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精神的力量》《中国震撼》《创业的国度》心得体会
学习《精神的力量》《中国震撼》《创业的国度》
心得体会
在“读好三本书,提振精气神,成就新业绩”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省委书记罗志军推荐的《精神的力量》、《中国震撼》、《创业的国度》等三本书,感触很深,真的提振了精气神,为我们做好本职、落实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最先看了《精神的力量》,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都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其中雷锋精神妇孺皆知,也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学习实践也更加切实。
雷锋是1940年10月出生在湖南一个贫困的农村,7岁就成为孤儿,1960年1月,他光荣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年11月,20岁的雷锋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令人痛惜的是,他22岁就因公殉职。次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学习雷锋精神的伟大号召。
雷锋具有“钉子”精神,刻苦学习,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觉悟;雷锋自比“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的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做的虽是普普通通的事,但留给人们却是无价的精神财富,22载年轻的生命里,蕴育着多么博大的胸襟,22年的生活磨砺中,造就了一个多么伟大的精神,这就是雷锋精神。
雷锋应永远属于中国。雷锋精神应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有的精神,因为只有像雷锋那样,才能超越自己,超越他人……只有
像雷锋那样活着,生命才更有意义。现实生活中,缺少雷锋精神,我们要向雷锋学习,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才是建设和谐社会核心。紧接着是学习了《中国震撼》,这本书中首节的“不再误读自己”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总结了中国崛起这个不争的事实。告诉国人,中国发展时至今日,我们已没有理由缺乏信心。对于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这些目前中国存在的问题,作者也没有回避,而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对比分析,告诉我们这既是发展中的矛盾,也是许多发达国家还没有解决的普遍矛盾。与我们惯常思维不同的是,作者强调要先肯定自己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解决困难。的确,为百年屈辱史所累的国人当下的问题,就是太不自信。就像面对“半杯水”,很多人只看到空的一半,而看不到满的那一半。殊不知,困难是要解决的,但需要一步步来。正是有了发展,才能有谈下一步问题解决的资本。不肯定这一点,下一步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过去承认中国落后是实事求是,今天承认中国的巨大进步也是实事求是的。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该做一些未雨绸缪的长线思考,我们需要新的大国意识,需要自己的话语权,需要更加理性从容的国民心态。中国崛起至今日,我们应该确立自己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文化自信。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会是人类现代化历史上最精彩的一幕,这种国家的崛起对世界影响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具有超大型的规模,在改变自己之后,就要开始改变世界。
最后学习了《创业的国度》,古语有云最后学习了《创业的国度》,古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出现,我认为正是她独特的处境,以及自身和外界不断的争斗中得来的。只有做到最好,才有出路,才有被人瞧上一眼的可能。不在寻找出路中爆发,就在寻找出路总灭亡。以色列的爆发了,浑身的血液沸腾着,在一小片土地上创造的奇迹让世界刮目相看!她独有的体系其他国家难以复制,通过国防工业,而衍生或将技艺运用到其他产业上,她的人们通过军队的磨练,甚至经过生与死的考验,再加上堪称完美的执行力,和坚强的韧性,敏锐的思维,自成体系,并且相互之间的团结,使得与生俱来民族独有的质疑精神也在平常的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良好的循环使得整个经济运行走上完美轨道!
这不禁让人悚然起敬,这么一个人少,国小的国家,竟然发展成为繁荣兴盛的大国,在他们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推动经济呢?这又让人产生了遐想。
“创新,将会是国家迅猛壮大的原因。”一个国家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一个国民,他没有创新意识,只懂得搬照前人的知识,那么他只能停滞不前。日本是一个小国,他们之所能够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迅速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靠的就是创新,以色列人不缺乏创新人才,所以国家经济才得以发展。“创业的国度、盛世的中国”我们发现中国已经具备了这样一个制度的基础,看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包括面对金融危机之后,各个国家的趋势,中国一枝独秀,应该说是非常有潜力,中国的经济转型,我们有这样的观点,中国下一年的发展靠什么呢?宏观角度来讲,应该靠国家的投资,国家在开明年的投资会,是积极的投资政策,第二个是出口,中国的出口是不错的,这两个是不能长期依赖的,最主要靠的是消费,主要靠的是老百姓的消费,老百姓的消费靠什么,老百姓主要是在中小企业里面,中小企业掌握中国消费者的空间,也就是中小企业掌握中国经济的命脉,一个要做消费的主体,一个是要做转型,还要做主体,我们决定着中国未来命运的,创业是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出现,我认为正是她独特的处境,以及自身和外界不断的争斗中得来的。只有做到最好,才有出路,才有被人瞧上一眼的可能。不在寻找出路中爆发,就在寻找出路总灭亡。以色列的爆发了,浑身的血液沸腾着,在一小片土地上创造的奇迹让世界刮目相看!
