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孩子缺乏自我精神 社会浮躁磨灭雄心壮志
中国孩子缺乏自我精神 社会浮躁磨灭雄心壮志
这是一个清晰的年代,尖利的现实足以激活每个人的痛感;这是一个暧昧的年代,理不清过往,辨不明未来。搜狐读书•文化2011年问道学界专家、文化名人,以期通过他们解密中国社会文化,让芸芸众生看个清楚,来个痛快。
问题:个人理想与世俗价值观冲突时,如何避免左右为难?
刘瑜:年轻就是你有时间做实验,你有时间挥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生目标不是你要做成一件什么样的事,而是你要做什么样的人,这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标。
在30岁之前没有人生目标不奇怪,重要的是把你手头的事情做好,比如把一两年所要做的事情规划好,这样的话自动一步带一步,会像滚雪球一样,会到达非常好的境界和非常好的状态。反而你立志30岁就要买房子或者40岁就要挣到4000万,你会活的非常拧巴,因为你是活在紧张的状态里面,而不是享受做事的状态里,反而你会活的很累很恐惧,万一达不到那个目标怎么样。但是如果你追求做事情的美好状态,享受做这个事情的状态,中国的孩子特别缺乏的一点是发现你自己的精神,总是家长告诉你或者老师告诉你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或者这个社会主流的价值是什么,你应该怎么怎么做。更好的状态是发现你自己,发现你自己爱做什么,你擅长做什么,你的兴趣点在哪里,你充满激情的做这个事情。而且我相信如果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事情,一般来说你会更成功,比那种非要拧巴的追求你不爱做但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事情,你会更成功。
所以长期的目标、规划在我看来都是扯淡,更重要的是发现你自己,追求做人的境界比做事的成功更重要。
2011理想国沙龙论坛 主题 时代的青年还是青年的时代
梁文道:我常常看到很多年轻人在问答环节会说梁文道你能不能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正确的去做什么什么事。后面有些人会说你能不能引导我们年轻人的正确的做事方法。我只有在大陆才会遇到这么多年轻人这么主动的要求比他年纪大的人来引导他。
梁文道:我大学毕业之前都过着很不时代青年的青年生活,不上课,不教功课,每年都差点被退学。与此同时也不参加学校的学生运动,也不关心社会运动,有时候连报纸都不看。也没有去玩人家很喜欢的青年活动,什么攀山、独木舟。也没有做那些很标准的青年工作,开始想毕业后的工作、怎么样买房子、买车这一类的东西,就在混。忽然之间到了研究院的时候我变了张铁志那样,不知道转换怎么完成,现在想起来也许我学苏克会好一点的下场。
刚才讲到最精华的年轻人,在韩国人有一个“768时代”,韩国学院中的精英分子,这代人后来没有再从事社会运动,台湾学院时代是NGO时代,他们可能进入商界,做了什么东西出来?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韩流,韩国电影、韩国音乐、韩国动画、韩国漫画,三星这种公司十年前国际二流,现在全球最大,这里面最骨干的精英就是当年的所谓学院时代,有一整代最精华的人在学院时代爆发出来注入社会里面把韩国带上去。当然我们不要学人家,我们有中国模式。
下面时间看看在场的年轻朋友有什么意见跟问题,请随便提出。
提问:各位老师好,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时代与青年,刚才各位老师主要还是围 绕青年怎样通过自己的历练来影响这个时代。这个时代除了思想和我们生活中的工具,通讯工具以及电脑这样的查询工具以外,我们这个时代到底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东西呢?
许知远:当然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匮乏和丰富的关系,你怎么面对选择的问题是最核心的问题。而且这个时代有一个鲜明的特征,物质上的极大丰富和精神上的匮乏,同时是集体声音高度兴起,个人声音高度微弱,这样两种力量的并存带来非常多的困惑。困惑是每代人都要面临的问题,我们充满了对教条的渴望,所有面对多元选择和困惑的时候,都有内心巨大的焦灼和彷徨犹豫失措的过程,而这些失措的过程是人生最珍贵的,你不要跳过这个失措的过程。
提问:如何解决思想比较开放的青年跟父母的关系。我是一个追求理想的青年,我可以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也不在乎物质条件,也不在乎自己跟父母沟通上的障碍,但是我的父母可能由于我的一些想 法太过于新潮,他们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现在在大学里面不会跟他们交流很多,但是以后进入社会做自 己想做的事情,他们还在为我担心,我无法与他们沟通,但是他们的身体状况在逐渐的恶化,他们在担心,这个矛盾很难去调和,我无法与他们沟通,我也举很多例子,他们当时会感动,但是过一段时间依然告 诉你要走其他人的路,一定要按他们说的做,你不能这样。
梁文道:我非常能够想象你的处境,很多年轻人有,每个时代都有,当他们想 走自己道路的时候,父母会给他很多的其他建议、命令,甚至措施已经给了出来,大家都很恼火,怎么办。我常常听到很多年轻人跟我讲说现在这一代压力很大,就像昨晚单向街的朋友说有房子问题、有车子问 题等,你叫我怎么关心社会,我还能做些什么,我还有什么选择,等等等等。
在我看来这些问题每一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总会有他们那个时代给他们的压力、责任。我成长的年代在香港也是,所有同学像大陆年轻人一样,毕业之后想着买房子、买车子,但是我们很少会 跳出那个时代来想为什么一定要买房子、买车子,我到现在都没房子、没车子,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我死了吗?我活的好好的,我今年40岁,仍然没车没房,仍然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为什么人不能没有车没有房而活的好好的,我搭地铁、搭公交为什么不可以?如果你的女朋友爱你的房子和车子多于你,你干吗要跟她在一起?有必要吗?
今天在大陆我们年轻一代,我不是要鼓励你们学我们做的这些选择,因为我太了解你们 的压力应该比我当年在香港还要大,你们有太多的苦楚是我不能明确知道,但我可以模糊感觉到。但是我们要培养自己抗压力,没错,社会压力很多,每代都有压力,但是你多能置外于那个压力,这是你可以培养自己的地方,你有多想过自己的生活。这时候必然要牺牲很多东西,牺牲什么?不知道,也许牺牲你的工作,像刚刚铁志讲他的学长,台大是多优秀的学校,像铁志、杨照他们中学念建国中学,大学念台大,在北京像是中学念北京四中,大学念北大、清华。但是他上那一步之后,他宁愿放弃学位,赶我出校无所谓。我真的不知道值不值得,但是我觉得年轻人的定义就是,年轻人是一种花得起的 年纪,年轻人好象没钱,其实他有很多钱,花得起。牺牲得起,付得起代价,还有机会。像我这个年纪,你让我放弃一切,我会想很多东西,我爸我妈怎么办,想一大堆事。一个人年纪越大他的视野越来越窄,但是年轻人不是,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前面怎么走,你还有很多的时间可以花,你还有很多的精力可以花,你可以浪费。
很多人说浪费青春不好,我觉得浪费才是青春的本质,青春必然要浪费,老人就不能浪费了,像我们这种中年人真的要精打细算,年轻干吗不浪费?当然要浪费。坐几小时车,早上排队那么久坐在这干吗?人家说你浪费时间、浪费青春,你浪费的起,你等于是,爷就是有钱,没别的。但是说回父母的问题,我完全同意,那真的是很难过的事情,有时候父母给的压力是最难最难避免的,尤其万一您父母身体不好,甚至您父母的身体不好是由于您的韧性的话那该怎么办?我身为一个佛教徒,我相信因缘,那也许因缘注定,你被给定的条件限制不同,有人可能生下来身体某些残障,有某些缺陷问题,这都是每个人面临的不同的条件环境。而所谓做人的智慧,在这么多条件限制跟环境的局限里面,怎么样摸索出能够在自己的想法跟这一切的条件满足间找到平衡的办法,这是每个人活下来的功课,每 个人生存下来的功课,这是你的功课。
我的建议是,我不能准确告诉你,也许你应该先照顾好家人的健康状况,如果你真的有一番很远 大的志向,有自己想法的话,你可以把它在一定妥协的状况下保留起来,你不要想着将来毕业之后马上就 要进入社会怎么怎么样,其实我没觉得有那么紧张,我没觉得毕业之后马上就要找工作,马上要买房子,我从来不建议大家这么做,尤其是中国年轻人,每人都觉得必然要买房,要急着找工作,好象都觉得必然 如此。
我觉得好奇怪,这个国家好像有很多必然性,必然要这么做,偏偏这个国家变的多快。30年前、30 年后变的多大,你今天觉得一定要买楼,你知道过几年楼市是什么状况吗?你怎么知道它不会垮?你怎么 知道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你那么着急买车,你怎么知道过几年油荒怎么面对。世界变化这么 剧,中国变化这么急剧,而每个人居然觉得有些事情是必然要做,是不变的,这是很奇怪的人生规划。所以我建议你要有自己的雄心壮志,永远看着前面,但是还是可以做一定的条件上的妥协处理,照顾家人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也真爱他们的话。
提问:说青年的路走一步算一步,跟我的想法非常类似。人对黑暗都有本能的恐惧,我们未来没有明确目标的话,我们的内心也会感到恐惧,当我们看到周围人已经确立自己的目标,他们要考研、要出国,这时候我内心会恐惧,因为我知道我的方向在哪,我知道我的路会走很长,但是我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怎么样。我想问一下刘瑜老师,身为一个青年,当我有这样一个想法的时候,应该怎样克服自己内心的这种恐惧。刘瑜: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生目标不是你要做成一件什么样的事,而是你要做什么样的人,这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其他的,你通过什么事情或者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到,那都是次要的,甚至是技术性的问题。对我来说,当然我年纪比你们大一辈,我年轻的时候也没有特别具体清晰的目标,文道说青春是浪费,我想到另外一个表述类似意思的词,就是实验。
