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大事变》近代史论文(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01:5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天辟地大事变》近代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天辟地大事变》近代史论文》。

第一篇:《开天辟地大事变》近代史论文

开天辟地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成功举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能够从诞生一直发展到现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并且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引领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而长盛不衰,展现出泱泱大国之态,使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的巅峰.....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代又一代党的领导人和广大中共党员的努力。当然,这更离不开全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

中国共产党从萌芽到诞生,一直到现在,其指导思想都包含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带来了中国的今天——社会主义国家。肯定的说,这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从客观的来说,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

为何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够被引进中国,并且广泛的传播,而且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因为当时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没有中国社会内部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能为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和掌握,即便“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能产生任何实际作用,也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曾经有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说成是“舶来品”,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说成是“早产儿”。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是很可笑的。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完全意义上的说,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毛泽东选集》当中也是有这么说过的。第一,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以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第二,走向社会底层,坚决发动并依靠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民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第三,把党建设成为一个由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成为领导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

当然,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不再像封建社会那样受到严重的压迫,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的巅峰等等。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不会发生的,即使会发生,那至少也得向后退若干年。所以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当之无愧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二篇: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教案)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讲授新课] 同学们,本书的上篇已经结束了。通过上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近代以来我国是在何种情况之下落后于世界的,以及近代以来为挽救国家的危亡和实现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先烈又是如何积极的探索救国之路的。但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又陷入了一种四分五裂的境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当如何发展下去呢?本节就要讲述相关的内容,包括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下面先讲第一个问题,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略讲)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当上了民国的大总统。随后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主要是在袁世凯之后,各地的手握军权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他们的特点是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的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靠山。他们手握军权,在各自的利益驱使和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相互之间连年混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主要是强售公债、强迫借款、滥发纸币等方式,对人民进行疯狂的掠夺。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迫使先进的中国人思考:中国的出路究竟是什么?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在严峻的社会形势下,中国的先进分子积极思考,首先引发了文化上的革命,那就是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从康梁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等等,无一不是以失败而告终,这就迫使人们开始新的思考。

于是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1917年1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至北京。1918年1月,《新青年》由陈个人主编的刊物改为同人刊物。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陈独秀在《新青年》的发刊词中说:“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不过,在政治斗争中,他们并非旁观者。他们之所以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清除旧思想方面,是由于他们认定“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国民性不改造,“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基于以上的认识,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破除迷信”的口号,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为此,他们以犀利的饱含感情的笔,去抨击“往圣前贤”,去刺破旧中国的脸,去揭穿旧道德旧教条的丑态。他们说:“凡是无用而受人尊重的,都是废物,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陈独秀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为此,“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民主和科学的具体涵义是什么?在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则“有广狭二义:狭义是指自然科学,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后者是指采用某种自然科学方法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理论体系。他提倡民主和科学,是为了实现在中国“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即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这个目标。

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略讲)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即德先生(democracy),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提倡个性解放,摆脱奴隶地位,成为自由自主的人;二是提倡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使国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即赛先生(science),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态度和用科学观点看待客观事物,反对迷信、盲从,反对神权,树立科学精神。在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看来,科学不仅与人的自由精神相通,而且与理性化的民主政治有内在的关联。在近代中国,是通过科学所带来的实际效益来理解科学的重要性,把他当作富国强兵的手段来信仰和接受的。(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道德,通过批判孔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旧的文学形式和内容,已经成为传播和发展新文化的障碍,提倡新文学,是要求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革命,这种取代是文学语言的重建,也是思维的重建。新文化运动表现出来的这种对旧传统的否定和正面的文化重建,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未曾有过的。

3.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当时的启蒙思想家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正因为如此,这两个口号在当时即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赞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启蒙思想家们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首先,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非孔学之小,实国学范围之大也”。其次,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李大钊说,“孔子于其生存之时代,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得一无是处。陈独秀就说过“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这样的话。他们批判孔学,是为了指明它在根本上已经不适于现代生活,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的地位,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以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所以现在谈到的五四运动是一种全盘反传统的说法,是值得斟酌的。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思想的闸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必须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反映了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进步。

(2)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解放潮流,为新思想的传播,打开了大门,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条件,中国首先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就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左翼知识分子。

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一些弱点,概括的说有这么几点:

(1)局限在城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未和工人农民发生联系;他们吧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想的。(2)对西方文化过度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否定的形式主义倾向,容易造成民族文化问题上的虚无主义思潮。那是的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的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3)夸大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为只要文化问题的解决,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他们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正因为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存在着这些弱点,它也就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而不向前发展。

事实上,针对在新文化运功中提出的关于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当时的先进分子中,有的人在宣传西方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已经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了。比如,陈独秀1915年在赞颂法国文明时,把创立社会主义(指空想社会主义)看作是法国人对于近代文明所作的三大贡献之一,认为这是“反对近世文明之欧罗巴最近文明”。李大钊在1916年5月即说过,“代议政治虽今犹在试验之中,其良其否,难以确知,其存其易,亦未可测”。毛泽东在1917年8月也说过,东方思想固不切于实际生活,“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

