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 “三不朽”,我觉得似乎还有第四种不朽:留一些客观存在的东西,后人觉得有用,愿意看看,代代传存。如此,虽无德,更无功,也非言,算是 “立档”吧,但它是人民需要的东西,它不会昙花一现,岂不也是一种不朽,至少是不速朽。作为一部个人游记,我做到了两个坚持。一是坚持书中每张插图都是我自己在当地摄下的,不引用任何书籍、媒体和他人的作品。我不攀比专业摄影家的艺术照相,而只是想为当前我国主要名胜古迹尽量留点记录,让普通旅游者可望可即,可求可得。以个人的力量做这件事,其
难可知。不管怎么说,我尽力了。可能前无古人,相信必有来者。艺术照的要求很高,一般的旅游照片哪能那么讲究,非得要各种上佳条件,支起三脚架,等待最佳的光线,寻找最好的位臵才能照呀!有什么照什么,这是我的宗旨。艺术照是供欣赏的,现实中难得有这么美的瞬间;旅游照是不计条件随时照出来的,这才是生活的真实,也是一般旅游爱好者能够做得到的。二是坚持每篇文章都是写我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不假手他人,不杜撰场景,不回避矛盾,不隐瞒观点,是对是错,文责自负。我多半是采用横写杂写的方式,横写全国风景,杂写千年陈迹,这可能不同于很多游记的体例,作为我10年游览后的第一部游记,自然是应以作一总体概述为起步。写作中,我大量查证引用各种专业资料,以期给读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免有硬伤,以至误导。因此,从游到写十来年,《中国名胜词典》、《中国名人胜迹大词典》等工具书是我翻烂了的书,也是我主要引用的书。罗哲文、葛剑雄、楼庆西等系列丛书也是我经常翻阅、学习、引用的书。很多当地作者写的当地的事并在当地出版的书有很多精品,他们是真正的地域专家,他们的书也是我经常购买阅读,而且十分喜爱而经常引用的。我就是在不断学习中逐渐懂得旅游、爱好旅游的,今天,我自己也动手写了一本,目的也是为了将个人所得与读者分享。为了对读者负责,出版社三次校稿。此外,我又诚请上海《咬文嚼字》杂志社编审金文明先生、河南大学文学院王芸教授和北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编校陆凤山先生帮我在专业上审校把关,还请张晓丽工程师帮我编了图片索引,以利读者查阅,在此一并致谢。
秦伯益 2009年4月
第二篇:秦伯益院士的快乐晚年
秦伯益院士的快乐晚年
30而立,我未立;40不惑,我常惑;50知天命,我知而不多;60耳顺,我有进步,但不够;70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点,我倒提前做到了。
我为自己作了一个倒计时的行动安排:70岁不出国,80岁不出游,85岁不出京,90岁不出院,95岁不出门,100岁不下床,请求安乐死。
人走了,茶自然会凉,而且茶水还应倒掉,因为茶杯还有它用。能作出合乎自身特点的安排,以提高自己老龄期的生活质量,这才是生活的强者。
将来我走时,不必开什么追悼会,到时请告诉大家,我走得很愉快,很舒坦,因为我曾是一个长寿而快乐的老头儿,我充分享受了人生,我知足了。
编者按
他是我国药理、毒理学领域成绩斐然的科学家,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少将,是院长,也是一位云游四方的旅行家。
年近80岁,他用“清楚、通畅、不高、不大”八字来概括自己的健康状况:“头脑清楚,呼吸和两便通畅,血压血脂血糖不高,心肝脾前列腺不大,这辈子没住过一天医院。”
他就是秦伯益院士。
2011年11月2日晚上,中国工程院医疗保健报告会上,秦伯益院士以他自身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经历,向院士们畅谈了他对老年生活的认识。
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13.26%,达到1.7765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生活中出现了各种问题。
现将秦老本人对于晚年生活的感悟整理刊出,希望能给老年人带来一些启示。
我不是老年学研究工作者,也没有对老年人问题作过调查研究,只是偶尔与一些老年同事谈谈老龄问题,逐渐感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差别较大,这种差别对老年生活质量的影响很明显。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
