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军事博物馆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2011年9月22日,班级组织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进行参观。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天安门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建于1959年,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正门上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匾额是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主楼前有宽阔的广场,两侧的苍松翠柏四季常青。它的建筑风格极具当时的特征,建筑造型更是突显出了军队特有的气势,是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的交融。它的总体设计上采用的是传统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左右建筑高低错落,组成了一座端庄稳重的建筑群体,再加上加上超宏大的建筑体量,整个建筑气势雄伟,巍峨壮观,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气势。
阳光顺着高大拱顶两侧的大型窗户照射进来,使得整个陈列大厅显得极为明亮,也有一种肃静之感。大厅中间陈列的是一颗弹头直指天空的导弹,而其他的飞机坦克等以它为中心,整齐的排列在四周,这样的陈列不仅能突出导弹的威力,更能衬托出整个陈列大厅的高大宽敞,使人眼前一亮。
连接各楼层的楼梯也与其它地方的楼梯有些不同。军博的楼梯十分宽大、简洁,用并不是反光很强的大理石,而是用一种更朴质、接近于天然石头的大理石铺垫而成,楼梯两侧的扶手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修饰,给人一种如同建筑物外部一样的坚挺、端庄、稳重的气势。
二楼的大厅中心是一颗红色的五角星,周围是一些简洁大方精美的花纹,大厅四周的柱子、围墙上也有相似的纹样进行呼应,在大气
中又透着精巧。
二楼展厅中还有许多雕塑都是一些能代表中国历史上重要战争的历史人物雕塑,如秦始皇、孙武、孙中山、毛泽东等等。这些伟人
雕像不但雕刻得栩栩如生,更因为有很大的体量而显得气势威严,给
人以不怒自威的感觉。而在其中展示的武器中也不难看出上面有许多
带有工艺性的传统文饰,颇有种铁血柔情之感。在一楼的展览厅在还有“赵进武军事医学科技英才人物水彩画
展”的展览,在这里我不仅观赏到了许多优秀的水彩画,更了解了许
多我祖国事业奋斗的各方面人才,使我收获良多。
第二篇:军事博物馆考察报告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考察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考察时间: 考察地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考察报告
一、考察主题:
回顾近代中国人民革命历史,深入理解中国的战争文化。
二、概述:
(一)考察目的: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了解中国人民的革命史,走进并了解貌似是普通人禁区的军事领域,以及认识到军事的无比重要性,以此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也促使更加理智地爱国。
(二)考察对象和内容:
考察时间:2014-3-8下午
考察地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考察范围: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事迹
(三)考察研究方法:拍照,实地观摩,查找历史资料。
三、正文:
如此特殊的一个妇女节,尽管大风呼啸,吹乱了发型,但心情依旧大好。下午时分,我和同伴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进入军事博物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的雕像,他风姿飒爽凝视东方,顿时让同学们感觉到整个大厅变得庄严肃穆,心中油然满腔敬畏之情。走进大厅深处,一件件展品映入视野。一步两步大家迈着缓慢的步伐走着,因为虽然这些展品谈不上精美,甚至是在生锈的部件上重新涂抹了绿漆,但是每一个它们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回忆,是警醒?是启示?是自豪?是耻辱?是自闭?还是一片崛起的辽阔大地?它们都会向大家一一道来„„
军事博物馆自开馆以来接待了数以万计的观众,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景点。馆内陈列以中国军事历史为主线,展示了近五千年来主要的军事事件、军事人物、军事论著、军事科技、兵器发展,以及现代中国国防建设与人民解放军建设的新成就。分七大展馆展出,分别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馆、兵器馆、中国古代战争馆、中国近代战争馆。由于本次的主要考察对象为近代中国人的革命史,对于古代战争史就不再赘述。
一、回顾近代中国人民革命历史
近代战争馆,它记述着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压迫的斗争史。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英军进犯厦门时使用的火炮;与法军在镇南关作战的兵器;沙俄侵略军的步枪、军刀、军号;圆明园的实景复原模型„„而让人无法释怀的是那张近代战争赔款的列表,它这样写着:中英《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白银2亿两;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这些条约让大家的心情由沉重转为了倍感羞辱。但接着这样的心情在走过抗日战争馆和全国解放战争馆后转为了激进和奋发,因为这是一段中华民族奋起抗争、团结御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抗日战争馆进口处是雕塑《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气概迎面扑来;八路军简陋的装备和缴获的日军武器和国旗,显示了中国人民抗日必胜的决心;抗日战争胜利岗村宁次投降呈交的佩刀,是日军侵华失败的象征。全国解放战争馆里感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军和全国人民浴血奋战,推翻国民党政权黑暗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光辉历史。
