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测量仪器的管理使用规定
测量仪器的管理使用规定
一.目的为了加强测量仪器的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使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规范化,使其精度、准确度能满足施工的测量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工程部使用和保管仪器的所有人员。
三.总则
1.本管理制度,规定了仪器设备的使用、送检或校验、保养、报废的方法和要求。
2.本制度由测量技术人员具体实施,由综合管理科归口管理并监督检查。
四.测量仪器的保存、维护和检定
1.测量仪器除要防火防盗以外,还应保存在通风、干燥场所。
2.仪器应摆放固定位置,不宜倒置,注意仪器上面不能堆放重物。
3.测量仪器专人保管,施工回来前要仔细清点,清洗保持干净整洁,避免遗失。
4.在恶劣环境中施工,作业结束,要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油污及泥土灰尘后装箱;仪器如果受雨淋、水浸,要用软布擦拭干净,回到室内后立即开箱取出仪器放于干燥处,让水汽自然挥发,彻底凉干后再装箱内。
5.仪器主机、电池、充电器、深度仪等不宜随便组装长期链接,以防损坏内部结构、降低使用性能。
五.仪器维护:
1.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定期给电池充电,开机简单试用,通风防霉、通电驱潮,以保持仪器良好的工作状态。
2.电池的使用:电池是仪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不要连续进行充电或放电,否则会损坏电池和充电器。超过规定的充电时间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应尽量
避免,如有必要进行充电或放电,则应在停止充电约30分钟后再使用充电器。
3.仪器运输:仪器长途运输和搬运过程中,应切实做好防碰撞、防震及防潮工作。装车时务必使仪器箱正放,不可倒置。测试人员携带仪器上井乘坐车辆时,应将仪器放在安全以防颠簸震动损坏仪器,确实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六.仪器检定:
1.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经自检合格的仪器,填写自检记录;自检不符合的仪器,填写自检记录,并注明不符合项目,及时上报修理。自检周期根据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为30天;仪器经长途运输后也应进行自检后方可下井,仪器的定期检定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工程部内部仪器自检适用于所有使用过程中的仪器设备的自检;
七.测量仪器的使用
1.操作前应先熟悉仪器,仪器负责人必须精通仪器使用知识。一切操作均应手轻、心细、动作柔稳;仪器取出与装箱,要用双手握住轻拿轻放,在使用过程中,务必小心避免撞击或振动。
2.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并将仪器架在地面安置稳妥,与地面标志点大致对中,架头大致水平,然后开箱取仪器。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箱子开箱,以免开箱时仪器落地摔坏。开箱后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便在用完后按原样安放。
3.安置仪器时,应确保附件(如脚架、基座、主机、连接电缆等)正确地连接,安全地固定并锁定在其正确位置上,避免设备引起机械震动。千万不要不拧仪器的连接螺栓就将仪器放在脚架平面上,螺栓松了以后应立即将仪器从脚架上卸下来。
4.自仪器安装在脚架至施工结束,仪器装箱的整个过程,不论是否在观测,必须有人守护,严防过路行人、车辆碰撞。绝对防止仪器倒地。
5.转动仪器时,必须先松开制动螺旋;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但切不可拧得过紧)。无论是微动螺旋还是脚螺旋均不应旋到顶端极限位置。
6.仪器迁站,应检查仪器与脚架的连接是否牢固,搬运时,应把制动螺旋略微关住,使仪器在搬站过程中不致晃动,同时带走所有附件,防止遗失。
7.严禁将主机直接置于地上,不要用仪器去直接观测太阳,这样不仅有可能损坏测距仪或全站仪的内部部件,也有可能会造成眼睛受伤。
8.仪器应尽量避免日晒、雨淋,烈日下或在雨中测量时,应给仪器打伞;雷雨天进行测量工作,将冒着受雷击的危险,因此,雷雨天不要进行野外测量。
9.仪器任何部分发生故障,不勉强使用,应立即检修,否则会加剧仪器的损坏程度(要及时与生产部协作解决)。
八.测量仪器的封存、报废
1.测量仪器的停用:测量仪器检定有效期到期时,如果没有该监测项目,可申请停用,停用的仪器再次启用前必须检定后才能使用。
2.对在检定有效期内,出现测量仪器损坏、超差等情况,测量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生产部负责人报告及时送修,如不能修复的由生产部签署意见,可向公司领导提出报废申请。
3.因生产使用情况发生变化,测量仪器性能和要求不符合实际需求造成仪器闲置时,由测量人员上报基地管理人员,办理相关封存手续以便进行合理调配使用,并妥善安放封存。
4.凡申请报废的测量仪器须经部门领导判定或生产部检测鉴定,情况属实由生产管理部门签署意见,报公司批准后方可报废。
九.测量仪器使用保管不善的处罚
1.测量仪器使用人必须坚决贯彻爱护公司财产,文明使用、保养(保洁)测量仪器,不准无故损坏或丢失测量仪器及其附件。
2.凡因个人使用、保管不当造成测量仪器及其配件损坏、丢失者,除由责任人按原价赔偿外,并处1倍的罚款。因责任不清时,由保管人和部门负责人(或当日带班人)按比例共同承担。
