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训练试题
一.、请给下面的黑体字注音或改正错别字。
(1)诬篾()(2)脊()梁(3))搽()脂粉(4)前扑()后继
(5)诓()骗(6)慨()叹(7)渺芒()(8)地大物搏()
二、了解常识,检测一下预习情况。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和两种,《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属于
文。批驳对方论点的方法一般包括、和三种,本文以批驳________为突破
口,采取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三、阅读与巩固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
自夸,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
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
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
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
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5.上面语段的敌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面语段的敌论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如果删去前半句行不行?为什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第二、三节中的两个“中国人”的含义相同吗?请写出其具体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它可以更
长久的麻醉着自己。”根据对上面文字的理解,说说鲁迅对“偶像崇拜”的态度与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果你面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论调,你将如何去批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
一、我们从古以来,„„说中国人(a)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b),必须不被搽„„,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正史”是加了引号的,这个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
2.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①这一类指代________②将“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
3.在“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中,作为比喻,“脊梁”是___意思。“状元宰相”是指__
4.文中划线的ab两个“中国人”指代什么?请分别指出:a.中国人:______b.中国人:______
5.在这几段文字里,作者通过列举事实所确立的正面观点是_____,所批驳的观点是______
6.指出敌论错误的根源在于 []A捏造事实B以偏概全C不明真相D以小见大
7.作者所写的,“这一类人们”的总的特点是____,作者用一个比喻句集中称赞他们的业绩和品格,这个句子是______。
8.鲁迅的语言饱蘸感情。请选择恰当的分析项说明下列加点词语分别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A.讽刺B.赞颂C.自豪D.愤慨
①我们从古以来()②所谓“正史”()③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④那简直是诬蔑()
(二)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文中“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提到的是几类怎样的人?试举例说明。
2.“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两句话中加粗词语的含义是什么?
3.为什么对方的论据都是事实,可结论却是错误的呢?
4.作者通过分析批驳,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应如何理解这一结论?
5.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本文语言尖锐泼辣,富有讽刺意味,试任选一例进行分析。
【答案】1.“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拼命硬干的人”是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郑成功、林则徐等;“为民请命的人”指的是同情人民、伸张正义的正直的官员,如海瑞等;“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谭嗣同等。2.“有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反动文人;第一个“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第二个“中国人”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反动文人。3.因为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4.作者的结论是:“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要论有无自信力,就不要被统治者的官方文章所蒙骗,要着眼于人民大众,要看到人民大众不屈的斗志和伟大的力量。5.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目的在于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强调他们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才是我们民族的真正代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怀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充满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6.如开头作者揭示对方的论据。作者简练地勾勒出三种形象:始而盲目自夸,妄自尊大;继而依赖国联,仰人鼻息;终至求神拜佛,自欺欺人,于变化之中揭示出悲观论者在精神上的节节败退,极富有讽刺意味,写得尖锐泼辣。
(三)“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选文第二自然段中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者盛赞这些“中国的脊梁”有什么意义?
2、“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如何理解?
3.选文第1节中的“笼罩了一切”和“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矛盾吗?如何理解这样的写法?
4.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与世界的接触日益频繁,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很多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你认为这对我们的自信力有何影响?
