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11月中国近代史纲要辨析答案文档
辨析
1、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与西方不同,它主要有两个来源。1)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它的产生与西方不同,它不是像欧美国家那样,在原有手工业工厂比较发达的基础上,由手工工场主和包买商等演变而成,而是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2)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构成比价复杂。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他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甚至企图瓜分中国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军事侵略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是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第二是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第三是勒索巨额赔款,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3、《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思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设的纲领性文件。但它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他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因此,《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难以实现。
4、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1)洋务派为了解决创办军用工业中遇到的资金、原料和燃料及交通运输落后等问题。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共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2)这些企业使用机器,雇佣工人生产。其产品计价出售。民用企业多数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商人出资,承担企业的盈亏。因此,民用企业基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5、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以慈禧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保守势力的反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薄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他们就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第三惧怕人民群众
6、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1)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地位2)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
议院中,同盟会成员也占多数
3)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治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7、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因此它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1)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也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2)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大地主大官僚的政治代表袁世凯窃取,建立了代表大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权。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8、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运动1)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提倡资产阶级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封建愚昧;提倡民主主义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因此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运动2)而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是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提倡和科学除了自然科学外,仅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革命论。因此,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而言,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9、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先锋组织。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并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党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为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2)工人阶级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把工人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力量。二者通过中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努力而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3)而中国革命运动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不仅有工人运动,还有农民运动等等。如命题所说的那样,只能模糊党的性质。因此,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0、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之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不是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而是他在1924年国民大一大宣言中重新解释的以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为灵魂的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11、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
庞大的军队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的特务组织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运动,国民党政府还大力推行保甲制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政府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12、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县土地法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在井冈山土地法的基础上,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1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多数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李德、博古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是在中共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召开的,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4、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1)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七七事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15、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特殊的土地政策1)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农民同地主的阶级矛盾处在次要地位。为了团结最大多数中国人参加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减租减息政策2)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他们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以利于保障根据地的社会稳定,也有利于争取地主中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以完成民族抗战的历史使命
16、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渐转变为消极抗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渐转变为消极抗战
17、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三种建国方案1)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三种主要的政治
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是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是北洋政府,以后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2)抗战胜利后的三种建国方案: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主张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方案。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案。第三种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方案
18、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抗战胜利到《五四指示》前,继续延续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2)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3)1947年7月至9月,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9、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规定了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第二,规定了新中国的基本的民族政策。第三,规定了新中国的经济工作方针。第四,规定了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2)在1956年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前,《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共同纲领》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的规定。这项规定也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20、建国初期的没收官僚资本是具有两重性的事件。建国初期的没收官僚资本是具有两重性的事件。一方面,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意义来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意义来看:他又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2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资产阶级两个部分的政策是不同的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资产阶级两个部分的政策是不同的。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由两部分组成。即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党和政府对他们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对官僚资产阶级即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是把他们作为敌人,在政治上推翻他们的统治,在经济
上没收他们的资本。对民族资产阶级,是把它们作为朋友,在团结他们的同时,用和平的方法逐步地改造他们。因为他们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
2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因此,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3、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文化革命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实际。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5、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二篇:2012年4月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最先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A)A.冯桂芬B.薛福成C.曾国藩 D.张之洞
