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
季节的歌声点亮了漫天朴素的情感,生命的琴弦在轻轻震颤。伴随着新世纪灿烂明媚的阳光,中国共产党迎来了九十岁华诞。九十年的日月更替,九十年的沧桑巨变,岁月的痕迹清晰地烙在神州大地的角落,当年的星星之火已经将整个中国燃遍!回眸历史长河,百年之前,英法的坚船利炮,日俄的烧杀掳掠,点燃了圆明园的熊熊烈火,也点燃了中华民族的耻辱之火。于是,中华志士兴戊戌,举辛亥,欲救中国于苦难。可,苦难的中国大地上,仍是黑沉沉的一片,不见一丝曙光。
天地动摇,春雷乍惊,20世纪的曙光,终于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伟诞!于是,星星之火,燎原于大江南北;阵阵春雷,响彻在九霄云汉;把把火炬,点燃了革命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选择,历史伟大的正确的选择。他引领着中国人民,从广东到武汉,从南昌到井冈山,从瑞金到陕北,从瓦窑堡到北京,南征北战,纵横决荡,扫荡了土豪劣绅,驱逐了日美敌寇,覆灭了蒋家王朝。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日,这一日,伟人登上天安门,声贯千古,语震寰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胜利的旗帜飘扬在南京古城,无数个英雄鲜血凝成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迎风招展,天安门广场上,一座英雄的丰碑也矗立在世人面前。
五星红旗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向人们召唤:
召唤大家不能忘记,青纱帐里,中华儿女奇兵变幻。那枪杆子凝聚着民族的仇恨,洗雪着民族的沉冤。
召唤大家不能忘记,长征路上,一片片草地,一座座雪山。每一个脚印都铭刻着
忠诚,每一颗五角星都闪亮着革命的信念。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啊,正是今日幸福生活的铺垫。
召唤大家不能忘记,和平的年代也要居安思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人民志愿军又走上保家卫国的战斗前线!
新中国的成立,让世界惊叹。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愚公移山,迅速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爆炸原子弹,确立大国地位;大庆油田的建成,长江大桥的通车,无不预示着新中国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从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从没有停下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成熟,中华大地喜事连连:港澳回归,北京奥运成功举办,百年梦想终成现实;长征腾空嫦娥奔月,中国古老的传说不再是痴人说梦;加入世贸,举办世博会,中国成为全球的真正的一份子。21世纪,中华民族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全世界都开始聆听她的声音。
新时期的中国,新时期的中国人民,正在用富裕的生活,强大的国力,尖端的科技,博大的胸怀,告诉天下的人们:
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的选择!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上曾出现过由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些革命都相继失败。不过,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要使命,所以,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革命,由中国共产党来承担民族复兴的使命。从共产党的产生到发展壮大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一、中国各阶级的历史探索
纵观中国近代史,我们从史实中看出,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开始了对中国疯狂的侵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农民阶级发起的的太平天国运动,封建知识分子所倡导的戊戌变法和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所提出的辛亥革命都双双宣告失败,没有使中国找到可行的发展道路,没有把中国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一)、以农民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王朝的最底层的农民所领导的革命,由代表人物洪秀全建立政权,太平天国前身为1843年创立的“拜上帝会”1851年才正式成立,之后,在1852年定都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不过,历时13年,太平天国运动终告失败。不过,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处于中国最底层的农民对于自己成为国家的主人的一种渴望之情。对于剥削和压迫的一种反抗意识;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止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迅速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企图,使他们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他们决不可能直接统治如此英勇坚强的中国人民,从而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如果能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可能太平天国运动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让人们当家做主。
(二)、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在这次变法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口号。不过,这次运动却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慈禧太后等人发动政变,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告失败。
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是一次思想上的启蒙运动。
(三)、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它是由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和爱国之士共同领导的革命,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最后却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这阶段,我们通过实史实了解到:国民党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失败,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说明了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那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也正是此时,历史的进程将中国共产党推上了历史舞台。
二、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0年秋至1921年春,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开展了各个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
在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正式确立,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这是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个名词。至此,中国共产党孕育而生,开始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它的目光指向了中国千百年来最无人重视的下层百姓。也正是由于百姓的支持,使得中国共产党在经历无数风风雨雨还依然挺立。
(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 中国自成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思想不断的进步,跟随党的领导的人民群众也在不断的壮大。在北伐战争中,摈弃了两党的性质的差别,即使在北伐战争前,国名党不断残害中共党人,但依然以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和国民党合作消灭了军阀割据,统一了中国,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在逐渐的壮大中,有数据表明:到1925年,共产党已经增加到了一万人;在抗日战争中,为了粉碎了日本侵略的野心,中国共产党呼吁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呼吁下,国共上下才能再次合作,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此时,在国内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的党派,有能力引导民族的团结; 再到解放战争,本来中国共产党希望停止内战,希望饱受抗日战争的人民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和国民党共同执政。但国民党却单方面撕毁条约,发动内战,为全国上下所痛恨,为了我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再次将人们从战争中解放出来,我党只有接受挑战,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显示出了我党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在淮海战役,这场“小车推出来的胜利”中得出一个历史结论: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三)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希望国家繁荣昌盛,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党适应这种需要,领导人民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奋斗,并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初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人民最根本的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政统一问题,我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
这一切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历史证明: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
在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改革开放的思想方针的领导下,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变了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沿着这条道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经济建设成绩卓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事业日益进步,国防建设更加巩固,人口素质全面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发展,外交事业谱写新的华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成功实现。十多亿人口的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一切又靠的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总结: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出现过由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是最后都是失败告终。历史证明:唯有中国共产党才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摆脱了外来压迫、获得了民族的彻底解放和独立,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共和国。
但是,中国的革命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的。这一国情,决定了中国的革命和革命胜利后的建设都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在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经过多次的艰难曲折和对胜利与失败的反复比较,终于实现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正是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引下,我们相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的本质和主流。实践证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要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我认为这个命题很显然是正确的,因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论述如下:
中国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谱写了宏伟壮丽的篇章。
一、中国在近代史上,一切风云变幻,首先经历了风云变幻的八十年,首先经历的便是:
1、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残酷剥削,以及外国侵略势力所造成的深重灾难,使得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迫的农民阶级率先登上历史舞台,以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拉开了近代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探索国家出路的帷幕。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从金田起义到天京沦陷,历时14年,纵横18省,攻克城镇600余座,威震全中国。
太平天国起义以失败告终,这不是偶然。从客观上来看,面对的敌人过于强大,力量对比悬殊。但究其根本,还是由于单纯的农民战争性质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斗争及失败的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虽然具有强烈的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是如果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单纯的农民战争是无法完成反侵略反封建双重历史任务的。农民阶级也不可能冲破封建主义思想的藩篱,获得自身的解放。
2、洋务运动
19世纪60至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开明官僚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以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新式陆海军、发展近代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持续了30多年。许多人抱着自强的愿望投身洋务运动,希望使国家摆脱灾难,日趋富强。但是残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洋务派的自强之梦。洋务运动的失败,除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国内顽固派势力的反对等外部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洋务新政并非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而是地主阶级进行的“自救”活动,这使得它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其企业管理具有严重的腐朽性。
洋务派固守“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拒绝变革封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这从根本上制约了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洋务运动的破产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单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是不能自强求富的。
3、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了旨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新政从当日起到9月21日,共实行了103天即被镇压下去。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新旧势力对比悬殊。资产阶级维新派虽有初步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后盾,但自身力量单薄,社会基础狭窄,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实现从封建官僚向民族资产阶级的转化,这就使资产阶级维新派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软弱性和妥协性。
戊戌维新运动的夭折留下了深刻教训:企图与封建势力妥协,走自上而下的非暴力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实现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进步必须依靠人民群众,采取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
4、辛亥革命
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的失败表明,和平改良之路走不通。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运而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力量迅速登上历史舞台,勇敢地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担负起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任。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然处在极端贫穷落后的状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武力镇压和破坏。而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和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依赖性,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
辛亥革命的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外受帝国主义压迫,内有顽固的封建势力,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不可能走上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
5、旧民主主义革命
在这80年历程中,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然而均以失败告终。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改革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未能完成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在近代中国社会,封建专制的长期统治和列强的野蛮侵略,无时不影响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因此,在其完成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呈现出缺陷和不足是必然的。它作为中国革命的一个阶段,也不可能很快就认识和掌握中国进入近代后发展的规律,这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达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中国革命逐渐成熟的过程。
二、其次,又紧接着历经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通过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不仅使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加迫切地要求组织起来,而且知识分子通过与工人直接接触,产生了创建工人政党的要求。再加上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虽然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它们的反动统治,但终因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而失败。事实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因此,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要求。当时的中国也已具备了组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条件,各地党的早期组织纷纷成立。这些客观形势的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深厚的阶级思想基础和充分的干部组织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则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初成立,绝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即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的成立,使中国新兴的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坚强的战斗司令部,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三、小结:
近代以来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从这三次巨变以及本文全篇的综述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所以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论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从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到蒸蒸日上、阔步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近代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理论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哪种理论能够对这两个历史性课题作出正确回答,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信仰;哪条道路能够指引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哪种政治力量能够带领人民实现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庄严承诺。纲领是一个政党正式表述出来、严格信奉和坚持的原则,是一个政党奋斗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这一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特点和中心任务,科学地提出了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广大党员群众中高扬起为人民利益和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的鲜明旗帜。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社会历史前进的内在要求和无产阶级政党以人为本思想的凝练表达。党的宗旨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1945年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正式写进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纵观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尽管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不尽相同,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始终没有变。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
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利益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优良作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最可贵的政治品格。
回顾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理论等顺应了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导着党的全部实践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才得到了历史的认可和选择,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我们党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始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根本原因。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带领并依靠人民不断开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新局面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并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相统一,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
中国共产党始终屹立于时代进步的潮头,带领人民创立了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近代中国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成为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历史方向的正确选择。上世纪20年代初期,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高擎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大旗,开启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团结抗日的口号,建立统一战线,广泛发动群众,坚持持久作战,为全民族抗战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面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包围、封锁和扼杀,在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抉择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面