【答案】
1、举例论证。鼓舞人们的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2、自信力的有无,需要以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为依据,不能依据达官贵人及其走狗文人的言论及其认定的事实。
3、不矛盾。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略
【答案】1.表示对正史的否定2.①“这一类”指“埋头苦干的人”等②“中国的脊梁”就是现在也未尝少。3.支柱(中坚、栋梁、支撑)“状无宰相”指喻当时能“公开的”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4.a一小撮中国反动派 b全体中国人5.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6.B7.有确信,不自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8.①C ②A ③B ④D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1)蔑(2)jǐ(3)chá(4)仆(5)茫(6)kuāng(7)kǎi(8)博
2.立论、驳论驳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敌论证直接反驳间接反驳 阅读与巩固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6.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7.不行,它指出了敌论据的错误与荒谬,是不能证明敌论点的。
8.指所有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9.态度:不要盲目的崇拜偶像。看法:盲目的把明星作为偶像,是不足取的。那些被追的“星”,大多是些俊男俏女,许多人只看到他们的外表,就盲目的把他们尊为偶像.要知道,树立怎样的偶像,对人的将来乃至一生都非常的重要。应该想一想,除了俊美的外表,他们是否还有其他值得学习的优点,如果没有那就不能作为偶像。
10.示例:(1)可以直接敌驳论点:我们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革命力量他们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他们正在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2)可以驳论据:求神拜佛的只是一些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不自信。
第二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教学反思
反思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教学反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文章从驳斥对方的反面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入手,揭露了国民党官僚及一些名流从来就没有自信力而自由他信力的真相和正在发展自欺力的事实,提出了自己的论断: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鉴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立论和驳论的相关知识,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述自己观点的,又因为学生对驳论文不太熟悉,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1.通过对驳论文有关知识的介绍和时代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驳论与立论相结合的写法上,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是如何一步步驳倒对方的,并在驳斥对方谬论的同时,提出和论述自己正面观点的;
3.在朗读中让学生品味文章辛辣、尖锐的语言,特别是体会文章在驳斥对方时嘲讽语言和阐述正面观点时中肯、坚定地语言特色。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均能在我的引导下较好的完成各个环节的问题,并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对于《学案》的运用也是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整节课似乎没有什么遗憾之处。
但是,静下心来反思,是不是这节课真的没有什么遗憾之处呢?一个精彩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生成的课堂、也应该是一个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并带着问题走的课堂。而细观此节课,我发现其实我并没有做好!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上积极思维的就是那几个平时还比较踊跃的学生,大多数学生仍是让自己沉默在惰性之中,整节课上缺少了思维碰撞的火花和创新的妙语,一切似乎都是在应有的平淡中度过,只是缺少了生命的活力。另外,整个课堂上没有临时的生成,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似乎都在我的预料之中,环节虽扣得很严密,但是却少了生成的精彩。整节课下来,学生似乎把该搞懂的都搞懂了,满意而归,但是实际上我知道这满意的背后仍呈现出来的是学生探究质疑精神的缺失和老师启发的短缺。
从我的这节课再来横看诸多老师上的课,不得不说这真的是我们许多老师的一个通病,我们很多时候只是追求了外在形式的流畅和各种显性目标的达成,却忽略掉了许多内在的、更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些东西,如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究精神等等!
反思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教学反思
下课后,我感到很满意,心情轻松和愉悦。坐下来静思:这节课之所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一,在于引导学生养成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的良好习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学中,我没有扶着学生走路,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激活他们丰富、大胆、自由的学习灵感与兴趣,让 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进一步得到提高。
其二,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就是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堂课,不论是在整体把握还是在局部探讨上,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充分相信学生,还给学 生自由思考、讨论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地合作、探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在语文学习的殿堂中自由 飞翔。
其三,通过读让学生整体感悟。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不是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这堂 课,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突出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受到情感的 熏陶。
其四,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这堂课,既有同位两人之间的探讨,也有前后四人为小组的探讨,加大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力 度,老师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这样,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作出思考,教学过 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
其五,放下老师的架子,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交互式平台,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学习方向的导航者,情感的激发者,探究的合作者。
其六,虽然这节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需要下苦功夫。
反思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教学反思
学生以前学过鲁迅很多的作品,比如《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他们都在这些作品当中,感知鲁迅先生的作品很值得推敲与细思。