人生有不同年龄阶段,青年时是女儿,中年时做妈妈,老年后当奶奶,晚年就成了太婆。在工作中,也同样有相应的角色转换。如体育界,青年时是运动员,中年时做教练,老年后当裁判,晚年就成为观众了。
这就叫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当龄时应恪尽职守,干得有声有色。过了这个阶段,就应调整心态,进入新情况,无怨无悔。
如果做女儿时不好好学习、积极向上,就难以成才;做妈妈时如果不下抚儿女,上敬公婆,家庭就难以和美;做奶奶、太婆时如果还要事必躬亲,不肯超脱,势必自寻烦恼,难求和睦。
人难有自知之明,常见的现象是,当龄时不抓紧工作,总觉得来日方长,结果蹉跎岁月,过龄后却恋栈不去,空憾壮志未酬。在这方面,应该提倡有点超前意识,提前作好年龄段转换期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只有及早明白这些自然规律,才能在晚年活得自由自在。
就我个人而言,我曾回顾一生说:30而立,我未立;40而不惑,我常惑;50而知天命,我知而不多;60而耳顺,我有进步,但不够;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点,我倒提前做到了。现在,我可以自由地选择我想做的事,不为稻粱谋,不作名利求,择善而从,量力而行。
养老,根本还是自己养自己
前几年,看到一本书《养老,你指望谁?》书中列举了现在社会上多种养老方式,如老伴、新伴、子女、亲属、保姆、组织、社会等等。分析的结果,根本的还是要靠自己。
靠自己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养老方式,然后创造好条件,磨合好关系,使晚年生活和谐美满。即使生活已不能自理,甚至是临终时期,养老方式也是要靠自己在脑子清楚时作好安排。
有些人在位时叱咤风云、志满意得,退休后立即精神萎靡、牢骚满腹,根本原因就在于不了解老年生活的特点,没有及早为老年生活作好准备。相反,有的老人活得明白,及早作好准备,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能活得舒坦,活得潇洒,活得有尊严。
鉴于此,我为自己作了一个倒计时的行动安排。大致是70岁不出国,80岁不出游,85岁不出京,90岁不出院,95岁不出门,100岁不下床,请求安乐死。当然,这是满打满算的如意算盘,实际过程会因时调整。如不能到底,就随时中止,只求生活质量好就可以了。为此,72岁的时候业务上交了班,进入最后一次人生角色转换。
我通过30多年藏书,已存有5000多册文史书籍。坐拥书城,纵目古今,乐在其中。我近10年来坚持自费独游,踏遍祖国名山大川,访寻历代人文胜迹。
大概还没有人像我这样在中国游览了那么多的名胜古迹。中国有世界遗产41个,国家遗产30个,世界地质公园24个,历史文化名城110个,国家重点风景区187个,我都游遍了。
老年生活质量,贵在心态
《朱子格言》上有两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餮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饔餮”指早饭和晚饭,“国课”指向国家纳税。我们就是要追求这种境界。
现实社会中,常有社会地位很高,经济情况很好而晚年生活不愉快的,也有很普通的百姓,经济条件一般,但活得很愉快的。他们的差别在于心态,在于会不会安排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勉强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份外之物不需要。我在普陀山法雨寺看到佛教学校墙报上有一则佛教故事。二小僧与众僧友一起坐地修炼,忽儿来了一桃贩,乙僧与他僧起立观看,甲僧端坐不动。俄顷又来一枣贩,乙僧等又起立观看,如是者三。最后甲僧修成正果,乙僧等一事无成。乙问甲,在外界诱惑面前你为什么能坐得住? 甲答,我们本来都没有想在修炼时吃桃或枣等什物,它们来了,我并没有觉得需要它们。我和你的差别只在于我在这些份外东西面前能够说:“我不需要”。
好一个“我不需要!”人心的不平,往往在于不论需要不需要,人家有了,就想要。学会说“我不需要”,就可以摆脱很多烦恼。尤其是老年人,还是应该提倡不慕荣利,不相攀比,发挥个性,“自己过得好,就是好”。
功利思想不该有。“几十年如一日”,“活到老,干到老”,还要“老当益壮”。这些口号,原来的精神虽然是积极的,在革命和建设的某些时刻也是需要的,但不科学、不实际,无益于老人。世界在变,自己也在变,怎么能“几十年如一日”呢?老了自然要衰,怎么还能“壮”,而且“当益壮”呢?
