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事片《邓小平》观后感
刘牧野,高分子1班,10111011
5不能忘却的感谢
——故事片《邓小平》观后感
凡是伟人,总是会有不平凡而又令人荡气回肠的事迹。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今天,我观摩了故事片《邓小平》。本以为这将是从他早年法国留学讲起,直到1997年初一代巨人的陨落;却发现故事是以周恩来同志去世,邓小平被免去党内外一切职务开始的。我有些不解——为什么要从那里讲起?旋即想到,当初打天下,解放中国,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最终建立了新中国,不仅仅有邓小平的功劳。而做出改革开放这一正确决策,使中国从此走上富强道路的,只有邓小平一人了。
影片讲述了1977年“四人帮”垮台之后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这其中典型的有放宽政治、重新起用知识分子,认识党的若干错误,做出改革开放决策;解决收回对香港主权的问题等。不得不说,如果没有邓小平,现在的中国,就有可能还处在言论极度不自由,甚至连温暖都不能达标的年代。然而我们欣喜的看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初步具有了一个富强国家的样子,人民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这一切,我们都不能忘记那位老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下面,我将按影片中的编年说一说我的感想。
“四人帮”被粉碎后,中国的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亟待解决。邓小平经过了深切地思考后,破天荒地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型到了“以经济建设为纲”,并支持《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正确的树立了毛主席的历史地位,对他做出了公允的评判;同时,恢复了高考制度,使中国的教育事业、科学事业得以继续发展。从30多年前到现在,高等教育已经几乎作为一项普及教育渗透了中国绝大多数的青年,国民整体素质已经较当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高考制度的功劳功不可没、邓小平的功劳功不可没。
然而刚从“文化大革命”中醒过来的人们,对于当时的中国还是有着很多的迷惑和迫在眉睫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填饱肚子的问题。安徽省凤阳县的十几位农民,为了给自己找一条出路,视死如归地“密谋”了“大包干”的法子。在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年之后,却意外地获得了丰收,除了完成上缴国家的粮食,自己还余下了一大把的粮食。这一消息,震惊了中央,“资本主义复辟”的惶恐在那里传了个遍。邓小平知道后,看着墙上万马奔腾的那副画说:“你瞧,这么多只马在一起才漂亮嘛!如果只有一种马,那该多单调啊!”
就这样,中国经济的体制出现了多元化的并存。他强调,这样做并不是要搞资本主义复辟,而是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此同时,一个想法的格局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直接促成了后来的壮举——改革开放。
刘牧野,高分子1班,10111011
5然而改革开放,改革就是问题重重。许多人持有旧观念,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搞改革开放,这和走资本主义路线有什么区别?!邓小平劝说了他们,让他们端正了态度,正确认识了改革开放。此后的中国,从沿海经济特区开始,走上了一条繁荣富裕的道路。
写到这里,真的很讶异于这30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看看我们每天所接触的一切,温暖贴身的衣服、能填饱肚子并能施满足味蕾之需的食物外,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萦绕在我们周围——电脑、手机、MP4、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满足我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试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邓小平,我们何来这些东西?我也不可能坐在电脑前写下这些文字了。
然而天妒英才。1997年7月1日是中英移交香港行政主权的日子,邓小平没有等到那一天,就在尚未春暖花开的2月初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了。他最终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高高地飘起。
我想,作为新世纪一代的我们,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不能忘记那位伟人我们带来的一切。吃水不忘打井人,这是老一辈对毛主席他们的感谢,今天放到我们这里依旧合适。我们不能忘了感谢邓小平,在享受的同时不要忘记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应尽的力量;将改革开放的成果继续发扬光大!
