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传统文化营养五篇

时间:2019-05-12 12:4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传统文化营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传统文化营养》。

第一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传统文化营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传统文化营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既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上,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以史为镜,可以观兴替”。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继承才能创新发展。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最具时代精神、最具民族特色、最具文化品质的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既是历史的传承,又是时代的拓展,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增添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关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塑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既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的历史继承、又是当代中国的现实发展、还是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它蕴含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是传统文化“民贵君轻”民本思想和“和为贵”大同思想的现实拓展;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取向是儒家道统思想的价值延伸;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是儒家道德价值的现实应用。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思想和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周国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通过文化传承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有内容还要有载体,既要有文化活动,还要有文化产品。要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大力宣扬传统节日的重大意义,在国民教育中增加优秀文化内容,让人们在生活中、娱乐中、学习中接受优秀文化理念,以文化滋养心灵,以道德陶冶情操。现在一些地方举办经典诵读、道德讲坛、书法展览、历史讲堂等活动,以及利用传统文化、节日举办的民俗活动,都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形式、好载体。当然,弘扬传统文化不能流于庸俗化、形式化,所有的文化弘扬都应有一股精气神,引导人们正确树立和坚持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依然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文化资源,我们要辩证对待,发展鉴别,合理扬弃,真正把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宝库开掘好、利用好,为社会文明进步提供文化动力。

第二篇: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治国理政的历史新高度,体现了深刻的文化战略思想。

一、深刻理解总书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的重大意义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对待文化,社会上总有一些片面认识,以为就是吹拉弹唱、阳春白雪,是花钱的繁荣或热闹。学习总书记讲话,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又有新的收获与撞击。对文化的定位、作用、影响都有了新看法,特别是对文化引领风尚、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的作用,有了新理解。文化是软实力,文化兴,则民族强。文化是标志,是区别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等。总书记把文化上升到精神基因,基因承载的是遗传,释放的是性状和作用。文化该如何服务强省,是安徽文化系统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把两对关系阐述到一个新高度。两对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与中国梦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此中国梦的实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价值理念追求仁爱、正义、大同等理想的实现。总书记指出了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史。中华文化是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基。这就把中华文化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起来了。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既要抓传承弘扬,又要抓挖掘光大。

二、努力探索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齐鲁路径”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依托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围绕文化强省总目标,做好讲清、挖掘、阐发、宣传文章,彰显文化优势,形成齐鲁影响。在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固元气、展特色,进而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第一,坚持两个认同,在统筹谋划上下功夫。现阶段在文化建设、文化改革,包括在文化传承、文化弘扬中,需要紧紧围绕老百姓和党委政府这两个认同。百姓认同才有生命力,就会星火燎原、铺天盖地;党委政府认同才有推动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在两个认同的前提下,来统筹谋划。第二,坚持问题导向,在重点突破上下功夫。当前需要在项目、融合、公共文化升级上寻求新突破。经济工作项目化,文化工作同样需要项目化。长期以来,文化部门项目意识比较弱,项目数量少、影响小,存在项目编制难、落地难、实施难等现象。我们需要打破固有思维定式和工作方式,强化项目意识,推动文化发展项目化、文化建设工程化。重点在文物、遗产、艺术、文化产业等方面,围绕安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梳理、编制项目,建立项目库,形成抓手。通过上下争取,招商引资等方式,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编成教材,制成节目,变成博物馆、文化馆的展陈展示,进课堂、进乡村、进社区。使文物、遗产真正做到首先是讲清楚,其次是活起来,进而是传出去。国家今年成立了艺术基金,为我们管理、资助、扶持与引导艺术创作生产提供了新平台、新渠道。融合上,大力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业态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与旅游、与经济、与金融等相关产业进行融合嫁接,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提高贡献率。并与有关部门共同建立推进机制,加大推进力度。我们还要真正开门办文化,走出文化系统自我循环、自我欣赏的圈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释放社会活力,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提升上,去年的农民文化乐园试点、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试点等,这些都对本省公共文化的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考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争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三项试点为抓手,深化试点示范,探索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建设的规范,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的升级版。第三,坚持特色发展,在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的结合上下功夫。文化强省的指引,竞相发展的推动,给各地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在新一轮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发展的空间更大,作为更多。一是文化部门主动参与。主要是在积淀的文化中去“找”,提供建设素材。山东省文化积淀深厚,我们就是要善于在这些文化积淀中去寻找,去挖掘,当好建设者。还要保护好全省的世界文化遗产、国保单位、馆藏文物,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在丰厚的文化遗产中去“搜”,提供建设内容。我们有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独特优势。在与部门合作中去“推”,服务建设对象。考虑明年省、市、县三级都要与住建、规划等部门对接合作,就文化如何融入建设、融入建筑深入开展合作,全面提高服务,解决文化被忽略的问题。二是党委政府强力推进。当中主要防止一个忽略、增强一种责任、抓住一批重点。防止一个忽略,就是图快、急于求成,而忽略城市文化建设、文化建筑。增加一种责任,就是城市的文化责任。抓住一批重点,三馆建设是必修课,更要围绕公益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美食文化等,抓好一批街头景观小品、文化街区、文化公园等。第四,坚持夯实基础,在保障发展上下功夫。一是做好“三个纳入”。政府真正把文化工作摆上位置,关键体现在“三个纳入”上,将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等重大专题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纳入财政总体预算,一些牵动性强的项目纳入民生工程,形成硬约束,硬支撑。我们必须争取党委政府更多的支持。二是抓好人才队伍。好的规划、好的目标都需要人来落实、推动。在艺术生产上,不仅要面向文化系统内,还将着眼文化系统外,建立人才库,并建立配套的政策和机制,用人用智;在文化产业上,主要是通过编制项目,推进招商,引人引资,引才引智;在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上,重点是着眼本土,充实力量,搞活机制,吸引能人、热心人、志愿者参与当地文化活动。同时,强化基层队伍培训,创新方式,实用管用,形成一支留得住、唱得响、舞得起的“土专家”,真正建立起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文化强省目标相匹配的文化人才支撑。