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的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思想土壤。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所作出的一种选择。马克思主义学说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以后,在长时间里,其影响主要限于欧洲。梁启超、朱执信等人虽也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不过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前,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由于这个革命发生在中国学习西方的努力遭到失败、中国的先进分子陷于彷徨和苦闷之中的时候,它确实使中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李大钊说,十月革命所开始的,“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路”。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呢? 第一,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示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十月革命发生在其国情与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因而对中国的先进分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他们感到,中国国情“皆与俄国相近”,所以中国“须有同类的精神,即使用革命的社会主义”。青年毛泽东兴奋地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种变计”,“只此方法较之别的方法所含可能的性质为多”。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指出,近百年来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摧凌的中国,“忽然听到十月革命喊出的‘颠覆世界的资本主义’、‘颠覆世界的帝国主义’的呼声,这种声音在我们的耳鼓里,格外沉痛,格外严重,格外有意义”。一些人由此产生了对于社会主义的向往。1919年苏维埃俄国第一次对华宣言声明放弃沙俄在中国攫取的一切特权,更引起人们很大的震动。《新青年》刊登的读者来信即提出,我们要由此跨进一步,去“研究俄国劳农政府的主义”,赞同它“所根据的真理”。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这样,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的,是李大钊。

李大钊是从爱国的立场出发,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十月革命以后,他于1918年7月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认定资本主义文明“当入盛极而衰之运”,“二十世纪初叶以后之文明,必起绝大之变动”。在同年11月、12月发表的《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两文中,他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之先声”,确信“将来之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5月、11月,他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并且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与以往一些人对马克思学说所作的片断的、不确切的表述不同,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主义已经具有相当完整的形态,而且得到了基本正确的阐释。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还只是李大钊这样个别的人物。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才在中国传播开来的。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的爆发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在1914年至1918年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相当迅速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成长起来。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60万人。这样,五四运动就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斗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的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在当时,陈独秀就说,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人也受了两个教训:一是无论南北,凡军阀都不应当存在;一是人民有直接行动的希望。五四运动遂应运而生”。毛泽东也说,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驱逐富人的事实,使“全世界为之震动”。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

2.五四运动的过程(☆略讲)

1919年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在巴黎召开“和会”。中国作为协约国的成员之一,派代表出席,“和会”无理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收回山东主权和取消“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的正当要求,并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移交给日本,北洋军阀政府,竟然准备签字承认,巴黎和会丧权辱国的消息传来以后,人们心头的愤怒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五四运动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5月4日到6月5日,以学生为主 5月4日,北京13所大专院校3000名学生,在天安门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强烈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亲日派卖国贼,示威群众不顾反动军警的阻挠,愤怒冲进曹汝霖住宅,“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2)6月5日,以无产阶级为主 北洋军阀政府在北京逮捕学生的行为,进一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政治罢工,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全国氛围的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可举个别地区的运动情况加以说明)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免除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28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3.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口号 正如毛泽东所说:“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把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结束了辛亥革命后连续几年的革命低潮,新的革命高潮开始。

(2)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在运动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迅速发展和壮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积极投身到工人中间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在运动爆发前进行舆论准备,运动爆发后提出政治口号,对群众斗争经验进行积极总结。可以说,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4)揭开了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序幕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 首先从革命领导权上看,五四运动前,中国革命是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其次,从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上看,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最后,五四运动带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所没有的彻底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在进步知识界中得到传播。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1920年9月,他发表《谈政治》一文,指出由少数资本家所把持的共和政治为社会主义所代替“乃不可逃的运命”,公开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表明,他站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来了。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等。毛泽东是湖南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他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时,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阶级斗争》(考茨基著)和《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1920年冬,他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了。

广东的杨匏安早年留学日本,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1919年11月、12月,他发表《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等,作了比较确切的阐述。它的发表几乎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同时,可以说是该文的姊妹篇。湖南的蔡和森于五四运动后赴法勤工俭学。他在1920年8月致书毛泽东:“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亦不能外。”他“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书籍,供自己和他人阅读,成了中国留法学生中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天津学生领袖周恩来说,自己到欧洲以后,“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到1921年秋,终于“定妥了我的目标”即共产主义。他表示,“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的要为他宣传奔走”。瞿秋白、邓中夏、何孟雄、恽代英等,也先后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等。董必武回忆说:“我们过去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读了许多关于十月革命的书籍后,才“逐渐明了俄国革命列宁党的宗旨和工作方法与孙中山先生的宗旨和工作方法迥然不同”。于是就开始“想俄国与中国问题,开始谈马克思主义”。吴玉章、林伯渠等也有类似的思想经历。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主要是由以上三种人组成的。其中李大钊、陈独秀属于先驱者和擎旗人,毛泽东等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则是其主体部分。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需要,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这个运动一开始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重视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及其革命立场,明确而坚决地同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划清界限。在当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存在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的严重对立。中国的先进分子对于修正主义采取了明确的批判态度。陈独秀说,马克思修正派的学说“是我大不赞成的”。“像这样与虎谋皮,为虎所噬,还要来替虎噬人的方法,我们应当当作前车之鉴”。毛泽东说,“社会民主主义,借议会为改造工具,但事实上议会的立法总是保护有产阶级的”。蔡和森也表示,自己对修正派社会主义“一律排斥,不留余地”。这说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避免了错误思想的影响。

第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国的先进分子一旦学得马克思主义,就主张运用它去研究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一方面肯定这个理论“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具有普遍意义;另一方面又认为,“马氏的学说实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我们不可以不考虑我们的环境,“就那样整个地拿来,应用于我们的时代”。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他指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当人们以一种理论“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时,这种理论“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追应环境的变化”,即在运用中得到发展。这说明,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在实际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尽管当时还没有这样明确地提出这个命题。

第三,提出了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李大钊指出,“我们很盼望知识阶级作民众的先驱,民众作知识阶级的后盾”。知识阶级的意义,就是忠于民众、作民众的先驱者。他不仅重视工人,号召“把三五文人的运动”变成“劳工阶级的运动”;而且还重视农民,号召先进的知识分子去做“开发农村的事”。他主张知识分子“向农村去”、“到民间去”。正是在他的指引下,北京大学的邓中夏等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活动。尽管当时到工人中去的知识分子为数不多,但这毕竟是一个重要的开端,它预示着先进的知识分子应当遵循的新方向和应当走的新道路。

