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味觉文化的视觉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2 家常》浅析[范文]

时间:2019-05-12 01:3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尝味觉文化的视觉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2 家常》浅析[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尝味觉文化的视觉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2 家常》浅析[范文]》。

第一篇:品尝味觉文化的视觉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2 家常》浅析[范文]

SHANDONG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广播电视广告学A》

结课论文

品尝味觉文化的视觉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2 家常》浅析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广告学学生姓名:徐建华

学号:111218209

2任课教师:高慧艳

2014年6 月

品尝味觉文化的视觉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2 家常》浅析

摘要:在2013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收视大热并且引起吃货热议的狂潮之后,《舌尖上的中国2》在今年如期而至。作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巧妙地运用了镜头、光影、色彩、声音等视听语言符号,真实再现了中国美食的历史面貌、生态现状以及制造流程,尤其是细节的刻画让画面与声音语言更富有美感,实现了视觉交流上的“共通”原则,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情感共鸣。

关键字:镜头,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在《舌尖上的中国》的狂热之后,《舌尖上的中国2》在今年如期而至,这无异于是吃货的福音。据说《舌尖上的中国2》历时500天,经历150个拍摄地点,见证300多种美食,累积了1000小时的视频素材。这部纪录大片,让喜爱美食的观众大饱眼福。最难忘的是乡音乡情,最魂牵梦绕的是家乡味道。《舌尖上的中国2》以食物为窗口,通过解读中国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成功的引爆了国人的味蕾,更是触发了人们对家乡美食的无限回味。

下面,我将对《舌尖上的中国2》中《家常》这一集进行分析镜头技巧、解说词、声音及传播文化方面的分析。

一、镜头技巧分析:营造了强大的视觉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2》中除了让人垂涎三尺的各种食材之外,更让我们不禁津津乐道的便是它的拍摄镜头了。《舌尖上的中国》追求真实精美的画面。

在《家常》这一集中,节目组分别运用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

远景的运用:印象较深的是,在山西陵川那一段的开始与结束,纪录片中分别插入了太行山、陡峭山壁和田地作物。这种方法,让观众充分了解、体会到当地生活的自然环境与人物风情。在这种自然条件下,面食自然而然的成为当地的主要食材。还有就是,在远景的景别中,《家常》还运用了俯拍的拍摄方法,让太行山脉尽收眼底,包括玉米地的割收状况,满面的气氛融入。

特写的运用:此纪录片中,运用的最多的拍摄方法便是特写了。拍摄上采用微距摄影、两级镜头运用、小景别快节奏剪接等使这部纪录片彰显出独特的风格与魅力——把食物本身所具有的文理美感和对美食的垂涎欲滴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中,在四川吴僮那一段中,姑妈为其制作泡菜的过程令我记忆深刻。不为别的,单是其拍摄镜头的转换便是极佳的,体现出了大师的风范。在片子中,姑妈为其制作泡菜时,镜头首先展示了一下泡菜的罐子,随后,从罐子内底端开始仰拍,可以明显清晰的拍摄出新鲜食材入瓮的过程,不仅充分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而且使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后,镜头又侧拍罐子,使透明罐子内食材的放置顺序尽收眼底。同时,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仅不能体味到那种独特的泡菜味道,而且同时也顺道学会了泡菜的制作过程。

另外,镜头的时间把握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比如铺笋干那一段,吴女士把之前存着的铺笋干拿出来用热水泡过后做菜吃。片子中,镜头是铺笋干瞬间膨胀,但实际中应该是没有这么快的。这就是影视中时间恰当利用的典型代表。影视作品中内容所指涉的时间可以在蒙太奇的手法下有所调整。

二、解说词:画龙点睛之笔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类纪录片,通过观看可以感受到其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宣传与致敬,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中国观众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绪”。同时,《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现的美食、风俗人情等民俗文化也值得与全球观众共享。这里面,解说词的功劳不能忽略。解说词在描述食材、介绍背景的同时,合时恰当的宣传了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家常》中有一段解说词:

桌椅出现之前,中国人吃饭是分食制,经过了1400多年,才开始围桌合餐,即使是家常便饭,也要讲究座位和朝向1。

这段解说词出现在山西陵川那一段。分食制,是春秋战国及更早的时候,尚无桌椅等物,人们席地而坐,吃的时候将食物放在低矮食案或身边的地上,每人一份,各吃各的2。1400多年后,张家人合家在院子里吃饭,小辈们经过齐心协力的面食大战,制作出了来犒劳耕作的男人们午饭,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中国家庭依旧要遵循尊老的传统,让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坐在最让人尊重的位置。这一句话中就包含了分食制、尊老等中国传统文化。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解说词的讲述。纪录片中,叙述客体不唯一,且有转换,这使得《舌尖上的中国》摆脱了那种单纯的传述美食制作方法的狭隘的科教片模式。片子中,不仅有主持人旁白介绍食材的取制,还有当事人人物的自我描述,做西瓜酱的山东老太太,在节目中叙说儿女平时在外面打拼,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得以相聚,其借助主人公的视角传述了当代中国农村生活模式的现状——青年人在外面打工挣钱,老人在家照顾幼小的孩子。这使得《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将节目落脚点落在“舌尖”二字上,同时也落脚子在“中国”两个字上。摆脱了单纯的美食范围,上升到传播中国文化价值、生活价值方面。

同时,《舌尖上的中国2》中解说词的正在时态,也使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比如,在《家常》中,讲述了梦露从将要分娩到顺利生下宝宝两个月后的过程。《舌尖上的中国2 家常》解说词百度百科,分食制

在拍摄梦露将要分娩时在医院来回做运动预热时,我的心也是跟着波澜紧张的。后来,解说“两个月后,幸福的故事有了戏剧性的结尾——汉生的体重超标了。”诙谐幽默地体现出中国家庭中对孕妇的特殊营养照顾,同时也体现出小夫妻俩浓浓的爱,让人羡慕。

