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软实力现状
任何国家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如果文化软实力这条腿不行,这个国家可能不推自倒,不打自败。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最显见的例子是西方文化渗透是苏联解体的直接推手。
认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各领域的多边合作和磋商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
我国文化软实力取得的成绩:
第一,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新亮点”。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同时,一大批极具中国特色的文艺表演在国外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聋人舞蹈《千手观音》、中华武术、杂技艺术等。
第二,文化价值观逐步得到认同。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提供了一个让中国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最佳平台。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成为了中国文化价值观中普世性的最佳体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价值认同。
第三,“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深得人心。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的名片,是衡量一个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给世人的国际形象一直是友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家之间的问题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中国长期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获得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好评;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坚持和平友好的对外政策,更是获得了全世界国家的赞扬和尊重。
近几年,个别西方的媒体针对中国的迅速发展发表了一些不实的报道,“中国威胁论”、“妖魔化中国”的声音甚嚣尘上,企图干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正常交往。大力夸大和渲染中国内部矛盾,给世人以误导,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同样存在问题。
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
文化逆差现象严重。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文艺影视也有类似状况。但是,国外利用中国文化元素拍成的电影在中国市场上却盛行,《花木兰》、《功夫熊猫》就是最好的例子。
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
第一,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第二,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武器。
第二,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
第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
第五,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篇: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机遇与挑战并存
——分析我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造价1006班 黄媛媛 3100702609 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一个强大国家的影响力,已经不紧紧是由硬实力决定的了,软实力逐渐上升到与硬实力同等地位。文化渗透、媒体传播,逐渐称为国家影响力强大的表现之一。
根据资料整理,我们可以将软实力集中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影响力,即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
以下将由四个方面的影响力来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首先,分析文化影响力。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这是不可否认的。世界各地越来越浓郁的汉语热,让我们无比骄傲。诸多名著典籍也翻译成不同的语言传播海外,戏曲等国粹精华让洋人无比好奇。传统节日逐渐重视,外国友人齐参与。中国电影、音乐等屡获外国电影节大奖,这是对中国电影人的认可。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同时也深受外国文化的渗透,正处于一个比较棘手的地步。中国政府应立法保护传统文化,加大文化传播,对于外国文化,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中国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其次,分析意识形态影响力。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中国经济实力的越来越强大,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造了一个展现的舞台,可以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全世界更好的展现。
再次,分析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等。但中国制度大部分尚未成熟,存在不少弊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久远,制度较为成熟。所以,在这方面,中国的影响力较小。
最后,分析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不可否认,中国的外交影响力是较为突出的。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航天事业一步步提高;中国经济逐步提升;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邦交;奥运会、世博等重大活动等等,无不体现着中国影响力。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一步步在提高,但是相比GDP等硬实力,发展还是过慢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不同,让中国的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难以发挥。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应该用自己的节奏,慢慢地向世界展现我们的文化。
第三篇:文化软实力现状
三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
就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不少学者都结合国内外的环境来研究,表示了相当的担忧,认为存在着许多问题。刘洪顺《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一文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生产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文化的形式在较长时期内对本国家公民以及其他国家产生的综合力量。纵观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他认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受到西方国家的某种钳制;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逆差;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文化“误读”;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冲撞也对我国文化软实力产生了冲击。武铁传《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问题及提升路径探析》一文也指出了文化“软实力”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文化发展不平衡与政府定位不明确,文化管理体制与机制制约文化发展,文化市场发育不成熟,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严重等。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借鉴经济发达国家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经验,加快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步伐,以文化产业集群化带动文化“软实力”提升,以人才培养夯实文化产业繁荣之本。孟淑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之管见》一文则重点讨论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所存在的几个问题,如民族文化流失严重,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落后,文化建设工作起步晚水平低等,认为这些问题导致了诸多不和谐的文化现象,再加上强权国家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战略,向发展中国家传播西方文明的价值观,我国文化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侵略。我国文化的现状和时代要求之间的差距还很大,所以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还有许多学者则认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虽然也有着一定的不足,但优势相当明显。孙西辉《论加快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文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有较全面的论述。该论文指出,一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资源,如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风靡全球的中国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独特的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外交理念与政策、海外华人圈等;另一方面,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东西,国家认同和国民凝聚力的下降,国民素质的缺憾和人才的流失,国际机制建设与安排中的身份不相称。邓显超《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机遇与挑战》一文认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起点,既面临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和严峻的挑战。机遇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相对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日益广阔的市场空间;文化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高的新起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直接源泉;现代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为我国提高文化软实力提供了难得的世界市场和国际环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文化建设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战略支持和政策保障。挑战则有: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尚有差距;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还不完全适应;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文化软实力建设与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建设与对外开放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建设与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着文化人才缺乏和文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