3.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改变了五四钱新文化运动的资产阶级思想的知道,而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了新文化运动,但并不是全盘的改变: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抛弃而是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从而赋予它们以新的涵义,使它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发扬。民主不再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启蒙者的弱点,把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向前进了。

如果说,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那么,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起指导作用了。

为什么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运用新的思想武器。历史表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不能知道中国人民的斗争走向胜利。因为外国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力量带领人民扫除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要障碍。这些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的途径,为尔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思想土壤。这些先进分子随后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

2.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作出的一种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理论。在当时,工人阶级还很幼稚和弱小,中国还不具备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由于中国资本主义还很不发展,一些先进分子认为,中国还不具备讲社会主义的条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进一步成长壮大起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初步具备了。而1917年在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则直接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从资本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这样,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了。总的来说,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五四前后主要是五四以后,中国的一批最优秀的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局聚集起来了。在他们的推动下,中国掀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伟大社会变革。

3.中国先进分子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意义。中国人民的斗争自来就是英勇的,一旦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的指导,这个斗争的胜利就是不可阻挡的了。所以,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为什么能发生这样大的作用呢?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掌握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页)否则,任何思想都起不了这种作用的。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传播,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

首先要需要强调的是国民党在当时地位已经大大衰落,不足以领导中国革命继续前进了。在工人阶级政党产生以前,国民党(其前身为中国同盟会)在中国革命中起领导作用(前期领导的一系列革命的失败,以及内部成分的复杂等等)。辛亥革命以后,原先的革命党人或者高升,或者退隐,或者落荒而逃。五四运动时,整个说来,国民党是站在群众运动之外的。蔡和森感叹说:这个趋势很可以说明国民党已“不能领导革命了,客观的革命势力发展已超过它的主观力量了”。成立新的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具体进程:

1920年1月,有人在报刊上发表《劳动团体与政党》一文,呼吁“劳动团体应自己起来做一个大政党”。

同年2月,李大钊与陈独秀化装成商人,一起坐骡车去李的家乡河北乐亭小住,在途中曾酝酿过建立新的革命政党的事情。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来华。这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实际上,它当时并不称作共产主义小组,而是称作共产党。“首次决议,推陈独秀为书记,函约各地社会主义分子组织支部”。11月,创办《共产党》(月刊)。这标志着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来了。

1920年10月,李大钊、张国焘等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称共产党北京支部,推李大钊为书记)。从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王烬美、邓恩铭等在济南,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都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在日本、法国留学的中国先进分子,也成立了共产主义组织。

在建党过程中,陈独秀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他创建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是各地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

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刊物: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开始着重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开始学习列宁的著作。他们在《新青年》杂志(此时成了上海小组的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以及《民国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经验。

著作:上海、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还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工作。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同月,恩格斯的《科学的社会主义》也公开出版。之后,还陆续出版了若干种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如《马克思资本论入门》、《唯物史观解说》等。

论争: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了斗争。

1920年底,张东荪、梁启超挑起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他们口头上声称“资本主义必倒而社会主义必兴”,同时却强调中国产业落后,“真的劳农革命决不会发生”,因此也不具备成立工人阶级政党的条件。他们认为,中国的主要问题是穷,解决的办法是依靠“绅商阶级”来振兴实业,发展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指出,从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情况来说,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民在世界经济上的地位,已立在这劳工运动日盛一日的风潮中,想行保护资本家的制度,无论理所不可,抑且势所不能。”他们还指出,中国无产阶级不仅存在,而且受压迫极深,因此,“中国劳动者联合起来,组织革命团体”,是完全必要的和可能的。尽管当时还不懂得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革命第一步应是民主主义,第二步才能是社会主义,但他们从一开始就强调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主张中国必须建立工人阶级政党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这是完全正确的。

在这个时期,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还同黄凌霜、区声白等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论战。无政府主义从极端个人主义出发,鼓吹个人的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权威、一切国家包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反对任何组织纪律、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等。这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迎合了那些不满社会现实、陷于破产境遇的小生产者和在政治上感到绝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情绪,一度在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中占据了优势地位。马克思主义者指出,必须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最终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从而使国家消亡;主张个人绝对自由,会使得工人阶级不能集中为强大的力量,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瓦解工人运动;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前,要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社会的经济秩序就要弄糟了”。

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的斗争,帮助一批倾向社会主义的进步分子划清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界限,科学社会主义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推动他们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第二,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认识到,组织共产党,“离开工界不行”。“我们都是知识分子出身,与工人阶级的距离很大。因此,首先应当同他们加强内部联系”。为此,他们提出了“请钻进工场去罢”的口号。

启蒙教育刊物和学校的创办:如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等。同时,还创办了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邓中夏在北京长辛店、李启汉在沪西小沙渡分别开办的劳动补习学校。开办学校,是党的早期组织对工人“工作的入手方法,借此以接近群众”。

经过宣传教育,觉悟的工人有了组织起来的要求。

1920年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宣告成立。19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长辛店成立工人俱乐部(工会)。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工人也相继成立工会。工会开始发动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工人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第三,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1920年11月,党的发起组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阐述“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共产主义者的目的”和“阶级斗争的最近状态”。《宣言》“没有向外发表,不过以此为收纳党员的标准”。

各地的共产主义者对建党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如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指出:“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党必须“注重‘无产阶级专政’与‘国际色彩’这两点”;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人生哲学、社会哲学的出发点”;必须严密党的组织和纪律,“严格的物色确实党员”等。这些意见得到毛泽东的赞同。