年轻就是用来做实验,你可以试不同的目标。我碰到一些年轻人,想去NGO做一段时间,看看是否适合。我去英国的时候,欧美学生跟中国恰好相反,如果有一个小孩跟我说今年夏天去高盛银行实习,他会辩解说我不是一味挣钱的人,仅仅想体验生活。那也没关系,就去体验挣钱的生活也不是羞愧的事情。我的意思是说,NGO也好,或者经商也好,或者愿意考公务员也没有什么不好,或者去乡村当志愿者老师等等。我特别同意文道说的,年轻就是你有时间做实验,你有时间挥霍。
我以前跟朋友说,在30岁之前没有人生目标不奇怪,重要的是把你手头的事情做好,比如把一两年所要做的事情规划好,这样的话自动一步带一步,会像滚雪球一样,会到达非常好的境界和非常好的状态。反而你立志30岁就要买房子或者40岁就要挣到4000万,你会活的非常拧巴,因为你是活在紧张的状态里面,而不是享受做事的状态里,反而你会活的很累很恐惧,万一达不到那个目标怎么样。但是如果你追求做事情的美好状态,享受做这个事情的状态,中国的孩子特别缺乏的一点是发现你自己的精神,总是家长告诉你或者老师告诉你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或者这个社会主流的价值是什么,你应该怎么怎么做。更好的状态是发现你自己,发现你自己爱做什么,你擅长做什么,你的兴趣点在哪里,你充满激情的做这个事情。而且我相信如果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事情,一般来说你会更成功,比那种非要拧巴的追求你不爱做但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事情,你会更成功。所以长期的目标、规划在我看来都是扯淡,更重要的是发现你自己,追求做人的境界比做事的成功更重要。
提问:中国在过去一百年中它的悲剧也是一次次的时代对于年轻人的利用和绑架。当然中间出现了特别短暂的、特别美好的让后来人特别向往的80年代诗歌理想主义时代。“青年”这个词在这个时代重新跃入我们视野的时候是通过微博,我自己突然有一天用微博的时候,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一条微博转发量十万甚至更多,你看转发量和评论量比例如此可怕,当然转发就是力量,但是证明人们被新工具绑架。在开放、信息化的时代怎么去避免对青年的绑架。
刘瑜:我同意我们要关注技术的发展对人的内心产生的影响,但是一个健康的内心在一定程度上和公共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互联网的存在以及博客和微博的时代,使中国有了更大的公共生活的可能性,微博、博客这种媒体的兴起,使我们有了关心公共生活、参与公共生活、讨论公共生活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健康和完整心灵的前提条件,虽然不是充分条件。我们对一个问题的诊断一定要看中国现状,中国现状就是大家在一个私人生活过度膨胀和公共生活过度萎缩的现状里面,互联网的出现是一件好事。
当然我不是说它一定能够唤醒民众或者启蒙民众,仅仅是说它使这种唤醒和启蒙有了一种可能性。而且我不认为互联网的存在仅仅是技术或者工具,刚才这位同学说大转发率,我不觉得它仅仅是信息交流和信息传播的渠道,它同时也是进行公共协商的渠道,它不但让我们的声音传出去,而且能改变我们很多想法。有人说你看一个微博,它也许是片面的,甚至是没有道理的,甚至是很傻的,但是在转发率比较高的微博里面,你把所有评论看下来,在这个问题上能达到观念的温和的平衡点,如果你把不同意见吸收进来。这是一个开放的,有可能实现的讨论平台,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件好事。
提问:我想问刘瑜老师,您觉得现代的年轻人如果自由的话,他们所寻找的是怎样的自由,或者他们应该怎样行使这种自由的权利。
刘瑜:实践自由肯定是学习的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年轻人都能利用最好的方式来实践。在我看来比较好的实践自由的方式,比如你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你去了解这个世界上好的东西,你去读那些好书,听好音乐。当然,一旦有自由,必定是硬币有两面,有的人用自由来吸毒,也许他有自由说很多脏话,或者他有自用无所事事,自由肯定会被多种方式实践。但是从不好的或者鱼龙混杂的实践自由的方式,慢慢变成更积极、更好的实践自由的方式,这肯定是学习的过程。
前一段我采访美国的政治哲学家,他说他不太喜欢那种所谓的消费主义者式的自由观,我们可以选择读或书,看好的电影、电视,我也可以选择看垃圾电视节目、吃垃圾食品,如果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就是你理解自由的全部的话,它可能带来完全相对主义的价值观,在他看来这是非常危险的东西,他更推崇康德式的自由观,比如你喜欢吃香草味的还是巧克力味的冰淇淋,如果你选择香草味,在康德看来,我可以选择吃冰淇淋,或者用买冰淇淋的钱帮助穷人,我克制战胜自己的欲望这才是康德式的自由。从消费主义者式的自由观进展到康德式的自由观,战胜自己原始欲望的自由肯定是学习的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达到比较高的境界。而且为了达到高的境界要容忍比较低的境界,不可能只是硬币的一面。
提问:昨天我和我的两位同伴参加了下午底层社会的讲座,之后我们去西单,我们三个人吃了39块钱一小碗冰淇淋去谈论中国底层社会的问题。今天说的是时代的青年,有一些我认识的人,他们并不在乎去付出或者奉献,或者为之而牺牲,但是我们很怕走到错误的甚至不可能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很多同学之所以关注政治是因为我们看到很多让我们情感上觉得非常不可接受的事情,因此产生非常强烈的情绪,如果现在要做的事情,比如民主或者西方化的词汇,最终带来更残酷的伤害的话,对于我们来说不可接受。我们主流观点所提到的市场保证自由,国家保证公平,是不是一条在中国可以走的路。
刘瑜:你说到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一个国家实行所谓的自由民主制是不是有社会的条件,另外一个问题是中国是否已经具备了这样的问题。在前一个问题上我同意你的看法,假如在一个族群分裂、经济极其萧条、自然条件也很恶劣,你是不是可以移植民主过去,我也表示怀疑。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现在的条件是否具备或者是否往那个方向走,我个人倾向于比较乐观的看法,我看过一些资料和数据,中国人均购买力GDP已经6000多,和80年代末期台湾、很过购买力GDP大致相当的,包括像苏东在80年代末期人均购买力GDP大致相当。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有没有3亿的中产阶级,我觉得不差那么远,中国的教育水平低,中国的大学生也非常多。
有一个理论是民主制度在一些国家能够存活、在另一些国家不能存活的关键因素是宽容的成本有多高,一旦你这个国家资源丰富到一定程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你宽容的成本会降的很低,说白了不是说我们两个必死一个这个社会才能维持下去,不需要你死我活的斗争,大家都有饭吃,不过你吃大碗我吃小碗的。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社会结构的变化上已经往那个方向前进了,包括拿中国和苏联东欧比的话,苏联在90年代出政治和经济同时转轨,在经济转轨相对过半的时候进行政治转轨,这个带来的风险前者显然大得多。我部分同意你的看法,但是对于中国现在的条件如何还是可以讨论的。
梁文道:如果吃着39块钱的冰淇淋讨论这个问题,可能有人说你真的关心底层应该把39块钱捐给他们。但是恩格斯和马克思讨论问题的时候都在喝香槟,因为恩格斯很爱喝香槟。这不是问题,问题是你除了吃冰淇淋之外你对社会做过什么,如果你真关心的话可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拿几十块钱捐什么都可以,所以你不用太自责。时间问题让台上每位嘉宾最后用两分钟说自己的感想或者回应。
刘瑜:我跟年轻人接触比较多,因为我在学校里。现在年轻人身上最让我感到不安的一点,我觉得年轻一代里面,当然他们有非常美好的一面,有非常单纯的一面,但是有让我不安的一面是垂头丧气,中国80后、90后里面这种气氛弥漫的很严重。现实可能没有那么好,但是也没有那么糟,还是有很多行动的空间,虽然我们要去争取更多的自由,但是如何利用你手里已有的自由也是非常重要的命题。讲到我个人的经历,我从十几岁到现在,我精神上是一个倒生长的过程,我十几岁的时候,当时我在江西一个小城市的名不见经传的中学里面,我当时属于未老先衰的状态,我对这个世界是浑浑噩噩的状态,对它没有反思、没有好奇心,我不但不去想公共生活,政治、国家、国际、社会、诗歌、小说,我甚至连金庸和琼瑶都不读,我当时读的就是高考物理、数学、语文习题集。
到了上大学以后,北京毕竟是大地方,你的视野会更开阔一点,身边有朋友读尼采等等,再后来我出国。刚才许知远说的一句话我特别不同意,他说30岁以后你对这个世界没有好奇心,我恰好相反,我从30岁左右开始才真正对身边的世界,对自己的国家以及自己国家以外的国家有好奇心。比如经济学家报道肯尼亚的骚乱,我会了解肯尼亚这个国家是怎么回事,这个国家什么样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使得他们国家选举出现那么一个状况。比如伊拉克、阿富汗,包括我们自己身边种种的事情。大家不要畏惧年龄的增长,年龄的增长有可能是给你提供更多的理性反思身边环境的机会,这是我对青春的理解,就是这种好奇心、这种反思能力、这种求知欲,只要你保持它你就永葆青春。时代考验青年、青年创造时代,相信你自己。
第二篇:中国缺乏工匠精神
1、中国缺乏“工匠精神”
几年前到巴西,一位华侨朋友告诉我,这里的许多商店都在卖中国货,很便宜,不过„„“不过什么?”在我连连追问下,朋友有点窘迫地回答:“就是质量,似乎差一点„„”“举例、举例”“譬如,圆珠笔,买一大把,不是不出水,就是漏,结果把孩子们的书包、课本、衣服都弄脏了。当地人直摇头。”朋友的话,让我脸上觉得有点发烫。
真没想到,在2016年1月4日召开的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也发出了同样的诘问。他说:“我们的钢铁产能已经过剩(库存积压到了极限),可为什么却生产不了圆珠笔的‘圆珠’?”