诸多展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抗日战争馆。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向中国东北驻军发起进攻。执掌中国军政大权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正忙于剿共,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于四个月内占领东北三省。中国部分爱国军队和各界群众,出于民族义愤,自发进行了抵抗。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抵抗侵略者,积极发动和领导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1935至1936年,中共中央又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要求国民党当局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西安事变和多次国共谈判后,形成了以国共两党为基干,包括各族各界群众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发动和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抗日战争历时八年又一个月,据日本方面不完全的统计,侵华日军共伤亡85万人以上,最后投降125万人。八年中,中国军队伤亡近400万人,平民伤亡1800万人以上,共达3500万人,战争消耗和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自鸦片战争起一百年间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这一胜利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国的进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深入理解中国的战争文化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首混乱动荡和和平缓和交替进行的交响曲。尽管如此,我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卓越和杰出的中国军事行为是保守性的,是很少带有侵略性的。中国的军事行为里几乎都包含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中国的军事实践里处处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子——和平为贵,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战争的结果如何,捣毁的看起来只是战败方的军事力量,而归根结蒂摧残的是百姓。但凡同情百姓,亲近劳苦大众,爱护生灵的统治者,领袖,主导力量,都是将军事视为换取和平,造福百姓,使之安居乐业的一种方式,甚至是只是在被迫无奈,无可变通时所采取的一种激烈的方式。
而中国近代战争也照样折射出中国的这种文化,这种思想。比如,解放战争。国名党当时占据南京,本意为凭借长江,划江而治,国中之国。如果真的实现了此种方式的格局,战争恐怕还会发生,矛盾不但不会缓和,反而会不断的升级,摩擦自然不会消失,而冲突也很大可能会发生。中国的文化里,“我之榻上,岂容他人酣睡”的思想早已刻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早已化成中国人具有实际指挥权的思想指导。长江是消除不了身处矛盾中的国共两大军事集团所感觉到的来自于对方的威胁的。于是,战争如期发生,于是,历史和人民最终并且如愿的选择了“北京”,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和平,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不喜欢战争,那个时代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百姓早已厌倦了战争,而分裂无疑是为战争埋下了伏笔,并且最终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线。每当论及战争,我常常会这样比较国外的战争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的战争:外国的好多战争似乎是锯子,已习惯了去在别人的领地上锯下一块给自己,而中国的战争常常是胶水,常常是本能地把自家破裂的版图粘和在一起。这是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后给我们灌输的思想,并且这种思想已在我们心里扎根。于是我们期望的是一个和谐而无战争阴影的家园。所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也许对中国人来说,我们更期望的是,兵者,争取和平和谐国家之道。
三、结论
一张张面孔,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解放军队伍中的普通成员。他们有的只留下了照片,照片上的面孔露着纯真的笑容,似乎代表着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有的只留下了名字,看到他们的名字,我在猜测他们的面孔,想象他们站在队伍中的样子。他们为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是永远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们。
时间飞逝,大浪淘沙,我们今天拥有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学会珍惜,学会继承,是我们应该做到的。离开军事博物馆,心情还是沉重的,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脚下的路还很长,困难和挑战也在所难免,关键是要保持着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保持自信,保持勇敢。
整个过程持续大约两个半小时,我们仿佛沿着中国历史的长河,泛舟,从现实划到历史深处,又从历史的远方,划回到现实。
在回学校的路上,我思考着,一个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问题得到了解答——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支撑着我们中华民族奋勇向前?我想是信念,是精神,更是民族的灵魂。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而其精髓就是贯穿始终的民族精神,它穿越过黑暗却从未终断,历尽磨难但日渐日强。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人,我们社会主义青年一定会不负众望向着二十一世纪新的挑战信步走来!