2014年1月28日
第二篇:测量仪器管理使用制度
测量仪器管理使用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测量仪器的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使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规范化,使其精度、准确度能满足测量要求,特制定制度。(2020年1月)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使用和保管仪器的所有人员。
三.总则
1.本制度规定了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的方法和要求。
2.本制度由测量技术人员具体实施,由办公室管理并监督检查。
四.测量仪器的保存、维护
1.测量仪器除要防火防盗以外,还应保存在通风、干燥场所。
2.仪器应摆放固定位置,不宜倒置,注意仪器上面不能堆放重物。
3.测量仪器专人保管,回来前要仔细清点,清洗保持干净整洁,避免遗失。
4.在恶劣环境中作业结束,要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油污及泥土灰尘后装箱;仪器如果受雨淋、水浸,要用软布擦拭干净,回到室内后立即开箱取出仪器放于干燥处,让水汽自然挥发,彻底凉干后再装箱内。
5.仪器主机、电池、充电器、等不宜随便组装长期链接,以防损坏内部结构、降低使用性能。
6.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定期给电池充电,开机简单试用,通风防霉、通电驱潮,以保持仪器良好的工作状态。
7.电池的使用。电池是仪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不要连续进行充电或放电,否则会损坏电池和充电器。超过规定的充电时间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应尽量避免。
8.仪器运输。仪器长途运输和搬运过程中,应切实做好防碰撞、防震及防潮工作。装车时务必使仪器箱正放,不可倒置。测量人员携带仪器乘坐车辆时,应将仪器放在安全以防颠簸震动损坏仪器,确实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五.测量仪器的使用
1.操作前应先熟悉仪器,仪器负责人必须精通仪器使用知识。一切操作均应手轻、心细、动作柔稳;仪器取出与装箱,要用双手握住轻拿轻放,在使用过程中,务必小心避免撞击或振动。
2.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并将仪器架在地面安置稳妥,与地面标志点大致对中,架头大致水平,然后开箱取仪器。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箱子开箱,以免开箱时仪器落地摔坏。开箱后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便在用完后按原样安放。
3.安置仪器时,应确保附件(如脚架、基座、主机、连接电缆等)正确连接,安全固定并锁定在其正确位置上,避免设备引起机械震动。千万不要不拧仪器的连接螺栓就将仪器放在脚架平面上,螺栓松了以后应立即将仪器从脚架上卸下来。
4.严禁将主机直接置于地上,不要用仪器去直接观测太阳,这样不仅有可能损坏测距仪或全站仪的内部部件,也有可能会造成眼睛受伤。
5.仪器应尽量避免日晒、雨淋,烈日下或在雨中测量时,应给仪器打伞;雷雨天进行测量工作,将冒着受雷击的危险,因此,雷雨天不要进行野外测量。
6.仪器任何部分发生故障,不勉强使用,应立即检修,否则会加剧仪器的损坏程度。
六.测量仪器使用保管不善的处罚
1.测量仪器使用人必须坚决贯彻爱护单位财产,文明使用、保养(保洁)测量仪器,不准无故损坏或丢失测量仪器及其附件。
2.凡因个人使用、保管不当造成测量仪器及其配件损坏、丢失者,由责任人按原价赔偿外。责任不清,由保管人和部门负责人按比例共同承担。
第三篇:测量仪器使用及管理制度
测量仪器使用及管理制度
测量仪器属贵重、精密物品。为了使测量仪器保持良好状态,更好地为公司各项目部服务,以及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加强对仪器的管理,制定以下条款:
1.公司测量仪器实行统一管理,专人负责。除正常现场使用外,测量仪器统一保管在公司的仪器室,并由保管员对其进行必要的清洁、防潮等维护工作;
2.使用人应提前提出使用申请,并报主管领导审批,经同意后方可领用;
3.领用时应填写所领仪器清单,并注明完好情况、使用期限、工程名称、用途等;
4.仪器操作者必须是测量专业人员或经培训达到能够独立操作的公司技术人员,操作时应严格按仪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仪器领用人(或仪器操作人)必须对所领仪器的安全性负责。不得有人为损坏现象,如果在使用中发生故障,应及时上报公司领导,个人不得随意拆卸、修理仪器;
6.仪器在搬运时应轻拿轻放,长途运输时应将仪器盒放在软垫上,以免仪器损坏;
7.不得在下雨天使用仪器,更不得用仪器照射太阳光,避免强光直射仪器; 严禁用手触摸、用纸或手帕擦拭镜头;仪器箱不得坐人,更不得用脚踩踏;
8.认真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按期归还仪器。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如期归还,要及时请示领导,获准后方可延期使用;
9.任何人不得未经同意将仪器转借给他人使用;
10.对于人为原因造成仪器损坏,可根据损坏程度给予当事人相应处罚。
本制度自制定之日起执行。
二00七年元月
第四篇:工程施工常用测量仪器使用
公路工程施工常用测量仪器主要有:水准仪、全站仪(包括对中杆、棱镜、水准尺等附属工具)。测量工具主要指对讲机、钢尺、温度计、气压 计。测量队对所配置的仪器工具具有使用权和负有保管责任。