这是真的吗?我泱泱大国,军舰火箭卫星都造得出来,小小圆珠又算个啥?
诸位看官,您还真别不信,这小东西目前还真得全靠进口!人们要问,是什么导致了这等荒唐?怎么才能避免出现类似的咄咄怪事呢?
其实,对这些问题,李克强总理不但在问,而且也在努力予以回答。我们在他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找到答案。问题的症结不是别的,就是在今日中国之国民身上非常缺少一种叫做“工匠精神”的东西。工匠精神并不神秘。说穿了,就是精、益、求、精4个字。只要我们能把这4个字融会贯通,让精益求精成为每个生产环节和每个管理监督层面上的每个人的工作精神、劳动态度、质量意识、服务观念和职业道德,把违背精益求精的一切行为模式视为工作乃至生活上的底线和警戒线——这世界上还有13亿中国人办不到的事情吗?完全可以这样设想,目前中国在经济“换挡期”所遭遇到的种种供给侧方面的难题,都可以在“工匠精神”的孵化中得到相应的破解;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在产业转型产品转型工艺转型中所渴望的那种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质的飞跃”也不会可望而不可即。同样,有了“工匠精神”,中国消费者在大量购买国外产品中所表现出的人性化个性化需求还会迟迟得不到满足吗?
话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要让“工匠精神”在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扎下根,扎住根,却绝非易事。笔者所说的“扎根”是指使“精益求精”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内在素质。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没有长久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推进,恐难奏效。其根本原因,或者说与之抗衡的力量恰恰来自我们的历史传统,来自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生活和劳作方式,在数千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形成与固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一种田园牧歌式、豆架瓜棚式、桑麻耕读式的松弛怡然随意,早己嵌入了我们的民族性格。老舍先生曾将这种散漫随便不认真的性格形容为“汤泡饭”。而要改变、打乱或更新这样的散漫随便,呜呼!非一日之功。
如果我们把在自然经济中形成的农业社会的生活理念视为“工匠精神”的潜在阻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那种对金钱赤裸裸的膜拜与渴望的社会氛围,那种毫不掩饰不顾一切地试图迅速发财的急切心态,则会彻底瓦解“工匠精神”。浮躁的确是工匠精神的大敌,而由贪婪的欲火作背景,以投机取巧为时尚的浮躁则是一切精益求精价值观和生活原则的死敌!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要想在一切生产领域树立“工匠精神”,就必须首先以强力手段制止那些毫无道德约束和信用底线的非法牟利行为;强力制止目前依然大量存在的,手法不断翻新的制假造假活动。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让“工匠精神”得以健康生长的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事实上克服浮躁,并在各行各业形成严谨、认真、好学、钻研的社会风气是培育和滋养工匠精神的最佳土壤和最好的孵化器。
万物同理,如果我们把“工匠精神”再扩展开来,将其宽泛地归结为一种认真细致严谨精准的工作态度,那在今天的中国又有哪个地方、哪个行业、哪个岗位、哪个人不需要这种“工匠精神”呢?习近平主席在谈到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时,曾提出要“精准发力”。他在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也曾反反复复强调要“精淮扶贫”。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而广之地联想到,实现社会组织管理协调的精准精细同样也是国家治理水平现代化的一部分。可见,不仅是在普通经济领域,即便是在国家的决策部门的决策领域,也同样需要有“工匠精神”,它的认真和一丝不苟。写到这里,想到了毛泽东的一句老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第三篇:中国缺乏工匠精神:真的要向日本德国学习?
中国缺乏工匠精神:真的要向日本德国学习?
自今年“两会”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之后,“工匠精神”一夜之间火了起来,成了挽救当前处于困境中国制造业的一根救命稻草。这个带着古早味的词之所以会引发强烈关注,原因很简单,连总理都不得不承认,中国缺乏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说到工匠精神,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日本制造、德国制造。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一直是全球企业的标杆。他们生产的产品以优秀的工业设计和经久耐用的品质,享誉全世界。就连“苹果教父”乔布斯,也曾是索尼的忠实拥护者。据韩国中央银行报告,世界上迄今持续存在200年以上的企业一共有5586家,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更有7家企业历史超过了1000年;超过200年历史的长寿企业在欧洲也不少,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他们长寿的秘诀就在于秉承着更严谨的“工匠精神”治理企业。德国作为一个拥有8000万人口的国家,却拥有2300多个世界级品牌,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国和大国,德国企业中大量技能娴熟的工匠,是其中当之无愧的“隐性功臣”。德国企业家认为:“一个优秀的工匠,和科学家没什么两样”。在德国,奔驰、宝马、西门子等诸多企业里,很多高管都是工匠学徒一步步实干出来的。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德国前总理施罗德,青少年时期就是一名瓷器工匠的学徒。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如果一个人被称为工匠,这意味着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是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他曾说:“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 在纪录片《寿司之神》里,小野二郎捏了八十年寿司,从食材到制作,一直到入口的瞬间,精雕细琢,说到原因,絮絮叨叨就四个字:“职人精神”。▲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和他的团队与之相比,我们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有5家,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中国是奢侈品消费大国,但至今中国却仍没有一个被世界认可的本土奢侈品品牌冒出头来。近年来,中国游客蜂拥赴日爆买马桶盖和电饭锅,对“海淘”趋之若鹜,更是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与世界一流制造之间的差距。中国为何缺乏工匠精神?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并不缺乏工匠精神,历史上能工巧匠层出不穷。中国有个成语叫“匠心独运”,说的就是中国最受人敬仰的匠师鼻祖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也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再往近了说,2015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里,也介绍了不少拥有顶尖技艺的一线技术工人。最近的热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那些从事珍贵古漆器、镶嵌、织绣、木器、青铜、瓷器、书画修复的文物修复师,也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匠人情结和工艺魅力。中国缺乏尊重“工匠精神”的文化中国历史上的能工巧匠,曾创造了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国人对工匠心存偏见,甚至看不起,认为工匠只是靠手艺吃饭的人,往往将他们与文化程度不高,从事苦、累、差等职业联为一体。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当工匠,工匠群体的人数锐减。此外,在制造业领域,工匠的职级和待遇普遍偏低,这无疑挫伤了工匠群体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被长期忽视时,工匠的传承成了大问题,老一辈靠手艺吃饭,到年轻一代很少有继续传承的。很多我们引以为傲的流传下来的老字号正在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传统工艺正在消失,后继无人,更遑论发扬壮大,品牌的声誉和美誉度在变质、消失。在当代世界著名品牌榜中,来自于中国的品牌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投机取巧摧毁了“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中国人并非先天不足,而是后天发育不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不少企业都热衷于赚快钱,喜欢做“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而获利的事情,以低成本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人们普遍陷入浮躁和投机取巧心态。长期以来,为了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导致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得技术条件难以满足要求,追求质量有心无力。李克强总理曾沉痛地说,中国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却因为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连圆珠笔的“钢珠”都要进口。还有一个很经典的段子:针对生产线上出现的空包装现象,中国工厂拿电扇把空包装吹走了事,而美国企业却斥巨资研究解决。段子可能是虚构的,但背后反映的却是“中国制造”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正是由于缺乏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态度,缺乏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的精神,“中国制造”留给人们的印象只有粗制滥造。大量价廉质低的仿冒品、山寨货一度将中国钉在“最大的特色就是山寨文化”的耻辱柱上。没有“工匠制度”就没有“工匠精神”中国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早已赢得“世界工厂”的称号,这里不缺产品,更不缺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但至今仍然无法与国际制造业强国相比,缺乏“工匠精神”是表面化的解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工匠制度”的缺失。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也曾经历过粗制滥造的阶段,但德国通过“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德国制造质量蜕变;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促使日本制造打开了欧美和全球市场。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我们既需要“大国工匠”等榜样的激励,但更离不开政府的高效作为: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花大力气营造现代制造文明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当前,在“中国制造”做大做强的机遇与挑战面前,绝大多数的企业意识到了工匠的重要性,更意识到了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工匠精神就是专注,用一生的时间钻研,成功就是一生做好一件事。” 万科领军人物王石说,“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把一个产品当成艺术,当成生命去做。” 华帝少帅潘叶江号召“华帝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成为华帝的工匠,代表华帝的品质和尊严”。如今,工业化、“互联网+”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内涵和精神却不会变。能够在风雨中岿然不动的,或者风雨过后看到彩虹的,永远是那些坚持自我、坚守“工匠精神”的人。
