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板的格局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老板的格局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本帖最后由 lengwen 于 2011-5-7 15:13 编辑
企业的发展在不同阶段需要依靠不同的粘合力来维系和支撑,如企业发展初期,企业老板的个人魅力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当企业发展上轨道后,企业的愿景、规范的制度将成为决定企业走多远的关键。对于企业来说,企业老板的魅力不一样,企业的人文环境和构建的企业人事也将完全不一样。企业到底需要什么?企业老板需要具有怎样的格局胸怀,建立怎样的人事环境才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防范“自我”,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不做“楚霸王”。人文关怀贵在真诚、持久而非伪善。打工者有句行话:打工要么能赚钱,要么开心。企业初期人员较少,老板一般对员工除了雇佣关系都会还存在一种友情关系,但是当企业稍有一点起色或者员工达到十几二十左右的时候,企业老板开始不再伪善,“奴隶主”心态便开始显现出来,认为自己不需要再卑躬屈膝了,由此企业的问题开始出现,老员工集体跳槽、企业发展受阻等现象
开始爆发。
案例:A公司发展前期,公司只有10多个员工,每个员工对公司来说都具有不可替代或者为企业老板创造着利润或者维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老板在节假日时特意慰问拜访员工的家属,为员工生日时送上祝福,让员工享受期权分红等。员工普遍较为感恩,死心塌地跟着企业老板努力拼搏,使一个投资只有200万的小企业在一年内销售额突破6000万,第二年突破1个亿的销售大关。企业老板也由负翁变成了真正的富翁,第三年企业员工开始发展到50多个人。所谓能共苦不能同甘,企业老板开始改革公司政策,没有了节假日问候,没有对员工的关怀,有的只是冷冰,取消期权;本来工资已经降得很低却用高额罚款鞭策员工完成公司指标,第三年下来,销售线的50多个销售人员流失替换了39个,全公司50来个员工,年终计算收入,只有7个有1万最多5万的存款,甚至出现员工打工反而亏损倒贴饭钱的怪现象。第三年的销售额也徘徊在8000万止步不前,第四年未到,市场已经出现了一片哀声。企业落寞已显,最终走向衰败。做企业既要“法家”的“冷酷严厉”
制度规范,也需要儒家的“仁爱”、“感恩”。
二、杜绝“自大”,胸怀宽广,能广泛听取意见,不做“土皇帝”。中国历来是皇帝一言堂的统一制度,使得企业的发展也受到此影响呢?所以只有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能出一两个容纳魏征的好皇帝我们就已经奉为经典了。企业老板一般都较为自信、自负,越是
企业往前积极发展,企业老板的这种心态就更为严重。
案例:B企业发展前期,企业老板在开会时通常会留下一个讨论环节,让员工积极讨论、向
员工征求公司发展的意见;两年后,老板听见不愿意听的就开始拍桌子了,老板开始惟我独尊,认为员工能力有限,对部分员工的意见不但在全体员工面前当面斥责、讽刺,甚至员工的意见成为企业老板秋后算账账的把柄,员工开始噤若寒蝉,明知道公司是错的,也要把错的东西让它在市场上检验一遍甚至多遍等着企业老板看“结果”,最终造成B企业营销战略方针一年内更改了3次,企业销售额在整个市场利好,其他企业迅猛增长的大环境下却不升反降。西方企业讲究释放员工的自主、自由,日本企业也注重发挥个体的能动性,中国部分企业也非常注重这一点,证实了中国部分企业不仅注重在企业内征求解决问
题的方式,还把这种博采众议的方式延伸到了企业以外。
三、拒绝“自私”,不做“土财主”。企业老板应维系小富即安的心态,广散财,财散人聚。虽然企业是追求利润的,但一定要注意顾客、员工、股东利益的合理分配。由于企业走向稳定,企业老板开始更关注股东回报而有意降低或者忽略员工回报,即员工眼中所谓的可以同苦不能共甘。
案例:C企业成立了三年,创业的第一年,因公司业绩发展较好,员工跟着企业老板付得起了房子15万左右的首付,第二年企业业绩继续发展,员工跟着企业老板这年买得起了10万元以下的车子,第三年企业仍然在发展,但是员工却付不起了每月3000多元的房子月供了。企业开始发展不赚钱了?No,企业老板开始“貔貅”只进不出了!这是一般小企业的规律,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难以继续前行甚至急速下滑的重要原因,此时公司的人事波
动将会很大,“兄弟们纷纷离去”。
蒙牛牛根生有句话叫“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企业老板不要做土财主,维系小富即安的心态,与顾客、员工合理分配利益,共同成长,而非只进不想出了。正是因为“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理念,蒙牛留住了核心的员工、拥有了高效积极向上的团队,“使一
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尤其是像影楼这种服务行业。老板要服务好员工,员工才会产生积极的意识,心甘情
愿地服务好顾客。
影楼老板关爱你的员工,让他们为你的事业添砖加瓦!