2.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兵工厂是(D)A.马尾船政局B.金陵机器局C.天津机器局 D.江南制造总局 3.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曾任主笔的报纸是(A)A.《时务报》B.《万国公报》C.《国闻报》 D.《湘报》 4.1898年3月,张之洞发表的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是(D)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人类公理》 D.《劝学篇》
5.1904年至1905年,外国侵略者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是(D)A.英法战争B.英俄战争C.日美战争 D.日俄战争
6.20世纪初,邹容发表的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著作是(B)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警世钟》 D.《猛回头》 7.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A)
A.《民报》B.《苏报》C.《民国日报》 D.《新民丛报》 8.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是(C)A.惠州起义B.河口起义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 D.《总统选举法》 1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D)A.“二次革命”的失败
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B.护国战争的失败 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11.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C)A.《孔乙己》B.《药》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12.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运动是(C)A.保路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五卅运动
13.1920年8月,陈独秀等领导建立的中国最早的地方共产党组织是(B)
A.北京共产主义小组B.上海共产主义小组C.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D.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14.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C)A.职工运动委员会B.中华全国总工会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5.1927年毛泽东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D.省港罢工委员会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C.“兵民是胜利之本”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6.从1930年到1931年,红一方面军在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开辟了(D)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B.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
17.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A)A.毛泽东B.周恩来C.张国焘 D.王稼祥
18.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B)A.古田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19.1938年5至6月间,毛泽东系统阐述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重要讲演是(B)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B.《论持久战》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 20.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D)A.彭雪枫B.赵尚志C.杨靖宇 D.左权 2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C)
A.民族资产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 22.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A)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党八股
2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经过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C)
A.1945年9月3日B.1945年9月19日C.1945年10月10日 D.1946年1月10日 D.地方实力派 24.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A)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 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 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25.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重大战役是(D)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6.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基础是(C)A.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B.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27.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B)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营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合作社经济 28.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国家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C)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公私合营 D.经销代销
30.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A)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 D.交通运输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主要文件有(CD)
A.《原道觉世训》B.《原道醒世训》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32.19世纪60年代,主张学习西方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包括(ABCD)A.奕诉B.曾国藩C.李鸿章 D.左宗棠
33.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有(ABC)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人类公理》 D.《变法通义》 34.1902年至1911年,中国各地先后发生的爱国运动有(ABC)A.拒俄运动B.拒法运动C.抵制美货运动 D.收回利权运动 35.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BC)A.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
C.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善后大借款” B.宋教仁被刺杀 D.张勋复辟帝制 36.1933年11月,发动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是(BD)A.冯玉祥B.蔡廷锴C.吉鸿昌 D.蒋光鼐
37.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的重大战役包括(ABCD)A.淞沪会战B.忻口会战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38.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ABC)A.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 C.中国人民英勇的民族抗争 B.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团结 D.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援 39.1956年至1957年,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积极成果有(BCD)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B.《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0.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实现(ABCD)
A.工业现代化B.农业现代化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的新阐释是什么? 答案:41.答案: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
1、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强调了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3、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了改善工农生活状况。
4、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42.1927年建立的国民党南京政权实行独裁统治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2.答案:
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2、为了镇压和消除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运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
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4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什么? 43.答案: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
44.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4.答案:
1、三反运动是指解放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2、五反运动是指建国初期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
45.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经济建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45.答案:
1、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道路。
2、提出用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
3、提出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4、确立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
5、提出要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46.答案:
1、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关系: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前提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47.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是什么? 47.答案:
1、是理论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汲取众多发展理论精华、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和时代要求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发展论。
2、是实践意义。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在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全面回顾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发展历程、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源的理论。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又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过程就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