最后,叙述的全知视角也非常赞。这种叙述视角跨越所有的认为界限,像上帝一样去观看和讲述甚至能深入人的内心世界3。

三、声音:让你身临其境

细心地观众在观看时可能会发现,《舌尖上的中国2》中的声音简直是细致入微。比如,在放置碗筷时,碗与桌子碰撞的声音在片子中可以清晰的听到,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还有张家老人将玉米倒在簸箕上的声音,簌簌的,是大自然的声音。又如,在张家人在院子里一起吃面条时的声音,也很清楚,不仅让人体会到其美味。可见,节目组在这方面是非常之用心。

同时,《舌尖上的中国》的背景乐也是赞的,在合适的背景音乐的衬托下,以前在我们眼中普通平常的事务也显得高大上了起来,使气氛更加符合纪录片的主题。

四、传播中华文化

这部纪录片大气、和谐的展现中华美食的同时,落脚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其在故事架构上,主线铺陈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和一段由普通民众的点点滴滴的故事汇编成民间美食历史。

《舌尖上的中国2》在传扬中华文化方面的功劳我们不能忽视的。比如,在《家常》中,前面提到,在山西陵川一段中有尊老传统的显现,后来在梦露分娩前后的描述展现了中国现代“2+2+1”的家庭模式对刚出生的小宝宝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投入。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故事化叙事模式的运用,把跨文化传播中影像的力量发挥到近乎极致。《舌尖上的中国》酣畅淋漓地再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本土文化,这种与西方文化迥异的文化差异体现在片中表现的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背后体现的人生哲学。

总结

随着记录片艺术的不断改革进步,《舌尖上的中国》不再仅仅追求对一个完整事件的全称跟踪记录,而是在创作过程中追求纪录片主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即纪录片的主题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去呈现,而在故事中要突出一个主要的人物和他的命运发展。

《舌尖上的中国》运用影像的力量营造了一场文化视觉盛宴,它的成功经3 何建平.广播电视广告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59

验对于我国传媒界逐渐扭转国际跨文化传播市场“西强中弱”的格局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

致谢

最后,感谢高老师这一个学期在广播电视广告学中的教导,使我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又多了一种新的视角。也感谢高老师在学期末布置这篇论文,使我有机会这样细致入微的研究《舌尖上的中国》的镜头语言和解说词。

同时,由于论文的准备时间稍显不够,所以过程有点仓促,还请高老师批评指正。

第二篇:舌尖上的文化

舌尖上的美味文化

——郑州新东方烹饪大师观后感

一部大气中蕴含着感动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体会到了漂流于历史长河里的中华美食文化——纪录片里的每一个食材的选取,每一道主食的制作,每一种菜系的精华,每一座城池的人文饮食都在向人们述说着一个隽永的故事。有人说,他们是带着口水同时也是带着泪水看完的这部纪录片的。因为舌尖上的滋味带给人们的感动是那般的丝丝流转,那些为了获取食材辛苦劳耕的画面,那些氤氲着香气的温馨记忆,在一道道美食的表达中就那么的在不经意间被人们想起……

舌尖上的味道带给人们的不单单是享乐,严格来说,那同样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深刻的快乐之感,而这份快乐的制造者——厨师,也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去关注的故事主人公。因此,在《舌尖上的中国》里便有了《厨房的秘密》这一集。在《厨房的秘密》中,按照该纪录片的整体风格,故事依旧是从大江南北的那些最为质朴,最为真实的故事说起。这一集的故事述说了各种各样的厨房——温暖家乡里妈妈做菜的厨房,繁华都市中优雅高尚的星级酒店后厨,还有那传道授业的烹饪课堂上的名师厨房。

这一集里的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周赛群老师进行现场教学的课堂就给广大观众留下了一段感人的记忆:作为一名美食文化的“传钵者”,每一天里,周赛群都会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授业传道,试图把三十余年的经验悉数教给他们。虽然镜头前没有讲述,但为了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的练好基本功并尽快掌握更多菜品的制作方法,周赛群老师也倾注了很多的心血。

无论中国的美食怎样博大精深,如果没有继往开来的接班人来继续发扬光

大,那长久以来流传的舌尖之味恐怕也会有断绝的那一天。所以作为烹饪教育工作者,新东方烹饪教育的老师们自觉肩负起这样看似平凡却意义重大的使命。“想要交给他们的东西实在是很多,但是中国的菜肴是无穷无尽的,老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饮食文化瑰宝,而未来等待着后来人要做的,要承担的责任也很重。所以,我们的课堂就是要„受人以渔‟,让他们以此来传承这份荣耀。”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单金星大师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这位拥有50多年从业经验的古稀老人至今还坚守在灶台和讲台前,为的就是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这个课堂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与此同时,同学们也在为中华美食文化的继续发扬于无形之中贡献出了自己的点点力量。

让单金星大师感到欣慰的是,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孩子们都很勤奋好学,“他们真的是一群很努力学习的孩子!”单金星大师说。同样的,为了看到同学们不断的进步,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其他老师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思考与奋斗。

舌尖上的滋味带给人们的是最原始最真实的情感,《舌尖上的中国》更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了让这份温暖继续绵延,作为郑州新东方烹饪学校里的一名教育工作者们,我们会继续努力,教好书,育好人。

第三篇:舌尖上的中国2与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2》与文化

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毫无争议地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火爆程度直逼同期播出的电视剧。纪录片播出之后,连续数日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某购物网站的特产零食和食材的搜索量、销售量均创新高。这部“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情感”制作的纪录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缱绻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况味,也激起了每个异乡人内心深处的那一抹乡愁。