第二篇:《格局决定命运》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以及参加演讲比赛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今天晚上能够参加这次演讲比赛,不管结果怎样,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比赛认识更多的朋友。首先自我介绍下,我是来自数计学院的刘文斌,文刀刘文武斌,所以我的名字里面三个字都含有文字,这正如我的兴趣爱好一样,我喜欢文学和围棋。古诗有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顺便介绍一下,我就是来自这儿,美丽的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数计学院的刘文斌,文刀刘,文武斌,所以我的江南明珠,湖北黄石。自我介绍就到这。下面便是我的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格局决定命运。
美国经济学家德鲁克曾说过:心智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命运。所谓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只盯着树皮里的虫子不放的鸟儿是不可能飞到白云之上的,只有眼里和心中装满了山河天地的雄鹰才能自由自在地在天地之间翱翔!
天下最难的有两件事:一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二是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放到别人脑袋里!我们缺金钱,实际上缺的是与时俱进的观念。思维观念的固执、僵化、墨守成规,是贫穷的根源。任何真理是变化的,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财富,而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观念的改变并未改变事物本身,改变的只是对事物的认识,但观念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现实。
1999年,马云创立阿里巴巴,他坚信互联网会为普通民众所普及,并且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马云的格局,在2003年淘宝网成立,2004年支付宝公司成立。到现在,网购已经成功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他改变了现实。
人处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看问题会存在眼光的局限性,从高处和长远的角度看,很多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而有节奏,忙而不乱。时间守恒定律在世界中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要想得到更多奋斗和拼搏的机遇,就一定不要去计较生活当中所遇到的繁琐之事,珍惜当下,以大格局的眼光去看待万物就很容易分清轻重缓急,从而可以更高效完成任务,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为人处世。
随着人生命体验的加深,在逐渐认识自己的同时也在思考身边事物的点点滴滴。对自己有理性的思考是成熟的关键,对旁边发生的事物能够处变不惊,坚信“存在就是合理的”是格局广度的体现。如果说格局的高度是纵向发展的话,那么格局的广度则是横向发展,更多体现的是为人处世哲学以及在工作环境中的运行模式。
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在谈到如何将事业做大时有这样一句名言:“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我们的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你没找到路,不等于没有路,你想将来要得到什么,你必须现在应该先放弃什么!今天生活工作中的错误和错折,要知道这一切都是暂时,乌云永远遮不住太阳的光辉!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时刻保持者自己的大格局,大格局是一种智慧,大格局是一种境界,大格局是一种姿态,大象无形。当我们以大的格局为引导,生命就会变得温暖和充实,在前进的路上斗志盈胸;当我们站在心灵的至高点,满怀期待地眺望远方,就会发现无限风光在险峰
第三篇:辞职报告_我决定炒了老板
辞职报告:我决定炒了老板
本人工作于浙江省杭州文三路某写字楼内,在杭州xx机电设备公司任职。暂时担当多项职务,月薪2100元。
这件事我想了就生气。周六本是休息天,我家里的事情表太多哦。老板又要求我周六陪他去见一客户,要我下午不要安排私事。加班对我来说正常得很,不加班才是意外。周六下午我等到4点半,还是没有收到老板的消息,我满以为事情就此作罢了,所以安排家里老小全体外出就餐。4点40分老板来电话要求我7点左右赴约,我表示晚上已有安排了,于是就问他9点以后可不可以。老板的骂声顷刻间不绝于耳,即刻在我家属面前现场直播。
我已决定下周一辞职,并仿效rebecca对他抨击一番。
因为我们有周一交工作报告的习惯,我刚借用报告喷了一半,先拿出来出口恶气。
我没有炫耀的想法,只是想让所有老板知道:老板太凶了,员工是要跑的!(上周在集体看了《穿普拉达的女王》后的一致看法)
终于写完了,全文如下,明天炒了他!
