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在2012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梦想·思考·会通》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在2012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梦想·思考·会通》
今天的清华,在人数上,研究生新生规模是本科生新生的近两倍。在种类上,研究生中1/3是博士生,2/3是硕士生;硕士生中一半是专业硕士,有17种学位;博士和硕士的一级学科授权点48个,覆盖文、理、工、医。可见研究生专业品种多样,培养目标多元,“研究生”一词恐怕已经不能全面概括了。本来“graduatestudents”的直译就是“本科毕业后学生”,并非专指研究型学生。我猜只是因为当初我国的本科后继续升学的学生都从事研究,所以才翻译成“研究生”的。
无论博士生还是硕士生,无论从事学术研究还是职业学习,同学们一定都在思索,在清华这段时光,如何钻研高深学问,如何打好专业基础,如何学得一技之长。这些都没有错。不过我想说,在你们倾心于成为某一领域专家的时候,不要忽视可能被埋没的其他,虽然它们与你们的专业不直接相关,却与你们的事业有关。特别的,我请你们在研究生期间不要忘记这三个词:
第一个词是梦想,要拥有梦想。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PeterDrucker)讲过三个石匠的故事。一个过路人问三个石匠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在挣钱过日子。”第二个石匠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凿石工作。”第三个石匠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光芒,他说:“我在建筑一座大教堂。”对第一个石匠来说,工作只是为了挣钱。第二个石匠则有更高目标,他要做到最好。而第三个石匠却有梦想,他要建筑一座精神家园。在这个故事中,梦想可以让人眼中放光。
梦想不在大和小、高和低,只在有和无。中小学甚至大学本科期间,是容易产生梦想的时段。但是在研究生时期,学习的忙碌、专业的钻研、就业的考虑,都容易暗淡你们的梦想。可是,梦想给你希望,梦想让这希望永不磨灭。梦想给你激情,这种激情远比欲望带给你的激情更持久、更可靠。其实,人天生就会有梦想,只是后天的教育和现实的经历容易使它磨灭。我要说的是,千万不要在研究生阶段停止梦想,因为正是那些有梦想的人,才有可能让梦想成真。
第二个词是思考,要学会思考。当年发明家爱迪生做了一套测验题用来招聘员工,都是一些有关基本事实的问题。1921年当爱因斯坦到美国波士顿访问时,他被记者问到“爱迪生测验题”中的一题:声音的传播速度。这是一个爱因斯坦最有资格回答的问题,但是他却说:我没有必要记住这个答案,因为它在书中可以找到。爱因斯坦接着说了这样一句名言:“大学教育的价值并不是学习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学会思考。”他的意思是,在教育中,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重要得多。
这话在今天更有意义。我注意到,你们之中的一半以上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所以你们中的多数已经是“90后”,绝大多数都是“85后”。你们是伴随谷歌、百度、新浪、腾讯长大的一代。在这个时代,无限量的信息垂手可及。但是,信息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智慧。这里的差别在于是否会思考。在今天,任何时候,学会思考都比积累信息和积累知识更加重要。思考比知识更重要还有一个原因:你们应该意识到在你的一生中,所从事的工作将会有超过一半的概率不是你今天在清华学习的专业。是思考,而不是专业知识本身,才能帮助你应对专业的变化。
第三个词是会通,要善于会通。今年暑期我去拜访我的邻居、清华老教授何兆武先生。何先生早年在西南联大读本科,在清华读研究生,读过土木、历史、中文、外文四个系,后来到清华的历史系任教,今年已91岁高龄。几年前他的《上学记》一书深受学生喜爱。我向他请教何谓清华风格?老先生回答说,就是三个会通:中西会通、古今会通、文理会通。会通是会合疏通的意思。清华老校歌中唱道:“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讲的是会通。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王国维说过:“学术无新旧之分,无中
外之分,无有用无用之分。”讲的还是会通。今天我们说,清华的特点是“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意思仍是会通。去年,我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合编了《老清华的社会科学》一书,讲述当年清华学者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和社会,用西方的学问钻研中国的问题,讲的也是会通。文理科讲会通,工科也是如此。一个重要的例子就是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乔布斯作为创新大师为何与众不同?《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说,因为他“站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的交界处”(“stand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他说的也是会通。
同学们,梦想给你激情,思考助你创新,会通帮你连接。拥有梦想,学会思考,善于会通,这是我对你们在清华读研究生期间的期望。无论你们目前的专业是文科、理科还是工科、医科,无论你们是博士生、普通硕士生还是专业硕士生,也无论你们终身从事同一职业、还是中间转换不同职业,我都有一个共同的期待,那就是:让梦想激发你们的行动,让思考伴随你们的一生,让会通使你们与众不同。祝你们成功。
第二篇:育人重于育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定稿)