她独有的体系其他国家难以复制,通过国防工业,而衍生或将技艺运用到其他产业上,她的人们通过军队的磨练,甚至经过生与死的考验,再加上堪称完美的执行力,和坚强的韧性,敏锐的思维,自成体系,并且相互之间的团结,使得与生俱来民族独有的质疑精神也在平常的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良好的循环使得整个经济运行走上完美轨道!
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努力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与时俱进,练好本领,扎扎实实、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为新沂早日“跻身苏北第一方阵”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学习《精神的力量》《中国震撼》《创业的国度》心得体会
学习《精神的力量》《中国震撼》《创业的国度》
心得体会
在“读好三本书,提振精气神,成就新业绩”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省委书记罗志军推荐的《精神的力量》、《中国震撼》、《创业的国度》等三本书,感触很深,真的提振了精气神,为我们做好本职、落实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最先看了《精神的力量》,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都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其中雷锋精神妇孺皆知,也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学习实践也更加切实。
雷锋是1940年10月出生在湖南一个贫困的农村,7岁就成为孤儿,1960年1月,他光荣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年11月,20岁的雷锋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令人痛惜的是,他22岁就因公殉职。次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学习雷锋精神的伟大号召。
雷锋具有“钉子”精神,刻苦学习,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觉悟;雷锋自比“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的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做的虽是普普通通的事,但留给人们却是无价的精神财富,22载年轻的生命里,蕴育着多么博大的胸襟,22年的生活磨砺中,造就了一个多么伟大的精神,这就是雷锋精神。
雷锋应永远属于中国。雷锋精神应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有的精神,因为只有像雷锋那样,才能超越自己,超越他人……只有
像雷锋那样活着,生命才更有意义。现实生活中,缺少雷锋精神,我们要向雷锋学习,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才是建设和谐社会核心。
紧接着是学习了《中国震撼》,这本书中首节的“不再误读自己”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总结了中国崛起这个不争的事实。告诉国人,中国发展时至今日,我们已没有理由缺乏信心。对于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这些目前中国存在的问题,作者也没有回避,而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对比分析,告诉我们这既是发展中的矛盾,也是许多发达国家还没有解决的普遍矛盾。与我们惯常思维不同的是,作者强调要先肯定自己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解决困难。的确,为百年屈辱史所累的国人当下的问题,就是太不自信。就像面对“半杯水”,很多人只看到空的一半,而看不到满的那一半。殊不知,困难是要解决的,但需要一步步来。正是有了发展,才能有谈下一步问题解决的资本。不肯定这一点,下一步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过去承认中国落后是实事求是,今天承认中国的巨大进步也是实事求是的。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该做一些未雨绸缪的长线思考,我们需要新的大国意识,需要自己的话语权,需要更加理性从容的国民心态。中国崛起至今日,我们应该确立自己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文化自信。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会是人类现代化历史上最精彩的一幕,这种国家的崛起对世界影响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具有超大型的规模,在改变自己之后,就要开始改变世界。
最后学习了《创业的国度》,古语有云最后学习了《创业的,古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出现,我认为正是她独特的处境,以及自身和外界不断的争斗中得来的。只有做到最好,才有出路,才有被人瞧上一眼的可能。不在寻找出路中爆发,就在寻找出路总灭亡。以色列的爆发了,浑身的血液沸腾着,在一小片土地上创造的奇迹让世界刮目相看!
她独有的体系其他国家难以复制,通过国防工业,而衍生或将技艺运用到其他产业上,她的人们通过军队的磨练,甚至经过生与死的考验,再加上堪称完美的执行力,和坚强的韧性,敏锐的思维,自成体系,并且相互之间的团结,使得与生俱来民族独有的质疑精神也在平常的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良好的循环使得整个经济运行走上完美轨道!