工作报告:
亲爱的朱总,在您看完这份工作报告之前,请别急着以鄙夷的眼光、暴戾的心态把它撕了。这里面的每一字句都是经过我反复斟酌、再三思考而成。既然是工作报告,希望您撇开朋友关系,单单以老板对员工的心态,心平气和地看完。或许您会对我抱以“白眼狼”之类的评价,谢谢,我受之有愧,只求做您踏上成功塔顶的一块过路砖而已。
首先,还是要万分感谢您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帮助,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省略n字)。后文中若有言语冒犯之处(下文起称呼“您”将改为“你”),望请见谅。
很抱歉,我没打算就周六发生的事向你道歉,因为同样的错误在你身上已发生过多次,只是对下属没有时间观念的你习以为常罢了。
废话不多说了,我就昨天不愉快的“周六门”(saturdaygate)事件的始末作个陈述吧。
上周五下午我被告知:周六下午不要安排私事,有关大金空调的工作须与林总见面。“下午”的定义是什么?根据《词海》中解释:指13:00~17:00的时间段,之前叫“中午”,之后叫“傍晚”或“晚上”。而事实上你在16:40来电话告诉我:见面时间改在晚上。我很礼貌地和你说晚上我已经安排了家庭聚餐。不明白你是否清楚聚餐(dinner)和晚饭(supper)的区别,对于你提出的吃完马上赶过来的要求,我委婉地回答你:只能在21:00以后赶过来了。或许是由于对方原因导致这样的工作安排,但是我觉得我没有理由为你那糟糕的、随心所欲的日程安排买单。
周六、周日是我的休息日,一星期积累下的家庭私事都须在这两天内完成。对于周六下午加班的要求我本无丝毫睚眦。但是整整一下午的等待在你嘴里却成了不懂得请示的愚蠢行为。说得不客气,我怎么知道你几点起床?几点打电话?约在几点?若要我请示,那我是该在13:00?14:00?15:00?还是16:00?
第四篇:人才决定企业命运
人才决定企业命运
中国政府正致力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为创新人才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自1988年起,国务院开始批准实施“火炬计划”,推动开发区以孵化器为代表的创新创业载体的建设,建立了以创业辅导培育、企业加速孵化到产业发展的创业服务体系。截至2010年底,国内有国家级高新区88家,为数万家科技创业企业提供服务。国家还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代表,加强人才强国战略,以高端人才为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培育创新创业的“千人计划”、“国家杰出资源科学基金”等人才计划,引进和造就了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实用团队。
“2011年中关村论坛”人才专场,国内外官员、企业家和园区代表围绕“人才?创新?发展”为主题,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其科技、经济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中关村海归十年之路
夏颖奇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首席顾问
中关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80年代,在改革开放感召下,很多科学家、大学教授下海。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北大方正之父王选、中关村最受尊敬的企业家柳传志。90年代,外资企业陆续进入,民营企业与狼共舞。到了21世纪,自中国50年大庆始,大量海归在中关村创业。中关村从“一区五园”发展到现在的“一区十园”,企业从当年2000家发展到2万家,中关村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海归企业,齐头并进,共同创造中关村的创新和发展。
2010年,国家赋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称号。示范区要示范人才机制、风险投资机制、技术和产品机制,在中关村先行先试,并且辐射到全国。2011年,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全面铺开,园区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中央有“千人计划”,北京有“海聚工程”,中关村有“高端领军聚集工程”。三个工程从中央到北京市到中关村全面铺开,并且已有丰硕的成果。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工作,是实践国际化和市场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中关村的发展和海归的贡献分不开。人才环境在中关村是得天独厚的,背靠70所大学、200多研究所,中关村107万高科技从业人员有一半以上是本科学历,不乏硕士、博士、科学家、专家。中关村海归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群体,专业技术优秀,国际化程度高,市场经济理念先进,回到国内经商办企业能够诚信守法。
海归是把高科技管理理念、技术、海外资金和市场同时带回国内,海外回归创业者是中关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加强服务来催生海外回归人员的创业热潮,北京市成立了最高外国留学人员创业服务平台――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承担着对千人计划和海外工程的服务工作。十年来,中心不断增加海外联络处,留学生创业园发展到29家。十年来,中关村持续举办留学人员创业精品项目推荐会,为留学生企业创业融资平台,向合作伙伴、风险投资介绍项目,介绍融资。从2000年开始,凡在中关村创业的海归企业都会无偿获得10万元创业红包。近几年,中关村陆续出版了《海归创业中关村》、《海归抢滩中关村》等图书,中关村海归的创业故事被广为传颂。