年富力强的被闲置,花甲古稀之年扬鞭奋蹄,这决不是好形势。1998年《东方之子》采访我,我说了一段话:“新老交替是正常现象。只有蜀中无大将时,才不得不再请老将廖化作先锋。佘太君百岁挂帅,那是一个悲剧,不应该这样的。国家命运不能总依靠在一两个老人身上。”节目播出以后,社会反应还是认同的。过去很多革命口号,其实是很功利的,应该科学地审视。尤其老年人,不必再受此束缚,苦了自己,烦了他人。
过于自苦不必要。我们这一代人在长期的革命历炼中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的老年人也不必过于自苦。
我们总说:“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外国人则认为“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休息”。中国传统观念是省吃俭用,为儿为女,外国人的观念则认为赚钱是为了花钱,儿女18岁以后自立,各过各的日子,平安无事。看来我们有些观念是应该有所调整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必太为他们担心。
我现在收入的大部用在旅游和买书上。有些节余,也量力做些社会公益事情。我给孩子们留下了江南古镇上常见的一付副联:“世上数百年老家,全在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人走茶凉不奇怪。有些老年人常留恋过去“过五关,斩六将”时的辉煌,叹惜当下空怀壮志,力不从心。我看大可不必。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当干时全力以赴,废寝忘食,义无反顾;不当干时全身而退,戛然而止,飘然而去。不要当干时懒散拖沓,不当干时又百般留恋。有些老年人常沉湎于过去前呼后拥,迎来送往的热闹场景,叹惜现在门庭冷落,寂寞空灵,“人一走,茶就凉”。甚至埋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有说不完的苦恼。我看也大可不必。
人走了,茶自然会凉,不仅会凉,而且茶水还应倒掉,因为茶杯还有它用。能根据情况变化,作出合乎自身特点的安排,以提高自己老龄期的生活质量,这才是生活中的强者。
老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
孤独也是一种享受。老年有成熟之乐、天伦之乐、发展个性之乐、领受兴趣之乐,还有孤独之乐。孤独时有广阔的思想空间,有充分的行动自由,有全额的可支配时间,有不受干扰的心灵天地。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苏东坡写过:“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很多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的不朽作品往往是在孤独的境遇中创作出来的。
我不是提倡老人过孤独的生活,而是说明孤独也是一种享受,一种美。要善于享受孤独,不必惧怕。
无所求,也就无所失。上面谈到养老主要还是靠自己。我们既应强调社会关心老人,更应强调老人自己关心自己。老年生活过得好不好,部分在社会,多半在自己。老人越是希望社会关心自己,越是难以感到满足;越是不要求社会关心自己,越是容易感到幸福。如果迷恋于“发挥余热”、“子孙孝顺”、“弟子尊师”、“公众敬老”、“社会回报”,往往容易产生失落感。无所求,也就无所失。大彻大悟后,自然就免除了大悲大痛。
“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快乐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主观感受。有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把好日子也过苦了。有的人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得到快乐,乐其所乐,甚至苦中作乐。应该学会随遇而安、知足常乐、自得其乐。知识界的老人更可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和对人生的感悟获得更多的快乐。有作有为有馀欢,无欲无求无烦恼。