育人重于育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钱颖一
在汉语中,“人才”是一个词。但“人”与“才”并非一回事,“育人”与“育才”也并非一回事。
在我看来,“才”,关注的是三力:创造力、分析力、领导力;“人”,强调的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度量“才”的词是成绩、成功、成就;形容“人”的词则是自由、快乐、幸福。
中华文化的传统,从来都重视“做人”。“四书”中《大学》开头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目的是人,是人的善与道德。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取自《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是做君子的条件,也是讲做人。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落后,所以要科学救国、技术救国、实业救国,教育重心转向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专业知识的传授。强调“育才”开始压倒“育人”。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人才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动力,“育才”随之变成了教育的主要目的。
但是到了今天,“育人”应该比“育才”更重要。人的教育应该包括人文精神、人格养成、人生发展的教育。
人文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科学告诉你什么是真理,人文告诉你说真话的价值。学者龙应台曾这样解读人文:文学使你看见可能更真实的世界;哲学使你有了走出思想迷宫的可能;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文学让你“看见”,哲学让你“定位”,历史让你“连接”,这些都是人文的价值。
人格养成是育人的基础。对人格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人格底线。说话有底线,讲真话;做事有底线,有原则;做人有底线,有良知。有学者曾经批评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人学过很多知识,善于利用制度的缺陷和传统的弊端,但缺乏人格底线。大学中聚集了很多有才的人,如果人格高尚,他们的正面作用会很大;反之,负面影响也会不小。
人生既有对发展的梦想,更有对意义的探索。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进入大学,就应该反省人生,思考人生的起步。反省人生是发现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同学们应该把自己的个性发展放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之中。
同学们有很多梦想,可能大多是关于如何成才的。但是,我更希望你们思考人之为人的要义,思考人文、人格、人生,思考人文精神、人格养成、人生发展。我向你们提出的要求是:理解人文价值,坚守人格底线,反省人生意义。
第三篇:钱颖一院长在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人”重于“才”20140902
钱颖一院长在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人”重于“才”
2014-09-0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清华经管学院的本科新生们: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学院都在这里欢迎新同学,祝贺同学们在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之后,进入你们梦想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今年正值清华经管建院30周年,你们在此时成为了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实属幸运。
清华经管学院建院于1984年。它的前身是1979年建立的经济管理工程系,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清华在1926年建立的经济学系,这是那年清华首批建立的17个系之一。当时清华还不是大学,叫做“清华学校”。在此之前的一年1925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史称“一级”。作为一所大学,清华在中国的起步并不很早。
这是我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之后连续第八年致辞本科新生。我在每年本科生开学典礼讲话中都有一个主题。在2012年开学典礼中,我讲的是知识的“有用与无用”,是讲“学什么”。针对时下短期功利主义盛行,我告诫同学们不要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眼光,很多短期无用的知识在长期是有用的。在201
3年开学典礼中,我讲的是“学好与好学”,是讲“如何学”。我特别强调
能力培养,劝说同学们要从中学时期的“学好”转变到大学时期的“好学”,并提供了“好学”能力的五个要素,就是“好奇”、“好问”、“好读”、“好思”、“好言”。
“知识”和“能力”是关于如何“育才”的两大基本要素。但是大学仅仅是为了培养“人才”吗?我认为不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不是“人才”,而是“人”与“才”,而且不是讲“人才”的培养,而是讲“人”的培养,讲人的“价值”。“价值”、“能力”、“知识”的整体构成了我们学院“三位一体”的本科教育。
