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梦的含义
中国梦的含义 第一,“中国梦”是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和自己个人未来前景的美好梦想,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的梦想。
第二,“中国梦”靠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来实现,也需要两岸同胞共同来圆,是包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梦想。
第三,“中国梦”是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合作共赢、参与全球治理的梦想,是推动建设公正、民主、和谐的世界秩序的梦想。
第四,“中国梦”是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不同文明、不同价值观相互交融和包容的梦想,是中国人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梦想。
第五,“中国梦”与世界和平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世界好,中国同样会更好。
“中国梦”与“美国梦”以及其他国家的梦并不冲突,而且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中国梦”不是“帝国梦”,不是“一国梦”,不是“排他梦”,更不是“霸权梦”。[2]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人的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讲话中,习近平用三个“必须”勾画了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
第二篇:如何理解中国梦的含义
如何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重要思想,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凝聚为民族的共识,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它进行多元解读。中国梦既是国家之梦,也是个人之梦;既是长远之梦,也是近期之梦;既是宏大抱负之梦,也是温馨康乐之梦。中国梦具有很大的包容量,可以调动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具有高度的凝聚力,能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
中国梦的三大内涵就是源于中国(of China)、属于中国(by China)、为了中国(for China)。
(一)源于中国。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迈入救亡图存的艰难之路,对世界的贡献远不如昔。“中国应当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的理念,经历改革开放后终于有了眉目,这就是中国模式的现代贡献。在全球治理中,摈弃西方政治负面遗产,为世界展示更符合国情的模式选择,为不少发展中国家所渴望。除“中国制造”外,中国的发展道路、治理模式鼓励中国提出更多“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倡议、构想和选择,丰富世界发展模式多样性。换言之,世界需要中国梦,中国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属于中国。中国梦首先属于中国。我们不做其他国家的梦,尤其不做美国梦。美国模式危害甚大,不可持续,决非中国效仿对象。属于中国,意味着它是特色梦、亚洲梦、普世梦的三位一体,即首先成为“中国的中国”,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延续世界社会主义梦想;其次成为“亚洲的中国”,是让亚洲不因西方入侵而处于时空体系的错乱之中;第三是成为“世界的中国”,这首先要求中国建成现代文明国家,并在此过程中展示中华传统价值、中国模式的普世性。
(三)为了中国。中国不做美国梦,但不排斥美国梦,也不排斥欧洲梦、印度梦等。恰恰相反,中国的成功鼓励其他国家去实现各自的梦想。中国梦与世界梦是完全融合的。中国不做脱离世界的狭隘民族梦,世界也不做排斥中国的“西方中心”梦。
如何实现中国梦?这就需要贯彻执行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人大闭幕会上讲的“三个必须”。(1)必须走中国道路。十八大报告强调“三个自信”也是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
(2)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则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这两个精神的叠加,能够成为追逐中国梦的强大的和持续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弘扬中国精神的载体。(3)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团结本身就是力量,何况这个最伟大的梦想,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大家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接力奋斗,这个力量会无比强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凝聚中国力量是不可或缺的。“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第三篇:中国梦的背景与含义
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中国梦”提出的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政治多元化。各国利益高度融合,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远景规划。太平洋彼岸有曾孕育出世界上有名的“美国梦”。在金融风暴席卷之下,怀揣梦想来到美国的人们已没有当年的热情。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欧洲正进行超国家共同体的尝试,并催生出一个“欧洲梦”。遗憾的是,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对“欧洲梦”的质疑越来越多。
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中国人靠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改造成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当前,中国国力不断提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全球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取得巨大进步;“神舟”上天,“蛟龙”入海,各领域成果不断涌现。我们距离“中国梦”越来越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应保持清醒。实现“中国梦”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不仅有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还有国际上的。一些国家不愿意或者不甘心见到“中国梦”的实现,有意无意地给我们制造各种麻烦和障碍,试图延缓中国前进的步伐。我们今天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程度超出想象。不管面对多少困难,我们将继续向“中国梦”迈进。
(2)中国梦提出的重要意义
①对个人的意义 中国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创造活力,传递出一种强大的“正能量”,触动人们的心弦,激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共鸣。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②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第一,中国梦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崛起、四个现代化,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国家社会层面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和精练浓缩,有利于聚焦目标、明确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对面临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来说,需要梦想激励、理想引领。中国梦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容易赢得老百姓的赞同,有利于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坚定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第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追求发展梦想的路径与方式,还深深影响着一些国家的政府决策,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而“中国梦”的内涵,决定了中国将继续推行负责任外交,是世界的“稳定因素”。中国对外政策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第四篇:中国梦的含义及实现途径
中国梦的含义及实现途径。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途径。一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是: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最后总结:中国梦归根结底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仅仅依靠人民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五篇: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是什么含义
1.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是什么含义?对于个人、民族、国家又代表了什么?
答:“中国梦”的含义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对于个人,代表了社会和谐进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对于民族,代表了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对于国家,代表了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
答: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强调,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人民服务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集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明确提出要解决“四风”问题,这“四风”是哪四风?
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5.十八大中纪委二次全会召开后,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八项规定”、“六条禁令”。6.龙陵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技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主题,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入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文化旅游名县、科技兴县“四大战略”,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文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工程”,全力构建壮大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加强党的建设“六大支撑体系”,努力将龙陵打造成为硅业工业基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物流及出口产品加工基地、温泉养生胜地、中国最大的黄龙玉加工销售集散地和国际大通道上重要的旅游、商贸、绿地城市。
7.龙陵县今后要重点打造提升“黄龙玉文化、抗战文化和温泉养生文化”三张牌。
8.如何实现“龙陵梦”或如何打造实现“美丽龙陵”?
答:①走特色农业产业文化之路,建设富裕龙陵;②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建设实力龙陵;③走城镇化之路,建设秀美龙陵;④走文化旅游产业化之路,建设魅力龙陵;⑤走开放发展之路,建设活力龙陵;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龙陵;⑦走共建共享之路,建设和谐龙陵。
9.云南“四群”教育活动或“四群”工作中“四群”指“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