第二篇:邓小平观后感
观《邓小平》有感
小时候,就喜欢听一首歌《春天的故事》。歌中描述了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邓小平。今天,在老师的组织下很荣幸的观看了纪念小平同志的纪录片《邓小平》。
毛泽东思想的真谛是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邓小平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当时的全国无论是党中央还是普通民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正确的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上“雇工超过8人是资本主义”“农民养两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是资本主义”,党内“两个凡是”绝对不能稍有违背,照搬本本,思想僵化。认为安徽小岗村“大包干”、肥西县“包产到户”是资本主义,是砍毛泽东思想的红旗。
以前,我对邓小平的了解仅仅就是字面上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观看影片后,我对邓小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深刻的体会到邓小平在那个红色时代所做的工作是多么的艰难,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决定都需要无比的勇气。1976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邓小平恢复了党内的工作,面对中国一片混乱的严峻形势,邓小平一出手就展现了一个伟大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在千头万绪中抓住核心问题,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强调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遇到了很多阻力,就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一篇深刻体现毛泽东思想的文章都遭到了党内一些思想僵化份子的批判,邓小平坚决支持实践与真理的辩证关系,邓小平深情的说:“天塌下来了,高个子顶不住,小个子一定能顶住。”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拨乱反正的进程。
在中国的发展建设上,邓小平提出了像改革开放这样的伟大设想,在有关中国主权问题上他同样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政策。在与素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会晤时,他沉着应对。他说:“我们的政府不是李鸿章,不是晚清政府„„如果要保持香港的发展不一定要在英国的统治之下。”当撒切尔夫人略带威胁的与之谈判时,邓小平毫无惧色,他说:“如果英国不同意香港回归,届时中国将单方面宣布香港的回归时间„„”
主权不容侵犯,凡是属于我们的领土我们一定都会收回来,不管是之前的香港、澳门,还是现在的台湾以及祖国周边的领土争端地方,绝对不容许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霸占侵为己有。印度妄想侵吞我国的西南万里国土、南海诸国妄想蚕噬南海诸岛、日本妄想将钓鱼岛占为己有,这一切都是妄想,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决不允许自己的河山为外人侵夺,决不允许祖**亲的血肉遭他人侵噬。
邓小平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他所倡导并开启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全国人民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广东设立特区,实行改革开放。90年代初,中国经济发展缓慢,八十多岁高龄的邓小平,虽然已经退下来了,但仍然放不下他的人民、祖国,仍然时时关心着中国的发展。92年,邓小平南巡,这位老人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抓住机会,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不住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
间一晃就过去了。中国已经穷了几千年了,不能再穷下去了。邓小平在南巡中第一次道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说: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经过邓小平这次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促进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经济也迎来了第二次腾飞。转眼间,二十多个年头过去了,中国仍然将邓小平当年提出的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而且是更大范围的、更深层次的全方位开放。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这全得益于邓小平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后,请允许我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第三篇:《邓小平》观后感
电影《邓小平》观后感
看完电影《邓小平》,心里总有一种颤动,是邓小平同志那政治生涯中的影迹深深地触动着我。电影里所描述邓小平同志的政治生涯也正如世人常说,是三起三落,超负荷的运转。从他不一般的政治生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能屈能伸、立场坚定、朴实无私、不辞劳苦、为国为民的国家领导人。如果说毛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那可以说邓小平同志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腾飞的推动者。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人民的儿子。”的确,作为人民的儿子,他把一生奉献给了我们共同的母亲。他的成功,他的光辉形象也刻在祖国腾飞的蓝图上。从那一刻起,祖国爱他,人民也爱他。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并不能完整的表述邓小平同志一生的政治生涯,但从中我深刻地体会到,邓小平同志作出的每一步决策都引倒着中国一连串的变故。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人们把目光和希望投到了他的身上。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的邓小平同志在千头万绪中抓住决定性环节,选择科学教育战线作为全面拨乱反正的突破口,作出了推翻“两个估计”、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等重大决策,迎来了科学与教育的春天;当《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后,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邓小平同志因势利导,抓住契机,支持和领导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与“两个凡是”错误思想进行坚决斗争。此外,他还走到群众中去,号召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富裕的时代;在农村改革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鼓励农民大胆地试,让事实说话,在他的支持下,中国农民走上了联产承包的富裕之路;在对外发展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试办经济特区,吸引外资,推动了发展;在香港回归问题的事件中,邓小平同志立场坚定,与英国首相素有“铁娘子”之称的强硬政治家撒切尔夫人展开了谈话,并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国策。这些场面虽然都是通过镜头的形式重现出来,但都是事实的写照。通过这些镜头,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的一切作为,无不是为了中国人民考虑,他无愧于百姓对他的爱戴,无愧于自己“中国人民的儿子”的定义。