我们历来以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为傲,但在全世界跑步进入快餐时代的大背景下,曾经深谙美食之道的中国也未能免俗。我们每年要吃掉数百亿包方便面,我们点菜上菜吃菜都争分夺秒,我们的许多日常饮食都笼罩着化学的阴影„„然而,《舌尖上的中国》所推崇的饮食价值观,恰恰是与当前的快餐时代背道而驰的。它自始至终都在告诉观众,真正的美食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劳动,需要回归自然。这种温柔却振聋发聩的提醒,持续不断地刺激着我们已经麻木的舌头。

在这部以吃为主题的片子中,各具特色的美食变成了一个窗口,它让海内外观众能够借此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它在迎合我们的味蕾之时,也精准地击中了很多人心底潜藏的那份乡愁。中国人对吃的记忆是深植于基因中的,每个人的舌尖就是一个故乡,每个人的餐桌都给“家乡菜”预留了一个位置。在这部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各地美食生态的片子中,每个观众都能找到激起情感共鸣的元素。它也许是镜头扫过的家乡的风貌,也许是街头巷陌熟悉的乡音,也许仅仅是凝结着儿时记忆的一块臭豆腐。无意中被唤醒的乡愁,与每秒都不敢轻易错过的画面,产生了奇妙的共振。

《舌尖上的中国2》每一集都是一个个我们生活中朴实的故事构成的: 第一集《脚步》——【汗水中的苦辣酸甜】“路菜”是先人保存食物的智慧,进而被演化成标志性的中国美食。味觉记忆的强大,往往让人们对故乡食物的迷恋十分牢固,甚至被赋予“乡愁”这样的文学语汇。舌尖第二季分集《脚步》,将跟随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们,品尝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

第二集《心传》——【即将消失的美味】中国传统烹饪在手艺上无比神秘、繁复,它的传承和流变往往以家族或师徒的形式承载。《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分集《心传》,引领我们再次面向民间。寻找那些消失的和即将消失的美味。

第三集《时节》——【中国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不时,不食”是中国人饮食最重要的特征。在四季分明的国度,不同的时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分集《时节》,将通过捕捉节令美食,展现传统中国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表达我们对气候变幻的敏锐感知。

第四集《家常》——【家中的甜酸苦辣】古人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家常菜,在每日的煎炒烹煮中,蕴藏着中国人最平实质朴的生活期许与处世之道。《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分集《家常》,将走进一户户平凡人家,与他们一同品味日常生活中的甜酸苦辣。

第五集《秘境》——【隐秘美食】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有许多奇异丰盛的美食隐匿在山野之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分集《秘境》,将目光聚焦于隐秘在人们视线之外的鲜活民间美食,以及这些独特食物背后的多样生活。

第六集《相逢》——【食物与人的每次携手】生生不息的中国人用食物记录每一次聚散离合。《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分集《相逢》,记录食物与人的每一次携手,呈现中国人的相聚别离背后藏匿着的深切情感。

第七集《三餐》——【中国人的一粥一饭】日食三餐,夜眠六尺。一日三餐,对

于中国人来说蕴藏着人生的五味杂陈与酸甜苦辣。《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分集《三餐》,细品中国人餐桌上的一粥一饭。

第八集《花絮》——【则为拍摄花絮】《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一张张平平凡凡的脸孔,或饱经沧桑的,或不谙世事的;一个个平平常常的百姓家,背井离乡追逐梦想的,固守家园辛苦劳作的;一味味寻寻常常的地方菜,时蔬山货,鸡鸭鱼肉;而真正的美味,正是在这些庸常食材的煎炒烹炸中与你邂逅相逢的。

民以食为天;是人创造了那一款款舌尖上的美食,也让那一味味美食,在生命的延续中,一代代的传承着,创新着,绵延着。这喧嚣不息的人间烟火才是各色美味得以诞生的温床,没有了这人间烟火气,没有了这烟火岁月中的市井人家,也就没有了舌尖上五味各异的种种美食了。《舌尖上的中国2》,将一道道或活色生香或风情浓郁的传统美食,融于一个个温情脉脉的市井故事里,于一饮一啄的酸甜苦辣中,讲述着寻常人家的喜怒哀乐,伴随这有喜有悲的一段段人生故事,那些舌尖上的美味,于是又有了另一番能够品咋出红尘烟火气息的家常味道。这样的味道里,也许有闲暇时流泻出的一缕儿女情长;也许有默默相伴中的一份舔犊情深;也许有杯盘交错间滋生的那一点世味苍茫。。。而这些,不正是生活之于我们的那一份世道人心吗。

中国要走复兴之路,实现“中国梦”,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这个条件应该有一个基础:文化自知。

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这四国中,只有中国可以不加上“古”字,因为中国的文明历史没有间断过。即使在近代曾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始终没有亡国,中国的文化没有断层。

今天的中国人及其文化,对于5000年前生活于此的人们来说,是他们血脉相连、一脉相承的直系后裔。而今天的印度人、埃及人、两河流域人,与数千年前的生活于这些地区的人们及其文化,就没什么关系。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文化表现出了精密的连续性和强大的兼容性。《舌尖上的中国2》中,不同地理环境决定着饮食口味的差别,不同地域对饮食文化的演绎有着不同的风格,甚至历史事件和人物对在人们的餐桌上美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情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可以说,我们的周边一事一物、一言一行、一习一风,虽可能看似微不足道,或感觉习以为常,其实都受力于强大的文化磁场之中,连接着先人的智慧,传续着中华的文化。细微皆学问,动静即文章。

然而对于许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却对这样强大、细致、连续的文化不屑一顾,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开口是“自由”、闭口是“麦当劳”,从意识形态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不崇洋媚外,导致精神上受人所控,物质上被洋垃圾所骗,还沾沾自喜,自诩是“对文明生活的追求”。这是“文盲”的表现,文化的盲者。