这不禁让人悚然起敬,这么一个人少,国小的国家,竟然发展成为繁荣兴盛的大国,在他们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推动经济呢?这又让人产生了遐想。
“创新,将会是国家迅猛壮大的原因。”一个国家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一个国民,他没有创新意识,只懂得搬照前人的知识,那么他只能停滞不前。日本是一个小国,他们之所能够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迅速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靠的就是创新,以色列人不缺乏创新人才,所以国家经济才得以发展。“创业的国度、盛世的中国”我们发现中国已经具备了这样一个制度的基础,看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包括面对金融危机之后,各个国家的趋势,中国一枝独秀,应该说是非常有潜力,中国的经济转型,我们有这样的观点,中国下一年的发展靠什么呢?宏观角度来讲,应该靠国家的投资,国家在开明年的投资会,是积极的投资政策,第二个是出口,中国的出口是不错的,这两个是不能长期依赖的,最主要靠的是消费,主要靠的是老百姓的消费,老百姓的消费靠什么,老百姓主要是在中小企业里面,中小企业掌握中国消费者的空间,也就是中小企业掌握中国经济的命脉,一个要做消费的主体,一个是要做转型,还要做主体,我们决定着中国未来命运的,创业是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出现,我认为正是她独特的处境,以及自身和外界不断的争斗中得来的。只有做到最好,才有出路,才有被人瞧上一眼的可能。不在寻找出路中爆发,就在寻找出路总灭亡。以色列的爆发了,浑身的血液沸腾着,在一小片土地上创造的奇迹让世界刮目相看!
她独有的体系其他国家难以复制,通过国防工业,而衍生或将技艺运用到其他产业上,她的人们通过军队的磨练,甚至经过生与死的考验,再加上堪称完美的执行力,和坚强的韧性,敏锐的思维,自成体系,并且相互之间的团结,使得与生俱来民族独有的质疑精神也在平常的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良好的循环使得整个经济运行走上完美轨道!
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努力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与时俱进,练好本领,扎扎实实、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为新沂早日“跻身苏北第一方阵”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精神的力量、中国震撼、创业的国度三本书读后感
《中国震撼》《精神的力量》《创业的国度》读后感
最初读《中国震撼》这本书是因为被名字所吸引,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翻了一下,但是在看的过程中逐渐被内容吸引,感觉很好看,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中国模式”的崛起,并深信这种模式将对世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看完全书只有一个感觉就是热血澎湃,为自己所在这个国家感到幸运,隐藏在骨子里的民族自豪感被深深的激起,感觉自己应该去做点什么,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很多先进的东西,走在世界的前列,虽然说中间有一点小挫折,但是我们的国家还是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其他的像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已经如昙花一现般不复存在,这也是作者所说的为什么只有中国才能实现一个伟大的复兴,引领世界的潮流。看了《中国震撼》最重要的是书中所说的自信心,我觉得这点是很重要的,我们被西方的一些不实的报道蒙蔽着,一种崇洋媚外的思想做遂着觉得西方的是先进的,是好的,作者以他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经历告诉我们这是错误的,正如书中所说2008年的北京奥运,北京在准备基础设施,而美国在准备对伊拉克的战争,一个准备的是建设,一个准备的是战争,可想而知究竟是谁的发展比较好了,谁在以更加积极稳妥的姿态前进。我们知道中国一直在建设,在发展,需要的是和平的环境,我想这也是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的地方,战争只有消耗,只有建设才是王道。因为我们不可能像西方发展的那样靠
殖民来发家,也不能说靠战争来强取,离我们最近的日本说起发家史来也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地方,我们的祖国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代领十几亿的中国人民走上现在的富裕生活不能说不值得人们自豪。我们也不要走时觉得外国的是好的,君不见中国华为成功打入瑞典的市场,联想公司打出了中国品牌,汉语已经成为世界最热门的语言,各个大学争办孔子学院。我们应该有很强的底气,很足的自豪感。作者在书中另外讲了“准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两个板块的概念,“四超”“四特”的文明国家的特征,分析了“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八大中国理念以及人权、民主等内容。
对于中国怎么崛起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中国震撼》里面作者说的《精神的力量》这本书来的直白,《精神的力量》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这些精神是学习得来的,是从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是经得起考验的,是能够代领中国人民实伟大的民族复兴。读《精神的力量》实际上就是对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的一次深入的挖掘,让我们对党的认识再次的提高,让我们党员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让人感动,处在我们新时期的党员更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工作,刻苦学习,虽然说现在村官干的是一些小事,但是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事情做好,做细,符合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标准。
怎么样做好,在复杂的环境下搞建设《创业的国度》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以色列只是一个小国,处在沙漠中,资源贫乏,时刻
面临战争的威胁,但是正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创造了世界上的很多奇迹,有好的风险投资机制,有很多世界顶尖的技术,他们的经商头脑被很多人折服。以色列是怎么做到的,我想是因为有两种精神在支持他们,一个是团结,另外一个是创新。团结才是力量,世界上的犹太人都很团结,他们能互相帮助,相互支持,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民族能在纳粹统治下幸存,能在与阿拉伯不断的战争中保持兴旺。如果在1840的中国,我们能够团结一致而不是一盘散沙,我想也许中国的历史将不一样。中国共产党讲究团结,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了最广阔的同盟,代领我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也是党为什么伟大的地方,在新时期,我们也能发挥共产主义好办事的优点,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新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只有创新才能保持昂扬的生命力,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既是继承也是创新,正是这样的创新才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和先进性,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前进。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也可以尝试小小的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我想这是我们对创新最好的回答。