第三篇:中国军事博物馆导游词
军事博物馆简介
在北京天安门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风光秀美的玉渊潭南畔,矗立着一座金碧辉煌、气势巍峨的高大建筑,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它筹建于1958年,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设之一。1959年3月12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事博物馆)。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馆名,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等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多次审查展览内容,10月1日开始内部预展,1960年“八一”建军节正式对外开放。
军事博物馆是中国惟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楼高94.7米,中央7层,两侧4层。大楼顶端的圆塔,托举着直径6米的镀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徽,它凌空高耸,金光闪闪。高达4.9米的铜门,是用福建前线参战部队送来的炮弹壳熔铸而成的。正门上方悬挂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金字铜底巨匾。大门两侧竖立着陆海空三军战士和男女民兵两组英姿勃勃的汉白玉石雕。全馆有22个陈列厅、2个陈列广场。陈列厅高大、宽敞、明亮。沿所有展览场地绕行一周,长达12公里,就其规模而言,为国内外少有。伴随着国家改革和建设的脚步,在它的周围,建立起了中华世纪坛、中央电视台和西客站,把它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
军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基本陈列现有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古代战争馆、近代战争馆、兵器馆、礼品馆等。
土地革命战争馆,位于展览大楼东一楼,主要陈列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黑暗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进行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陈列中突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确立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原则,开辟中国革命道路、开展革命战争和在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重要历史内容。
抗日战争馆,位于展览大楼东二楼,主要陈列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组织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全民族抗战的历史。陈列中重点展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全国解放战争馆,位于展览大楼东二楼,主要展示1945年9月至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支援下,经过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战略追击等4个阶段的艰苦作战,消灭国民党800万军队,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的历史。
抗美援朝战争馆,位于展览大楼东三楼,主要展示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响应中共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高举和平与正义的旗帜,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一道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艰苦斗争,终于以劣势装备打败了现代化装备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历史。
古代战争馆,位于展览大楼西三楼,主要展示上自原始社会末期、下迄1840年的中国古代战争历史。陈列内容以战争史为主线,同时融兵器、军制、军事人物、军事思想,以及一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于一体,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的主要战役和军事成就。
近代战争馆,位于展览大楼西四楼,主要展示1840-1919年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压迫的武装斗争史,陈列内容中还介绍了近代著名军事人物,近代军事工业和筹建近代海军、清末军制改革等内容。
兵器馆,位于展览大楼北侧和东西兵器广场,主要陈列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和建国后海防、边防、空防斗争中曾经使用和缴获的,以及中国自行研制的部分武器。陈列的兵器分为轻武器、火炮、装甲车辆、导弹、舰艇。飞机等6个部分。
礼品馆,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外交往友谊馆,设在展览大楼四层中厅。该馆主要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对外交往中接受的具有代表性的500余件礼品。这些礼品来自五大洲近百个国家,是从数千件礼品中遴选出来的。这些各具匠心的精美礼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外军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它从不同视角反映了各个国家的民族风情、工艺美术风格和军事文化特点。
军事博物馆在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根据党、国家和军队的中心任务,还适时举办一些纪念性的、专题性的临时展览。10年来,先后举办的大型展览有:“利国、利军、利民之举--全国军地两用人才成果展览”、“毛泽东光辉军事业绩--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展览”、“雷锋精神谱新歌--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题词30周年展览”、“中华民族的胜利--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展览”、“长征·丰碑永存--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展览”、“新时期军队建设成就--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展览”、“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事迹展览”、“建国50周年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览”。1997年7月和2000年7月,军事博物馆还应邀赴俄罗斯、罗马尼亚分别举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程”展览。