最近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同志谈到要做到老年三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快乐的高度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无处而不乐,无时而不乐了。
笑对归宿。死亡既然是最后的归宿,生命的必然,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过多地害怕了。一切顺其自然,交给“命运”就是了。
我参观过英国圣·克里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已有100多年历史。那里的病人大多时间在活动室里看书、打毛衣、玩牌、祷告、唱诗、看电视。每周有志愿者来陪他们聊天。医生却对我说,这里的大多数人生命大约只剩一个月左右——临终前一个月他们还可以无痛苦地享受人生。
我惊叹西方发达国家人文关怀的进步,我也坚信中国不久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我已经向家人和学生交待,将来我走时,不必开追悼会,因为我不喜欢那种里面哭哭啼啼,外面嘻嘻哈哈的尴尬场景。到时如果无法推辞,非要安排一个遗体告别仪式的话,也不必奏什么哀乐,而要播放一段舒曼的《梦幻曲》或萨克斯管演奏的《Going home 》,并告诉大家,我走得很愉快,很舒坦,因为我曾是一个长寿而快乐的老头儿,我充分享受了人生,我知足了。
第三篇: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老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
老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
30而立,我未立;40不惑,我常惑;50知天命,我知而不多;60耳顺,我有进步,但不够;70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点,我倒提前做到了。
我为自己作了一个倒计时的行动安排:70岁不出国,80岁不出游,85岁不出京,90岁不出院,95岁不出门,100岁不下床,请求安乐死。
人走了,茶自然会凉,而且茶水还应倒掉,因为茶杯还有它用。能作出合乎自身特点的安排,以提高自己老龄期的生活质量,这才是生活的强者。
将来我走时,不必开什么追悼会,到时请告诉大家,我走得很愉快,很舒坦,因为我曾是一个长寿而快乐的老头儿,我充分享受了人生,我知足了。编者按:
他是我国药理、毒理学领域成绩斐然的科学家,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少将,是院长,也是一位云游四方的旅行家。
年近80岁,他用“清楚、通畅、不高、不大”八字来概括自己的健康状况:“头脑清楚,呼吸和两便通畅,血压血脂血糖不高,心肝脾前列腺不大,这辈子没住过一天医院。”他就是秦伯益院士。
2011年11月2日晚上,中国工程院医疗保健报告会上,秦伯益院士以他自身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经历,向院士们畅谈了他对老年生活的认识。
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13.26%,达到1.7765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生活中出现了各种问题。
现将秦老本人对于晚年生活的感悟整理刊出,希望能给老年人带来一些启示。我不是老年学研究工作者,也没有对老年人问题作过调查研究,只是偶尔与一些老年同事谈谈老龄问题,逐渐感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差别较大,这种差别对老年生活质量的影响很明显。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
人生有不同年龄阶段,青年时是女儿,中年时做妈妈,老年后当奶奶,晚年就成了太婆。在工作中,也同样有相应的角色转换。如体育界,青年时是运动员,中年时做教练,老年后当裁判,晚年就成为观众了。
这就叫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当龄时应恪尽职守,干得有声有色。过了这个阶段,就应调整心态,进入新情况,无怨无悔。