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1920年11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其后,北京、天津、武汉、长沙等地也成立了团的组织。各地团组织通过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实际斗争,为党造就了一批后备力量。

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进行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初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悟。这样,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在中国创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基本具备了。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准备:(☆略讲)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1)刊物和文章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举起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他在1918年11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在这两篇文章中热烈欢呼俄国革命;被毛泽东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陈独秀,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及有关书籍,也开始大量翻译出版。

(2)论战

●通过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潮的三次论战(“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简单介绍】)纯洁了共产主义队伍,对促进马克思注意的深入传播和把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建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起到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暴力革命的方式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2、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发展

工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二者缺一不可,而且必须结合在一起,而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就是二者结合的中介。(适当介绍共产国际的宗旨和影响等)

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建议下,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在武汉、湖南长沙、济南等地(举其中几例说明)都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些共产主义小组通过理论宣传和行动指导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1920年9月,《新青年》成为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各地还出版了其他的理论刊物,促进了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同时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1年春派部分学员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工会组织,●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3、外界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经斯基等来到中国,先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联系,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6月,共产国际民族殖民地委员会秘书马林作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来到上海,帮助筹备党的成立大会。从开始筹备建党开始,共产国际给了中国很大的人员上、理论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2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列席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科尔斯基,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成立中国共产党。(1)大会确定党的名字是“中国共产党”,(2)会议确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3)会议确定党的首要政策是组织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群众,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

(4)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总书记,张国焘和李达分别负责组织和宣传工作。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一开始就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或稍后,与党的上海发起组没有联系的一批先进分子也在独立地筹备建党。1921年夏,利群书社的成员在湖北黄冈开会,表示“赞成组织新式的党——布尔什维克式的党,并提议把要组织的团体叫做波社(波尔什维克)”。当得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后,恽代英“立即号召加入,结束利群书社”。1922年夏,吴玉章、杨公等20余人在四川秘密成立中国青年共产党,并发行《赤心评论》。其后,中国青年共产党宣布自动取消,并令其成员个别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如下几个特点:

(1)很快与工人运动结合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有俄国共产党的建党经验,有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所以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很快走上了与工人运动结合的道路。

(2)独立自主领导革命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任务,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使中国共产党必须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了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3)成分复杂 中国是一个以小农为主的农业国家,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农村,加上一直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中,因而有大批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分子进入党内,壮大了党的声势,但是也把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带到了党内,成为党内左右倾错误的产生根源。

(4)具有结成统一战线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诞生时的社会地位和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与其他的革命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总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发展要求,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若干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道路,正确把握这些特点,才能正确制定战略和策略,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简述)群众是分阶级的。近代以来,在通常情况下,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所以,对于中国来说,“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简历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页)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之前,中国革命党(前身是中国同盟会)在中国革命中起领导作用。但在辛亥革命之后,国民党就开始衰落下去了。在这时,说明成立新的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已经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简述)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在中国成立工人阶级政党,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在1921年,这些条件基本上具备了。主要是: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建党提供了基础;第二,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建党提供了思想条件;第三,五一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以上这些条件的满足,说明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的成立,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必然性的。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及其伟大意义。(简述)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很少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期望。这些条件,使得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这对党的发展起长远的积极作用的。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主要是: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以往的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对于这个在长时间里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给予了一个基本的解决。第二,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不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是关系革命成败的一个大问题。以往的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未能充分地发动群众。这种情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不久,也有了一个根本的改变。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主要是: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以往的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对于这个在长时间里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不久,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二、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是不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是关系革命成败的一个大问题。以往的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未能充分地发动群众。这种情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不久,也有了一个根本的改变。中共二大即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这个党不仅“内部必须有适应于革命的组织与训练”,而且“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要深入到广大群众里面去”,都“必须是不离开群众的”。

上述的这些问题在二大上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1922年7月16日到23日,中共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主要内容是:(1)在正确分析国际形势和国内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指出中国的革命要“分两步走”,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初步解决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问题,特别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提出,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第一次明确了革命对象,对与当时的斗争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2)二大的宣言还提出为了实现党的纲领必须采取联合战线的策略,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了工人和贫农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这个方针团结和聚集了绝大多数的革命力量,使社会各阶层聚集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做了准备。反映了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深化。

这样,在建党不久,有关党的理论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为党的成长以及在以后领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打下了坚固的即时。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初期的革命活动中,集中主要力量开展工人运动。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在各处建立分部,一方面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工作,一方面组织工会领导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形成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时达到高潮,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7日,军阀吴佩孚调动军警镇压工人,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先后被杀,为了保存有生力量,2月9日,京汉铁路总工会下令复工,工人运动转向低潮。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这次斗争的事实表明,中国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是不能战胜强大敌人的,必须团结广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集中主要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也开始从事农民运动,表明了党已经开始注意把马克思注意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二、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遭到北洋政府的血腥镇压之后,中国的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了低潮。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虽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取得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所以在二七惨案之后,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更为积极的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大体是代表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尽管这个党在几经挫折后,并没有多少实力,并且成分复杂,严重地脱离群众,但是,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因此首先应当争取同国民党进行合作。

关于合作的方式,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先行邀请国民党召开代表会议,经协商后,在全国各城市集合各革新团体,组织民主主义大同盟,即实行“党外合作”。而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主张是共产国际驻中国的代表马林提出来的。同年8月在杭州召开的会议上,中共中央多数领导人开始并不赞成这种作法,但马林“说服了与会的人”。1923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的决定。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4年1月20日到30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