所以,建设文化强国的路还很长,目前首先就要解决文化自知问题,利用新媒体,多方位生动直观地向世界,更要向国人自己,诠释文化织成的中国。

第四篇: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饮食民俗及其文化意蕴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 ——饮食民俗及其文化意蕴 历史11201班陆健

【摘要】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承载着许多食俗信息的美食类纪录片,通过展播全国各地特色美食,传递了中国人的日常食俗、节日食俗和特殊食俗信息,这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完美体现,是人们适生智慧的体现,而这些食俗背后,蕴含了中国人对于美食与文化、美食与生命价值的情怀况味与深刻思考。【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民俗;地域文化;美食

2012年5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时间播出,该片为央视播出的首部美食类纪录片,全片共分为七集。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七个主题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展现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很多关于美食的故事,展现了各种饮食习俗,并透过画面与声音传递了这些饮食习俗的文化意蕴。民以食为天,饮食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们生存的需要,更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满足了我们精神层面的需求。饮食民俗,是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形象化表现。《舌尖上的中国》信息量很大,传递了很多有关饮食的民俗信息。(一)日常食俗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北方以种植麦稷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麦子和水稻,加上玉米、高粱、小米、豆类等,构成了国人日常的主食。麦子一般制成面粉后做成馒头、烙饼、面条;稻米则一般做成米饭、米粥、糕点以及其他制品。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生活方式不同,对主食的加工制作方式也就不同。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各地的日常食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主食的故事》第一集中,首先介绍了山西襄汾县丁村的花馍——“一样面食百样吃”。因为山西是多山少川的省份,副食种类的缺乏使得当地人想方设法提高主食的花样。于是随着一代代人的智慧的积累,有了现在的“一样面食百样吃”的日常食俗。其主要表现是在主食的样式上做文章,通过做出各种花样的面食来提高家人食饭的兴致。北方有代表性的主食还有陕西绥德县老黄的黄馍馍。黄河流域种糜子的历史已达八千年之久,糜子一直成为当地人的家常主食。当地人的典型代表也即主人公老黄的黄馍馍就是用这种糜子做成的。由此可见当地人用这种糜子做成馍馍作为主食的习俗由来已久。纪录片中对于新疆的主食介绍选择的是馕。在新疆,当地人常年的主食是一种叫馕的饼,馕在古波斯语中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食物。馕是用源自西亚的优良物种小麦磨成粉做成的,是当地人喜爱的主食。新疆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馕便成了一天中最为惬意温馨的时刻。对于南方地区的主食记录主要是稻米以及各种米制品。纪录片对贵州黎平县的主食的记录是稻米。在介绍稻米的时候还穿插了当地人邻里结婚送礼的习俗,即挑一担稻米送到有喜事的人家,稻米上还要放上新鲜的鸡蛋。在贵州,还有其他的主食,纪录片里隆重介绍的是一种米制品——“汤粉”。再例如,介绍广州主食的时候主要介绍了“河粉”。在介绍河粉时还顺带介绍了一道当地名菜“干炒牛河”。“干炒牛河”是最能体现厨师厨艺的一道菜。南方广州地区除了爱吃米制品外,还爱吃一种面食——竹升面,北方的主食除了开头介绍的黄馍馍还有西安的肉夹馍、泡馍。而在西北地区则选择了闻名全国的兰州拉面。而在江浙一带的沿海地区,则还是由稻米做成的米制品为主食。纪录片里隆重介绍的是嘉兴粽子、宁波的年糕。最后,还隆重介绍了北京的饺子。《舌尖上的中国》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人和食物来拍摄这集《主食的故事》。看《舌尖上的中国》,不管你是哪里人,你都能看到自己家乡的最有特色的食物,勾起你童年的记忆,在外的游子就会热泪盈眶,在家的则会产生满腔的自豪感。(二)节日食俗 《舌尖上的中国》虽然没有专门讲述食俗,但是通过各种细节我们还是能够窥探出中华大地上不同的节日习俗。

在汉族地区,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要数春节。春节期间的饮食也是最丰富的,除夕之夜,全家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即使在外的人也要挤车赶船回家团聚。有些菜还具有象征意义,必须要吃。在《主食的故事》的最后,讲述的就是北京人白波全家在除夕夜吃饺子。饺子寓意更岁交子,除夕夜全家一起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无法替代的美味。除夕夜全家团圆边吃饺子边看春晚,是部分中国人最美好最幸福的事情。在《自然的馈赠》一集中讲述了东北渔把头石宝柱家的除夕夜“全鱼宴”。石宝柱是查干湖上最有威望的渔把头,冬天的时候他要带领当地人去查干湖上捕鱼。那里盛产鱼,他们对鱼具有浓厚的独特的感情,除夕夜的全鱼宴便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除夕盛宴。丰富可口的全鱼宴是当地人对来年的祝福,既是寓意年年有余,也是这些靠自然的馈赠生活的人们对自然最好的感恩表达。过了春节,即是元宵节,此时要吃汤圆。接下来是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冬至馄饨夏至面”,等等。这些节日食俗,历史悠久。《舌尖上的中国》在不经意问向我们传达了这些信息。在《厨房的秘密》这一集中讲述了广东顺德均安镇的重阳节食俗。在顺德均安镇,重阳节比春节要热闹,届时年轻人会抬着关公像,老人们会头戴茱萸游街。在傍晚,又会以村为单位举行大型村宴,热闹的村宴对提醒年轻人尊老敬老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许多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历法和年节。新疆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宗教节日,在《主食的故事》中讲述了在新疆库车县,人们用享受美食来过古尔邦节。