对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巨大困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前进的脉搏,依靠人民在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大力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福祉,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不惧流血流汗,乃至牺牲宝贵的生命。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用不懈的奋斗,换来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GDP只有不到100美元,改革开放初期不到200美元,到2003年已经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2008年已达到3266.8美元。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中国人民从综合国力的极大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中,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与奉献,进一步坚信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选择了美好的生活和光明的前景。
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才当之无愧地成为人民群众的坚定选择,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如果没有这个党的领导,没有这个党在长期斗争中同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联系,没有这个党在人民中间所进行的艰苦细致的有效的工作和由此而享有的崇高威信,那么我们的国家就必然由于种种内外原因而四分五裂,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前途就只能被断送。历史发展的进程无可辩驳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三、中国共产党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始终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与选择
中国共产党人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公仆意识。早在民主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把执掌全国政权比作“进京赶考”,提醒全党同志“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忧国、忧党,“时刻牢记党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时刻牢记自己对党的事业应该具有的使命感,时刻牢记自己对人民所承担的庄严职责”。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深刻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公仆意识,深刻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总结近20年来世界上其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教训,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丧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危险,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来说都是始终存在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来说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要敢于和善于回答新课题、迎接新挑战。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当前的国际形势看,由美国开始并向全球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趋利避害,在本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有所作为,这对我们党是一个严峻考验。从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一些潜在风险和敏感因素还在增多,社会稳定形势比较严峻。能否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落到实处,进而实现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同样考验着我们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从党的自身状况看,长期以来我们党在自身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有目共
睹,但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党的新期待相比,在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执政能力和党性党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给我们党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将是复杂的、严峻的,也是长期的、持续的。
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如一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始终如一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始终如一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继续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和选择。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的更加辉煌的成就!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回望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引领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腐朽的封建专制政权日益走向没落,国家濒临灭亡边缘。面对内忧外患局面,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道路探索和尝试。但是,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地主阶级,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证明,中国革命要成功,必须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领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反复比较和甄别,中国先进分子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中华民族从此有了新的引路人。早在党的二大时,中国共产党人就深刻认识到:“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要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就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谈何容易?彼时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落后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及其社会影响根深蒂固,加之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军阀的横行,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处在十分复杂的局面之中。如何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从罗霄山脉到宝塔山下,从“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到带着队伍“进京赶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的艰苦斗争,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结束了一盘散沙的社会局面,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胜利,进而成功建设社会主义,其中一条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始终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我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诞生在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下,对两大历史任务有着最深的体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历史,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任务就可能拖得更久、付出的代价更大,我们的国家更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更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在较短时间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中国才能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们才能成功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应变局,才能打赢这次抗疫斗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人民始终放在最高的位置。1944年9月,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后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话,提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延安时期,面对“历史周期率”的提问,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历史经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70多年来,在这场特殊的“考试”中,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近百年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解决好“举什么旗”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背弃或者放弃马克思主义,就是背弃和放弃了党和国家的灵魂,就会迷失方向。近百年来,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从未动摇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也正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从观念形态的原则要求上升为制度层面的刚性约束,将更加坚强有力地确保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落实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各方面、全领域,更好为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举旗定向。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解决好“走什么路”的问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面向未来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明了航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程中,我们不知道还要爬多少坡、过多少坎,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克服多少艰难险阻。但是,无论处在什么境地、无论面对多大的风险和挑战,党的领导绝不可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对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有过形象比喻,他说:“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党的领导是方向性问题,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特别指出,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毫不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才能够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成绩。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因此也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近百年历史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就能有力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就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形成强大合力。面对新的风险考验,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道路不偏、旗帜不改、颜色不变,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未来将继续证明这一选择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