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总书记说过:“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给养,价值体系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民本”思想之源;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义以为质”,倡导德行天下;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倡导诚信待人„„像这些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潜移默化的铸造了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然而现如今,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一种是死守旧有文化墨守成规。继承、创新、发展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厚古薄今,更不是以传统文化为本位,而应该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当前,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也趋于多样,如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就显得尤为紧迫。特别是面对如今的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冲击,我们的文化安全意识防线显得有些脆弱。我们作为华夏子孙,不应盲目崇拜异国文化,应更加注重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大力宣传弘扬,树立对中华自有文化的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三、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

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渊源和基础 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累了博大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是我们提升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离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和继承发展,所谓提高软实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也是构成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华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中华文化仍将是全社会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腾飞的重要思想保障。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中华文化讲究“和而不同”,承认差异性、多样性,不排斥矛盾甚至冲突,但最终是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与协调,实现多样统一。在以合作、说服、渗透为主要特征的软实力竞争时代,在国际矛盾日趋尖锐化的今天,这种注重“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更能体现出合作、说服等竞争优势,更容易被别的国家认同和接受,更能发挥独特的协调、平衡和包容的作用。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中华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凝结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

二、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标志。更确切地说,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即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考虑,需要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通过全民阅读文化经典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且要把这件事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我们不仅要发挥文化软实力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素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

1、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高扬其普适性价值,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在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朗的当今,在提升软实力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挖掘继承那些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优秀的思想资源,也要注意弘扬推介那些具有世界性价值的智慧与精神财富,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创造,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与精神财富。它的仁爱诚信,积极进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和为贵”、“以诚为本”“天人合一”等优秀成份和合理因素,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养料。它与时变化思想里面所包含的求真务实精神,它的自强不息思想里面所包含的开拓创新精神,它的“天人合一”思想中所包含的科学发展观念,它的以诚为本思想所包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倡导的诚信原则,它的仁者爱人、“以和为贵”思想中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精神,都能在与时代精神的碰撞交融中产生新的火花,创造出新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生命,并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弘扬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弥补西方现代化带来的弊病,解决西方文明面临的困境,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与借鉴价值。要想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就要坚决清除掉传统文化和头脑里面不合乎时代发展要求与人性本质的东西,顺应潮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2、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 创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所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方面是继承和发扬已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是创造和催生新的文化精神,体现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品格。因为继承,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充足的文化养料,有厚实的底蕴,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因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充满新鲜的血液,永远具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与进取的活力,永远具有生命力创造力,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治多极化、文明多样化,我们要有全局意识,要有世界眼光,来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