第四篇:中国现代社会的工匠精神
中国现代社会的“工匠精神”
正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工匠者,乃精雕细琢之人,一颗细腻心,两只勤劳手.。在很多人眼里,能吃苦,耐得住寂寞,死心塌地的干一件事就是工匠精神。其实在很多时候,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激情进取、拼搏创新、快乐工作、自信自强、诚信互利、严谨、严格、求实、求是-------这就是工匠精神的所在。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正是追求极致的精神,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
工匠在过去的眼界中是专注,踏实,精益求精的一类人。而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拥有同样精神的互联网人,更是让世界尊崇。最重要的是,工匠精神是要投注心力达成卓越,坚決否定投机取巧,即使那么做可以省下些许支出,也絕不妥协。具备工匠性格的家族企业,会尽全力让自己成为佼佼者,並且尽力維持佼佼者的地位。這些企业投入心力,希望未来能够继续经营,所以非常重视永久和投入。這些企业希望能永远都站在技术领先的地位,也会在公司政策、态度和经营宗旨中,清楚表明這种想法。抱持工匠精神的家族企业为了要能一代接一代,持续达成並且提升品质水准,会投入极大的资源。
在现代社会,工作,从表面上看,只是简单的为了生存,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但细细地想想,工作更是一个积累自己能力、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不工作就不可能拥有完整的人生。所以说,工作是一块基石。当我们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努力工作的时候,我们就已在起跑线上赢了别人,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匠人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也指有相当写作水平的人.这些人往往是追求更高的技术,或艺术境界,所以一般是说一个人对某种技艺或艺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匠人精神是只要专注、踏实地做好一件物品,哪怕只是一枚螺丝钉,也能获得成功。匠人精神的第一要素是乐趣和热情。智路从九岁直到今天,除了生病以外,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他说:“我喜欢反复的日常生活。我不喜欢休日。我在工作的时候最快乐!”我想,他之所以完成这么伟大的业绩,正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工作。《论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句话明确概括了匠人精神的第一要素。
匠人精神的第二要素是坚持不懈。孔子曰:“学如不及。”求知永无底止。这不限制于某一特定范围,而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在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可以发现那些不断研究、探索,在某一领域上独辟蹊径的人。孔子先生就是一位代表人物。像他自己说的“学如不及”一样,当许多弟子向他求知时,他一生从不骄傲自满,而不断地学习、积累并总结经验。
匠人精神的第三要素是坚强和忍耐。我们一般把那些通过不断的努力超越一般境界的人叫做“匠人”。但我们周围缺少真正称得上“匠人”的人,是因为成为匠人,需要千秋万代的时间,需要经历种种痛苦和挫折。勇敢地直面困难,坚强地走出困境时,才能达到匠人的境界。
有很多例子证实了工匠精神的意义。例如世界上工匠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仔细观察意大利的工业企业就会发现,“豪华游艇”,“超级跑车”,“奢侈品”,“数控机床”,“高端厨具”等等产业非常发达。这些产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小批量制造,甚至是单独定做,同时以手工业为主,并且十分强调“纯手工打造”,对工人的技能要求非常非常高。在单一产品上精益求精,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高昂的成本。并且销售对象以高端商务人士和富豪为主。生产的这些产品,凝结了劳动者的大量心血,事实上已经很接近艺术品了,劳动者介于普通工人和艺术家之间,被称之为工匠。这些工匠对自身的工作极为认同,甚至一个家族好几代人都是工匠,同时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由于以上的原因,工匠非常重视技能的传承和产品细节的琢磨,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工业强国地位。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
工匠精神并不神秘。说穿了,就是精、益、求、精4个字。只要我们能把这4个字融会贯通,让精益求精成为每个生产环节和每个管理监督层面上的每个人的工作精神、劳动态度、质量意识、服务观念和职业道德,把违背精益求精的一切行为模式视为工作乃至生活上的底线和警戒线——这世界上还有13亿中国人办不到的事情吗?完全可以这样设想,目前中国在经济“换挡期”所遭遇到的种种供给侧方面的难题,都可以在“工匠精神”的孵化中得到相应的破解;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在产业转型产品转型工艺转型中所渴望的那种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质的飞跃”也不会可望而不可即。同样,有了“工匠精神”,中国消费者在大量购买国外产品中所表现出的人性化个性化需求还会迟迟得不到满足吗?
话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要让“工匠精神”在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扎下根,扎住根,却绝非易事。笔者所说的“扎根”是指使“精益求精”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内在素质。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没有长久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推进,恐难奏效。其根本原因,或者说与之抗衡的力量恰恰来自我们的历史传统,来自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生活和劳作方式,在数千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形成与固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一种田园牧歌式、豆架瓜棚式、桑麻耕读式的松弛怡然随意,早己嵌入了我们的民族性格。
如果我们把在自然经济中形成的农业社会的生活理念视为“工匠精神”的潜在阻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那种对金钱赤裸裸的膜拜与渴望的社会氛围,那种毫不掩饰不顾一切地试图迅速发财的急切心态,则会彻底瓦解“工匠精神”。浮躁的确是工匠精神的大敌,而由贪婪的欲火作背景,以投机取巧为时尚的浮躁则是一切精益求精价值观和生活原则的死敌!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要想在一切生产领域树立“工匠精神”,就必须首先以强力手段制止那些毫无道德约束和信用底线的非法牟利行为;强力制止目前依然大量存在的,手法不断翻新的制假造假活动。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让“工匠精神”得以健康生长的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事实上克服浮躁,并在各行各业形成严谨、认真、好学、钻研的社会风气是培育和滋养工匠精神的最佳土壤和最好的孵化器。
中国的工匠精神体现在哪里?手机或者其他大规模生产的东西?并不是,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并不能体现工匠精神。那中国到底有没有工匠精神呢?
举个例子,中国铁路人。回首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的发展模式,中国高铁已经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近几年的不断开拓创新中,独占世界铁路发展的鳌头。从美丽的海滨到苍茫的戈壁,从广袤的平原到隽险的山川,从南方清秀的江湖丘陵到东北极寒的冰天雪地,一条条高铁线宛如一条条巨龙盘旋在神州大地,一列列高速动车组仿佛一道道光束穿梭在山河百川之中。
中国高铁的先进科技水平全世界有目共睹,能建设于各种地形,能适应各种气候环境。正是具备这样的优点,李克强总理才会多次在外交场合上自信地向各国宣传推销中国高铁。
为什么起步较晚的中国高铁在短短十来年间发展如此迅猛,科技水平已超过了拥有五十多年高铁发展历史的日本等发达国家?笔者认为,真是中国铁路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中国高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世界领先的质变。从线路建设到车辆制造,从行驶运营到检修养护,铁路人在原有的科技水平上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并将自己严谨、耐心、专业、敬业的优秀品质投入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
中国是制造大国,却不是制造强国。反映出中国制造业还缺乏创新力度,许多产品还不够先进、高端。勤劳、智慧的华夏民族从来不缺乏“工匠基因”,相信,在未来,烙上“工匠精神”印记的中国高铁和中国其他制造业定能更华丽地走向世界舞台,开拓更广大的国际市场。社会需要工匠精神,企业需要工匠精神,个人需要工匠精神,生活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修行。你和我,都在修行。我们,都在修行。
第五篇:第十五章中国的茶文化精神及社会功能
第十五节
中国茶文化精神及社会功能
茶文化与儒学、佛教、道教的关系。
要求: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基础、内涵,儒释道对茶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了解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内涵及对创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第一节 中国茶文化精神的起源
茶的物性中有真、和、静、淡的一面,茶味清苦,茶性平和,具有俭朴、清纯、和静的属性。这与中国人的传统特性是一致的。
由于茶具有的这种茶性,使得历代爱茶之人对茶有了特殊的感情,投入很多的精力去研究茶,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思想、理念与茶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精神,也可以称为“中国茶道精神”。最早把精神理念方面的内容融汇到饮茶艺术中去的,就是被称为茶圣的唐代茶人陆羽,所以我们要追溯茶文化精神的根源,就要从陆羽等古代茶人说起,前面我们讲过陆羽和他的《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在陆羽的同时代和后代茶人也为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形成作出了贡献。下面介绍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位历史人物。
陆羽(公元733-804年),湖北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活到了72岁。陆羽是个弃儿,根据陆羽后来自传所说,是三岁时被遗弃在竟陵西湖边龙盖寺附近的。是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发现了他,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于是老和尚就把弃儿抱回寺院收养了他,准备将来培养成为佛门弟子,因为在寺院里喂养不方便,老和尚就把他交给老朋友李孺公寄养。