一年中除了按时序计算的共同节日外,具体到一家一户来说,每逢婚娶、建房、寿诞等吉庆日子,也会像节日一般热闹,其饮食习俗也非常丰富。在《主食的故事》中讲述了贵州黎平县地扪村吴顺义一家去禾仓取稻谷脱壳送给同村一户人家的事情。侗族地扪村的妇女在孩子满月时,婆家把结婚时置办的彩礼送到娘家来,新家庭才算成立。孩子满月时,同族女眷会挑篮提篓地送米,米上放上新鲜的鸡蛋,意喻新生命的诞生。这种节日习俗是非常具有民俗特色的,用食物来表达祝贺,不光是历史上食物缺少原因的遗留,更是对食物的敬重。在《主食的故事》中,还讲述了山西襄汾县丁村的过寿食俗。丁村卫金鱼大妈在老伴七十大寿的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寿宴当天的面条。在中国,面条是贺寿的象征,有一种解释是面条长而瘦,谐音“长寿”,于是面条当仁不让地成为喜欢讨口彩的中国人的生日主食。在丁村,生日宴会上有一项必须全村人共同完成的仪式。宴席上人们吃面前,必须先挑出一根最长的放到寿星公的碗里,等他吃下这碗带着全村人寓意长命百岁祝福的面条后,这场寿宴才算圆满。在这里,食物传达着长寿的祝福,传达着美好的祝愿。在陕西岐山县,老人做寿也要吃面,不过是一种臊子面。在当地,老人过寿,会请来秦腔剧团搭台唱戏,大家吃流水席,而臊子面便是席上的主角。据当地史志记载,臊子面起源于三千年前,它的饮食规矩是只吃面,不喝汤。总之,在中国,吃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这些不同的饮食习俗是对它的最好诠释,而每一种食俗后面必定是由更为厚重的传统文化为依托的。

(三)特殊食俗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域广阔的国家,很多地方有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特殊的历史条件,也就形成了特殊食俗。在《我们的田野》一集中讲述贵州从江县终年潮湿,为避免腐败菌的大量滋生,大部分鱼都要腌制保存。当地人认为辛辣可以帮助他们排出体内的潮湿。而木姜子独特的味道和山奈发酵出来的酸,也就成就了当地独一无二的酸汤鱼。这就是当地特殊的食俗之一。既造就了美味,又帮助自己适应了环境。还有就是从江县壮族村落下尧村的五色糯米饭。壮族地区的人们会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或者清明节时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把它看做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他们运用纯天然的植物的颜色来为糯米饭染色。这是一种极具特色的食俗,其中蕴含了壮家人的智慧与诚意。而离下尧村不远的苗族村落加车村,则活着一群对糯稻极具感情的“糯娃”——吃着糯稻长大的人。他们认为只有吃糯稻长大的人身上的肌肉才是结实的,力气才是大的。他们吃着糯稻,吃着禾花鱼,是即将老去的一代。这是对于即将消失的食俗的一种惋惜。在《我们的田野》里除了讲述面对高山获取食物的人们的特殊食俗外,还讲述了在深海里获取食物的人们的食俗。黄海北部的獐子岛周围2000 公里的海域,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海洋牧场。故当地有很多有名的海味名菜,其中包括鲁菜的当家菜葱烧海参。这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特殊食俗,而江浙沪地区的特殊食俗就是著名的大闸蟹。消费大闸蟹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城市,很多人都会在吃蟹的季节赶到上海来吃大闸蟹。上海坐落在长江人海口,是野生河蟹繁衍的起点。上海人吃大闸蟹严格地按照自然规律,即“农历九月母蟹最美,十月公蟹最肥”。这句俗语即是对这种特殊食俗的最好概括,是民间智慧的中体现。在海拔 3000~4000 米以上的高原,西藏藏族人民世代种植青稞,并以此为主食。青稞超强的耐寒性使它能够立足于环境恶劣的高原,成为当地人的主食。在高原上,由于低气压的作用,食物是不能被彻底煮熟的,所以人们必须先将青稞炒熟,再对其进行其他的加工。糌粑,是青稞作为主食的最终形式。青稞粉、酥油茶、大块的酥油以及奶渣,和糌粑是最佳搭配,这种富含热量的食物组合,源于高原生活的特殊要求。在寒冷的高原,人们需要借助饮食来补充生命的能量。这就是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特殊食俗,与平原地区有着截然的不同。

总之,不管是日常食俗、节日食俗还是特殊食俗,都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适生智慧的集中体现,是融人我们骨髓里的文化因子。而《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我们平常熟视无睹的饮食习俗用现代的方式表达出来,用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观众耳目一新,却又觉得非常熟悉,在心里引起共鸣。观众看到这些家常的美食,在流口水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地想到做这些美食的亲人母亲或者奶奶。