(1)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进行了新的解释,使之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主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新三民主义既符合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符合工农群众的当前利益,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相同,因而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2)正式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3)按照国共合作的精神选举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确立,会议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目标,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从此开始了国民大革命时期。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1、建立革命武装

在苏联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仿苏联的军事建制,由蒋介石任校长,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政治和军事骨干力量。

2、建立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黄埔军通过两次东征和南征(稍加描述),先后粉碎了商团叛乱和刘杨军阀叛乱,实现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3、五卅运动

为了迎接全国革命高潮,加强党对工农运动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于1925年1月在上海举行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的思想,为革命运动的新高涨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1925年5月,上海工人爆发了反对英国资本家的罢工斗争,5月30日,上海学生和其他群众为了声援工人的斗争,举行示威游行,遭到英国巡捕的枪杀,引起惨案,中共中央及时领导了上海人民的斗争,向帝国主义提出了惩办凶手、取消领事裁判权等17项交涉条件,史称“五卅运动。”上海的斗争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其中广州和香港工人的省港大罢工,影响最深、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坚持了1年零4个月,为世界工人运动史所罕见。

五卅运动极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是中国革命进入高潮的里程碑,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同时在运动中也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们虽然有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一面,也有易于妥协动摇的一面。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才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才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4、北伐斗争

北伐前军阀的分布状况是:直系军阀吴佩孚,约有20万军队,在湖南、湖北、河南、及河北南部的一带;从直系分化出的孙传芳,约有20万人盘踞在浙江、安徽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约35万人,占领着东北三省和京津一些地区,他们成为北伐革命的主要对象。

1926年7月4日,广东国民政府发表了《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从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入湘开始,到1927年3月,不到十个月的时间,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占领了南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革命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到了长江流域。(运用图示)

分析北伐胜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得到群众支持 战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顺应了历史发展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特别是沿途的工农群众的支持,这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2)政治工作有效 国共两党北伐军中进行了有效的政治工作,提高了北伐将士的政治觉悟和革命意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革命中发挥了先锋模范的作用。

(3)战略正确 在战略上,善于利用敌人的矛盾,采取了集中主力、各个击破的策略(4)苏联的支持 苏联政府给北伐战争的大量物资援助,派来大批军事顾问帮助指导。中国共产党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平台,积极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之中,不断成长,开始从丰富、生动的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

3.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国共合作,不会在短时间内掀起这样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这场大革命。这是因为:

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周恩来说,当时,国民党不但在思想上依靠我们,复活和发展他的三民主义,而且组织上也依靠我们,在各省普遍建立党部,发展组织。当时各省国民党的主要负责人大都是我们的同志。“是我们党把革命青年吸引到国民党中,是我们党使国民党与工农发生关系。国民党左派在各地的国民党组织中都占优势。国民党组织得到最大发展的地方,就是左派最占优势的地方,也是共产党员最多的地方。”

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经过共产党人的深入细致的工作,一向被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的力量逐步地组织起来、凝聚起来。1927年4月中共召开五大时,它领导下的工会共拥有280万会员,产业工人基本上都已经组织起来了。农会则拥有972万会员,由于一个农户一般为五口之家,而入会时只写一个人的名字,所以农会联合的农民实际上已经达数千万之众。这就为国民革命的发展、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公认的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共产党员叶挺任团长的第四军独立团,是一个突出的例证。独立团在北伐中战功卓著,使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此外,共产党人还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等),配合正规军作战,而上海工人的起义武装更是充当了解放上海的主力。

中国共产党对于大革命所作的独特的、重大的贡献,是当时人们所公认的。连国民党右派理论家戴季陶1926年11月在中山大学演说时也讲过“中国共产党好像机关车(按:指火车头),国民党好像货车,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好像人车货车套上机关车”这样的话。

4.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北洋军阀势力的迅速崩溃,使帝国主义列强感到震惊。它们在中国集结兵力、制造事端,企图以武力相威胁,阻挡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同时开始把蒋介石看作国民党内的“稳健派”,进行拉拢。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以“清党”为名,在东南各省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在其辖区内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搜捕和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伸出的千百只手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从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那次革命遭到了失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它没有经验,缺乏深刻的革命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所以,右倾机会主义在大革命后期才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它的历史意义仍然是不可磨灭的。这场失败了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正是由于经历了这场大革命,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所有这些,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思考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哪些新面貌?

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

1.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12月)

2.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1919年5月)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下半年)

4.《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节选)(1922年7月)

课后阅读书目:

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华岗:《中国大革命史》 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

第三篇: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练习题(0809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练习题

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鱼议》

一、单项选择题

1.(P5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形成的新秩序被称为

A.维也纳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 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系 D.布雷斯顿体系

2.(P56)1919 年 3 月 , 在列宁领导下诞生了

A.第一国际

B.第二国际

C 共产国际

D.无产阶级

3.(P56)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

A.美国

B.中国

C 俄国

D.法国

4.(P5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1917 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1919 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

C.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1920 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立

5.(P57)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阿 Q 正传》

C.《朝花夕拾》

D.《药》

6.(P57)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7.(p58)在中国最早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 , 第一沃举起社 会主义大旗的人物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 毛泽东

D.蔡元培

】 8.(P59)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中心由北京转到

A.上海

B.南京 】

C.广州

D.天津

】 9.(P61)《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作者是

A.蔡和森

B.胡适 】

C 陈独秀

D.李大钊

】 10.(P61)1919 年 11 月、12 月 , 发表《马克思主义》一文的是

A.杨锦安 B.周恩来 】

C 李大钊 D.蔡和森【】

11.(P63)成为中国共产党后备力量的组织是

A.中华全国总工会 B.社会主义青年团

C.共产主义小组 D.职工运动委员会【】

12.(P63)1920 年 11 月 12 日 , 在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