关于陆羽的名字的来历是这样的:智积和尚发现陆羽时是在湖边,一阵大雁的叫声引起积公的注意,顺着雁叫声走过去,看见几只大雁正用翅膀遮盖着一个小孩儿,小孩脸上有一块疤痕,智积和尚开始叫他小名“疾儿”,后来积公根据周易算卦为弃儿起名字,卦曰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意思是鸿雁渐渐地落在地上,于是起名姓陆名羽,字鸿渐。这就是后来一代茶圣陆羽。
这个故事很可能是根据陆羽的名字出自易经而杜撰的。
关于陆羽的名字,还有一些名字。除了小名疾儿,在李孺公家寄养的时候,李家有个比陆羽年龄稍大点的女孩,叫季兰,因此李孺公给陆羽起个名字叫季疵,因为陆羽脸上有疤,古人认为小孩名字难听点好养,阎王爷不注意。陆羽回到寺院后,智积和尚又叫他“渐儿”。再后来陆羽的称谓有:陆文学、陆太祝、陆
三、陆山人、茶博士、竟陵子、竟陵翁、东岗子、桑苎翁、楚人、陆子、陆处士、羽仙、茶神等。
陆羽在李孺公家被收养几年后,在六岁时回到了寺院,陆羽回到龙盖寺后,积公安排他住在寺院里一间草芦里,所以陆羽后来又自称“桑苎翁”。积公和尚爱饮茶,常让陆羽做寺院里的茶童,为他汲水煎茶,学了一手好手艺。可以说积公是陆羽茶学问的启蒙老师。陆羽根据经验总结出一套煎茶的方法,讲究茶量、火侯、水温、时间等等,被积公称为“渐儿茶”。煎茶是先煮水后投茶,比煮茶时间要短得多。
陆羽在李孺公家的时候,与李季兰一起,接受了儒家的启蒙教育。
后来积公又让陆羽学佛,陆羽由于在李孺公家住过几年,受到儒家文化熏陶,因此不愿意学佛,借口自己是孤儿,没有兄弟传宗接代,不能无后而拒不出家,说那样世人会耻笑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一是父母想干不仁不义的事,子女不加劝阻是不孝。二是父母失去劳动能力,家里又穷,子女不想办法挣钱,也是不孝。如果没有了父母,但儿子不愿娶妻生子担负起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不能为家庭延续后代,这是最大的不孝。但陆羽仅以此为不愿意出家的借口,并不是真的重视传宗接代,因为后来他终身未娶,也没有后代。陆羽从小就能言善辩,积公说服不了他,就故意难为他,让他干许多杂活,如放牛三十头(《陆文学自传》称“一百二十蹄”),好让他回心转意。陆羽很倔强,不屈服。陆羽好学,在牛背上用竹竿写字作画,有人看他爱读书,送他一本张衡的《南都赋》,陆羽有许多字不认识,就学着读书儿郎的样子念。积公知道了不让他出去了,又安排他在寺院内干又苦又累的活,看管他的和尚还经常用树条子鞭打他的后背。陆羽无法忍受,最终跑出寺院。
传说积公自陆羽走了以后不再喝茶,认为别人煮的茶没味道,淡如白开水,这事传到皇上那儿,皇上不信,把积公请到宫里,让宫里的煎茶高手煮茶,端上来给积公,积公只喝了一口就放下了。说“除了陆羽煮的茶以外,别人煮的茶我都不爱喝。”皇上为了试探,叫人秘密的找到陆羽,叫到宫里,在后面煮好茶,把积公请来,积公端过茶一喝,清香醇厚,说“这好象是我的弟子陆羽煮的茶啊。”皇上这才信服陆羽煮茶的本领。但是在《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一节里却对陆羽的“茶艺表演”有不同说法,有个叫常伯熊的人在陆羽茶论的基础上进行润色,使茶道大力流行,一位名叫李季卿的御史大夫巡视江南,听说后请他来煮茶,于是常伯熊穿上黄披衫,戴上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受到赞赏,又听说陆羽擅长煮茶时,也请来。陆羽煮茶手法与常伯熊重复,穿戴又不讲究,“身衣野服”,受到御史大夫的鄙视,给几个钱打发了,使陆羽伤了自尊,回去就写了篇《毁茶论》,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并无真凭实据。
陆羽离开寺院后到戏班子里演戏、编戏,他口吃,长相丑陋,演起“参军戏”(二人的滑稽表演,类似相声),很受欢迎,成为“伶正之师”。一心想把陆羽培养成为佛门高僧的智积和尚曾退让一步,只要陆羽脱离戏班子,允许他学习儒家文化。但陆羽仍不愿回寺院。后来,陆羽遇到了一位皇室宗族,因受牵连,由正三品河南尹贬为正五品竟陵太守的李齐物,李齐物看了陆羽的表演,十分欣赏陆羽的才华,“捉手拊背,亲授诗集”,还帮助他离开戏班子,介绍陆羽到竟陵城外火门山学馆,跟一位姓邹的夫子读书,研习儒学。
陆羽在邹夫子的学馆读书三年,接受了系统的儒学教育,学余时间煎茶技艺又有提高。学成后到了竟陵太守李齐物的幕府做事,抄写文书,也为太守煎茶。太守李齐物平反昭雪后回京城做官,曾任礼部中郎的大诗人崔国辅又因亲属犯罪受到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陆羽又得到了大诗人的指点,学问大有长进。陆羽的文学才华主要得益于崔国辅。
一、皎然和他的茶诗 皎然俗姓谢,是谢灵运第十代孙,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学过道教,中年皈依佛门禅宗,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到湖州(吴兴)杼山妙喜寺,交游广泛,写下很多诗歌,有《皎然集》存世。
唐代还出现了大量的茶诗。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茶诗有近500首。其中著名的茶诗,有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皎然(生卒年不详)是唐代湖州妙喜寺的和尚,俗姓谢,是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陆羽的好友,比陆羽年长十多岁,有诗僧之称,写了许多诗,其中反映与陆羽交往的诗有好几首,如《九日与陆处士饮茶》等。
饮茶歌,歌是古体诗的一种,其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可用七言,五言,杂言。音节,格律 2
比较自由,不受局限,一首诗可长可短。诮,是戏说的意思。崔石是一位地方长官,使君就是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这首诗中的几句是非常经典的,常被后人传诵。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涤昏寐,就是把昏昏欲睡之意荡涤干净。这两句是说,饮了第一碗茶,把睡意全驱散了,觉得全身心和整个天地都神情爽朗。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清我神,就是令我神清,气爽。飞雨洒轻尘,意思是飘飘洒洒的细雨消除了尘埃。非常清净,与心神相吻合。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得道,就是可以得升仙成佛之道。苦心破烦恼,是说苦心修炼,以求破除尘世间的烦恼,以便得以超升。喝了第三碗就不用苦心修炼了,完全可以达到这种意境。虽然有些夸张,但说明了茶的确具有这种功效。
此诗把品茶分为三个层次,涤昏寐、清我神、便得道。这是在中国茶文化精神发展方面开拓性的贡献。因此他被誉为“中国茶道之父”。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这是诗的最后两句。意思是说只有茶道可以使人保持真率的本性,但茶道不是常人可以掌握的,只有来自仙境的人才能得到如此的感觉。丹丘,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的就是神仙。全而真,保全你的真实本性之意。这两句很重要。茶学家们论证茶道起源时经常引用,以此为证,被认为是“茶道”一词在中国的首次出现,并说明自唐代陆羽皎然时期就出现了茶道,所以说茶道是日本最早创立的观点是错误的,日本不是创立了茶道,而是将中国的茶道引进到日本并加以发展的。唐朝有许多日本的和尚来到中国留学,他们将中国的茶文化带回日本。后来,荣西和尚两次来中国,回去时带走了中国的茶种,茶树和陆羽的《茶经》手抄本,逐渐在日本兴起了茶道。
二、卢仝和“七碗茶歌》
还有卢仝的《谢孟谏议寄新茶》。这首诗名气很大,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卢仝因此而得到了茶中的“亚圣”的尊称。诗中除了“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这句被人们广为传诵外,最重要的就是下面的“七碗茶”歌了,“七碗茶”歌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这首诗写了一连气喝了七碗茶的感受,每一碗都有不同的感觉,是一个从物质享受到精神享受的升华过程。“一碗喉吻润”,是物质享受,只是起到了解渴润嗓的作用。“两碗破孤闷”,看似直浅,实际含义很深刻,一语道出了封建统治时代知识分子的愤世嫉俗,深感压抑的心情。“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喝了第三碗茶,会使人才思枯竭的人千思百虑,写出五千卷的诗文来,这比李白的斗酒诗百篇还有气魄。“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看起来轻松,实际上说明了卢仝满腹忧患,但通过喝茶,使心中的不平化为乌有,这就使喝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饮茶解忧,比借酒浇愁要好,借酒浇愁愁更愁。“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是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飘飘欲仙的感觉,第七碗则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要从现实生活中飞翔到理想的仙境中去,整个身心得到净化和升华。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在喝完七碗茶后并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笔锋一转,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他想到了那些辛勤的采茶人,“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巓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这是在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的疾苦。所以说,卢仝的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很大,评价极高,甚至认为是在陆羽之后,唐代文人对中国茶文化的又一巨大贡献,奠定了卢仝在茶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亚圣”的地位。
卢仝的故乡是河北涿州。传说他死于甘露之变,那天正巧住在因推行榷茶制而引起民愤的宰相王涯家里,横遭株连,死于非命。卢仝死后归葬济源武山,乡亲在村里立了一块石碑刻上“卢仝故里”四字,后面还刻了他的“七碗茶歌”。由于卢仝的茶艺流传到日本后成了日本煎茶道流派的始祖,据说该村在日寇侵华期间竟因此而幸免于难。
三、苏轼《叶嘉传》和赵佶《大观茶论》 苏轼在《叶嘉传》中塑造了一个胸怀大志,威武不屈,敢于直谏,忠心报国的叶嘉形象。叶嘉,“少植节操”,“容貌如铁,资质刚劲”,“研味经史,志图挺立”,“风味恬淡,清白可 3
爱”,“有济世之才”,“竭力许国,不为身计”,可谓德才兼备。
《叶嘉传》通篇没有一个“茶”字,但细读之下,茶却又无处不在,其中的茶文化内涵丰厚。苏轼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双关、虚实结合等写作技巧,对茶史、茶的采摘和制造、茶的品质、茶的功效、茶法,特别是对宋代福建建安龙团凤饼贡茶的历史和采摘、制造,宋代典型的饮茶法——点茶法有着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
苏轼诗文书画俱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亦是著名的茶人、茶文化专家。除《叶嘉传》外,苏轼还创作了数十首茶诗词,量多质佳。叶嘉其实是苏轼自身的人格写照,更是茶人精神的象征。《叶嘉传》是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和丰富的茶文化知识的结合的产物,是茶文学中的一篇奇文杰作。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记:“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赵佶《大观茶论》称茶“冲淡闲洁”,茶味淡泊,故称“其味恬淡”。蔡襄《茶录》认为“茶色贵白”,“建州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大观茶录》也记载: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点茶之色以纯白、青白为佳,故称其“清白可爱”。茶可养生祛病,利国利民,故称其“有济世之才”。太平盛世,不仅人得以尽其才,茶作为草木之灵者,也能为世人所用。正如他的诗句所言:道德方今喜造兴,万邦从化本天成。
宋徽宗通过茶事之雅兴,为自己的政绩歌功颂德。但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茶事的兴盛。正因茶事成为时尚,于是从制茶到冲泡品饮,甚至连茶具茶器都变得相当考究起来;这就把原来普通的茶事活动上升成了一种精神享受。
第二节 茶文化精神与儒释道
中国茶文化精神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儒释道诸家精华而成。儒释道三家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都很大,各有侧重。
一、茶文化与儒家(中庸之道)