与此同时,军事博物馆还提供场地,抓住“热点”,与地方先后联合举办了“长江三峡工程展览”、“惩治贪污受贿犯罪展览”、“'严打'斗争纪实展览”、“全国海关反走私展览”、“全国禁毒展览”、“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展览”等大型临时展览。
40多年来,军事博物馆共接待国内外观众5000多万人次。近几年,观众逐年增加,2001年观众达到近200万人次。军事博物馆被国家教委、总政治部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北京市评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先进单位。军事博物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防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
军事博物馆在文物收藏、学术研究、陈列展览的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专家、学者,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全军“八五”、“九五”、“十五”重要科研课题,撰写和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获得了国家和军队优秀科研成果奖;创作和发表了一些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艺术作品。军事博物馆已成为当今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并跻身于世界十大军事博物馆的行列。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军事博物馆正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进一步调整充实陈列内容,强化现代化展示手段,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出精品,出人才,为建设一流博物馆而努力。
【 关闭窗口 】
第四篇:中国军事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军事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历史尽管也历尽沧桑,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我记忆中最早接触历史是小学时候历史课上背诵的: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将中国上下五千年得以涵盖,而这期间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是一部部精彩绝伦的绝唱,引人入胜。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渗透,我对于历史的理解已经远远超过了背诵其顺序。现在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上分析的阶段历史里程碑,都深深的吸引着我,加深了我对历史的喜爱,和对祖国深深的敬意!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我和朋友开始了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的参观与学习。馆内展示了从古代战争到现代战争的过程中使用过的各种兵器和兵器的介绍、逼真的战争模拟现场、还记载了各时期涌现出的革命英雄烈士的光荣事迹。这次参观我仿佛亲身领略了几千年来炎黄子孙反抗侵略和压迫, 为争取生存权利、人民民主和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的历史和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 感受了他们感天地泣鬼神的盖世功勋;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
军事影射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在历史的缩影中,我看到了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杨振宇“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张思德“群众至上,舍身为民”、“女英八烈,光照千秋”、狼牙山五壮士、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冬风刺骨,两翼展厅已颇是寒冷,一些当年参加过战斗,或许还立下过无数次战功的枪支静静地在那里躺着,将那曾经的霸气深藏起来,一动不动,纵使那风一次次呼啸而过。它们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那静静地躺着,享受着它的子民们的无尽的敬意……臧克家曾经说过:所谓奋斗,这是一种精神,而不是肉体,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人死了却依然活着。所以烈士们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关键时刻舍身为民的优秀品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却永垂不朽。
其中最让我铭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普通人家的门面,虽然不如炮弹枪支般有攻击的作用,但是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家对于人们来说是多么向往,但又是多么遥不可及的啊!家中的烛光点亮着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和平的憧憬。走过门槛的百姓、战士们,为我们讲述着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反抗外国侵略、誓死保卫家园所作出的一次次斗争。无数的共产党员、人民战士面临绝境宁死不降,身陷囹圄毫不动摇,在敌人的刑场上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馆内观众来自五湖四海,各种肤色,不同年龄,但相同的是他们眼中深深的敬仰。中国军事博物馆中有一个留言簿,上面写满了人们对此次教育之旅的感想与体会,我看的最多的就是中国加油!祖国明天会更好!