在中文中,“人才”是一个词,并不是“人与才”。事实上,我们通常都把“人才”简单地落脚为“才”。古人讲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讲的是“才”。我们今天讲的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讲的也是“才”。像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还特别强调“拔尖创新人才”,讲的还是“才”。所谓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讲的仍然是“才”。
现在有必要把“人”与“才”拆开来看。“才”的英文是talent,而“人”的英文是human being。我们使用的“人才”一词,确切地说,是指“人中之才”。而“人中之才”不同于“有才之人”。“人中之才”强调的是“才”,关注的是“三力”:创造力、分析力、领导力。而“有才之人”强调的是“人”,人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度量“才”的词是“成绩”、“成功”、“成就”,而形容“人”的词则是“自由”、“快乐”、“幸福”。
我们学院汇集了清华乃至全国最优秀的人才。今天同学们能坐在这里,本身就说明了你们都是才子。“育才”当然是我们学院的责任,我曾讲过很多有关“育才”和“成才”的道理和方法。然而,今年我们在总结学院建院三十年的三条重要教育理念时,第一条是“育人”重于“育才”。这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说的。从被教育者角度看,则是“成人”重于“成才”。这里都是讲“人”重于“才”。
“人”重于“才”确实是我们学院的传统。我们学院首任院长朱镕基在2011年4月回学院时,就在这个报告厅中——当时我在他的旁边——对经管学院的学生们说:“做人”比“做官”、“做企业家”更重要,就是讲“人”比“才”更重要。在2001年6月在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就是你们刚刚参加大学开学典礼的地方——朱院长在“离任演讲”中说,“为人比为学还要重要”。1992年清华电机系建系六十年,朱镕基作为系友致信,引述他上学时的系主任章名涛的话,强调学生要先学“为人”,再学“为学”。三次讲话,都是讲“人”重于“才”。
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尽人皆知。但是它的出处和原始用意,却非每一个人都清楚了。它是出自一篇整整一百年前教清华学子“做人”的演讲。1914年,清华建校刚三年。梁启超到清华演讲,题目是“君子”,对应的英文是gentlemen。梁启超以“君子”寄语清华学子,强调的是做人:清华学子,首先要做君子,之后才是做才子。在演讲中,他引用了《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明的是做君子的条件。他还引用王阳明的话,“治山中贼易,治心中贼难”,说明“做人”比“做事”更难。正是由于此篇演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才成为了清华的校训。虽然我们把这个校训常挂在嘴边,却容易忽略这是一篇教导清华学子“做人”、“做君子”的文章。
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国教育的传统,从来都是重视“做人”的传统。“四书”中《大学》开头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几乎每一个中国教育者都常引述的一句话,讲的是大学的目的是人,是人的道德,是人的善。中国文化中的做人是非宗教的,这是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
但是这个重“人”的传统后来发生了变化,使得重“才”逐渐压倒重
“人”。直接原因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方了。落后就挨打,因为西方有枪炮,西方有科学技术。所以我们要科学救国,技术救国、实业救国。因此教育就转向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专业知识的传授,转向对“才”的培养。不仅在中国,在所有落后国家实现追赶中,都是一样的。
不过这种由“人”向“才”的转向在中国近年来走向极端。过去35年,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和开放,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经济迅速崛起的同时,经济增长似乎变成了唯一的价值和目标。即使当下讨论的转变发展方式,创新驱动,也仍然是把经济发展作为目的。在这种思维中,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人才就成为加速经济发展的动力。“育才”也随之变成了教育的目的。
同学们进入经管学院,都要学习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中,人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是生产要素。劳动力中就包括了“才”的贡献,它使得人作为投入品更具生产力。在这个意义上,人是经济活动的工具。但是,人在现代经济学中又是消费者,是享受消费品的主体,其幸福程度用人的“效用函数”来度量。在这个意义上,人是经济活动的目的。所以在现代经济学中,人不仅是工具,也是目的。在康德看来,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工具。康德的哲学使得“人是目的”这一价值更加清晰和突显。无论如何,只要人是目的,不仅是工具,教育的目的就应该是“育人”。
我们学院是如何培养“人”的呢?上个月,学院本科教育改革“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获得了每五年评选一次的国家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在这个改革中,我们首先确立了“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两大教育目标。我们把培养“现代文明人”放在培养“杰出人才“之前,并且是对每一位学生而言,而不是只对少数杰出人才。