3、加强文化交流是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文化交流是各国人民沟通的桥梁,也是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要借鉴国外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启示:文化产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借文化产品同国外民间组织打交道传播中国文化。总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构建良好国际环境、促进世界合作与发展的需要,是联合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需要,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华夏文明薪火相传,一直延续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旗帜,在地球的东方生生不息永远飘扬。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的美称,唯独中国持续不断地传承下来,成为中华儿女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自豪和荣耀。到底是什么原因和魅力让世人向往和尊崇?有人说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有人说是华夏先祖创造的方块字,记录了先人的智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根基;更有人说是正是这独特的文字和文化符号,在财富的物质载体上,留下了永久的印记,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在不断的创造和创新中传承和发展,让华夏文明一直延续到今天。

既然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那么,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如何从传统文化的灵魂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自觉的肩负起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已经成为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发展环境,要把传统文化和传统传统价值观融入到现代文化发展之中,用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精华指导和引领现代文化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认真落实十八大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华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让中华传统价值观彰显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活力,成为我们发展和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滋润和统领现代人精神和物质生活的灵魂。

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长期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丰富的智慧和经验。而在这些智慧和经验中,最实际最管用的就是中华传统价值观。其最基本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道德的建立和“仁义礼智信”的约束。

黄石公《素书》首章就讲:“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存。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道、德、仁、义、礼五者,本为一体,不可分离。” 这里讲的道,是一种自然规律,德即是获得,仁即是人所独具的仁慈、爱人的心理,义则是人所认为符合某种道德观念的行为,礼则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这五条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可。相传桥下三拾履的故事,就是黄老先生经过几次刻意的考验张良后,才慎重地把《素书》传给了他。后来张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选,只好将它和自己一起带进棺材。五百余年后,因盗墓贼得到了它,才从而使这本‘奇书’得以在人间流传。黄石公是一位秦时的世外高人,他传给张良的这本书,词语虽然简略,仅一千三百三十字,但含义却很深邃,即使尧、舜、禹、文王、傅说、周公、孔子、老子也无法超过他。从素书的内容看,他把人作为治国理政理家的首要,提出了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都要尊尚这五种德行。老子的《道德经》,通过对道经和德经的精辟阐述,让道德成为奠基华夏文化的根,成为中华儿女向往的精神高地和终极追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创始人孔子,周游列国,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在总结先人成果的基础上,倡导和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基本价值观。从此,这个价值观在中国人的血脉里流淌了几千年,也传承和发展了几千年。

仁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其基本含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的本义是爱人、推己及人。意思是由自己的所欲所恶推测他人的所欲所恶,打破人己之间的隔阂、使人己之情相通,进而做到推己及人、爱人如己;通过帮助他人立志成就自己的志向,帮助他人成功实现自己的成功。有这种仁爱之心,人们就可以勇往直前,不畏一切艰难困苦,即所谓“仁者必有勇”、“勇者不惧。”仁人是内不自欺、外不欺人的正直之士,而不是花言巧语、口是心非之徒,“巧言令色,鲜矣仁”。

义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基本含义是威仪、适宜、公平、正义等。《说文解字》中称:“义,己之威仪也。”段氏注曰:“仪者,度也,今威仪字用之;谊者,人所宜也。”可见义的本义是合情、合理、合法。义是人们获取财富和名望的基本价值准则,所谓“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以仁为标准,合乎仁则为义,否则就是不义;义以仁为目标,目的在于践行仁。仁是内心之安宅,义是所由之正路。仁发端于“恻隐之心”,由“恻隐”而生“羞恶”,产生道德感,这就是义。

礼是人们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秩序与规则。儒家认为礼起着“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作用。《礼记·曲礼》中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是立国的根本,所谓“礼,国之干也”;也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所谓“礼,人之干也。”礼不仅体现为外在的礼仪,更要求人们从内心深处服膺于礼,依礼的要求行事。礼的内在精神为仁,所谓“内仁外礼”、“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礼,就可以“礼达而分定”,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会出现“礼不行则上下昏”,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之了。