一、测量仪器、工具使用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仪器说明书,熟悉各部 分性能、操作方法和日常保养知识,了解各种仪器使用时必须具备的外部 环境条件。仪器精度与性能应符合合同条件及规范要求。
二、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当测量仪器、工具出现下列情况均视为不合格。
1、已经损坏;
2、过载或误操作;
3、显示不正常;
4、功能出现了可疑;
5、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
6、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
三、出现了上述不合格项的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停止使用,隔离存 放,并做明显标记。只有排除不合格原因,并经再次检定确认合格后,方 可使用。
四、测量仪器使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其要求的环境条件,条 件不具备时,不得架立、使用仪器。仪器架立后人员应专心守护,不得擅 自离开。
五、测量仪器转站,严禁将带支架的仪器横扛肩上。经纬仪、光电测 距仪和全站仪转站必须装箱搬运,行走困难地段所有仪器必须装箱护行搬 运。测量收工必须按说明书规定擦拭仪器装箱。携带仪器乘车必须将仪器 箱放在座位上,或专人怀抱,不得无人监管任其受震。
六、项目经理部的测量队应建立仪器总台帐、仪器使用及检定台帐。
七、仪器档案由项目档案室或测量队保存原件,复印件随仪器装箱。
八、仪器使用者负责使用期间的仪器保管,应防止受潮和丢失。
九、测量仪器应做到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不得私自外借他人使用。
第五篇:测量仪器日常管理
测量仪器日常管理制度
一、保管、维护制度
1、测量仪器设备应由专人维护和保管,并建立仪器台账,并根据仪器使用和检定情况及时更新。
2、测量仪器贮存必须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做好防晒、防潮、防震、防腐,防压工作。
3、在夏天和车里,保证温度在一定仪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未经许可的人员禁止接触仪器。
4、测量仪器使用实行登记制度,使用前领用人必须在确认仪器及设备完好后才能签字领取,使用后确保仪器及设备状态完好后,才能入库存放。
5、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做好清洁保养,保持仪器外观干净。
6、测量仪器及通信用的电子设备等,使用前后要开箱检查电量,以防电量不足影响测量作业。
二、自检与检定制度
1、测量仪器及设备根据使用情况,要定期对测量仪器自检,例如水准仪i角检验,全站仪校正及常规检验、对中杆圆水准气泡等。
2、测量仪器必须按相关规定要求定期检定,严禁使用不在检定有效期内的测量仪器及工具。
3、经检定合格的仪器要贴有检定合格标识,标识上要标明仪器型号和有效期起止日。
4、对于检定不合格的测量仪器及设备,要停止使用并要有相应的标识。
5、对于未取得检定合格报告及检定不合格的仪器及设备严禁带入施工现场。
三、测量仪器及设备操作规定
1、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落地损坏,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用完后按原样 放回。
2、测量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别一手握持支架,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
3、测量仪器应安置在地势平坦,施工干扰小的位置,安置时要注意脚架是否可靠,确认后方可松手
4、仪器开箱使用时应当观察仪器的角螺旋位置、电量状态、轻转望远镜等,以检测仪器工作状态是否异常。
5、观测结束后应将脚螺旋和制动、微动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仪器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6、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禁止将望远镜直接对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和损害测量仪器。
7、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必须配备遮阳伞。
8、测量作业时,作业人员禁止离开测量仪器及设备,确保仪器安全。
四、测量仪器及设备超期、损坏、丢失、报废、封存制度
1、测量仪器及设备严禁超期使用,超出有效期的要及时送至相关计量部门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果不能及时送检的必须贴不合格标识贴,封存处理。
2、测量仪器及设备在作业时损坏不能自己修复的,要按照公司相关规定送到生产厂家或有修理资质的单位进行修理,修好后要需要送检的,要送 到国家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3、测量仪器及设备丢失后,要及时上报,并及时补充相关的测量仪器及设备,以防影响施工测量作业。
4、对于测量仪器老化、机械损伤无法修复的测量仪器及设备要申请报废,并及时与公司测量仪器管理部门补充。
5、对于以下几种情况测量仪器要进行封存: 1)超出使用有效期未能及时检定的。2)损坏待修、损坏报废的。3)长期不使用的。4)未能取得检定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