第一个工会组织是

A.上海印刷工会 B.上海机器工会

C.天津机械工会 D.天津印刷工会 【 】

13.(P64)1921 年 7 月出席中共一大的长沙代表是

A.李达、李汉俊

B.毛泽东、李达

C.毛泽东、何叔衡

D.毛泽东、董必武

】 14.(P64)下列不属于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内容的是

A.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B.推翻帝国主义压迫-C.联合共产国际

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A.长辛店工人罢工 B.五卅惨案

C.上海工人罢工

D.二七惨案

】 22.(P67)中共成立之后 , 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21 年 9 月成15.(P6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是 A.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立

A.汕头农民协会

B.岳北农民协会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 衙前农民协会

D.东兰农民协会

C.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23.(P 68)1923 年 6 月召开的中共三大集中讨论了

D.《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制定【】

A.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6.(P64)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 B.农民同盟军问题

A.上海 B.北京 C 建立革命武装问题

C.广州 D.武汉【】

D.国共合作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17.(P65)中共二大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 其中 , 中央执行委 24.(P68)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员会委员长是

A.三民主义 A.李大钊

B.陈独秀 B.反帝反封建

C.张国焘

D.李达

】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8.(P66)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是

D.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25.(P69)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

C 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三大

【 】

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的召开 19.(P66)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 , 成立了 , 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B.中共三大的召开

关。C.《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的发表

A.京汉铁路总工会

B.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D.省港罢工委员会纠察队【

】 26.(P69)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是 20.〈 P66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起点是

A.蒋介石 B.廖仲饱 A.香港海员工人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周恩来 D.李大钊【】

C 广州沙面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大罢工

】 27.(P69)黄埔军校同一切旧式军校的根本区别在于

21.(P67)使第一次工人运动由高潮转向低潮的事件是 A.孙中山亲自兼任总理

【B.聘请苏联红军将领为军事顾问

C.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 D.有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军校学习【】

28.(P69)1924 年 10 月,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的2.(P57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北京大学

B.《新青年》编辑部

C.北洋政府教育部

D.《民报》

】 3.(P57)新文化运动所主张的文学革命包括文学的 是

A.奉系将领张作霖

B.直系将领冯玉祥

C.袁世凯

D.曹锟

】 29.(P70)二七惨案后 , 中国工人运动掀起地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 潮起始于

A.省港大罢工 B.五卅运动

C.青岛日资纱厂工人罢工

D.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 30.(P72)1927 年 4 月 28 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的共产党创始 人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 瞿秋白

D.蔡和森

】 31.(P72)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 大革命最终失败的标志是

A.中山舰事件

B.“ 四一二 ” 反革命政变

C.“ 七一五 ” 分共事件

D.整理党务案事件

二、多项选择题

1.(P56)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

A.北洋军阀用封建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 B.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甚嚣尘上

C.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 D.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

A.内容革命

B.意义革命

C.形式革命

D.体例革命

】 4.(P5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

A.民主

B.科学

C 自由

D.进步

】 5.(P57)新文化运动反对

A.白话文

B.文言文

C.新文学

D.旧文学

6.(P59)1919 年 6 月 5 日以后 , 五四运动越出知识分子的范围 , 发展为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 , 其中包括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 7.(P59)1919 年五四运动中 , 爱国学生提出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 , 内除国贼

B.取消 “ 二十一条 ”, 拒绝签订和约 C.停止内战 , 一致对外

D.还我青岛

】 8.(P59)五四运动的直接结果有

A.释放被捕学生

B.罢免曹、章、陆三个卖国贼职务

C.未在 “ 和约 ” 上签字 D.实现了反帝斗争目标

】 9.(P61)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

A.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B.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

C.一部分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D.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

】 10.(P6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早期 ,' 影响较大的进步刊物有

A.《新青年》 B.《每周评论》

C 《少年中国》 D.《湘江评论》

】 11.(P62)由中国留学生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在A.日本

B.法国

C 美国

D.俄国

】 12.(P62)被称为 “ 南陈北李 ” 的中共早期领导人是

A.陈独秀

B.陈潭秋

C 李大钊

D.李达

13.(P63)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成立后创办的一批专门供工人阅读,旨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刊物有

A.上海的《劳动界》 B.北京的《劳动者》

C.济南的《济南劳动月刊》

D.北京的《工人周刊》

】 14.(P64)列席中共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有

A.维经斯基

B.马林

C 尼科尔斯基

D.鲍罗廷

】 15.〈 P66 〉中共二大指出革命的基本动力是

A.工人

B.农民

C 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 16.(P66)中共二大制定的党的纲领是

A.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步 B.最低纲领 C.最高纲领

D.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

】 17.(P66)国民革命前 , 中共领导了哪些著名的工人运动 ?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大罢工

】 18.(P67)1923 年京汉铁路罢工中牺牲的共产党员有

A.邓中夏

B.林祥谦

C.萧楚女

D.施洋

19.(P67)领导新式农会和农民运动的有

A.彭湃

B.毛泽东

C.沈定

D.王尽美

】 20.(P68)国民党一大宣言中阐述的新三民主义中新的民生主义的重要原则是

A.平均地权

B.节制资本

C.平分土地

D.实行土地的农民所有

】 21.(P68)下面关于中共三大对统一战线的表述正确的有

A.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B.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 , 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C.正确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D.有力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 22.(P68)国民党一大宣言对三民主义进行的新的阐释包括

A.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帝内容 , 同时强调各民族平等 B.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C.民生主义在 “平均地权 ” 的基础上增加了 “ 节制资本 ” 的原则