二、纪录片中的饮食民俗意蕴探究

美食不仅是美食,美食关乎精神,关乎文化。饮食文化之所以受重视是因为饮食和地理、历史、物产、种类、习俗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关联。透过饮食习俗,我们可以看到蕴藏在民众深处的文化,蕴藏在饮食习俗后面的民族心理。首先,《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表达饮食习俗,将美食与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它不仅仅是一部美食指南,更是一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主食的故事》一集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春节的意义。“每年晚稻成熟,就到了宁波人打年糕的时候。孩子们约好都从宁波回到村里来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这样围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难得的两三次。在这个颇为丰盛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孩子们最喜欢吃的年糕。做年糕是宁波人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以前宁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上几十斤至上百斤年糕,泡在冬水里储藏,从腊月吃到来年。”这是纪录片播音员的画外音,娓娓道来了宁波人吃年糕,回家团圆过年的的习俗。年糕寓意“成人吃了年年高兴,小孩吃了越长越高”之意。在年底开始的打年糕是对于新年的寄寓,是一种企盼,一种希望。“饺子是另一种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是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工业化流水线上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群体,依然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这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播音员用浑厚的男低音将这几段话娓娓道出,为观众深刻地解读了过年团圆对于国人的重要,过年的那些带着深厚寓意的食物在人们心中的沉重分量。无论是节日里还是平日里,中国人吃饭一般都采取“会食制筵席或小范围的共食制”,中国人无论会食或共食,都围坐于饭桌,饭桌成了交流情谊、信息和即席评论菜肴的场合,既亲切又轻松,富有人情味。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你如果有心的话你会注意到我的每个故事基本都不是一个人,都是有一个人际关系在里面,阿亮的部分也故意在他们家集体工作的时候录了全家人的镜头”,《舌尖上的中国》导演任长箴说:“这些镜头显得无意,但其实他们都是体现人情味的,要比一个人孤单单地在那个地方存在要有意思得多。”可见,导演并不是随意抓取这些镜头来拍美食的,而是抓住了中国人的民俗心理,并且刻意去体现并放大这种心理,故而深刻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理,使得纪录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次,从价值层面来看,美食是与生命韧性有关的民间日常生活意象。因为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吃与生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在《五味的调和》一集讲述了广东汕头市姚镜鸿在冬节来临之前做糖葱薄饼。在姚镜鸿看来,祖传的糖葱薄饼手艺是他赖以为生并且养活全家的手段,他希望这门手艺在他的家族里代代相传。在达濠古城苏州街里的阿植的鸭脯店也在冬节前忙着制作熏鸭,年轻的阿植想的是如何寻找投资,扩大店面。在阿鸿和阿植那里,美食就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手段。獐子岛周围海域工作的深潜工作人员,也以寻找收获美味来讨生活,当然还有云南香格里拉县的单珍卓玛与她的妈妈靠辛苦劳作来寻找松茸赚钱生活,吉林查干湖上的捕鱼人等等。在他们看来,吃与生是分不开的。这些民俗文化更多地体现在当地人对食物的敬仰,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然规律的遵守,而这是他们的祖先传下来的,是一种融人到血液里的文化精髓。

《舌尖上的中国》取材于平常百姓的生活,调动起老百姓自己的记忆,诉诸情感,让人们觉得既真诚又真实,这也是它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纪录片的结束语称:“在不同地域,中国人用各自的智慧,巧妙地从自然界获取美味。这一切都来自他们对上天的敬仰和对土地的眷恋。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正是这样一种扎根于土地,游走于民间的平易近人却又意味隽永的味道,让观众为之沉醉。

第五篇: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饮食民俗及其文化意蕴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

——饮食民俗及其文化意蕴

历史11201班 陆健

【摘 要】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承载着许多食俗信息的美食类纪录片,通过展播全国各地特色美食,传 递 了中国人的日常食俗、节 日食俗和特殊食俗信息,这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完美体现,是人们适生智慧的体现,而这些 食俗背后,蕴含了中国人对于美食与文化、美食与生命价值的情怀况味与深刻思考。【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民俗;地域文化;美食

2012年5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中央电 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时间播 出,该片为央视播出的首部美食类纪录片,全片共分为七集。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七个主题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展现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很多关于美食的故事,展现了各种饮食习俗,并透过画面与声音传递了这些饮食习俗的文化意蕴。民以食为天,饮食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们生存的需要,更因其具有 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满足了我们精神层面的需求。饮食民俗,是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形象化表现。《舌尖上的中国》信息量很大,传递了很多有关饮食的民俗信息。

(一)日常食俗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北方以种植麦稷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麦子和水稻,加上玉米、高粱、小米、豆类等,构成了国人 日常的主食。麦 子一般制成面粉后做成馒头、烙饼、面条;稻米则一般做成米饭、米粥、糕点以及其他制品。由于各地的 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生活方式不同,对主食的加工制作方式也就不同。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各地的日常食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主食的故事》第一集中,首先介绍了山西襄汾县丁村的花馍——“一样面食百样吃”。因为山西是多山少川的省份,副食种类的缺乏使得当地人想方设法提高主食的花样。于是随着一代代人的智慧的积累,有了现在的“一样面食百样吃”的日常食俗。其主要表现是在主食的样式上做文章,通过做出各种花样的面食来提高家人食饭的兴致。北方有代表性的主食还有陕西绥德县老黄的黄馍馍。黄河流域种糜子的历史已达八千年之久,糜子一直成为当地人的家常主食。当地人的典型代表也即主人公老黄的黄馍馍就是用这种糜子做成的。由此可见当地人用这种糜子做成馍馍作为主食的习俗由来已久。纪录片中对于新疆的主食介绍选择的是馕。在新疆,当地人常年的主食是一种叫馕的饼,馕在古波斯语中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食 物。馕是用源自西亚的优良物种小麦磨成粉做成的,是当地人喜爱的主食。新疆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馕便成了一天中最为惬意温馨的时刻。对于南方地 区的主食记录主要是稻米以及各种米制品。纪录片对贵州黎平县的主食的记录是稻米。在介绍稻米的 时候还穿插了当地人邻里结婚送礼的习俗,即挑一 担稻米送到有喜事的人家,稻米上还要放上新鲜的鸡蛋。在贵州,还有其他的主食,纪录片里隆重介绍 的是一种米制品——“汤粉”。再例如,介绍广州主 食的时候主要介绍了“河粉”。在介绍河粉时还顺带介绍了一道当地名菜“干炒牛河”。“干炒牛河”是最 能体现厨师厨艺的一道菜。南方广州地区除了爱吃 米制品外,还爱吃一种面食——竹升面,北方的主食除了开头介绍的黄馍馍还有西安的肉夹馍、泡馍。而在西北地区则选择了闻名全国的兰州拉面。而在江浙一带的沿海地区,则还是由稻米做成的米制品为主食。纪录片里隆重介绍的是嘉兴粽子、宁波的年糕。最后,还隆重介绍了北京的饺子。《舌尖上的中国》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人和食物来拍摄这集《主食的故事》。看《舌尖上的中国》,不管你是哪里人,你都能看到自己家乡的最有特色的食物,勾起你童年的记忆,在外的游子就会热泪盈眶,在家的则会产生满腔的自豪感。