历史并不代表过去,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我们在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历史中学习中国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正处腾飞之际,中国人面对世界,感受到的是摆脱旧社会、打开经济之窗、进行改革开放的兴奋和动力,同时又面临着随时接受世界强国挑战、反对强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捍卫国家安全,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始终保持“中国精神”,继承先烈为中华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用生命培育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此次参观中国军事博物馆,我受益匪浅,历史并不是用来读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都要恪
守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奋斗精神,争取取得“小我”的进步,带动“大我”的进步!为了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第五篇:博物馆考察报告
篇一:博物馆调研报告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
调研报告
专业班级 环艺《4》班
姓 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2014年 10月
大河博物馆调研报告
一、调研题目:博物馆设计
二、调研目的:
1.进一步了解博物馆内的空间功能布局,实地的体验其内部 的空间感受,了解博物馆内部功能的布置方法。
2.加强了解多重空间与复杂功能之间的关系,学习和借鉴他 们的设计方法和原理。
3.加深了解周边环境对博物馆的影响和关系。
4.了解认知防火消防在博物馆建筑中的作用和处理。5.对基地和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和拍摄。
三、调研对象:
1、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展示博物馆。
2、基地及其周边环境。
3、关于博物馆的资料及规范图书等。
4、河南省博物馆。
四、调研成果:
1、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北12公里处,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从历次发掘的大量墓葬、房基等遗迹看来,这个遗址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文化层深达4-7米。引人注目的是残存的房屋。目前已发掘出房基30多座,建筑方式各异,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一号房基的墙壁高达1米,距今约有5000年,属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晚期建筑,为目前国内该时期仅存的房基。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红陶黑彩、白衣彩陶。彩陶片上绘有各种天文图像如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日珥纹等。发掘表明,先民们曾在此延续居住长达3300多年,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父系氏族阶段和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大河村遗址是郑州地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占地17亩,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馆内建有仰韶文化房基保护房、陈列室、陶艺馆、办公楼(兼文物库房)等。保护房为砖木结构的传统建筑,四面坡瓦顶,面积400平方米;陈列室为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平面呈亚字形,面积800平方米;陶艺馆为砖混结构的仿古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办公楼为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面积650平方米。大河博物馆给我的感受就是尽管此处的交通便利,但是没有好好的利用,可能是由于基金不够得原因,只有一条后来修建的水泥路可以到达博物馆,其后面的一条田间小道没有利用。其西面的仓库还有一些建筑可以说是把整个博物馆挡在了后面,在107国道上还有在其北边的路上很难发现这一个建筑,这就显得其价值一般。博物馆的路标也不明显,我们几个调研的问了周围的住户,他们很多的人竟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博物馆,问路找到这个博物馆的我们竟然发现我们是在博物馆绕了一圈才找到得,当我们走在那条博物馆后面的小路上的时候还不确定我们看见的四坡屋顶是博物馆的,太不可思议了。由于我们几个没有能进到博物馆里面,就算是馆的环境布置也没有办法看到,所以···太可悲了!