智的本义是明智理智、明辨是非。孟子认为,“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智与仁的关系密切,是实现仁的重要前提和途径。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礼仪,都离不开智,而这一切又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所谓“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儒家将智、仁、勇并称为“三达德”,并明确了它们对人生的意义和功用,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是个人认识世界、安身立命的基础:人们之所以能守仁遵礼重义,前提在于对仁、礼、义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正所谓“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

信的本义是讲信用、诚实不欺。儒家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主忠信”、“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将诚信当作为人的基本原则。同时,信也是“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立政之本”,所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是仁的重要外在表现,儒家认为“敬事而信”是贤者应有的美德。儒家还认为,只有诚实守信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才会得到当政者的重用,所谓“信则人任焉”。

三、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战略,赋予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重任。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上,寻求正确的理论支持和精神引导。而这种理论支持和精神引导就贮藏在我们的传统价值观里面。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价值观的内涵进行科学扬弃,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使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和光大,从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确而重要的思想资源。

当然,“仁义礼智信”是我国封建宗法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比,有着较大的历史局限性。“仁义礼智信” 的价值观,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形成一个伦理至上的等级社会。例如,仁的本义是爱人,但儒家强调爱有等差,把仁建立在“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基础上,维护的是封建宗法制度。义是符合仁的思想道德准则,但它也强调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名分,注重义而轻视利。礼更带有鲜明的封建宗法等级特征,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不同的群体适用不同的礼,严格防范越礼行事,这样就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形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智在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士大夫们的专利,而且是先天存在、不可改变的,所谓“唯上知与下愚为不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信的一个基本含义,也是站在封建专制主义的立场上,以对君主效忠为信,以遵从封建礼教为信。所有这些都是与当今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

科学理性的继承和弘扬“仁义礼智信”的精华,展现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的魅力,并能够为现代社会服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之一。面对现代社会人们思想的复杂性、选择的多样性和对价值追求的多元性,面对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撞击,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已经成为全体国人必须的选择。因此,弘扬和创新就成为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当下,就是要把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传统价值观新的时代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人们的思想和道德。在具体的实践中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今天我们提倡仁,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就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承认人的价值,增强人的自我意识,保障人的合法权益。为此,国家在发展战略上,应更进一步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倡导人们进行换位思考,关爱他人、扶持困难群体,体现仁爱之心。提倡义,就是要坚持公平正义。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应依法公正的行使各项权力,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民应遵纪守法,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忠诚国家,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姐妹,热心帮助他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倡礼,就是要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文明礼仪。针对不同场合,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始终保持谦让恭敬之心,遵守各种礼节礼仪,促进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智,就是崇尚知识、追求真理。通过加强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大是大非面前站得住立场、稳得住心神。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更要用自己的智慧,正确的判断对与错、是与非,辨别真伪,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不良风气,做良好社会风气的传播者和引领者。提倡信,就是要忠于职责、诚实守信。就政府而言,要在执政的过程中,坚持诚信立国,做到取信于民,努力兑现对群众的承诺,不断提高公信力;对个体而言,应做到真诚待人、言而有信,做一名尊法守纪、诚实守信、信誉良好的现代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在的精神动力,便是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宝藏。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从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精神风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从先秦以来贯穿始终的仁爱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协调精神、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彰往察来的历史精神、崇尚统一的国家观念、追求大同的崇高理想、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等价值追求,都是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作用、至今还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范畴,是我们培育和弘扬当代核心价值的文化底蕴。

从文化发展动力和创新精神的角度看,生生不息的精神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优秀传统。从孟子到董仲舒乃至明清诸多思想家,正统儒家都肯定汤武革命,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在客观上肯定了革命对于社会变迁和文化演进的巨大作用。当代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本身便是生生不息精神的生动实践。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而且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资源和价值支持。诚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在整体上是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选择性吸收、创造性转化的成果,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但其中的某些思想要素,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中国古代以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代表的民本思想,尽管绝非民主思想,但却又与现代民主有着某种相通之处。文明,在中国古代便有明确的论说。《周易》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明,在本质上与现代文明相通,尽管并非完全同等。追求和谐,建设和谐社会,是现实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们内心的渴望。