读三本书花的时间不是很多,收获却很大,坚定的信念,不断的创新,紧紧的跟党走,好好的工作,我想应该是无愧党员的称号了。
第四篇:《中国震撼》心得体会
近日读了一本好书,是张维为教授写的《中国震撼》。初读书名,便有感慨。中国这些年的变化的确巨大,但仅从我资浅质薄的视角还难以深刻理解其翻天覆地的变化程度。
张教授做过伟人邓小平的翻译,走过100多个国家。他以客观和全面的视角,以世界眼光,分析了中国在特有发展模式下的迅速崛起的原因,并以朴实易懂的文风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我对祖国的发展大势以及曾经对此的疑问有了全新的认知与释然。
中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发展之迅猛,令西方国家诧异和恐惧。因此,在我们的周围,时常出现编造中国威胁论调、想扼制中国发展的声音。中国的腐败、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等问题的存在也令部分国人对祖国的建设成就产生质疑。但这并不能成为否认中国三十年辉煌成就的理由。正视自己的成就,正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是我们对中国发展大势的应有态度。
中国现在强大了,西方在骚动。“中国模式”、“中国崛起”的各种言论在传播。中国似乎对“模式”、“崛起”这类的说法抱着谨慎谦虚的态度,提倡“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但事实的确是中国靠自己的发展模式迅速地壮大起来,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书中用大量篇幅提及中国发展与西方国家发展过程和做法的本质差异。历览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几乎是由血泪与尸骨筑起的,而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恰恰这个“和”是很多中国人鲜有提起的成功之处。五千年的文明史表明,中国的疆域国土、民族文化自古就是“百国之和”。小家庭的“和”带来了生活的动力,单位的“和”促进了工作的效率,国家的“和”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一个简单的“和”创造了不简单的财富:面对汶川特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少了“和”,就不会这么迅速地实现灾区重建;举办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少了“和”,就不能取得如此无与伦比的完美表现;发展载人航天科技,少了“和”,就不会有这么骄人的成果;即便经济快速发展,GDP世界第二,少了“和”,缺少了一种人文基础的支撑,就很难有百姓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就拿我自己说说吧,作为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不长的人生经历,就让我感受到了生活变化的巨大。而这一切却又这样平和自然。二十年前,我的家从农村搬进了当时还是很小的海滨城市。那时,我们住的是父亲单位集资的一套两居室,潮湿昏暗。经历了两次搬家,我们现在的房子是崭新小区里的一套三室朝阳宽敞明亮的商品房。我家的住房改善了,我们的城市也大了,也美了。开通了市区公共汽车,那站台不比大上海的差。家家户户通上了管道天然气,城市防洪闸等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备。一条条宽敞的马路,一幢幢高耸的楼房,一片片井然的小区,一张张欢欣的笑脸,让我们实实在在享受着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我还上小学时,港口的一期码头的引堤还只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待我大学毕业后回到港口工作,变化之大,让我惊诧。一期二期码头吞吐量巨大,三期码头正加快建设,即将投入运营,工业园区已经成形,海港新城崭新靓丽,到处显现生机与活力。以我们小城的发展来看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国的成就自然不可磨灭。我们的发展正是“和”的发展的体现,没有如西方崛起的战争和掠夺,没有对异己的排斥,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自然,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但也不能一味夸大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书中把中西方在发展道路上带来的问题也做过多次对比。中国存在的问题在西方发展的同阶段也同样出现过,甚至更严重。我们切不可因为问题的存在而妄自菲薄。《廉政准则》的出台表示了党在反腐方面的决心;贫富差距虽然存在,但贫困人口的群体正在加速度的萎缩;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在逐步得到治理,环保能源的研发也在进行„„要彻底地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可一蹴而就,一定需要相当的过程。但现在一时达不到的理想状态,在未来总会得以实现。事实上,中国在发展的同时已经十分重视对发展不利的因素,科学发展观的践行正在不断缓解与消化着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发展环境正日趋改善。
近期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的《走基层》系列报道,记者亲历基层体验生活,从贫困地区孩子上学难、吃饭难,到农民卖菜愁销路,再到百姓看病难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现到改善进行了跟踪报道。透过这一系列事例,就能看出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其为民谋福利之细心,其民族凝聚力之强大。世界上能有多少国家可以做到像中国这样以民为本,时刻为民着想?不能不说这是中国强大的表现。在世界上许多大国都被经济危机困扰的时候,中国居民的生活持续得到改善。中国不光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是经济大国,科学技术发展也突飞猛进,我们正迈进经济强国之列。最近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太空完美的交会对接,充分显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大进步。
通读《中国震撼》,我理解了中国崛起震撼世界的真正原因了。中国是始终以民生为大的国家,其发展强大是为了十三亿人口的共同利益,极具普惠特征。正是因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才能聚以民心,才能取得所有人今天看到的巨大成绩。所以,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中国崛起这个不争的事实。中国震撼是“文明型国家”超强文化底蕴的震撼,是真正的震撼,无国可比!