2、基地及其周边环境
基地位于现在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西边,临近老107国道和连霍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现在是农田,基地的西边是一些公司的仓库,很多的货车等在此过,就我感觉而言可以说是噪声污染很实严重,而且很多粉尘污染,再加上老107国道上的交通状况后,在这里,我的感觉简直太乱了。基地的南边是几户农家和大面积的农田还有一条泥泞的田间小道,我们就是在这条小路上来到基地的。基地的北边是高速公路的缓冲带,绿化带,整体上感觉还行在我们累的时候我们几个还在这个绿化带的草地上好好的休息了一番。如果在这里建成了博物馆的话,我感觉这个缓冲带是可以好好利用的。在缓冲带的东边是一个倒闭了的娱乐场所,我们进去了,里面可以进行钓鱼等娱乐活动。这个地方我感觉也是可以好好利用的。如果博物馆建成开放,一定会给这里带来很多的经济效益的。基地的东边是现在的大河博物馆,已经7年的时间没有对外开放了,对基地的影响可以说是很大的,因为我们是在老馆基础上设计的,在望东边是几个墓地和一大片的树林,树种单一。
3、河南省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历史上创建较早的博物馆之一。现在位于郑州市农业路8号,占地10 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历时5年建成。主体展馆位于院区中央,呈金字塔形,后为文物库房,四隅分布有电教楼、综合服务楼、办公楼、培训楼等。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气势宏伟,造型古朴典 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点。按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的要求,新馆内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内有自动消防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文物保护系统、电教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设施。
4、资料整理
阅读了博物馆设计规范图书,和查阅了设计资料集的博物馆部分,做了部分的记录和整理。了解了博物馆的功能分布,及其空间布局,加深了对博物馆设计特殊方面的要求,如防火疏散,安全等问题。
五、调研总结:
1、深刻了解了基地周边的环境,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2、通过对河南博物馆的调研了解到了展览空间、大厅空间等 的功能布局以及空间体验和防火疏散的要求布置等。
3、了解了历史文化对博物馆造型等的影响。
4、规范对博物馆设计的特殊要求。篇二:博物馆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1年12月18日 考察地点:浙江省博物馆 文物名称:弦纹瓶 文物年代:南宋 文物器形:梅瓶 文物用途:贮酒器 所属窑口:龙泉窑
器物介绍:此次博物馆考察中,重点考察的文物是图中的 南宋龙泉窑弦纹瓶。从器形看,属于梅瓶,在宋时为贮酒 器。器物外施梅子青釉,是薄釉发展成多次上釉的实物例 证。
一、龙泉窑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一大名窑,其主要产区在浙江西南部的龙泉,故得名龙泉窑。龙泉窑烧制的历史始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其间共经历1600多年,故龙泉窑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一个瓷窑系。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其出产瓷器的总体风格以两宋交替时期为分水岭:北宋早期以前,龙泉窑瓷器的风格受到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影响,表现出与这三窑相似的特征,即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龙泉窑在北宋中晚期有了较大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具体表现为胎体较厚重,造型规整,釉色由淡青转为青黄,用刻花、划花和蓖纹装饰。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烧制成功使南宋龙泉窑扬名中外,并达到瓷器艺术的顶峰。
此次考察的这件南宋龙泉窑弦纹瓶就是龙泉窑的鼎盛时期的典型代表。可以看出,生产此器物时,龙泉窑已由从越窑、瓯窑和婺州窑承袭下来的薄釉风格转变成为多次上釉形成的梅子青釉。
二、器形
梅瓶之所以得名,是因其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从整体器型来看,梅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正如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所说,“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i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以元代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梅瓶的起源于契丹民族有密不可分的渊源。“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畈,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ii陶瓷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具,在民族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契丹人运用制瓷技术,生产出一种储水器——鸡腿平。鸡腿瓶瓶身细高如鸡腿,小口、短颈、圆肩、收腹、上粗下细。契丹人在与汉族的交流中将鸡腿瓶传入中原地区,鸡腿瓶也逐渐演变成宋时的经瓶,即我们所说的梅瓶。到了南宋时,梅瓶器型变得短矮,瓶身没有早期梅瓶修长,肩部也不如北宋时期饱满丰润,总体上看此时的梅瓶给人以浑圆感觉。梅瓶从起源时的鸡腿瓶起作为储水器一直流传下来,在宋朝,梅瓶作为实用器主要用于盛酒。在上海博物馆中,就有两件宋朝带的磁州窑梅瓶,其中一件上有铭文“请沽美酒”,另一件上有铭文“醉乡酒海”。梅瓶作为酒器的功用一直延续到元明时期,桂林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出土于明墓的梅瓶,肩部堆雕了“天长地久”四字,隐含了“天藏地酒”谐意,这就从侧面表明了梅瓶储酒功能在明朝的存留。除此之外,梅瓶也兼具陈设装饰的功能,明中晚期以后直至清代,梅瓶的装饰功能越来越明显,其中清代梅瓶传世甚多,其中以景德镇青花梅瓶为甚。在浙江博物馆展出的这件藏品是南宋龙泉窑的作品,体现出典型南宋梅瓶特点,即模仿古风,在器形上追求温厚典雅,具体则表现为瓶身不再如北宋时修长,肩部亦不似北宋时丰满圆润,整体体现出浑圆的特点。