在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状的研究中,学界已经注意到了正反两方面,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不过讨论的深度还明显不够。今后的研究应该对具体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各个领域所存在的优势与劣势作进一步的探讨。
第四篇: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和平与发展”这一战略发展机遇期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世界竞争力。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都是重要的参照。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受重视程度低,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
文化看做是“软实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文化是一种可以和政治、军事相提并论的,可以对国家的政策和发展起巨大作用的因素.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广大博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随着各国思想和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和竞争,我们看美国好莱坞的电影、韩国的电视剧,日本的动漫,吃肯德基、麦当劳,穿NIKE、adidas可是走出中国,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是否也接受我们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又或者是所谓的”中国大片”呢?相比于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仍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我们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但这也不是完全的否定了中国在提高软实力方面的一切努力.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1年的上海世博会都为我国在宣传本国文化上打开了新的窗口,这两次盛会都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中国文化热”.为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而最近几年,我国也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传统文化热,表现为国学热、读经热等,孔子学院办到了国外。但我们必须理性对待国学热,不能刮风要古为今用,使其成为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动力和根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是多元的,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开拓的视野,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学习、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先进文化。同时,要在借鉴吸收中有所创新,不断丰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
第五篇:怎样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怎样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文化软实力” 概念是 “软实力” 的子概念。“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软实力形态:在“软实力”要素构成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基石,是软实力的核心,之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与感召力。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所以文化软实力成为了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我国现阶段的文化软实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核心价值观危机
社会核心价值观缺位是中国现实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中国要崛起,就无法回避重建社会核心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建设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际上也是在委婉地承认中国社会核心价值 观方面的问题。
(2)文化相关产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总体上看,最近几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增长,要高出同期 GDP 增长率六七个百分点,年均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
目前,中国网游产业收入规模已经 远远超过传统的三大娱乐产业。成为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国网络游 戏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实现了由代理到自主研发的蜕变。我国期刊总数迅速增加,但无论是期刊总量和影响力,还是人均 拥有期刊数,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比较落后。在企业和品牌方面,中国鲜有公司或商标品牌能像美国的可口可乐或微软那样在全球无处不在、无人不晓。
《我国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报告(2009)》显示,美 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高达 42.6%,我国只占 1.5%。总体 上看,虽然近两年来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渐渐 从卖产品向卖内容转变。但是,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的状况仍然未变。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与文化产业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相比,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 域的改革发展步伐显得有些迟缓。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覆盖面窄,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文化发展的差 距日益拉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机制不活、以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供给不足,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4)、教育
以 1985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针对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致力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改革延续至今,所取得的成绩不容抹杀,但同时也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我国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我国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由此导致我国民众素质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另外,根据多年的世界知名学府排名情况,我国大陆地区的学府进入世界前百位的本就不多,一般都是 2~3 所,而且名次也一直徘徊在前 30 名之外。教育缺乏吸引力,不仅外国学生到我国留学的较少,而且我国正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海外留学。随着具有出国愿望学生的增加,一些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甚至是公立高中也开始开发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然而事实上,教育部门对于中外合作项目的定位主要在于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以此推动国内学校的管理理念、教学内 容、教育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而并非是以帮助学生出国为目的。这种功能的异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放弃国内教育而投奔海外的 强烈倾向。实际上,外国学生选择到我国留学,主要也并非缘于我国教育的吸引力,而是我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以及迅猛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吸引力。
(5)国际话语权
国际话语权涉及广泛的领域,它既涵盖政治,又不落下经济,更重视国际舆论。世纪末期,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发生,社会主义运动 在世界范围内遭遇重大挫折。与此同时,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实 施不争论政策,默默无闻、一心一意谋求经济发展。再加上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凭借其遥遥领先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绝对优势把控了各个 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在他们的信息的狂轰乱炸之下,世界各国的人们 有意无意之间接受了他们对“民主”、“自由”、“人权”等话语的 界定,几乎忘了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民主”、“自由”、“人权”,以致这些价值不仅几乎成为举世公认的价值准则,而且似乎唯有西方 式的实现方式才是正确的; 他们也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塑造各国的形 象,一边抹黑社会主义,一边塑造资本主义世界的民主、自由形象。一时之间,一度席卷全球、令资本主义世界胆战心惊的社会主义的吸 引力大大削弱。时至今日,这一舆论局面仍然未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这一格局之中,中国掌握的国际话语权微乎其微,世界各国的 人们长期听不到中国的声音。他们只知道西方眼中的世界,甚至是只 知道西方希望他们知道的世界,而不知道中国眼中的世界。
现阶段,虽然各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但 也要看到中国文化软实力资源的广阔前景与中国文化复兴的希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 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 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