基业常青的W用人之道
―高层领导的继任者计划
麦克?马克维茨
IBM领导力顾问
我们的工作是要创建一个环境、一种文化,从而推动创新,这些由相关人员和领导来推动。为了培养杰出领导人,公司开展了继任者计划。继任者计划,是一个流程,它把人才聚集进行储备,让被选择的公司雇员有领导能力,适当时得以晋升,承担更重要的责任。领导人员的团队要注重多元化。计划要考察的事业的兴趣在哪里,强项在哪里,发展的需求在哪里。IBM让他们从事不同职位的工作,在不同国家工作,让他们与经理人对话,挖掘他们最大的潜力,如有更多潜力,他们会被提升到更高一级的职位。每年,经理人及该计划执行部门都会对被选择的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讨论他们的潜力和未来发展空间,讨论结果报送到高管那里。每年的继任者计划都将卓越职位的继任问题考虑在内,知道哪些人从工作中成为潜在的继任者。IBM重视人才管道的作用。人才库对公司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关键的工作岗位。举例来说,我们在组织中找到了500人,这500人中有潜力的能够成为未来的管理者、董事总经理。我们看他们在工作中的潜力有多高、绩效有多么好,在世界上哪些地方工作更适合。我们通过图表分析这500人的能力,让他们做好准备,有人可能升至董事总经理的级别。
中国企业也要进行这样的思考和审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思考,继任者计划与很多其他关键的业务流程同样重要。要有一个组织发展内部人才的流程,保证把公司战略、业务和必须的资本能力联系起来。有了继任者计划,可以更好地判断领导人才的健康、质量和稳定程度。公司要审查是否有这些人让我们能够实现企业的成长?哪些人是高潜力的员工?有什么计划加速他们的发展?从企业之外招募,还是从企业内部培养人才?任何一个领导者,都要花点时间思考人才问题,就像花时间思考财务问题、业务问题一样。有一位学者说,他50%的时间都在管理组织内部的人才,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制定继任者计划上。
中国IC产业发展
与人才队伍建设
梁胜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第三次浪潮》谈到,未来谁掌握了集成电路,谁就执了未来发展之牛耳。201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达到规模3000亿美元。中国虽然是出口大国,但集成电路进口高达1570亿美元,远大于原油进口。集成电路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个人每天至少与200个芯片打交道,电脑、汽车、手机,甚至电视、冰箱、洗衣机、微波炉都有芯片,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中国集成电路需求这么大,逆差也这么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决定了市场份额,国内这方面还很薄弱,这涉及产业链布局的问题。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不能良好的互动发展,是布局问题;还有装备工业和材料工业的制约,平时建一条65纳米的生产线,需要2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16亿美元花在装备上,但如今没有一台国内企业做的设备能满足这个生产线。另外,生产线建好了,材料费用还要占成本的60%左右,从化学制品到硅片都没有国内企业制造。归根结底是人才匮乏。
我在首钢做了6年的人事工作,对企业中层发挥的作用,我深有体会。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最大问题是领军人物的团队建设。我们有很多院士、教授,但就整个产业链来说,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包括支撑的装备材料,国内就是做不出来,原因是教育体制上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适应大生产。产业链布局是历史问题,从现在开始加快发展,靠的是人才。我们的人才培养步伐缓慢,与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极不相协调。整个产业链上,专业技术人才极不适应生产现状;缺乏综合运营管理人才,就不具备组织资源的能力。技术方面的领军人才,单就“千人计划”来说,单独一个人解决不了问题,还要有相互协作的文化氛围。
从产业链角度,目前国内最缺乏技术上的领军人才和经营上的管理人才。国内企业不能在全球范围内组织所需要的资源,包括技术资源,导致产业规模做不大。芯片设计产业是竞争性产业,由市场决定。只有达到足够规模时,才会形成全球范围内的组织资源整合,否则就会被残酷地扼杀掉。
对此,北京市首先通过了重大科技专项引进和培养人才,我们引进了160多位海归,23位进了“千人计划”,5000位工程师参加了这个专项实施。我们还与大学在合作,组织重大项目,如中芯国际第二期。目的是要达到最高水平,规模足够大。另外,通过本地政策培养和鼓励人才。教育部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中芯国际每年招150个留学生,企业的工程师可以到大学带博士。请大家不局限于集成电路产业,北京市经信委列出的八大战略信息产业,加上航空航天,所有的你们认为能够为发展做出贡献的都可以推荐给我,我会把夏主任开创的事业继续进行下去。
第五篇: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最终的结局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最终的结局:关于格局的4 个维度
茅塞盾开 2018-08-15 11:31:49