如果做女儿时不好好学习、积极向上,就难以成才;做妈妈时如果不下抚儿女,上敬公婆,家庭就难以和美;做奶奶、太婆时如果还要事必躬亲,不肯超脱,势必自寻烦恼,难求和睦。
人难有自知之明,常见的现象是,当龄时不抓紧工作,总觉得来日方长,结果蹉跎岁月,过龄后却恋栈不去,空憾壮志未酬。在这方面,应该提倡有点超前意识,提前作好年龄段转换期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只有及早明白这些自然规律,才能在晚年活得自由自在。
就我个人而言,我曾回顾一生说:30而立,我未立;40而不惑,我常惑;50而知天命,我知而不多;60而耳顺,我有进步,但不够;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点,我倒提前做到了。现在,我可以自由地选择我想做的事,不为稻粱谋,不作名利求,择善而从,量力而行。
养老,根本还是自己养自己
前几年,看到一本书《养老,你指望谁?》书中列举了现在社会上多种养老方式,如老伴、新伴、子女、亲属、保姆、组织、社会等等。分析的结果,根本的还是要靠自己。靠自己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养老方式,然后创造好条件,磨合好关系,使晚年生活和谐美满。即使生活已不能自理,甚至是临终时期,养老方式也是要靠自己在脑子清楚时作好安排。
有些人在位时叱咤风云、志满意得,退休后立即精神萎靡、牢骚满腹,根本原因就在于不了解老年生活的特点,没有及早为老年生活作好准备。相反,有的老人活得明白,及早作好准备,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能活得舒坦,活得潇洒,活得有尊严。
鉴于此,我为自己作了一个倒计时的行动安排。大致是70岁不出国,80岁不出游,85岁不出京,90岁不出院,95岁不出门,100岁不下床,请求安乐死。当然,这是满打满算的如意算盘,实际过程会因时调整。如不能到底,就随时中止,只求生活质量好就可以了。为此,72岁的时候业务上交了班,进入最后一次人生角色转换。
我通过30多年藏书,已存有5000多册文史书籍。坐拥书城,纵目古今,乐在其中。我近10年来坚持自费独游,踏遍祖国名山大川,访寻历代人文胜迹。
大概还没有人像我这样在中国游览了那么多的名胜古迹。中国有世界遗产41个,国家遗产30个,世界地质公园24个,历史文化名城110个,国家重点风景区187个,我都游遍了。
老年生活质量,贵在心态
《朱子格言》上有两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餮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饔餮”指早饭和晚饭,“国课”指向国家纳税。我们就是要追求这种境界。(注释): 饔(yōng)飧(sūn):饔,早饭。飧,晚饭。国 课:国家的赋税。囊(náng)橐(tuó):口袋。
(译文):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快乐的来源。家庭和睦的,就算有再多的困难,只要一起面对快乐。
现实社会中,常有社会地位很高,经济情况很好而晚年生活不愉快的,也有很普通的百姓,经济条件一般,但活得很愉快的。他们的差别在于心态,在于会不会安排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勉强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份外之物不需要。我在普陀山法雨寺看到佛教学校墙报上有一则佛教故事。二小僧与众僧友一起坐地修炼,忽儿来了一桃贩,乙僧与他僧起立观看,甲僧端坐不动。俄顷又来一枣贩,乙僧等又起立观看,如是者三。最后甲僧修成正果,乙僧等一事无成。乙问甲,在外界诱惑面前你为什么能坐得住? 甲答,我们本来都没有想在修炼时吃桃或枣等什物,它们来了,我并没有觉得需要它们。我和你的差别只在于我在这些份外东西面前能够说:“我不需要”。
好一个“我不需要!”人心的不平,往往在于不论需要不需要,人家有了,就想要。学会说“我不需要”,就可以摆脱很多烦恼。尤其是老年人,还是应该提倡不慕荣利,不相攀比,发挥个性,“自己过得好,就是好”。
功利思想不该有。“几十年如一日”,“活到老,干到老”,还要“老当益壮”。这些口号,原来的精神虽然是积极的,在革命和建设的某些时刻也是需要的,但不科学、不实际,无益于老人。世界在变,自己也在变,怎么能“几十年如一日”呢?老了自然要衰,怎么还能“壮”,而且“当益壮”呢?