3、是政治意义。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确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确定为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的方针,这使得全党、全国人民在工作方针上形成了一致,从而有利于我们在政治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民主集中。
4、是经济意义。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好字当头”,又为我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提供了机遇。
5、是社会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发展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在内的去全面发展,是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有利于形成自然、人和社会的良性、协调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6、是人文意义。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资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推动人的最终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坚持发展为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人文精神。
7、是国际意义。发展问题是全球问题,中国的发展既是中国内部的事,也是全球的事。中国的发展,一方面直接解决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问题,构成了全球发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还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保障。
8、是创新意义。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所实践的不同于先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发展道路的创新,这一创新对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都有众多的借鉴意义,当然,这一创新也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了全球的发展。
第三篇:2010年1月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试题及答案
2010年1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答案 A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1895年,日本迫使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答案C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答案D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4.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答案B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5.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答案C A.买办资产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6.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答案D A.兴中会的成立
B.华兴会的成立 C.光复会的成立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7.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是(答案C A.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宪法》
9.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答案B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毛泽东 10.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运动是(答案B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保路运动
D.五卅运动 11.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答案D A.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C.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2.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工人运动是(答案C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13.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是(答案A A.邓演达
B.梁漱溟
C.黄炎培
D.左舜生
14.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答案B A.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B.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D.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15.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答案C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16.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并同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于(答案D A.四川懋功地区
B.西康甘孜地区
C.甘肃会宁、静宁
D.陕北吴起镇 17.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答案D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8.1933年5月,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答案B A.东北抗日同盟军
B.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C.东北抗日义勇军
D.察哈尔抗日义勇军 19.1941年3月,在抗日民主运动中成立的民主党派是(答案D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中国青年党
C.中国国家社会党
D.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20.1938年,毛泽东发表的系统阐述抗日战争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著作是(答案B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持久战》 C.《论新阶段》
D.《论联合政府》
21.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双方举行了商讨和平建国方针的(答案A A.重庆谈判
B.西安谈判
C.南京谈判
D.北平谈判
22.国民党军队在1946年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大举围攻(答案B A.东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23.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是(答案C A.《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4.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的是(答案A A.邓小平
B.刘伯承
C.陈毅
D.粟裕
25.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是(答案A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26.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答案C A.1976年10月
B.1978年12月
C.1979年3月
D.1981年6月 27.中共十三大明确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答案A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四个坚持”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28.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答案D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海南经济特区
29.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答案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C.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D.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30.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答案C A.“三讲”教育的要求
B.“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的三民主义是指(答案ABD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本主义
D.民生主义
32.1913年至1922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进行的斗争有(答案ABCD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第一次护法运动
D.第二次护法运动 3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答案BCD A.主张社会革命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主张文学革命
D.提倡白话文和新文学
34.中国早期共产党组织出版的通俗工人读物有(答案ABCD A.《劳动界》
B.《劳动者》 C.《劳动音》
D.《劳动与妇女》
35.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三大政策是()A.联俄
B.联共 C.扶助农工
D.平均地权 答案ABC 36.1967年,在所谓“二月逆流”中与中央文革小组错误做法进行抗争的有()A.谭震林
B.陈毅 C.叶剑英
D.李富春
答案ABCD 37.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有(答案ACD 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B.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8.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答案ABCD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39.中共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答案AC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包括()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学校学生会
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答案ABD
三、4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社会制度的腐败。近代以来封建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经常压制人民的反抗斗争,力主避战求和,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2)经济技术的落后。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技术落后,导致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必然导致被动挨打。
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42.“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内容: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在部队中建立各级党组织并将党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
意义:是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43.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爱国官兵英勇抗敌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在抗战初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消耗了日军,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2)国民党爱国官兵,不畏牺牲,英勇抗敌,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例子有:台儿庄大捷、八百壮士守四行等。佟麟阁、赵登禹等高级将领壮烈殉国。
44.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使解放区出现了哪些新面貌? 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出现的新面貌主要是:
(1)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2)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3)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军,配合解放军作战,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和物力保证。