三、弦纹
弦纹是古代陶瓷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纹饰,其纹样是在器物表面刻画出的单一的或若干道平行的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用弦纹做器物装饰的做法在原始陶器上就有体现了,弦纹的出现与原始制陶中轮制方法的产生有关,工匠利用转轮在陶器表面旋刻出来平行的纹路,故弦纹又称旋纹。弦纹有细弦纹和粗弦纹两种。细弦纹像一条细长的带子平缚于陶器之上;粗弦纹作宽带状,中间呈凹槽状,犹如板瓦,亦称瓦纹。两种纹饰有的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出现,有时弦纹与其它纹饰配合使用。
这件器物通体使用弦纹装饰,属于粗弦纹、凸弦纹和单线弦纹,弦纹质朴的特点体现出泉州窑简洁、雅致的神韵,而弦纹作为从新时代时期就出现并沿用至后世甚久的纹饰,也体现出南宋瓷器“仿古”的倾向。
四、梅子青釉 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南宋龙泉窑的艺术巅峰,它们被共同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而二者之中,梅子青釉釉色,浓翠莹润,如青梅色泽,可与高级翡翠媲美,故在很多人眼中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
梅子青釉所配的胎是白胎,采用的瓷土是龙泉境内的细如粉、白如雪的白粘土,同时为了使胎色深沉而不致过分显露,又在白粘土中掺入少量的紫金土,达到白中带灰的程度。iii之所以龙泉窑可以将薄釉改进为多次上釉,是因为南宋时龙泉窑采用了石灰碱釉。石灰碱釉在高温下粘度大,避免了石灰釉在高温时易于流釉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将瓷器的釉层上得更厚,使器物外观更为饱满。粉青釉的烧制过程中,工匠通过控制烧成温度和还原气氛,使瓷器获得一种柔和淡雅,犹如青玉的艺术效果。这是因为粉青釉的釉层中含有大量小气泡和未熔石英颗粒,它们使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强烈散射,从而使粉青釉与普通玻璃釉有完全不一样的艺术效果。而梅子青釉的烧成温度比粉青釉要高,釉的玻化程度也比粉青釉高。比粉青釉更强的还原气氛和比粉青釉更厚的釉层使得梅子青釉的釉层略带透明,光泽度亦较高。梅子青釉确实是这件藏品最重要的特色,但这也是笔者的困惑之处。根据已阅读的文献资料及网络上梅子青釉的照片,南宋龙泉窑的梅子青釉应该是釉质光亮,釉层厚而透明的,而浙江省博物馆的这件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弦纹瓶符合釉层厚的特点但釉色并不透明,而且釉层中似乎有未熔的石灰,这是为什么尚有待继续考察 i 《饮流斋说瓷》,许之衡
《辽史》卷三十二《营卫志》 iii 《略谈古代龙泉青瓷的形成条件及烧造工艺》,胡省三,1989 ii篇三:考察报告范文
安阳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 考察报告
专 业: 艺术设计(产品造型方向)班 级:0 9产品造型2班 姓 名: 林丽群
学 号:200910030037 指导教师: 吴杰 实习地点: 华东地区 报告日期:
时间:2012.11.01——2012.11.09 地点:华东地区
一、考察主题
华东之行,艺术之旅,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设计修养
二、概述
(一)调查目的。
此次考察的目的使我开阔了视野,让我们的遵守法纪,文明礼貌的作风得到发扬。不为辛苦的长途跋涉精神得到提高,让集体更加团结有爱。更让我明白了艺术要多思多想,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不断从身边提取艺术元素,艺术离不开生活。考察是一种学习,一种享受,一种经历,更是一种回忆设计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师一定是一个懂得欣赏美、懂得发现美、懂得创造美。我未来学习的方向就是学会观察身边一切美的事物;学会发现身边事物的美;将美好的事物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
考察时间:2012.11.01——2012.11.09 考察地点:南京、杭州、苏州、上海等
考察对象:古典园林、艺术园区、博物馆、画展等 考察范围:产品造型设计
调查要点:产品造型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表现,表现技巧、表现形式等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考察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摄影、报告分析