诚信,更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相连。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千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些基本价值,经过我们赋予新的时代精神,给予创造性的阐释,就可在当今社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至于友善,那更是优秀中国最为基本的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患难相扶,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一家、民胞物与(天下人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万事万物都是我的亲密伙伴)等,都是友善的体现,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合理性。

简而言之,我们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而且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资源和价值支持,我们不能背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努力提升职场四项基本能力

随着我们大学生涯的接近尾声,一部分同学就要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然后进入职场。进入职场后,我们不再与老师,同学相处,而是和领导和同事打交道。很多职场新人会对此感到不适应和迷茫,因此强调围绕“伸手能干、提笔能写、张口能讲、与人能和”的四项职场基本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引导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卓越的创新能力,而且注重提高职场基本能力,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伸手能干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职场一员,面对问题必须要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如果暂时没有办法,那么一定要有解决问题的预案,如请示领导,请求同事帮忙。伸手能干通俗的讲就是:

1、天天琢磨为企业公司挣钱;

2、尽一切所能维护公司企业的利益;

3、站在老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4、在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在努力为你的企业争取利益的基础上,忠于你的企业。自动自发,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培养发现“活儿”的眼光;养成主动与主动做一些“分外”事的习惯;增强行动力,做行动的巨人,从小事做起;想到别人前面,做到别人前面;高标要求,要求一步,做到三步,给自己制定较高的目标,适当的奖励或惩罚自己。一个员工固然需要精明能干,但再有能力的员工,不以公司利益为重,仍然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员工。公私分明是每个员工必须遵守的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这就要求每个员工在工作时间不要做私事。上班时间做私事不但会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可能会影响到同事的情绪和工作。一个永恒不变的事实是:职位的升迁,薪水的提高,是建立在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比别人更完美,更正确,更专注之上的。自动自发、效率注重、责任感。提笔能写就是写报告能力。现在的职场,不同于以前,除了扎实工作之外,还有能够写得出成果报告。在所有进入社会工作阶段的职业人,如果要让我说出一个最有效的能力,我可能首推“超强的撰写能力”,注意是最有效而不是最重要,之所以说它有效,是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和周围一些朋友的经验总结。有这么一个规律,无论是在官场还是企业,凡是被称为“笔杆子”的人都是相当被欣赏、容易得到提拔的对象。思维强:意味着撰写者必须拥有强化的思维能力,很迅速的对于撰写的主题有明晰的理解,进行快速的解构、组合,提出自己的见解,既有普通的视角,也要有独特的观点。资料多:专门建立一个文件夹,凡是见到与你工作相关、行业相关,有参考价值的文档,就拷贝粘贴到那里,以备不时之需,积累的多了,随手可以拿出一些珍珠玛瑙,这就是知识管理的萌芽。组织快:目录整列完毕之后,要进行快速的语言文字组织撰写,要想写的快,必须占据足够的信息资源,平时注意积累各种素材,这样在需要时就可以得心应手的找到,进行大篇幅的组织和框架复制。重点亮:超强的撰写者尤其要注意亮点的体现,有完整的框架但没有亮点,就缺少画龙点睛的部分,重点的选择一般是选择诉求点,也就是你的强化你的目标感觉,达成目的,其次是选择实现过程的创新手段,容易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张口能讲就是把话说好、说的出色,学会掌握一些技巧。使自己放松,分清主次、区别对待,不放过每一个细小问题。沟通时一门艺术,学会倾听:沟通最重要的不是察言观色,也不是善变的口才,而是学会倾听,通过倾听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了解客户的真正意图。善用赞扬:赞扬他人的本领我们一般都会,但如何在销售过程中,因地适宜的系统运用,是需不断练习,总结的。开口之前打好腹稿:你沟通的目的是什么,你将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沟通,你准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在对方提出不同意见时又该怎么说,这些问题都是在你开口之前应该想好的。沟通基本原则:看着对方交流、说话要有变化、结合姿态语言和面带笑容。无意中的法则:在说服他人的时候,如果被对方察觉你正试图改变他的态度,他对你将产生很多的怀疑,从而给说服带来障碍。相反,如果对方确认你是在无意的传播某种信息,他就会认为这种信息没有说服的意图,出于自然,他就会容易接受这种信息。与人能和:俗话说职场如战场,虽然夸张了点,但是事实也却是如此。不管是大型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有或多或少的人际关系充斥其中。如何做好公司里面的人际交往,对于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人际关系广的人,待人处事总是游刃有余,总会恰到好处的处理好各种场面。人际关系面窄,朋友就少,遇到问题也不能很好的解决,掣肘误事常有之。所以,在职场中,能正确做到与人相处十分必要。诚心待人,将心比心:在工作中,总会遇到很多人,形形色色,来自不同的地方,性格,习惯等各不相同。相处中难免出现不愉快,磕磕碰碰。每当此时,换个角度,以诚心待人,将心比心,找共同的话题多交流。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过人之处,改变不了别人和环境,试着改变自己。不嫉妒他人,不多疑别人。防人之心不可无: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工作中,大家都在一起工作,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职场处处充满竞争,你的一言一行也在他人的监督之下,人多嘴杂,不定哪天你的话就传到了老板的耳朵里。谦虚谨慎、不拘一格:在公司中为人处事尽量谦虚谨慎,不要一味的锋芒毕露,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人多嘴杂,易遭人嫉。平时多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多向领导、前辈学习,交流。当然,不能老是一副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样子,这样领导也不见得喜欢。有真才实学的人,做事就应该有魄力。凡事留三分余地:给人面子才善交际。凡事说话留三分余地,不要一句话把对方顶到南墙。现在的很多人都是好面子的,爱面子的,这没有错,很多事也是在面子下办成的。给对方面子,留三分余地,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第三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经济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单的24字,既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又有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同时也涵盖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看似宏大遥远,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宣传好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发挥其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