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人,秉承祖国的优良传统,学习他人长处,发扬自身优势是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不可缺少的精神品质。我们的奋斗依赖祖国,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我相信,依靠自己的发展模式,依靠自己的治国理念,依靠对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光大,加之我们每个中国人不懈努力地创新创业、拼搏奋斗,未来的中国一定会不断地给世界带来新的更大的震撼!
第五篇:《中国震撼》读后心得体会
读《中国震撼》有感
近一段时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刊登了专家学者们的书评文章,这些书评指向了同一本书——张维为教授所著的《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本书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开了《中国震撼》。作为走过100多个国家、专注研究现实政治的作者,张教授对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深刻的理论总结,文字通俗易懂,叙述清晰,许多论断不乏精辟独到之处,通读下来颇为畅快。
作者是深谙中国人谦虚谨慎、韬光养晦的秉性的,因此开卷第一章就从“不再误读自己”说起,总结了中国崛起这个不争的事实。告诉国人,中国发展时至今日,我们已没有理由缺乏信心。对于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这些目前中国存在的问题,作者也没有回避,而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对比分析,告诉我们这既是发展中的矛盾,也是许多发达国家还没有解决的普遍矛盾。与我们惯常思维不同的是,作者强调要先肯定自己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解决困难。的确,为百年屈辱史所累的国人当下的问题,就是太不自信。就像面对“半杯水”,很多人只看到空的一半,而看不到满的那一半。殊不知,困难是要解决的,但需要一步步来。正是有了发展,才能有谈下一步问题解决的资本。不肯定这一点,下一步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过去承认中国落后是实事求是,今天承认中国的巨大进步也是
实事求是的。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该做一些未雨绸缪的长线思考,我们需要新的大国意识,需要自己的话语权,需要更加理性从容的国民心态。中国崛起至今日,我们应该确立自己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文化自信。
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创了“文明型国家”的概念。他认为,今日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崛起。与此相对应的,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说明陈述了一个道理:“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取得过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对于这种说法,我深以为然。这不仅仅是一种振奋人心的说法,更是一种充分认识自我、是一种建立在在中国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和960万平方公里广阔疆域的与众不同的华夏大国的国情分析和当前历史阶段分析的基础上的必然结论。
如果说我国与诸多非西方国家在民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差异,我认为,那就是悠久历史所沉淀下的智慧“求同存异”与西方民主彰显自我所要求的“为我独尊”所导致的差异。这并非是说西方的形式民主多有不当,而是说当有其存在的基础,它的基础是一个个独立的民族个体,而非一个有着56个民族14亿人口的庞然大物。
诸多非西方国家,诸如前苏联、前南斯拉夫、菲律宾等等,包括现在的利比亚、叙利亚等等,采取程序民主以后的经历和遭遇验证这一点。在这些国家,由于原本存在着的种族、族群、宗教、地区、历史差异,“一人一票”制民主迅速撕裂了原有的伤口,使得本来就难以磨合的各种利益不同的群体摩擦升级,加速了社会的分裂和冲突。在贫困仍然困扰着的国家,文盲和穷人被轻易地拐走了他们的选票,转而为政治家族或者各政治利益集团所用。张维为一再强调政府的整合能力,在本身就有诸多矛盾且社会并不稳定的国家和地区,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我也深信不疑。
“文明型国家”的最大的智慧就是“求同”,因此我们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未来也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这正是小平同志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要义所在。
今年,是我们党90华诞,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党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正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崛起已不可阻挡,中国发展的道路虽然还会有曲折坎坷、充满风险,但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利用好自身优势前景依然一片光明。
董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