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哲学基础。儒家的世界观是积极入世,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天下为己任”,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遵循仁义礼信的道德观念,中庸之道的处世信条。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庸之道。中庸既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也是一个具体的为人处世行为准则。所谓中庸,按儒家创始人孔子自己的解释就是“不偏不倚”“执其两端而折之”。后来有许多学者也都作了更加详细的解释,但要旨均不离此。将其作为处世为人的指导原则,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要公正,平和,谦恭,以理服人,以礼待人,留有余地;等等。
茶事活动要取得完满结果,关键在于把握准确的“度”。现在公认的中国最早茶书唐代陆羽《茶经》,虽说主要是对茶事的具体记录,没有明确涉及茶道,但也体现了许多严格把握茶事的“度”的观念。例如论采茶“有雨不采,睛有云不采”;论评茶“茶之否,存于口诀”;论煮茶“慎勿……使凉炎不匀”,择水要选择缓缓流淌的活水,既不能用瀑涌的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等等。把握住恰到好处的“度”,是中庸的基本内涵。
所以,进行茶事活动时,首先,必须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能有偏激走极端,要心平气和,进退有节,待人有礼;其次,在具体活动中也要不偏不倚。例如制茶过程中,焙火,就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冲泡茶叶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冲泡时,也应按照同样的原则。无论置茶,注水,出汤,都要恰到好处。品饮时,要始保持着平和心态,体会茶的色香味的妙处。当然,具体的量,具体的方法,可以因人而异。基本的中庸之度,却是一致的。
儒家重视还礼的作用,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
我国在古代很早的时期,就将茶用在祭礼之上。茶道重礼,这和儒家重礼异曲同工。陆羽甚至认为,在进行茶道时,“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茶道礼仪之严,可见一般。我国自唐朝以来,宫廷中的重要活动(春秋大祭、殿试,以及举行的群臣大宴等等)都有一定的茶仪茶礼,以示尊重。进入宋代,儒家更将茶礼引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就是所谓的家礼之中,如普通家庭中的婚丧嫁娶、接人待客等大事,都要举行茶礼。甚而有“无茶不成礼”的说法,客来敬茶的传统也是因此形成。
儒家讲究中庸和谐,主张仁爱、互敬、谦让、进取,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儒家把这些思想引入茶道,主张在饮茶中创造和谐气氛,沟通思想,增进友谊,彼此激励。在饮茶中更多的审己、自省,清清醒醒地看自己,也清清醒醒地看别人;在饮茶中,自身养浩然之气,对人又博施众济,大家分享快乐。茶道中充满自己的精神追求,也有对其他人际的热情。清醒、达观、热情、亲和、包容、积极进取、和谐向上,这些构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也是中国茶道的主格调。
二、茶文化与佛教(茶禅一味)
茶文化中还融合了佛家“禅茶一味”的思想观念。佛家以“普渡众生”的精神为宗旨,主张用茶的雨露浇开人们心中的堡垒,使人明心见性,要学习“清寂”态度,“和敬”精神,以澄明心境,洁身自好。佛教在中国兴起后,由于坐禅的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同时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都有禅佛思想的体现。“自古高山出好茶”,“天下名山僧侣多”,历史上许多禅林寺院出产名茶,一系列茶礼、茶宴等茶文化形式的建立,具有高超的审美趣味,它对中国茶文化的持续的推波助澜,直接造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兴盛,促进了禅宗思想的发展。
从唐代开始,饮茶之风在全国普遍盛行起来。茶兴于唐,当然这里有个过程。
唐代在全国兴起饮茶之风,因为唐代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尤其是佛门茶事盛行推动了饮茶之风气在社会上的普及。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历尽汉魏南北朝,流传甚广,经过隋文帝的大力提倡,到唐朝发展到了顶点。寺院遍及全国各地。佛教各种宗派并立,尤其是禅宗为最盛。这种禅宗是外来佛教的中国化,深受中国士大夫和文人的推崇。僧人们种植茶树,办茶会,写茶诗,推波助澜。僧人在坐禅时为了提神,也只有靠饮茶,因为坐禅是不许吃东西的。“吃茶是和尚家风”成了俗语。《五灯元会》中记载,有人问:如何是和尚家风?答曰:饭后三碗茶。和尚们饮茶,在寺院有专人负责茶事,也有茶堂,不饮僧人饮茶,还有“施茶”和“普茶”(僧俗同饮)等活动,带动了广大信佛的善男信女争相饮茶,促进了饮茶风气的普及。禅宗与茶的结缘,便有了“禅茶一味”之说。禅宗讲究的是平常心,遇茶吃茶,遇饭吃饭。平常自然,而且讲究“自悟”。
中国轻工业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茶叶大辞典》,有关于“茶禅一味”的解释: 茶禅一味,佛教语汇。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原系宋代克勤禅师(1063-一1135)书赠参学日本弟子的四字真诀,收藏于日本奈良大德寺,后成为佛教与民间流行语。
禅茶文化学者陈云君说:了解禅茶文化先了解“禅”是什么? 禅是一种境界。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
茶与禅的相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饮茶时注重平心静气品味,参禅则要静心息虑体味,茶道与禅悟均着重在主体感觉,非深味之不可;如碾茶要轻拉慢推,煮茶须三沸判定,点茶要提壶三注,饮茶要观色、品味,这些茶事过程均有体悟自然本真的意蕴,由此便易体悟佛性,即喝进大自然的精英,使神清意灸,有助领略般若真谛。“遇茶吃茶,遇饭吃饭”(《祖堂集》卷十一),平常自然,是参禅第一步? 故清代湛愚老人《心灯录》称赞“赵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丛林中也多沿用赵州方法打念头,除妄想。
赵州和尚的“吃茶去”是流传千古的著名公案,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禅茶的源头。赵州,在 5
今河北省赵县,有个观音寺,也就是现在的柏林禅寺。住持是从谂法师,他十几岁出家,云游各地,八十岁时来到观音寺,留下来当住持,一百二十岁时圆寂,现在柏林禅寺的古塔里就供奉着他的衣钵和舍利。有两个人先后到赵州观音寺,从谂问先来的那人:“曾经到这来过吗?”那人回答“来过。”赵州和尚说“吃茶去”。从谂又问后来的那人:“曾经到这来过吗?”来人说“不曾到过”,从谂法师又说“吃茶去”。身边的院主(寺庙管事)不明白了,问从谂法师“为什么曾到观音寺的,和不曾到过观音寺的,您怎么都是一样的‘吃茶去’呢?”从谂法师回答他也是一句“吃茶去”。现今柏林禅寺方丈明海大和尚在北京茶艺师培训班讲课时讲了这个公案后问大家怎样理解这个公案?有人回答说是众生平等的意思,有人说是重在当下的意思。我个人认为这个公案说的是以平常心待人,到过和没到过观音寺的,以及就住在观音寺的,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在世时写过一首茶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我国著名茶艺专家、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先生,就是受“吃茶去”公案的影响开始研究茶文化的。他认为“吃茶去”就是“坐禅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去”,应该是这个意思。“吃茶去”,为什么不讲“吃饭去”、“喝水去”,茶里面好像有特别的涵义,于是就开始了对茶的研究。近几年柏林禅寺重建后经常举办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活动,以及中、日、韩等国家的茶禅国际交流活动。
茶与禅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现实的生活上,禅宗是需要茶来协助修行的功能,而这种嗜茶的风尚, 也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在精神境界上,禅是求清净、修心、静虑,以求得智慧,开悟生命的道理;茶性寒凉、苦而清人,茶是被作为药用的特用作物,有别于一般的农作物,它的性状与禅的追求境界颇为相似。于是,“禅茶一味”、“茶意禅味”,茶与禅形成一体,饮茶成为平静、和谐、专心、敬意、清明、整洁,至高宁静的心灵境界。饮茶即是禅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说茶是“简单的禅”、“生活的禅”。有些人从茶而禅,有些人从禅而茶。“禅茶一味”,这个“一味”究竟是什么味?如人吃茶,甘苦自知。佛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既可看作有,也可看作无。“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事物是互相包含的,要认识的是事物的本质。实际上,世界上的物质都是客观存在,佛教却认为一切皆空,固然有其唯心的一面,但就相对主义而言,却包含辩证的道理。茶是客观物质,但物质可以变精神,从看得见、闻得到、品得出的色、香、味,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清静”,这就是从“有”到“无”的过程。禅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而在饮茶的过程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接起来,正如日本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所说:"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三、茶文化与道教(天人合一)
中国茶文化也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思想,源于道家创始人老子。老子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发展成中国传统宗教道教。而中国历代统治者,推行的都是“外儒内道”;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比如汉初、唐初,老子和道教也曾被推崇到极高的地位。正因此,道教思想在中国人的精神和日常生活中,同时也对茶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茶文化与道家的渊源久远而深刻的,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人们体悟到,人必须顺应自然,符合大道,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茶人认为,烹茶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身心与茶的精神相沟通的过程;“道”的性格象水,茶是吸收了天地精华的灵芽,茶处水之间才是最好的发挥。茶道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茶文化从自然取得精华,在这里与老庄信徒们的求得长生不死的“仙道”,发生了原始的结合。“自然”的理念导致道家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文化的虚静恬淡的本性自然吻合。
道家崇尚自然,崇尚朴素,返璞归真,无为而治,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追求天人合一。道教的思想也融入了茶文化精神,茶本身就是生长在大自然中。茶文化精神中的“清淡”、“虚静”等来源于道家。道家思想概括来说是着眼于更大的宇宙空间,所谓“无为”,正是为了“有为”;柔顺,同样可以进取。就整个人类发展来说,无论人与人,还是人与自然,终归是
以和谐为好。若完全没有茶的宁静、清醒,世界就会一片昏乱,人类也难以生存。道家茶理,从另一侧面发掘了茶文化中的深刻哲理。茶能提神清思,而且确有升清降浊,疏通经络的功效,道家修炼,又主张内省,在饮茶中可以感到神清气爽,自身与天地宇宙合为一气。
总的来说,中国儒释道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儒家以茶励志,佛家在品茶中明心见性,道家寻求避世超尘。其品茶意境、价值取向不同。其实各家茶文化精神有着内在契合点和相通之处,即处处贯彻着和谐、平静的精神。综合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中国茶文化的千姿百态与其盛大气象,蕴涵着三教合一的文化思想,从而体现出“大道”的中国精神。道德境界、艺术境界、人生境界是儒释道共同形成的中国茶文化精神。我们弘扬茶文化精神,更多地是要以茶为媒介,启发灵感,感悟人生,提升思想境界。