智慧人生是每个人一生非常重要的经历,是必修课,关系到人的平安吉祥,关系到人的幸福。”所以我认为学习传统文化这课“必须补”,教育系统必须首当其冲。

“我们开展智慧人生教育,就是要开启我们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潜能。”智慧的内涵、智慧人生的本质特征、为什么要开展智慧人生教育、如何契入智慧人生等内容,提出全体学员,特别是老师要把传统文化学习和美德教育融入学校管理、教学的方方面面,在传播教育的同时,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学习践行弟子规、新八德等传统文化活动不断深入开展下去。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同样,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找好着力点。广州在这方面有可圈可点之处。首先,挖掘身边素材,拉近民众距离。每个城市都在不断上演各种好人好事,如为了抢救病孩而“全城吃面”;为筹集公益资金而开展马拉松比赛;为救落水青年而英勇牺牲„„“广州好人榜”也不断涌现感人至深的人物,在媒体宣传中,身边的好人被广为传颂,民众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利用好身边素材的宝贵资源,通过宣传身边人物,发扬正能量,让民众更好地感知核心价值体系。

其次,与时俱进,活跃宣传形式。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下,我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宣传不仅要有内涵,更要有视觉冲击力,才能“攻下”年轻群体。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近日正式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读本《爸爸,去这儿吧!——爸爸与娃娃的中国梦》,首次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来表述较为严肃的主题,受到青少年儿童的欢迎。革新宣传形式,效果自然不同凡响。

最后,身体力行,在实践中感知核心价值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宣传核心价值观,还要让民众多走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在身体力行中践行核心价值观。“青年团干走进青年文明号体验活动”让青年们走进12家青年文明号企业单位,即是一例;不少单位开始践行群众路线,走出办公室,走入草根百姓,收获另一番人生体验,亦是一个良好开端。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长路漫漫,任重道远,找好着力点,方能事半功倍。

2015/5/8

第四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教育学院

12应用心理学

邓海飞

1211021001)[摘要] 每一个社会都有其核心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基本要求和总体看法,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美好价值和社会主义稳定关系的追求,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它是满足全体人民需要的观念,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从更深层次指引着社会主义的实践。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的意义