(二)节日食俗

《舌尖上的中国》虽然没有专门讲述食俗,但是通过各种细节我们还是能够窥探出中华大地上不同的节日习俗。

在汉族地区,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要数春节。春节期间的饮食也是最丰富的,除夕之夜,全家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即使在外的人也要挤车赶船回 家团聚。有些菜还具有象征意义,必须要吃。在《主食的故事》的最后,讲述的就是北京人白波全家在除夕 夜吃饺子。饺子寓意更岁交子,除夕夜全家一起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无法替代的美味。除夕夜全家团圆边吃饺子边看春晚,是部分中国人最美好最幸福的事情。在《自然的馈赠》一集中讲述了东北渔把头石宝柱家的除夕夜“全鱼宴”。石宝柱是查干湖上最有威望的渔把头,冬天的时候他要带领当地人去查干湖上捕鱼。那里盛产鱼,他们对鱼具有浓厚 的独特的感情,除夕夜的全鱼宴便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除夕盛宴。丰富可口的全鱼宴是当地人对来年的祝福,既是寓意年年有余,也是这些靠自然的馈赠生活的人们对自然最好的感恩表达。过了春节,即是元宵节,此时要吃汤圆。接下来是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冬至馄饨夏至面”,等等。这些节日食俗,历史悠久。《舌尖上的中国》在不经意问向我们传达了这些信息。在《厨房的秘密》这一集中讲述了广东顺德均安镇的重阳节食俗。在顺德 均安镇,重阳节比春节要热闹,届时年轻人会抬着关公像,老人们会头戴茱萸游街。在傍晚,又会以村 为单位举行大型村宴,热闹的村宴对提醒年轻人尊老敬老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许多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历法和年节。新疆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宗教节 日,在《主食的故事》中讲述了在新疆库车县,人们用享受美食来过古尔邦节。

一年中除了按时序计算的共同节日外,具体到一 家一户来说,每逢婚娶、建房、寿诞等吉庆日子,也会像节日一般热闹,其饮食习俗也非常丰富。在《主食的故事》中讲述了贵州黎平县地扪村吴顺义一家去禾仓取稻谷脱壳送给同村一户人家的事情。侗族地扪村的妇女在孩子满月时,婆家把结婚时置办的彩礼送到娘家来,新家庭才算成立。孩子满月时,同族女眷会挑篮提篓地送米,米上放上新鲜的鸡蛋,意喻新生命的诞生。这种节日习俗是非常具有民俗特色的,用食物来表达祝贺,不光是历史上食物缺少原因的遗留,更是对食物的敬重。在《主食的故事》中,还讲述了山西襄汾县丁村的过寿食俗。丁村卫金鱼大妈在老伴七十大寿的前几天就开始准备 寿宴当天的面条。在中国,面条是贺寿的象征,有一种解释是面条长而瘦,谐音“长寿”,于是面条当仁不让地成为喜欢讨口彩的中国人的生日主食。在丁村,生日宴会上有一项必须全村人共同完成的仪式。宴席上人们吃面前,必须先挑出一根最长的放到寿星公的碗里,等他吃下这碗带着全村人寓意长命百岁祝福的面条后,这场寿宴才算圆满。在这里,食物传达着长寿的祝福,传达着美好的祝愿。在陕 西岐山县,老人做寿也要吃面,不过是一种臊子面。在当地,老人过寿,会请来秦腔剧团搭台唱戏,大家吃流水席,而臊子面便是席上的主角。据当地史志 记载,臊子面起源于三千年前,它的饮食规矩是只吃面,不喝汤。总之,在中国,吃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这些不同的饮食习俗是对它的最好诠释,而每一种食俗后面必定是由更为厚重的传统文化为依托的。

(三)特殊食俗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域广阔的国家,很多地方有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特殊的历史条件,也就形成了特殊食俗。在《我们的田野》一集中讲述贵州从江县终年潮湿,为避免腐败菌的大量滋生,大部分鱼都要腌制保存。当地人认为辛辣可以帮助他们排出体内的潮湿。而木姜子独特的味道和山奈发酵出来的酸,也就成就了当地独一无二的酸汤鱼。这就是当地特 殊的食俗之一。既造就了美味,又帮助自己适应了 环境。还有就是从江县壮族村落下尧村的五色糯米饭。壮族地区的人们会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或者清明 节时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把它看做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他们运用纯天然的植 物的颜色来为糯米饭染色。这是一种极具特色的食 俗,其中蕴含了壮家人的智慧与诚意。而离下尧村不远的苗族村落加车村,则活着一群对糯稻极具感情的“糯娃”——吃着糯稻长大的人。他们认为只有 吃糯稻长大的人身上的肌肉才是结实的,力气才是 大的。他们吃着糯稻,吃着禾花鱼,是即将老去的一代。这是对于即将消失的食俗的一种惋惜。在《我们 的田野》里除了讲述面对高山获取食物的人们的特 殊食俗外,还讲述了在深海里获取食物的人们的食 俗。黄海北部的獐子岛周围2000 公里的海域,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海洋牧场。故当地有很多有名的海味名菜,其中包括鲁菜的当家菜葱烧海参。这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特殊食俗,而江浙沪地区的特殊食俗就是著名的大闸蟹。消费大闸蟹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城市,很多人都会在吃蟹的季节赶到上海来吃大闸蟹。上海坐落在长江人海口,是野生河蟹繁衍的起点。上海人吃大闸蟹严格地按照自然规律,即“农历九月母蟹最美,十月公蟹最肥”。这句俗语即是对这种特殊食俗的最好概括,是民间智慧的中体现。在海拔 3000~4000 米以上的高原,西藏藏族人民世代种植青稞,并以此为主食。青稞超强的耐寒性使它能够立足于环境恶劣的高原,成为当地人的主食。在高原上,由于低气压的作用,食物是不能被彻底煮熟的,所以人们必须先将青稞炒熟,再对其进行其他的加工。糌粑,是青稞作为主食的 最终形式。青稞粉、酥油茶、大块的酥油以及奶渣,和糌粑是最佳搭配,这种富含热量的食物组合,源于高原生活的特殊要求。在寒冷的高原,人们需要借助饮食来补充生命的能量。这就是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特殊食俗,与平原地区有着截然的不同。