今天,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这是一篇议论文当中的驳论文。因此,我的教学目标定为掌握驳论文的写作特点和体会文章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这篇文章,我选择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用合作探究,解决质疑的方式解决学生们在阅读这篇文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我选择从驳论文的特点处走进课文,在1934年,国家散布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的情况下,有人发出了怎样的感叹,针对这一感叹,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
从两班学生的操作来看,课堂的效果还是不错。但是,有的学生对鲁迅这篇文章的有些内容还是理解不了,或者说理解不透。
存在的问题,1写作背景在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后,在他们找到一些资料后,应该系统的进行讲述。这样学生就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一堂课完成一两个教学目标就可以了,不用面面顾到。如果面面细细将来,就会使课堂思路很烦乱,学生的落实也不到位。何不采取在落实中,在练习中落实。
3、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课文要读朗读,在朗读中得到体悟和提升。特别是像鲁迅先生这篇比较含蓄,尖锐的课文。
第三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渺茫(miǎo)搽(chá)诓骗(kuāng)B.玄虚(xuán)脂粉(zǐ)拜佛(fó)
C.宰相(zhǎi)麻醉(zhuì)慨叹(kǎi)D.省悟(xǐng)脊梁(jí)倘若(tǎng)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渺茫:离的很远,视觉模糊,看不清楚。)
B.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自己,接触困苦。)
C.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D.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
前仆后继:
(2)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不足为据:
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作者是,原名,字。我们以前还学过该作者的散文,小说。本文运用的论证方式,采取和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二、综合理解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这句中“他信力”加上引号,所起的作用是()
A.表示引用B.表示强调C.表示特殊称谓D.表示讽刺否定
6.鲁迅先生说:“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6.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分别是:
①“筋骨和脊梁”是指:
②“状元宰相”是指:
③“地底下”是指:
7.“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都指的哪些人?请你结合自己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写出这些人的代表,如“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有
三、阅读1—5自然段。
1.语段的敌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敌论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3.上面语段批驳的方式是()
A.直接驳论点B.通过驳论据驳论点
C.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D.间接反驳
4.上面语段中的“他信力”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欺力”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
5.上文在“他信力”和“自欺力”上加引号,所起的作用是()
A.表引用B.表强调C.表特殊称谓D.表讽刺否定
6.第2节中有人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第五节中的“中国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节中的“一条新生路”是指____________。
7.与“玄虚之至”中“之”含义不同的是()
A.多助之至 B.辍耕之垄上 C.古仁人之心 D.吾欲之南海
8.“一味的求神拜佛”有什么害处?
9.对文中画线句子“中国人”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句中的“中国人”指所有中国人。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及御用文人。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句中“中国人”指一部分中国人。
10.“仿词”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仿照现成的词语,临时创造出新的词语或类似说法的一种修辞手法。例:自信力—他信力,先发制人—后发制人等,请造四个以上的仿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指出对下列加点字的分析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A.“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这“公开”一词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和不敢公开的事。
B.“两年以前,我们总夸着“地大物博”,这“总”字表示自夸,夜郎自大是由来已久的。
C.“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国联”,这“只”字表示惟洋是崇,不相信自己。
D.“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一味”表示“暂时只”的意思。
四、阅读6—9段
1.作者从正面提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自古以来……的人”。你能各举一例吗?
3.“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筋骨和脊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底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有什么现实意义?
5.“说中国……诬蔑”一句指出敌方论证时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毛病。
6.怎样理解“虽是等于……光耀”一句?
7.“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人家所知道”?
一1.AB中“脂应读“zhǐ”;C中“宰”应读“zǎi”;D中“脊”应读“jǐ”。2.B“为民请正确解释为“替人民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4.鲁迅 周树人豫才《藤野先生》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孔乙己》《一件小事》 驳论直接反驳间
二5.D 这里作者是用“他信力”来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先前的只依靠迷信或国联,却不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的软弱行径。6.①作者歌颂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求法的人。②国民党反动派政客及其御用文人。③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导下的革命力量。7.林则徐 卫青魏征康有为
三.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2.不行,因为作者批判敌论点是就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而言,如果删去就会变得以全。3.C4.信“地”信“物”信“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故伤今5D
6.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者及御用文人所有的中国人国民党反动派及御用文人相信的力量,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7.C8.可以令人更长久地麻醉自已9D
10.(1)望洋兴叹——望卷兴叹(2)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血还血)
(3)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4)化悲痛为力量---化腐朽为神奇
11.D
四.