45.中共八大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出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1)经济建设上,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2)政治建设上,提出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加强民族团结;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制定完备的法律,建立健全的法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阶级局限性。
(2)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太平天国是以拜上帝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太平天国也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3)没有正确的政治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虽有反封建的意义,但没有实现的现实依据。(4)不能保持农民队伍的团结一致。农民意识导致农民运动领袖之间的内讧,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
(5)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缺乏理性的认识。
经验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47.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1)“三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三反”运动是指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这次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党的队伍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对于在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五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五反”运动是指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这场运动打击了不法资本家严重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的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
第四篇:2011年1月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D)A.永安建制
B.长沙战役 C.北伐失利
D.天京事变
2.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经理洋务的机关是(A)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B.江南制造总局 C.外务部
D.轮船招商局
3.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对抗维新变法的著作是(D)A.《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仁学》
D.《劝学篇》
4.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B)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鲁迅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B)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国民革命
6.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C)A.中共二大的召开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中国国民党二大的召开 7.1925年至1926年间,中国工人坚持16个月之久的罢工斗争是(D)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罢工
8.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了(D)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军政纲领》
D.《训政纲领》
9.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A)A.张学良
B.张作霖 C.冯国璋
D.冯玉祥
10.1930年8月,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A)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中国青年党 C.中国国家社会党
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1.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的重要会议是(C)A.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B.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 C.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赣南会议 12.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率先开始战略转移的是(B)A.红十五军团
B.红一方面军 C.红二方面军
D.红四方面军 13.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A.军事和组织问题
B.思想和作风问题 C.政治和军事问题
D.筹款和征兵问题
14.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鼐发动了抗日反蒋的(B)A.北京事变
B.福建事变 C.西安事变
D.皖南事变
15.1935年,北平学生在中共号召和领导下举行的抗日救亡运动是(B)A.国民会议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一二•一运动 D.一二•三〇运动 16.1937年,出任新四军军长的是(C)A.朱德
B.刘伯承 C.叶挺
D.陈毅
17.1937年,在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守上海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D)A.佟麟阁
B.赵登禹 C.戴安澜
D.谢晋元
18.1939年1月,国民党制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的会议是(C)A.五届三中全会
B.五届四中全会 C.五届五中全会
D.五届六中全会
19.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处于(A)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20.中国大陆基本解放和实现统一的标志是(C)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D.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21.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C)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22.1955年,毛泽东发表全面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经验的报告是(C)A.《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B.《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23.1959年,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的是(B)A.刘少奇
B.彭德怀 C.周恩来
D.邓小平24.1966年至1976年间在我国发生的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是(D)A.“大跃进”
B.人民公社运动 C.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D.“文化大革命”
25.1962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工作方向的会议是(A)A.“七千人大会”
B.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C.第一次郑州会议
D.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26.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D)A.1964年10月
B.1966年10月 C.1967年10月
D.1970年4月
27.1971年10月,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A.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恢复了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
C.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D.实现了中法关系正常化 28.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抓住时机发起了改善中美关系的(B)A.“篮球外交”
B.“乒乓外交” C.“网球外交”
D.“围棋外交”
2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B)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0.1990年3月,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C)A.《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D.《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3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有(ABCD)A.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B.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C.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
D.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32.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侵略者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是(AD)A.关天培
B.陈化成 C.海龄
D.邓世昌
33.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重要文件有(CD)A.《原道觉世训》
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34.到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建成的新式海军包括(ABCD)A.福建水师
B.广东水师 C.南洋水师
D.北洋水师
35.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学会主要有(BCD)A.兴中会
B.强学会 C.南学会 D.保国会
36.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发动的武装起义是(ABC)A.南昌起义
B.百色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37.在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于1928年和1929年主持制定了(AB)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五四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38.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整风运动中反对的错误倾向是(ABD)A.主观主义
B.宗派主义 C.自由主义
D.官僚主义
39.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CD)A.敌我之间的矛盾
B.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40.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有(ABCD)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汕头经济特区
D.厦门经济特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答案: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是和平统一和振兴中华
42.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三类代表人物。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主要由三种类型的人物所组成:首先,是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代表人物为李大钊、陈独秀。他们在五四运动之前,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在中国当时的思想界颇有影响。五四运动以后,他们由提倡“民主”与“科学”转而开始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了中国社会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代表人物为毛泽东、周恩来等。
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加入湖南起义的新军。1913 —1918 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秋,第一次到北京,开始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发表了《民众大联合》一文。1919年,第二次到北京,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籍。1920 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从此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还有杨匏安、蔡和森、瞿秋白、邓中夏、恽代英等。