古往今来,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格局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就像有句老话所讲的,再大的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你有多大格局,就能做多大事业。
格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当下的行为,而且对他整个人生的走向都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在人生的初始阶段,有些人也许会凭借智商、勤奋、以及一些资源优势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可到了后面,一个人的格局才决定了他最终的结局。
比如,在奥运会比赛上,不管是游泳、射击还是跳水这些运动项目,初赛阶段通常都是技术层面的竞争;然而到了决赛阶段,选手之间在竞技水平上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最终落败的往往都是格局不行或者性格上有缺陷的人。
平时我们一说到格局这个词,给人的感觉是有些抽象的,有点类似于像幸福、爱情这些词汇,听起来好像人人都懂,却又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定义、如何衡量。就像曾经有个人问哲学家奥古斯丁,什么是时间呢?奥古斯丁说,当你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还知道时间是什么,可你这么一问,我就不知道了。
所以,在理解格局的时候,和理解其他概念就有些不太一样,格局是个多维度的概念,不同的维度有着不同的指向。
在我看来,格局有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分别是:全局的视角、深刻的洞察、长远的眼光、以及诚信的品格。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讲,尽可能让你充分理解这几个维度的具体含义。01 全局的视角
什么是全局的视角呢?这里先给大家讲一件我亲身经历过的事。有两派意见,一派支持,一派反对。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网络购票损害了老年人和农民工的利益。由于他们不会上网,在春运高峰期的时候,基本上买不到回家过年的火车票,这对弱势群体来说太不公平了。
持赞成意见的人则认为网络购票为大多数人提供了便利,不能因为迁就少数人,就让所有人都跟着不方便。双方各执一词,高下难分。
在多数人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明显,让人们能在网上购票一定是合理的;但当时在面对反对意见的时候,支持的一方却无法找到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明为什么可以对某些人不公平。
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经济学家写的一篇文章,对这类问题的分析还是很到位的。大概意思是,本质上,这其实是一个效率和公平如何权衡的问题。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的背后,全都是效率的考量,而考量的范围既不是个人也不是某个群体,而是整个国家。人们能在网上买火车票,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而多创造出的这部分价值,可以让全国人民都受益,那些不会上网的弱势群体,也是收益者之一,他们因此所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他们买不到车票所带来的损失。
一言以蔽之,就是网络购票政策的出台,让全社会的整体的利益远远大于部分人的损失,所以这是正确的选择。
我们看到,对于同一件事,有的人是站在个体的角度来看待的,也有的人是站在某个群体的角度去观察的,还有的人是站在整个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的角度进行思考的。不同的角度和高度,就产生不同想法和行为。
有大格局的人在面对问题时总是能顾全大局,在更高的层面上去观察、思考和决策。在一个组织里,总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要么抱怨公司的制度有问题,要么认为领导的决策有问题,总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真知灼见。其实很多时候,你觉得不好、不对的事未必就真的是不好、不对的,很可能是因为你站的位置不够高、格局不够大。
因此,平时当我们对一个问题产生纠结或者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和判断的时候,不妨把镜头拉远,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放大你的观察视角,纵览全局,或许答案就更清楚了。
02 深刻的洞察
围棋国手马晓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普通棋手在下棋的时候,只需要看到后面几步棋就可以了,而高手则至少要看到20步以上。”
所谓深刻的洞察,就是能在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抓住核心要素。给大家讲一个历史上真实发生故事,元朝末年,朱元璋的起义军曾同时面临两个非常强大的敌人,一个是陈友谅,在他的西面,他的势力比朱元璋大得多;另一个是张士诚,在他的东面,实力也不弱,但不如陈友谅。
朱元璋与这两大巨头必有一战,问题是,先打哪一个? 朱元璋手下的谋士们都认为应该先打张士诚。
因为张士诚的势力比陈友谅小,先把小的吃掉,就可以增强自己的势力,然后再对抗那个更强大的敌人,就好办多了。可朱元璋却不是这样想的,他认为应该先打陈友谅。为什么呢?