从电影中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一系列的决策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其中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尤为重要,还被定为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胡锦涛同志有一段经典论述。他说: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
进潮流。的确,改革开放的提出和实行是正确的。它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它的意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第二,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第三,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结晶就是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第四,纪念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每一次影响并加速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重大举措,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正确路线,而回顾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是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所以说,改革开放成就都来自实事求是。
一国两制。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形式出现的新变化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在解放台湾问题、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继承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关于祖国统一的一些设想,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所谓“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是“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思想的提出、发展并实践运用,经历了近30年的时间。在这30年里,实践证明了这一创造性的思想是符合客观规律,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清晰地勾画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最佳蓝图,开辟了积极稳妥地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途径。“一国两制”源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是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的具体运用,体现着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真实关系。可以这样认为:没有这一思想路线,就不会有“一国两制”的基本构想,“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是体现这一思想路线的经典之作,它将彪炳史册,被中华民族子孙万代永远铭记。
从邓小平同志一生的政治生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朴实而又伟大的中国人民儿子。在影片中的最后,蒙蒙细雨中,89岁的邓小平同志驻足于上海扬浦大桥,深情地眺望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华大地,情不自禁地敞开了心扉,昔日的战斗犹如历历在目,往后的奋斗也会接踵而来,这一切都会寄托于传承。虽然邓小平同志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汗水、他的努力将化作春天般细雨,永远地滋润着祖国大陆。
第四篇:邓小平观后感
《邓小平》观后感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切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影片的最后,站在上海杨浦大桥上的小平同志望着远方,凝重的在心中重复着这句话。是的,他用他的一生去践行这一句话,这一种信念,这一种爱……
邓小平的一生经历了三落三起,但是不论多大的困难多险的困境都无法打倒这位坚韧的老人。1976年,周恩来总理病逝,当人们正在为此举国悲痛时,我们的小平同志也正遭受着他又一次的被迫害。这正是因为他在职期间的举措激怒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于是,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日子里我们又听到了另一个声音:“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变。”这,是更多知识分子命运被逆转的声音,也是新中国艰难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挫折。同年毛泽东主席逝世了,同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当叶剑英与邓小平紧紧拥抱的那一刻,新中国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他也再次站起来了。
“两个凡是”要求一切都要遵从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说的都是对的,决不能有任何形式的违背毛泽东思想的情况,要求照搬本本,持的是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不干实事,怕思想解放,怕进步。邓小平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果断地推翻可笑的“两个凡事”,满怀深情地为被错误地打成“右派”或“臭老九”的同志平反,为他们恢复名誉,彻底砸碎戴在知识分子头上的枷锁。面对教育废弛,人才被逐;科技、经济萧条;人民生活贫穷落后,思想僵化不堪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果断狠抓教育问题,极力恢复高考。他说:“要把科学家、教育家的生活搞好,不光解决个人,还要解决他们一家人的问题。”要彻底解决“两个凡是”的问题,必须从科学和教育两个方面下手,双管齐下。