年富力强的被闲置,花甲古稀之年扬鞭奋蹄,这决不是好形势。1998年《东方之子》采访我,我说了一段话:“新老交替是正常现象。只有蜀中无大将时,才不得不再请老将廖化作先锋。佘太君百岁挂帅,那是一个悲剧,不应该这样的。国家命运不能总依靠在一两个老人身上。”节目播出以后,社会反应还是认同的。过去很多革命口号,其实是很功利的,应该科学地审视。尤其老年人,不必再受此束缚,苦了自己,烦了他人。过于自苦不必要。我们这一代人在长期的革命历炼中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的老年人也不必过于自苦。
我们总说:“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外国人则认为“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休息”。中国传统观念是省吃俭用,为儿为女,外国人的观念则认为赚钱是为了花钱,儿女18岁以后自立,各过各的日子,平安无事。看来我们有些观念是应该有所调整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必太为他们担心。
我现在收入的大部用在旅游和买书上。有些节余,也量力做些社会公益事情。我给孩子们留下了江南古镇上常见的一付副联:“世上数百年老家,全在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人走茶凉不奇怪。有些老年人常留恋过去“过五关,斩六将”时的辉煌,叹惜当下空怀壮志,力不从心。我看大可不必。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当干时全力以赴,废寝忘食,义无反顾;不当干时全身而退,戛然而止,飘然而去。不要当干时懒散拖沓,不当干时又百般留恋。有些老年人常沉湎于过去前呼后拥,迎来送往的热闹场景,叹惜现在门庭冷落,寂寞空灵,“人一走,茶就凉”。甚至埋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有说不完的苦恼。我看也大可不必。
人走了,茶自然会凉,不仅会凉,而且茶水还应倒掉,因为茶杯还有它用。能根据情况变化,作出合乎自身特点的安排,以提高自己老龄期的生活质量,这才是生活中的强者。
老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
孤独也是一种享受。老年有成熟之乐、天伦之乐、发展个性之乐、领受兴趣之乐,还有孤独之乐。孤独时有广阔的思想空间,有充分的行动自由,有全额的可支配时间,有不受干扰的心灵天地。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苏东坡写过:“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很多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的不朽作品往往是在孤独的境遇中创作出来的。
我不是提倡老人过孤独的生活,而是说明孤独也是一种享受,一种美。要善于享受孤独,不必惧怕。
无所求,也就无所失。上面谈到养老主要还是靠自己。我们既应强调社会关心老人,更应强调老人自己关心自己。老年生活过得好不好,部分在社会,多半在自己。老人越是希望社会关心自己,越是难以感到满足;越是不要求社会关心自己,越是容易感到幸福。如果迷恋于“发挥余热”、“子孙孝顺”、“弟子尊师”、“公众敬老”、“社会回报”,往往容易产生失落感。无所求,也就无所失。大彻大悟后,自然就免除了大悲大痛。
“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快乐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主观感受。有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把好日子也过苦了。有的人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得到快乐,乐其所乐,甚至苦中作乐。应该学会随遇而安、知足常乐、自得其乐。知识界的老人更可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和对人生的感悟获得更多的快乐。有作有为有馀欢,无欲无求无烦恼。
最近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同志谈到要做到老年三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快乐的高度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无处而不乐,无时而不乐了。
笑对归宿。死亡既然是最后的归宿,生命的必然,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过多地害怕了。一切顺其自然,交给“命运”就是了。
我参观过英国圣·克里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已有100多年历史。那里的病人大多时间在活动室里看书、打毛衣、玩牌、祷告、唱诗、看电视。每周有志愿者来陪他们聊天。医生却对我说,这里的大多数人生命大约只剩一个月左右——临终前一个月他们还可以无痛苦地享受人生。我惊叹西方发达国家人文关怀的进步,我也坚信中国不久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我已经向家人和学生交待,将来我走时,不必开追悼会,因为我不喜欢那种里面哭哭啼啼,外面嘻嘻哈哈的尴尬场景。到时如果无法推辞,非要安排一个遗体告别仪式的话,也不必奏什么哀乐,而要播放一段舒曼的《梦幻曲》或萨克斯管演奏的《Going home 》,并告诉大家,我走得很愉快,很舒坦,因为我曾是一个长寿而快乐的老头儿,我充分享受了人生,我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