1.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①毕升,李时珍②陈涉,戚继光③杜甫,关汉卿④法显,玄奘
3.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反动宣传 ;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军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第四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⑦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⑥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引出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第二部分(3——8),分析揭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实质,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摆事实加以证明。
第三部分(9),作者针对陈词滥调,作出剖析,从表面看,是那些“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者失掉了自信力,而那“地底下”的是中国的脊梁,他们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解读“人”】
这篇杂文使用了许多“人”字句,其所指对象有所不同。如: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有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5.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有益贡献的知识分子。“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6.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一类的人们”指上边所说的“埋头苦干的人”等几类人。
7.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一部分人”即少数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8.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中国人”指除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广大的中国人民。这些“人”所指各不相同,但都无不寄予着作者强烈的褒贬感情。
【品析语言】
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而且睿智闪烁、机趣横生,增添了辛辣的讽刺锋芒。又如第2段:“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段话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部分中国人的赞美歌颂,显示出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中国的脊梁”指指的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理解论证】
1.采用立驳结合的论证方式。课文第二部分直接反驳谬误论据,是驳论。第三部分间接反驳谬误论点,从正面立论,对方的论点不攻自破。立驳结合,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2.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第3、4段结合事实讲道理,第7、8段主要采用了事实论证。另外,文章还多处运用比喻论证,如第7段“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第9段:“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第五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教学反思
李建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语言尖锐犀利,既富战斗性,又具讽刺性,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杂文的特点。下面谈谈我学习这一课的几点思考。
一、课堂导入
由作家或作品导入本课不能说不行,但我们对鲁迅先生的“名、时、地、评、作”比较熟悉,由此导入太过乏味。结合这篇文章的特点,我决定由复习议论文的常识入手,复习到论证方式时,导出驳论,自然引出本文。
二、解释《且介亭杂文》的意思
“且介亭”是啥意思?学生不懂,不懂就不好记。我给大家介绍了“且介亭”的来历。1935年,鲁迅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是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以外修筑马路的区域,俗称“半租界”,在这里,鲁迅先生收集1934年所作杂文,命名为《且介亭杂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国的主权只剩下一半。“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写的。一个反应敏捷的学生当即反问:“老师,既然是‘租界’二字各取一半,为什么不叫‘禾田’呢?”“问得好啊,鲁迅先生将‘租界’的‘禾田’去掉,正好表示先生不愿将自己国家的“禾”与“田”让给帝国主义。”我话音刚落,下面已是掌声一片,我知道,这是学生对鲁迅先生爱国情感的由衷钦佩。同时我也相信,同学们一定记住了《且介亭杂文》。
三、本文的驳论方法
我们刚刚学过邓拓的《不求甚解》,这也是一篇驳论文,文章的开头是先摆出对方的错误论点,树立批驳的靶子,驳论方法是驳论点。本文却是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再摆出对方的论点,在总结本文驳论方法时,我先问学生由对方的论据能否得出对方的论点,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接着问:“那么由对方的论据可以得出什么样的论点?”结合课文三、四、五段内容,不难得出以下两个论点:
1、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
2、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这样一来,驳论方法就明了了,对方的论据不能得出对方的论点,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是论证出了问题,所以本文的驳论方法是驳论证。
为了加深学生对本文驳论方法的理解,我又设置这么一个问题:文章第一段能不能去掉,为什么?经过小组讨论,一个学生举手回答:“既然本文的驳论方法是驳论证,那么如果去掉第一段,我们就看不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脱节,看不出论证有问题,所以不能。”答案令人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