针对“两个凡是”的问题,小平同志根据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是当时的一切都被束缚着,束缚着,处处都有禁区,都有藩篱。这一切就像是罩在头顶的乌云,压得人们心里慌乱、四顾迷茫。当时的全国无论是党中央还是普通民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正确的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上“雇工超过8人是资本主义”“农民养两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是资本主义”,党内“两个凡是”绝对不能稍有违背,照搬本本,思想僵化。认为安徽小岗村“大包干”“包产到户”是资本主义,是砍毛泽东思想的红旗。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由此展开。针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引起的争论,邓小平同志因势利导,抓住契机,号召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把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发展生产力、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中国要发展、要富强,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技术的引进又是关键,早在他恢复工作的第一年就召回老知识分子、科技人才、恢复高考,初步积累了一批教育、科技人才,在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又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设经济特区、开沿海十四个城市为开放城市,作为祖国与外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窗口,一步步的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引进股份制,引进外资,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只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先进科技文化成果,我们都能用。社会主义不是排外,社会主义应该是大胸怀大
气魄,既有自己的方法,又能吸收和应用当今世界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科技文化成果,让之为我们所用,来促进我们的现代化。“不论黄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成为延续至今的名言真理。
邓小平同志以自己独到的长远目光,以捍卫中国的主权问题为前提,针对香港和澳门的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大胆设想,并竭尽全力的将之付诸于行。他说:“我们的政府不是李鸿章,不是晚清政府„„如果要保持香港的发展不一定要在英国的统治之下。”当撒切尔夫人略带威胁的与之谈判时,邓小平毫无惧色,他说:“如果英国不同意香港回归,届时中国将单方面宣布香港的回归时间„„”他发挥聪明才智,战胜了英国“铁娘子”,使得香港顺利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正确而伟大的,香港的“港人治港”,澳门的“澳人治澳”使香港和澳门得到了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中国的主权问题自古以来都不是可以商量的问题,对于中国的主权我们定当坚决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坚决捍卫。邓小平当时对于香港问题的态度,同样是今天的我们在对于钓鱼岛的态度。主权不容侵犯,凡是属于我们的领土我们一定会收回来,日本妄想将钓鱼岛占为己有,都是妄想。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决不允许自己的河山为外人侵夺,决不允许祖**亲的血肉遭他人侵噬。
邓小平的一生,都是在为中国的强大而贡献的一生,他心胸广阔、目光远大、意志坚定、顽强不屈、敢做敢为、坚持真理。1997年2月19日,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了。“我想活到1997年,到香港去,在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他带着这个愿望走了,却把现代化、富强的中国留给了我们,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他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应尽的职责,人们都亲切的称他为“小平”,他永远是中国人民骄傲的儿子,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里。特别是邓小平的理论,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虽然小平同志不能亲眼看着香港澳门回归,不能亲身感受中国如今的富强壮大,但是我相信他在遥远的他方一定会听见我们心中的呼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要成为“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努力学习,脚踏实地,注重实践。将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品德修养结合起来,将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全面发展,有自己的成才方法,努力创新。注重自身的思想品德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脚踏实地的做一切事,早日摆脱出现在现阶段我们身上的好高鹜远、急于成名出风头的一切不良行为。在影片中令我感触良多的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说干就干,不要耽误事情了”。时间跟机遇不是总会有的,有的事情现在不做,可能以后就没有机会和力量去完成了。做事情犹豫不决,拖拖拉拉,只会错过再错过,到最后一事无成。看好目标,下定决心,就应该义无反顾的去奋斗,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拼搏!
第五篇:邓小平观后感
他非凡的气度,宽阔的胸襟,英明的抉择,伟大的魄力,让我一次又一次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思考历史的沧桑与沉重,思考人类的伟大与渺小……
观电影《邓小平》后感想颇多,对邓小平的了解也随之加深了些许,同时也促使我进一步去阅读与邓有关的著作和资料,以从中撷取人生甘露。邓为什么能成为引领中国走出泥泞的道路,为中国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或许从这部影片能解其一二,下面我从银屏截取几段台词,以点代面的谈一谈自己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台词一:景山后街邓小平家客厅
邓小平说:“你们要送他(陈景润)到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医生会诊。病好了以后要给他配助手和秘书,要解决好待遇问题。你记一下,从现在起,要立个规矩,每年春节,各级领导,都要去看望和慰问像陈景润这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为他们排忧解难。”
邓小平讲道:“现在我们有个危机,在科学教育方面,要拖四个现代化的后腿。现在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听说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桌子上每天都要放着一份每日科技动态,我们总不能自甘落后吧。我想尽快找一些专家学者召开一个科学教育座谈会,听听他们的意见,就以中央的名义发通知下去,要找那些敢说话、有见解的,有啥子困难吗?”