第三节 茶文化精神的基础和核心
现在茶文化领域里有几个常用的名词,就是茶艺,茶礼、茶道,茶德。其中茶艺是茶文化的基础,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
一、茶艺
最早比较普遍使用“茶艺”一词的是台湾。范增平先生对“茶艺”这个词的来历有过专门介绍,说是台湾一批茶的爱好者,倡议弘扬茶文化,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这个词;但是,有人指出“茶道”虽然建立于中国,但已被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援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茶道”这个名词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是特别敬重的,感觉高高在上的,要人民很快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才定案。“茶艺”就这么产生了。“茶艺”虽然不是台湾首创,因为有人考证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出现过“茶艺”一词,据说有一本叫《茶艺文志》的书,其实应该是茶的艺文志,不能把茶艺二字连起来读。台湾是首次普遍使用“茶艺”这个词。而且现在情形不同了,“茶艺”和“茶道”这两个名词已经都被人们所接受,只是它们的含义有所不同。基本上认定,茶艺就是泡茶和饮茶的技艺。台湾茶艺专家范增平先生概括的较为全面,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的和人文的,也就是,一,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二,美妙地品尝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茶道精神的载体。具体来说茶艺是泡茶的技艺和饮茶的艺术,但“泡茶”只是茶艺的一种,还有一种是煮茶的茶艺,如擂茶、打油茶、奶茶等少数民族茶艺。民族的传统饮茶方式,有的也称为茶艺,其实准确说应该是茶俗。
茶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说它古老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说它年轻是近三十年才重新复兴并蓬勃发展。
茶艺自古以来以来就有其实而无其名,唐代陆羽、宋代赵佶、明代朱权等都有过茶艺表演和论述。古代茶艺有煮茶茶艺、煎茶茶艺、点茶茶艺、泡茶茶艺,现在流行的茶艺主要是泡茶茶艺。泡茶茶艺按茶类分有绿茶茶艺、乌龙茶茶艺、红茶茶艺等等;按茶具分有壶泡法茶艺、盖碗泡法茶艺、玻璃杯泡法茶艺等等;再具体些,按茶叶分有龙井茶艺、碧螺春茶艺、大红袍茶艺、铁观音茶艺、普洱茶茶艺等等,还有按表现茶艺内容和形式分的文士茶艺、宗教茶艺、民俗茶艺、生活类型茶艺和表演类型茶艺等等。五花八门,不胜枚举。有待于专家 7
学者进一步研究、分类。
二、茶礼
茶礼是指茶艺活动中所遵守的礼法,礼貌、礼节、礼仪等。礼是约定成俗的行为规范。是表示友好和尊敬的仪容、态度、语言、动作,礼的本质是“诚”与“和”,其核心是互相尊重、互相谦让。
三、茶道
所谓茶道就是以修身养性为宗旨的饮茶艺术行为。中国茶道既是生活的艺术,也是人生的哲学,精神的理念。“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是指思想道路、道理、道德、道义等。
除了前面所讲唐代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孰知茶道全而真”首次提到过这个词以外,唐代封演写的《封氏闻见记》也提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二十四事......于是茶道大行。”另外,陆羽《茶经》里讲的其实就包含着茶道。但是遗憾的是他没有像皎然那样明确提出“茶道”的概念,以至他们之间可能还产生了分歧,因为皎然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楚人茶经得虚名”。后来“茶道”也没有受到统治阶层和文人士大夫的重视,没有赋予茶“教化社会”的功能,所以在历代茶书中没有再出现过“茶道”一词,才出现了被日本“专美于前”的局面,一提茶道就误以为是日本茶道。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正式出现了“中国茶道”的提法。
当代茶圣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给茶道下的定义是:茶道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茶学大师庄晚芳在《中国茶史散论》中说,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还有很多茶学专家给茶道下了定义,但比较认可的是王玲教授在《中国茶文化》中的论点:
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通俗一点说,茶道就是在茶文化包含之内,贯穿并指导泡茶和饮茶技艺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是人们在操作茶艺时所追求,体现的境界和道德风尚,行为准则。
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人们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社会和谐安乐之道。
通过喝茶、品茶、茶艺来达到最高境界——茶道 :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可以有不同的追求。文人学士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佛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讲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涤烦解渴,享受人生。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动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享受。
进行茶道修习的同时,可以抚琴歌舞,可以吟诗作画,可以观月赏花,可以游山玩水,可以独自静坐,潜心读书。“怡情养生”,“怡然自得”,这就是中国茶道的追求的最高境界。
通过我们把饮茶上升到茶道的高度,认识到了饮茶并非仅仅为了解渴,我们在饮茶过程中,要更注重对自我身心的净化和人格升华,这样的饮茶过程,就是所谓“茶道修习”。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也就是说,饮茶者对茶的觉悟、领悟,这种过程就是茶道修习。甚至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喝茶的人也可以进行通过欣赏、操作茶艺等茶事活动来茶道修习。宋代的蔡襄一生爱茶,写过《茶录》一书,他晚年因病不能饮茶,但仍然操作点茶程序,乐此不疲,称之为“玩茶”。
总之,茶道修习是践行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必由之路。那么,怎样修习茶道呢?
茶道有二十四品:分人品、茶品、水品、火品、茶器品及茶室品“六大品”,其中每品又细分四品,合计二十四品,现分述如下。”
(一)人品:清、雅、简、淡。
我们常说: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同样道理,人品即茶品,茶品即人品。清:清秀自然,形神俱清。雅:举止儒雅,超凡脱俗。简:简单俭朴,不拘俗礼。淡:淡泊名利,甘于寂寞。
(二)茶品:清、香、甘、淡。
清:形色清。
香:香气如兰。
甘:回甘如荠。
淡:淡而有味。
(三)水品:清、活、甘、冽。
宜茶用水,以山泉水为上。水为茶之母。水和茶的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水质直接影响茶质。壶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明代文学家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指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亦八分耳。”可见水对茶的重要。
清:水质清澈、纯净。
活:水质鲜活,不凝滞。
甘:水味甘香。
冽:水味清寒。
(四)火品:明、活、洁、燥。(现在一般使用电水壶烧水,很便捷。)
明:有火光。
活:有火焰。
洁:无异味。
燥:无湿气。
(五)器品:质、朴、雅、素。(主要是茶具)
质:质地纯正。
朴:形制古朴。
雅:以秀雅为尚。
素:以素器为尚。
六、境品:简、古、通、幽(泡茶、品茶的环境)
简:结构简洁、明快。
古:陈设古朴、素雅。
通:布局开放、通透。
幽:环境清幽、秀雅。
四、茶德
为了便于人们理解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些茶文化学者又单独提出“茶德”一词,即饮茶的道德规范。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茶德一说。唐代刘贞亮《茶十德》提到: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当代茶文化学者们提出的茶德(或称茶道基本精神)主要有: 中国农业科学院程启坤、姚国坤提出:理、敬、清、融; 台湾国学大师林荆南提出:美、健、性、伦;
台湾茶艺学会原会长吴振铎提出:清、敬、怡、真;
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提出:和、俭、静、洁;
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提出:俭、清、和、静。俭,茶尚俭,勤俭朴素;清,茶贵清,清正廉明;和,茶导和,和衷共济;静,茶致静,宁静致远。
潮州工夫茶专家陈香白干脆以一个“和”字概括。“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以和为贵,和平共处,和气生财。对茶人来讲,“和”就是“平和”的意思。“平和”体现了茶道的根本精神。范增平茶艺思想的核心,就可以用“平和”俩字来概括。
现代茶学大师庄晚芳先生,明确提出中国茶德是“廉,美,和,敬”,得到了茶学界的普遍认可。但也有学者对“廉”的提法有异议,认为“廉”是廉洁、清廉的意思,只是相对官员而言,对广大群众而言,“俭”或“清”字更为恰当,在平民百姓中可以提倡俭朴、俭省的精神。但庄晚芳先生已于1996年逝世,没有来得及对自己提出的中国茶德进行修订,所以目前还没有权威人士提出的茶德来取代“廉、美、和、敬”四个字。下面讲讲“廉、美、和、敬”这四个字的具体含义。
廉,推行清廉,勤俭育德。以茶待客,以茶代酒。
美,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康乐长寿。
和,和睦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敬,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
后来有学者提出“廉”只是对少数官员而言,建议将廉改为“俭”在广大茶人中提倡俭朴,勤俭的精神。
陈文华在《长江流域茶文化》中提出: 茶之魂---和; 茶之性---静; 茶之韵---雅。
茶人本是精行俭德之人,茶人应该具有宽容、平和之心。我们的茶德有许多说法,从茶学大师庄晚芳先生的“廉、美、和、敬”到茶界泰斗张天福提出:俭、清、和、静,“和”字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茶导和,茶文化专家陈香白先生和寇丹先生都曾说过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他们认为“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老和尚在“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会上提出: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也可以理解为“茶德”。“正、清、和、雅”,是受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三十三字箴言》的启发,这三十三个字是:正、清、和----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发扬斯三气也。在“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会上,净慧老和尚指出: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他认为将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上,最为恰当。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气溶入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在弘扬禅茶文化的四大精神和落实禅茶文化的四大功能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地开创新境界,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发挥禅茶文化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10