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代表人物为董必武等。这些人原来与孙中山一起搞革命,后来逐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
43.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阐述的中日之间相互矛盾的四个特点。
敌我力量的强弱,是侵略或被侵略的基本条件,也是速胜或持久的客观基础。敌强我弱,决定了战争的不可避免;强弱悬殊太大,又决定了中国之不能速胜,战争必须持久。
敌退步我进步是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主要根据。日本虽强,但战争是退步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中国虽弱,但是进步的,进步性是支持长期战争、争取最后胜利的主要根据。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中国今日之抗日战争,就是在这种进步的基础上得到了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可能性。
敌小国我大国,是敌我能否支持长期战争的主要条件之一。战争是双方力量的竞赛。日本国度较小,人力、军力、物力、财力均感缺乏,是在先天不足的基础上进行战争的,经不起长期战争的巨大消耗。中国是个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是在雄厚的物质基础上进行战争的,战争愈持久,潜力愈能发挥,在持久战争中,能够赢得时间就能赢得胜利。
敌少助我多助,虽然是附随因素,然而它对战争的过程和结局能起重大影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由战争性质决定的。日本侵略中国,是不义之战,缺乏外援必将促使其加速走向死亡;中国是反侵略,是正义之战,又能得到广大的援助,则持久取胜将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
44.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
1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的而不是突然的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2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3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的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
45.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是非的主要标准。
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产力标准。社会主义社会也应当是这样。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民富国强。国强与民富,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如何增强国家的物质基础,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对于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十分必要和重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全社会成员过上好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这就是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总之,“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坚持了实践标准,又发展了生产力标准,是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行深入考察和思考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的意义及革命派的局限性 意义:
这场规模空前的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这场论战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 命的行列。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学说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局限性:
三民主义具有革命性,也具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民族主义主要打击清政府,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只是由于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主义才具有反帝的意义。民生主义反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但是只是按照平均地权的方法反对,没有能够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不具有反封建的彻底性,也就是说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的不足,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47.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
(1)重庆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 “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民盟李公朴、闻一多,杜斌丞等为此被国民党暗杀。)
(4)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都公开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答案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答:
(1)资本主义列强间激烈争夺引发了一战,战后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日本对华资本输出增加;1917,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新的反帝的革命战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一部分;1919共产国际成立,帮助中国建立了共产党,亚非拉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帝的民族解放运动。
(2)资本主义列强的争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1919年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进行民族解放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开始和发展。1929年到1933年,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互相配合,结成反法西斯联盟,抵抗日本的侵略,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开始想全世界扩张,在中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正确制定应对策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最终赢得了胜利。
2、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三者被称为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协定,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在经济上垄断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控制中国的财政金融。他们肆意的蹂躏我们的人民。
而封建主义通过地租,商业投机,高利贷资本,苛捐杂税等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官僚资产阶级利用政治特权,从事金融,商业投机,发行法币等,扩大自己的官僚资本,造成经济混乱,又对工业实行垄断性掠夺,使人民无法生存下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推翻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1)三种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与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与广大人民处于对立地位,主张实行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使中国继续走半殖半封的社会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两国中国之命运
继续半殖半封的旧中国,或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地主阶级与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被人民所唾弃,其反动统治也根本上被推翻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人民 共和国的方案逐步得到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认可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3)地主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连提出此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一个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道路.(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初步公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民主划清界限.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想结合的思想.2、为什么说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原因:分清敌友,团结真正的朋友,攻击真正的敌人 第二,走群众路线的方法 原因: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充分发动群众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以农村为革命重点,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这些是应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集体奋斗凝聚了集体的智慧。2、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连续出现 “左”倾错误? 原因:(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物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2)(主要原因)共产党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遵义会议表明革命的政党要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才能逐渐成熟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势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全民族抗战中!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避免奴役的厄运,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2)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
(3)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4)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全化建设和干部教育。
(5)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是片面的抗战路线,这种抗战路线在敌强我弱情况下是不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的。这是国军在正面战场屡战屡败的原因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功不可没!尤其是在抗战初期有效地遏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它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为共产党敌后开辟战场提供了便利条件。总的来说,国民党的抗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基本经验: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为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们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补惧怕战争。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作用:使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49年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愿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走人民革命的道路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2)第一,建立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下篇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的耻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他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2、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说明什么?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农业和手工业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在社会主义条件先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