邓小平打断道:“政治?什么是政治?我看四个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技和教育上不去,你那个政治就是空的。”
笔者语:从这句以及类似的台词可以看出他对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他实实在在的把科学技术当做第一生产力并付诸实践,中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邓小平这样的举措与决定,可以说邓小平先生对于中国科技与教育行业的重视是前无古人的。在资料记载中,邓小平先生主持恢复高考,主持科技工作会议,两件事无一不是说明他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关心。而如今回顾当时小平同志的举措,不得不承认像他一样具有卓越眼界的领导人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台词二:景山后街邓小平家客厅
邓小平抽着烟,神情严肃地说:“你们一天到晚说‘高举’,领袖不离口。”
邓小平:“我来问你,什么是真正的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凡是反对实事求是的人,才不是真高举,是假高举。”
邓小平生气地把烟往烟缸里一掐,说道:“实际上你们已经介入了,已经表态了。你们正在扮演着拦路虎的角色。你们天天讲‘拥护毛主席’,但却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一向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是不是怪事呀?你们不要把刚刚开始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往后拉了。”
笔者语:此段对话可以看出邓小平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对于毛泽东思想给予恰当的理解和运用,对实事求是的原则给予了无数次的强调与讨论,后来实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也可以说是讲事实求是的原则淋淋尽致的给予了贯彻。台词三:四川某村落
邓小平在几位基层干部的陪同下走过水塘,一个赶着两只鸭子的农村老奶奶路过,邓小平走上前与农村老奶奶攀谈。
邓小平:“老人家,怎么就养两只鸭子呀?”
邓小平看着老太太的背影,神情严峻地面对陪同的干部:“农民养两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
邓小平沉着脸往前走,边走边指着前面的山坡问:“我看这里很适合种柑橘嘛,为什么不种?”
邓小平:“乱弹琴!要因地制宜,适合什么就搞什么。大寨有些东西不能学。评工计分不能学,取消多种经营不能学,自留地完全取消也不能学。”说完大步走出。
笔者语:对于农民问题,邓小平先生更是非常的重视。除了上述四川某村落映像外,影片中邓小平先生在党内不少同志对于“分田到户”的行为表示反对和顾虑之时,率先提出支持的呼声,使中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使我国的农业在那些年中有了飞速的发展。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方面,邓小平先生是无愧于人民“小平您好”这一满含敬意的称呼的,无愧为一代伟人称号。
台词四:上海杨浦大桥
邓小平和上海市领导干部们远远地走来。这时,耳边响起邓小平吟诗的画外音:“喜看今日路,胜读十年书!”
邓榕惊喜地问道:“爸爸您还做诗呢?”
邓小平慢慢走到桥头对女儿说:“这不是做诗,这是我的心里话!”
雾茫茫的黄浦江面上响起悠悠的汽笛声,镜头升起,整个浦东、上海尽收眼底„„这时耳旁响起了邓小平熟悉的声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笔者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本是英文版《邓小平文集》的序言中的内容,在电影结尾部分出现,令我在感动之余,更是思考着小平同志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所做出的诸多贡献。
邓对中国巨大贡献,可与毛主席、周总理媲美。且不论他的“三落三起”,展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才能,值得每个中国国人学习;且不论他的激流勇退,将建设交给敢于改革的年轻领导人,值得我们每位领导干部深思;单单论及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感情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我们都不得不为邓小平先生深深地鞠上一躬,深情的说一句“小平您好”。会见撒切尔夫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没有回旋余地”我可以明确的告诉阁下,一九九七年中国政府将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中英只能在这个前提下来讨论收回香港的方式和方法,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八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后悔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我们这些人就要下台。
保持香港的繁荣并不是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下才能实现,他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实行可以适合香港的政策,我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这个是香港繁荣的最好办法。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英国方面的利益,双方可以进行有好的磋商,但这个问题不能拖,如果在两年之内中英还达不成协议的话 那中国政府就单方面宣布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
我要告诉夫人 中国政府在作出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香港问题的决策时,各种问题都考虑到了,如果像夫人说的,会遇到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就要勇敢的面对这个灾难作出决策,第一次是:邓小平1992年视察深圳的场景中,陪同参观人员向他指出,对面就是香港。邓小平说:“我要活到1997年,到香港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