三、正文 考察第一站,我们到了无锡,位于长三角中心区域,是华东地区主要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据上海、南京各约1.5小时车程,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网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无锡由于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而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步入无锡工业园,真的是受益匪浅,获取了不仅在视觉里的精华,更为我们做毕业设计作了准备。考察第二站,苏州博物馆 是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1960 年建立,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 街。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 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 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 绘,入口处侧门,有 文征明手 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
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新馆正门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古色古香,成为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于一体的公众服务配套区。
该馆地块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而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忠王府将恢复成原貌。由于忠王府难以在现有的结构下提供合适的展览空间,它将被用作展示其丰富建筑遗产的橱窗以及那些通常无需高档展示空间的艺术品,诸如家具和雕塑等
苏州完后,我们来到了大都市——上海。上海是个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地方,来到上海的第一站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左图是上海艺术博物馆一大亮点,为什么说是亮点?主要是一个平常很不起眼的东西—脏兮兮的拖鞋居然被悬挂在房顶上。因此,垃圾、脏兮兮的东西摆放好了位置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所以对于一个设计者来说没有无用的东西,只有你不能创作和表达出内心感受的事物。右图是上海老街《田子坊》有着老上海特特的风土人情和设计来源,感受着上海的文化发展变化、同时上海也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吸收着国内外优秀的文化和艺术作品。
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 嘴嘴尖上,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 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1994年2 月,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了东方明珠广播电 视塔的塔名。现已成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 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位于黄浦江西岸的 外滩南北全长4公里,是上海的重要象征。主 要是在上海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 路,这一段是外滩建筑群的精华所在。鳞次栉
比地矗立着海关大楼、和平饭店南楼北楼、原汇丰银行大楼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种风格的大厦。
之后来到杭州,到杭州的第一印象就是西湖,西湖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坐上西湖游船感受其气息和韵味,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白娘子和许仙,怎能叫人不动容,不生感
怜惜。自然、人文、历史、艺术 巧妙融合,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 受。杭州周边的景色非常之美丽,西湖的水面宁静的设计者、设计 师、艺术家等心灵也十分的宁静,艺术的创造需要的就是这种心灵 的宁静,灵感的源头就需要这样的环境。凉亭、楼阁、小桥都是西湖的特色,都是设计者创造的灵感。雷峰塔里面关于“白娘子爱情”的场景塑造十分之逼真和
形象,都一些很细致很漂亮的雕塑。人物神态活灵活现、生动有趣、雕刻的特别的细致。这种细致的雕塑可见大师们的辛勤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大师们的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最后一站是南京,南京第一景点
夫子庙,夫子庙古建筑群,周围茶肆、酒楼、店铺等建筑也都建成明清风格,夫子庙有很多特色小吃,传统食品和 风味小吃不下200种.每年农历正月初 一至十八,这里举行夫子庙灯会,热
闹非常.夫子庙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夫子庙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美食中心”。夫子庙独特的布局和建造给人留下深远的映象。
四、结论与建议
时间转瞬即逝,考察就在美学的享受中结束了,给我的影响很大。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直观的观察了这些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建筑和城市文化内涵。结合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我觉得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效果,让我明白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巧妙结合。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重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