总之,不管是日常食俗、节日食俗还是特殊食俗,都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适生智慧的 集中体现,是融人我们骨髓里的文化因子。而《舌尖 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我们平常熟视无睹的 饮食习俗用现代的方式表达出来,用大众乐于接受 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观众耳目一新,却又觉得非常 熟悉,在心里引起共鸣。观众看到这些家常的美 食,在流口水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地想到做这些美食的亲人母亲或者奶奶。

二、纪录片中的饮食民俗意蕴探究

美食不仅是美食,美食关乎精神,关乎文化。饮食文化之所以受重视是因为饮食和地理、历史、物 产、种类、习俗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都 有关联。透过饮食习俗,我们可以看到蕴藏在民众深处的文化,蕴藏在饮食习俗后面的民族心理。首先,《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表达饮食习俗,将 美食与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它不仅仅是一部美食 指南,更是一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主食的故事》一集 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春节的意义。“每年晚稻成熟,就到了宁波人打年糕的时候。孩子们约好都从宁波回到村里来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这样围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难得的两三次。在这个颇为丰盛的餐桌上,自然少 不了孩子们最喜欢吃的年糕。做年糕是宁波人庆贺 新年的一种传统,以前宁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上 几十斤至上百斤年糕,泡在冬水里储藏,从腊月吃 到来年。”这是纪录片播音员的画外音,娓娓道来了宁波人吃年糕,回家团圆过年的的习俗。年糕寓意“成人吃了年年高兴,小孩吃了越长越高”之意。在年底开始的打年糕是对于新年的寄寓,是一种企盼,一种希望。“饺子是另一种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 食,尤其是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 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工业化流水线上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群体,依然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这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 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播音员用浑厚的男低音将这几段话娓娓道出,为观众深刻地解读了过年团圆对于国人的重要,过年的那些带着深厚寓意的食物在人们心中的沉重分量。

无论是节日里还是平日里,中国人吃饭一般都采取“会食制筵席或小范围的共食制”,中国人无论会食或共食,都围坐于饭桌,饭桌成了交流情谊、信息和即席评论菜肴的场合,既亲切又轻松,富有人情味。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你如果有心的话你会注意到我的每个故事基本都不是一个人,都是有一个人际关系在里面,阿亮的部分也故意在他们家集体工作的时候录了全家人的镜头”,《舌尖上的中国》导演任长箴说 :“这些镜头显得无意,但其实他们都是体现人情味的,要比一个人孤单单地在那个 地方存在要有意思得多。” 可见,导演并不是随意抓取这些镜头来拍美食的,而是抓住了中国人的民俗心理,并且刻意去体现并放大这种心理,故而深刻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理,使得纪录片获得了巨大 的成功。

其次,从价值层面来看,美食是与生命韧性有关的民间日常生活意象。因为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吃与生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在《五味的调和》一集讲述了广东汕头市姚镜鸿在冬节来临之前做糖葱薄饼。在姚镜鸿看来,祖传的糖葱薄饼手艺是他赖以为生并且养活全家的手段,他希望这门手艺在他的家族里代代相传。在达濠古城苏州街 里的阿植的鸭脯店也在冬节前忙着制作熏鸭,年轻的阿植想的是如何寻找投资,扩大店面。在阿鸿和 阿植那里,美食就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手段。獐子岛周围海域工作的深潜工作人员,也以寻找收获美味 来讨生活,当然还有云南香格里拉县的单珍卓玛与她的妈妈靠辛苦劳作来寻找松茸赚钱生活,吉林查干湖上的捕鱼人等等。在他们看来,吃与生是分不开的。这些民俗文化更多地体现在当地人对食物的敬仰,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然规律的遵守,而这是他们的祖先传下来的,是一种融人到血液里的文化精髓。

《舌尖上的中国》取材于平常百姓的生活,调动起老百姓自己的记忆,诉诸情感,让人们觉得既真诚又真实,这也是它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纪录片的结束语称:“在不同地域,中国人用各 自的智慧,巧妙地从 自然界获取美味。这一切都来 自他们对上天的敬仰和对土地的眷恋。一位作家这 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正是这样一种扎根于土地,游走于民间的平易近人却又 意味隽永的味道,让观众为之沉醉。

下载品尝味觉文化的视觉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2 家常》浅析[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尝味觉文化的视觉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2 家常》浅析[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1 对扬州人来说,上午喝茶皮包水,下午洗澡水包皮,如果再听一场评话,便是平凡而精彩的一天。就像那些动人的故事,听过千遍也不厌倦,寻常的衣食住行中,传统日复一......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范文大全)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事物也随之进步,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支撑物食粮。 上世纪,怎样获得一家老小的粮食是令人绞尽脑汁的,而现代社会面临的大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一:《舌尖上的中国—脚步》观后感《舌尖上的中国——脚步》观后感数计院 郑海龙2011031508 第一集“脚步”,没有再如上季那般,那样精致庄重地介绍每一种......

    舌尖上的中国策划

    舌尖上的中国 一、 活动背景; 《舌尖上的中国2》共分为《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七集。其中将包括,“狮子头”、枫镇大肉面、......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共在......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2014-04-28 广告也疯狂 广告也疯狂ID:guanggaocrazy 我们是来看广告的,请不要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中......

    舌尖上的中国文案

    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精彩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 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