这是弘扬禅茶文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所在。
本人戏步文老后尘,也斗胆提出所谓中国茶文化精神三十三字“箴言”:纯、良、真——纯乃洁也,良乃善也,真乃诚也,中国茶文化之精神在于发扬光大此三字也。
纯有纯正、纯洁、纯粹、纯净自然的意思;良有良心、善良、良知、良苦,良师益友的意思;真有真心、真诚、、真性、真情、率真、返璞归真的意思。这些都和茶性有关,特别是真,我们要追求真感情、真景物,真境界、真性情。
在《庄子》书里是特别重视个“真”字,庄子所强调的“真”这个字,成为我们心灵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尺。庄子思想中的“真”,主要指的是人应然的生存状态,可以理解为“本真”。这种生存体验的精神境界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因此庄子对其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即通过对“真人”的考察,通达“真”的内涵。庄子思想体系中这个存在论意义上的“真”,是一种“道通为一”的浑融境界,“天人合一”是这种境界的最简洁的概括,“自然无为”是这种状态下人的行为方式,“精神自由”是这种境界的体验形态。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真”字第一次大量出现于《庄子》,共65个。可以说,《庄子》中的“真”具有始源性意义。一般认为,“真”主要是一个认识论范畴,表示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然而《庄子》中这样的表述并不多,而且大多出于外、杂篇,如“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真”是和庄子人生自由的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真”就没有人生自由,也没有美的产生和存在。庄子“真”的美学观,是他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延续,是对礼乐文化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的批判,其实质是追求人生与“道”和谐的大美境界,对后代有着多方面的思想启迪意义,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庄子的人生观里一直追求着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追求着绝对的精神自由,追求着对现实社会的彻底超脱。
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先生说:佛学主张“慈悲为怀”、“宽容”和“与人为善”等等,都是与“和”字息息相通的。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产物,融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于一体的中国茶道,以和为核心,是理所必然的了。
然而当今茶坛并非是一片净土,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尤其是某些人的茶文,刻薄刁钻,讽刺挖苦,吹毛求疵,断章取义,小题大作,上纲上线,等等。看到这些,我的内心无限悲凉。我很赞同寇丹先生的观点:学术研究不要顾忌“奇谈怪论”,不要动辄就著文打击,讽刺,以刻薄的文字,狭隘的偏见对待不同意见。应该提倡把问题摆出来,大家再来研究、整理。我们常说“文如其人”,那么,茶文也应该如同茶人,以平和的风格为好。
茶人是有风范的人,是懂得包容的。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在《茶道是平常心》一文中说:其实一个真正懂得茶艺内涵的人,是不会中伤他人,也不会因他人中伤而消沉。所以惟有以平和的心情面对逆境;以宽大的胸怀包容伤害,才是茶人的风范及修养。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我们应该在茶道精神指引下从事茶文化活动。
还有“茶人”、“茶人精神”(或“茶人风格”),我们应该了解一下。
当代茶圣吴觉农(1897-1989)一生从事茶业,是著名茶学专家。他活了92岁,为振兴中华茶业奋斗了72年。他临终前说:我一生事茶,是一个茶人。对于什么是茶人精神,他曾说过:不求功名利禄、升官发财,不羡高堂华屋、锦衣美食,没有人沉溺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大多一生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清廉自守,无私奉献,具有君子的操守,这就是茶人风格。也就是茶人精神。前不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华茶人联谊会等十几家单位联合发出倡议书,在全国茶界尤其是中青年中持续开展学习吴觉农茶学思想,弘扬吴觉农创导的“茶人精神”,做一个合格的茶人。在此之前很早,台湾范增平先生就在采访全国各地茶人中探讨过什么是茶人的问题。回答是五花八门,见仁见智。其中本人的看法是: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平和的精神,11
熟悉和掌握茶叶的制作过程或冲泡技艺,并且在茶科学或茶文化的研究和推广方面有所建树的人。当代茶人队伍的组成包括了从事茶叶科学和茶艺文化两大方面。范增平先生认为所谓茶人是在长期的喝茶、品茶的典范熏陶下培养出来的,至于喝茶的典范是理性的思考、沉着的修养、坚毅的精神、正义的行为。茶人是有风范、有性格的人,茶人要智、仁、勇,智就是智慧,仁是要有慈悲心,勇是有正义的力量。这当然是从茶艺文化的角度来阐述的。
第四节 茶文化精神的社会功能
茶文化精神的社会功能,就是具有茶文化精神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前面讲到的茶道,茶德,按照那些要求做好了,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教授归纳了五项社会功能:
以茶健身。增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更好地工作和学习。
以茶促贸。发展茶叶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通过茶艺活动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要和睦相处。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增加团结,有利于社会安定。
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弘扬传统文化。台湾茶艺大师范增平先生提出: 探讨茶艺知识,以善化人心; 体验茶艺生活,以净化社会; 研究茶艺美学,以美化生活; 发扬茶艺精神,以文化世界。
茶人是有风范的人,是懂得包容的。范增平先生在《茶道是平常心》一文中说:其实一个真正懂得茶艺内涵的人,是不会中伤他人,也不会因他人中伤而消沉。所以惟有以平和的心情面对逆境;以宽大的胸怀包容伤害,才是茶人的风范及修养。
茶文化作为一种人文精神,实际上把茶的自然属性与传统美德联系在一起,把人们崇高的道德情操,追求的高尚品质及人格赋予具体的茶及各种茶事活动中,他不但可以去病养生,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修身怡情,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茶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全方位的,不局限在某一个层面上,它在人格塑造,情操追求,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对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幸福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柏林禅寺方丈明海大和尚在禅茶文化交流会上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说,茶吸收了天地雨露的精华,它的生命离不开大自然,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也是一样。明海大和尚把茶的一生作了形象的比喻:死一番、活过来、回家去。茶无论是被人采摘还是炒制,都要经历一番痛苦和磨难,这个过程就是死一番。人也有这个过程,对有的人是漫长的,甚至是无止境的。茶在制成后在好的氛围之下,在开水或热水的冲泡下,它又复活了,人们取悦于它的美好,它的美味,却不知道它死过一回。有的人永远死过去,而茶还要活过来。茶喝完以后还要被扔进垃圾中,回到大地,回到大自然中去变成土壤,这是回家去。禅者的生活也有死一番的磨难,还要活过来,最后要回家去,提醒我们不要把生活封闭在风花雪月的世界里,要向社会敞开,向大自然敞开,去接受磨难,去承担责任,这是茶对我们人生非常好的昭示。
树立了茶文化精神,对个人的益处是:
(一)、有益于明确人生态度
通过对茶文化的学习及通过对茶文化精神的领悟,可以清醒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对待他人;这样就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平衡人的心态,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对稳定社会次序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茶文化精神可以为培养艰苦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若干方面的深刻启迪。
(二)、有益于培养道德修养。
茶文化精神是以德为中心,注重人的思想,品德和个人的修身养性,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惟利是图。这对于培养个人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益于自我完善,宽容他人
茶的本质生成与人的成长相似性,茶文化也因此可与人生的本质相联系,引导人们感受到茶中所能引发的思考,时时检讨自己,反省自己。茶人是有风范的人,是懂得包容的。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在《茶道是平常心》一文中说:其实一个真正懂得茶艺内涵的人,是不会中伤他人,也不会因他人中伤而消沉。所以惟有以平和的心情面对逆境;以宽大的胸怀包容伤害,才是茶人的风范及修养。
(四)、有益于培养奉献精神
茶,作为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中最为普及的饮料,从来都是默默地无私奉献,为人类造福。茶,植根大地,四季长绿,常采不败,永葆青春,给世界以清新,给人类以健康。茶人也是这样,大多一生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清廉自守,无私奉献。茶文化研究人员历来倡导这种精神。
(五)、有益于丰富自身知识结构
茶文化根植于华夏文化,其体系渗透了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文学及文化艺术等理论,并融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出天地自然之美,所以饮茶又是美育,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过程。弘扬茶文化可以增长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如内容丰富的各式茶艺,茶道都容纳了礼仪,道德,科学与艺术的内容,欣赏茶歌,茶舞和茶音乐,可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茶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相融合,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社会的规章制度,与法令,下至各种的风俗,风气与习惯以及以茶为内容所产生的各种茶诗,茶楹联和茶画都能拓展视野,增加人文知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可培养人的专业兴趣,提高专业水平。
总而言之,茶文化已成为具有丰富内容,已经超越了自身固有的物质属性,迈入一个精神领域,成为一种修养。作为素质性的茶文化体系,经探索、实践和丰富完善,能为提高文化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茶文化作为一种渐进式的教育方式,并不是一时一刻就会起到明显的成效,应作为一项长期的活动来开展,潜移默化地影响,使人们从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了解了茶文化精神的这些社会功能,有助于我们自觉地以茶道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文化品位,在茶艺活动的实践中明确指导思想。茶文化精神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奋斗精神,是求实务本的精神、自强不息、崇实尚俭的精神。追求茶文化精神,才是我们学习茶文化的根本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