践行的方法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最终到 2012 年 11月8日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明确提出了层次有序、清晰凝练、内涵丰富的 24 字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24字核心价值观又可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团结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方面,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意义重大。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个巨大的系统过程,不仅需要理论上的认同,更需要实践上的践行,要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形成的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具有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其内容涉及到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这样一个工程中,必须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三、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键环节,价值观教育是一种内在的启发和引导,我们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民教育,从而加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思想认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认同。当然,在教育时文明要注重培养价值观被接受的形式。我们要创新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能只是一味灌输,而是要引导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思考和判断,分析价值形式,能够在多元的价值世界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思维选择能力。

(二)以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激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离不开国家制度的保障,只有在国家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的激励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措施和途径得到国家的允许,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从而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第一,政策调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有力措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中,国家政策的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当政策调控的方向与价值观的导向一致时,就会为价值观的践行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引领人们主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践行。反之,如果政策的调控与价值观导向不一致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很难被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

第二,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保障。政策对人的约束是“软性”的,没有强制性,更多的是要求人们自律自求。而法治则是“硬性”的,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社会主义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捍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协调人们认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便于操作的方式。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激励和约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践行。制度一旦实行,就具有长效性和强制性,制度可以通过激励和约束来控制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对于价值观的践行具有重要作用。

(三)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

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要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文化环境,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使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从而引导人们在思想深处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着重公民的道德信仰和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除了国家政策的制约、社会舆论的引导,还需要注重社会公民的实践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得到践行,离不开社会生活和公民的实践。因此,要注重培养公民的道德信仰,规范公民的行为,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只有深入到公民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才能使人们深切感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去认识和接受它。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规范公民的行为,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真正践行。

(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长效机制

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中

国的具体实践出发,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社会教育、利益调节、社会奖惩、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等机制,从而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立足国情、遵守规律、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利用国家制度的保障、社会舆论的引导、公民实践的养成,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同和自觉行动,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践行。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 [2] 韩春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3

第五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青春正能量”

光婷 2013210473 大一 商学院

*** 思想灵魂是是我们的外在表现,时代责任是我们形象的外在升华,我们的加上,义不容辞的担子就是要凝聚民族魂,要传递正能量,要投身新改革,要研讨新办法,要建设新家园。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从内心深处彻底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才能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渗透和体现到本职工作、日常学习和生活点滴之中。因此,我们必须要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者。

首先,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作为学生,毫无疑问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其次,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

正能量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进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用我们通俗的话理解:正能量就是“正气”,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实践上就是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过程。

作为青年学生来说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取向,关键还是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习中:爱国——就是要把伟大的爱国精神落实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发奋读书、勤奋工作上。敬业——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勤奋读书,学有所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诚信——就是要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友善——就是要尊敬师长,听从教育,服从管理,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如果我们都做到这些,那么我们身上就凝聚了“正能量”。在我们学校,我们身边其实是凝聚大量的“正能量”的:我们有市级、校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文明宿舍、竞技获奖者、青年志愿者、文明纪律、勤奋学习、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同学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学校的正能量,这些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我们要在学校内大量凝聚这些正能量、传递这些正能量。

让我们的学校充满“正能量”还要预防种种“负能量”引发的破坏力量。我们学校中也有很多“负能量”。比如说:旷课迟到、无心向学;损坏公物、乱丢乱扔;不听教育、不思进取;打架斗殴、惹是生非;不敬师长;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不文明、不守纪、不规范的行为。我们把它统称为“负能量”,这些“负能量”载我们学校大量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必然会危机同学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坚决抵制、摒弃,我们绝不能让这些负能量在我们学校有生长的土壤。

一个国家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富强、民主、文明、向上。同学们,让我们都行动起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传递“正能量”的使者,让我们的学校充满着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

总之,随着制度、政策、法律等日趋完善,随着全体公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会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凝聚成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下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传统文化营养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传统文化营养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青春的花海璀璨绽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非常感谢医院能提供这样的平台,也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乘着十八大的春风,怀着无比......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培养新青年核心价值观 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就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了深入浅......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奋发向上,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与大自然拼搏而储蓄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光辉结晶。奋发向上的精神,促......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其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苍溪县陵江二小 “五好关工委”自查报告 根据苍教科函(2012)34号《通知》精神和新年工作要求,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学校党组织和行政的领导下,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奉献闪耀在平凡的岗位上 近日,学校开展了学习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可提炼......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新时期揭阳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起来很深奥、很玄妙。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