D.民生主义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 23.(P69)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革命联盟的政党 , 包括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 24.(P71)在北伐战争期间 ,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收回的租借地是

A.上海

B.九江

C.汉口

D.旅顺

】 25.(P71)到 1927 年春 , 北伐胜利进军 , 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推 进到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海河流域

】 26.(P72)1926 年 3 月、5 月,蒋介石为打击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群众力量制造的事件是

A.中山舰事件

B.整理党务案事件

C.“ 四一二 ” 反革命政变

D.“ 七一五 ” 分共事件

8.(P64)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9.(P6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 “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10.(P66)简述中共二大规定的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及其意义。11.(P71)简述北伐战争得以胜利进军的原因。

四、论述题

1.(P57)试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P59)试述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3.(P72)试述国民大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P56)2.C(P56)3.C(P56)4.B(P56)5.A(P57)6.C(P57)7.B(P58)8.A(P59)9.D(P61)10.A(P61)11.B(P63)12.B(P63)13.C(P64)14.C(P64)15.B(P64)16.A(P64)17.B(P65)18.B(P66)19.C(P66)20.A(P66)21.D(P67)22.C(P67)23.D(P68)24.C(P68)25.D(P69)26.C(P69)27.C(P69)28.B(P69)29.B(P70)30.B(P72)31.C(P72)

三、简答题

1.(P55)简述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2.(P56)简述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的背景。3.(P58)简述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4.(P58)简述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5.(P61)简述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历史特点。

6.(P63)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成员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了哪些论战 ? 7.(P64)简述中共一大的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

1.ABC(P56)2.AB(P57)3.AC(P57)4.AB(P57)5.BD(P57)6.BCD(P59)7.ABD(P59)8.ABC(P59)9.ABC(P61)10.ABCD(P61)11.AB(P62)12.AC(P62)13.ABCD(P63)14.BC(P64)15.ABCD(P66)16.BC(P66)17.ABC(P66)18.BD(P67)19.ABC(P67)20.AB(P68)21.ABCD(P68)22.ABCD(P68)23.ABCD(Pm)24.Bc(P71)25.AB(P71)26.AB(P72)

三、简答题

1.(P55)简述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答:(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 , 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2)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现实的道路 , 建立 了一条从西方无产阶级到东方被压迫民族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革命 阵线。从此 ,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P56)简述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的背景。

答 : 辛亥革命失败后 , 北洋军阅的黑暗统治笼罩着中国大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阅继续利用封建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 , 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甚嚣尘上。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从思 想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 , 认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 因在于缺乏一个彻底的思想文化革命。在这种背景下 , 新文化运动

应运而生。

3.(P58)简述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答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 并不能为人们提供 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 , 并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 , 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 建思

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 , 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 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 , 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 式主义偏向。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 , 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4.(P58)简述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答 :(1)新的时代条件。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第一 次世界大战期间 ,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短暂而又迅速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壮大起来。(3)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 , 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 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4)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 是巴黎和 会主中国外交的失败。5.(P61)简述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历史特点。

答 :(1)重视 ,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友 ,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6.(P63)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成员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了哪些论战 ?

答 : 第一次是同胡适围绕 “ 问题与主义 ” 的论战 , 划清了革命 与改良的界限。第二次是同张东蒜、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强调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 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第三次是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 指出必须以革命的手段夺取政权 ,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才能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 最终消灭阶级和阶级 差别。7.(P64)简述中共一大的内容。

答 :1921 年 7 月 23 日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举行。(l)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规定党 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 级 , 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一一消灭阶级、废除 资本私有制 , 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党的纪律 等;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 , 以共产主义精神教 育工人

(2)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

局作为党的领导机构 , 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3)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8.(P64)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答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 之后 , 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 , 以俄国布尔 什维克为榜样 , 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所接受的是 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 , 和社会革命 论 , 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 主义 , 是在斗争中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 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 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 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 贵族阶层 , 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 ,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 导思想的党 , 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 命政党。9.(P6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答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 “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与希望 , 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 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 , 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 使中国工人阶级有

了自己的司令部。

(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 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 , 为中国人民指明了 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前途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 , 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 , 使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总之 , 正如毛泽东指出 ,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 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10.(P66)简述中共二大规定的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及其意义。

答 :(1)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的最低 纲领 , 即党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 : 消除内乱 ,打倒军阀 , 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 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不可超越的一个 阶段。

(2)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历史证明 ,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 共产党才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打倒列强、除军阀 ” 逐渐成为 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

11.(P71)简述北伐战争得以胜利进军的原因。

答 :(1)国共合作的实现 ,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 特别是共产 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

(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 对军间的口号下进行的正义的革命战争 , 结束北洋军阅的黑暗统 治 , 实现国家独立和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3)北伐战争得 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 , 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 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四、论述题

1.(P57)试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答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 倡导造就法国式的资产阶级 共和国;民主还提倡个性解放 ,平等自由 , 造就自主、自由的人。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 , 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新文化运动把攻击的矛头集中指向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宗旨和基本内容的孔学 , 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 , 猛烈抨击封 建纲常礼教 , 大力提倡新道德 , 反对旧道德。新文化运动还对妇女解放、家庭问题、婚姻恋爱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 宣传男女平等和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新文化运动还提倡白话文、新文学 , 反对文言文、旧文学 , 主张文学革命。

(2)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 , 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以磅碎的气势沉重打击了封建 专制主义。第二 , 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 , 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 , 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 , 开启 了思想解放的潮流。第三 , 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 , 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 思想文化上的条件。2.(P59)试述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答 :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 具

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历史特点和历史 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 动 , 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 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 升到一个