因为朱元璋知道,张士诚这个人心胸狭窄、气量小,如果先打陈友谅,他只会坐山观虎斗、得享渔翁之利。
而陈友谅却是一个深谋远虑、精于算计的人,倘若先打张士诚,他就会立即意识到,一旦自己把张士诚打败,就会对他形成强大的威胁。所以在打张士诚的时候,陈友谅一定会出手攻打自己,到时腹背受敌,必败无疑。
后来,朱元璋下令先跟陈友谅死磕,最终在鄱阳湖大战中,将其打败。接下来再收拾张士诚就很容易了。
其实无论是战场、商场还是职场,所有的竞争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是资源、信息和知识层面的竞争;可实际上,却是在人格、认知、以及格局上的竞争。
朱元璋在不利的环境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首先要归功于他对局势和人性的深刻洞察。所以,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在做决策的时候会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忽略掉一切不重要的表面因素,找到问题的关键。
03 长远的眼光 网络上很多鸡汤都告诉我们要“活在当下”,这个建议可能会另很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然而真正的高手,都是“活在未来”的。
关于这一点,要讲一个亚马逊公司的例子。
在2017年的时候,亚马逊的市值就已经接近7000亿美元,超过了微软,成为美国第三大上市公司。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也一度被认为将会是未来的全球首富。
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自从1994年亚马逊成立以来,一直到2016年,在这接近20年的时间里,亚马逊的利润几乎为零,也就是说,这是一家没有盈利的企业。
亚马逊虽然很多年都没有盈利,其市值却常年居高不下,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亚马逊并不是没能盈利能力,而是这二十年来,他们把每年的利润都投向了未来的产业,在经历了多年的积累之后,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在最近这一两年集中爆发了。
亚马逊CEO贝索斯认为,财务报表上算的利润数字并不是公司的核心能力,你有多少钱能够支付到对未来的投资上去,这才是决定公司价值的最核心的指标。
房多多的创始人段毅曾去亚马逊考察,回来后,他用一句话概括了这次考察的收获:亚马逊这么多年,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把所有资源都 All in在不变的事物上,从不会因为一时的利益而改变战略。
贝佐斯的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一种长线思维,或者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还记得在上中学时,体育老师经常对我们讲:“跳远的时候,眼睛要看向远处,你才能跳得更远。”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也曾说过:“眼睛所到之处,是成功到达的地方,唯有伟大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也就是说,你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就能达到怎样的高度。04 诚信的品格
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只有那些诚实守信、道德良好、品格端正、具有正面价值观的人和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成功,以及可持续的发展。
否则,就算在短期之内取得了高额收益,未来也会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有一次马云在节目中谈到关于销售的看法,说当年阿里有一个销售部的员工给其他部门做培训,培训的主题是,怎样把梳子卖给和尚,讲得天花乱坠,大家听得也很兴奋,结果这个人当场就被马云给开除了。
为什么要开除他呢?因为在马云看来,这种销售手段是骗人的,和尚根本不需要梳子,即使用很“高明”技巧达到了目的,本质上也是欺骗。
马云后来又讲到:脑子里全是钱的人,是很难做好事情、很难做好朋友的。如果人类还有什么红利没有被发掘的话,那么信任、互信是最大的未开发财富。中国可以依靠的不是货品与货品之间的差价,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信。
我们都知道,马云经常在世界各地做演讲,开口闭口都是些“企业价值观”、“使命感”之类的高大上词汇,很多人都说他现在成功了就喜欢卖弄情怀,总爱讲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其实还真不是,这么想的人只是因为他还没到那个层次。阿里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最底层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公司的技术、战略和管理能力,而是企业一直以来所持守的道德理念、诚信原则,以及一种利他主义的商业价值观。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无一不是讲诚信、守道德、三观正的人。
以上,就是格局的4个维度,我们再来做一下回顾,这四个维度分别是:
1、全局的视角:凡事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观察和审视问题;
2、深刻的洞察:凡事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找出表面现象之后的事物的本质。
3、长远的眼光:做决策时要把眼光放远,做一个活在未来的人;
4、诚信的品格:诚实守信、品格端正,是一切事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