在我看来,作为目的的“人”包括“人文”、“人格”、“人生”三个方面,因而人的教育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格养成的教育、和人生发展的教育。
人文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济和管理都是社会科学,而人文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我们说人文学科,但不说人文科学,因为人文不是科学,而是价值、是判断、是解读。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科学进步与人文进步并举的。如果说科学是为了做事,那么人文是为了做人,做有品位的人。科学告诉你什么是真理,人文告诉你说真话的价值。人文
在清华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传统。在清华大礼堂中悬挂着一块匾,是清华1926级毕业生送给母校的礼物,上书“人文日新”四个字,就是一例证。
曾经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任教的龙应台女士是这样来解读人文的:文学使你看见原来看不见的东西,可以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思想迷宫的可能;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文学让你看见,哲学让你定位,历史让你连接,这些都是人文的价值。
以人文为基础的人格是做人的准则。人格养成是人的教育的基础,也是清华的传统。100年前梁启超谆谆教导清华学子要以君子为人格之标准。老清华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推崇“整个之人格,而不是人格之片段”的教育。我们学院今年提出学院核心价值:对己/正直诚实、对事/敬业尽责、对人/尊重宽容,第一条就是讲人格。“完整人格”是对人格的较高要求,正直诚实是对人格的基本要求,而对人格的起码要求就是人格底线。说话有底线,就是说话讲真话;做事有底线,就是做事有原则,做人有底线,就是做人有良知。人格的底线就是文明人的底线。
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曾经批评我们的一些精英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批评的不是一般的利己主义者,而是那些学过很多知识,善于利用制度的缺陷和传统的弊端,同时又没有人格底线的利己主义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一些智商高(甚至也情商高)但人格低的“成功”人士,他们往往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精英大学中聚集了很多有才的人,如果有人格,他们的正面作用会很大;但是如果没有人格,他们的负面影响也会不小。这在近期的“反腐”中可见一斑。
人生既有对人生发展的梦想,更有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记住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在你进入大学的今天,就应该是你反省人生的开始,思考人生的起步。反省人生是发现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特别是我们学院本科教育改革的两个支柱之一是“个性发展”,就更需要同学们把自己的个性发展放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之中。
哈佛商学院以研究创新而著名的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教授在2010年为哈佛MBA毕业生作演讲。两年后,基于该演讲的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成为畅销书。克里斯坦森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析方法探讨这样的问题:如何确定你在事业中获得幸福?如何确定你在家庭和朋友的关系中获得幸福?如何确定你能一生保持正直,从而远离犯罪?他讲的是反省人生的感悟,是人格基础上的人生,是超越“成才”的道理,很有启发。
同学们:
在你们进入清华,进入清华经管学院之际,你们有很多梦想,可能大多都是关于如何成才的。但是,今天我讲的是,“人”重于“才”;今天我关注的是:人文、人格、人生;今天我阐述的是:人文精神、人格养成、人生发展;今天我向你们提出的要求是:理解人文价值,坚守人格底线,反省人生意义。
我从不怀疑中国会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才,这是概率为一的事件,不确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和人数的多少。但是,中国教育的首要问题,还不是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杰出人才的问题,而是如何培养真正的“人”的问题。爱因斯坦早就说过:“学校的目标应该始终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The school should alwayshave as its aim that the young man leave it as a harmonious personality, not asa specialist.)戴安娜王妃也多次对她的长子威廉说,“你在成为王子之前,先要成为一个人”(you must be a man before you canbe a prince)。如果我们把对培养不好真正的“人”的忧虑放在对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的担忧之上,那么中国的教育就会有新面貌。
说到底,培养真正的“人”是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如果说“四个现代化”是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那么“人的现代化”就应该是最高层面—价值层面的现代化。这就是为什么“人”重于“才”。
谢谢大家。