新的水平线上。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 , 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 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 舞台 , 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促进了马 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 干部上的准备。一方面 ,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充分领略了 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 从而促使他们在行动上探索马克思主义与工 人阶级相结合的方式 , 促进工人阶级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 ,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实际斗争中经受了 锻炼 , 并自觉进行了自身的改造 , 逐步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发 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 中国革命逐渐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以后 , 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3.(P72)试述国民大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

答 :(1)国民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z 第一 , 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 , 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 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 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第二 , 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 , 宣传了 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 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 , 积累了 初步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这场革命的失败中汲取教训 , 开 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 为把中国革命推进 到新的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 客观上 , 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 , 敌我力量悬殊;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 部出现剧烈分化 , 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 , 制造反共政 变 , 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

主观上 , 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 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 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 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 , 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 , 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 , 缺乏革命经验尤其是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的经验 , 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 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直接 影响。

第四篇:浅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浅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摘要: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枪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选择走“俄国人的道路”,之后,在国产国际的帮助下,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在日本、法国的留学生中,相继建立共产党组织。1927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天辟地、大事变

最近,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等一些书籍,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我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为何这么说呢?其实,原因很多„„

首先,讲讲它诞生的因素吧。

鸦片战争以后,在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若干基本特点。

在政治上,中国不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遭到严重的破坏,司法和行政不复存在。领事裁判权作为一种政治性的侵略,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法制的独立性,同时也是外国侵略者在华戳取各种经济特权和巩固各种既得利益的重要手段。①)在经济上,中国虽然有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但传统的农业经济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农业的生产方式,仍然是由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并把土地分为若干小块租佃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②)在思想文化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空前的挑战和冲击。③)在对外关系方面,中国屡遭外国侵略,政府与外国侵略者订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屈辱服从的政治关系。④)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帝国封建主义赖以存在的支柱。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些矛盾的加剧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也就成为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⑤)

于是,就有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兴起。这样的大革命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就要求有一个有科学的理论武装的、能够团结和组织全体被压迫人民进行战斗的、最坚决彻底革命的先进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它具有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优良品质。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中国国名党及其前身在中国革命中起领导作用。辛亥革命后,许多原先的革命党人有的消极隐退,有的甚至蜕变为军阀、官僚和政客。五四运动时,国名党并没有站在群众运动的前列。依照当时的趋势,国民党已不能领导革命了,它的领导地位已渐渐丢失。因此,成立新的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20年1月,有人在报刊上发表《劳动团体与政党》一文,呼吁“劳动团体应自己起来做一个大政党。”⑥)

(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布局维经斯基来华。他先后在北京、上海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介绍苏俄和俄共情况,并说中国可以组织共产党。⑦)

于是,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组织建党。1920年11月,《共产党》月刊的创立标志着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树立起来。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应运了当时的局势,为何不能说它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呢。

接着,来谈谈它诞生的历史条件吧。

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所特有的经济和政治状况,社会各阶级对革命的态度迥然不同: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勾结,是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遭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工业无产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进步的阶级,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最深,具有坚定的彻底的革命性。历史表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阶级的局限性,都不能领导中华民族革命走向胜利,领导中华民族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责任,革命的任务落到了

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

这样自然而然的,中国共产党就成立啦。然而,它所成立的历史条件是特殊。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立,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坏后。它所接受的是没有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得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主义社会主义。⑧)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段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的基础。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很少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希望。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如此特殊,因此说它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再合适不过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条件是特殊的,但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看,最能说明它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使中国人名有了个先进的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凝聚自己的领导核心。而且,它使得一切反动势力感到深深的恐慌。还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的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纲领,为中国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第二,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还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做了许许多多的贡献。例如:实行国公合作、土地革命、北伐的胜利进军、抗日战争的胜利等。

从此以后,中国无产阶级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有了指路的灯塔,艰巨曲折的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征程。从1921年底开始,中国共产党先后组织了汉口租界人力车夫、粤汉路武长段、安源路矿、长辛店铁路、山海关铁工厂、唐山制造厂、就绥路、正太路工人罢工。这些罢工和开封陇海铁路员工俱乐部领导的陇海路罢工、香港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领导的香港海员大罢工一起,汇合成了中国工人

运动的高潮。

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时间想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明天。无论是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素,诞生的历史条件或者是它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还是对中国今后发展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都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五篇: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中国人民的斗争展现出崭新的面貌,就有了通向胜利的保证。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同盟军的问题。他指出,无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也因为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曾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下载《开天辟地大事变》近代史论文(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天辟地大事变》近代史论文(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代史论文

    谈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文摘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近代史论文

    思想决定革命成功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任何反动与社会革新,没有农民的参与是不可能胜利的。辛亥反动之所以失败,是由于乡村没有完成大的变动,农民没有......

    近代史论文

    长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 张诚 (信息科技学院通信工程122班 学号:201205016239)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的中央领导人不断提倡弘扬长征精神,他们集体将改革开放和现代......

    近代史论文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

    近代史论文

    浙江财经学院论文题目:清末立宪运动学生年级:大一学生专业: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二零一二年五月[摘要]: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清末立宪运动发生的必然性以及清末立宪派为挽救民族危亡、......

    近代史论文

    如何看待当今中日关系 姓名:魏昳阳 院系:徐海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2013-4班 学号:22130277 摘 要:中日两国是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在1894年、1931年、1937年发动了三......

    近代史论文

    中共一大代表之董必武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摘要: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

    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北洋水师的兴衰系别:计算机系班级:软件一班姓名:XX 学号:67北洋水师的兴衰 1874年日本以“保卫当地侨民”为借口派兵登陆台湾,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其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